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铁路PPP项目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99.63 KB
- 文档页数:47
铁路⼤型临时⼯程及过渡⼯程⽅案⼤型临时⼯程及过渡⼯程⽅案1 、⼤型临时⼯程1.1轨排拼装和长钢轨存放铺轨基地本项⽬设宾西、佳⽊斯2处铺轨基地。
基地内⼯具轨存放数量可按两个铺轨区间长度考虑,存放的500⽶长钢轨由沈阳苏家屯焊轨基地供应,沈阳苏家屯焊轨基地使⽤的100⽶定尺轨由鞍⼭钢铁⼚供应,岔线利⽤正式⼯程。
每个铺轨基地配两套铺架设备,在基地组装轨排,⼯程列车运输轨排,机械铺设轨排,利⽤换铺法更换长轨条施⼯。
铺轨基地的道岔由⼭海关桥梁⼚供应,⽕车运输。
铺轨基地的钢筋混凝⼟轨枕、岔枕由富拉尔基混凝⼟构件⼚供应,⽕车运输。
(1) 宾西铺轨基地:主要负责BJK3+800⾄DIK169+384段轨道⼯程的长轨条施⼯,长度约170正线公⾥及段落范围内车站铺轨⼯程。
从宾西站⼩⾥程咽喉区接轨。
基地内配两套铺轨设备,在完成宾西梁场范围内的铺架作业后,向佳⽊斯⽅向单向铺轨。
(2)佳⽊斯铺轨基地:位于既有佳⽊斯站客整所和陆家岗河之间,主要负责DIK169+384⾄DIK339+961段及佳⽊斯站⾄佳⽊斯东站间正线轨道⼯程的长轨条施⼯,长度约170正线公⾥及段落范围内车站铺轨⼯程,向哈尔滨⽅向单向铺轨。
(3) 铺轨基地主要由轨料存放区、轨排⽣产区、轨排存放区、长轨存放区、场内车场、机务整备线、⽣产房屋区等组成。
长轨条吊装采⽤32台固定式龙门吊装卸。
每处铺轨基地设臵铁路岔线1.0公⾥,铺设5股道;其中:长钢轨装卸线1条、存车线2条、道砟装车线及机务整备线1条、调车线1条。
存放500⽶长钢轨350公⾥、25⽶钢轨30公⾥、轨枕15万根、道岔40组。
每处铺轨基地规模按800m*70m考虑,占地84亩,见附图-6。
铺轨范围铺轨基地主要设备配置表(每处)1.2 制存梁场采取分段集中⼯⼚化制梁的⽅案,全线共设臵6处T梁制存梁场。
靠近桥梁布臵,纵向平⾏于线路中⼼线。
制存梁场的制(存)梁台座统⼀采⽤横列式布臵,双层叠臵存梁⽅式。
制梁场主要分为办公区、⽣活区、⽣产区、制梁区和存梁区。
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过渡段是道路中两个不同等级连续路段之间的交接段,也是交通流从高速道路向城市道路或相反方向过渡的区域。
过渡段的施工对行车安全和道路使用效率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制定过渡段专项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 确保施工期间交通安全。
2. 保障车辆顺畅通行。
3. 尽量减小施工对道路正常使用的影响。
三、施工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几项准备工作:1. 勘察与设计对过渡段进行勘察和设计,包括道路的宽度、长度、坡度等参数的测量和确定。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设计,制定出可行的施工方案。
2.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准备需要的材料,包括沥青、水泥、砂石等。
确保材料的供应充足,并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
3. 设备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如推土机、压路机等。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4. 交通管理计划根据道路交通情况和施工方案,制定出详细的交通管理计划。
包括交通标志、道路封闭、车辆通行路线等。
四、施工步骤本项目的施工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锚定施工区域根据施工方案确定过渡段施工区域,进行区域内的道路封闭,确保安全施工。
2. 拆除旧路面使用适当的机械设备,拆除过渡段旧路面,确保下一步施工的平整基础。
3. 路基处理对拆除后的道路基础进行处理,包括填土、夯实等工作。
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 路面铺设根据施工方案,在路基的基础上进行沥青或水泥路面的铺设。
采用专业的设备和施工工艺,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5. 交通标线施划根据施工方案,在新铺设的路面上进行交通标线施划。
确保标线的规范、清晰,方便行车。
五、施工安全措施为保证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道路封闭:将施工区域封闭,禁止车辆和行人进入施工区域。
2.安置交通标志: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警示过往车辆注意施工。
铁路工程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铁路工程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过渡工程本标段的施工无需进行既有线的过渡工程。
接口工程施工方案工程接口及配合本项目的专业接口包括站前专业接口和站前站后工程接口。
由于接口工程繁多,建设工序复杂,时间紧迫,工程量大,需要各专业通力合作,强调施工计划的严谨性,以确保各专业各工序按照施组有序推进。
站前专业接口⑴桥台、涵洞与路基地基处理同步施工,以满足路基过渡段填筑工期要求;⑵路基工程应在架梁前1个月完工;⑶桥梁下部结构在架梁前1个月完成;⑷桥面系施工紧跟架梁施工,架梁结束后1个月该架梁区段桥面系全部完成;⑸有砟道床施工前,一般路基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可按不小于6个月考虑;⑹无砟道床施工前,连续梁收缩徐变期可按不小于2个月考虑;⑺无砟道床施工前,隧道主体完工后变形观测期可按不小于3个月考虑;站前专业接口的情况见表2-1.表2-1 站前专业接口关系表项目工程名称接口条件地基处理桥梁桥台、涵洞、路基优先施工桥台桩基,涵洞地基与路基地基处理同步进行架梁地基加固桥梁下部、路基填筑在架梁前1个月完成桥面系架完梁1个月完成有砟道床精测网已经建立,路基沉降期不小于6个月无砟道床精测网已经建立,连续梁徐变2~3个月,路基沉降期不小于6个月,隧道沉降期3个月路基、桥梁、隧道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本标段的接口工程主要涉及路基、桥梁和隧道工程与站后各相关工程的接口。
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见表2-2.表2-2 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表接口项目专业工程接口项目技术条件及进场条件要求征地征地影响工程施工的迁改及征地项目应一并完成,包括站房、中继站、通信基站、直放站、铁塔用地、牵引变电所亭、电力配电所、箱变等工程在内。
防止二次征地。
路基信息、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室外电缆敷设1.桥、隧、路基地段,同一区间的电缆槽及衔接部分的过渡槽道含(通信、信号、应同步贯通,盖板同步到位;站路基、桥梁、隧道在建设桥、隧道、区间和车站时,需要考虑电缆过渡路径和电缆弯曲半径。
铁路信号过渡工程施工方案(1)在既有线路中插入新道岔的过渡方案在新道岔预铺设完成后,进行转辙设备安装调试,并按开通的轨道电路使用需要,在预铺道岔中增加钢轨接续线,道岔跳线安装,道岔切割绝缘按轨道电路形成需要进行设置,构成轨道电路通道,恢复原轨道电路。
新铺道岔由我方实现新铺设道岔的机械锁闭,在新铺道岔与所属轨道区段的既有道岔间敷设过渡电缆,将新铺道岔的表示纳入既有道岔联锁中。
如新插入的道岔在既有线无岔区段中,将插入的道岔表示通过新敷设的电缆纳入室内联锁中。
如新铺设道岔对原轨道电路不造成影响,维持既有箱盒和扼流变压器位置不变;如新插入道岔对原轨道电路造成影响,保留原有箱盒,折除原有箱盒处钢轨绝缘、引接线,在原有箱盒和新设绝缘间敷设过渡电缆,当新设位置是永久位置时,电缆箱盒、钢轨绝缘及引接线用新建工程规定的型号和规格进行安装,对轨道电路电气特性按标准进行调整,室内外核对区段位置,位置正确后开通使用。
如信号机位置也作相应移设时,原有信号机电缆盒保留,在新设位置与原位置间敷设过渡电缆,新设信号机作相应电气特性试验及显示距离调整,室内联锁关系维持既有不变。
(2)拆除既有线中道岔的过渡配合拆除既有线中道岔并连通线路时,在新钢轨上安装轨道接续线构成轨道电路通道,恢复原轨道电路,并进行轨道电路电气性能调整试验,核对室内外区段位置的一致,保留原有箱盒,室内控制台作出相应修改,室内做联锁技术过渡,室内施工提前做好准备,施工后严格试验联锁关系,确认联锁关系的正确性。
(3)线路拨移、拆除的过渡配合在线路拨移、拆除时,首先与线路施工专业结合,摸清线路拨移、拆除的范围大小,与电务维修部门结合,摸清信号电缆的埋深和走向,定测出地面信号机、轨道设备移设的具体位置;其次,制定移设方案,对于线路施工范围变化小的地段,将信号电缆、信号机、轨道设备就地移设;如线路施工变化范围大,则提前测定好电缆割接位置,预先敷设电缆,提前立设信号机和轨道设备,然后在线路施工点内进行电缆的割接和信号机、轨道设备的电气导通、测试和开通,确保行车运输安全畅通。
九、施工过渡方案所有的封锁施工,都要提前一个月将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
填报方案审批表报铁路局,批准后方可组织施工。
对行车干扰较大的施工项目,避开高温季节和7、8月份的旅游旺季,防止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一)、轨道部分1、既有线轨道拨移,区间正线由于改造小半径曲线引起的既有线轨道线路拨移,本标段共11处,最大拨移量15.18m,此过渡工程与电力接触网、杆及自动闭塞信号密切配合同步施工。
在制订方案上协调施工,准备充分。
⑴首先修筑需改建的新路基,待新路基稳定后安排改移既有线轨道线路施工。
⑵电力接触网、杆和区间自动闭塞信号改造就位后,与改移轨道线路同步接通使用。
⑶拨移轨道线路有两种施工方案:一是拨移量较小的,可封锁正线、锯断长轨一次拨移到位,重新焊接长轨条,接通区间自动闭塞信号和电力接触网、杆,恢复线路按批准的限速放行列车;二是拨移量较大的线路改造区段,要先铺设新线路轨道,在新建线路两端设置拨移区段,通过封锁区间,接通新线两端既有线路,也要与电力接触网、杆、区间自动闭塞信号同步接通开通使用。
轨道先铺设普通无缝线路轨道,待稳定后,与全区段选择适当季节,轨温在设计范围内,统一二次放散拉应力,二次锁定无缝线路。
必要时在拨线两端铺设60KG 1/12临时道岔过渡,待新铺轨道线路稳定后,撤出临时道岔,恢复各次列车正常运行。
拨移线路时要先拨一条线,待该线稳定后再拨移另一条线路。
不能同时拨上、下行2 条线,这样封锁时间过长,给运输带来很大干扰。
(具体见改移拨道施工指导图)2、铺设跨区间的无缝线路区间轨道、桥涵、路基等改造施工项目处所很多,站场咽喉区还要更换新型提速道岔和拆除渡线旧型道岔等,这些项施工都会影响跨区间的无缝线路铺设,为此铺设跨区间无缝轨道线路要分三步施工:第一步先把所有改建既有线段铺设成普通无缝轨道线路段;第二步,先择适当季节,轨温要在设计轨温范围内进行二次放散长轨应力, 二次锁定区间无缝线路变成整区段的无缝轨道线路;第三步,待新铺道岔稳定和经观测长轨无纵向爬行时,再焊接道岔连通跨区间的无缝线路,各轨道电路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来施工。
铁路通信工程临时过渡方案一、前言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铁路通信工程在铁路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铁路通信工程的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并且需要与铁路的运营和设备的更新保持同步。
在铁路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暂时性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制定临时过渡方案来解决。
本文将针对铁路通信工程的临时过渡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临时过渡方案的制定背景在铁路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1. 设备更新或更换:铁路通信设备的更新和更换是常见的情况,例如卫星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等。
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新设备未能及时安装到位,或旧设备未能及时拆除的情况。
2. 设备故障或损坏:通信设备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或损坏,导致通信中断或不畅。
3. 施工影响:铁路通信工程可能会受到其他施工活动的影响,例如道路建设、管线维修等。
面对以上情况,制定临时过渡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帮助铁路运输保持正常运营,确保铁路通信设备的正常使用。
三、临时过渡方案的内容1. 设备更新或更换当铁路通信设备需要更新或更换时,可能会出现新设备未能及时安装到位,或旧设备未能及时拆除的情况,为此可以制定以下临时过渡方案:(1)备用设备替代:在设备更新或更换过程中,可以使用备用设备替代原有设备,确保通信的正常进行。
(2)临时设备布线:对于需要更新或更换的设备,可以提前进行布线工作,以确保新设备能够及时安装到位,并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
2. 设备故障或损坏当铁路通信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可能会导致通信中断或不畅,在此情况下可以制定以下临时过渡方案:(1)紧急修复: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需要及时进行紧急修复,以尽快恢复通信的正常进行。
(2)临时设备安装:在设备故障或损坏的情况下,可以安装临时设备以替代原有设备,确保通信的正常进行。
3. 施工影响铁路通信工程可能会受到其他施工活动的影响,例如道路建设、管线维修等,为此可以制定以下临时过渡方案:(1)安排施工时间:与其他施工单位协调,避免与铁路通信工程的施工时间冲突,以减少对通信设备的影响。
铁路工程接口及配合方案
接口管理是铁路建设管理的一项重点内容,应制定接口管理实施细则,细化接口管理工作流程和责任,确保综合接地、电缆过轨和上桥、接触网滑槽、接触网支柱基础等接口工程质量,实现工程接口协调统一零缺陷。
桥梁与声屏障、接触网、轨道、电缆沟槽及其它专业接口设计,需单独出专项工程接口设计图;通信、信号、电气化、电力、房建、给排水配合站前,设计需单独出专项工程接口设计图
设计单位应按照系统工程原理和客运专线技术要求,研究提出接口设计措施,保证路堤、路堑、桥梁、隧道过渡段基础刚度和沉降变形变化均匀;注重各专业之间接口界面的协调,保证站前工程与站后工程的系统集成优化,确保客运专线成为有机的整体;提出保证接口施工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做好设计交底工作。
施工单位要认真领会设计文件,细化接口工程界面和施工技术措施,研究采用保证接口质量的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方法,并认真组织施工。
各专业、各标段间主要接口内容、施工安排和专业间关系见下表:
专业接口内容和施工安排
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表
注:●表示强相关,△表示弱相关,○表示不相关。
各专业接口项目技术条件及进场条件要求见下表。
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及过渡工程方案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是给铁路运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由于需要建设的铁路大型工程越来越多,同时还需要进行各种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的建设,这些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和发展。
因此,针对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及过渡工程方案的设计和管理已成为当前必要的一项工作。
一、大型临时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铁路大型临时工程是指在铁路运输股道线路上为了扩建、施工、运输等目的而建造的“临时”设施,比较常见的有临时站房、巨型梁桥和弯道拓宽等工程,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和顺畅,临时工程建设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设计和严格的施工管理。
1.方案设计临时工程方案设计是临时工程建设的基础,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安全可靠:要根据具体的施工和运输需要,充分考虑到临时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尽可能避免出现事故和故障;(2)经济合理: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尽量减少成本,提高建设效率,保证临时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的合理使用;(3)环保节能:在临时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采取节能环保的技术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2.施工管理临时工程的施工管理包括进场验收、施工方案审查、现场安全管理和质量监督等方面,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方案设计的要求,准确实施施工,不得自行更改施工方案;(2)严格控制施工工期:临时工程建设的周期一般较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工期,确保按时交付使用;(3)现场管理:现场管理应该做到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施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管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二、过渡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过渡工程是指在线路改造和扩建过程中,为使原有的运输线路正常通行,必须建设用于连接临时线路的“临时”过渡设施,比较常见的有过渡梁桥、过渡道口、过渡轨枕等。
过渡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同样对铁路运输的安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渡段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二、工程概况********工程**标段从****到*****,起讫里程为K248+289.50~K272+500.00,全长*****。
根据设计文件,本标段路基过渡段的形式主要有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路堤与路堑过渡、路基与桥梁过渡、路基与隧道过渡等形式。
三、过渡段结构形式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台尾过渡段路堤长度L =2(H-b )+A 其中:L ——过渡段长度,单位mH ——台后填土总高度,单位m A ——常数,5mb ——基床表层厚度,0.6m台尾过渡段路堤设置方式图见图3-1。
1.90.6充填混凝土或压实碎石A组填料5.0基床表层1:2路堤下部基床底层过 渡 段H图3-1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置方式图过渡段采用A组土分层填筑(砂类土除外),其压实度标准同路基基床底层。
过渡段路堤应与其连接的路堤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过渡段施工工艺应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现场试验。
台后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层填筑并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并做好横向排水工作。
过渡段与其相连的路堤按一体同时施工。
台背不宜碾压的2m范围内应掺3%~5%的水泥。
路堤基底原地面场地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
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①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当横向结构物顶面距离地面高度小于1.0m,且不足路堤高度的1/2时,不设过渡段。
②过渡段用A组料填筑,其压实标准同路基基床底层。
③过渡段路堤应与其连接的路堤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当横向结构物与线路斜交时,过渡段应斜涵正做,使过渡段与一般路基接触部分垂直于线路。
路基与横向构筑物连接处,在一定范围内加强轨道横向刚度过渡,以实现平顺过渡。
铁路工程接口及配合方案
接口管理是铁路建设管理的一项重点内容,应制定接口管理实施细则,细化接口管理工作流程和责任,确保综合接地、电缆过轨和上桥、接触网滑槽、接触网支柱基础等接口工程质量,实现工程接口协调统一零缺陷。
桥梁与声屏障、接触网、轨道、电缆沟槽及其它专业接口设计,需单独出专项工程接口设计图;通信、信号、电气化、电力、房建、给排水配合站前,设计需单独出专项工程接口设计图
设计单位应按照系统工程原理和客运专线技术要求,研究提出接口设计措施,保证路堤、路堑、桥梁、隧道过渡段基础刚度和沉降变形变化均匀;注重各专业之间接口界面的协调,保证站前工程与站后工程的系统集成优化,确保客运专线成为有机的整体;提出保证接口施工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做好设计交底工作。
施工单位要认真领会设计文件,细化接口工程界面和施工技术措施,研究采用保证接口质量的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方法,并认真组织施工。
各专业、各标段间主要接口内容、施工安排和专业间关系见下表:
专业接口内容和施工安排
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表
注:●表示强相关,△表示弱相关,○表示不相关。
各专业接口项目技术条件及进场条件要求见下表。
2.4 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2.4.1过渡工程根据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本标段过渡工程包括:与既有京九线并线区段共有1处基站(京九线K758+693)受到影响,需要拆迁还建(DK86+510)。
为满足京九线过渡期间正常运营,过渡工程在既有京九线并线区段面向大里程方向右侧新设基站,待场强测试及系统调试成功后,拆除既有基站。
待某铁路铁路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由某铁路铁路覆盖既有京九线。
2.4.2接口工程⑴接口工程内容桥梁工程与架梁的接口、路基工程、站场工程与无砟道床、各专业工程与电缆槽、过轨管线的接口、各专业工程与铺架的接口、各专业工程与综合接地预埋件的接口;各专业工程与电力、信号设备安装、联调联试的接口。
⑵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专业接口详见“表2-4-1 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表”。
表2-4-1 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表站前专业接口见“表2-4-2 站前专业接口方案”。
表2-4-2 站前专业接口方案站前、站后工程接口见“表2-4-3 站前站后工程接口方案”。
表2-4-3 站前站后工程接口方案过程控制好接口工作质量,系统、完整地实现各接口专业工程无缝衔接,必须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接口施工方案。
施工前,项目部成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任组长、各专业工程技术负责人任组员的四电接口协调小组,组织制定接口工程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工艺流程、质量标准、验收办法等文件,并对接口工程相关工作质量和程序进行检查、督促整改、参与移交等,全面负责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电接口协调小组应参照设计文件与技术规范,认真了解和熟悉各种专业接口,熟悉施工接口部位及主要内容,下发详细技术交底资料,组织各专业作业队施工,并制定各种可能引起接口部位发生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
桥梁、站场、路基的四电接口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接地钢筋预埋和连接、接地端子预留、接触网支柱基础的预埋、过轨管道、电缆槽及手孔,综合接地系统连接。
施工时应根据桥梁、路基、站场施工的不同工艺和施工顺序,分别在对应时间进行此项工作内容,经检查、检测符合相关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施工前后及过程中应采取对应的保护措施,并不得损害接口工程,以确保接口工程的质量。
关于铁路路基接口工程施工1.引言铁路路基接口工程是指铁路路基与其他交通工程(如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的连接处,是重要的过渡部分。
它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和舒适度。
本文将从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后期维护阶段进行详细介绍。
2.工程准备阶段在进行铁路路基接口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详细的勘察设计,包括勘察土质、地形、交通状况等情况,确定施工的技术难点和工期计划。
其次是审批手续的办理,包括环保审批、地质灾害审批、农用地审批等手续的办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合规性。
最后是选材和设备的准备,包括选购高品质的铁路轨道、路基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3.工程实施阶段铁路路基接口工程的实施阶段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阶段。
首先是路基的开挖和填筑工程,包括土石方的开挖、土石料的运输和填筑等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土质的质量,确保路基的坚固和稳定。
其次是路基的排水工程,包括设置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确保路基在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下不被冲毁和滑坡。
最后是铺轨及路基的防护工程,通过机械化的铺轨和安装道岔,确保铁路的通畅和安全。
在路基的防护工程中,需要选用高强度、抗腐蚀的材料,以保证路基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4.后期维护阶段铁路路基接口工程的后期维护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铺轨和道岔安装完毕后,需要严格进行线路的调试和检测,确保线路的平顺性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对路基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要及时清理路基上的杂草和垃圾,保持路基的通风透水。
对于路基上的沟渠和排水设施,也需要定期清理和维护,以确保路基的排水畅通。
另外,还需要定期对线路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和处理线路上的裂缝和松动等问题,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畅通性。
总之,铁路路基接口工程是铁路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安全和舒适度。
通过对工程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后期维护阶段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清晰了解到铁路路基接口工程施工的重要性,以及在各个阶段中需要做好的工作,从而保障铁路路基接口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需求日益增长,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
然而,城市地下空间有限,铁路、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新建往往需要与现有交通设施进行协调。
铁路下穿过渡段施工便是此类协调工程中的一种,它涉及铁路与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等设施的交叉和过渡。
本方案针对某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下穿过渡段施工进行详细规划。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下穿过渡段施工2. 工程地点:某市某区3. 施工内容:铁路下穿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等设施,包括土方开挖、隧道施工、过渡段处理等。
4. 施工工期:预计6个月三、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组织机构:成立项目施工指挥部,下设施工技术组、质量监督组、安全监督组、物资供应组等。
(2)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3)施工材料:提前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如钢筋、水泥、砂石、模板等。
(4)施工设备:提前检查、维修施工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施工工艺(1)土方开挖1)采用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开挖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2)在开挖过程中,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查,避免损坏。
3)对开挖的土方进行分类堆放,便于后续施工。
(2)隧道施工1)采用盾构法进行隧道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2)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地下水控制,防止地面沉降。
3)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隧道内壁的防水处理。
(3)过渡段处理1)根据设计要求,对过渡段进行加固处理,确保铁路与道路、地下管线等设施的过渡段稳定。
2)对过渡段进行防水处理,防止地下水渗漏。
3)对过渡段进行路面恢复,确保路面平整、安全。
3. 施工措施(1)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2)对施工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3)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2)安全控制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过渡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项目为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过渡工程,主要包括过渡段路基、桥梁、隧道、排水设施等工程。
过渡段路基长度为 500m,桥梁长度为 200m,隧道长度为 300m。
工程所在地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较差,施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地形、地质、交通、环境保护等因素。
二、施工目标1. 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满足使用功能和美观要求。
2. 保证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工程设施完好。
3. 控制工程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 保护环境:遵循环保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组织架构成立施工现场指挥部,负责施工现场的整体协调和管理工作。
指挥部下设若干施工小组,分别负责过渡段路基、桥梁、隧道、排水设施等工程的施工。
四、施工技术方案1. 过渡段路基施工:采用明挖法施工,先进行地表处理,再开挖路基,最后进行路基填筑和压实。
针对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可采用加固措施,如注浆、锚杆等。
2. 桥梁施工:采用支架法或悬臂法施工,先进行桩基施工,再进行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桥梁结构的监测,确保结构安全。
3. 隧道施工:采用钻爆法或盾构法施工,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施工过程中,加强通风、排水、支护等措施,确保隧道结构安全和施工人员安全。
4. 排水设施施工:根据设计要求,施工排水沟、雨水井等排水设施。
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防止水患发生。
五、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总量和施工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施工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六、施工安全管理1. 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2.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4. 配置足够的安全生产设施,如安全帽、安全网、防护栏等。
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和软件应用也在不断增加和更新。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接口对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操作,需要进行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的规划和实施,以确保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数据交互。
二、需求分析在实施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确定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操作的需求。
根据不同系统的功能和业务流程,确定需要建立的接口和数据交换的方式。
同时,需要考虑到系统升级和更新的需求,确保接口工程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三、过渡工程方案1. 系统调研:对需要进行接口对接的系统进行全面调研,了解系统的数据结构和接口需求,确定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动和数据交换的方式。
2. 接口设计:根据系统调研的结果,对接口进行设计,确定接口的数据格式和交换方式,确保不同系统之间能够顺利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
3. 接口开发:按照接口设计的要求,进行接口开发工作,确保接口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考虑到接口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4. 测试验证:在接口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验证工作,确保接口能够满足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需求,同时检查接口的性能和稳定性。
5. 过渡上线:在测试验证通过后,进行过渡上线工作,将接口连接到系统中,确保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顺利进行。
四、接口工程方案1. 接口管理:对已经建立的接口进行管理,包括接口的版本管理、接口的维护和更新,确保接口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接口监控:对已经建立的接口进行监控和运行状态的跟踪,及时发现并解决接口的异常情况,确保接口的正常运行。
3. 接口优化:根据接口的使用情况和性能需求,对接口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接口的性能和效率。
4. 接口安全:保障接口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接口被恶意攻击和数据被篡改。
5. 接口扩展: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需要不断优化和扩展接口,以满足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的需求。
过度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道路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过度工程和接口工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设计和建设过度工程和接口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压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2. 过度工程方案(1)选择合适的过度工程位置过度工程的位置选择是决定其功能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过度工程位置时,需要充分考虑周边道路的交通流量和构造状况,以及周边地理环境和社会影响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确保过度工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设计合理的过度工程结构过度工程的结构设计是其功能和性能的基础。
在设计过度工程结构时,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以及周边道路的交通流量和速度、车辆类型和重量等因素,确保过度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3)优化过度工程的交通组织方式过度工程的交通组织方式是其使用效果的重要保障。
在优化过度工程的交通组织方式时,需要充分考虑周边道路的交通流量和速度、交通信号控制和指示系统、道路标线和标识、交通安全设施等因素,确保过度工程的交通组织方式合理、安全和便利。
(4)完善过度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过度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其社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完善过度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过度工程的周边生态环境、社会影响和生活噪音等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过度工程对周边环境、社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最小化。
3. 接口工程方案(1)设计合理的接口工程交通组织方式接口工程的交通组织方式是其使用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设计接口工程的交通组织方式时,需要充分考虑接口工程与周边道路的交通衔接状况、交通流量和速度、交通信号控制和指示系统等因素,确保接口工程的交通组织方式安全、高效和便利。
(2)优化接口工程的规划布局接口工程的规划布局是其功能和效果的基础。
城际铁路PPP项目过渡工程及接口工程方案
1.1.过渡工程方案
中宁东站为既有车站还建,需拆除原站房后建新站房。
为保证中宁东站的正常运营,且不影响施工,需做车站过渡。
1.1.1.既有车站概况
中宁东站为太中银铁路既有中间站,位于中宁县南端,车站既有到发线4条(含正线1条),货物线3条,中卫端既有牵出线1条,银川端既有机待线1条,既有500m×8m×1.25m基本站台1座。
本线引入后在既有车站车场北侧并行新建高速场,车站按一站两场分场布置,拆除既有站房,左线距离太中银左线约34.3米,高速场设到发线4条,到发线有效长650米,设450m×8m×1.25m侧式中间站台1座,对既有站台加长加宽两场间设550m×14m×1.25m高普共用岛式中间站台1座,设宽8m旅客进出站地道2座,站同侧中卫端设有效长460米大机停留线1条,预留太中银跨线客车联络线引入条件。
普速场除站房及工务项目经理部、牵引变电站所拆除还建
外,其余设施维持既有不动。
本线正线经由太中银铁路中宁东站北侧并站,并拆除既有旅客站房后新建客专高速客场,北侧再新建旅客站房,太中银铁路普速旅客候车与本线城际旅客候车合设共用综合站房。
同时,本线由太中银线北侧并行,新建正线及高速场与既有线保持高程一致,致使原养护项目经理部和变电所所占的台地(相对高程约8m)挖方,需拆除项目经理部和变电所并还建。
本次设计既有中宁东车站站型未变,室外不动的设备、箱盒及信号电缆维持既有。
1.1.
2.过渡实施方案
车站过渡应根据实际的运营情况,编制安全、可靠、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报有关运营管理部门批复。
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批复的过渡方案进行施工。
在过渡工程施工中,需信号、通信、电力等相关专业的紧密配合,及时提供所需的信号、通信、电力电源,保证车站的正常运营,保证中宁东站施工过程中车站“行车安全、施工安全、旅客安全”。
考虑新建高速客场及站房期间既有太中银铁路旅客候车及进出站的需要,保障既有线的正常运营和施工期间人员的安全,临时过渡方案如下:
(1)新建车站信号楼作为永久工程,由本线和太中银铁路共用。
还建变电所和养护项目经理部,改建原三站台为临时站台,完成相关信号、电力及站房的室内配套设施。
(2)按照既有运营线路过渡施工的相关规定、要求和实施办法,转换由新建变电所工点,完成既有进信号楼的干线电缆的局部割接,既有线行车调度由新建信号楼控制,旅客经由地道进出及候车。
(3)拆除既有站房、项目经理部和变电所后,新建正线、高速客场及旅客站房。
新建设施验交启用后,再拆除相关临时设施。
(4)中宁东站(中宁东普速场)为太中银铁路的既有车站,信号系统主要技术标准为:运输调度指挥采用CTC系统,纳入太中银调度台;区间采用计轴自动站间闭塞;车站设置双机热备计算机联锁设备;设2006版信号集中监测设备,
纳入银川电务段信号集中监测中心系统。
根据本站站场设计方案,高速场在既有中宁东(普速场)站并站建设,需拆除既有中宁东信号楼。
中宁东普速场新设硬件安全冗余计算机联锁设备、CTC设备、计轴自动站间闭塞设备、信号集中监测设备(2010版)、信号电源设备、信号综合防雷设备等。
由于既有中宁东车站站型未变,室外不动的设备、箱盒及信号电缆维持既有。
由于既有中宁东站站房拆除,既有进信号楼的干线电缆按照局部割接考虑。
1.2.接口工程施工方案
1.2.1.工程接口及配合
电缆沟槽、综合接地、声屏障基础、接触网立柱基础、过轨管线等与“四电”相关预埋结构与站前工程同步施工,站后单位施工前由建设单位组织对接口工程进行验收。
1.2.1.1.站前工程与站后四电接口
本工程区间主要有路基、桥涵等专业配合站后电力、接触网、通信、信息预留过轨套管,电缆槽预制铺设,综合接地
接口位置预留,站前给站后提供作业面等交叉工作。
本工程各站场内需要站前路基、桥涵等配合站后通信信息、电力、接触网、信号、给排水、暖通等专业预留接口、过轨穿线管、综合管沟,并根据施工组织节点日期给站后各专业提供一定工作面,确保站后工程按期按完成。
1.2.1.2.房建工程与站后四电接口
房建及其附属工程施工,需要站前土方回填工程优质、按期按设计标高完成,并给房建及其附属工程交桩,房建施工开挖管沟等回填质量满足路基及站场要求;房建施工除给施工范围内各管道、设备等预留洞口外,还需给电力、通信信息等预留穿线孔洞、电缆井等一并完成,满足站后施工;房屋内设备基础按照设备安装时间要求完成。
1.2.2.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
本工程的接口与配合关系主要有路基、桥梁和房建工程与站后四电等相关工程的接口。
各专业间的接口项目与配合关系见表1.2-1。
表1.2-1各专业间的接口与配合关系表
各项站前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各项站后四电子系统工程、联调联试与运行试验之间的主要接口项目、技术条件要求、进场条件要求及占轨计划安排等详见表1.2-2。
表1.2-2 工程接口关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