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商业营销与管理》第9章连锁商业物流配送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20.18 MB
- 文档页数:35
目录一、连锁超市 (1)(一)连锁超市的含义和特性 (1)(二)连锁超市经营的类型 (1)二、在连锁公司中的物流配送的结构和模式 (1)(一)现阶段连锁公司物流配送的结构 (1)(二)现阶段连锁公司物流配送的模式 (2)三、好又多配送的特点 (2)(一)地区跨度小、运作短路化 (2)(二)批量采购.统一配送 (2)(三)商品种类繁多,配遥和仓储规定多样化 (2)(四)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高,时问规定严格 (3)(五)超市物流系统要素问存在非常强的“效益背反”现象 (3)(六)物流的主体重要是食品和日用品等生活用品 (3)(七)流通加工功能增强 (3)四、当前好又多物流配送存在的重要问题 (3)(一)小规模限制规模效益 (3)(二)以自营物流为主,配送率不高 (4)(三)人才紧缺,经营管理水平低 (4)(四)配送成本过高 (4)(五)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5)五、连锁公司好又多的物流配送发展对策 (5)(一)对的选择物流配送模式 (5)(二)提高信息系统和机械装备的水平 (5)(三)加快连锁公司物流人才培养 (6)(四)提高配送服务质量 (6)(五)减少配送成本 (6)六、结论 (8)参考文献 (9)一、连锁超市(一)连锁超市的含义和特性连锁超市指的是一个商业集团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价格,在多处同样命名(超级市场的装修甚至商品的陈列也都差不多)的超级市场里,出售品种都相同的商品,这种同时经营的超级市场就被称为连锁超市。
它是零售业态的一种,以“销售价格低廉顾客自我服务”赢得消费者的欢迎,由多个以上的门店组成,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统一订货,集中合理配送,统一结算,实行采购与销售职能分离的经营形式。
连锁超市以连锁制为轴心,广布的门店为市场依托,中央采购制为经营形式,减少成本,挖掘销售利润,以多功能,集约化的配送中心减少商品库存、开发物流利润。
它是商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成、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最佳方式。
第一章配送概述1.配送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答:配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被定义为: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是按客户需求进行的商品组配与送货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配送是运输在功能上的延伸,是一种末端物流活动;(2)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3)配送是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的物流活动;(4)配送是物流和商流有机结合的商业流通模式;(5)配送是一种小范围、综合性的物流活动。
2.配送和运输的异同点有哪些?答: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具体来讲,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为追求整体配送的优势,有时需要分拣、配货等多项工作,进行短距离的多点运输。
而运输的内容和任务就比较单一、运输的目的地也单一、距离比较远。
3.简要说明配送的功能有哪些?答:配送是物流系统中一个涉及多环节的物流活动,它有许多不同的功能,包括:(1)集货;(2)分拣;(3)配货;(4)配装;(5)配送运输;(6)送达服务;(7)配送加工。
4.简述配送的作用有哪些?答:配送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2)提高了末端物流的效益;(3)配送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4)配送简化了手续、方便了用户;(5)配送提高了供应保障程度。
5.配送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自特点是什么?答:配送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
配送的雏型最早曾展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
在这个时期,物流运动中的一般性送货开始向备货、送货一体化方向转化。
从形态上看,初期的配送只是一种粗放型、单一性的活动,其活动范围很小,规模也不太大。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学时数:54适用的专业范围及层次:全日制专科工商企业管理、物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学分:3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连锁超市商场管理是全日制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提供学生从事连锁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知识,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连锁经营基本特征、连锁经营战略、连锁经营的类型、零售业态、连锁经营的组织体系和职能设计以及连锁经营的发展方向等,为今后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1)通过连锁经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类型及其发展历史的讲授和研究,使学生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理论,研究当今连锁经营发展的最新趋势,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
(2)通过音像案例的观摩、文本案例的分析讨论、模拟性案例的操作,使学生了解连锁企业的运营现实,加强感性认识;运用理论知识对企业实际进行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连锁企业的实际调查,使学生初步运用连锁经营理论解决企业的某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调研能力、分析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四、理论教学部分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一章连锁经营基本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连锁经营的定义、特征及相关类型,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节连锁经营概述一、连锁经营的含义二、连锁经营的原则三、连锁经营的类型第二节连锁经营的优势与风险一、连锁经营的优势评估二、连锁风险的来源第三节连锁经营的体系与适用业态一、行业分布表格二、连锁经营业态选择三、连锁经营业态选择第二章连锁经营的起源及展望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连锁经营的起源,明白世界连锁经营的发展现状以及美、日、欧三方连锁经营发展道路的比较。
教学内容:第一节连锁经营的起源一、连锁经营现象的出现二、近代连锁店的出现与发展第二节世界连锁经营的现状一、世界连锁经营的现状二、中国连锁经营的现状与特点第三节美、日、欧三方连锁商业发展道路之比较一、美国一一连锁经营的首创者和领头羊二、欧洲一一连锁经营的跟随者、竞争者三、日本一一世界连锁经营的学习者、发展者四、对我国连锁经营的启示第三章连锁企业经营战略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企业经营战略包括品牌战略、运营和发展战略、竞争战略、企业形象战略。
商业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摘要:商业连锁经营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零售业态,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在连锁经营中具用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详细、系统地分析了商业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的内容、特点,以及商业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流程管理,存货管理,输送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商业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Chain EnterprisesZhang Lijun(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Abstract: Commercial chain enterprises have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retail business in China at present, efficient logistics system play the pivotal role.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mercial chain enterprises, as well as the measures promoting process management, inventory management,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Key words:commercial chain enterprises logistics distribution management连锁经营已经日益成为我国主流的商业零售业态,大量商业连锁企业兴建物流配送中心,将连锁物流作为连锁经营的纽带,为商业连锁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商业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的内容及特点商业连锁企业的运营机制决定了物流活动的有效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地位。
商业连锁企业以连锁制为轴心,以广泛的门店网络为市场依托,以物流配送为纽带,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从而在根本上实现了“决策权向商业连锁企业总部集中,物流活动向商品配送中心集中,一套资金、一套库存的集中优势”。
新模式店标准作业程序(SOP)物流管理目录1.目的 (5)2.定义 (5)3.标准库位 (5)3.1.门店分区设置(按商品状态区分) (5)3.2.系统库位划分(按商品状态区分) (5)4.标准收货 (6)4.1.作业原则 (6)4.2.标准收货操作流程 (7)4.3.作业说明(对应流程步骤) (8)4.3.1. S1、收货准备 (8)4.3.2. S2、收验工作 (8)4.3.3. S3、签收《货运单》、留档 (9)4.3.4. S4、打印条码 (9)4.3.5. S5-6、条码确认 (10)4.3.6. S7、扫码确认 (10)4.3.7. S8、系统入库 (10)4.3.8. S9、商品上架 (11)4.4.职责分工 (12)4.5.业绩评价 (12)5.门店发货(返供应商退货、门店间发货) (12)5.1.发货规则 (12)5.2.发货流程 (13)5.3.作业说明(对应流程步骤) (13)5.3.1. S1、查询发货单(门店返厂、门店间调拨) (13)5.3.2. S2、通知万事得提货 (14)5.3.3. S3、确认发货数量 (14)5.3.4. S4、打包 (15)5.3.5. S5、交接:门店填写货运单 (15)5.3.6. S6、系统过账 (16)5.4.职责分工 (16)5.5.业绩评价 (16)6.后台库向前台库补货..............................................................................................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发货规则 (16)6.2.补货流程 (17)6.3.补货作业步骤(对应流程步骤) (18)6.3.1. S1、店长根据销售节奏在系统中创建转仓单; (18)6.3.2. S2、查询转仓单 (18)6.3.3. S3 打印转仓单,并按照转仓拣货 (19)6.3.4. S4 与前台库人员交接,并系统操作确认出库 (19)6.3.5. S5、前台库人员收货后,按照规定对商品进行验收 (19)6.4.职责分工 (20)6.5.业绩评价 (20)7.销售发货 (20)7.1.作业原则 (20)7.2.作业流程 (21)7.3.补货作业步骤(对应流程步骤) (21)7.3.1. S1、接受提货单 (21)7.3.2. S2、查询系统零售单 (22)7.3.3. S3、拣货交接 (22)7.3.4. S4、系统过账 (23)7.3.5. S5:系统查询不到提货单号 (23)7.4.职责分工 (23)7.5.业绩评价 (23)8.盘点 (23)8.1.盘点规则 (23)8.2.盘点类型及流程 (25)8.2.1. S1、盘前准备: (27)8.2.2. S2维护门店货架信息---“货架管理” (28)8.2.3. S3:盘点实施: (30)8.2.4. S4录入周期/全面盘点初盘数量---“录入盘点结果” (30)8.2.5. S5查看初盘差异报告---“差异报告” (31)8.2.6. S6录入盘点差异原因---“盘点差异原因录入” (33)8.3.职责分工 (34)8.4.业绩评价 (36)9.服务到家 (36)9.1.服务到家原则 (36)9.2.服务到家流程 (36)9.3.服务到家作业步骤(对应流程步骤) (38)9.3.1. S1:收银: (38)9.3.2. S2:办理服务: (38)9.3.3. S3:送货安装建档: (38)9.3.4. S4-5:打印服务单: (38)9.3.5. S6-7:配送单据: (38)9.3.6. S8-9:送装单据: (38)9.3.7. S10:发货: (38)9.3.8. S11-12:上门服务: (38)9.3.9. S13-16:单据回收: (39)9.4.职责分工 (39)9.5.业绩评价 (39)10.增值服务 (40)10.1.作业原则 (40)10.2.增值服务流程(代客快递流程) (40)10.3.代客快递作业步骤(对应流程步骤) (40)10.3.2. S2:提货: (41)10.3.3. S3-5:代客服务办理: (41)10.3.4. S6-9:手续办理: (41)10.3.5. S9-12:顾客签收: (42)10.4.职责分工 (42)10.5.业绩评价 (42)11.送货安装建档操作手册 (42)1.目的为规范门店物流标准化操作,降低仓库作业风险,特针对门店收、发作业及服务进行统一规范。
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体系与经营战略第一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体系与经营战略一、零售业物流配送体系概述现代物流的概念:指以适应顾客的需求为目的,货物、服务以及所相关的信息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保证其流动和储存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
具备6要素:运输、保管、包装、装卸、加工、信息。
零售业物流。
零售业物流也就是广义的与零售业有关的物流,是指人们生活中的商品从供货方到零售企业以及通过零售企业销售给消费者的物流过程。
这里的供货方可以是生产厂家也可以是批发商,物流过程同时可能涉及到专业从事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
连锁经营物流发展观点。
提起连锁经营物流,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建立配送中心。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一个连锁经营企业如何在企业经营中建立完整、完善的物流体系,包括物流战略、物流技术和物流人才;配送中心的建设也是由制造企业、批发或分销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零售企业共同分担,为流通渠道和零售企业、特别是连锁经营零售企业提供服务的。
我国零售业物流配送体系如下图所示:二、对我国零售业物流现状的分析1、我国零售业物流的现状①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许多零售企业特别是连锁经营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
有规模的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但中小零售企业、特别是二、三级城市的连锁企业遇到很大困难。
②物流配送中心的状况。
从原有仓库改造而成的较多,还有租用工厂的建筑以及仓库的情况。
个别企业扩建或新建了配送中心,大批企业正在计划和规划建立配送中心。
③缺乏整体规划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处于摸索阶段,国内没有专业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公司。
在整体设施和设备方面缺乏整体考虑,一旦建设完成会造成许多遗憾,改进和完善需要再次投入和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④自动化设备的引进。
在使用了动力叉车等搬运设备外,个别企业采用和建立了电子显示配货设备以及立体自动化仓库等设施,但还没有出现整体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和管理体系。
⑤信息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