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1实验法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M胆碱受体和H1受体激动药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摘要】目的:观察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炎症介质组胺对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的作用。
观察M胆碱受体拮抗剂阿托品和组胺H1受体拮抗扑尔敏对乙酰胆碱、组胺的拮抗作用。
方法:运用RM6240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以及张力换能器记录不同药物作用下的回肠平滑肌肌张力变化。
结果:加入乙酰胆碱后肠肌张力为1.09±0.48g,再加入阿托品与A药肠肌张力减小到0.08±0.03g(p<0.001);加入组胺后肌张力为2.12±0.80g,加入扑尔敏与肠肌张力减小到0.08±0.04g(p<0.001),加入氯化钡后肠肌大幅度收缩且呈不稳定性,再加阿托品后仅只略微降低其张力。
结论:乙酰胆碱为M胆碱受体激动药,组胺为H1受体激动药,氯化钡为肌肉兴奋剂,三者均可使肠道平滑肌收缩。
阿托品具有强抗胆碱作用;扑尔敏具有部分拮抗组胺作用;阿托品可通过拮抗胆碱能受的作用。
体部分减弱BaCl2【关键词】:平滑肌;张力曲线;拮抗剂;激动剂;M胆碱受体;H1受体1. 材料1.1 实验动物:豚鼠1.2 药品与试剂未标记的激动剂:A,B,C。
10-2g/L氯化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chloride)溶液;10-2g/L磷酸组织胺(histamine phosphate)溶液;10g/L BaCl2溶液。
拮抗剂:1g/L硫酸阿托品(atropine sulfate)溶液;10-3g/L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溶液。
台氏液(Tyrode) g/L: NaCl 8.0, KCl 0.2, MgCl2 0.1, CaCl2 0.2, NaH2PO4 0.05, NaHCO3 1.0, 葡萄糖 1.0。
1.3 仪器:离体装置:双层玻璃浴槽(20ml)、张力换能器、微距调节夹恒温水浴箱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RM624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2.实验方法2.1 准备:清洗浴槽:清洗后,将台氏液装至刻度;检查温度:37℃±0.5 ℃;检查通氧: 单个小泡溢出;打开电脑:选中桌面RM6240图标,选择“实验”---生理科学实验---肠肌2.2 实验步骤:清醒豚鼠轻击头部后股动脉放血打开腹腔取出回肠制作回肠标本一端固定在通气钩上置含有37℃台氏液的浴槽中通氧另一端固定在换能器上与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连接连接RM624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选择“实验”---生理科学实验---肠肌归零调节换能器张力(1g)稳定20分钟2.3 制作回肠标本:找到回盲部,在离回盲部1cm处剪断回肠,取出回肠约15cm左右一段,置于盛有台氏液的培养皿中,将回肠剪成1-1.5cm的小段。
摘要肉类是我国居民消费最大的食品之一,然而掺假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对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害,,更有甚者会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对肉类掺假进行检测鉴别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有PCR检测技术、电子舌电子鼻法、近红外光谱技术、色谱技术等。
本研究将在这里,我们将利用三类方法对肉类进行鉴定:一、根据动物细胞中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保守性,设计并合成种属特异性引物,用PCR 扩增技术得到肉和肉制品的目标DNA片段,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根据目标DNA片段的大小的不同来判断肉和肉制品种类。
二、根据仿生学原理,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中对不同物质敏感程度不同的传感器对肉中特有的气味和味道信号的辨别和收集,通过软件优化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对不同肉种类加以区分。
三、通过对光谱信息分析而提取出物质的特征信息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动物来源肉进行分析。
三种方法均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肉和肉制品的种类,且检测成本都较低,通过三种技术的强强联合为行业检测肉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我们不但能将假肉区分开,还可以检测出肉中的掺假比例。
关键词:PCR扩增,qPCR,电子舌,电子鼻,近红外光谱技术,掺假肉类鉴别AbstractMeat consumption is one of the largest food, but have occurred adulteration, which not only cause damage to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consumers, worse impact on human health, so the meat adulteration detecting identif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At pres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most commonly used detection methods are PCR detec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tongue electronic nose method,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chromatography technology. This study will be here, we will use three kinds of meat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irst, based on sequence conservation of animal cells, the cytochrome b gene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species-specific primers by PCR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 to get meat and Meat target DNA fragments by quantitative PCR, depending on the size of the target DNA fragments to determine the type of meat and meat products.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ionics, the use of electronic nose and electronic tongue sensitivity to different substances different sensors to identify and collect meat unique smell and taste signals, after the adoption of software to optimize the use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different types of meat distinction. Thir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pectral information and feature information extracted substances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combined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meat from different species were analyzed. Three methods are able to quickly and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type of meat and meat products, and testing costs are low, through the powerful combination of three techniques for detecting the meat industry to provide a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We not only can distinguish fake meat, can also detect adulteration of meat ratio.Keywords:PCR amplification,qPCR,smartnose,smartongue,NIRS,identification of adulterated meat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1 文献综述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1.3 研究意义 (1)1.4 文献综述 (2)1.5 研究方案确定 (5)2 实验流程和方案依据及原理说明 (6)2.1 分子生物学部分 (6)2.1.1 基因组抽提 (6)2.1.2 引物设计原理 (6)2.1.3 PCR原理 (7)2.1.4 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 (8)2.1.5 QPCR原理 (8)2.2 仿生生物学部分 (8)2.2.1 电子鼻检测原理 (8)2.2.2 电子舌检测原理 (9)2.2.3 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原理 (10)3 实验方法 (11)3.1 实验材料 (11)3.2 实验仪器 (11)3.3 细胞破碎 (12)3.4 EZUP柱式动物组织基因抽提 (12)3.5 PCR步骤 (17)3.6 Q PCR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 (18)3.7 电子鼻操作步骤 (18)3.8 电子舌操作步骤 (19)3.9 电子鼻、电子舌数据处理 (19)3.10 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 (20)4结果与讨论 (21)4.1 PCR检测分析掺假肉类 (21)4.2电子鼻鉴定结果 (31)4.3 电子舌鉴定结果 (31)4.4 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结果 (33)5 结论与展望 (33)5.1结论 (34)5.2展望 (34)参考文献 (36)致谢 (39)1 文献综述1.1 课题背景跨入21世纪以后,出现了很多肉类掺假的问题,例如在2011年被发现的牛肉浸膏事件,2012年底在欧洲发生的“马肉风波”,2013年在中国餐饮业发现的羊肉掺假事件。
Masson三色染色法
1.实验目的
MASSON染色观察病变的组织
2.实验材料
2.1石蜡切片
2.2仪器与试剂
2.2.1
(1)电热恒温干燥箱
(2)光学显微镜及拍照设备
(3)冰箱
(4)电子天平
(5)盖玻片
(6)染缸
2.2.2
(1)二甲苯
(2)无水乙醇
(3)Weigent氏苏木素液
(4)1%盐酸液
(5)立春红-品红溶液
(6)1%磷钼酸液
(7)1%淡绿液
(8)1%醋酸液
3.实验步骤:
操作方法:
(1)切片常规脱蜡至水,蒸馏水洗;
(2)Weigent氏苏木素液染核5-10分钟;
(3)自来水洗;
(4)1%盐酸酒精分化数秒(在显微镜下控制染色,除核为黑色,片中其他均混为白色);
(5)自来水洗;
(6)丽春红—品红溶液5-10分钟
(7)清水水溶液洗;
(8)1%磷钼酸分化直到各种成分被染清晰10分钟(胶原纤维呈淡红色,肌纤维、纤维素呈鲜红色);
(9)清水洗
(10)1%淡绿液染2—5分钟(或用2%苯胺蓝水溶液替代)
(11)1%醋酸水溶液处理2MIN
(12)常规脱水、透明、封片。
结果:胶原纤维绿色(或蓝色),肌肉、纤维素红色,红细胞橘黄色,核蓝黑色。
Human-肺癌-马松染色法
Human-肺-马松染色法
Human-软骨-马松染色法
Human-胰腺癌-马松染色法
武汉云克隆诊断试剂研究所。
高三生物是高中生涯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考生们所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之一。
在高三生物学习中,生长素类似物是学生们难以掌握的关键知识点之一。
而高效掌握生长素类似物,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高效掌握生长素类似物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生长素类似物的概念和作用:生长素类似物是一种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与植物激素生长素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并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作用。
生长素类似物的主要作用包括:1、促进延长物质的合成和运输,促进细胞伸长;2、促进叶片、茎干、根系和花器官的生长和发育;3、改善植物耐性和适应力,使其抗逆性能增强。
二、生长素类似物的分类:生长素类似物可以根据其来源和化学结构分类。
1、天然生长素类似物,如天然植物激素生长素、生长调节物和其他天然化合物;2、人工合成生长素类似物,如合成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三、生长素类似物的教学策略:为了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生长素类似物的知识,教师应采用以下策略。
1、搭建丰富的实验平台:生长素类似物是一个非常抽象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实验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其认识。
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并加深对其作用机理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习惯,让他们能够从实验数据中分析出问题的本质,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生长素类似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更加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
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相关资料的搜索和学习。
4、强化记忆与技能培训:对于生长素类似物这类知识点,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的培训。
通过反复巩固,让学生将相关知识点牢记于心,并驾驭相关技能。
四、生长素类似物教学案例:以下是一份典型的生长素类似物教学案例。
教师可以参考这些例子,来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多肽的阳离子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多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价值。
在多肽的研究与应用领域中,阳离子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着重介绍多肽的阳离子方法,包括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案例以及存在的挑战与展望。
阳离子方法是利用多肽中氨基酸带正电荷的性质,通过与带负电荷的物质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富集、纯化和功能研究等目的的一种方法。
多肽在中性溶液中常常具有带正电荷的性质,这是由于多肽分子中的某些氨基酸在特定条件下会失去质子而呈现阳离子状态。
因此,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适合的条件,可以利用这种阳离子特性来实现多肽的特定操作。
多肽的阳离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例如,在多肽的分离与富集方面,阳离子方法可以通过与带负电荷的固相材料或某些分子筛材料相互作用,实现多肽的富集和纯化。
在药物研发领域,阳离子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通过引入阳离子基团可以提高多肽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和传递效率。
此外,阳离子方法还可以用于多肽的功能研究,如通过与带有负电荷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来探索多肽的生物活性机制。
然而,多肽的阳离子方法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多肽的阳离子性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此需要在实验设计中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其次,阳离子方法对多肽的特异性选择性较低,往往会与其他带负电荷的物质发生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影响多肽的纯化和功能研究。
此外,阳离子方法在大规模生产和应用中也存在成本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和研究。
综上所述,多肽的阳离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适合的条件,可以实现多肽的分离、纯化和功能研究等目的。
然而,阳离子方法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多肽的阳离子方法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多肽研究与应用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一、导言幼儿园是培养孩子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通过科学实验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风能科学实验是一种简单而又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本文将介绍一些幼儿园风能科学实验案例以及指导。
二、案例一:制作风车1. 材料准备1.1 木棍1.2 纸片1.3 胶水2. 制作过程2.1 将木棍和纸片准备好,用胶水将纸片固定在木棍的一端,形成风车的叶片。
2.2 将制作好的风车放在通风处或者利用风力吹动,观察风车的旋转情况。
3. 实验效果3.1 通过风的力量,风车可以旋转起来,让幼儿们观察并理解风的力量。
三、案例二:风力车比赛1. 材料准备1.1 风力车模型1.2 矿泉水瓶1.3 被风吹的区域2. 活动过程2.1 将风力车模型固定在矿泉水瓶上,放置在室外被风吹的区域。
2.2 分组比赛,观察哪个风力车被风吹得最远,最终确定胜负。
3. 实验效果3.1 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幼儿对风力的兴趣,同时锻炼他们观察和实验能力。
四、案例三:制作风力发电机1. 材料准备1.1 铁芯线圈1.2 磁铁1.3 铜线1.4 电池1.5 LED灯2. 制作过程2.1 将铁芯线圈绕在磁铁上,固定好铁芯和线圈。
2.2 将铜线连接到LED灯和电池上,组成一个简单的风力发电机。
3. 实验效果3.1 用风力转动磁铁,观察LED灯是否亮起,让幼儿们亲自体验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五、指导建议1. 预先规划:在进行风能科学实验前,需要充分准备材料并做好实验的预先规划,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安全第一:在进行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安全,避免使用尖锐器具或者易燃物品,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
3. 引导观察: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引导他们对风能的认识和理解。
4. 拓展思考:在实验后,可以引导幼儿对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和总结,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并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六、结语通过风能科学实验,可以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风能的力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实验项目名称:犬的诊疗实验所属课程名称: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学实验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班别:成绩:一、实验目的1.1了解对犬进行保定的目的,掌握保定的常用类型及其操作方法。
1.2了解犬临床检查所包含的项目,掌握对犬进行临床检查的操作方法。
1.3了解几种注射方法以及穿刺分别适用的情况,掌握几种注射以及穿刺的操作方法。
1.4了解公犬导尿和灌肠的适应症,掌握公犬导尿和灌肠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2.1器材:扎口绷带、听诊器、体温计、注射器(5ml)、头皮针、输液器、输液架、酒精棉、碘伏棉球、镊子、导尿管、留置针、胶带、连接有胶管的吊桶,剃毛器2.2药品试剂:新洁尔灭、石蜡油、生理盐水、无菌注射用水2.3实验动物:犬三、实验内容与方法3.1犬保定:(1)扎口保定:将扎口绷带拉直置于桌面,双臂交叉,右臂置于左臂下方,两手分别拉住扎口绷带的两端,回到身体中间,右手拉着线置于左手后面(即远离身体的一边),将左右两手拉着的线合并形成一个活结圈,使线头朝下,套住犬的嘴,锁紧线圈,两线头分别绕过犬的双耳,在犬的颈部系紧(不宜太紧,会影响犬的呼吸;亦不能太松,犬会挣脱)。
(2)侧卧:将犬按倒使其侧躺,保定者站于犬背侧,一手紧握犬的两条前肢,一手握紧犬的两条后肢,两手臂分别压住犬的颈部和臀部。
(3)仰卧:按上述方式先将犬侧卧保定,后双手将犬的四肢提高,使其四肢与桌面垂直。
(4)俯卧保定:将犬按倒使其俯卧于桌面,犬的两前肢向前伸直,保定者一只手臂绕过犬的颈部下方,向犬的颈背部环绕固定头部,另一手臂从犬背侧夹住犬的臀部进行固定,身体稍向犬背部下压,进行固定。
(5)站立保定:使犬站立于桌面,保定者一只手臂绕过犬的颈部下方向犬的背颈部环绕固定头部,另一只手臂从犬背侧夹住犬的臀部进行固定,保定者身体贴住犬的身体,进行固定。
3.2 实验犬临床检查:(1)视诊:观察犬的整体状态,包括体格发育、营养状况、精神状态以及姿势等;观察体表局部状况,包括被毛、皮肤等;观察天然孔粘膜颜色和完整性,包括口腔、鼻腔、肛门的粘膜;分泌物及排泄物的性状,包括耳部、眼部的分泌物以及尿液、粪便等排泄物;观察体内器官的生理活动,包括吞咽、心搏动、胸部起伏等。
大鼠小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及分离纯化实验方案经过相关文献阅读,参考了众多对于小胶质细胞培养方案,对比了不同方案的利弊优缺,整合了相对符合本实验室条件和实验要求的方法,如有其他变更方案,以修改后为准。
1.实验材料剪刀、小镊子、小毛刷、DMEM/F12培养液、胎牛血清、0.05% 胰蛋白酶、PBS液、恒温细胞培养箱、倒青霉素、链霉素、培养皿离心管、50 mL 细胞培养瓶、CO2置相差显微镜、细胞板、小鼠抗大鼠OX42单克隆抗体、SP免疫组化试剂盒和新生SD大鼠等2.实验步骤2.1小胶质细胞的混合培养取新生SD大鼠若干只(出生24h内),在无菌条件下断头, 迅速剪开颅骨, 取出脑组织至盛有冷PBS 液的培养皿中反复冲洗以去除血污; 再把全脑移入另一盛有PBS 液的培养皿中, 用小毛笔轻轻刷去脑表面的脑膜和血管, 用PBS液冲洗后剪去脑干仅留大脑半球; 用小剪刀充分剪碎脑组织, 加入比组织块总量多30~50倍的0.05% 胰酶, 再移入50 mL 离心管, 用吸管反复吹打消化至肉眼观察无明显的脑组织团块; 加入DMEM/F12 完全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100U/mL 青霉素和100 ug/mL 链霉素) 终止消化, 再次反复吹打制成单细胞悬液, 配平, 1000 r/ min, 离心5min, 弃上清; 加定量完全培养液再次制成细胞悬液, 更具实验需要接种入若干个50 mL细胞培养瓶或者培养皿中, 置于5%CO恒温细胞培养箱( 372度) 培养; 3 h 后更换1 次培养液, 以后每3 d 换1 次液, 并在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和存活情况。
2.2小胶质细胞的分离和纯化细胞培养18 d~20d左右, 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混和胶质细胞培养物中出现细胞分层现象, 即底层为扁平、多种形状的、具有多个突起的大细胞(星型胶质细胞) , 而上层细胞明显偏小呈类圆形、折光性强, 附着于星型胶质细胞表面生长(小胶质细胞) ; 倒掉培养液, 用0.05%胰酶2~ 3 mL 消化, 边观察边轻轻晃动培养瓶, 等到贴附在星形胶质细胞上的小胶质细胞脱离下来, 将含漂浮的小胶质细胞的消化液转入10 mL离心管, 立刻用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
材料分析方法天津大学篇一:材料分析方法案例(天津大学)聚苯胺(Pani)米纤维的制备和表征一、引言近年来,一维微/纳米结构的聚苯胺(Pani),如微/纳米棒、线、管及纤维等,由于在传感器及其它的微/纳米器件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
一维微/纳米结构聚苯胺的合成方法可以采用径迹蚀刻聚合物膜和多孔氧化铝膜等为模板的硬模板法;也可以用液晶、聚电解质、胶束、表面活性剂等软物质为模板的软模板法,以及最近报道的界面聚合法及晶种法[63~66]。
聚苯胺(Pani)最早由macdiarmid[67]在酸性条件下使苯胺聚合而获得,具有电导率高且可调、密度小、原料价廉易得、易于合成等优点,在显示器件、二次电池、电磁屏蔽、气体分离、非线性光学器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68,69]。
然而,聚苯胺由于具有高度芳香性、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的结构,导致其不溶不熔,难以加工应用。
将纳米技术如静电纺丝方法等引入聚苯胺材料中,不仅能解决加工成型问题,而且还能使其集导电性和纳米效应于一体。
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i纳米纤维2.1试剂和仪器2.1.1主要试剂聚丙烯腈(=90,000nm)分析纯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苯胺(ani)分析纯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过硫酸铵(aPS)分析纯北京化工厂n,n-二甲基甲酰胺分析纯天津天泰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北京化工厂2.1.2主要仪器magna560FT-iR红外光谱仪、Rigakud/max2500VPc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FT-Raman)、HitachiS2570扫描电子显微镜、d2F-6050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SRJX-4-13单相自动温控电炉(沈阳电炉厂)、dJ-1电动搅拌器(山东省鄄城华鲁电热仪器有限公司)、cHJ-1磁力恒温搅拌器(上海南汇电讯器材厂)、Ja20XXn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自组装了一台纺丝装置。
实验法案例
案例一现场实验帮助A公司胜诉
美国的A公司生产著名的运动包,该公司发现B公司(一个大型的中心商业集团)引进一条生产线,生产的运动包与A 公司生产的运动包形状几乎完全一样,消费者很难区分。
A公司指控B公司,说B公司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觉得自己买的是A 公司的产品,而实际买的却是B公司的产品。
为了证实这一点,A公司进行了一次现场实验。
试验中选择了二组妇女,给第一组妇女看的是A公司生产的包,包面上的所有标签都去掉,所有的标识、说明都印在包的内层。
给第二组妇女看的是B公司生产的包,包面上的商标明显可见,所有的标签和悬挂物都按出售现场的样子保留。
A公司希望通过这种实验了解妇女们购买包时的选择标准。
例如,她们能否区分出包的不同来源和品牌,她们依据什么进行识别或辨认,如果靠某些东西来辨认的话,那么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每组样本都是200人,实验分别在芝加哥、洛杉矶和纽约的大商场进行。
调查采用拦截式面访,被调查者是配额样本,即按妇女不同的年龄比例分配样本单位。
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消费者无法区分两种包的不同来源,她们购买包时的依据主要是包的款式,而A公司生产的包是名牌商品,这种包的款式是人们所熟悉的。
这个结果支持了A公
司的立场。
调查数据帮助A公司在法庭上胜诉,B公司同意停止销售自己公司所生产的包。
案例二科普节目效果实验
为了提高儿童(4岁~7岁)对天文学基本知识的了解,培养家长和儿童对天文学和观察天象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天文学的鉴赏能力,有关部门制作了一套天文学科普节目,在天文馆展出。
为了了解这套节目的效果,需要调查在天文馆的观看经历对儿童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短暂的影响,这可以通过受访者对观看节目的感受得到反映;另一个是长期影响,即看完节目后采取了什么相关行动。
所以这项节目效果实验调查的设计是这样的:在儿童观看节目前和观看节目后的几分钟时间内对他们进行短暂的调查,然后,在观看节目一个月以后,进行另一项跟踪调查。
接受调查的样本量为儿童500名,家长500名。
首先的调查是在天文馆现场进行的。
在该节目演出期间,每个被抽中的儿童在观看节目前接受访员大约5分钟的谈话调查。
访员所询问的问题与被访者年龄相适应,知识问题与天文学相关,同时还要询问观察天象的经历(如果有观察天象经历的话)。
观看节目前询问的问题有看电视节目的习惯,例如,询问是否看过“我们的宇宙”(一个在电视上播过的天文学科普节目)、家庭学习资源(如电视、望远镜、电脑等)以及以前是否参观过天文
馆或者类似的地方。
观看后的询问应该由同一个访员来进行。
询问时间不超过10分钟,问题包括节目中有关信息的回忆、对观察天象的兴趣和态度。
在询问结束后,送给被询问的孩子一个有关天文学内容的小礼物,以感谢他们接受访问。
对于带领儿童参观的家长或看护人,在他们观看节目之前填写一个简短的问卷,在观看节目后马上填写另一个简短的问卷。
两次问卷的长度分别不超过5分钟和10分钟。
观看前的问卷将询问被访者是否带领孩子参与过与天文学知识有关的活动,孩子参加活动的特点,以及他们对天文学的兴趣和了解程度。
观看前的访问同样也包括以前观察天象的经历(如果有这样的经历的话)、个人学习天文学的资源(望远镜、家庭电脑和杂志等)。
观看后的访问将了解看护人对带领儿童观看节目有关内容的评论、将观看到的知识运用到今后有关活动中的想法、他们个人对天文学的兴趣和态度。
在被调查者接受现场调查以后约一个月,用电话调查方式对被访者进行跟踪调查。
调查员为天文馆现场的同一个人,调查时间为10分钟。
跟踪调查是为了采集被访者在观看节目后是否进行过与天文学有关的活动(买书、资料或者望远镜,观看有关天文学的电视节目,后来又去参观天文馆或者天文学类场馆,与孩子共同讨论有关天文学问题以及观察天象),对天文学和科学的态度以及是否思考过(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天文馆观看节目的评价。
在对家长访问结束后,要询问家长是否可以询问孩子几个问
题。
如果得到同意,访员要让孩子回忆一些那天观看天文学节目的问题,参加天文学方面的一些活动或者观看有关电视节目、与家长和其他小朋友讨论的问题。
对儿童的电话访问不超过10分钟。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没有详细讨论如何抽选天文馆,以及在中选的天文馆现场如何抽选接受调查的家长与孩子,但抽选的原则是随机的。
由于这是一个尚未实施的设计方案,所以对于天文馆中所进行的这种科普节目是否有效还无法作出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