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骨粗隆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股骨粗隆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股骨粗隆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股骨粗隆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侯要点

(一)气滞血瘀证(骨折早期):患处肿胀、疼痛明显,活动受限。舌淡红或淡黯,苔薄白,脉弦。

(二)气血不和,筋脉瘀阻证(骨折中期):肿胀渐消,肢体酸痛,活动不利。舌黯苔薄白,脉弦涩。

(三)肝肾亏虚证(骨折后期):肿痛已消,肢体乏力,肌肉瘦削。舌淡苔薄白,脉沉。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肢端活动、感觉情况。

2、体位护理: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保持外展中立位,适当抬高肢端,以利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可减轻局部肿胀引起的疼痛;注意保护患肢,以免因搬动或翻身动作不协调而引起疼痛。

3、在进行各种检查、治疗、护理时,动作应轻柔、避免粗暴,尽量减少疼痛刺激。

4、指导病人采取预防或减轻疼痛的方法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放慢节律呼吸,深呼吸—握紧拳头—打呵欠,想像、听音乐等有助于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5、遵医嘱利用中药进行湿热敷、中药封包、熏蒸、穴位贴敷等方法,使其行气消瘀,通络而止痛作用;局部贴本院自制软伤膏,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6、予骨牵引或皮牵引,牵引重量是患者体重的1/6-1/8左右,也可根据患者的耐受进行牵引重量的调节。

(二)肿胀

1、评估患肢肿胀程度,并做好记录。

2、受伤早期局部可冷疗,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使破裂的小血管及时凝固止血,减轻肿胀。

3、遵医嘱局部中药涂药、中药湿敷等治疗,注意防止皮肤烫伤及损伤;也可物理治疗,如微波等。

4、局部贴本院自制软伤膏,观察治疗效果。

5、遵医嘱予内服中药汤剂。

(三)患肢活动受限

1、评估患肢活动度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2、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3、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下床活动的注意事项,使用辅助具行走。

4、卧床期间,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踝关节的背伸和足趾的曲、伸运动。

5、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料理生活,满足各项需求。

6、遵医予中药熏蒸、CPM(复位固定后即可做)等;中、后期仍局部贴本院自制软伤膏。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牵引(牵引或骨牵引)的护理

1、牵引治疗前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

2、要适当提高床尾,应使患肢与牵引力在同一轴线上,勿将被子压在牵引绳或患脚上,患肢足部勿抵住床尾栏杆。

3、保持牵引砝码悬空、滑车灵活,防止滑车抵住床尾、砝码着地、牵引绳断裂或滑脱。并且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

4、牵引期间嘱患者多饮水,予翻身、拍背、经常按摩骨突受压部位,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骨牵引要预防针眼处感染。

(二)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宣教和心理护理,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配合。(2)对于吸烟者劝其戒烟,预防感冒;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咳嗽和排痰的方法。(3)常规进行术区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血凝、血常规、肝肾功及交叉配血等检查。

2、术后护理

(1)术后妥善安置患者,搬运患者时,注意保护好患肢,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2)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正确指导患者进食,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3)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肢感觉、血运、活动度、皮温、皮色、肿胀程度以及伤口敷料渗血情况,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及时倾倒引流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观察引流液色、质、量的变化,并记录。

(4)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舒缩、足趾、踝部等主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评估患者下肢疼痛改善情况,循序渐进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5)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慢慢扶柺下床练习行走,行走时姿势正确,护理上做好安全防护。

(6)积极进行护理干预,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7)对排尿困难者,可取艾灸关元、气海、中极等穴位,以促进排尿;对于便秘者,采取艾灸神阙、天枢、关元等穴位,或进行腹部按摩,每日4次,为晨起、午睡醒后、早餐及晚餐后1-3小时进行,顺时针方向按摩,以促进排便。

(8)卧床期间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满足各项需求。

(三)特色药物治疗

1、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期间忌饮茶、忌食辛辣刺激油腻之品。

2、院内自制外敷膏药注意使用前皮肤要清洁、干燥,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局部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过敏体质者慎用。

(1)早期局部贴敷,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2)中、晚期局部贴敷,能温经通络、化瘀止痛、续筋接骨。

(四)特色技术

1、中药熏蒸(详见附录)

2、中药湿敷(详见附录)

3、穴位贴敷(详见附录)

4、中药封包(详见附录)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指导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

2、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安全,特别是老年人,避免摔倒。并且要注意补钙,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照射,养成科学饮食习惯。

(二)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辩证分型的不同,科学合理指导饮食,使患者达

到最大程度的康复,在指导患者饮食期间,动态观察患者的胃纳情况和舌

苔变化,随时更改饮食计划。

1、气滞血瘀型(骨折早期):宜食理气活血之品,如蔬菜、水果、蛋类、豆制品、瘦肉等。食疗方:红枣桂圆汤(红枣、龙眼肉)。

2、气血不和,筋脉瘀阻型(骨折中期):宜食补益气血之品,如牛奶、鸡蛋、红枣、木耳、瘦肉等,忌食肥甘、煎炸之品。食疗方:莲子红枣粥(莲子、红枣、梗米)。

3、肝肾亏虚型(骨折后期):

(1)肝肾虚者进食滋阴填精、滋养肝肾之品,如枸杞子、黑芝麻、黑白木耳等。药膳方:百合煲瘦肉汤。忌幸辣香燥之品。

(2)肝肾阳虚者宜进食温壮肾阳,补精髓之品,如黑豆、核桃、杏仁、腰果、黑芝麻等。食疗方:干姜煲羊肉。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

(三)功能锻炼

遵医嘱及早进行功能锻炼,恢复患肢功能,功能锻炼注意循疗渐进,避免过劳,注意安全。

1、骨折早期:主要以肌肉收缩运动为主,整复固定后,即可鼓励患者做踝关节背伸和趾曲,股四头肌舒缩活动,牵引患者,可酌情嘱其手拉吊环,做抬臀动作。以促进气血运行,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骨折中期:鼓励患者练习患肢足部轻度瞪床及直腿提高动作。牵引者,可练习双手拉吊环,健腿瞪床抬臀等活动。

3、骨折后期:扶双拐者,应逐渐改成单拐,既而弃拐行走,并逐渐增加摆腿动作,蹲下起立及旋转摆膝动作。

(四)情志护理

1、了解患者的情绪,使用言语开导法做好安慰工作,保持情绪平和,神气清净。

2、用移情疗法,转移或改变患者的情绪和意志,舒畅气机,怡养心神,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

3、疼痛时出现情绪烦燥,使用安神静志法,要患者闭目静心,全身放松,平静呼吸,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

五、护理难点

自觉进行功能锻炼依从性差

解决思路:

1、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目的和意义,打消思想顾虑,使其主动进行功能锻炼,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督促和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使其掌握功能锻炼方法。如骨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踝、趾关节的主动运动。同时应给患者经常推拿、按摩髌骨,以防肌肉萎缩、髌骨粘连、膝、踝关节强直等。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不感到疲劳为主。

3、患者下床活动时,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双拐,患肢保持外展不负重行走,2-3个月摄X片复查后,再酌情负重行走。

4、定期随访,调查患者依从性,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