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土击实试验
- 格式:xls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116
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_secret目录一、试验路段的目的 (2)二、施工准备 (3)三、施工工艺流程 (4)(1)施工流程图 (4)(2)安生全生产措施和防范措施 (5)1、安全措施 (5)2、环保措施: (6)3、文明施工 (6)(3)施工工艺 (6)四、试验路质量检查结果 (10)五、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0)六、养护及维护 (11)七、结束语 (11)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桂兴高速公路第二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路面底基层是在基层下面铺筑的承重层,本高速公路采用级配碎石底基层结构厚度20cm。
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因而在路面施工中,必须层层把关,严格要求。
在底基层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防止在底基层施工中出现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配合比不准确、拌和不均匀、碾压不密实、接缝不平整等质量弊病,避免出现粘土夹层、起皮、松散、裂缝、弹簧、翻浆等质量缺陷,以确保路面底基层的工程质量。
根据交通部标准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为优质高效地完成底基层施工任务,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在建设办工程部、驻地办的监督和指导下,我合同段于2011年5月30日,在K38+100~K384+300右幅路段进行了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铺筑。
现将试验路段铺筑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试验路段的目的(1)通过铺筑试验路段,确定合理的集料级配。
(2)确定混合料的均匀性。
(3)确定混合料含水量控制方法。
(4)确定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械。
(5)确定压实机械的组合及压实顺序、速度、遍数等。
(6)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7)确定每天作业段的合理长度。
(8)制定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
(9)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二、施工准备(1)碎石采用三街甲供材料,其石场用联合破碎机扎制的碎石,压碎值%,液限ωL=17%,塑性指数IP=。
水:为青狮潭水库水,该水多为沿线百姓生产生活用水,无污染。
浅议级配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流程中图分类号:tu834.3+9 文献标识码:t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6-0167-011.概述国家高速公路杭瑞线贵州境遵义至毕节高速公路路面(第28、29合同段)起于毕节地区金沙县西洛乡,行经城关镇、平坝、新化、大田、雨冲、沙厂、普底、百纳、凤山、六龙、大方、响水、归化,止于毕节市干河乡。
起点桩号k1659+800.000,终点桩号k1765+912.711,路线全长117km。
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分离式路基宽度2×12.25m,桥梁荷载为公路-i级。
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路面铺筑采用满铺式,及硬路肩、路缘带的路面结构形式与行车道相同,路基路面一次建成。
沥青砼路面轴载采用bzz-100kn重型标准,设计使用年限15年。
主线结构层采用上面层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4cm)+中面层ac-20(6cm)+下面层ac-25(8cm),基层采用厚度38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20cm级配碎石。
2.施工前准备2.1.工料机及人员配置情况:2.1.1.根据级配碎石底层施工工艺及配备的机械设备情况,人员应安排如下:普工:30人(负责配合稳定土拌和站拌和及摊铺机摊铺)技术工:2人(负责摊铺中控制平整度,并参与测量放样)机械维修工:6人(负责拌和机、摊铺机、压路机等工程机械的维修)机械操作手:10人(负责现场各种工程机械及设备的操作和驾驶)现场检测人员:2人(1人拌和站负责筛分、含水量,1人负责现场压实度)技术员:2人(负责路面工程及拌和场中所有施工技术控制及管理)现场管理员:1人(负责拌和场及摊铺现场的人工和材料、设备管理)2.1.2.材料准备:为满足路段路面底基层施工的各种规格石料的质量和数量要求,项目部在料场专设碎石生产线生产底基层、基层料,各种石料必须送中心试验室检验合格。
各项检测指标需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1.试验样品的制备:首先从野外或实验室采集土样,并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均匀,然后通过手工或机械设备将土样压入模具,制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试样。
2.试验设备的准备:准备好静压器、流量计、压力表等设备,并进行校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试验步骤:(1)调整初始状态:将初始状态的土样放入静压器中,施加一定静压力,使土样达到一定的初次固结状态。
(2)施加外力:通过增加静压器中的压力,使土样继续受到外力作用,进一步击实。
(3)记录实验数据:在每次施加外力后,记录相应的压力值、试验时刻和土样的体积或高度等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4)继续增加外力:反复进行步骤(2)和步骤(3),直到土样达到最终固结状态或压力不再增加。
4.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土样的固结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比体积、固结应力等参数,进而评价土壤的击实特性。
1.试验样品的制备:同样的,需要采集土样,并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均匀,然后将土样压入模具,制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试样。
2.试验设备的准备:准备好动压器、流量计、压力表等设备,并进行校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试验步骤:(1)调整初始状态:将初始状态的土样放入动压器中,并设定一定的动压力和动压频率,使土样开始受到外力作用。
(2)施加外力:通过动压器施加周期性的外力,使土样受到连续的冲击和振动,进一步击实。
(3)记录实验数据:在每次施加外力后,记录相应的压力值、试验时刻和土样的体积或高度等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4)继续施加外力:反复进行步骤(2)和步骤(3),直到土样达到最终固结状态或压力不再增加。
4.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土样的固结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比体积、固结应力等参数,从而评价土壤的击实特性。
总之,土工击实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用来研究土壤工程特性的试验方法。
通过静压击实试验和动压击实试验,可以获得土壤的击实特性参数,为土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保土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浅谈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检测摘要:基层是公路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凭借其良好的强度、方便快捷的施工,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为了保证其施工进度和质量,必需要进行严格的试验检测。
关键词: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检测技术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基本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满足强度设计;(2)有良好的水稳性,抗冻性;(3)收缩性小,良好的抗冲刷能力和抗裂性。
二.公路水泥水稳碎石基层试验检测技术1.含水量试验检测(酒精法)施工现场的混合料含水量的检测,通常采用酒精(乙醇纯度大于等于95%)法,当土中含有大量黏土、石膏、石灰质或有机质时,不应使用本方法。
具体方法见JTG E51-2009(T0803-1994)。
由于酒精法测得的含水量精度比较差,在现场进行试验检测时,影响含水量的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所以现场用酒精法测含水量的时候,最好另取相同的两份材料,用烘干法再测一遍含水量,如果两种试验测得的结果严重不符,应查明原因,如果不符合重复性要求,以烘干法试验数据为准。
烘干法含水量试验检测,混合料取样质量与酒精法相同,但水泥稳定材料必须提前将烘箱调到110℃。
因为水泥与水拌合就要发生水化作用,如果先将试样放入后再升温,那么在升温过程中不能除去已与水泥发生水化的水,得到的结果会偏小。
待烘箱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方可将试样放入,如果试样数量不多,尽量放置在烘箱的中间一层,达到比较均匀的温度,如果试样数量很多,基本摆满整个空间的时候,宜将平行试验的两份材料,摆放在烘箱内同一层面上,并尽量采用比较长的烘干时间,减小因烘箱过密,温度波动度不良的影响。
混合料取样时,尽量做到两份平行试样中的粗集料颗粒数量相同大小接近。
2.水泥剂含量的试验检测混合料水泥剂含量的检测,依据JTG/TF20-2015中的8.4施工过程检测,每2000㎡的面积不应少于1次,当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发生异常状况也必须对其立即检测。
**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内容**客运专线**站场以及维修工区、牵出线(DK119+395.37~DK122+767,GDK122+767~GDK123+540.5,LYK9+400~LYK10+600)的过渡段加5%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加3%~5%水泥级配碎石填筑。
1.2、试验段要求:试验段按级配碎石掺5%水泥、级配碎石掺3%水泥分别进行现场工艺试验。
1.3、施工步骤:过渡段:过渡段基底处理(表层清理)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拌和水泥级配碎石(材料需检验合格)汽车运至施工现场台背、基坑回填过渡段本体分层填筑、碾压过渡段基床底层分层填筑、碾压过渡段基床表层分层填筑、碾压养护质量检测与验收形成试验段成果。
1.4、所需设备:Pc300-5挖掘机、柳工LG859装载机、山东TY220推土机、加拿大冠军牌740A平地机、BW219D宝马压路机(力压68t)、17t 重庆铁马自卸车,WCB-300稳定土拌和设备。
2 试验目的为确保**铁路客运专线洛阳南站的过渡段级配碎石工程质量,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混合料颗料密度、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等工艺参数,用以指导本标段内的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
3 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客运专线施工图设计文件》4 适用范围根据各方面综合考虑,在DK120+100 1-1×1.6m框架涵过渡段作为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段。
试验总结出最佳施工工艺用于指导本标段内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
5 试验内容5.1、石料:通过对施工地点附近的石场进行多次调查并能过试验,最终确定采用**石场石料作为级配碎石石料,能过室内试验确定级配碎石配合比,破碎卵石(5~16mm):破碎卵石(16~31.5mm):石粉=30%:20%:50%,过渡段基床表层掺5%水泥,过渡段基床表层掺5%水泥,过渡段本体及回填掺3%水泥。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高安市环城东路工程施工图设计》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划》(GJJ37-2012)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6)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042—2005)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2008)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二、编制原则(一)、遵守招标文件要求的原则(二)、确保工期的原则(三)、确保质量创优的原则(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五)、科学管理的原则(六)、文明施工的原则(七)、降低工程成本的原则(八)、环境保护的原则(九)、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十)、遵照执行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的原则三、工程概述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高安市城区东侧,是连接高铁大道与环城南路的一条环城道路,也是拉大高安市城市框架的重点项目.道路北起高铁大道,终点至老环城南路与942乡道交叉口,路线交于前进大道、跨新320国道、与瑞阳大道平交.本合同段起讫桩号(K0+000—K11+257。
093)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9米,横坡为2%,级配碎石底基层 :400409m2。
计划2013年11月15开工到2014年1月16日完工。
三、编制目的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合格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组合来指导全线的路面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现结合项目部的机械设备情况来制定如下施工方案。
四、施工组织五、材料采备和控制主要生产材料包括:0-4.75mm,4。
75—9.5mm,9。
5-19mm,,19-31.5mm四种规格的碎石。
所需原材料的石料强度经过检查全部合格,加工出来的各级材料都必须经过试验检测合格,有机质不能大于2%,才能投入使用。
继配碎石施工1、级配碎石生产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
级配碎石的料源分为块石和天然卵石、砂砾石两种。
块石或天然卵石、砂砾石先经破碎、筛选分为四种或三种粒径大小不同的集料,再将这几种集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要求的混合料。
也可直接采购不同规格粒径的碎石及石屑粉作为配制级配碎石的原料。
为保证基床表层和过渡段填筑压实质量,级配碎石混合料应随拌随用。
1.1生产工艺流程以外购四种或三种不同粒径规格的碎石及石屑粉的生产方式为例,级配碎石的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2.1。
生产台后过渡段用掺加水泥级配碎石时,按设计要求掺加水泥。
图1 级配碎石生产工艺流程图⑴外购25~45mm、15~25mm、7~15mm、小于7mm四种规格的碎石和石屑粉粗细集料作为生产配制级配碎石的原材料。
⑵进料时各种集料隔离堆放。
贮存集料过程中分层往高上料,避免颗粒发生离析。
⑶根据各集料用道床底碴方孔筛的筛分结果,按《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2897-1998)规定的粒径级配范围要求,分别设计出三种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配合比例。
⑷根据各集料用过渡段级配碎石圆孔筛的筛分结果,按设计规定的过渡段1号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范围要求,设计出三种过渡段用级配碎石的配合比例。
⑸按⑶、⑷设计的配合比例进行室内击实试验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从中分别优选出合适比例、并求得混合料颗粒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⑹采用具有自动计量配料系统的拌合机,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加水量根据气候及运距在最优含水率基础上增加1~2%)进行配料和拌合,以获得颗粒级配稳定和含水率合适的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混合料和过渡段级配碎石混合料。
⑺按过渡段级配碎石配合比掺加3%~5%水泥(具体掺量按设计要求确定)拌合生产台后过渡段用掺加水泥级配碎石。
⑻经检测混合料级配、含水率符合工艺试验确定的允许范围方可出场。
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筑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均应分层填筑,按“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填筑至剩余最后一层时,对有预压要求的路基按设计铺设隔离土工布后填筑预压土,并进行沉降观测。
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击实试验方法的研究摘要: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不同于普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水的作用在击实过程中表现为独特性,干密度随含水量的增大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击实曲线的变化特征,并指出了这类材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关键字: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击实试验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1 引言基层是沥青路面结构中的主要承重层,基层的强度及抗渗、抗冲刷性能往往决定了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而基层的压实状况是影响其强度、抗渗、抗冲刷性能的主要因素。
基层的致密压实使基层粒料充分接触和嵌挤,在稳定结合料的粘结作用下,保证其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板体性,强度高、板体性好的基层相应具有较好的抗渗和抗冲刷能力。
本文主要探讨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击实试验的特殊性,以及击实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确定的方法。
2 击实试验目的和常规击实试验方法2.1 击实试验目的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压实特性和路基土的压实特性有相似之处,即存在一最佳含水量w 0,在此含水量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压实功能可以达到最大密实度pdmax,获得最经济的压实效果。
半刚性基层击实试验的目的,就是确定基层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pdmax以及最佳含水量w 0,了解这种基层材料的压实特性,为保证基层在沥青路面结构中的层位功能,加强混合料中粒料间的嵌挤及提高基层的板体性,提高其抗剪强度、抗渗性能及抗水冲刷性能,同时降低其压缩性,以满足沥青路面对基层的强度及耐久性要求,为工程设计和现场施工碾压提供压实度标准。
2.2 常规击实试验方法《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t0804—94)规定了对于水泥稳定土(在水泥水化之前)、石灰稳定土及石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土击实试验的方法。
《规程》规定了根据材料粒径的大小分别采用甲、乙、丙三种试验方法,在已知含水量和干密度的条件下,以干密度为纵坐标,以含水量为横坐标,在普通直角坐标纸上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驼峰曲线顶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稳定土的最大干密度pdmax和最佳含水量w 0。
级配良好碎石土的压实度与CBR强度关系研究作者:蒋玉来源:《价值工程》2018年第33期摘要:CBR即加州承载比,是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虽然CBR 值与压实度都可以用来衡量路基土体的稳定性与强度,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在探讨研究中。
通过对文山州某公路路基级配良好碎石土进行试验,得出级配良好碎石土压实度与CBR值的正相关性,并提出实际工程中不同级配碎石土其压实度与CBR强度所存在的参考性结论。
Abstract: CBR, the California bearing ratio, is one of the main indicators for assess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soil and pavement materials. Although the CBR value and compaction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stability and strength of the subgrade soi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has been explored. Through the test of a good gravel soil in a highway subgrade of Wenshan Prefecture,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mpactness of the graded gravel and the CBR value is obtained,and the reference conclusions between the compactness of the different graded gravel soil in the actual project and CBR strength is proposed.关键词:级配良好碎石土;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压实度;CBR强度Key words: graded fine gravel soil;optimal moisture content;maximum dry density;compactness;CBR strength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3-0120-030 引言本次试验以文山州某公路工程工地试验作为工程试验依据,结合之前研究人员对黏土、级配碎石土的压实度与CBR强度的关系研究[1-2],从而对公路路基碎石土压实度与CBR强度的关系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