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评审标准任务分解与支撑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670.00 KB
- 文档页数:44
****人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分工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评审标准评审要点支撑材料自评等级 1.1.1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 规模适宜。
1.1.1.1 【C】 1.等级批准文件; 医院的功能、任 1. 医院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二级医院设2.3.4.5.6人事科出具相关务和定位明臵标准,获得批准等级至少正式执业三年证明材料。
确,保持适度规以上。
(院办)模,符合卫生行2. 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之比应不低于政部门规定二1.15:1。
(人事科)级医院设臵标3. 病房护士与开放床位之比不低于0.4:1。
准。
(人事科、护理部)人事科负总责4. 在岗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50%。
5. (人事科)6. 全院工程技术人员占全院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
(人事科)【B】符合“C”,并 1-4.相关科室出具相关材料。
1.临床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90%。
5. 开放床位明显大于执业登(人事科、医务科)记床位时,有增加床位的申请2.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50%。
记录。
(人事科、护理部) 3.平均住院日≤12天。
(统计室)4.保持适宜的床位使用率≤93%。
(统计室)5.开放床位明显大于执业登记床位时,有增加床位的申请记录。
(医务科)【A】符合“B”,并医院功能、任务和定位符合卫生区域规划,达到卫生行政部门设臵标准。
(院办)1.1.2医院有承担服务区域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臵能力,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1.1.2.1 【C】 1.相关设备、人员名单主要承担急危1.有承担本辖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急2.现场查看重症和疑难疾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3. 重症医学床位数及占医院病的诊疗。
医学队与处臵能力。
(设备科、人事科、医务科)总床位比例。
影像与介入诊2.急诊科独立设臵,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4.医院提供连续性服务的制疗部门可提供诊疗。
医院评审任务分解与支撑材料1医院评审任务分解与支撑材料11.引言(100字)医院评审是一种对医院管理和服务质量进行全面评估的工作,旨在提供改进医院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的建议,同时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医院评审任务进行分解,并提供支撑材料,以帮助评审人员进行评审工作。
2.任务分解(400字)a.医院管理评审:评估医院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员配置等方面的情况,包括医院领导层的管理能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效果、岗位职责的明确度等。
b.医院服务质量评审:评估医院的诊疗过程、医务人员素质、设备设施等方面的情况,包括医生的专业水平、护士的服务态度、医疗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c.医院安全评审:评估医院的安全管理措施、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包括医院的消防设施、应急预案、危险品的储存管理等。
d.患者满意度评估:通过调查问卷、面谈等方式,评估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包括医生的沟通能力、护士的关怀态度、医院的环境卫生等。
3.支撑材料(600字)a.医院组织结构图:展示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协作方式,有助于评估医院的管理效能。
b.医院管理规章制度:提供医院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岗位职责、医院章程等,有助于评估医院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c.医院人员流动情况:提供医院各个岗位的人员流动情况,包括离职率、调动情况等,有助于评估医院的人员配置是否合理。
d.患者就诊记录:提供一定时间内的患者就诊记录,包括疾病种类、就诊科室等,有助于评估医院的服务质量。
e.医院设备设施清单:提供医院各类设备设施的清单和状况,包括设备的年限、维护情况等,有助于评估医院的设备设施是否完善。
f.医院安全管理手册:提供医院的安全管理手册,包括消防安全、医疗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规定,有助于评估医院的安全管理情况。
g.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提供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医生沟通能力、护士服务态度、医院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评价内容,有助于评估医院的服务质量。
4.结论(100字)通过对医院评审任务进行分解,并提供相应的支撑材料,可以帮助评审人员更加有效地进行评审工作,准确地评估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医院改进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甲医院评审任务分解与支撑材料一、任务分解1.建立评审小组首先,需要组建一个评审小组,由医院的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
评审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整个评审过程的组织、协调和执行。
2.确定评审范围评审小组需要明确评审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人员培训与发展、医疗设施与设备、临床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3.收集支撑材料评审小组需要收集相关的支撑材料,包括医院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政策文件、质量监测报告、临床路径等。
这些材料将作为评审的依据和证明,需要充分准备和归档。
4.开展评审活动评审小组根据评审范围和内容,制定评审方案和时间表,安排专家对医院进行实地考察、访谈和观察,以了解医院的实际情况。
评审小组还需要对医院的工作人员进行匿名调查和满意度测评,获得更全面的评估结果。
5.编写评审报告在评审活动结束后,评审小组根据评审结果和发现,编写评审报告。
评审报告需要准确、客观地反映评审的结果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指导意见。
评审报告将作为医院改进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二、支撑材料1.医院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这些材料包括医院的组织机构图、部门设置、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等。
这些材料反映了医院的管理层级和决策机制,评审小组可以通过这些材料了解医院的管理结构和工作流程。
2.质量监测报告医院的质量监测报告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
这些报告包括医院的临床病例讨论、不良事件报告、手术并发症情况、医疗差错报告等。
评审小组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报告,了解医院的质量控制和改进的情况。
3.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是评估医院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的重要依据。
评审小组可以通过分析医院的临床路径和治疗指南,了解医院的治疗流程和标准化程度。
4.人员培训和发展材料医院的人员培训和发展是保证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
评审小组可以通过分析医院的培训材料、培训记录和培训计划,了解医院的人员培训和发展情况。
5.患者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调查是对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
(医疗质量及标准)医院评审标准任务分解与支撑材料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分工(第1—3章)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支撑材料, 自评等级1.1.1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规模适宜。
1.1.1.1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三级医院设置标准。
人事科负总责, 【C】1.医院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三级医院设置标准,获得批准等级至少正式执业三年以上。
(院办)2.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之比应不低于1.15:1。
(人事科)3.病房护士与开放床位之比不低于0.4:1。
(人事科、护理部)4.在岗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50%。
5.(人事科)全院工程技术人员占全院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
(人事科), 1.等级批准文件; 2.3.4.5.6人事科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 【B】符合“C”,并1.临床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90%。
(人事科、医务科)2.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50%。
(人事科、护理部)3.平均住院日≤12天。
(统计室)4.保持适宜的床位使用率≤93%。
(统计室)5.开放床位明显大于执业登记床位时,有增加床位的申请记录。
(医务科), 1-4.相关科室出具相关材料。
5.开放床位明显大于执业登记床位时,有增加床位的申请记录。
,, 【A】符合“B”,并医院功能、任务和定位符合卫生区域规划,达到卫生行政部门设置标准。
(院办), ,1.1.2医院有承担服务区域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1.1.2.1主要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诊疗。
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医务科、门诊部负总责, 【C】1.有承担本辖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
(设备科、人事科、医务科)2.急诊科独立设置,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
1.1.2.1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
可提供24 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医务科负责)【C】1.有承担本辖区常见病、多发病、部份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
2.急诊部门独立设置,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
3.预防、保健、康复独立设置。
4.根据病源,与三级综合医院距离较远或者危重病人转诊艰难的二级医院的重症医学床位数可占医院总床位的 2%。
5.医学影像可提供 24 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B】符合“C”,并1.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3%。
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30%。
3.医学影像(含 CT、超声)可提供 24 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A】符合“B”,并院办医务科人力资源部急诊科医务科医务科放射科、B 超室、心电图医务科医务科放射科、 B 超室支撑材料1、相关设备、人员(医疗、护理),医院《医疗机构诊疗许可证》、医院上一年度诊疗病种统计表、医院设备清单、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花名册和职称结构统计表2、现场查看(急诊科、预防、保健、康复独立设置,科室设置文件)。
3、重症医学床位及占总床位的比例(医院文件)。
4、医院提供 24 小时服务的制度或者规定、相关科室排班表。
5、科室设置情况(医院执业证副本)1、重症医学收治患者标准(收入、转出标准)及重症医学收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估表及统计表同B1.4.3.2 1.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5%2.且符合重症评估标准的患者≥40%【C】1.根据灾害易损性分析的结果制订各种专项预案,明确应对不同突发公共事件的标准操作程序。
2.制订医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总体预案和部门预案,明确在应急状态下各个部门的责任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以及应急反应行动的程序。
编制各类应急预案。
(★) (医务科负责)3.有节假日及夜间应急相关工作预案,配备充分的应急处理资源,包括人员、应急物资、应急通讯工具等。
【B】符合“C”,并编制医院应急预案手册,方便员工随时查阅,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知晓本部门和本岗位相关职责与流程。
三级医院评审任务分解与支撑材料目录一、介绍1.评审的背景和目的(200字)2.评审的范围和内容(200字)二、评审任务分解1.组织与管理a.组织评审的机构和人员(100字)b.设定评审的时间安排(100字)c.与评审相关的管理工作,如会议安排、记录等(200字)2.数据收集与分析b.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方法(100字)3.现场观察与访谈a.确定观察和访谈的范围和主要内容(100字)b.评审人员的分工和培训(100字)c.现场观察和访谈的流程和记录(200字)4.文件审查与分析a.需要审查的文件和材料清单(100字)b.文件审查的方法和流程(100字)c.审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200字)5.问题发现与分析a.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的分类和整理(100字)b.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影响评估(200字)6.结果报告与建议a.报告的撰写和组织结构(100字)b.结果的呈现和解读(100字)c.对评审结果的建议和改进措施(200字)1.评审任务书及相关通知函(100字)2.需要审查的文件和材料清单(100字)3.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工具和模板(100字)4.现场观察和访谈的记录模板(100字)5.问题发现和分析的工具和模板(100字)6.结果报告和建议的撰写指导(100字)四、评价指标与权重1.评审过程中的评价指标和权重的设定(200字)2.每个评价指标的解释和衡量方式(200字)总结(200字)以上是关于三级医院评审任务分解与支撑材料目录的详细介绍,包括任务分解的各个方面以及评审过程中所需的支撑材料清单。
通过这个目录,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评审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和证据支持,确保评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分工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评审标准评审要点支撑材料自评等级1.1.1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 规模适宜。
1.1.1.1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三级医院设置标准。
人事科负总责【C】1.医院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三级医院设置标准,获得批准等级至少正式执业三年以上。
(院办)2.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之比应不低于:1。
(人事科)3.病房护士与开放床位之比不低于:1。
(人事科、护理部)4.在岗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50%。
5.(人事科)6.全院工程技术人员占全院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
(人事科)1.等级批准文件;2.3.4.人事科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B】符合“C”,并1.临床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90%。
(人事科、医务科)2.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50%。
(人事科、护理部)3.平均住院日≤12天。
(统计室)4.保持适宜的床位使用率≤93%。
(统计室)5.开放床位明显大于执业登记床位时,有增加床位的申请记录。
(医务科)1-4.相关科室出具相关材料。
5. 开放床位明显大于执业登记床位时,有增加床位的申请记录。
【A】符合“B”,并医院功能、任务和定位符合卫生区域规划,达到卫生行政部门设置标准。
(院办)1.1.2医院有承担服务区域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1.1.2.1主要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诊疗。
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医务科、门诊部负总责【C】1.有承担本辖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
(设备科、人事科、医务科)2.急诊科独立设置,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
(门诊部、急诊科)3.重症医学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的2%~5%。
(医务科)4.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医院评审标准任务分解与支撑材料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健康医疗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医院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医院评审成为了衡量医院质量的重要工具,其评审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
而医院评审标准任务分解与支撑材料的编制则是评审标准制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医院评审标准任务分解医院评审标准任务分解指的是将评审标准划分为不同的任务,分别实施和管理。
这个环节是评审标准制定的重要前置工作,也是需求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任务分解需要有清晰的目标。
目标的明确定义有助于更加有效地制定评审标准。
其次,任务分解需要将评审标准分解为不同的任务,每个任务由专业人员负责。
这有利于提升评审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最后,任务分解应当将每个任务之间的联系和依赖关系清晰地体现出来。
这有助于实现任务的协调和运作。
二、医院评审标准支撑材料医院评审标准支撑材料指的是评审标准的背景和依据。
是评审标准制定的重要支撑和依托。
它能够对于评审标准的正确性和可信度进行保障,使得评审标准更加科学和合理。
医院评审标准支撑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院战略规划和目标设定2. 治理和管理制度3. 员工招聘、培训和管理制度4. 医疗设备、仪器和医疗用品的采购和管理制度5. 医疗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对上述方面的全面分析和了解,可以较好地支撑评审标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编制医院评审标准的意义设计和制定可靠的医院评审标准对于医院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突出了以下几点:首先,评审标准可以帮助医院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身现状。
评审标准可以检查医院所有治理和管理方面的情况,也能够发现各个方面的薄弱环节。
其次,评审标准可以促进医院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通过对评审标准的严格检查,医院可以及时掌握自身不足之处并且及时提出改进措施,这样有助于不断提升医院的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
最后,评审标准可以帮助社会公众更好的了解医院的整体情况。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任务分解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评审标准评审要点支撑材料自评等级1.1.1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规模适宜。
【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三级医院设置标准。
1 .3 .人事科负总责5.、6.医院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三级医院设置标准,获得批准等级至少正式执业三年以上。
(院办)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之比应不低于1.15:1。
1.等级批准文件2.3.4.5.6 人事科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人事科)病房护士与开放床位之比不低于(人事科、护理部)0.4:1 。
在岗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50%(人事科)全院工程技术人员占全院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 (人事科)【B】符合“ C”,并1.临床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90% (人事科、医务科)2.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50% 1-4.相关科室出具相关材料。
5.开放床位明显大于执业登记床位时,有增加床位的申请记录。
(人事科、护理部)3. 平均住院日w 12天。
(病案室)4. 保持适宜的床位使用率W 93%(病案室、信息科)5.开放床位明显大于执业登记床位时,有增加床位的申请记录。
(医务科)_【A J符合“ B”,并医院功能、任务和定位符合卫生区域规划,达到卫生行政部门设置标准。
(院办)1.1.2医院有承担服务区域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1.1.2.1主要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诊疗。
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C】1. 有承担本辖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
(设备科、人事科、医务科)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2. 急诊科独立设置,诊疗。
(门诊部、急诊科)3. 重症医学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的(医务科)2%^ 5%医务科、门诊部负总责4.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急诊诊疗服务。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分工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
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
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
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
四、应急管理
五、临床医学教育
六、科研及其成果推广
第二章医院服务
五、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
七、投诉管理
八、就诊环境管理
第三章患者安全
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
D】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综合医院评审工作分工四、应急管理评审标准评审要点1.4.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
服从指挥,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和配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
1.4.2加强领导,成立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医院应急指挥系统,落实责任,建立并不 断完善医院应支撑材料自评等级141.1遵守国家法律、 法规,严格执行 各级政府制定的 应急预案,承担 突发公共事件的 医疗救援和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防 控工作。
院办负总责【C 】 1. 各级各类人员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和各级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的内容。
(院 办)2. 医院明确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应发挥的功 能和承担的任务。
(院办)3. 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承担突发公共事 件的医疗救援。
(医务科)4. 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承担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防控工作。
(医务科)5. 有完备的应急响应机制。
(院办) 【B 】符合“ C ”并1. 有主管职能部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相 关人员熟悉应急预案以及医院的执行流 程。
(院办)2. 有参与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和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防控工作的完整资料。
(医务科、 护理部、预防保健科、门诊部) 【A 】符合“ B ”并对参与的每一例医疗救援或防控工作均 有总结分析,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医 务科)1. 各级政府应急预案;2. 政府相关文件;3. 突发事件医疗救 援预案;4. 防控预案;5. 响应机制(并入防 控预案)。
1. 医院总应急预案及流程;2. 工作记录。
分析总结记录。
【B 】符合“ C ”,并 1. 有院内、外和院内各部门、各科室间的 协调机制,有明确的协调部门和协调人。
(院办)2. 有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相关制度。
(院 办) 3•应急队伍组成垂直和水平关系明晰,跨 度合理,覆盖应急反应的各个方面,确保 应急行动的协调和咼效,能够得到后勤系 统和医学装备部门的支持。
(院办、总务 科、设备科)【A 】符合“ B ”,并1. 有应急演练或应急实践总结分析,对应 急指挥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价,持续改进应 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