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病人就诊转诊流程复习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传染病诊疗、转诊制度(范文大全)第一篇:传染病诊疗、转诊制度医院传染病诊疗、转诊制度1、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做好预检分诊记录。
导诊护士做好第一级预检分诊工作,并及时将发热、肠道、急性呼吸道感染、及其它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引致感染性疾病科就诊,感染性疾病科负责第二级预检分诊工作,将传染病及疑似患者留观,将其他病人引致普通门诊治疗。
2、做好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预检分诊记录。
3、临床科室、检验科、放射科等必须建立传染病异常诊断信息反馈预警和传染病登记本,详细记录接收人姓名、时间、科室名称,以备查验,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公共卫生科,以备疫情分析,重大传染病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预警与信息发布。
4、公共卫生科应建立全院传染病登记本,对各科室报告的传染病病例信息,详细登记,并定期进行汇总分析。
5、传染病诊疗、诊断、处置遵照传染病诊断标准,按照本院传染病诊断分类、处置管理制度执行。
6、各临床包括门诊、医技科室应建立传染病护理规范,并建立传染病人处置、培训、健康教育、医疗废物等多方面的工作记录,有自查与改进整改措施。
7、严格遵守传染病诊疗与转诊制度:(1)甲类或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等急性传染病,以及其它本院不具备严密防护和处置条件的传染病,一律转往传染病专科医院。
(2)肺结核及疑似病人转往结核病专科机构系统管理。
(3)孕妇艾滋病感染者转往专业艾滋病防治机构,进行母婴阻断。
(4)普通科室不再进行传染病的专科治疗。
(5)慢性传染病确因需要在普通病区治疗的,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建立处置记录,避免传染病引起医院感染发生。
8、对转诊患者应将其病历复印件一并转至转诊医院,使用专用车辆或用过的车辆进行终末消毒。
第二篇:人民医院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人民医院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3、按照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市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
概述
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是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而
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本制度旨在确保迅速、准确地诊断传染病,提供及时的治疗,以及合理的转诊安排。
诊疗流程
1. 接诊和检测:病患就诊后,医生应及时进行详细的病情了解
和体检,并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传染病检测,以确定病因。
2. 诊断与报告:在确诊传染病后,医生应立即向相关卫生部门
报告,并向患者提供明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
3. 隔离与治疗:根据传染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患者可能需要
进行隔离治疗以防止病毒或细菌的进一步传播。
隔离期间,医生应
根据患者病情提供相应的治疗。
转诊流程
1. 初步判断:在初步诊断传染病后,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综合考虑是否需要转诊到更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2. 转诊协商:如果转诊被确定为必要,医生应与接收医疗机构进行协商,包括传染病的病情转述、转诊目的和医疗需求等,以确保患者的顺利转诊。
3. 转诊记录:医生应记录转诊决策的理由和过程,以及与患者和接收医疗机构的沟通交流内容。
注意事项
- 医生在诊断和转诊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和伦理规范,确保患者的隐私和权益得到保护。
- 与传染病相关的诊疗和转诊决策应基于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成果。
- 相关卫生部门应定期对医疗机构的传染病诊疗和转诊制度进行监督和评估,以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以上是传染病诊疗及转诊制度的简要介绍,旨在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以保障传染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转诊制度
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来院病人中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引导到指定传染病医院就诊。
二、初诊为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如我院不具备救治能力的,应及时报告医务科、院感科,同时联系传染病医院转诊,转诊时同时将病人及病历复印件一并转入传染病医院就诊。
三、发现甲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或其他重大烈性传
染病病人应立即先行隔离,再转诊。
四、对合并患有传染病的危重病人,应当立即就地隔离抢救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治疗。
五、对诊断为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病人,按规定填写传染病及结核转诊卡,转诊至石棉县传染病医院就诊。
六、危重传染病病人如使用我院救护车护送,医务人员、救护车司机要做好自身防护,运送车辆在转运结束后应做好消毒工作。
七、被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按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处置,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医疗垃圾视污染情况进行无害化处置后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中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传染病管理工作流程图传染病管理工作流程图一、传染病疫情报告1、疫情报告是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必须及时、准确地进行。
2、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应当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发现丙类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发现有人死亡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传染病疫情处理1、接到疫情报告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2、指导医疗机构开展病人诊断、救治、隔离、消毒等工作。
3、对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4、对疫情涉及的场所进行封控、消毒等处理。
三、预防接种与健康教育1、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2、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四、监测与预警1、开展传染病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疫情苗头,防止疫情扩散。
2、开展传染病预警工作,根据疫情变化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五、应急处置1、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处置包括现场调查、疫情处置、病人救治、现场控制等措施。
3、在处理疫情时,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原则,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六、监督与评估1、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和有效实施。
2、监督和评估包括对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评估。
3、在监督和评估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总之,传染病管理工作流程图是防控传染病的重要工具,通过各部门的协作和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2024年传染病管理工作计划2024年传染病管理工作计划:应对疫情新挑战在21世纪的今天,传染病仍然是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染病救治转诊流程当患者出现传染病症状时,就诊的是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
这些机构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
然而,当患者病情加重或确诊为传染病时,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及时将患者转诊至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在转诊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向患者解释转诊的必要性和目的,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基层医疗机构应立即将患者的病情、诊断结果以及相关检测数据报告给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确保行政部门能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分析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传染病种类以及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确定合适的转诊医疗机构。
转诊医疗机构应为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如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感染科等。
1. 基层医疗机构向患者说明转诊原因和目的,取得患者的同意。
2. 基层医疗机构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同时将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治疗方案等资料整理好,以便于转诊医疗机构了解患者病情。
3. 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将患者的病情和转诊意愿通知转诊医疗机构,以便于转诊医疗机构提前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
4. 转诊医疗机构收到转诊通知后,立即安排接收患者,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救治方案。
5. 基层医疗机构将患者转至转诊医疗机构,并与转诊医疗机构进行交接,确保患者病情信息的准确传递。
6. 转诊医疗机构为患者开展救治工作,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7. 在救治过程中,转诊医疗机构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并与基层医疗机构保持沟通,及时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
8. 当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和好转后,转诊医疗机构将患者转回基层医疗机构,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
9. 基层医疗机构在收到患者后,应继续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确保患者痊愈。
在整个传染病救治转诊过程中,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及时沟通是关键。
基层医疗机构和转诊医疗机构应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确保病情信息的实时传递,提高传染病救治效果。
传染病救治及转诊制度
1. 引言
本章节介绍文档的目的和范围,以及相关背景信息。
2. 传染病定义与分类
这一章节详细解释了什么是传染病,并对常见的传染病进行分类和说明。
3. 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将不同类型的传播途径,并提供相应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空气飞沫、接触、消化道等方式。
4. 救治流程概述
此处描述了在发现可能感染或确诊为特定种类(如新型冠状肺炎)之后所需采取行动步骤。
从初步筛查到最终处理方案都会被涵盖其中。
5. 感控标准操作程序 (SOP)
SOP 是指按规定要求执行工作时必须遵循并实践各项具体方法技术文件, 定义合理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
6.医院内外协调机制建立
描述当出现大面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急救系统与其
他卫生机构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方式。
7. 转诊制度建立
本章节将介绍传染病患者转诊到不同医院或科室时所需遵循
的程序。
包括相关文件、手续以及必要信息等内容。
8.附件
此处列出了所有在文档中提到并需要参考的附加材料,如表格、图表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传染病防治法》:指定我国对于各类传染病进行预防控制工作,并规范有关部门职责和权力。
2. 消毒: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感染源上可存活且具有致命性
微生物体(例如真菌孢子), 并使其失去再次引起感染能力.
3. 隔离: 将已经发现带原体人员随即分开来自他人而达到切断接
触途径从而实施有效管理.。
传染病病人转诊流程图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传染病病人转诊流程图)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传染病病人转诊流程图的全部内容。
传染病病人转诊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