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材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215.50 KB
- 文档页数:41
2021-0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文教研究普通高中人民音乐出版社新教材《音乐鉴赏》探索王一涵(丹阳六中,江苏镇江212300)摘要: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音乐鉴赏》的新教材变更,对于年轻教师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作为一名经历着教材变更的普通高中音乐教师,对新教材的分析理解,成为经营好课堂的根本。
关键词:新教材;教材分析;音乐课堂体验;核心价值观;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6-0235-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6.117一、《音乐鉴赏》新旧版教材的基本区别新版教材是由赵季平、莫蕴慧担任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19年7月第一次印刷,整本书共分为序篇:不忘初心以及其他十八个单元:学会聆听、多彩的民歌、丰富的民间乐器、京剧、歌曲艺术、影视音乐、舞蹈音乐、世界民族音乐、文人情致、新音乐初放、光荣与梦想、共筑中国梦、复调音乐的巡礼、古典音乐的殿堂、自由幻想的浪漫乐派、国家情怀的民族乐派、色彩斑斓的印象派、传统风格的解体、爵士掠影。
光从单元的标题就能体现出音乐元素的多元化,内容丰富且新颖。
与旧版《音乐鉴赏》相比,新版《音乐鉴赏》在此基础上适量地增加政治爱国音乐的内容,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序篇中的《不忘初心》开篇明确积极思想,倡导中学生“不忘初心、不忘祖国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的正面思想。
在不改变知识点:音乐的功能、音乐要素、音乐语言、音乐的情感及情绪等的基础上,新版《音乐鉴赏》的内容中增加了许多现代音乐的多元化,众多影视音乐作品:《大宅门》、《百鸟朝凤》、《星球大战》、《艾米莉的华尔兹》列入音乐课堂认知,抛开陈旧的音乐思想,增加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内容,给高中音乐教师的课堂增添学习氛围。
在保留世界民族音乐的同时,拓展了中国特色国粹音乐的学习,旧版中国粹被两首作品:《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一略带过,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过分拓展国粹音乐内容,而新教材中单元内容更加的丰富,知识要求也较具体,分为传统戏和现代戏两大类,传统戏中《空城计》、《打龙袍》、《群英会》分别选一代表性曲目要求鉴赏,现代戏歌剧《圣洁的心灵———孔繁森》、京剧《杜鹃山》同时加入教学内容。
高中音乐鉴赏舞动心弦——舞蹈音乐高中音乐鉴赏第七单元《舞动心弦——舞蹈音乐》——第十三节《中国舞蹈音乐》【教材通读】年段寻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以“以美育人”为课程目标,立足音乐学科特点,紧紧围绕学科素养,使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研究和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艺术表现力,提升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能力。
教材上篇以音乐体裁编写为主线,其内容涵盖学会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等六个版块;下篇以音乐史线为脉络。
小学的音乐教材中出现的舞蹈音乐作品有《星光圆舞曲》、《杜鹃圆舞曲》、《挤奶舞》、《小狗圆舞曲》、《小天鹅舞曲》、《糖果仙人舞曲》、《阿细跳月》、《加伏特舞曲》、《霍拉舞曲》、《新疆舞曲》等,初中的音乐教材中出现的舞蹈音乐作品有:《瑶族舞曲》、《军民团结一家亲》、《西班牙舞曲》、《斯娃尼尔达圆舞曲》、《飞天仙子》、《婚礼场面舞》、《热巴舞曲》、《青年友谊圆舞曲》、《溜冰圆舞曲》、《蓝色的探戈》、《彝族舞曲》等。
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已接触过丰富多彩的舞蹈音乐和舞剧音乐,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和理论知识。
单位盘点本单位的研究内容旨在经由过程观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舞蹈与外国舞蹈作品,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舞蹈音乐的热爱与理解,进而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存眷。
经由过程研究,对舞蹈音乐有一定的认知,掌握必要的鉴赏分析能力,理解舞蹈音乐在舞蹈作品中的作用与地位。
形式要素《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
因为这种舞蹈多在XXX当空的草坪欢跳,故称之为“阿细跳月”。
民族管弦乐曲《阿细跳月》是根据民间舞蹈《阿细跳月》的主题音乐创作而成,主题一共反复了14次,使用了二胡、高胡、笙、笛子、弹拨乐器等民族乐器,经由过程音色、力度、速率、调式调性的对比形成了不同作风的音乐,展现了不一样的舞蹈画面。
风格特征作者采用了固定主题变革反复的创作手法,将主题重复了14次,利用民族乐器丰富的音响音响表现彝族人民热闹欢舞的场面。
这首作品节拍鲜明、热忱欢快,舞蹈热忱奔放,大幅度的跳动和变革鲜明的图形,构成炽热的空气,具有浓烈的野趣美。
高中音乐说课稿三篇高中音乐说课稿篇1一、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一、说课程标准,即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主要讲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等。
二、说教材,即介绍课本教学内容。
本课教材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音乐的欣赏》的第一节《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这一课的导言和钢琴曲《少女的祈祷》以及交响乐《第一交响曲》,因为内容比较多,我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由于学生普遍对理论知识兴趣不浓,我在分析基本要素的时候会结合音乐作品来分析。
这两节课我都会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贯彻思考,体验,表现的原则,使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音乐。
三、说教法,即讲解主要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特点,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而愉快的情感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感受音乐。
四、说学法,即讲解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讲授。
两节课我会充分做好跟学生的互动,在第一课时的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
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五、说重难点,即讲解该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怎么去鉴赏音乐,难点对陌生的音乐能够升入的了解与认识。
六、说教学过程,即讲解教学过程和具体教学步骤。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几首音乐作品来说明音乐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讲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课中我主要采用对比聆听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
1)导入:谈话导入: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是引起学生的思考,在这有环节中我用的是谈话法。
2023年有关高中音乐说课稿范文七篇高中音乐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标要求,在第二单元领略了我国东西南北中多彩民歌的腔调情韵后,就进入了我国丰富的民间器乐单元。
所以在第三单元中,教材安排了鼓吹乐和丝竹乐两部分内容,在《丝竹相和》这节中,教材以我国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个民间器乐乐种: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为切入口,选择了各自的代表性曲目《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为主要教学素材。
教材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对代表性的民间器乐种类有所了解,并对这些乐种的音乐特点和文化特征有所体验与感悟。
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为理解世界多元文化打下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艺术魅力(放慢加花和支声复调),体会其和谐、谦让的社会文化内涵。
二是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体验其音色特点。
三是能听辨、区分有代表性的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3、教学重难点一是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学习体悟,对江南丝竹:小细轻雅特点的把握。
二是对《娱乐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丰富的表现力和不同的情绪基调。
二、说学情说学法对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高中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接触过,对演奏乐器、基本情绪、风格有一定的了解。
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根据高中课标的新要求,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具体实际,在教学内容、要求和方式上体现出有别于小学、初中的新发展。
所以学法以体验比较、参与感悟为主。
在本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以“体验”和“比较”为主。
“体验”:身体性参与(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脑思考)。
“比较”:音色、情绪、风格等方面的比较,以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深刻的印象。
三、说教法考虑到本课教材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和学情,我选用的教法以引导体感悟式为主,适当的环节采用研究点拨探讨教法。
四、说教学程序考虑到学生全部生活在西北地区,对江南丝竹不很熟悉,我将听音乐感受体验定为本课教学的主要途径,同时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自具特点,充分调动学生欣赏音乐,以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容易参与的丝竹乐器音色的感受、体验为主要切入点,在对两个乐种的欣赏比较中,进一步丰富对丝竹乐的感受和理解,保证必要的理解和感悟。
2017版高中人教音乐教材分析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中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阶段,高中生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音乐课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21世纪世界各国音乐文化交流领域更广泛,活动更为频繁,网络音乐文化资源信息传递迅猛,中国如何在飞速发展的全球一体化的形式下既能融入世界发展的轨道,同时又能保持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不被抹灭?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面对爆炸的外来音乐文化信息,如何让高中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去鉴别音乐文化作品内涵的良莠建立正确的“三观”概念?如何让高中生学会吸取浩如烟海的优秀世界音乐文化营养,奠定终身发展的能力?如何提升全体国民素质和调整制定教育方向,培养出适应新形式的人才,是国家教育部门始终关注的重大课题。
2017年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后面简称《新课标》)就是时代对教育改革需求的产物,《新课标》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二者之间进行深度结合而成,经专家团队反复论证后,通过国家层面在全国教育领域颁发的纲领性教学文件。
为保证《新课标》的成功实施,全国教育领域在2018年《新课标》颁布后展开了新课标学习、新课程改革、新教材研讨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研究缘起:2018年《新课标》正式颁布后,笔者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类普通高中音乐教师新课标培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要更深层次领会《新课标》内容必须结合变动的新教材,因为笔者认识到新课标是理论纲要,无法直接传授给学生,纲要实施必须依托教材在内容上具体呈现,由教师根据新理念以教材内容作为媒介传授给学生,教材是所有音乐课程内容的载体,是新课标精神活的变化,也是一线教师教学使用的重要工具书,是教师有效传递《新课标》精神的依据,《新课标》与新教材结合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中音乐说课稿集合7篇高中音乐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九单元的一节鉴赏课,该单元共包含三部作品,分别为《魔王》《鳟鱼》《菩提树》,其中《魔王》是一首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歌曲主要描绘了,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病重的儿子骑马飞奔,魔王不断诱惑儿子,企图夺走儿子生命,最后儿子死在了父亲的怀中。
整首歌曲的发展里,钢琴自始至终疾快的三连音,营造出一种紧张、危极的情绪基调。
第二首作品《鳟鱼》,取材于舒巴尔特的一首浪漫诗,音乐轻松、活泼,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统治下的弱者的同情。
第三首作品《菩提树》选词于缪勒的诗歌,是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歌曲,主要描写了一位流浪汉,看到门前的“菩提树”回忆起过去的生活,表达力主人公期盼能够回到安宁的生活的心境。
学生在感受音乐作品的同时扩充了知识储备,提高了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继续了解与探究音乐。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艺术歌曲的定义,以及“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
二、说学情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了一般的学习方法,他们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比较丰富,逻辑思维比较成熟,但是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会积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总结归纳。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1.聆听《魔王》《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运用感受、体验、合作、表现等方法,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音乐与生活》之“生活之音”(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音乐与生活》是今年高中课改音乐鉴赏教材广东版的第一单元。
本单元由“生命之歌”、“情感之声”、“生活之音”、“自然之韵”四部分组成。
单元中选择的音乐内容充分体现了音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中“生活之音”是本单元的第3节。
本节课承接了“生命之歌”中论证的“人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音乐就陪伴着人生,见证着人生每一个神圣的仪式,伴随着人生每一段丰富的经历”,贯穿了“情感之声”中展现的“音乐是人内心世界(情感、意志、欲望)的表露,是人情感的抒发与宣泄,音乐美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来源于情感的力量”,所以,“生活之音”中选择了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并始终伴随人类各种生活的音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同时,能感悟:“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进而激发学生构建自己的音乐生活的愿望。
本节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鉴赏作品都是运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生产劳动场景、活动为素材创作出来的精品佳作。
2、教学目标: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感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音乐作品的体裁、演奏、演唱的形式,了解钢琴组曲、合唱组曲和标题音乐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记录《打字机》、《盖邮戳》音乐的节奏;能够熟悉模唱《钟》、《赶摆路上》的音乐主题;能够从《永恒的水》观赏中得到启发,并积极参与尝试创作一首“纸乐”。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从音乐音响感知中得到和快乐,获得感悟与启发;能够思考作曲家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各类素材创作音乐作品;能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感悟“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的朴素哲理。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根据以上制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在课堂表现上都是“善于听不愿说”,在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分析方面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因此,制定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There's only one corner of the universe you can be sure of improving, and that's your own self.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高中音乐说课稿模板七篇高中音乐说课稿篇1说教材1、《春江花月夜》选自高中音乐欣赏教材中的第二章的第二节,这是一首民族管乐曲。
2、它原是一首琵琶古曲,原名为《夕阳箫鼓》、《夕阳箫歌》等,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郑觐文、柳尧章首次将其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并改名为《春江花月夜》。
3、经过许多艺术家的精雕细刻,这首乐曲已成为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4、这首乐曲,主要描绘了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上荡漾,花影在两岸摇曳的江南美景。
主要的乐器是琵琶、筝、箫等。
说学情我们高中的学生以前没有开设音乐欣赏课,所以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比较差,但对民族音乐欣赏的比较少,兴趣不浓。
说教法根据学生和音乐的特点,我能采用的教学方法的主要是: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有个性的联想,开发创新思维。
(音乐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只有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有个性的联想,才能进一步对音乐的理解,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往往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是不同的。
所以鼓励他们展开有个性的想象,只要确实是根据音乐想象的都是正确的。
这样不但能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还能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促进创新思维的开发。
)2、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音乐,处进对音乐的理解。
3、音画式教学法:根据音乐,我在电脑里画了几幅画,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具象的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来理解音乐。
(我们的学生欣赏水平比较低,很难指把音乐和它所表现的意景联系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还错误的认为只要是欣赏音乐就是听歌曲,有一次我给学生欣赏《梁祝》时,竟然有个学生问:“老师,怎么光有音乐没有人唱呢?”结合画面来欣赏音乐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他们知道音乐还有这么丰富的表现力。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琵琶曲?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以及讲授音乐的根本要素。
①?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作曲。
?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的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的: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思想情绪,感受音乐的形式要素,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才能。
②初步学习和认识音乐的根本要素和形式要素,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才能的形成与开展。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的,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难点:①通过欣赏作品和对音乐的理解,学生可以认识局部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艺术作用的。
二、说教法说学法高中的学生,知识构造完好、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详细、生动的画面,到达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三、说教学过程①导入局部:首先播放腾格尔?天堂?的音频,配合草原风光图片导入,营造气氛,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从他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答复,最后我来总结“腾格尔把大草原,他的家乡比喻成天堂,可见他对大草原的热爱,接下来我们再听一个发生在大草原上的故事,这个故事很特别,是用琵琶来讲述的〞③完好聆听?草原放牧?之后,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富有活力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联想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然后介绍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②乐曲表现的是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抗严寒、斗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内容。
④接下来我将有请本班学习舞蹈的同学配合?草原放牧?的音乐,展示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⑤然后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理解作品创作背景与作曲家的性格特征,让学生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维度中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和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才能。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是一本专门为高中学生编写的音乐学习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改革,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学习音乐鉴赏可以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素养,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
研究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在高中音乐教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教材的更新改进也迫在眉睫。
对于这一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不仅有助于发现其优点和不足之处,更能够为今后的音乐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研究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背景意义重大,有助于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通过对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详细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为培养具有优秀音乐素养的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意义在于总结和评估该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和教材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2. 正文2.1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内容简介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以系统化和全面性为特点,内容涵盖了音乐鉴赏的各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综合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材介绍了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演变过程和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
教材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民族音乐等,让学生能够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有所了解和区分。
接着,教材重点讲解了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如音高、音符、节拍等,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
《高中音乐新课标与新教材解析》杭州第四中学戴树林【专题简介】:1、内容提要随着距离浙江省实施高中课程改革脚步的日渐临近,高中课程将面临重大改革,从各门课程的教学理念、目标,到课程结构、教学策略,以及评价体系都将有很大的变化。
因此,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本讲座通过对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分析与讲解、对新教材与新理念下教学实例的分析,为广大高中音乐教师顺利进入新课改和运用新教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2、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专题,使广大高中音乐教师对《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内容有比较清晰的一个认识,为下半年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获得理论依据和实例素材。
3、知识框架§1.《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与思路§1.1进行《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1.2构建《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总体思路§2.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2.1《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性质§2.2普通高中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区别§3.高中音乐课程的理念§3.1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依据§3.2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途径§3.3 “培养兴趣爱好”的目的§3.4对普及与提高的理解§3.5 “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涵义§3.6在高中音乐课程中体现“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意义§4.高中音乐课程目标模块说明§4.1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4.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 “过程与方法”§4.4“知识与技能”§5.高中音乐课程设计(模块、学分、必修与选修)§5.1 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结构§5.2模块§5.3六个模块的功能§5.4学分§5.5学分的获得§6.高中音乐新教材介绍(音乐鉴赏模块)§6.1几个版本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分析§6.2几个版本教科书编写的个案介绍§6.3教学建议采纳尺度的把握§7.内容标准之一:“音乐鉴赏”模块教案选编与分析§7.1音乐鉴赏中研究性学习的进行§7.2鼓励高中学生以撰写诗歌散文、随笔等形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7.3一堂好课给我们的提示。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在探讨了分析该教材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
在分析了该教材的内容概述、设计特点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同时对比了该教材与其他版本的异同。
在总结了该教材的优点和不足,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讨论,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音乐鉴赏、人音版、高中教材、分析、内容概述、设计特点、影响、对比、优点、不足、展望未来1. 引言1.1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的重要性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工具。
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教学设计,指导他们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这些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对教材进行分析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音乐的本质,增强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研究教材的内容和设计特点,可以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升教学质量。
分析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还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为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深入探讨教材的设计原则和教学理念,可以拓展音乐教育的理论体系,推动音乐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对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提升音乐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作为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中音乐课程的不断完善,教材的质量和内容也变得至关重要。
对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对于了解教材的特点和优劣势,进一步推动高中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音乐艺术教育的受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音乐教材的设计和效果。
通过对教材的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音乐的本质,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修养。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音乐鉴赏》教材作为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材内容的更新和改进也显得尤为重要。
对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教学实践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于音乐教育的研究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有启发意义的观点和建议。
针对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对其教学效果和实际应用的探讨也较为有限。
通过对该教材的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特点和设计理念,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音乐教育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目的教材《音乐鉴赏》作为高中音乐教材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帮助学生建立对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认识和理解,拓展音乐视野;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水平;3. 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4.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对《音乐鉴赏》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教材的设计思想和教学目标,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也可以发现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不足和不足之处,为教材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思路和建议。
【2000字】2. 正文2.1 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内容分析部分主要包括对《音乐鉴赏》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解析。
该教材内容涵盖了音乐基本理论、音乐史、音乐作品鉴赏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教材内容设计合理,层次分明,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
教材内容涉及到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流行音乐等各种类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欣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