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源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580.50 KB
- 文档页数:24
冷热源系统对比
冷热源系统是指为建筑、工业生产或其他领域提供制冷、供暖或同时提供制冷和供暖功能的系统。
常见的冷热源系统包括空调、锅炉、热泵等。
下面是对这几种冷热源系统进行对比:
1.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主要用于室内空气调节,包括制冷和供暖功能。
优点是适用性广,可以适应不同的建筑空间需求;缺点是运行能耗较高,成本较大。
2. 锅炉系统:锅炉系统主要用于提供供暖功能,通过燃烧燃料加热水或蒸汽来加热建筑。
优点是加热效果好,热源稳定;缺点是锅炉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对环境产生污染。
3. 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利用逆向热力学原理,将低温热源的热能传递给高温热源,实现空气或地下水等低温热源的加热或制冷。
优点是运行能耗低,经济效益较好;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不同的冷热源系统在适用范围、运行能耗、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各有优劣。
选择适合的冷热源系统应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条件综合考虑。
冷热源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引言冷热源工程是指利用自然界的低温能源来进行制冷、供暖、热水供应等工程,是目前节能环保的热工程技术之一。
冷热源工程主要依靠地热、空气、水体等自然资源进行热能交换,通过热泵、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技术将低温热能转换成适用于建筑空间的舒适环境。
二、热源工程基础知识1. 热泵原理热泵原理是冷热源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
热泵是利用流体的循环流动,通过显热和潜热的变化,完成热能的转化。
根据热泵原理,热泵利用低温热源进行工作,通过压缩和膨胀循环,使低温能源转化为高温能源,提供制冷、供暖和热水等功能。
2. 热泵的组成热泵系统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组成。
蒸发器用于从低温环境中吸收热量,压缩机用于压缩流体,冷凝器用于释放热量,膨胀阀用于控制流体的压力和流量。
3. 热泵的工作循环热泵系统的工作循环一般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在蒸发过程中,低温流体从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热量。
随后,压缩机对蒸发后的流体进行压缩,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然后,流体通过冷凝器释放热量,使其冷凝成液体。
最后,流体通过膨胀阀减压,回到蒸发器重新循环。
4. 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热泵系统工作原理是利用热力循环的原理,通过不同工质的相变过程(蒸发和冷凝)实现热量的转移。
热泵系统利用低温热源,通过不同压力和温度的相变过程,实现热能的提升,从而实现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的功能。
三、冷热源系统的分类1. 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热能源进行热能交换的热泵系统。
通过埋设地下换热器(地埋管、井型换热器等),利用地下土壤温度较为恒定的特点,实现冬季取暖、夏季制冷和热水供应。
2. 空气源热泵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大气空气中的热能进行热能交换的热泵系统。
通过空气中低温热能的吸收和转换,实现冬季取暖、夏季制冷和热水供应。
3. 水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水体中的低温能源进行热能交换的热泵系统。
通过水体的循环利用,实现冬季取暖、夏季制冷和热水供应。
建筑冷热源建筑的冷热源是指建筑物内部需要供应和排放的冷热量。
建筑冷热源的管理和调节是建筑节能效率的关键,它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舒适性,也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能耗和环保指标。
本文将介绍建筑的冷热源的种类、管理方法以及节能措施。
一、建筑冷热源的种类1. 冷源建筑物的冷源指的是用于操控室内温度,使得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的设备或设施。
常用的冷源主要包括水冷机、空调、地源热泵等。
(1)水冷机水冷机是一种将水作为冷媒,依靠制冷系统采用压缩循环来制冷的设备。
水冷机的优势在于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建筑和不同的使用场景,其制冷效率也比较高,且噪音低。
不过,水冷机的维护成本较高,需要经常清洗换热器等部件。
(2)空调空调是一种通过空气流通和降温来制造室内舒适环境的设备。
目前常见的空调系统有中央空调和分体空调。
中央空调是一种能够统一调节室内温度的空调系统,常用于大型商场、办公楼等场合;分体空调则是一种适用于小空间的空调系统,比较灵活和便捷。
无论是中央空调还是分体空调,其制冷效率与生产商的技术和设备品质有关。
(3)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来制冷或供热的设备。
地源热泵具有高效、省电、安全等优点。
但其需要地下地热条件较为适宜,所以适用范围有一定限制。
2. 热源建筑物的热源指的是用于操控室内温度,使得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的设备或设施。
常用的热源主要包括太阳能水-heating、燃气锅炉、电锅炉等。
(1)太阳能水-heating太阳能水-heating 是一种利用太阳能采集热能,来加热饮用水或供暖的装置。
太阳能水-heating 适用于阳光较为充足的区域,比如南方比较适合使用太阳能水-heating。
(2)燃气锅炉燃气锅炉是一种通过燃烧天然气等燃料,来制造热水或蒸汽的设备。
燃气锅炉能够快速产生热量,而且供暖效果比较好,因此被普遍应用于城市供暖和家庭采暖。
(3)电锅炉电锅炉是一种通过电能转换为热能来进行制热的设备。
电锅炉的制热效果比较稳定,而且不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因此在独立小区、大型商场等场所的热水供暖和空调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常见的14种冷热源及空调系统原理及介绍,涨知识!一、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目前使用较多的空调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制冷主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制冷效率高等的优点,它有如下特点。
1、优点:①系统简单,占地比其他形式的稍小;②效率高,COP(制冷效率)一般大于5.3;③设备投资相对于其他系统少。
2、不足之处:①冷水机组的数量与容量较大,相应地其他用电设备数量、容量也增加,加大了维护、维修工作量。
②总用电负荷大,增加了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
③所使用电均为高峰电,不享受峰谷电价政策,运行费用高。
④在拉闸限电时出现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
2003/2004年夏季就因此出现空调主机减半运行情况,造成大部分中央空调达不到使用效果。
⑤运行方式不灵活,在过渡季节、节假日或休息时间个别区域供冷,需要开主机运行,形成大马拉小车,浪费了机组的配置能力,增加了运行费用。
⑥对于大型区域供冷系统较难实现较好的供冷(供水温度不能降低),管网的投资大、输送能耗高、空调品质差。
二、冰蓄冷空调系统冰蓄冷空调是在常规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基础上减小制冷主机容量、增加蓄冰装置,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时段将冷量通过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需要供冷时释放出来。
该技术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于美国,在70年代能源危机中得到发达国家的大力发展。
从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冰蓄冷已经成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
比如,韩国明令超过2000㎡的建筑,必须采用冰蓄冷或煤气空调,日本超过5 000㎡的建筑物,就在设计时考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
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奖励措施来推广这种技术,比如韩国转移1kW高峰电力,一次性奖励2 000美金,美国一次性奖励500美金等等。
中国也加大对蓄能技术的推广力度,国家计委和经贸委特下达《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要求各单位推广蓄能技术,并逐步加大峰谷电差价。
全国采用蓄能技术的空调系统大幅度增加,2001年10月举办APEC会议的10万㎡上海科技城,浙江大学紫金港新校区13万㎡,广州大学城500万㎡等大型建筑采用的就是冰蓄冷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