奶牛围产期为什么重要
- 格式:pptx
- 大小:83.89 KB
- 文档页数:8
奶牛围产期是什么意思奶牛围产期的饲养与管理奶牛围产期是什么意思呢?奶牛围产期一般指产前15天和产后15天这一段时间。
围产期的饲养对泌乳牛的健康和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牛奶的质量及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奶牛的产前管理(一)从进入围产期就需增加精料,由原来的每天每头4千克。
按每天每头0.3千克递增,精饲料可在产前15天起每天逐渐增加,但最大量不宜超过体重的1%,干草喂量应占体重的0.5%以上。
日粮中的精、粗比例为40∶60,粗蛋白质为13%,粗纤维为20%左右。
(二)喂给优质干草,喂量不低于体重的0.5%,且长度在5厘米以上的干草占一半以上。
(三)对有酮病前兆的牛应及时添加烟酸(每天每头6克)。
(四)分娩前30天,开始喂低钙日粮(钙占日粮干物质的0.3%~0.4%,总钙量为每天每头50~90克),钙磷比为1∶1。
分娩后使用高钙日粮(钙占日粮干物质的0.7%,钙磷比为1.5∶1或2∶1)分娩前10天开始喂阴离子盐。
二、奶牛的产后管理(一)分娩时,用麸皮500克、食盐50克、石粉50克、水10千克混合后喂牛,或给益母草膏糖水(250克益母草加1500克水煎熬成益母膏,再加红糖1千克,加水3千克,预热到40℃左右每天一次,连服3天),以利于牛恢复体力和胎衣排出,也可促使排净恶露和子宫早日恢复。
(二)奶牛产后1周内,由于机体较弱,消化机能减退。
食欲下降。
因此,只能饲喂少量的稀精料,加少许食盐,增加其适口性。
应多喂些优质牧草或干草,促进其消化吸收。
喂干草时,务必多饮水。
(三)产后1周后,多数奶牛乳房水肿消退,恶露基本排干净,食欲良好,消化机能正常。
此时,可逐渐增加精料,多喂优质干草。
对青绿多汁饲料要控制饲喂,泌乳初期切忌过早加料催奶,以免引起体重下降(营养负平衡),代谢失调。
(四)产后15天以后,可根据牛的食欲和日产奶量(按奶料比2.5∶1)投放精料,直至顶峰,但日喂量不要超过10千克。
围产期奶牛管理要点2014-05-19 06:21 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访问量:25 [ 字号:大中小] Ilan Dagoni 以色列著名兽医专家韩超默沙东动物保健大客户经理一、围产期的概念及重要性1.围产期的概念我们把奶牛的每一个胎次分成干奶期和泌乳期两部分,泌乳期和干奶期的节点就是分娩,分娩之前是干奶期,分娩之后是泌乳期。
围产期主要是产前及产后三周。
产前三周为围产前期,产后三周是新产牛阶段。
2.围产期的重要性成功的围产期饲养管理对于下一胎次获得高产和高的繁殖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围产期饲养管理不当所犯下的错误,会持续影响到下一胎次奶牛的生产性能。
同时,干奶期有将近5~6周的时间,干奶早期定义为干奶前期。
我认为干奶前期非常重要,它对整个围产期的顺利过渡以及后续的成绩产生非常重要。
(1)造成奶量减少的因素另外,围产期的饲养管理不仅影响产奶量,也影响到牛的繁殖性能,表1是以色列牧场的一个报告,它展示了很多因素会造成奶量的损失,而且这些因素和管理有关系。
比如新产牛的阶段;产后疾病的高发;膘情控制的不合理;应激状态,包括天气热的时候分娩;干奶期的时间过长或过短等,都会造成后续奶量的损失。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胎305天的产奶量能达到10吨多,这个阶段有262头犊牛出生,其中,87头奶牛是在夏季产犊。
夏季产犊牛的胎次奶量相对于平均10.2吨的水平要低将近五百多公斤。
我们可以看到右边的大于二胎牛数据,305天的产奶量达到13685公斤,而在这个阶段里总共有344头牛产犊,其中有93头牛是在夏季产犊,我们看到夏季产犊牛的奶量相对于平均的13吨,降低了将近1吨的水平,就是降低了982公斤。
所以随着胎次越高,夏季应激时,牛群胎次的产量会影响得更大。
所以,夏季的时候尽量减少牛的分娩,同时在夏季最热的时候让干奶期的牛也减少。
这样,可以顺利让奶牛度过干奶前期,围产后期包括产后三周新产牛阶段。
使奶牛在这些阶段少一些,否则会对胎次整个奶量影响非常大。
从安全产犊看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的重要性1夏玉梅-金山种奶牛场、2翟和余-旺旺集团乳源管理中心关键词: 产犊评分围产期饲养管理奶牛的围产期(产前21天及产后21天)是奶牛生产周期中最关键的时期,围产期奶牛经历着巨大的生理与代谢变化以及一系列应激,如分娩、泌乳、日粮结构改变、环境改变等。
此阶段的饲养管理将直接影响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产犊评分说明:1分:自然分娩的牛只;2分:体外助产;3分:体内助产;4分:难产。
产犊评分是安全产犊的关键参考指标,围产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成母牛及幼犊的健康水平。
造成经产牛群高淘汰率的直接因素是忽视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征和营养需求,缺乏必要的营养、饲养管理调整工作,造成了一系列产后疾病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材料与方法:对金山种奶牛场2015年1月份分娩的371头泌乳牛作围产期相关数据的跟踪和数据分析,包括每头牛的体况评分、阿菲金系统奶产量记录、产犊评分、淘汰和疾病数据。
2、数据追踪及处理:表1:产犊评分分布情况产犊评分1胎2胎≥3胎1分62 62 992分69 14 153分以上22 12 16合计153 88 130 2分以上比例59% 30% 24%3分以上比例14% 14% 12%表2:犊牛留养率产犊评分1胎2胎≥3胎合计1分留养犊牛52 58 94 204 分娩数62 62 99 223 留养率84% 94% 95% 91%2分留养犊牛59 12 13 84分娩数69 14 15 98 留养率86% 86% 87% 86%3分以上留养犊牛7 5 9 21 分娩数22 12 16 50 留养率32% 42% 56% 42%合计留养犊牛118 75 116 309 共计分娩153 88 130 371 犊牛留养率77% 85% 89% 83%表3:产后60天内淘汰率产犊评分1胎2胎≥3胎合计1分3 3 7 13 62 62 99 223 5% 5% 7% 6%2分5 1 5 11 69 14 15 98 7% 7% 33% 11%3分以上2 13 6 22 12 16 50 9% 8% 19% 12%合计淘汰10 5 15 30 共计分娩153 88 130 371产后60天淘汰率7% 6% 12% 8%表4 :胎衣滞留率产犊评分1胎2胎≥3胎合计1分胎衣滞留数 2 0 3 5 分娩数62 62 99 223 胎衣滞留率3% 0% 3% 2%2分胎衣滞留数 4 2 2 8 分娩数69 14 15 98 胎衣滞留率6% 14% 13% 8%3分以上胎衣滞留数2 23 7 分娩数 22 12 16 50 胎衣滞留率9% 17% 19% 14% 合计 胎衣滞留数 8 4 8 20 分娩 153 88 130 371 胎衣滞留率5%5%6%5%表5 :产后60天产量产犊评分 1胎 2胎 ≥3胎 合计 1分头数 59 59 92 210 产后60天产量32.5 45.8 44.9 2分头数 64 13 10 87 产后60天产量32.6 45.6 45.4 3分以上头数20 11 13 44 产后60天产量31.542.240.0图1 :头胎牛发生真胃移位时不同产犊评分的分布说明:2分以上合计占78%,其中3分移位3头,淘汰2头,淘汰率66%。
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作者:王从展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5期王从展(黑龙江省龙江县奶业发展中心161100)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该阶段奶牛生理上会发生很大变化,易引发各种疾病,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和新生牛犊的健康。
围产期是指奶牛临产前3周(围产前期)和产后2~3周(围产后期)的这段时间,奶牛在此期间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三个不同生理阶段,虽然奶牛的围产期时间很短,但是如果饲养管理方法不得当,将会大大降低奶牛生产性能及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
因此,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特别重要,必须引起奶牛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1围产期生理特点围产期,奶牛机体的内分泌调节系统和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都在经历着急剧的变化,以便使自身避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并成功过渡到泌乳阶段。
处于围产期的奶牛,由于泌乳性能被激发,导致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引起母牛的内分泌和代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这些代谢变化互相关联,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容易造成代谢失衡,引起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另外,产后母牛子宫复位驰缓,子宫颈未完全关闭,恶露滞留,为细菌的侵入和繁殖提供有利条件。
同时分娩过程中,母牛消耗了大量体力,造成抵抗力下降,增加了发病的机率。
2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围产前期是母牛生产的重点环节,该期主要目标是调整日粮结构,促进瘤胃微生物与乳头状突起恢复与生长,激发免疫系统,防止产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由于分娩期的临近,胎儿的体积不断增大,造成对瘤胃压迫,使母牛分娩前采食量有所降低。
另外,围产期奶牛的糖脂代谢和内分泌激素发生急剧变化也会导致采食量降低。
为了防止能量负平衡,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因此,此阶段奶牛的饲喂模式应逐渐向高精料日粮模式过渡,精料可以刺激瘤胃乳头的发育,为瘤胃消化机能的转换打下基础。
一般情况每天增加精料0.45kg,但最高量不得超过体重的1.2%。
同时,合理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专家认为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影响健康,并影响母牛的内分泌水平和产奶性能。
奶牛围产期是什么意思?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要点围产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必须加强该阶段的饲养管理。
今天我们了解一下奶牛围产期是什么意思?以及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要点有哪些。
一、什么是奶牛围产期奶牛围产期指的是奶牛临产前15天至产后15天这段时期。
按传统划分方法,临产前15天属于干奶期,产后15天属于泌乳早期,之所以在饲养管理上将围产期单独划分出来,是由于此期饲养管理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二、奶牛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奶牛预产期前15天为围产前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转入围产牛管理,进行产前检查,随时注意观察临产征候的出现,做好接产淮备。
2、临产前2-3天日粮中适量添加麦款以增加饲料的轻泻性,防止便秘。
3、日粮中适当补充维生家a、维生素d、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对产后子宫的恢复、提高产后配种受胎率、降低乳房炎发病率、提高产奶量具有良好作用。
4、为防止母牛产乳热的发生,应饲喂低钙高磷日粮钙、磷含量均为0.3%,并调整日粮的离子平衡为负值。
三、围产后期的饲养管理围产后期指母牛产后15天,其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母牛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分娩后应先喂给温热的款皮盐水粥(麸皮1-2千克,食盐100~150克,碳酸钙50-100克,水15-20升),以补充水分,促进体力恢复和胎衣的排出,并给予优质干草让其自由采食。
2、产后母牛消化功能较差,食欲不佳,因而产后第一天以优质青干草为主,从产后第二天起可根据母牛健康状况及食欲,每日增加0.5~1千克的精料,并注意饲料的适口性和可消化性。
3、母牛产后应立即挤韧乳饲喂犊牛,但由于母牛乳房水肿尚未恢复,体力较弱,第一天只挤出够犊牛吃的奶量即可,第二天挤出乳房内奶的1/3,第三天挤出1/2,从第四天起可全部挤完。
每次挤奶前应对乳房进行热敷和轻度按摩。
4、注意母牛外阴部的消毒和环境的清洁、干燥,防止产褥疾病的发生。
奶牛的围产期指产前21天到产后21天,产前21天为围产前期,产后21天为围产后期。
奶牛围产期是整个生产周期中最关键的时期。
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对于奶牛的泌乳能力、繁殖力和生产年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围产期的奶牛饲养管理不到位,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代谢紊乱、酮病、胎衣不下、乳房炎等疾病,影响产奶量和牛奶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母牛和胎儿的死亡。
做好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是规模化牧场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生产环节。
本文结合生产实际,从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两个阶段对围产期奶牛的饲养关键点进行了归纳总结,给牧场加强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规模化牧场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要点文│王欣 楚康康(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奶牛中心)一、围产前期饲养管理要点奶牛在干奶牛阶段主要以粗饲料为主,而产后要迅速转换为高精料日粮,要想顺利在围产前期这一阶段完成过渡,瘤胃乳头必须在围产前期这一阶段恢复,如果在产犊后瘤胃乳头没有恢复,挥发性脂肪酸无法有效吸收,就会有酸中毒的风险。
1.营养需求。
围产前期,胎牛发育速度加快,母牛还要为分娩、泌乳做生理准备,奶牛的营养需求量增加,同时这一阶段较干奶期采食量有所降低,所以围产前期需要提高日粮营养水平,主要是指日粮能量和蛋白质,不仅要考虑母牛自身的营养需要,还要顾及胎儿的生长需求,如果蛋白质供给不足,会增加奶牛发生酮病的概率。
同时要在日粮中增加非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利于合成蛋白质。
日粮能量、蛋白质不足的时候,奶牛身体虚弱,再加上分娩应激,无力排出胎衣,也会造成胎衣不下。
对于体况偏肥或有酮病史的奶牛,可在日粮中添加6~12克的烟酸,起到降低酮病和脂肪肝发病率的作用。
在做围产期配方的时候,要减少阳离子的使用量,多使用低钾粗饲料,例如优质的燕麦草,少量添加盐,减少钠离子。
苜蓿和一些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含钾量都比较高,玉米积聚钾的能力比较低,所以可以在日粮中使用玉米青贮。
饲草一定要提前预处理到5厘米以下,避免挑食,增加围产期奶牛的采食量。
现代奶牛围产期的健康管理北京四方力欧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胡朝阳黄玉庆围产期是奶牛营养管理和现场监控的重要阶段。
一般指奶牛产前21天至产后15天,其中前21天为围产前期,也称产前期;后15天为围产后期,也称产后期。
产前产后总计约5周时间。
在这个阶段,奶牛经历了很复杂的生理变化,如分娩产犊、开始泌乳等等,由于产后奶牛采食量不足,产生营养负平衡,同时环境、饲料、设备、人员等等方面的改变给奶牛造成应激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奶牛的健康和产量状况,围产期是奶牛整个泌乳周期中最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
围产期饲养管理是整个泌乳期生产性能发挥的重要基础。
加强围产期的饲养管理,目的是为了促使瘤胃消化机能的转换,设法尽早增加营养,为泌乳高峰的来临奠定基础。
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既要维护好母牛的健康及胎儿的生长发育,还要照顾到其后来的产奶量和卵巢机能的恢复与再繁殖。
饲喂方式上要在保持日粮平衡的同时,提高精料的能量与蛋白质水平,降低粗纤维的含量,为瘤胃消化机能的转换打下基础。
一、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一)围产前期,应保持体况(体况评分3.5-3.75)分。
做好临产前准备,进行产前检查和随时注意观察临产征候的出现。
(二)进入围产期的奶牛,体机能发生很大的变化,乳腺迅速发育,胎儿发育很快,日粮应以优质青贮和青干草为主,精饲料用量要以满足维持牛体和胎儿生长为标准,使整个日粮对乳腺和胎儿的发育以及产后催乳均有促进作用,即能够保证奶牛的较好膘情,又要防止过肥。
精料的补给要逐渐加大,为以后瘤胃微生物适应产后大量进补精饲料做好准备。
应将围产前期日粮种类与围产后期日粮种类尽量调整为一致,特别是可能出现适口性问题的饲料,如过瘤胃脂肪、过瘤胃蛋白等等一些添加剂的逐渐添加,以减少产后日粮结构改变对奶牛产生的应激。
一般情况下,调整日粮营养水平,NRC推荐围产前期成年奶牛与青年母牛日粮能量浓度为1.62McalNEL/kgDM。
在原干奶期的基础上按每日增加0.4~0.5公斤的渐进方法,达到每100公斤体重进食1~1.5公斤的精料水平,使精粗饲料比在30:70,钙磷1~1.5:1的水平。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王永进(临沂市兰山区畜牧兽医技术中心 276002)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后1个月的时间,此期是奶牛饲养中的关键时刻,也是奶牛最容易发病的时期,约有80%的奶牛病发生在此期。
所以奶牛围产期的管理十分重要。
1 产前驱虫,补硒怀孕后期胎儿发育成形,选用安全性较高的驱虫药——肝虫净,在产前60 d颈部肌肉注射,可有效驱杀肝片吸虫、绦虫、线虫等。
另外由于我省是个土壤贫硒地区,饲料中的硒元素远远不能满足奶牛需要。
特别是妊娠奶牛的营养需要,故在平时日粮中要添加亚硒酸钠维E粉。
产前40 d和20 d 肌注2次亚硒酸钠Ve,40 ml/次,可有效预防产后胎衣不下和繁殖机能障碍等。
另外,为了弥补奶牛微量元素缺乏,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满足生理生长需要,可在运动场放置“舔砖”让牛舔食。
2 合理搭配日粮精料组成最好选用专门生产的奶牛预混料、浓缩料,并注意保证质量。
产前精料喂量应限制,掌握在2~3 kg为宜,视粗饲料质量及奶牛膘情灵活掌握。
此期日粮组成采用低钙低盐饲养,防止产后缺钙及乳房水肿的发生。
产后要迅速增加钙的含量,可肌注葡萄糖酸钙或口服钙制剂。
奶牛产后喂多少的问题一直是我们不断在摸索的事情,有“挑战饲养法”和“双轨饲养法”等。
不管什么法,粗饲料的充足供应是大前提,所以产后一定要供给优质易消化的粗饲料。
精饲料在产后5 d内最好保持产前水平,以后增加0.5~1 kg/d,直至奶料比达到2.7∶1。
但精料最好不要超过10 kg,粗饲料干物质不能低于精饲料的量,以防瘤胃酸中毒,诱发蹄叶炎。
3 强化母体保健奶牛产后机体较弱,立即肌注缩宫素100 U。
采用补糖补钙疗法,防止酮病发后(20%葡萄糖酸钙500 ml、50%糖500 ml、小苏打500 ml、五行针剂20 ml、连用3 d)。
母牛产后立即饮热麦皮汤(麦皮2 kg,盐100 g、骨粉或磷酸氢钙100 g、温热水15 kg)。
严禁饮冷水,每天定时饮温热水,坚持夏季3 d,冬季5 d以上。
浅述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要点作者:袁纯呖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10期摘要:围产期是奶牛整个泌乳周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是奶牛生产性能高低的关键控制点之一。
围产期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奶牛的泌乳和繁殖能力能否正常。
笔者针对围产期奶牛生理特征和饲养需求,围绕围产前期、分娩期以及围产后期的饲养管理要点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奶牛;围产期;生理特点;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2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10-0042-011 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点奶牛围产期是奶牛养殖的重要时期,该时期奶牛的采食量发生较大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物理性压迫和内分泌急剧变化所引起的,物理性压迫是随着分娩期的临近,腹中胎儿越来越大,瘤胃处于压迫状态,导致采食量下降,内分泌变化是指围产期奶牛的糖脂代谢和内分泌激素发生急剧变化。
如果采食量不能迅速恢复,就会出现能量负平衡情况。
另外,奶牛在分娩后,血钙浓度会短时降低,低血钙可诱发胎衣不下、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低血钙和能量负平衡还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妊娠后期由于胎儿的迅速生长和泌乳需要使奶牛的能量需求加大,如果采食量不足,可使奶牛出现严重的能量负平衡。
要消耗大量的脂肪来满足机体需要,使血液游离的脂肪酸含量增高,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同时由于脂肪的代谢产物为酮体,大量动用脂肪易造成机体内酮体含量升高而发生酮病。
这些情况的发生都对奶牛的生产性能造成影响。
2 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围产前期是指分娩产前3周至分娩时的阶段,该时期以做好营养调配,提高日粮中蛋白质、镁、磷的比例,粗蛋白提高到日粮的13%~15%,镁含量应达到日粮的0.35%~0. 4%,磷含量达到日粮的4%。
日粮中钙的含量应降至0.2%,控制食盐喂量。
以减轻产后乳房水肿。
提高日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维生素的含量。
给料应定时、定量,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先喂后饮。
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作者:王树茂,李红宇,崔婷婷,王德香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5期摘要: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阶段,良好的围产期饲养管理对保证奶牛健康并在整个泌乳期中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减少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文章简述了围产期奶牛饲养与管理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5-0001-031 围产期的概念及重要性现代养牛学认为围产期是指奶牛分娩前后各21天这段时间,其中分娩前21天为围产前期,分娩后的21天为围产后期Ⅲ。
近年来也有理论认为可以将围产期扩展为分娩前后各30天。
围产期是一个新的泌乳期的开始,奶牛在围产期经历了日粮结构改变、分娩、环境变化及泌乳等一系列应激,因此该阶段也是各种代谢和生殖疾病的多发期。
围产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和精细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奶牛在整个泌乳期的生产性能与健康。
2 围产期奶牛的变化2.1 瘤胃的变化干奶期牛的日粮主要以粗饲料为主,与泌乳时相比瘤胃内丙酸的生成量降低,瘤胃乳头状突起大量萎缩,瘤胃吸收面积在干奶前7周会减少近50%,导致瘤胃吸收挥发性脂肪酸的能力降低。
而要使乳头状突起重新恢复需要4~6周的时间,瘤胃中乳酸生成菌对高淀粉日粮的适应速度要快于乳酸降解菌,因此应逐步增加精料的饲喂量,提高瘤胃中淀粉和乳酸降解菌的数量,使瘤胃乳头状突起得到恢复,增加瘤胃吸收面积,降低由日粮结构突变所引起瘤胃酸中毒及蹄病的发病率。
2.2 采食量的变化由于要为分娩和泌乳做准备,围产前期奶牛的内分泌会发生明显改变,一方面,胎儿在此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不断增加,初乳也在此阶段开始合成,同时激素的分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快速生长的胎儿会对奶牛的消化器官产生巨大的物理压力。
上述应激导致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在产前1周左右开始急剧下降,直至产后2周左右才开始逐渐恢复。
母牛围产期的概念是什么母牛围产期是指母牛怀孕至产犊期之间的时间段。
这个时间段通常为280到290天,但因个体差异、繁殖管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围产期也可能有所延长或缩短。
母牛的围产期对牛群繁殖效益和生产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
正确掌握母牛的围产期有助于科学管理繁殖工作,提高繁殖效益,在合适的时间进行配种,可以使牛群繁殖周期缩短,提高繁殖效率。
母牛围产期的计算方法是以母牛最后一次配种的日期为起点,到产犊的日期为终点。
在进行配犊管理时,常常采用配种后的210天做为参考点,此时要进行母牛的产检,确保怀孕情况。
如果孕检结果是牛只未怀孕,可以进行重新配种。
当孕检结果为怀孕时,配犊管理工作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在围产期中,母牛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繁殖管理措施,以确保母牛健康的怀孕和顺利产犊。
首先要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牛获得足够的营养。
在妊娠早期,母牛体内的胚胎发育较为薄弱,需要提供高质量、易消化的饲料,维持母牛的体重和营养供给。
到了怀孕后期,由于胚胎发育迅速,需要增加饲料供给量,以满足胚胎对营养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母牛的饲养管理细节,如保持饮水清洁、定期清理牛舍、及时治疗牛群的疾病等。
牛只在围产期中还需要进行产前检查和产前护理。
产前检查主要是为了了解母牛的身体状况,以及预测分娩的时间和方式。
产前护理主要是为了确保母牛分娩时的安全和顺利,如保持分娩环境的清洁和舒适、监控母牛的分娩情况、及时对分娩并发症进行处理等。
在分娩过程中,还需要密切观察母牛的表现,一旦发现分娩异常,及时进行干预。
母牛围产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母牛品种、年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对围产期都有一定的影响。
通常来说,初产母牛的围产期会略长于多产母牛。
此外,繁殖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会对围产期产生影响。
如果配犊管理不到位或配种技术不准确,都可能导致围产期的延长。
而好的繁殖管理措施和高质量的饲养管理,可以缩短围产期,提高繁殖效益。
总之,母牛围产期是牛的怀孕至产犊期之间的时间段。
奶牛围产期需科学管理奶牛围产期是指奶牛分娩前后的一个月时间,它包括妊娠后期和泌乳初期。
由于奶牛在这一阶段生理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抵抗力下降,稍有不慎极易患病,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
因此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笔者建议广大奶牛养殖户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完善各项管理措施,确保奶牛健康度过围产期。
合理调整饲喂方式总的原则是要保持精粗料平衡,控制钙盐含量。
①精料的饲喂量可按干奶期的标准饲喂,以每天3千克~5千克为宜,但具体用量还应因奶牛自身实际情况而定,最大饲喂量不可超过奶牛体重的1%。
过多地饲喂精料,不但增加了饲料成本,而且还会引发难产、酮病等疾病。
对乳房变化不大、体形偏瘦的奶牛,可适当增加一些精料,但要防止催奶过急。
②产前15天内食盐的投喂量要由原来的每天100克下降到50克,转入产房后,也要适当降低食盐的用量,以促进奶牛产后食欲的恢复。
③对产前15天的奶牛要实行低钙日粮喂养,使奶牛日粮中的钙含量减至平时的1/3~1/2,加速奶牛骨骼中的钙质向血液转移,有效防止产后麻痹的发生。
完善奶牛管护措施①奶牛进入围产期后,有条件的养殖户要设立产房,产床要干燥、通风、安静。
②适当增加奶牛产前运动,为分娩做好准备。
分娩以自然分娩为主,如需助产,一定要严格消毒。
③奶牛产后应立即喂饮益母水或温热红糖水,并将其赶起站立,促进奶牛产后恶露的排除。
④在产后1天~2天时间内,饲喂玉米面、麸皮等易消化的精料和优质的青干草。
对胎衣不下的奶牛,可结合奶牛全身治疗进行子宫处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要随时观察和监护,尽量减少消化道代谢疾病的发生几率,做到多产奶、少生病,为产后60天配种做好充足的准备。
科学控制挤奶数量奶牛产后能否把握好挤奶数量,直接影响着奶牛的身体健康和泌乳机能的发挥,掌握不好容易诱发母牛产后代谢障碍。
因此,必须科学控制。
一般来讲,在奶牛产后第1天,挤奶量应为日产奶量的1/3。
从产后的第2天起,逐渐增加奶牛的挤奶量。
谈养好围产期奶牛的重要性
钱辉
【期刊名称】《上海奶牛》
【年(卷),期】2000(023)001
【摘要】奶牛的围产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生理阶段。
它不仅承受了整个分娩过程所引起的应激,而且机体本身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它饲养的好与差,不仅影响当胎次的产奶量及繁殖,严重的会影响奶牛一身的使用效益。
本文拟对围产期的饲养谈几点看法。
一、进入围产期后牛只体况及其饲养要点1.在进入围产期前牛只已经过45天左右的休奶调整,干奶牛应有良好的体况。
这时牛应贮备足够的能量来迎接产犊期的到来,且四肢良好,精神饱满;但不宜过肥。
一般应掌握在7.5左右的膘势。
如果牛只进入围产期而不注意它的体况,往往会造成下列问题出现。
1.1 牛只过瘦(体膘低于7成),往往会造成整个泌乳期的泌乳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及繁殖障碍等,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恢复。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钱辉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健康奶牛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3.91
【相关文献】
1.冬末春初北方规模奶牛场怎样养好奶牛 [J], 韦人;许凤侠;孙红玲;杨莉萍;王秀清;刘竹青
2.北方夏秋季节强对流天气情况下规模奶牛场怎样养好奶牛 [J],
3.奶牛围产期的营养生理和饲养管理--美国康乃尔大学喔巴托博士谈:奶牛围产期管理成功的关键 [J], 王光文
4.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如何养好干奶牛 [J], 韦人;
5.北方冬末春初规模奶牛场怎样养好奶牛 [J], 韦人;许凤侠;孙红玲;杨莉萍;王秀清;刘竹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