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教学案例《太阳出来喜洋洋》

音乐教学案例《太阳出来喜洋洋》

音乐教学案例《太阳出来喜洋洋》
音乐教学案例《太阳出来喜洋洋》

《太阳出来喜洋洋》案例分析

唐山市迁西县上营学校刘志慧

一、案例背景:这节课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学唱男高音独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即兴律动和拓展。《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流行在四川省川东一带的山歌。歌曲大多一字一音,旋律质朴高亢、节奏明快,流畅亲切。歌中运用了模拟锣鼓音调的形声衬词“郎郎啋光啋”,表现了歌者悠然自得的喜悦心情,更增添了民歌的欢乐气氛,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案例实景:

一、导入

(一)观看描写四川美丽风景的课件,听老师介绍四川的美丽风光。(二)交流了解四川的风土人情。

说明:

通过谈话和观赏,使学生了解四川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感受四川人民纯朴的民风以及了解山民爽朗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听赏的兴趣。

二、欣赏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一)初听

1.仔细聆听乐曲,结合了解到的四川民风描述一下你听到的歌曲所表达的景象。

2.交流欣赏时感受到的歌曲情绪。

(二)复听

要求:感知男高音的音色特点,并根据歌曲旋律起伏的特点画一画旋律线。

(三)再听

要求: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自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四)哼唱歌词

1.边听边轻声哼唱

2.学一学衬词的演唱,并说说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说明:通过学唱衬词,感受到衬词在这首歌曲中的重要作用,由于衬词的生动幽默使得歌曲带上了悠然自得的情绪特色,在高亢嘹亮中频添了一份轻松和自由,更加深刻地表现出了山民热情奔放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分组根据歌词内容创作表演《太阳出来喜洋洋》。

1.以小组形式由组长组织活动,理解歌词内容,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表演动作。

2.小组分别表演,相互评述表演效果。

3.合着高亢嘹亮的唢呐曲《太阳出来喜洋洋》一起用自己创编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描述的情景。

说明:最后在学生基本了解歌曲情绪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表演,并且在互评时了解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也从听觉视觉等不同角度感知歌曲情绪。

三、拓展

1.交流各地方特色的民歌信息。

2.民歌表演: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特色的歌曲唱一唱、演一演。四、创编歌词

《我给老师拜迟年》

正月十二(罗儿)艳阳天呕(郎罗),我给老师(郎郎扯光扯)拜迟年呕(罗罗)。

路途遥远(罗儿)六十里呕(郎罗),今天定要(郎郎扯光扯)见到您呕(罗罗)。

汽车摩托(罗儿)驾齐驱呕(郎罗),九十分钟(郎郎扯光扯)到村居呕(罗罗)。

月亮圆圆(罗儿)高空挂呕(郎罗),边上星星(郎郎扯光扯)也笑啦呕(罗罗)。

天公作美(罗儿)来欢迎呕(郎罗),老师全家(郎郎扯光扯)很热情呕(罗罗)。

凌晨开始(罗儿)下大雨呕(郎罗),雷声隆隆(郎郎扯光扯)来继续呕(罗罗)。

家乡雨水(罗儿)来挽留呕(郎罗),师生感情(郎郎扯光扯)要长久呕(罗罗)。

绵绵春雨(罗儿)送我行呕(郎罗),依依不舍(郎郎扯光扯)装心中呕(罗罗)。

雨过天晴(罗儿)空气新呕(郎罗),沁人心脾(郎郎扯光扯)嗅觉灵呕(罗罗)。

万籁俱寂(罗儿)山乡村呕(郎罗),耳根清静(郎郎扯光扯)心里明呕(罗罗)。

万物复苏(罗儿)之季节呕(郎罗),豁然开朗(郎郎扯光扯)我心结呕(罗罗)。

展翅飞翔(罗儿)大野鸟呕(郎罗),山中景色(郎郎扯光扯)真美妙呕(罗罗)。

脚下生风(罗儿)步子快呕(郎罗),心情舒畅(郎郎扯光扯)力量来呕(罗罗)。

五、课堂小结

1.四川山歌的高亢嘹亮。

2.男高音的音色特点:高亢、明亮、威武。

说明:歌曲风格和音色特点的规范表述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些难,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比较规范的表述,所以课后对知识点的小结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积累的过程。

六、教学反思:

本课围绕着“乡情”这一主题展开教学,从开始的人文介绍导入到最后的民歌拓展都紧紧围绕着歌颂祖国广阔山河和劳动人民纯朴的民风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欣赏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到歌曲所表现的热情开朗、悠然自得。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男高音的音色以及四川山歌的风格特点。对于本课的重点教学我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用声势、身体乐器、伴奏、合奏、表演、

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在动中学音乐,感受音乐。以多种参与体验的方式进行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图文、声像、画有机结合,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描述旋律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和歌曲内容。以节奏训练为切人点通过口动,手动、脚动,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教案设计这节课高潮部分,通过参与音乐剧表演,更进一步调动学生情绪,形成教学高潮,学生们与音乐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本课所留下的遗憾就是:音色可以通过对比进行感受,但是如何把这些抽象的词语让学生真正消化确实是个难题,对于这个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多加研究。创编歌词这个版块我认为词作者金鼓的生平很有必要让学生学习、了解和掌握,进而从中得到启发。歌曲创作的背景,也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从而加深对歌曲的感性认识,继而升华同学们对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学生们听后惊喜交集,认为老师居然能翻版歌词,歌声甜美地唱给他们听,老师真了不起,老师真棒!学生心中敬佩老师,可以说是五体投地。达到了较好的音乐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