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和化学电源专题复习 (2)
- 格式:doc
- 大小:600.50 KB
- 文档页数:8
原电池和化学电源北京四中叶长军一、原电池1.能量的转化原电池:将_____能转变为_____能的装置。
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
2、Cu-Zn原电池工作原理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一个自发进行的_______________反应(2)装置①要有电极材料②电解质溶液③组成闭合回路(外、内)电解质溶液:电解质中阴离子向____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______极方向移动,阴阳离子定向移动成内电路。
4.几种常见的电池电池的评价比能量: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电能的多少。
比功率: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功率的大小。
质量轻、体积小而输出电能多、功率大、可储存时间长,更适合使用者的需要。
(1)一次电池:放电之后不能充电,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
干电池:一次电池中电解质溶液制成胶状,不流动。
碱性锌锰电池构成:负极是_____,正极是_______,电解质是KOH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比能量较高,储存时间较长,可适用于大电流和连续放电。
(2)二次电池①铅蓄电池放电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式: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②镍一镉碱性蓄电池负极:Cd+2OH--2e-=Cd(OH)2;正极:2NiO(OH)+2H2O+2e-=2Ni(OH)2+2OH-总反应式:Cd +2NiO(OH)+2H2O 2Ni(OH)2+ Cd(OH)2(3)燃料电池电池电极反应酸性电解质碱性电解质氢氧燃料电池负极正极总反应甲烷燃料电池负极正极总反应甲醇燃料电池负极正极总反应料;除纯氧气外,空气中的氧气也可作氧化剂。
《原电池化学电源》李仕才(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反应没有涉及原电池的是( )A.生铁投入稀盐酸中B.铜片与银片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插入FeCl3溶液中C.纯锌投入硫酸铜溶液中D.含铜的铝片投入浓硫酸中答案:D解析:A项生铁中含碳,投入稀盐酸中时构成原电池;B项构成原电池;C项锌置换出铜片,构成锌铜原电池;D项浓硫酸不导电,不能构成原电池。
2.以锌片和铜片为两极,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当导线中通过2 mol电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片溶解了1 mol,铜片上析出1 mol H2B.两极上溶解和析出的物质的质量相等C.锌片溶解了31 g,铜片上析出了1 g H2D.锌片溶解了1 mol,硫酸消耗了0.5 mol答案:A解析:在涉及原电池的有关计算中,关键是要把握住一点即两极得、失电子数相等。
利用这一特点,我们从电极反应式看: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
当溶解1 mol锌时失去2 mol电子,铜片上析出1 mol氢气得到 2 mol电子,得失电子守恒,这样即可推出A正确。
3.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速率,某课外小组学生用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图示的三个装置中,再放置于玻璃钟罩里保存相同的一段时间。
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Ⅰ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 B.左侧液面装置Ⅰ比装置Ⅱ的低C.装置Ⅱ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 D.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答案:B解析:装置Ⅰ中铁钉处于盐酸的蒸气中,被侵蚀而释放出H2,使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装置Ⅱ中铁钉同样处于盐酸的蒸气中,不同的是悬挂铁的金属丝由铁丝换成了铜丝,由于Fe比Cu活泼,在这种氛围中构成的原电池会加速铁钉的侵蚀而放出更多的H2,使左侧液面下降得更多,右侧液面上升得更多;装置Ⅲ中虽然悬挂铁钉的还是铜丝,但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而无挥发性,使铁钉处于一种较为干燥的空气中,因而在短时间内几乎没有被侵蚀。
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复习目标知识建构1.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一、原电池1.概念和反应本质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形成条件(1)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反应。
(2)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4)形成闭合回路。
3.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1)两种装置①装置Ⅰ中Zn与Cu2+直接接触,会有部分Zn与Cu2+直接反应,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②装置Ⅱ中不存在Zn与Cu2+的直接反应而造成能量损耗,电流稳定,且持续时间长。
(2)反应原理电极名称负极正极电极材料锌片铜片Cu2++2e-电极反应Zn-2e-===Zn2+===Cu 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盐桥中离盐桥含饱和KCl溶液,K+移向正极,Cl-移向负极子移向(3)带电粒子移动方向及闭合回路的形成(4)盐桥的组成和作用①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Cl、KNO3等溶液和琼胶制成的胶冻。
②盐桥的作用:a.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b.平衡电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
③盐桥中离子移向与电解液中离子流向保持一致。
4.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原电池中,负极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正极一般是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
(2)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加快。
(3)用于金属的防护:将需要保护的金属制品作原电池的正极而受到保护。
(4)设计制作化学电源。
【判一判】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aOH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此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2)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正极()(3)Mg—Al形成的原电池,Mg一定作负极()(4)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入正极,再通过电解质溶液流回负极()(5)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6)带有“盐桥”的原电池一般比不带“盐桥”的原电池效率高()答案(1)×(2)×(3)×(4) ×(5)×(6)√二、化学电源1.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负极材料:Zn。
《原电池和化学电源》知识清单一、原电池1、定义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其中一种电极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包括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
3、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锌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Zn 2e⁻= Zn²⁺铜片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H⁺+ 2e⁻= H₂↑电子由负极(锌片)经外电路流向正极(铜片),电流方向则相反。
4、电极判断(1)根据电极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子流向或电流流向: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电流流出的一极为正极,电流流入的一极为负极。
(3)根据反应类型: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正极。
(4)根据电极现象:溶解或质量减轻的为负极,有气体生成或质量增加的为正极。
5、原电池的表示方法用“|”表示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界面,用“‖”表示盐桥。
例如,铜锌原电池(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可表示为:Zn|H₂SO₄|Cu二、化学电源1、一次电池(1)碱性锌锰干电池负极材料:Zn正极材料:MnO₂电解质:KOH负极反应:Zn + 2OH⁻ 2e⁻= Zn(OH)₂正极反应:2MnO₂+ 2H₂O + 2e⁻= 2MnOOH + 2OH⁻(2)锌银电池正极材料:Ag₂O电解质:KOH负极反应:Zn + 2OH⁻ 2e⁻= Zn(OH)₂正极反应:Ag₂O + H₂O + 2e⁻= 2Ag + 2OH⁻2、二次电池(1)铅蓄电池负极材料:Pb正极材料:PbO₂电解质:H₂SO₄放电时负极反应:Pb + SO₄²⁻ 2e⁻= PbSO₄正极反应:PbO₂+ 4H⁺+ SO₄²⁻+ 2e⁻= PbSO₄+ 2H₂O 充电时阴极反应:PbSO₄+ 2e⁻= Pb + SO₄²⁻阳极反应:PbSO₄+ 2H₂O 2e⁻= PbO₂+ 4H⁺+ SO₄²⁻(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的化合物(如钴酸锂、锰酸锂等)优点:质量轻、电压高、工作寿命长、储存时间长等。
2019高考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考点(2)化学电源讲与练(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考点(2)化学电源讲与练(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化学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原电池化学电源考点(2)化学电源讲与练(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李仕才错误!错误!错误!考点二化学电源1.一次电池2。
二次电池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总反应为放电Pb(s)+PbO2(s)+2H2SO4(aq)2PbSO4(s)+2H2O(l)充电3.燃料电池(1)总反应式的书写:燃料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料燃烧的产物相同,燃烧反应方程式即为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但不同电解质中反应终产物不同。
(2)正极反应式的书写:正极反应的本质都是O2放电得电子生成O2-,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不同,电极反应式不同.①酸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正极反应式:O2+4H++4e-===2H2O。
②碱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正极反应式:O2+2H2O+4e-===4OH-。
③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环境下正极反应式:O2+4e-===2O2-。
④熔融碳酸盐(如:熔融K2CO3)环境下正极反应:O2+2CO2+4e-===2CO错误!。
(3)负极反应式的书写: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得负极反应式。
①氢氧燃料电池。
总反应均为2H2+O2===2H2O碱性电解液:H2-2e-+2OH-===2H2O酸性电解液:H2-2e-===2H+固体或熔融:固体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传导O2-:H2-2e-+O2-===H2O熔融碳酸盐:H2-2e-+CO错误!===CO2+H2O②甲醇、空气(含CO2),与碳酸锂熔融盐燃料电池.总反应:2CH3OH+3O2===2CO2+4H2O负极:CH3OH-6e-+3CO错误!===4CO2+2H2O③甲烷、空气、KOH燃料电池:总反应:CH4+2O2+2OH-===CO错误!+3H2O负极:CH4-8e-+10OH-===CO2-,3+7H2O④丁烷、空气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能传导O2-。
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期末复习原电池和化学电源专题复习1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Zn+Ag2O+H2O===Zn(OH)2+2Ag,其工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向正极移动B.Ag2O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Zn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2OH-===Zn(OH)2D.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碱性保持不变答案 D2.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为电池的负极B.正极反应式为:2FeO2-4+10H++6e-===Fe2O3+5H2O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D.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迁移答案 A3.如图是某同学学习原电池后整理的学习笔记,错误的是()A.①电子流动方向B.②电流方向C.③电极反应D.④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答案 B4.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氧化还原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K2SO4+8H2O设计如下原电池,盐桥中装有用饱和Na2SO4溶液浸泡过的琼脂。
下列说法正3确的是()A.b电极上发生的反应:Fe2+-e-===Fe3+B.a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MnO-4+8H++5e-===Mn2++4H2OC.外电路电子的流向是从a到bD.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2-4移向甲烧杯答案 A5.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图,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AgCl(s)===Ag(s)+Cl(AgCl)[Cl(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Cl(AgCl)+e-―→Cl -(aq),若将光源移除,电池会立即恢复至初始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照时,电流由铂流向银B.光照时,Pt 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C.光照时,Cl-向Ag电极移动D.光照时,电池总反应:AgCl (s)+Cu+(aq)===Ag(s)+Cu2+(aq)+Cl-(aq)6.一种锂铜可充电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
在该电池中,非水系电解液和水系电解液被锂离子固体电解质陶瓷片(Li+交换膜)隔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陶瓷片允许Li+通过,不允许水分子通过B.放电时,N极为电池的正极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Cu-2e-===Cu2+D.充电时,接线柱A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7. 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答案 B8、如图是一种利用锂电池“固定CO2”的电化学装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该电化学装置放电时可将CO2转化为C和Li2CO3,充电时选用合适催化剂,仅使Li2CO3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CO2和O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电池放电时,Li+向电极X方向移动B.该电池充电时,电极Y与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C.该电池放电时,每转移4 mol电子,理论上生成1 mol CD.该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C+2Li2CO3-4e-===3CO2↑+4Li答案 C9、锌银电池的负极为锌,正极为氧化银,电解质是KOH,电池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
以锌银电池为电源,电解硫酸镍溶液冶炼纯镍,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使用阳离子交换膜B.锌银电池a极反应式为Ag2O+H2O+2e-===2Ag+2OH-C.镍极的主要反应为2H++2e-===H2↑D.若锌银电池溶解13 g锌,则镍极净增质量最多为5.9 g答案 B10、如图是一种正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
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2S2和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Na2S4和NaBr。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NaBr-2e-===NaBr3+2Na+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a2S2-2e-===Na2S4+2Na+C.放电时,Na+经过离子交换膜,由b池移向a池D.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2.24 L H2时,b池生成17.40 g Na2S4答案 C12、如图所示,甲装置可直接除去城市废水中的尿素,既能产生净化的水,又能发电。
乙装置可用于人工肾脏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的工作原理。
下列关于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装置连接是a接c、b接dB.甲装置工作时H+移向负极C.乙装置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D.a和c电极都发生CO(NH2)2-6e-+H2O===N2↑+CO2↑+6H+答案 D13、.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4+x 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答案 C14、《科学美国人》评出的2016年十大创新技术之一是碳呼吸电池,电池原理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C2O2-4-2e-===2CO2C.每生成1 mol Al2(C2O4)3,有6 mol电子流过负载D.随着反应进行,草酸盐浓度不断变小答案 C15、最近发现的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可用于处理污水,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可以用C6H10O5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极是电池的正极B.b极附近的溶液pH减小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10O5-24e-+7H2O===6CO2↑+24H+D.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0N A,则生成N2的体积为44.8 L答案 C16、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2-4+4H2O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答案 C17、MFC(Microbial Fuel Cell)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在废水处理和新能源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如图为污水(主要溶质为葡萄糖)处理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加快处理速度,装置需在高温环境中工作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6H2O-24e-===6CO2+24H+C.放电过程中,H+由正极向负极移动D.装置工作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答案 B18.如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装置Y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答案 C19、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答案 D20、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每转移0.1 mol电子,便消耗1.12 L的H2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答案 D21、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同时,实现了制硫酸、发电、环保三位一体的结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t1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SO2+2H2O-2e-===SO2-4+4H+B.Pt2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O2+4e-===2O2-C.该电池放电时电子从Pt1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到Pt2电极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SO2和O2的体积比为2∶1答案 B2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关闭K2、打开K1,试管内两极都有气泡产生B.关闭K2、打开K1,一段时间后,发现左侧试管收集到的气体比右侧略多,则a为负极,b 为正极C.关闭K2、打开K1,一段时间后,用拇指堵住试管移出烧杯,向试管内滴入酚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