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解决问题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84.00 KB
- 文档页数:11
爽爽文库汇编之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86例5。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用操作、画图来表征(描述)数学问题的方法,初步体验几何直观的价值。
3.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画图的直观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用操作、画图来表征数学问题的方法,初步体验几何直观的价值。
▶教学难点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周长越短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统计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若干张(学具)。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忆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几节课已经认识了什么是周长,还学习了哪两个图形的周长?【学情预设】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那老师考考大家,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周长怎样计算吗?【学情预设】预设1: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两条长加上两条宽,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四条边长的和。
预设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活动操作。
课件出示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
师: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4分米)如果把这样的4个正方形拼起来,能拼成哪些四边形?请你试试看。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典型例子。
师:看一看你们拼组的新图形,想一想:它们的周长是多少?怎么求出它们的周长的?课件出示新拼成的四边形。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复习巩固,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提示】简化例题,初步感知周长为什么会变化。
【设计意图】复习前面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对本节课内容简化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动手操作与计算,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同样多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四边形周长不相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实践,探秘“周长”1.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科书P86例5。
师: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做?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小组同学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