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林院士情况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7
刘先林院士给我的启示
刘先林院士是中国著名的领域科学家,他在计算机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一些思想和成就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1. 追求卓越:刘先林院士一直追求卓越,他在学术上不断挑战自己,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他的努力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告诉我们,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2. 坚持原创:刘先林院士在科研工作中一直坚持原创,他提出了许多创新的理论和方法。
他的坚持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不要害怕走出传统的思维框架,勇于创新。
3. 谦逊与分享:刘先林院士一直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他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他的谦逊和分享精神告诉我们,要虚心学习,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共同进步。
4. 培养人才:刘先林院士一直注重培养年轻人的科研能力,他在学术界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和后继者。
他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注重培养人才,为年轻人提供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
刘先林院士的思想和成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启示,他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更多的人为科学事业不懈努力。
测绘专业模范
测绘专业模范是指那些在测绘领域表现出色,具有卓越成就和贡献的人物。
以下是一些测绘专业模范的例子:
李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教授。
他长期致力于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建设,在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多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先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他长期从事航空摄影测量理论与应用研究,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现代测绘基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以上仅是部分测绘专业模范的例子,实际上在测绘领域还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和贡献者。
这些模范人物通过他们的努力和贡献,推动了测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2010年6月7日》文章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1.全体院士名单([2]751人) 1.1.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6人) 艾兴陈福田陈懋章陈士橹陈一坚陈予恕崔国良丁衡高董春鹏杜善义段正澄朵英贤范本尧冯培德高伯龙高金吉顾国彪顾诵芬管德关杰关桥郭重庆郭孔辉何友声胡正寰黄崇祺黄瑞松黄文虎黄先祥黄旭华金东寒乐嘉陵李椿萱李鹤林李鸿志李明李培根李钊梁晋才林尚扬林宗虎柳百成刘大响刘人怀刘兴洲刘怡昕刘永才刘友梅龙乐豪卢秉恒《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这篇文章《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正文开始>> 1.全体院士名单([2]751人)1.1.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6人)艾兴陈福田陈懋章陈士橹陈一坚陈予恕崔国良丁衡高董春鹏杜善义段正澄朵英贤范本尧冯培德高伯龙高金吉顾国彪顾诵芬管德关杰关桥郭重庆郭孔辉何友声胡正寰黄崇祺黄瑞松黄文虎黄先祥黄旭华金东寒乐嘉陵李椿萱李鹤林李鸿志李明李培根李钊梁晋才林尚扬林宗虎柳百成刘大响刘人怀刘兴洲刘怡昕刘永才刘友梅龙乐豪卢秉恒路甬祥陆元九马伟明孟执中闵桂荣潘健生潘镜芙戚发轫钱清泉饶芳权阮雪榆沈闻孙沈志云石屏宋文骢苏哲子孙敬良谭建荣唐任远屠基达涂铭旌屠善澄王浚汪顺亭王兴治王永志汪槱生王玉明王哲荣温俊峰吴有生谢友柏徐滨士徐德民徐玉如徐志磊杨凤田杨士莪尹泽勇于本水臧克茂曾广商张炳炎张福泽张贵田张金麟张立同(女) 张彦仲赵煦钟掘(女) 钟群鹏钟志华周济周勤之朱能鸿朱英浩1.2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8人)贲德蔡鹤皋蔡吉人柴天佑陈鲸陈敬熊陈俊亮陈良惠陈左宁(女) 戴浩邓中翰范滇元方滨兴方家熊封锡盛高洁龚惠兴宫先仪龚知本郭桂蓉何德全何新贵胡光镇胡启恒(女) 黄培康姜景山姜文汉金国藩金怡濂李伯虎李德仁李德毅李国杰李乐民李三立李同保李幼平梁骏吾林祥棣林永年凌永顺刘玠刘尚合刘永坦刘韵洁陆建勋卢锡城罗沛霖马远良毛二可倪光南牛憨笨潘君骅潘云鹤沈昌祥宋健苏君红孙家广孙优贤孙玉孙忠良童志鹏汪成为王大珩王任享王天然王小谟王越王子才韦钰(女)魏正耀魏子卿吴澄邬贺铨邬江兴吴曼青吴佑寿吴祖垲许居衍徐扬生徐元森许祖彦薛鸣球杨士中姚骏恩叶铭汉叶尚福叶声华俞大光于全张光义张履谦张明高张乃通张锡祥张尧学张直中张钟华赵伊君赵梓森郑南宁钟山周炯盘周立伟周寿桓周仲义朱高峰庄松林1.3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5人)才鸿年曹湘洪陈丙珍(女) 陈国良陈景陈立泉陈清如陈蕴博崔昆戴永年丁传贤董海山傅恒志付贤智干勇高从堦顾真安关兴亚何季麟侯芙生胡永康胡壮麒黄伯云黄培云姜德生江东亮金涌柯伟李大东李东英李冠兴李恒德李俊贤李龙土李正邦李正名刘伯里刘炯天刘业翔陆钟武毛炳权闵恩泽欧阳平凯邱定蕃桑凤亭邵象华沈德忠沈寅初师昌绪舒兴田孙传尧唐明述屠海令王淀佐王国栋王静康(女) 汪燮卿汪旭光王一德王泽山王震西魏可镁翁宇庆武胜吴慰祖吴以成徐承恩徐德龙徐更光徐匡迪徐南平薛群基严东生杨启业殷国茂殷瑞钰余永富袁晴棠(女) 袁渭康曾苏民张国成张生勇张寿荣张文海张兴栋张耀明赵连城赵振业周光耀周克崧周廉周玉朱永濬邹竞(女) 左铁镛1.4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01人)安继刚陈清泉岑可法常印佛陈念念陈森玉陈毓川杜祥琬多吉樊明武范维澄范维唐傅依备古德生顾金才顾心怿韩大匡韩英铎何多慧何继善洪伯潜胡见义胡思得黄其励蒋洪德金庆焕康玉柱雷清泉李立浧李庆忠李焯芬梁维燕刘宝琛刘广志罗平亚马永生毛用泽倪维斗潘垣潘自强裴荣富彭士禄彭苏萍彭先觉钱皋韵钱鸣高钱绍钧乔登江秦裕琨邱爱慈(女) 邱中建阮可强沈国荣沈忠厚苏义脑孙才新孙承纬孙玉发唐西生汤中立童晓光万元熙王德民王思敬王仲奇闻雪友翁史烈鲜学福谢和平谢克昌徐大懋许绍燮徐旭常薛禹胜杨奇逊杨裕生叶奇蓁衣宝廉于俊崇于润沧余贻鑫袁亮袁士义岳光溪曾恒一翟光明张光斗张铁岗张信威张勇传张宗祜赵仁恺赵文津郑健超郑绵平周邦新周世宁周守为周永茂朱光亚朱建士1. 5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0人)曹楚生:水坝、土坝。
本刊讯记者原有军报道,2017年3月29日至30日,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纪检组组长肖学年一行到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就测绘保障能力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测绘文化建设等内容开展调研。
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孔令礼出席调研座谈会,局相关业务处室、局属有关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调研座谈会上,孔令礼等详细介绍了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承担全省应急测绘保障的工作职能、人员装备,以及服务全省地质灾害应急测绘保障的相关情况,全省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初期建设以及后期运行维护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在测绘文化建设上好的做法和获得的成绩。
双方还就大区域范围内测绘应急保障、两省交界地带的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资源互补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孔令礼表示,山西和陕西历史上有着秦晋之好的美称,这次陕西局来调研考察,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全力做好配合工作。
希望双方继续加强沟通交流,加强测绘应急保障区域建设,共促事业发展。
会后,肖学年一行到局相关事业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
本刊讯记者原有军报道,2017年4月18日下午,山西省气象局局长柯怡明、副局长梁亚春一行5人到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调研考察。
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李德胜、副局长裴彦明、总工程师李晓红出席调研会议。
据了解,山西省连续运行基准网及综合服务系统(SXCORS )自2008年建设启动以来,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山西省气象局签订合作协议。
全省共70个站点,其中利用省气象局气象站点62个。
该系统的建设为全省提供了一个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高效率、高覆盖率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综合信息服务网,同时也提供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统一的省域动态测绘基准框架,推动了省内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气象监测、地震监测、地面沉降监测以及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等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座谈会上,双方人员就目前合作站点的防雷检测、数据共享、经费保障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就启动全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同时新建30个站点的场地选址、设备安装、网络调山西省气象局到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调研性,讲解了实时获取与处理智能地面数据的先进技术,让大家感受到高科技成果在未来地理信息工作中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
古人言:静水流深,智者无言。
真正厉害的人很少炫耀自己的成就,反倒是无知之人最喜欢高谈阔论。
曾有这样一张照片,它意外地让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成了“网红”。
高铁二等座上,为了做好一场报告,78岁高龄的刘先林院士仍然笔耕不辍。
有眼尖的网友还发现刘老穿着一双旧皮鞋,十分朴素,不禁叹言:这又是一个扫地僧式的世外高人。
其实,作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刘先林有很多特权,但刘院士只是埋头钻研,为人非常低调谦逊。
所有在我们看来可以拿来炫耀一番的事情,在刘老这里都不值一提。
正所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
有的人清高孤傲,惶惶不可一世;有的人胸无一物却自命不凡,殊不知,低头的是稻穗,抬头的是稗子。
做学问如此,做人做事亦然。
谁抵得住浮华,耐得住寂寞,谁就能守住繁华,赢得命运更多的嘉奖。
因此,不要一味地炫耀自己的成就,因为当你真正有实力的时候,无需任何炫耀,自会吸引来钦佩你、追随你的人。
创新时代 2018.01 49近期,一张老人在高铁上笔耕不辍的照片在社交网络疯传,引发30余万次点赞。
照片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纸笔在修改校对着什么,神情专注,眼尖的网友还发现了老人脚穿的是一双年代感十足的旧皮鞋。
这位看上去其貌不扬的老人,身份可不简单,他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刘先林。
刘先林院士今年已经78岁高龄了,他是测绘仪器国产化的积极倡导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5年,刘先林院士曾接受视频专访,老先生字字不离本行,句句都在关心测绘行业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当时的采访画面。
刘先林—“把地球搬回家”刘先林1939年4月出生于桂林,是我国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
刘先林说,测绘工作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大家手机里使用的地图,而他的工作就是把地球搬回家。
20世纪60年代,国家急需1:10000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刘先林主动请缨,短短一年便研究出了“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解决了原来图解式平面加密方法精度低的难题。
之后的几十年,刘先林用很少的经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并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从不写专利,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创新刘先林笑称自己是被“保送”的院士,因为他几乎不写论文,也不太注重申专利。
他说,需要是发明之母,我搞的研究都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继贤也这样形容他:“每当国内的测绘业发展到瓶颈阶段,老刘就会跳出来解决这个问题。
”“申请专利是为什么?为了分房子,为了提职称,我从来不写专利,我也没有那个钱去维护。
我搞东西一直是自己动脑子,所以一直算有点创新。
”“我1992年的时候获得过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所以1994年就被评上了中国工程院的首批院士。
要是拿现在选院士的标准来选,还很难选得上,因为我既不看文章也不写文章,也不申请专利,就是生产设备上需要什么就搞什么。
”“我个人是这样一个陋习,因为比较喜欢所谓的创新,现在的学者,就是学东西,不是搞创新,创新和学者完全是两回宋雅娟/文刘先林:“把地球搬回家”的“网红”院士在高铁上工作的刘先林院士50 INNOVATION TIME 2018.01事,善于学的、善于搞学问的和善于搞创造的绝对不是一类人,差别太大。
王之卓(1909-2002),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教育家,是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奠基人和当代中国测绘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
他在世界上率先提出了“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的构想;在国内率先论证了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关系,将“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成功改造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并发展成为全国重点学科。
陈永龄(1910-2004),大地测量专家、教育家,是我国大地测量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首次发现了从西伯利亚经过中国东部地区一直延伸到缅甸和马来西亚半岛的大地水准面上翘带;是把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中国铁路路线勘测的创始人;领导并参加制订了中国第一部《大地测量式》和测量规范细则,为建立中国现代测绘体系奠定了基础。
方俊(1904-1998),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是我国大地重力学和地球形状学的创始人。
30年代初,他和曾世英编纂的《中华民国地形挂图》是中国第一幅较完整的地形图;撰写的《重力测量与地球形状学》是中国这方面的唯一专著,还撰写了《地图投影学》和《固体潮》等专著。
陈述彭(1920-2008),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应用专家,在20世纪50年代积极推动我国国家地图集的编制;60年代倡导航空像片系列制图与计算机辅助制图;1987―1992担任中巴资源卫星应用分系统总设计师。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和多次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许厚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在地球重力学、地球固体潮汐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他在中国开拓固体地球潮汐形变研究,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重力潮汐基准,发展顾及侧向不均匀性、椭圆、滞弹性、自转地球的潮汐理论,为在国际和中国建立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的交叉新领域——动力大地测量学做出重要贡献。
陈俊勇,大地测量学家,在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及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和贡献。
他主持推算和提供我国首次民用地心坐标转换参数并在全国采用;推导的世界“1980年大地参考系”全套参数计算公式被国际组织IUGG于1980年通过并采用至今,这是中国人首次为全球测量基准提供数学基础。
屠呦呦是谁?!还记得霍金曾说过:“科学家,就是传播真理的火炬手。
”他们严肃,却不失可爱;他们默默无闻,却在无声的日夜之中,以一人之力推动科技进步。
他们的日常生活朴实简单,却在研究上苛刻到一丝不苟。
没有一种人像他们一样,无畏而勇敢,平凡而伟大。
今天,屠呦呦团队青蒿素的新进展上了热搜:他们延长了青蒿素的用药时间,而这一进展,能解决“青蒿素抗药性”这一世界级难题:《人民日报》的记者还了解到,在“青蒿素抗药性”研究获新突破的同时,屠呦呦团队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
红斑狼疮被称为不死癌症,因为无法治愈,所以得了就是绝症。
对于那些患病的人来说,这种病意味着死亡。
我们知道的迈克尔·杰克逊、Lady Gaga的姑姑,都是因为这种病去世的。
2012年,中国红斑狼疮的患病人数已经达到了90万,而且这个数据在不断增长,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率居世界第二。
对于红斑狼疮,最大认知便是:目前无法根治。
屠呦呦的新进展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仅仅在中国,屠呦呦这一发明有可能拯救上百万人的生命,而如果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个数字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人们惊叹于屠呦呦的厉害与伟大:但是,早在这之前,屠呦呦便已经用自己的研究,惊艳世界。
2015年,屠呦呦就已经被授予诺贝尔生物学和医学奖,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9年,英国BBC发起了一项全民票选,屠呦呦和居里夫人、爱因斯、图灵并列位“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
BBC记录短片《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这样说道:当我们提及杰出的科学人物时,毫无疑问,屠呦呦一定会出现在这个名单中。
为什么?纪录片给出了答案:如果要用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一个人的伟大程度,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她研制的药物,拯救了数百万人的性命,包括世界上的贫困人群,以及上百万的儿童。
他是位爱迪生式的科学家,思索不停,创新不断,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是位徐虎式的院士,手机24小时开机,风尘仆仆奔波于现场,与作业员同吃同住,随时为人排忧解难。
他更是位当代最可爱的人:每逢行业发展关键时刻,他总是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率领团队抢占新的科技制高点。
国家测绘局局长鹿心社指出,他带领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改变了我国先进测绘仪器依赖进口的历史,为实现我国传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转变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被称为测绘行业的袁隆平,十多年来为国家节省资金约2亿元,创汇1000多万元,并放弃大笔合法收入,人们说他解决了测绘行业很多人的吃饭问题。
他其实是位不按常规出牌的人,被院士同行称为不修边幅、不善言辞、不循常规、不拘一格的奇才。
他就是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一头白发,黑红的脸膛,慈眉善目,衣着简朴,用一部缠着透明胶带的小品牌手机,看上去更像个看大门的工友。
收获丈量地球并带回家,是人们对于测绘的比喻,因为测绘是将地球表面形状的各种信息描述下来。
短短二三十年间,我国测绘科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丈量地球并把它带回家的速度从三年缩短到两三个月,这是因为实现了从人工测量、纸上画图,到数字航空测量和利用计算机快速构建立体模型的飞跃。
在这场革命性变革中,刘先林发挥了关键作用。
今年5月30日,刘先林和他的团队又迎来难忘的一天:他们研制的SWDC数字航空摄影仪通过鉴定。
鉴定意见认为,该摄影仪填补了国内空白,高程精度指标达到同类产品国际领先水平,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度过了紧张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后,刘先林可以松口气了。
他知道,我国测绘界被进口仪器称霸天下的局面不会重现,我国数亿元资金不会因此浪费。
在科研团队的庆祝晚餐上,压抑不住的喜悦使他情不自禁地拿起一支烟,破例吸了起来&&夜晚,太太的每句话乃至唠叨,他听起来都更加入耳。
然而,刘先林没有陶醉,他想到了SWDC产业化的漫漫征途,他又仿佛看到了国产仪器广泛应用的美好景象:在国土,在测绘,在水利、公路、铁路、城建、环保、旅游&&这是他一生梦寐以求的最终理想!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使刘先林迎来一次次收获。
S S W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及其应用刘先林*摘要:基于激光扫描仪的SSW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由数据采集和点云数据处理两大模块构成。
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基于JX4-G硬件平台的点云数据处理系统(DY-2点云工作站)的基本功能,分析了系统的优势、应用领域。
展望了系统的应用前景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激光扫描仪移动测量组合导航点云工作站一引言移动测量系统(Mobile Mapping System, MMS)是20 世纪90 年代兴起的一种快速、高效、无地面控制的测绘技术[1]。
最初人们利用摄影测量技术集成组合导航技术构建移动测量系统,实现地面移动摄影测量,获取目标地物的影像和空间信息数据。
由于地面摄影测量自身的局限性(视距变化大且短,同名点自动匹配困难等),系统所测数据精度较低,数据处理工作量大。
激光测距技术出现后,很快在测绘领域展开应用。
先后出现了激光测距仪和激光扫描仪。
新一代的移动测量系统就是将激光扫描仪、组合导航系统和CCD相机集成实现移动中直接获取目标物绝对坐标和纹理信息等数据的。
由于地面测量环境复杂,GPS信号经常失锁,集成车载激光扫描移动测量系统(以下简称移动测量系统)技术难度很大。
但其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高,数据结果直观,精度高。
SSW车载移动测量系统(以下简称SSW系统)(见图1)就是以激光扫描仪为主要传感器的新一代移动测量系统。
二 SSW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一)系统结构*刘先林,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SSW系统由激光扫描仪、IMU、GPS、里程计、线阵相机、面阵相机、电动转台、供电和控制系统(笔记本电脑)、车载升降平台构成。
各模块通过机械结构集成为一体,以GPS时间为主线保证时间的同步和协调,通过相互间结构关系解求所测目标点绝对坐标。
图1. SSW车载移动测量系统车载升降平台和电动转台是系统搭建的基础平台。
车载平台由全顺车改装而成,在车子后半部分安装升降平台并在顶部开窗。
刘先林院士情况简介
刘先林是我国自己培养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他几十年来致力于摄影测量和航测仪器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我国先进测绘仪器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为国家节省资金近2亿元,创汇1000多万元;他通过仪器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我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
刘先林院士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测绘系统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刘先林院士几十年来不懈奋斗,矢志报国,潜心创造,勇于创新,为我国测绘科技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
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热爱祖国、追求真理、严谨求实、执著创新的宝贵精神和诲人不倦、甘为人梯、淡泊名利、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
刘先林院士之所以能取得骄人的业绩,首先是因为科学强国的精神早已在他心底深深地扎下了根。
我国精密测绘仪器长期以来高度依赖进口,国外仪器一统天下,国家为此支付了大量的外汇,但这种局面从上世纪80年代后被刘先林一
步步颠覆。
“我是中国人,要为中国争气,要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好。
”这一铮铮誓言一直激励着他。
四十多年来,他始终胸怀远大理想,并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到测绘科研事业中。
刘先林院士和他的创新团队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攀高峰的豪迈气概,顽强拼搏,创造性地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测绘仪器,为我国建立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刘先林院士牵头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量仪器在全国测绘、水电、铁道、地质、冶金、煤炭、农林、城建等行业广泛应用,对我国测绘技术体系全面实现数字化起到了关键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测绘生产力水平。
有的还出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测绘科技实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我国测绘赢得了国际声誉。
紧密结合测绘生产,把握现代科学发展的走向,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是刘先林院士的精神特质。
他深知,真正的尖端技术是不可能引进的,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他带领团队从国家的利益和需求出发,走自主创新之路,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
更为可贵的是,刘先林院士追求的不仅仅是填补空白,而是科研成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他的每一项成果都成功地转换成生产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从研制开
发再到市场化的成功之路,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测绘技术装备水平。
不但一步步击退了进口仪器,产品还出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有力促进了我国测绘科技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科技部高新司曾经与他工作来往较密切的负责同志说,刘先林花费国家的科研经费很少,但是他的成果做出一个用一个,即使在全国范围内,他也是产业化最成功的科学家之一。
不管获得过多种荣誉,不管身份怎么变,刘先林只有一个没有变,就是作为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实干苦干,全身心扑到科研工作上。
多年来他较少参加各种会议、鉴定会等活动,作为在测绘界有广泛影响的院士,他一直分秒必争地钻研新仪器,依然风尘仆仆地在国内外奔波,为用户解决疑难问题。
现在他已年近七十,但是每天自己开着车到单位上班,九点左右到办公室,晚上六七点才下班,还经常和年轻人一起加班到很晚。
当了院士,他依然每隔几年就会取得新的重大科研成果,不断地给人们惊喜。
就在2007年初,他带领的团队又成功研制出对我国测绘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的数字航摄仪,而且还有新成果将要问世。
他是一位科学家,但却是一位充满平民情结的科学家。
几十年来,为用户服务、为科学试验风里雨里的劳作,留给他的是黝黑的面庞、满头的白发、直率朴实的谈吐和一双满是沧桑的手。
人们都说他是“测绘界的袁隆平”,始终把根扎在测绘科研的沃土。
他对科研永无止境的追求,与他对生活的低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他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许多人说他不像知识分子,倒像一个浑身散发着泥土气息的老农。
他待人真诚,品德高尚,以巨大的人格魅力,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
多年来,他甘为人梯,培养了一大批学术思想活跃、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了一个在测绘技术及相关领域勇于创新的团队。
他就像一块磁石,以博学严谨、豁达谦和、谦虚谨慎、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附:刘先林简介
1.简况:
刘先林,男,1939年4月19日生于桂林,籍贯河北省,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
2.主要工作经历:
1962年—1969年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技术员
1969年—1973年河南正阳五七干校、石家庄第一汽修厂
1973年—1982年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工程师
1982年—1987年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87年—1992年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教授级工程师1992年—1994年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1994年至今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1月—1996年12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
1996年12月至今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3.当选情况:
1983年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6年被评为全国测绘系统劳动模范
1986年被国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89年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0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党员
1990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当选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4.获奖情况:
1985年数控测图仪国家科技进步叁等奖排名第一
1992年解析测图仪国家科技进步壹等奖排名第一
2001年数字测绘体系关键技术集成国家科技进步壹等奖排名第一
5.工作业绩:
1963年研究成功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解决了由测制中小比例尺地形图转入测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时,航测内业辐射三角测量平面加密精度低的问题,为1:1万航测内业平面加密开创了新的途径。
该方法被编入当时国家测绘总局1:1万航测内业规范。
1965年研究成功微分法空中三角测量。
1968年编制出DJS—5空中三角测量航测内业加密程序,使新兴的计算机技术第一次被引进我国航测生产领域。
1984年研制成功ZS—正射投影仪以及与之相配套的80个程序的软件包,在数据压缩、等高线软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测绘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8年以后相继研制成功集光机电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JX—1解析测图仪和JX—3解析测图仪,填补了国内该类仪器的空白,部分占领了国内市场,JX—3解析测图仪并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
等奖。
1998年5月研制成功JX—4A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获国家测绘局1999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领导科研小组研制成功数字化测绘技术集成及产业化,于200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套设备包括JX-4CDPW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影像扫描仪、3DVR系统,在我国测绘行业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并且实现批量出口发达国家。
2007年5月,牵头研制的SWDC数字航空摄影仪通过产品鉴定。
鉴定委员会认为,SWDC系列数字航空摄影仪作为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重要技术手段,填补了国内空白。
该产品性价比高,高程精度指标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领先水平,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国土、测绘、水利、公路、铁路、城建、环保、旅游等部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正与首都师范大学联合研制三维城市快速数据采集系统;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研制新型车载导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