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综合设计实验_设计实验2_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12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实验报告篇一:数电实验报告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功能测试方法。
2.熟悉组合电路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a)TDs-4数电实验箱、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
b)参考元件:74Ls86、74Ls00。
三、预习要求及思考题1.预习要求:1)所用中规模集成组件的功能、外部引线排列及使用方法。
2)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特点和结构特点.3)中规模集成组件一般分析及设计方法.4)用multisim软件对实验进行仿真并分析实验是否成功。
2.思考题在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时,什么是最佳设计方案?四、实验原理1.本实验所用到的集成电路的引脚功能图见附录2.用集成电路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是:1)根据设计要求,定义输入逻辑变量和输出逻辑变量,然后列出真值表;2)利用卡络图或公式法得出最简逻辑表达式,并根据设计要求所指定的门电路或选定的门电路,将最简逻辑表达式变换为与所指定门电路相应的形式;3)画出逻辑图;4)用逻辑门或组件构成实际电路,最后测试验证其逻辑功能。
五、实验内容1.用四2输入异或门(74Ls86)和四2输入与非门(74Ls00)设计一个一位全加器。
1)列出真值表,如下表2-1。
其中Ai、bi、ci分别为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低位向本位的进位;si、ci+1分别为本位和、本位向高位的进位。
2)由表2-1全加器真值表写出函数表达式。
3)将上面两逻辑表达式转换为能用四2输入异或门(74Ls86)和四2输入与非门(74Ls00)实现的表达式。
4)画出逻辑电路图如图2-1,并在图中标明芯片引脚号。
按图选择需要的集成块及门电路连线,将Ai、bi、ci接逻辑开关,输出si、ci+1接发光二极管。
改变输入信号的状态验证真值表。
2.在一个射击游戏中,每人可打三枪,一枪打鸟(A),一枪打鸡(b),一枪打兔子(c)。
实验二 电源等效电路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建立电源模型、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2、研究电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加深对电压源和电流源特性的理解。
3、验证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4、理解阻抗匹配,掌握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
5、掌握根据电源外特性设计实际电源模型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互换理想电压源具有端电压保持恒定不变,而输出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实验中使用的恒压源在规定的电流范围内,具有很小的内阻,可以将它视为一个电压源。
理想电流源具有输出电流保持恒定不变,而端电压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实验中使用的恒流源在规定的电压范围内,具有极大的内阻,可以将它视为一个电流源。
实际电压源可以用一个内阻R S 和电压源U S 串联表示,其端电压U 随输出电流I 增大而降低。
在实验中,可以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与恒压源相串联来模拟一个实际电压源。
实际电流源是用一个内阻R S 和电流源I S 并联表示,其输出电流I 随端电压U 增大而减小。
在实验中,可以用一个大阻值的电阻与恒流源相并联来模拟一个实际电流源。
一个实际的电源,就其外部特性而言,既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压源,又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流源。
若视为电压源,则可用一个电压源U s 与一个电阻R S 相串联表示;若视为电流源,则可用一个电流源I S 与一个电阻R S 相并联来表示。
若它们向同样大小的负载供出同样大小的电流和端电压,则称这两个电源是等效的,即具有相同的外特性。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为: (1)取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内阻均为R S ;(2)已知实际电压源的参数为U s 和R S ,则实际电流源的参数为SSS R U I =和R S , 若已知实际电流源的参数为I s 和R S ,则实际电压源的参数为S S S R I U =和R S 。
2、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U S 和一个电阻R S 串联组成的实际电压源来代替,其中:电压源U S 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 内阻R S 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均置零(电压源短接,电流源开路)后的等效电阻R O 。
实验五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此项实验为设计性实验)设计性综合实验要求:1.根据设计任务要求,从单元电路的设计开始选择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和已知条件,计算出元件参数,并选择合适的元件,最后画出总电路图。
2.通过安装调试,实现设计中要求的全部功能。
3.写出完整的设计性综合实验报告,包括调试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分析和讨论。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 能够熟练的、合理的选用集成电路器件。
3.提高电路布局、布线及检查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4.培养书写设计性综合实验报告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一个一位半加器和全加器。
2.设计一个对两个两位无符号的二进制数M、N比较大小的电路(只要求设计出M>N的电路)。
3.对所设计电路进行连接、验证,并写出结果。
三、实验原理及参考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是最常见的逻辑电路,其特点是在任何时刻电路的输出信号仅取决于该时刻的输入信号,而与信号作用前电路原来所处的状态无关。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如图5-1所示。
图5-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流程图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建立输入、输出变量,并列出真值表,然后用逻辑代数或卡诺图化简法求出简化的逻辑表达式,并按实际选用逻辑门的类型修改逻辑表达式。
根据简化后的逻辑表达式,画出逻辑图,用标准器件构成逻辑电路。
最后用实验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 19 -1.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用“与非”门设计一个表决电路。
当四个输入端中有三个或四个为“1”时,输出端才为“1”。
设计步骤:a.根据题意列出真值表如表5-1所示,再填入卡诺图表5-2中。
b.由卡诺图得出逻辑表达式,并简化成“与非”的形式Y=ABC+BCD+ACD+ABD=)′)′()′()′()′((ABCACDBCDABCc.根据逻辑表达式画出用“与非门”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5-2所示。
表5-1表5-2d.用实验验证逻辑功能在实验装置适当位置选定三个14P插座,按照集成块定位标记插好所选集成块。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略
二、实验器件数据
Figure 1 74HC02N(或非)
Figure 2 74HC00(n),与非门74LS00
Figure 3 74HC86N(异或)74LS86
三、 实验原理
1. 二进制加法运算电路
二进制加法电路可以由一位全加器组合而成; 全加器逻辑表达式为:11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D A B C C A B C A B A B C A B ---=⊕⊕⎧
⎨
=+⊕⊕⎩g g ()'
一位全加器电路实现如下:
图中,用74LS00D 代替74HC86N
如果要实现多为二进制的加法运算,可将多个全加器级联。
例如将两个全加器级联, 并且在最后输出接一个带解码器的数字显示管,就构成了一个两位二进制数相加的加法器,
如
下图
2.二进制减法运算电路
为了实现减法电路,引入了补码系统,求补码只需让输入取反并使最后一位来自低位进位置高电平,其中,取反可以通过与高电平做异或运算来实现,电路如下:
注意:此时图中电子管输出应该为减法答案的补码。
下面,将补码答案转换为原码。
有如下电路:
注意,通过对图中低电平/高电平的转换(低位的进位信息和补码的取反信息),该减法电路实际上可以变化为加法电路。
可以加入控制信号K,使其为1时电路执行减法,否则执行加法,电路如下:
四、实验内容
1.基本要求:
原码输出结果,并显示正负标志2.提高要求:略。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李凌峰班级:13级电子1班学号:13348060
一、实验数据与相应原理图:
1、复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对实验中所选的组合电路写出函数式。
设计一个代码转换电路,输入为4位8421码,输出为4位循环码。
对应的各位码如下表所示。
2、实验逻辑函数式:
实际实验逻辑表达式(用一异或门代替与或门):
3、实际实验逻辑图:
4、实际实验操作图
二、实验操作记录
1,检测转换电路:
2,实测波形图
10hz方波:
G3 G2 G1 G0波形:
B1 B2 B3 B4波形图:
由以上波形图张图绘制出总的时序图如下:
三、心得与体会
1、这次实验所用器材用了异或门74LS86和异步计数器74LS197.分析组合逻辑电路
时,要先由给定的组合逻辑电路写函数式,然后对函数式进行化简或变换,再根据最简式列真值表,最后确认逻辑功能。
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则应先根据给定事件的因果关系列出真值表,然后由真值表写函数式,再对函数式进行化简或变换,最后画出逻辑图,并测试逻辑功能。
2、对示波器的操作仍不够熟悉,在将示波器连接到实验箱的测试端时总是忘了要接地,
致使示波器显示信号不正常。
3、在比较波形时,借用同学的接口同时加载4个波形容易做出总的时序图。
电路设计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电路设计实验,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对电路设计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一、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电路设计原理的学习和理解;2. 电路设计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方法;3. 电路设计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二、实验步骤。
1. 确定电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参数;2. 进行电路设计的初步规划和布局;3. 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并进行电路连接;4. 调试和测试电路的性能,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5. 对电路设计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三、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电路设计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分析和调试,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这次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电路设计原理的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验总结。
电路设计实验是电子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实践课程,通过实验,我们不仅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五、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电路设计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参考文献。
[1] 《电路设计与分析》,XXX,XX出版社,200X年。
[2] 《电子电路设计基础》,XXX,XX出版社,200X年。
七、致谢。
在本次实验中,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合作,让我收获颇丰。
同时也感谢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让我能够安心学习和实践。
以上就是本次电路设计实验的实验报告,谢谢大家的阅读。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不同的组合逻辑电路,加深对数字电路和逻辑门的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实验者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中,我们掌握了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并成功设计了多个功能不同的组合逻辑电路。
引言:组合逻辑电路是由多个逻辑门组成的电路,其输出只取决于当前的输入。
在数字电路中,组合逻辑电路是最基本的构建模块,常用于实现各种逻辑功能,如加法器、减法器、多路选择器等。
因此,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实现技巧对于数字电路的学习至关重要。
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在开始实验前,我们先了解了基本的逻辑门,如与门、或门、非门等,并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元件和工具。
2. 设计逻辑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我们开始设计所需的组合逻辑电路。
首先,我们根据真值表确定逻辑功能,并使用布尔代数化简或卡诺图法简化逻辑表达式。
然后,我们根据简化后的逻辑表达式,逐步设计逻辑电路的电路图。
3. 仿真验证:在进行实际的电路搭建之前,我们使用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验证。
通过输入各种组合的逻辑输入,观察输出是否符合预期的逻辑功能。
4. 实际搭建:在通过仿真验证后,我们开始使用实际的电子元件搭建电路。
根据电路图,按照正确的连接方式依次连接各个元件,并进行适当的调试和检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5. 测试与分析:完成电路搭建后,我们对电路进行了进一步的测试。
通过输入各种组合的逻辑输入,观察输出是否符合预期的逻辑功能。
同时,我们还对电路的响应时间、功耗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6. 总结与改进:根据实验得到的结果,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总结和改进。
总结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提出了对电路性能和设计方法的改进建议。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通过实际搭建和测试,我们成功实现了多个功能不同的组合逻辑电路,并对电路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加深了对数字电路和逻辑门的理解。
天水师范学院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数字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报告名称:数字电路综合设计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7电气一班姓名:学号:天水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班级 17级电气(1)班姓名学号 201710901 实验名称:组合逻辑电路实验分析与设计实验目的: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与测试方法。
2、能用指定芯片完成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3、用实验验证所设计的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
4、熟悉各种集成门电路及正确使用集成门电路。
实验仪器、材料及软件:74LS00芯片、实验箱天水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班级 17级电气(1)班姓名学号 201710901 实验原理:1、组合电路是最常见的逻辑电路,可以用一些常用的门电路来组合成具有其它功能的门电路。
2、合电路的分析是根据所给的逻辑电路,写出其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数表达式或真值表,从而确定该电路的逻辑功能。
3、组合电路设计过程是在理想情况下进行的,即假设一切器件均没有延迉效应,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信号通过任何导线或器件都需要一断响应时间,由于制造工艺上的原因,各器件延迟时间的离散性很大,这就有可能在一个组合电路中,在输入信号发生变化时,有可能产生错误的输出。
这种输出出现瞬时错误的现象称为组合电路的冒险现象(简称险象)。
天水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班级 17级电气(1)班姓名学号 201710901 实验内容及步骤:1、分析、测试用与非门74LS00组成的半加器的逻辑功能图3-1由与非门组成的半加器电路(1) 写出图3-1的逻辑表达式(2) 根据表达式列出真值表(3) 根据图3-1,A、B两输入接至逻辑开关的输出插口。
S、C分别接至逻辑电平显示输入插口。
按下表的要求进行逻辑状态的测试,并将结果填入表中,同时与上面真值表进行比较,两者是否一致。
2、分析、测试用异或门74LS86和与非门74LS00组成的半加器逻辑电路。
电学综合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综合设计实验,使学生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加深对电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主要涉及电路设计、电路分析、信号发生、信号处理等内容。
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电路中各种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作用,加深对电学知识的理解。
三、实验内容。
1. 电路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搭建相应的电路。
2. 电路分析,对搭建好的电路进行分析,包括电压、电流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3. 信号发生,通过电路设计产生特定的信号。
4. 信号处理,对产生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观察其变化规律。
四、实验步骤。
1.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元器件和设备。
2. 进行电路设计,确定电路连接方式。
3. 搭建电路,注意连接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4. 对搭建好的电路进行电压、电流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5. 进行信号发生和处理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6.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规律。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得出正确的结论非常重要。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加深了对电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不仅加深了对电学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掌握了实际操作的技能,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八、参考文献。
[1] 《电路设计与分析》,XXX,XXX出版社,2018。
[2] 《电学实验指导》,XXX,XXX出版社,2019。
以上就是本次电学综合设计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谢大家的阅读!。
电⼦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报告(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北京邮电⼤学电⼦电路综合设计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简易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学院:电⼦⼯程学院班级:XXX班学号:XXXXXXXX姓名:XXX班内序号:XX2012年3⽉25⽇课题名称:简易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摘要:本设计实验要求我们设计出简易数控直流稳压电源,通过⼿动调节实现输出不同电压的功能,通过电压与电流的放⼤实现较强的带负载能⼒,通过滤波电容消除纹波对直流的影响,并运⽤protel 软件进⾏仿真。
该设计实验旨在培养我们的实验兴趣与学习兴趣,提⾼实验技能与探究技能,引导我将所学所想运⽤到实际中去。
关键字:稳压电源,设计,仿真⼀、设计任务要求1.基本要求(1)设计实现⼀个简易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指标及给定条件为:1) 输出电压调节范围:5V ~ 9V,步进0.5V 递增,纹波⼩于50mV;2) 输出电流⼤于100mA;3) 由预制输⼊控制输出电压递增;4) 电源为12V。
(2)设计+5V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SCH)。
2.提⾼要求(1) 数字控制部分采⽤+/-按键来调整控制⼀可逆⼆进制计数器来预设电压值;(2) ⽤PROTEL软件绘制电路的印刷电路板图(PCB)。
3.探究要求输出电压调节范围更宽,步进更⼩:范围:0 ~ 10 V, 步进:0.1V。
本次探究实验主要着重完成了基本要求部分的设计与探究。
⼆、设计思路、总体结构框图本实验要求设计⼀个可以充当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电路由数字控制部分、D/A 转换部分、可调稳压部分组成。
数字控制部分采⽤+/-按键来调整控制⼀可逆⼆进制计数器来预设电压值(此部分为提⾼部分),⼆进制计数器输出输⼊到D/A 转换器中,经过D/A 转换后实现输出电压的可调。
其框图如图1所⽰。
图1 系统总体结构框图三、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1.第⼀部分——数字电路控制部分此部分是电路的数字控制部分,也是电路输⼊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
设计实验2:多功能函数信号发生器一、摘要任意波形发生器是不断发展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孕育出来的一种新型测量仪器,能够满足人们对各种复杂信号或特殊信号的需求,代表了信号源的发展方向。
可编程门阵列(FPGA)具有高集成度、高速度、可重构等特性。
使用FPGA来开发数字电路,可以大大缩短设计时间,减小印制电路板的面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此次实验我们采用DE0-CV开发板,实现函数信号发生器,根据按键选择生产正弦波信号、方波信号、三角信号。
频率围为10KHz~300KHz,频率稳定度≤,频率最小不进10kHz。
提供DAC0832,LM358。
二、正文1.方案论证基于实验要求,我们选择了老师提供的数模转换芯片DAC0832,运算放大器LM358以及DE0-CV开发板来实现函数信号发生器。
DAC0832是基于先进CMOS/Si-Cr技术的八位乘法数模转换器,它被设计用来与8080,8048,8085,Z80和其他的主流的微处理器进行直接交互。
一个沉积硅铬R-2R 电阻梯形网络将参考电流进行分流同时为这个电路提供一个非常完美的温度期望的跟踪特性(0.05%的全温度围过温最大线性误差)。
该电路使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流开关和控制逻辑来实现低功率消耗和较低的输出泄露电流误差。
在一些特殊的电路系统中,一般会使用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TTL)提高逻辑输入电压电平的兼容性。
另外,双缓冲区的存在允许这些DAC数模转换器在保持一下个数字词的同时输出一个与当时的数字词对应的电压。
DAC0830系列数模转换器是八位可兼容微处理器为核心的DAC 数模转换器大家族的一员。
LM358是双运算放大器。
部包括有两个独立的、高增益、部频率补偿的双运算放大器,适合于电源电压围很宽的单电源使用,也适用于双电源工作模式,在推荐的工作条件下,电源电流与电源电压无关。
它的使用围包括传感放大器、直流增益模块和其他所有可用单电源供电的使用运算放大器的场合。
电路设计实验报告电路设计实验报告引言电路设计是电子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设计和搭建电路,可以实现各种功能,如信号放大、滤波、调制解调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实际应用中的技巧。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并通过实际测试验证其放大功能。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常见的放大器电路设计方法;3. 通过实际测试,验证设计的电路的放大功能。
二、实验步骤1. 确定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要求和输入输出电阻要求;2. 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器电路拓扑结构;3. 根据电路拓扑结构,计算电路中各个元件的数值;4. 搭建电路原型,并连接电源和信号源;5. 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等仪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6.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共射放大器的放大电路。
通过计算和搭建电路原型,我们成功实现了放大倍数为10倍的功能。
在测试中,我们输入了一个1kHz的正弦信号,并观察到输出信号的幅度确实是输入信号的10倍。
这说明我们设计的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放大功能。
通过进一步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也符合设计要求。
输入电阻为1kΩ,输出电阻为100Ω,这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匹配信号源和负载,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不仅掌握了放大器电路的设计技巧,还学会了使用仪器进行测试和调试。
通过实验结果的验证,我们对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在电路搭建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元件的选型和连接问题,导致了一些测试结果的误差。
其次,在测试过程中,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也对实验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和提高仪器的精度,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实验结果。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与测试方法;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预习要求1.熟悉门电路工作原理及相应的逻辑表达式;2.熟悉数字集成电路的引脚位置及引脚用途;3.预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步骤。
三、实验原理通常, 逻辑电路可分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两大类。
电路在任何时刻, 输出状态只决定于同一时刻各输入状态的组合, 而与先前的状态无关的逻辑电路称为组合逻辑电路。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过程, 一般分为如下三步进行:(1)由逻辑图写出输出端的逻辑表达式;(2)画出真值表;(3)根据对真值表进行分析, 确定电路功能。
2. 组合逻辑电路的一般设计过程为图实验2.1所示。
设计过程中, “最简”是指电路所用器件最少, 器件的种类最少, 而且器件之间的连线也最少.四、实验仪器设备1. TPE-ADⅡ实验箱(+5V电源, 单脉冲源, 连续脉冲源, 逻辑电平开关, LED显示, 面包板数码管等)1台;2. 四两输入集成与非门74LS00 2片;3. 四两输入集成异或门74LS86 1片;4. 两四输入集成与非门74LS20 3片。
五、实验内容及方法1. 分析、测试74LS00组成的半加器的逻辑功能。
(1)用74LS00组成半加器, 如图实验2.2所示电路, 写出逻辑表达式并化简, 验证逻辑关系。
Z1=AB;Z2= Z1A = ABA;Z3= Z1B = ABB;Si= Z2Z3 = ABA ABB = ABA+ABB = AB+ AB = A + B;Ci = Z1A = AB;(2)列出真值表。
(3)分析、测试用异或门74LS86与74LS00组成的半加器的逻辑功能, 自己画出电路, 将测试结果填入自拟表格中, 并验证逻辑关系。
评价: 通过这种方法获得测试结果和上述电路完全相同, 并且在有异或门的情况下实现较为简单, 所以我们应当在设计的时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实现最简。
电路设计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设计和实验,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实验仪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万用表、电阻箱、电容箱、电感箱等。
实验内容:1. 电阻电路的设计。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电阻电路,利用电阻箱和直流电源进行搭建。
通过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观察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探究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
2. 电容电路的设计。
接着,我们进行了电容电路的设计实验。
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通过连接电容和电阻,观察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探究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3. 电感电路的设计。
最后,我们进行了电感电路的设计实验。
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通过连接电感和电阻,观察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探究电感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电阻、电容、电感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应用。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掌握了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电容和电感在交流电路中的特殊作用,对于电路的频率响应和相位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会更加熟练地运用电路设计的知识,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电路连接错误和参数调节不准确的问题,但通过仔细检查和耐心调试,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展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会继续深入学习电路设计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路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电路实验报告(8篇)电路实验报告(8篇)电路实验报告1一、实验题目利用类实现阶梯型电阻电路计算二、实验目的利用类改造试验三种构造的计算程序,实现类的封装。
通过这种改造理解类实现数据和功能封装的作用,掌握类的设计与编程。
三、实验原理程序要求用户输入的电势差和电阻总数,并且验证数据的有效性:电势差必须大于0,电阻总数必须大于0小于等于100的偶数。
再要求用户输入每个电阻的电阻值,并且验证电阻值的有效性:必须大于零。
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InputParameter ()函数实现的。
且该函数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临界判断,若所输入数据不满足要求,要重新输入,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本实验构造了两个类,一个CResistance类,封装了电阻的属性和操作,和一个CLadderNetwork类,封装了阶梯型电阻电路的属性和操作。
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并赋给CladderNetwork的数据,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InputParameter 函数实现的。
输出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以便检查,,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PrintEveryPart()函数实现的。
根据用户输入的电势差、电阻总数、电阻值换算出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
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的Calculate ()函数实现的。
最后输出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此功能是由类CLadderNetwork 的PrintResult()函数实现的'。
此程序很好的体现了面向对象编程的技术:封装性:类的方法和属性都集成在了对象当中。
继承性:可以继承使用已经封装好的类,也可以直接引用。
多态性:本实验未使用到多态性。
安全性:对重要数据不能直接操作,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以下是各个类的说明:class CResistance //电阻类private:double voltage;double resistance;double current;public:void InitParameter(); //初始化数据void SetResist(double r); //设置resistance的值void SetCur(double cur); //设置current的值void SetVol(double vol); //设置voltage的值void CalculateCurrent(); //由电阻的电压和电阻求电流double GetResist(){return resistance;} //获得resistance的值保证数据的安全性double GetCur(){return current;} //获得current的值double GetVol(){return voltage;} //获得voltage的值class CResistance //电阻类{private:CResistance resists[MAX_NUM]; //电阻数组int num;double srcPotential;public:void InitParameter(); //初始化数据void InputParameter(); //输入数据void Calculate(); //计算void PrintEveryPart(); //显示输入的数据以便检查void PrintResult(); //显示结果四、实验结果程序开始界面:错误输入-1(不能小于0)错误输入0 (不能为0)输入正确数据3输入错误数据-1输入错误数据0输入正确数据4同样给电阻输入数据也必须是正数现在一次输入2,2,1,1得到正确结果。
大学电路设计实验报告大学电路设计实验报告引言:电路设计是电子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学习和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提升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大学电路设计实验中的一次实践过程和结果。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和输出信号的稳定。
实验原理:在电路设计中,我们需要了解和应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功能。
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使用了电阻、电容和晶体管等元器件。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电容用于储存电荷,晶体管则用于放大信号。
实验步骤:1. 确定电路的基本结构: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共射极放大电路作为基本结构。
这种电路结构可以实现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和较低的输出阻抗,适合用于信号放大。
2.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根据电路设计的要求,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和晶体管。
在选择电阻时,我们需要根据电路的工作电流和电压来确定合适的阻值。
电容的选择则需要考虑信号的频率特性和电容的容值。
晶体管的选择需要根据工作频率、放大倍数和器件参数等进行综合考虑。
3. 绘制电路图:根据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元器件的选择,我们可以开始绘制电路图。
电路图需要清晰明了,标注各个元器件的参数和连接方式。
4. 电路仿真:在实际搭建电路之前,我们可以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
通过仿真可以预测电路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帮助我们优化电路设计。
5. 实际搭建电路:在完成电路仿真后,我们可以根据电路图和仿真结果进行实际的电路搭建。
在搭建过程中,需要注意元器件的连接方式和电路的布局。
6. 实验测试:完成电路搭建后,我们需要对电路进行实验测试。
通过输入不同的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放大倍数、频率响应和失真情况等。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成功地设计和搭建了一个共射极放大电路。
通过仿真和实验测试,我得到了以下结果:1. 输出电压放大倍数: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我得到了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放大倍数为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