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必须营养素功能,摄入量,缺乏症以及食物来源
- 格式:xls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5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简表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构建和维护身体组织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可以提供身体运行所需的能量。
蛋白质还可以帮助合成酶、激素和抗体等重要物质,参与调节体内的各种生物功能。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它们主要分为简单的单糖、复杂的多糖和纤维素。
碳水化合物可以迅速转化为葡萄糖,提供给身体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和脑力活动所需的能量。
纤维素虽然不能被身体吸收,但它对于肠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预防便秘和其他消化问题。
脂肪: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储备物质,它也是维持身体正常运作所需的必要成分之一。
脂肪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维护体温和提供身体对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然而,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增加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有机物质,虽然数量很少,但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多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6和叶酸等。
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
维生素在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维护视力和骨骼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
常见的矿物质包括钙、镁、铁、锌、钾和钠等。
矿物质在维持酸碱平衡、构建骨骼、传递神经冲动和维持心脏功能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微量元素如硒、铜和锰等也对身体的正常运作有着重要的保健作用。
水: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它占据了身体重量的大部分比例。
水不仅对于体内物质的转运和新陈代谢过程起到关键作用,还能维持体温、保护关节和组织,并帮助排除废物和毒素。
总结: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这些营养素在身体内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健康的营养平衡。
因此,我们在日常饮食中要注重多样化和均衡,以满足身体各方面的营养需求。
同时,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生理状况和活动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获得充足的营养,并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中国居民膳⾷营养素参考摄⼊量(2013)术语介绍2013版中国居民膳⾷营养素参考摄⼊量术语介绍及对照表随着经济的发展,膳⾷模式改变,⼈类慢性疾病发病率提⾼。
膳⾷营养素参考摄⼊量(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是以防⽌慢性疾病为⽬标,在推荐的每⽇膳⾷营养摄⼊量(RDA)基础上发展起来⼀组每⽇平均膳⾷参考营养素摄⼊量的系列标准。
DRIs给出了⽇常推荐的各种物质的摄⼊量,使得⼈们对于⾃⾝营养的摄⼊量控制问题上有据可考。
我国营养学家在2000年第⼀版《中国居民膳⾷营养素参考摄⼊量》中包括四个参数:平均需要量、推荐摄⼊量、适宜摄⼊量、可耐受最⾼摄⼊量。
随着营养学研究的发展,DRIs内容逐渐增加,我国2013年修订版增加了与NCD(慢性⾮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Chronic Disease,NCD:慢病,重点是指那些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医疗费⽤昂贵的,并有明确预防措施的疾病。
当前主要指⼼脑⾎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理性疾病等⼀组疾病。
)有关的三个参数: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预防⾮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量(PI-NCD,简称建议摄⼊量,PI)和某些膳⾷成分的特定建议值(SPL)。
(⼀)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EAR是指某⼀特定性别年龄及⽣理状况群体中个体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按照EAR⽔平摄⼊营养素,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某⼀特定性别年龄及⽣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平,但不能满⾜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是制订RNI的基础,由于某些营养素的研究尚缺乏⾜够的⼈体需要量资料,因此并⾮所有营养素都能制定出其EAR(⼆)推荐摄⼊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RNI是指可以满⾜某⼀特定性别年龄及⽣理状况群体中绝⼤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某种营养素摄⼊⽔平,长期摄⼊RNI⽔平可以满⾜机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以保障机体健康。
人体所需所有营养和所有微量元素人体所需的营养和微量元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通常通过食物和饮水摄入,通过新陈代谢供给能量、修复组织和维持生存所需。
以下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和微量元素的详细介绍:3.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主要构成成分,包括肌肉、骨骼、酶和激素等。
每克蛋白质可以提供4千卡的能量。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有9种必需氨基酸必须通过食物摄入。
蛋白质不仅是身体组织建设的原料,还参与细胞修复和代谢过程。
4.维生素:维生素是身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有机物质。
主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B、C、D、E和K等。
维生素在调节代谢、保护神经系统、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的维生素对于不同的生理过程有不同的作用。
5.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无机物质,包括钠、钾、钙、镁、铁、锌等。
矿物质在维持酸碱平衡、传递神经冲动、构建骨骼和牙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不同的矿物质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保持健康状态至关重要。
除了以上列举的主要营养素和微量元素,人体还需要足够的水分、膳食纤维和其他辅助营养物质。
水分对于维持体温、消化、代谢和营养输送起到关键作用。
膳食纤维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降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辅助营养物质如抗氧化剂、益生菌和酶等也对人体健康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总结起来,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需要摄取多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分、膳食纤维和其他辅助营养物质。
通过保持均衡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获得充足的营养,并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功能。
人体六大营养素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和组织修复以及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凡是能维持人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称为营养素。
人体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水;其中,糖、蛋白质和脂肪是供给人体能量的物质。
前三者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主要来自九大类食物:谷类、蛋类、奶类、根茎类、肉类、鱼虾和贝类、豆类、干果类、蔬菜和瓜果类。
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水和纤维素7类、还包含许多非必须营养素。
矿物质:(无机盐)占人体体重的4%常量元素:钙磷硫钾钠氯镁七种>0.01%微量元素:铁铜锌碘硒等<0.01%水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机体的物质代谢,生理活动均离不开水的参与。
正常成人水分大约为70%,婴儿体重的80%左右是水,老年人身体55%是水分。
每天每公斤体重需水约150毫升,母乳中绝大部分是水,母乳喂养喂水要适当调整。
可以用150毫升乘上体重的公斤数得出需水量,再减去食入的奶量,就可得出应喂水的量。
水来源于各种食物和饮水。
生命的源泉1、营养素的消化吸收2、 物质的交换3、 血液的循环4、 新组织的合成5、 废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泄6、 体温的调节7、 保护人体组织和器官8、饮水过量表现:如果水摄入量超过肾脏排出的能力,可引起体内水过多或引起水中毒。
多见于疾病,正常人极少见水中毒。
水中毒时,可因脑细胞肿胀、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而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更甚者可发生渐进性精神迟钝,恍惚、昏迷、惊厥等,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9、水缺乏症:水摄入不足或水丢失过多,可引起体内失水亦称为脱水。
根据水与电解质丧失比例不同,分三种类型。
1> 脱水:以水的丢失为主,电解质丢失相对较少。
2> 低渗性脱水:以电解质丢失为主,水的丢失较少。
人体所需营养及如何补充汇总(收集整理)1、水每人每天约需补充2500ML(8大杯水)。
水占人体体重的60% ---70%。
缺水的人细胞不饱满,皮肤不光滑。
人体新陈代谢都离不开水。
来源:喝优质水。
因为水在人体内所占比例最大,所以一定要饮用优质水。
2、蛋白质功能:蛋白质占人体体重的20%,是唯一能修复人体器官的物质。
人体除胆汁和尿液外都由蛋白质构成(因为细胞是由蛋白质组成)。
人体代谢、激素、免疫物质等大都是蛋白质;人体大部分营养也是靠蛋白质去调动运送。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蛋白质可以使伤口愈合快、安神、神经功能变好。
缺乏蛋白质症状:口干、胃口不好、头发开叉、感觉容易疲倦、免疫力下降、易感冒、大脑迟钝、记忆力差、性能力差。
成年人按体重公的数补:按体重1公斤补1克。
但男性不超过75g/天,女性不超过65g/天。
两岁以上小孩每天需补40克以上。
注意事项:但如果过量食用,则会加重肾的负担。
因为当人体摄入蛋白质食物的时候,消化系统把它分解成氨基酸、尿素和其他废物等,进入血液循环。
肾把尿素从血液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蛋白质跟骨骼健康也息息相关。
美国普渡大学食物营养中心,她发现高白质摄入过量会导致钙质流失。
相关知识:很多含高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经常含有一些有害成分:像肉类中的饱和脂肪酸会导致动脉堵塞,还有所含胆固醇容易造成心脏的冠状动脉堵塞,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猝死等心血管疾病等。
而豆类及豆制品中所含有的大豆蛋白不仅对人体有益更益吸收,并且不含饱和脂肪酸。
食补来源:豆腐、豆制品;芝麻、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干果类的蛋白质的含量均较高。
3、维生素(A、B、C、D、E)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要素,故也被称为“维它命”。
它的总体功能是消化、吸收营养。
维生素分维生素A、维B、维C. 维D. 维E. 维P.等.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维A功能:预防夜肓证、视力减退,保持皮肤和粘膜正常,维持免疫机能。
缺维A症状:视力减退、皮肤粗糙、指甲易断、易感冒、肺炎。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与来源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七大类:矿物质、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水和膳食纤维。
七种营养素在人体可以发挥三方面的生理作用:其一是作为能源物质,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其二是作为人体“建筑〞材料。
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有蛋白质;其三是作为调节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有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
这些营养素分布于各种食物之中,只要你能广食,就可以得到。
七大营养素包括:1.蛋白质2.脂类3.碳水化合物4.维生素5.矿物质6.水7.粗纤维〔食物纤维〕1.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一定构架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与生命、生命活动严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
功能 1.构成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约占人体总固体量的45% 2.用于更新和修补组织细胞,并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
3.提供能量。
人体每天所需热能大约有10~15%来自蛋白质。
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在常用的每100克食物中,肉类含蛋白质10—20克,鱼类含15—20克,全蛋含13—15克,豆类含20—30克,谷类含8—12克,蔬菜、水果含1—2克动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含量多,豆类含量很多,质上比动物性食物也不差。
判断蛋白质质的优劣有三点:(1)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得越彻底,其营养价值就越高。
整粒大豆的消化率为60%,做成豆腐、豆浆后可提高到90%,其他蛋白质在煮熟后吸收率也能提高,如乳类为98%,肉类为93%,蛋类为98%,米饭为82%。
(2)被人体吸收后的蛋白质,利用的程度有高有低,利用程度越高,其营养价值也越高。
利用的程度上下,叫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常用食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是:鸡蛋94%,牛奶85%,鱼肉83%,虾77%,牛肉76%,大米77%,白菜76%,小麦67%。
动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一般比植物蛋白质高。
(3)看所含必需氨基酸是否丰富,种类是否齐全,比例是否适当。
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叫完全蛋白质,如动物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
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营养是供给人类用于修补旧组织、增生新组织、产生能量和维持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合理食物。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篇1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前三者在体内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营养素。
(1)蛋白质如果把人体当作一座建筑物,那么蛋白质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建筑材料。
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液、肌肉、神经、皮肤、毛发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还参与组织的更新和修复;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增强抵抗力;蛋白质还产能,为儿童生长发育提供能源,故又是产能营养素之(2)脂肪是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被人体吸收后供给热量,是同等量蛋白质或碳水化物供能量的2倍;脂肪是人体内能量供应的重要的贮备形式;脂肪还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体表脂肪可隔热保温,减少体热散失,支持、保护体内各种脏器,以及关节等不受损伤。
(3)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参与许多生命活动,是细胞膜及不少组织的组成部分;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促进脂肪、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作用。
(4)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一类化合物它们不提供能量,也不是机体的构造成分,但膳食中绝对不可缺少,如某种维生素长期缺乏或不足,即可引起代谢紊乱,以及出现病理状态而形成维生素缺乏症。
(5)矿物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又一类营养素它包括人体所需的元素,如钙、磷、铁、锌、铜等。
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帮助调节体内酸碱平衡、肌肉收缩、神经反应等。
(6)水是人类和动物(包括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水可以转运生命必需的各种物质及排除体内不需要的代谢产物;促进体内的一切化学反应;通过不知觉的水分蒸发及汗液分泌散发大量的热量来调节体温;关节滑液、呼吸道及胃肠道粘液均有良好的润滑作用,泪液可防止眼睛干燥,唾液有利于咽部湿润及吞咽食物。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食物成分有哪些?食物成分非常复杂,除了目前认识的7大类40多种营养素外,还有一些没有被认识以及正在认识的对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
营养素通过食物获取并能在人体内被利用,具有供给机体能量、构成机体组织及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称为营养素。
有的营养素在体内可以合成,有的在体内不能合成,营养学上称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营养素为“必需营养素”。
分为7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
根据需要量或体内含量多少前三者称为宏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称为微量营养素。
如果在膳食中长期缺乏某种必需营养素,不仅可引起相关的营养缺乏病,还会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膳食中如果长期过量摄入某种必需营养素,则可导致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健康有益物质在植物性食物中还存在一些有益健康,但又不符合必需营养素标准的成分,这类具有潜在预防和治疗人与动物慢性疾病发生或发展的非营养性、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泛称植物化学物质。
植物化学物质中:类黄酮,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的外层及整粒的谷类食物中,有代表性的是大豆异黄酮。
花青素类,是植物色素的主要成分,如葡萄、草莓中的原花青素。
儿茶素类,主要存在于茶叶中,如绿茶中含丰富的儿茶素。
有机硫化物,存在于十字花科蔬菜(卷心菜、西兰花等)及葱蒜类蔬菜中。
皂苷类化合物,如人参皂苷、大豆皂苷等。
萜类化合物主要在柑橘类水果(特别是果皮精油)、食品调料、香料和一些植物油、黄豆中含量丰富。
植物多糖按其来源分为香菇多糖、银耳多糖、甘薯多糖、枸杞多糖等,在菌藻类中含量较多。
这些物质的主要功能涉及抗癌、抗氧化、免疫调节、抗微生物及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食品营养素合适摄入量是多少?蛋白质正常成年人体内蛋白质含量稳定,体内全部蛋白质每天有3﹪左右进行更新。
消耗的部分,必须每天从膳食蛋白质得到补充而保持平衡。
蛋白质主要功能包括构成和修复机体组织、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和提供能量。
营养学基础总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营养——指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成分,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况的动态过程。
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够为人体所利用的有效成分,能提供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构成机体的原材料。
3.必需氨基酸——必须由食物供给,人体不能合成,为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必需4.条件必需氨基酸——在某些生理条件下,人体合成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5.半必需氨基酸——可由其他氨基到转化而来,若由膳食中提供则可减少相应氨基酸的供给6.限制性氨基酸——食物蛋白EAA与参考蛋白的EAA构成比较,数量最感缺乏者称为LAA。
7.氨基酸模式——某种蛋白质中各种EAA含量之间的构成比例8.蛋白质互补作用——在饮食中提倡食物多样化,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混合食用,必需氨基酸得以互相补充,使其模式更接近人体的需要,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9.食物蛋白质消化率——(食物氮-粪氮)/食物氮×100%10.食物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氮贮留量/氮吸收量×10011.参考蛋白质——鸡蛋蛋白/母乳蛋白EAA相互比值与人体最接近,它们的生物价最接近100,即在体内将近100%可被利用。
通常将鸡蛋蛋白作为参考蛋白质。
12.完全蛋白——必需AA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与人体需要相近,既能保证健康、又能促进儿童发育13.半完全蛋白——所含必需AA种类齐全,但多少不均匀,比例偏离人体所需,以其为唯一蛋白来源时,只能维持生命,不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14.不完全蛋白——必需AA种类不齐全,为唯一来源时,不能维持生命15.氮正平衡——摄入氮>排泄氮16.等平衡——摄入氮=排泄氮17.负平衡——摄入氮<排泄氮18.脂肪——中性脂肪—甘油三脂19.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20.动脂——受营养状况和机体活动量影响而变化很大的脂肪21.定脂——磷脂、固醇类、鞘脂、糖脂等称为类脂,主要存在于细胞原生质和细胞膜中,其储量不易受进食情况的影响22.膳食纤维——为植物可食部分或碳水化合物类似物,其不能在人类小肠消化和吸收,可部分或完全在结肠内发酵23.乳糖不耐受症——各种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使小肠黏膜刷状缘乳糖酶缺乏,使乳糖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进食含有乳糖的食物时发生的腹泻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24.能量系数——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可利用的能量值称为能量系数25.食物殊动力作用——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能量26.基础代谢——人体在适宜的气温(18 ℃~25 ℃)环境中,处于空腹(一般禁食后12小时)、清醒而安静状态下,维持最基本活动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27.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人体每平方米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28.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在体内既不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的来源,是一类调节物质,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29.维生素A原——植物(黄红绿色蔬菜)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一部分在体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30.常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0.01%31.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0.01%32.重金属元素——指在标准状况下单质密度大于4500kg/立方米的金属元素.常见的重金属元素有镉、汞、银、铜、钡、铅等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重金属元素,砷33.合理营养——要求膳食能供给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并不发生缺乏或过量的情况34.合理膳食——能保证供给符合机体生理状况、劳动条件及生活环境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的膳食应以数量充足、质地良好的不同食品按照营养学的原则遵循正确的烹煮方法和膳食制度调配而成,为身体的发育、成长和健康、长寿服务。
人体所需营养[分类/吸收/每日标准]PART A .人体的营养须要人体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从事劳动,每天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营养物质。
这些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有机和无机物质称为营养素。
营养素可分为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六类。
这些营养素在体内的主要功用是供给能量,构成及修补组织,调节生理功能。
人体对能量和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一定要求,许多国家对膳食中的营养素供给量都订有标准,即推荐的膳食供给量(RDA=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
我国也订有膳食供给量标准。
现简单介绍正常人的营养需要热能人体为维持生命活动和从事劳动,每天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能量,以满足机体需要,人体热能的需要是与其热能的消耗相一致的,即:能量的需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能量消耗。
对处在正常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还要增加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
成年男子18-40岁(体重 60kg),需能量专业知识--整理分享10.0MJ-16.7MJ/d;成年女子18-40岁(体重53kg)需9.24MJ-13.41MJ/d.在一日总热能摄入中,碳水化合物宜占60%-70%,脂肪宜占17%-25%,蛋白质宜占12%-14%。
1.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主要决定于饮食习惯、生产生活水平和劳动强度。
一般以占总热能的65%-75%为宜。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谷类和根茎类食品,如各种粮食和薯类。
蔬菜和水果除含少量单糖处,是纤维素和果胶的主要来源。
2.蛋白质宜占总能量的10%-14%。
蛋白质供给量成人大约每人每日每千克体重为1g.我国膳食以植物为主,蛋白质质量稍差,故定为 1.2g上下。
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蛋类和豆类。
在膳食调配中,应注意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可遵循三个原则搭配食物.其一是食物的生物学种属愈远愈好,其二是搭配的种类愈多愈好;其三是同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