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西耶的思想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0
柯布西耶二战前后设计思想变化的原因?然而在二战后,柯布西耶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一改以往的设计思想,他的思想倾向了自由,倾向了感性,更加带有其神秘性,他的感性思想成分膨胀,已经和他之前所追求的那种理性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而变化。
这段时期的建筑设计让这位建筑设计大师获得了一个新的称号“粗狂主义”。
建筑形体和空间证明柯布西耶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也形象的反映出现代西方宗教的特质。
这个时候的建筑让人产生一种匪夷所思,莫名其妙的感觉,不仅是因为设计出的建筑打破常规,让人产生了遐想,而且与他先前的思想背道而驰,主张的也不一样,那个时期正是二战后的建筑思想,战争让人们饱受痛苦,人们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人们期望的是很和平,是自由,而当时的建筑师把握到这一特点,把自己的期待付诸于实践,寄托给自己设计的建筑当中,柯布西耶做到了,他洞悉了当时的情形,洞悉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他倾情投入到建筑事业,他的思想理念灌输到设计之中。
他后期的建筑设计风格追求形式,建筑赋予了深度、魅力、寓意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建筑,更像是艺术品,极具诗意,给我们现代设计做出不少贡献,证实他的开创的鲜明性,让人们更加深层次了解到建筑的意义和建筑的美。
20世纪20 年代初,他在现代建筑前端,他走向新建筑,20世纪50年代,他却走向了另一种建筑,但他依然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前端的代表人物,而此时的他超越了同时代的建筑师,而两个同的阶段证实了他自己的设计思想理念和他所为之付出的努力,他的思想与时俱进,他从没有停止过思考,正是环境背景和当时的社会动态带给了他太多的变化,对他的影响甚是颇深,当然也让我们体会到柯布西耶是一个多么用心的建筑设计师,对时代的敏感性,给我们启示不少,让我们知道作为设计师必须要有及其敏锐的眼光,并且不屈于潮流,敢于接触新事物,敢于走在人们的前面,敢于接触社会,敏锐探悉到社会变化,洞悉社会动态,而当今的设计师也必须要有这种勇气、敏感和洞察力。
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柯布西耶设计理念是指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和原则。
柯布西耶主张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相融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他提出了多种设计原则,包括功能主义、有机形态、人本主义等,这些理念对后来的建筑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柯布西耶主张建筑应以功能为导向。
他认为建筑的本质目的是为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满足人们的需要。
因此,建筑的设计应以功能性为出发点,合理布局各个功能区域,使人们得以舒适地生活、工作和娱乐。
同时,柯布西耶也提倡减少浪费和过度装饰,追求简洁和实用性。
其次,柯布西耶倡导建筑的有机形态。
他认为建筑应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与自然景观相融合。
他通过研究自然中的形态和结构,将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
他采用曲线和流线形的造型,使建筑具有动态感,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呼应。
他将建筑看作是一种有机体,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另外,柯布西耶关注人的需求和文化背景,主张建筑设计要以人为中心。
他认为建筑不仅是物质空间,更是人的精神家园。
他注重建筑与人的互动,通过研究人们的行为与习惯,从而设计出更适合人们居住的空间。
他重视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尊重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建筑传统,寻求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柯布西耶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尊重与融合传统和现代,以及功能性和美观性的均衡。
这些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柯布西耶的作品如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罗纳河畔博物馆等,充分体现了他的设计理念。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给人一种舒适和谐的感觉。
总之,柯布西耶的设计理念强调以人为中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他注重建筑的功能性、有机形态和人性化设计,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他的设计理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美观和可持续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启发一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柯布西耶是上个世纪伟大的建筑大师,他的机械美学为人所津津乐道,但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师,他在当代城市规划建筑上也有伟大的贡献。
他曾提出过关于城市规划的观点。
我们可以把他总结成四点:第一:他认为传统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程度的加剧,已有功能老朽.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第二:关于拥挤问题可用提高密度的方法解决.第三: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
第四:他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且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总之他就是认为城市应当集中发展,由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二柯布西耶的伏埃森规划1925年他做了巴黎中心区的改建设计,即伏埃森规划。
他设计了16幢60层供国际总部大厦等使用的高塔。
地面完全开放,可自由地布置高速道路和公园、咖啡馆等.这样使空间从四面八方展开去。
概括一下他对巴黎规划的总体思路,其内容为将城市分为三个区:中心区、商业区、行政区。
在他看来,城市需要建高楼,高楼之间建绿地,这套建筑空间理论中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色彩。
但这个巴黎方案并没有被采用.现有一个问题提出来了,为什么这个方案未被采纳?我们先看这个规划,它还是提倡城市集中发展,我们知道那个时代分散主义思想盛行,尤其是霍华得的田园城市在欧洲影响很大,而且当时巴黎城市地区无限膨胀,中心城用地紧张,人口过度膨胀,为了解决这个困局,巴黎当局偏向分散的规划理念,认为城市应该一步一步分离,城市中心功能应被进行分担.此时,由田园城市理念发展而成的卫星城更符合这个思想。
因为卫星城的作用就是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问题.所以不可避免的这个规划未被采纳。
三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启发要知道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就得从我国规划国情出发来探讨我国将来的规划怎么走。
现代主义建筑勒柯布西耶的设计哲学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是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设计哲学对当代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和他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贡献。
一、简介勒·柯布西耶,全名夏尔·埃德范·德雷尔·勒·柯布西耶(Charles-Edouard Jeanneret-Gris),生于1887年,是瑞士出生的法国建筑师、城市规划师、设计师和作家。
他的设计理念主张以功能和实用性为导向,注重几何形式和比例的精确性,同时追求人类居住环境的宜居性。
二、五点原则勒·柯布西耶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出的“五点原则”中。
这五个原则分别是:1. Pilotis(支柱):勒·柯布西耶主张建筑应悬挑于地面,由支柱承担重量。
这样可以增加建筑的通风性和开放性,使地面空间得到最大的利用。
2. Free Plan(自由平面):勒·柯布西耶主张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应该自由灵活,不受结构的限制。
他使用混凝土梁和柱来支撑楼板,从而实现了内部空间的自由度。
3. Free Facade(自由立面):勒·柯布西耶认为建筑的立面应该摆脱传统的装饰,追求简单、纯粹和功能性,使建筑表达其内在的结构和功能。
4. Ribbon Windows(带状窗户):勒·柯布西耶提出建筑应采用连续的带状窗户,使室内充分获得自然光线和视野,实现与室外环境的融合。
5. Roof Garden(屋顶花园):勒·柯布西耶主张将屋顶用于绿化和休闲空间,以扩大城市的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三、功能主义勒·柯布西耶的建筑设计以功能主义为中心,强调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他认为建筑是为人类服务的,应该满足人们居住和工作的需求。
他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的灵活性和可变性,以适应不同人群和不同需求的变化。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实践中的问题
柯布西耶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师,他的城市规划思想主要体现在“功能分区”和“绿化带”的概念上。
他认为城市应该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分区,比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同时,他也强调城市应该有足够的绿化带,以改善城市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实践中,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他的功能分区理念容易导致城市的单一化和分割化,使得不同功能区之间缺乏联系和互动。
其次,他的绿化带概念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设足够的绿化带是一个难题。
因此,在城市规划实践中,我们需要更加综合地考虑城市的多重功能和需求,以及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和灵活性。
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融合,以创造更加宜居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勒柯布西耶名词解释
勒柯布西耶名词解释
勒柯布西耶(Lévi-Strauss)是20世纪最重要的法国人类学家。
他是法国马塞尔德勒柯布西耶(Marcel-Claude Lévi-Strauss)的教授,也是“新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他的代表作是《原始思维》(The Elementary Structures of Kinship)和《结构研究》(Structural Analysis),也是“结构主义”的关键理论。
勒柯布西耶的结构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的最原始形式是“结构”。
他认为,从抽象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基本结构就是一种抽象的系统。
社会的结构是由它本身的系统规则,以及其他社会元素所构成的抽象模式。
他的理论将社会视为一种自我调节的系统,其中结构起着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勒柯布西耶认为,人类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对比”和“类比”。
他认为,比较是实现谬论(paradox)的一种方法,因为它能够帮助人们从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待各种文化现象。
此外,他还关注文化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它是联系不同文化元素的一种方式。
勒柯布西耶的研究以一种建构性的方式重新审视了人类学的传
统理论,为人类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他的原则对现代学术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社会学,文化研究,社会心理学等学科。
柯布西耶思想总结柯布西耶(Jacques Ellul)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和基督徒,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思想涵盖了技术、政治、宗教和现代社会等广泛领域,并对人类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以下是对柯布西耶思想的总结,详细阐述他的观点和理论。
1. 技术决定论:柯布西耶认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力量,甚至超越了人类的控制能力。
他指出,技术的发展不受人类意志的制约,而是根据自身的内在逻辑演进。
这种决定论意味着技术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人类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改变。
2. 技术中性:柯布西耶主张技术是中性的,也就是说技术本身并没有倾向或目的,它的好坏取决于使用它的目的和方式。
他批评了将技术看作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唯一手段的观点,认为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必须在思考伦理和社会后果的前提下使用。
3. 技术的威权性:柯布西耶注意到技术对社会的潜在威权性,即技术对个人自由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压迫。
他认为,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变得越来越依赖于机器和系统,剥夺了人们的真实意志和自主决策能力。
他还指出,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导致了大规模的失业和环境破坏,进一步削弱了人类的自由。
4. 传播和舆论控制:柯布西耶对传媒和舆论控制的研究颇具影响力。
他认为,现代社会的传媒机构不再扮演中立的角色,而是成为了政府和其他权力机构的工具。
他强调了舆论控制对于社会秩序和政府控制的重要性,并对大众传媒的操纵和谎言提出了警告。
他主张人们需要保持批判的思维,对媒体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质疑。
5. 基督教和现代社会:作为一名基督徒,柯布西耶关注基督教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挑战。
他反对利用基督教来合理化和支持政治权力,强调宗教作为一种独立的存在应该与政治和经济分开。
他指出现代社会对于个人信仰的消耗和压迫,呼吁人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
总而言之,柯布西耶的思想强调了技术和现代社会对人类自由和道德的威胁。
他的观点挑战了现代社会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和人类自由的削弱。
论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摘要]:从十九世纪后半期,伟大的设计师先驱们一直寻找着什么样的设计能符合在那个时代的环境,满足为大众可以消费的起且有设计的工业产品和住宅,历经一些列的失败运动探索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之一勒·柯布西耶随着他《新精神》和《走进新建筑》的发表,继而是《新建筑五点》的问世,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一系列的设计住宅的问世体现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风格。
[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勒·柯布西耶机器美学一,柯布西耶的矛盾思想20世纪初期,俄罗斯构成主义者马列维奇,李西斯基在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探索着为社会主义设计时,荷兰的风格派大师蒙德里安在于杜斯伯格对于纵横结构争论时,20年代初,建筑设计师格罗佩斯仍在探索他的理想主义、乌托邦色彩的包豪斯,在这个时期,来自法国的天才伴随着他出版的杂志《新精神》,后整理成《走向新建筑》与1923年发表时,占据了整个欧洲的舞台。
他就是勒·柯布西耶,成为在整个欧洲及其外传播现代主义的重要媒介,引起对现代无名设计的建筑,汽车,飞机的美学意义的关注【1】。
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的重要奠定人,强烈的功能主义,完全抛弃了传统建筑设计的过分装饰设计手法,运用现代材料——钢筋、水泥、玻璃,创造全新的设计理念——机械美学【2】:拒绝装饰艺术,从小到日用品,住宅,城市,甚至更远。
我们指能通过批量生产和标准化,工业制造出来的纯粹产品,我们阐明钢和钢筋混凝土带来的居住观念的根本变革和新的自由:住宅可以标准化,,满足人对“批量生产的需求”,居住应当使用,舒适美观,他们它们是真正的居住机器。
【3】柯布西耶的很多作品,一向是评论家的困难和兴趣所在,因为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标准和来衡量他的作品——或理性主义,或诗意的,或两者兼有,或两者都没有。
柯布西耶的一生是充满着矛盾的,主要体现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哲学。
正如他的思想,特别是城市规划,居民区域的设想是成功的——因为有不少的国家自觉或不自觉的采用了他的设计观念。
1、社会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条件都已成熟,工业和科学技术已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大众市场已发育健全,同时艺术上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这就为新的更富于时代气息的美学铺平了道路。
现代建筑的兴起更是为设计上的现代主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先前分散的各种设计改革思潮终于融汇到一起,形成了意义深远的现代主义,并标志着现代工业设计的开端。
对于现代美学做出最大贡献的建筑师-设计师是柯布西耶。
2、人物简介:勒•柯布西耶于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小镇,原名现代建筑大师,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
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柯布西耶于1917年定居巴黎,同时从事绘画和雕刻,与新派立体主义的画家和诗人合编杂志《新精神》。
他在第一期就写到:“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它植根于一种新的精神,有明确目标的一种建设性和综合性的新精神。
”后来他把其中发表的一些关于建筑的文章整理汇集出版单行本书《走向新建筑》,激烈否定十九世纪以来的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歌颂现代工业的成就,鼓吹以工业的方法大规模地建造房屋,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
3、设计思想:他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一般的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图形建成看似简单的模式。
作为一名艺术家,勒•柯布西耶懂得控制体积、表面以及轮廓的重要性,他所创造的大量抽象的雕刻图样也体现了这一点。
因此,在勒•柯布西耶的设计中,通过大量的图样以产生一种栩栩如生的视觉效应占据了支配地位,而其建筑模式转化为建筑实物的情况如同艺术家在陶土的模子上进行雕刻和削减一样。
通过精心的设计,在明暗光线的对比下,他成功地将有限的空间最大化,并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应。
自然是美妙的,那新鲜的空气、明媚的阳光,还有来自大自然的清新和美丽,使勒•柯布西耶感觉到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风格去适应当今机器时代的发展。
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思想勒柯布西耶1887年生于瑞士一个钟表匠家庭。
小时候学过钟表镶嵌和艺术。
1907-11年,他开始全面自学建筑学,不但参与各种建筑项目,还云游各国,观察、研究和学习欧洲历代的建筑结构和风格特点。
他在地中海一带的旅游给他带来的影响最为深刻,托斯卡那地区加卢佐地方的"伊玛公房"使他了解到如何把尺度巨大、复杂的公共空间和具有高度亲和、私密特点的居住空间结合得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这种感受日后成为他毕生为之奋斗的建筑上的追求之一。
从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的民居中,他学习到如何用简单的几何结构达到丰富的形式效果和运用采光的技巧。
他还从意大利和希腊建筑中学到了古典主义比例的精华。
这些因素,都在他后来的建筑中不断表现出来。
30岁那年,勒柯布西耶来到巴黎,次年,结识画家奥曾方,从他学画。
两人于1917年间创始"纯粹画派",1919年合办前卫刊物《新精神》。
在出版第一号,首次出现勒柯布西耶这一笔名,取自一个建筑构件。
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在这一时期开始成熟,他把一系列发表在《新精神》上的建筑专栏文章编辑成自己的第一本论文集《走向新建筑》,与瓦格纳的《新建筑》一样,同为划时代的著作。
他提出了机器美学的观点和理论系统,而且奠定了他毕生成为一个具有争议的、不断制造争论题目的、积极参与争议的建筑家的基础。
他主张在设计上要向前看,否定传统的装饰。
他认为最代表未来的是机器的美,"房屋是居住的机器",意思是说房屋建筑必须如同机器那样简单明了,毫无累赘、合理合用、制造标准化、大量生产、维修简易。
建筑如果这样,就与机器有共性了。
从这时起,在以后45年的建筑生涯中,他不断讲学、发表著述,提出自己的现代建筑思想和理论,成为二战后整整两代建筑师的圣经,评论界有不少人认为他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建筑家,但柯布西耶自己却认为他的建筑生涯是一个失败。
对他的评价的矛盾性一直是理论界的焦点,对他的讨论也是评论界一个热点。
柯布西耶的思想总结柯布西耶(Jacques Maritain)是二十世纪法国哲学家,政治家和天主教神学家,他对哲学,政治和宗教信仰的思考对现代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柯布西耶的思想以人的尊严和人的灵魂的自由为中心,强调人类的团结和个人的精神追求,他的思想对于人权,社会正义和宗教信仰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柯布西耶的思想进行1000字的总结。
首先,柯布西耶对人的尊严和自由的思考被认为是他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尊严,是唯一不可侵犯和无法剥夺的。
他强调人的尊严不仅源于其理性和意识能力,也源于其独特的存在和与上帝的关系。
柯布西耶主张人的尊严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无论其社会地位,种族和宗教信仰如何。
他反对将人视为物质的和可经济交换的对象,而强调人作为精神和道德个体的尊严。
柯布西耶进一步提出了人的自由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尊严与其自由紧密相连。
他强调人的自由不仅是对外部束缚的解放,也涉及到内心的灵魂自由。
他反对民主和个人主义中的自由观念,认为自由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欲望和利益,而是为了实现道德和精神的自由。
柯布西耶主张自由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追求真理和正义,使人能够履行其在社会中的职责和角色。
其次,柯布西耶对于社会正义和人权的观点也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社会正义是基于人的尊严和平等的原则,必须建立在法律和道德基础上。
他指出社会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机会和资源,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基本的福利和发展。
柯布西耶强调,社会正义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和法律问题,也涉及到每个人的道德责任和参与。
他主张通过关怀弱势群体和推动社会改革来实现社会正义,同时也要呼吁每个人的个人责任和奉献精神。
同时,柯布西耶对宗教信仰和神学的思考也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他认为宗教信仰是人类灵魂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柯布西耶认为宗教不仅仅是个人的信仰,也是一个社区和社会的信仰。
他主张宗教应该在公共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为社会道德价值提供指导和保障。
勒·柯布西耶的现代主义建筑观点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全名夏尔·埃德鲁阿·让内·瓦尔泽尔·格里西(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Gris),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他被公认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基人之一,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革新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本文中,我将全面评估勒·柯布西耶的现代主义建筑观点,并分享个人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1. 建筑中的功能主义思想勒·柯布西耶的建筑观点中,功能主义起着核心作用。
他认为建筑应该根据功能和需求来设计,而不是追求纯粹的装饰和虚饰。
功能主义使建筑能够实现优化的空间利用和灵活的布局,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和便利。
2. 布鲁提乌斯原则布鲁提乌斯原则是勒·柯布西耶提出的建筑设计准则之一。
它强调以地平线、立面、屋顶和支撑结构为基础,以形成一种清晰的建筑形式。
布鲁提乌斯原则强调简洁性和几何形态,通过提供功能性的建筑形式,能够满足人类对空间的基本需求。
3. 布鲁赛尔宣言布鲁赛尔宣言是1947年由勒·柯布西耶发表的一篇著名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出了“世界属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观点。
他强调建筑师的责任是实现人类幸福和行为的改善,通过创造功能性和美学上的高质量建筑来推动社会发展。
4. 五点式建筑勒·柯布西耶的建筑风格中,五点式建筑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包括pilotis(支柱),根据建筑需求而设置的支撑结构;带状窗户,提供了充足的自然光线和通风;自由平面,根据功能需求而灵活设计的楼层平面;白色外墙,以凸显建筑的简洁性和纯粹性;屋顶花园,为居住者提供休闲空间和自然环境。
总结和回顾:勒·柯布西耶的现代主义建筑观点强调了功能主义、布鲁提乌斯原则、布鲁赛尔宣言和五点式建筑的重要性。
功能主义使建筑实现了优化的空间利用和舒适的设计;布鲁提乌斯原则强调了建筑的清晰形态和几何结构;布鲁赛尔宣言强调了建筑师对社会发展的责任;五点式建筑则体现了建筑的功能性与美感的结合。
柯布西耶的思想
柯布西耶的思想
[ 摘要 ] 柯布西耶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他所提倡的反对纯装饰,强调建筑本身的功能与形式的结合,建立新的机械与技术的美感,提倡预制和装配等观念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大量的建成大规模住宅的重要方法。
本文试图从他的规划思想产生的背景,基础入手,谈了他的功能理性主义和形式理性主义思想,然后与莱特,霍华德的思想进行比较
[关键词 ] 功能理性形式理性光明城
背景概述
在整个欧洲大陆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技术已经被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层面上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欧洲大陆一片破败,百废待兴,新的建筑思潮有了发挥作用的大背景。
柯布西耶所提倡的建筑观在这个时代有了他最适合发挥的场所。
他所提倡的反对纯装饰,强调建筑本身的功能与形式的结合,建立新的机械与技术的美感,提倡预制和装配等观念是在当时
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大量的建成大规模住宅的重要方法。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也是新兴的工业战胜传统工业的重要标志。
战争对传统城市的破坏以及新旧城市的交替和对人文的关怀是柯布西耶提出明日之城的最大前提。
思想基础
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运动与城市规划的激进分子与主将,是现代城市运动的狂飙式人物,毫无疑问,它也是影响现代建筑运动、现代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的巨人,对于西方建筑与城市规划中“机械美学”思想体系和“功能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的一个平民家庭,后来长期生活、工作在法国,他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建筑、规划大师,从小就在瑞士从事指标的生涯对他后来机械主义建筑、规划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柯布西耶设计思想的逐步成熟,1923年他出版了论文集走向新建筑,明确地提出了机械美学的观点和相应的理论体系。
与霍华德、赖特等人的思想截然不同,柯布西耶主张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要向前看,他否定传统的装饰和含情脉
脉的空间美,认为最代表未来的是机械的美,未来世界基本应该是按照机械原则组织起来的机器的时代,房屋只是“居住的机器”,“只有驴子才会走出区县的线条”。
柯布西耶希望利用现代设计来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利用设计来创造美好社会的理想,表现出了一种非常典型的现代主义思想。
他大量的出版著作[明日城市];[乌托邦主义];[当大教堂是白色的时候]等等,不断宣传自己的思想。
柯布西耶最早的社会观体现在他的建筑观上,俄国的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掌握政权,这种新兴的力量强烈的刺激了柯布西耶,作为一个思想家而不光是建筑师,他的设计开始更加平和,对于住宅重建的关注使得他在某些方面上更接近于社会主义者的想法,这也影响了他的城市观。
他认为,交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车辆的增多,而道路面积有限,交通愈近市中心愈集中,而城市是由内向外发展,愈近市中心道路愈窄,他主张是中心空地、绿化要多,并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以及车辆与住宅的直接联系,减少接到交叉口或阻止分层的立体交通。
按照这些理论,他把对于巴黎的构想是建造大量
的高密度住宅和办公的高楼,立体和地下交通发达,并大量的植植物,以期获得人们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
对于方格网的形式,功能的严谨分区和几何学上的构图划分是设计的主要手法。
柯布西耶以建筑美学的角度,从根本上向旧的建筑和规划理论发起了冲击。
这意味着20世纪初期“新建筑运动”向学院派及古典主义的冲击扩大到城市规划的领域。
柯布西耶的功能理性主义规划思想
柯布西耶1922年发表了[明日城市]一书,他在美术展上提交了一个极其理性的城市规划方案,取名为“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这个规划堪称现代城市规划范式的里程碑,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的观念展示。
在这个设计方案里,柯布西耶集中展示了他对现代城市的伟大设想:他反对传统式的街道和广场,而追求有严谨的城市格网和大片绿地组成的充满秩序与理性的城市格局,通过在城市中心建筑富有雕塑感的摩天楼群来换取公共的空地,并体现几何形体之间的协调与均衡。
这一切设想与他的立体主义和理性绘画作品一样,透射出一种纯粹的几何秩序“美”、功能理性“美”,体现了时间与
空间、空间与运动交互影响的现代艺术观。
他充分阐述了从功能和理性角度出发的对现代城市的基本理解,从现代建筑运动的思潮中所引发出的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
整个城市平面呈现出严格的几何形构图特征,矩形的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犹如及其部件一样规整而有序。
这个规划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尤其是提高市中心区的密度来改善交通,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以形成新的城市发展概念。
在这项规划中,柯布西耶还特别强调了城市建设现代快速交通运输方式的重要性,在中心区规划了一个地下、地面乃至空中交汇的交通枢纽,将失去与郊区用地铁和铁路线联系起来。
在1930年布鲁塞尔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上,柯布西耶又提出了“光明城”的规划,进一步表达了他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柯布西耶一反自空想社会主义者与霍华德以来有关通过分散主义手法来解决“城市病”的主导性思想,他承认和面对大城市问题的现实,但并不反对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和现代化的技术力量,主张用全新的规划和建筑方式来改造城市,因此,人们又常常把他
的设想统称为“集中注意城市”。
柯布西耶的“形式理性主义”的规划思想二战后,柯布西耶的规划设计思想也发生了新的形式变化,他主持了昌迪加尔城市和政府建筑的设计,借此机会展示了他的规划思想。
昌迪加尔城市规划开创了现代城市规划史上形而至上的代表,柯布西耶将形式理性主义的的规划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各种复杂的城市功能装载到某种所谓可掌控的、有秩序的城市象形形态中,正是“功能主义”加“象征主义”或者说是“形式理性主义”的体现。
柯布西耶与赖特规划思想对比
柯布西耶和赖特的城市规划概念出发点其实并不一致。
柯布西耶是基于战后的重建环境和对新兴事物的崇拜,赖特则是对于大城市的不满和美好的乡土环境的热爱。
柯布西耶是旧立新, 赖特是追本溯源。
我们应当看到,柯布西耶的思想是绝对的理性主义,并且对于推断,不论正确与否,是合理的;而赖特则相对比较感性,更多的是基于个人判断和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对于城市的看法的两种根本态度。
在对比
柯布西耶和赖特的两个极端的规划理论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的共性,即:都有大量的绿化空间在他们“理想的城市”中;都已经开始思考当时所出现的新技术:电话和汽车对城市产生的影响。
柯布西耶与霍华德思想对比
如果说霍华德是希望通过分散的手段来解决城市的空间与效率问题,那么显然,柯布西耶则是希望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借助于新技术手段来解决城市问题。
因此可以说他们提供了分散发展与集中发展两种模式。
在关于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走向上:霍华德是希望通过建设一组规模适度的城市来解决大城市模式可能出现的问题,遏制大城市的出现;而柯布西耶则希望通过对既有大城市内部空间的急剧方式与功能改造,使这些大城市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挥的需要。
结语
柯布西耶的集中注意规划思想在战后西方国家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强烈的影响了战后西方城市的大规模重建。
柯布西耶希望把城市按照机械的方式进行规划,明确的
功能分区、超级的立体交通体系、巨大的公共社区、一体化的关联系统等等,都表明了他对规范、秩序和可控的社会结构的向往。
因而,柯布西耶的规划思想中常常渗透出极其“专制”与“独裁”的设计哲学特征,这与他另一方面不是健儿具有的现代主义民主特色看似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但这也正是柯布西耶个人时时表现为双重性格、双重原则的鲜明写照。
心得
城市发展至今,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人类的现实生活需求和对美好家园向往的矛盾,无法同时保证在有限的土地和资源上能同时满足这两点,加上意识和文化之间某些差别的不可调和, 拼贴或许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建筑师和规划师在限定的条件下无法对问题解决的尽善尽美,那么,选择解决何种问题就成了第一考虑,接下来再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了。
单一模式下的城市不可避免的要面临衰败,新城的高密度,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以及人口结构的破坏都使得城市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在大城市设置密度极低的区域也不太现实,共生和共融是集中式与分散式城市理论共同作用的主题。
我们需要了解大师们关于问题
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法,而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手法和形式,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好城市规划和改造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