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具介绍以及使用教程(全)精编版
- 格式:pdf
- 大小:12.53 MB
- 文档页数:155
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具介绍和使用方法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具是蒙台梭利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直观的形象、实践性的操作和感知的渐进,帮助儿童建立起对科学和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解。
下面是关于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具的50条介绍和使用方法:1. 人体模型:通过拆解装配人体模型,儿童可以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名称和位置。
2. 动物拼图:通过拼装不同的动物拼图,儿童可以了解动物的种类和外貌特征。
3. 植物拼图:通过拼装不同的植物拼图,儿童可以了解不同的植物种类和形状。
4. 星球拼图:通过拼装星球拼图,儿童可以了解宇宙的概念和星球的不同特征。
5. 太阳系模型:通过拼装太阳系模型,儿童可以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的相对位置。
6. 水陆空拼图:通过拼装水陆空拼图,儿童可以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中生物的分布情况。
7. 季节卡片:通过观察季节卡片,儿童可以了解不同季节的特征和变化。
8. 时间线:通过使用时间线,儿童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顺序和时间先后。
9. 世界地图:通过使用世界地图,儿童可以了解地理位置、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10. 音乐乐器:通过使用音乐乐器,儿童可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学习乐器的基本原理。
11. 实验器材:通过使用实验器材,儿童可以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12. 建筑模型:通过使用建筑模型,儿童可以了解不同类型建筑的结构和功能。
13. 形状拼图:通过拼装形状拼图,儿童可以了解不同几何形状和图形的概念。
14. 倾斜平面:通过使用倾斜平面,儿童可以了解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滑动和滚动规律。
15. 流体试验器:通过使用流体试验器,儿童可以观察水流的流动规律和液体的变化。
16. 倒水器:通过使用倒水器,儿童可以了解液体的重量和倒水的技巧。
17. 气候仪器:通过使用气候仪器,儿童可以测量温度、湿度和气压等气候变量的差异。
18. 显微镜:通过使用显微镜,儿童可以观察微小的物体和细胞结构。
19. 天平:通过使用天平,儿童可以了解物体的重量和平衡的概念。
蒙特梭利教具的家庭教学蒙特梭利:听过-忘记看见-记住做过-理解蒙特梭利:教具=工作材料蒙特梭利:父亲是军人1886—90 进入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最喜欢的学科为数学。
数学心智是抽象思维基础。
1890—92 以杰出成绩就读于罗马大学。
1892—96 进入罗马大学医学院就读。
1896年毕业,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性医学博士。
1901 辞卸校长一职,重回罗马大学修读哲学。
蒙特梭利——五大工作内容蒙特梭利的教学内容以教具的种类来分,分为五大领域: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自然人文教育。
蒙氏教具的特点:(1) 突出教育目标(2) 适合儿童操作(3)注重培养秩序(4)自带错误控制使用蒙氏教具的成果:1、掌握千位以内加、减、乘、除的运算。
2、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内在秩序的培养:创造性、逻辑性、秩序性、独立性强。
一生受益无穷!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1) 构成(2) 适应年龄(3)教学进度安排降低标准、整体控制(4)教学方式标准性/演示性教学(演示+邀请+自由探索+还原)头尾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一)教具:粉红塔名称练习三阶段教学法的应用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一)教具:粉红塔排序(一)教具:粉红塔垂直积塔(一)教具:粉红塔错误控制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一)教具:粉红塔延伸变化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二)教具:圆柱体插座4组第一组:直径一定,高度递减第二组:高度一定,直径递减第三组:直径与高度同时递减第四组:直径递减,高度递增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二)教具:圆柱体插座4组名称练习:圆形圆圆的高矮粗细又高又细的又粗又矮的三阶段教学法(二)教具:圆柱体插座4组配对(二)教具:圆柱体插座4组排序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二)教具:圆柱体插座4组排序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二)教具:圆柱体插座4组错误控制(二)教具:圆柱体插座4组组合配对两两配对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三)教具:棕色梯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三)教具:棕色梯排序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三)教具:棕色梯错误控制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三)教具:棕色梯滚珠游戏(三)教具:棕色梯延伸变化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四)教具:色板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四)教具:色板色彩认知的初级方法:单一法比对法颜色的自制书(四)教具:色板三原色(四)教具:色板找朋友(四)教具:色板引入三原色以外的颜色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五)教具:几何立体组(神秘袋)。
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一、圆柱体插座活动名称:圆柱体插座教具构成:圆柱体插座4组第一组:直径和高同时递减第二组:高固定不变直径递减第三组:反比例组第四组:直径不变高度递减直接目的:培养孩子视觉的敏锐性,学习辨别物品大小,高低,粗细的特征。
间接目的:1.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配对、排序);2.为书写作准备。
操作方法:●配对:1.邀请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做圆柱体插座的工作。
”2.双手握住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把圆柱体插座拿到桌子上(注意一次只出示一组)。
3.坐在孩子右手一侧。
4.用三指捏的动作捏住圆柱体的手柄部分,从粗到细把圆柱体抽出,放在插座前。
5.三指捏住最大的圆柱体插座将其插回插座。
6.如此示范2-3个后请孩子尝试。
7.展示结束后可让孩子自由操作一会儿。
8.注意:“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
●排序:1.请孩子取来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放在桌子上。
2.将圆柱体插座取出随意混放,通过视觉的辨别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桌子的左边。
3.在从剩余的圆柱体插座中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上一个的右铡,依次类推将其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将排列好的的圆柱体插座一一放回凹曹中,结束工作。
5.注意: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
三阶段教学法(名称练习):1.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放在一起。
2.用三阶段教学法将两个圆柱体插座的特征“大的”“小的”教给孩子:第一段:命名一介绍概念和物体或名称,把感觉和名称联系起来。
用手指着大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大的”,重复2-3次并示意孩子模防;用手指着小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小的”,重复2-3次。
第二段:辨别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再确认,使用选择性的问题让孩子来回答,问题中要出现“大的”“小的”,如:“请你指一下哪个是大的/小的?”“请你把大的/小的放在我的手上”“请你摸一下,这个是大的还是小的?”等。
第三段:发音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记忆重现,请孩子发音说出正确名称。
“这是什么?”注意:在第一次教孩子认识“大、小”时,选择最大的和最小的两个,给孩子视觉上反差最大的刺激,等孩子比较熟练后,再选择相近的两个让孩子来认识。
一、视觉教具—粉红塔教具构成1cm递减。
最大的立方1、由10 个粉红色的木制立方体构成,立方体的各边长度从10cm到体体积为100cm3,最小的立方体仅1cm32、工作毯一块。
合用年纪与平时生活练习并行,两岁半以上。
基本操作1、介绍粉红塔,准备工作毯。
2、从粉红塔基座上拿取粉红塔,并示范粉红塔的拿法。
用五指从塔顶抓拿最小的立方体,至于手心,再将其余的立方体一一拿到工作毯上,手势是体现虎口捏住立方块,拿取较大的立方体时可用两手托住底面搬运。
10 个立方体不挨次序散置在工作毯上。
3、老师坐在孩子的右边。
4、示范立方体的垒塔的方法。
先选出最大的立方体,放在老师和孩子之间,再让孩子去比较其余的立方体,选出次大的,将它放到最大的立方体之上。
5、依据次序挨次垒高,向来垒到最小的立方体为止。
6、搭完后,请少儿从塔顶以及它的四周赏识赏识粉红塔的整体的协调感。
7、问孩子:“要不要做做看?”让孩子清楚地看到塔的拆掉方法。
一个一个慢慢地取下来,不需按次序搁置。
给孩子练习的时机。
8、工作束后,从最大的立方体开始,依序放回教具架上。
控制在上,塔的外形明的不。
直接目的1、帮助孩子理解大小,展其和肌肉的感度。
2、帮助孩子正确地得三次元空差异化的知。
3、孩子作的性、小肌肉作的控制能力和灵便性以及手眼性。
4、加孩子手部和腿部肌肉的。
接目的1、精神克制力和敏的察能力。
2、拥有三次元化的粉塔有10 个立方体,学立方根做准,它是:13:23:33:43:53:63:73:83:93:103。
8 个小立方体成第二个立方体; 27 个小立方体成第三个立方体; 64 个小立方体成第四个立方体⋯⋯ 1000 个小立方体成第十个立方体(粉塔的分解教具可行此工作)。
3、数学教育的接(是理解十制的准教具)。
4、培育思虑能力(序性)。
化活变化 1——同棱垒高(1)将立方体的两面以其夹角对齐,垂直向上积高。
(2)将1cm3的小立方体挨次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摆列,比较每个立方体之间的差异。
⋯⋯⋯⋯⋯⋯⋯⋯⋯⋯⋯⋯⋯⋯⋯⋯⋯⋯⋯⋯⋯⋯⋯最新料介绍⋯⋯⋯⋯⋯⋯⋯⋯⋯⋯⋯⋯⋯⋯⋯⋯⋯⋯⋯感官教具A00 1A00 2A00 3A00 4A00 5插座圆柱体由 4 组圆柱体构成。
培育小孩鉴别大小、高低、粗细、深浅的触觉、视觉能力,依圆柱体次序对应培育逻辑思虑敏锐察看能力;掌握圆柄可作握笔练习和写字前准备。
彩色圆柱由 4 盒、每盒 10 个圆柱构成。
培育视觉上辨别大小、对应观点,发展手眼动作的协调,手臂肌肉控制力,培育敏锐的察看和注意力。
长棒由 10 根方长棒构成。
透过触觉、视觉的鉴别,在知觉上对长度的差异有正确的认识,发展手、眼与肌肉的协调性;数学教育(量,基本运算、十进位、分制系统)的直接准备教具。
棕色梯由 10 块长方体构成。
透过触觉、视觉的鉴别在知觉上平等次的差异有充足的认识,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认识递进、递减的关系;学习长方体的观点;培育逻辑思虑(次序性和专注察看能力。
粉红塔由 10 块立方体构成。
透过视觉正确获取对三维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认识递进、递减的关系;培育立方体的观点、手眼协调和肌肉运动的控制力;积高时敏锐的察看力;数学教育(理解十进位法)的间接准备;逻辑思虑(次序性)的能力。
嗅觉筒A00经过嗅觉筒的配对操作,训练嗅觉器官鉴别各样气味6的能力,利用嗅觉器官感知事物的经验。
音筒两个木箱中各有 6 个木制圆筒构成,圆筒内装有石A00子、沙子、壳类、米粒、米糠等不一样资料,摇动时发7出强弱不一样的声音。
培育鉴别声音强弱的听觉能力,发展腕部的肌肉运动。
味觉瓶A00由 8 个滴瓶构成。
品味各式滋味,培育鉴别基本味觉8的能力。
温量板A002 块构成,培育对由金属、石材、木质、地毯片各9温度的感觉,鉴别温度的差异。
铁制几何嵌板金属几何嵌板是书写能力的直接预备,练习金属嵌A01板不单增强三指抓的能力,增强腕肌的协调力,并且透过描述的练习,更可增强笔触力道的娴熟度,重叠描述不一样的几何图形板使图形变化无量。
蒙特梭利式日常教具操作步骤教具操作步骤一、倒水操作步骤:示范一:有柄倒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一手三指握住杯子手柄,另一手托住杯身,把水倒入另一杯中(提示语:“注意听,你听到什么声音”)5、把水全部倒完后,用海绵擦拭杯口6、用同样的方法再把水倒回去,并用海绵擦拭杯口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示范二:无柄倒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单手握住杯子,另一手托住杯身,把水倒入杯中(提示语:“注意听,你听到什么声音”)5、将杯子的水全部倒完后,用海绵擦拭杯口6、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再把水倒回去,并用海绵擦拭杯口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二、舀豆子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张开3指,将勺子放在虎口处,握住勺子,腾空做舀的动作5、将碗里的豆子舀到旁边的空碗中(左手扶住碗)6、提示孩子,碗里“空空的没有了”,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它舀回去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三、夹操作步骤:示范一:镊子夹物品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张开3指,将镊子放在虎口处,并提示孩子“压下去”、“打开”腾空做夹的动作5、把蝴蝶面从盘子中夹到旁边空盘子中(左手扶住盘子)6、提示孩子盘里“空空的没有了”,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它夹回去7、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示范二:夹衣夹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张开3指,拿住衣夹腾空做夹的动作提示孩子“压下去”、“打开”,将衣夹夹在相应的位置上5、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示范三:筷子夹物品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张开手掌,依序将2支筷子放在虎口处定位,腾空做夹的动作5、把花生从碗中夹到另一空碗中(左手扶住盘子)6、操作示范结束,提示孩子工作完成后,把工作物归原位四、穿、脱、挂衣服操作步骤:示范一:挂衣服(衣架法)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把衣服整齐的平放在桌上,打开衣襟2侧3、把衣架依序穿过两边的袖子,将衣襟盖起来4、拉链对齐,提示孩子“拉”,一手按住衣服,一手慢慢从下往上拉,完成后拿住衣架,衣服就挂好了示范二:挂衣服(椅背法)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把衣服整齐的挂在椅背上3、把衣架放进衣服两边的袖子里,拿住衣架,提起来4、平放在桌上,拉链对齐,一手按住衣服,一手慢慢从下往上拉,完成后拿住衣架,衣服就挂好了示范三:穿衣服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把衣服整齐的平放在桌上,衣领朝向自己,打开衣襟2侧3、把2手分别伸到2个衣袖里4、手伸直,将衣服往后翻5、衣服穿好了,把衣服整理整齐示范四:脱衣服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将衣服前襟打开,衣领翻过肩膀3、双手向后交叉,由一只手把另一只手袖口拉出4、再交换手,将另一只袖口拉出,完成脱衣服工作示范五:折衣服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老师示范,左手右手交叉,肚子往上翻的动作3、将上述动作实施操作在衣服上,衣服折叠完成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工作名称2、把水倒入水盆内,直至刻度线,再用海绵擦拭水瓶口3、把手打湿,接着抹肥皂,双手搓一搓4、把手打湿清洗,直到没有肥皂泡沫5、打开擦手巾。
蒙特梭利教具操作手册1、圆柱体插座活动名称:圆柱体插座教具构成:圆柱体插座4组第一组:直径和高同时递减第二组:高固定不变直径递减第三组:反比例组第四组:直径不变高度递减教具目的:直接目的一培养孩子视觉的敏锐性,学习辨别物品大小,高低,粗细的特征。
间接目的一1、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配对、排序)。
2、为书写作准备。
操作方法:配对:1、邀请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做圆柱体插座的工作。
”2、双手握住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把圆柱体插座拿到桌子上(注意一1次只出示一组).3、坐在孩子右手一侧。
4、用三指捏的动作捏住圆柱体的手柄部分,从粗到细把圆柱体抽出,放在插座前。
5、三指捏住最大的圆柱体插座将其插回插座。
6、如此示范2-3个后请孩子尝试。
7、展示结束后可让孩子自由操作一会儿。
8、注意:“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
排序:1、请孩子取来第一组圆柱体插座,放在桌子上。
2、将圆柱体插座取出随意混放,通过视觉的辨别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桌子的左边。
3、在从剩余的圆柱体插座中找出最大的一个,放在上一个的右铡,依次类推将其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将排列好的的圆柱体插座一一放回凹曹中,结束工作。
5、注意:每次给孩子展示一组,分成四次展示完。
三阶段教学法(名称练习):1、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放在一起。
22、用三阶段教学法将两个圆柱体插座的特征“大的”“小的”教给孩子第一段:命名一介绍概念和物体或名称,把感觉和名称联系起来。
用手指着大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大的”,重复2-3次并示意孩子模防;用手指着小的圆柱体插座说“这是小的”,重复2-3次。
第二段:辨别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再确认,使用选择性的问题让孩子来回答,问题中要出现“大的”“小的”,如:“请你指一下哪个是大的/小的?”“请你把大的/小的放在我的手上”“请你摸一下,这个是大的还是小的?”等。
第三段:发音一名称、概念或物体的记忆重现,请孩子发音说出正确名称。
“这是什么?”注意:在第一次教孩子认识“大、小”时,选择最大的和最小的两个,给孩子视觉上反差最大的刺激,等孩子比较熟练后,再选择相近的两个让孩子来认识。
教具操作步骤一、粉红塔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把粉红塔最小的放置于手心盖住,搬运到工作毯上(示范教具搬运模式)4、从第二个粉红塔开始,以三指~五指拿的方式从小到大将粉红塔搬运到工作毯上,按水平方向依序排列(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搬运,并作提示)5、搬运完成后,老师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粉红塔与孩子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大”和“小”(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6、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大的粉红塔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老师重点提示:每个粉红块以2边对齐的方式堆叠成塔,进行物归原位二、棕色梯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最细的棕色梯双手握住,搬运到工作毯上(示范教具搬运模式)4、从第二根棕色梯开始,以三指~五指拿的方式从细到粗将棕色梯搬运到工作毯上,按水平方向依序排列(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搬运,并作提示)5、搬运完成后,老师取出最粗的和最细的棕色梯与孩子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粗”和“细”(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6、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粗的棕色梯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物归原位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老师提示用三指抓的方式将带插座圆柱体依序由粗到细拿出来放在工作毯上(最细的圆柱体如果无法站立,可以水平呈放)5、指示孩子看到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的排列方式,反之是由细到粗排列的方式6、教导孩子将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放置原位示范二:1、取出最“粗”的和最“细”的带插座圆柱体,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粗”和“细”2、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以三指~五指抓的方式将彩色圆柱体拿出来散放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5、教师提示:从里面找出最粗的把它拿出来,依序由粗到细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6、将彩色圆柱体由粗到细依序放回教具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以三指拿的方式从短到长将长棒搬运到工作毯上散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搬运,并作提示)4、询问孩子找出最长的长棒,依序从最长的排到最短的5、指示孩子看到长棒由短的到长的排列方式6、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长”和“短”(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7、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长的长棒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物归原位色板Ⅰ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与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摆放,并作提示)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与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Ⅲ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Ⅲ盒内一组颜色的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依次找出最深的颜色排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指示孩子看到色板的颜色由“最深”的到“最浅”的排列方式7、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七、几何图形橱几何嵌图组示范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上下移动几何拼图的位置5、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7、将几何图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四边形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放置在工作毯上5、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用同样的方法,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序完成其他的四边形图形7、将四边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八、几何立体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现在进行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球体,转动球体,让孩子看到球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球体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蛋形体,转动蛋形体,让孩子看到蛋形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蛋形体5、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这2种几何立体组的名称6、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椭圆体,转动椭圆体,让孩子看到椭圆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椭圆体7、把椭圆体与蛋形体进行比较,观察他们的差异性8、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柱体,转动圆柱体,让孩子看到圆柱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柱体9、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锥体,转动圆锥体,让孩子看到圆锥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锥体10、现在进行不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柱,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柱11、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锥12、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四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四角锥13、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立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立方体1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长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长方体1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九、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盒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最后用灰色的完整三角形检查其余的大三角形是不是一样大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大六边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蓝色三角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告知孩子图形名称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比较高哪一个比较矮,先把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高的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放回二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矮的一层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三项式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和第三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是最高的哪一个是最矮的,先把最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最高的第三层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然后放回三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二层和第一层按顺序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听觉筒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声音一样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听一遍原先的声音,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听觉筒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味觉瓶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一样味道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尝一遍原先的味道做确认,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味觉瓶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布盒中的不同布料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布料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温觉板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瓶水平方式排放在桌上5、老师双手握住温觉瓶,感受后告诉孩子这是冰的,让孩子也感受一下,然后配上“冰的”字卡6、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剩下的3个温觉瓶,分别是冷的、温的、热的7、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辨别4个温觉瓶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六、重量板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重量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掂量,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老师取出不同材质的重量板让孩子进行分别哪一个比较重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哪一个比较重(老师从旁协助)5、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一样重的(老师从旁协助)6、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
A00 1A00 2A00 3A00 4A00 5感官教具插座圆柱体由4 组圆柱体组成。
培养儿童辨别大小、高低、粗细、深浅的触觉、视觉能力,依圆柱体顺序对应培养逻辑思考敏锐观察能力;把握圆柄可作握笔练习和写字前准备。
彩色圆柱由4 盒、每盒 10 个圆柱组成。
培养视觉上识别大小、对应概念,发展手眼动作的协调,手臂肌肉控制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和注意力。
长棒由10 根方长棒组成。
透过触觉、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的差别有正确的了解,发展手、眼与肌肉的协调性;数学教育(量,基本运算、十进位、分制系统)的直接准备教具。
棕色梯由10 块长方体组成。
透过触觉、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等次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了解递进、递减的关系;学习长方体的概念;培养逻辑思考(顺序性和专注观察能力。
粉红塔由10 块立方体组成。
透过视觉正确获得对三维空间差别变化的知觉;了解递进、递减的关系;培养立方体的概念、手眼协调和肌肉运动的控制力;积高时敏锐的观察力;数学教育(理解十进位法)的间接准备;逻辑思考(顺序性)的能力。
嗅觉筒A00通过嗅觉筒的配对操作,训练嗅觉器官辨别各种气味6的能力,利用嗅觉器官感知事物的经验。
音筒两个木箱中各有 6 个木制圆筒组成,圆筒内装有石A00子、沙子、壳类、米粒、米糠等不同材料,摇动时发7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培养辨别声音强弱的听觉能力,发展腕部的肌肉运动。
味觉瓶A00由 8 个滴瓶组成。
品尝各式味道,培养辨别基本味觉8的能力。
温量板A002 块组成,培养对由金属、石材、木质、地毯片各9温度的感觉,辨别温度的差异。
铁制几何嵌板金属几何嵌板是书写能力的直接预备,练习金属嵌A01板不仅强化三指抓的能力,加强腕肌的协调力,而且透过描绘的练习,更可增强笔触力道的熟练度,重叠描绘不同的几何图形板使图形变化无穷。
构成三角形A01由 5 盒不同的三角形块组成。
透过视觉认识三角形,1通过对多边形的组合与分解了解三角形与多边形的几何关系和相等概念。
蒙氏教具使用说明(精编打印版)第一篇:蒙氏教具使用说明(精编打印版)20种蒙氏教育的教具的使用蒙氏教育的教具分类简介............................................................................1 1.圆柱体插座..............................................................................................3 2.粉红塔........................................................................................................4 3.棕色梯........................................................................................................5 4.色板............................................................................................................6 5.构成三角形................................................................................................6 6.几何立体组................................................................................................7 7.二项式........................................................................................................8 8.数棒............................................................................................................8 9.纺锤棒箱(Spindle Box)......................................................................9 10.数字与筹码..............................................................................................9 11.1-100板.................................................................................................10 12.邮票游戏................................................................................................11 13.加法板....................................................................................................12 14.乘法板....................................................................................................13 15.减法板....................................................................................................14 16.除法板....................................................................................................14 17.分数小人................................................................................................15 18.接龙游戏................................................................................................16 19.十进位法认识........................................................................................19 20.笔划砂纸板............................................................................................20 蒙氏教育的教具分类简介益智教具。
蒙特梭利18件感官教具简介1.插座圆柱体适用年龄:二岁半----四岁半基本提示:配对,序列,可戴上眼罩让孩子配对,用手指触摸,探测圆穴的深浅与圆柱的大小。
错误控制:每个圆柱只能嵌入相合的圆穴。
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间接目的:作为写字前的预备(抓握圆柱的圆柄可以作握笔的准备练习)。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粉红塔适用年龄:二岁半----六岁基本提示:和日常生活练习并行,但须先具有插座圆柱体充分练习经验,可以与棕色梯组合进行练习。
错误控制:在视觉上塔的外形显不协调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度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培养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堆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学习立方体的概念及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理解十进位的准备教具)。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3.棕色梯适用年龄:二岁半----六岁基本提示:改变排列方式的序列练习,可与粉红塔合并使用。
错误控制:排列后的长方体在视觉上明显不协调。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平面及立体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
间接目的:发展手眼及肌肉的动作协调。
培养专注的观察力。
学习长方体的概念及数学教具的间接预备(理解十进位的准备教具)。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4.长棒适用年龄:二岁半----六岁基本提示:练习长棒的排列方式,观察每根长棒间的差异,改变排列方式的序列练习。
错误控制:视觉上发现长短有明显不协调。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的差异有正确的了解。
间接目的:发展手眼及肌肉的动作协调。
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数学教育(量、基本运算、十进位等的直接预备教具)。
5.彩色圆柱体适用年龄:二岁半----五岁基本提示:尝试各种排列方式,辨别颜色对应归位,两合以上圆柱同时做垂直和水平的练习。
错误控制:圆柱规则的渐次性。
直接目的:培养视觉上对大小识别概念的再确认。
间接目的:培养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堆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与注意力。
蒙特梭利教具的家庭教学
蒙特梭利:听过-忘记看见-记住做过-理解
蒙特梭利:
教具=工作材料
蒙特梭利:
父亲是军人
1886—90 进入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最喜欢的学科为数学。
数学心智是抽
象思维基础。
1890—92 以杰出成绩就读于罗马大学。
1892—96 进入罗马大学医学院就读。
1896年毕业,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性
医学博士。
1901 辞卸校长一职,重回罗马大学修读哲学。
蒙特梭利——五大工作内容
蒙特梭利的教学内容以教具的种类来分,分为五大领域: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自然人文教育。
蒙氏教具的特点:
(1) 突出教育目标
(2) 适合儿童操作
(3)注重培养秩序
(4)自带错误控制
使用蒙氏教具的成果:
1、掌握千位以内加、减、乘、除的运算。
2、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内在秩序的培养:创造性、逻辑性、秩序性、独立性强。
一生受益
无穷!
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
(1) 构成
(2) 适应年龄
(3)教学进度安排
降低标准、整体控制
(4)教学方式
标准性/演示性教学(演示+邀请+自由探索+还原)头尾
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一)教具:粉红塔
名称练习
三阶段教学法的应用
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一)教具:粉红塔
排序
(一)教具:粉红塔垂直积塔
(一)教具:粉红塔错误控制
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一)教具:粉红塔延伸变化
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
(二)教具:圆柱体插座4组
第一组:直径一定,高度递减第二组:高度一定,直径递减第三组:直径与高度同时递减第四组:直径递减,高度递增
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二)教具:圆柱体插座4组
名称练习:
圆形圆圆的
高矮粗细
又高又细的又粗又矮的
三阶段教学法
(二)教具:圆柱体插座4组配对
(二)教具:圆柱体插座4组排序
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二)教具:圆柱体插座4组
排序
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二)教具:圆柱体插座4组
错误控制
(二)教具:圆柱体插座4组组合配对两两配对
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三)教具:棕色梯
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三)教具:棕色梯
排序
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三)教具:棕色梯错误控制
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三)教具:棕色梯
滚珠游戏
(三)教具:棕色梯延伸变化
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四)教具:色板
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四)教具:色板
色彩认知的初级方法:单一法比对法颜色的自制书
(四)教具:色板
三原色
(四)教具:色板
找朋友
(四)教具:色板
引入三原色以外的颜色
蒙特梭利教具家庭装(五)教具:几何立体组(神秘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