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9秋《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业1234满分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5.22 KB
- 文档页数:13
北语19春《古代汉语》作业1234满分答案19春《古代汉语》作业1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是()。
A.诸侯之币重,XXX病之B.临女,无贰尔心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D.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详正确答案:A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中“涕泪”的意思是A.鼻涕和眼泪B.眼泪C.眼泪和鼻涕D.鼻涕正确答案:B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众若眉而B.间益逐鸟C.初齿网休D.牧采取射正确答案:D律诗一般可分为四联,关于这几联的名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A.第一句为首联B.第二、三、四句为颔联C.第六、七、八句称尾联D.每联上句称作出句,下句称为对句精确谜底:D以下代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A.吾日三省吾身B.往之女家C.XXX以其君霸D.师之所为,XXX精确谜底:A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中“载”的意思是。
()。
A.开始B.栽种C.和煦D.记载正确答案:A下列句子中的“走”,当“逃跑”讲的是()。
A.双兔傍地走B.XXX败,XXX出走于外C.XXX而还走D.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正确答案:B子”的词义由“子女”发展为今义“儿子”,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A.词义扩大B.词义减少C.词义转移D.词义稳定正确答案:B下列句子中的“号”,当“名称”讲的是()。
A.XXX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B.何不号于国中C.事业不同,名声异号D.赐号称王正确答案:CD选出XXX的作品()。
A.XXX,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B.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我见XXX妩媚、见我应如是D.凭谁问、XXX老矣,尚能饭否?正确答案:AB五言律诗的平仄花式有()。
A.仄起平收B.仄起仄收C.平起平收D.平起仄收正确答案:ABCD下列各字属于会意字的是()。
A.政B.采C.伐D.秉精确谜底:BCD指出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是。
A.志——誌B.遁——遯C.煙——烟D.敛——殓正确答案:BCXXX是“春秋五霸”之一T.对F.错正确答案:AXXX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V 1. “上古衣毛而冒皮”出自... 后汉书·舆服志. 禹贡. 释名. 尚书大传标准答案:2. 以下不属于“装饰”的是... 衣服. 首饰. 毁饰. 化妆型图案或发式发型标准答案:3. 身体毁饰的目的不包括... 为了美或吸引异性. 表现勇武. 图腾崇拜. 适应环境标准答案:4. 关于服饰的起源;其根本原因是... 衣服的观赏性. 衣服可以遮羞. 衣服的地位象征. 衣服的实用性标准答案:5. 没有体现宗教信仰对服饰的影响的是... 西北穆斯林戴小白帽. 伊斯兰教的妇女所戴的各色盖头;要将两颊、耳朵、脖颈都掩盖起来. 蒙古族牧民身上多带有佛像. 苗族喜好银饰标准答案:6. 喜庆节日、丧葬、生日、文艺表演、等不同的场所与活动;都有不同的服饰;这是从哪个标准对服饰的分类... 按不同历史时期划分. 按不同的礼仪场所来划分. 以年龄和性别来划分. 按不同的社会职业来划分标准答案:7. 没有体现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的是... 从服饰中能看出节庆、婚姻、丧葬、崇尚、信仰、礼仪等习俗. 注重服装的装饰、首饰及佩饰;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 西北回族妇女的盖头;依年龄的不同而分绿、粉、黑、白等颜色. 从服饰可看出年龄、性别、职业、贫富等差别标准答案:8. 不属于茶文化五境之美的是. 茶水. 茶具. 心境. 环境标准答案:9. 记载“伯余制衣裳”、“胡曹作衣”的是... 易·系辞. 白虎通义. 世本. 后汉书·舆服志标准答案:10. 以下不属于“首饰”的是... 项链. 耳环. 簪子. 裹脚标准答案:11. 以下不属于装饰的是... 簪子. 发式. 束腰. 筒裙标准答案:12.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出自... 世本. 易·系辞. 白虎通义. 尚书大传标准答案:13. 对服饰与文化的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世界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衣着打扮;是这个民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尺. 世界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衣着打扮;是这个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 服饰文化在民族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服饰由于它的不可缺少的实用价值和日益增长的欣赏价值;使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标准答案:14. 对日本茶道的相关认识有误的是. 茶道有个人服从环境和整体的儒家精神. 冈仓天心认为明清时的淹茶时期是茶的浪漫主义时期. 道教为日本茶道奠定了审美理想的基础. 千利休提出“和、敬、清、寂”四规标准答案:15. 有拔除胡须习俗的少数民族是... 德昂族. 黎族. 彝族标准答案:二、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V 1. 禹贡中有黄帝的元妃螺祖西陵氏教民养蚕的说法... 错误. 正确标准答案:2. 东汉王充的论衡指出磁石的指极性;对“司南”做了描述... 错误. 正确标准答案:3. 服装出于羞耻感的遮羞需要和功用;很可能是由群婚向对偶婚过渡时才有的... 错误. 正确标准答案:4. 周礼中记为“荼”;主要用来招待客人的... 错误. 正确标准答案:5. 披兽皮、羊皮;是早期人类的普遍装束... 错误. 正确标准答案:6. 许多民族以富贵为美;因而很重视服装面料的质地、价格及首饰的珍稀和华贵... 错误. 正确标准答案:7. 由于气候变化;藏族民族服饰是“早穿皮袄午穿纱”... 错误. 正确标准答案:8.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还比较少;仅以石珠、海蚶壳为装饰品... 错误. 正确标准答案:9. 从服饰中能看出节庆、婚姻、丧葬、崇尚、信仰、礼仪等习俗... 错误. 正确标准答案:10. 出于羞耻感的遮羞需要和功用;则很可能是由群婚向对偶婚过渡时才有的;即晚于保护身体之需要... 错误标准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19秋《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业_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凉山彝族尚黑,源于()。
A、便于吸热B、个人喜好C、仿照自然界的黑色土壤D、图腾崇拜正确答案:D第2题,穹庐帐篷式阶段,使用帐篷的民族是()。
A、蒙古族B、哈萨克C、藏族D、柯尔克孜正确答案:C第3题,在耳孔中塞细竹管或其他筒状饰物,即古代所说的瑱、珥,但不是玉石料的民族是()。
A、独龙族B、傣族C、凉山彝族D、台湾高山族正确答案:B第4题,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认识有误的是()。
A、力求原原本本再现自然B、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融合C、注重体现人的意趣和精神追求D、造园手法上含蓄、曲折、变化,反对僵直、单调、一览无余正确答案:A第5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最终导致亡国的是()。
A、夏桀B、周厉王C、汉哀帝D、殷纣王正确答案:D第6题,()干打垒墙的木瓦房,是以木板作“瓦”引流雨水,覆盖屋顶的房子。
A、彝族B、白族C、布依族D、仡佬族正确答案:A第7题,不在“四大菜系”的是()A、鲁B、川C、闽D、粤正确答案:C第8题,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的是()。
A、徽菜B、湘菜C、川菜D、粤菜正确答案:C第9题,()为研究封建王朝的民族政策提供了宝贵资料。
A、寺庙、道观等建筑B、具有民族独特风格的建筑C、陵墓类建筑D、土司衙门类建筑正确答案:D第10题,对巢穴风篱式阶段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极为原始简陋的住所B、在地面上有风篱挡风C、在地面有地穴,在树上有巢居的树屋D、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正确答案:D第11题,住毡房的民族是()。
A、蒙古族B、藏族C、哈萨克族D、彝族正确答案:C第12题,品评泉水的活动,始于()。
A、苏东坡B、陆羽C、陆游D、苏汉臣正确答案:B第13题,东北内蒙古地区民居中,有四合院的是()。
A、朝鲜族B、满族C、鄂温克族D、鄂伦春族正确答案:B第14题,对服饰文化理解有误的是()。
19秋《教育学》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1967年,()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即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强调通过信息反馈以改进教育过程A. 桑代克B. 斯克瑞文C. 布鲁纳D. 泰勒答案:B V:131‘9666’29062.著名教育学者哈格里夫斯在《人际关系与教师》中将教师在教室中的角色分为三种类型,其中( )型教师喜欢“驱使”学生学习A. 驯狮B. 娱乐C. 浪漫D. 消耗答案:A3.形式型教学策略有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三种类型A. 大班教学B. 小班教学C. 个别教学D. 分层次教学答案:C4.教育的( )功能是教育,主要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功能。
它是指高等学校按照其最高的价值目标和理想,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作出肯定性和否定性的评价A. 文化的传承B. 文化的选择C. 文化批判D. 文化创新答案:C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 容改革B. 方法改革C. 课程改革D. 途径改革答案:C6.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三种基本方式A. 讲述、讲解、讲读B. 讲述、讲读、讲演C. 讲读、讲解、讲演D. 讲述、讲解、讲演答案:D7.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是()A. 国家的教育投资B. 社会集资C. 学生缴纳的学杂费D. 企业的教育投资答案:A8.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A. 奥苏贝尔B. 罗杰斯C. 布鲁纳D. 赫尔巴特答案:C9.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发展水平决定的A. 政治B. 经济C. 文化D. 军事答案:B10.智力测验属于()A. 常模参照B. 成长参照C. 标准参照D. 能力参照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教育机会均等是指( )A. 每个人有均等的入学机会B. 在教育过程中有均等的对待C. 有均等的学业成功机会D. 所有人都可进入一流的学校接受教育答案:ABC2.国外因材施教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A. 按学生的成绩分班B. 按学生智力分组C. 按学习容分组D. 双重进度教学答案:ABCD3.教师专业训练的容主要包括( )和专业态度A. 专业意识B. 专业知识C. 专业品质D. 专业技能答案:ABCD4.学生文化的特征有( )A. 过渡性B. 非正式性C. 多样性D. 互补性5.教学模式是由()和评价方法构成的A. 理论依据B. 目标C. 操作条件D. 活动程序三、判断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现代教育评价的主体日趋多元化()答案:正确2.学生文化主要是受其身体和心理成熟程度的影响,成人以及成人文化对其没有任何影响( ) 答案:错误3.暗示教学法指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19秋《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业1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L不在“四大菜系”的是()A鲁B.闽C.粤DJII答案:B2.以下不是服饰的文化内涵的()。
A由服饰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B.服饰是民族工艺的一面镜子C.服饰反映了民族的生活环境、经济从业和和生活方式D.服装穿着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答案:D3.万部华严经塔是()的名塔。
A大理B.银川C.景洪县D.呼和浩特答案:D4.浙江菜系中,擅长烹制河鲜家禽、入口香酥绵糯,汤浓味重,富有乡村风味的是()。
A金华菜B.绍兴菜C杭州菜D.宁波菜答案:B5.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的重要地位的原因理解有误的是()A饮食与官场腐败有联系B.农业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C.农业是为轻工业中的食品工业提供原材料的部门D.中国精神文化领域中也广泛涉及到饮食文化答案:B6.住毡房的民族是()。
A蒙古族B.藏族C.哈萨克族D.彝族答案C7.以下不是茶的文化内涵的是()A待客8.婚俗受礼C.健身、美容、防病D.养廉、雅志答案C8.以下不是按身体不同部位的穿着来划分的是()。
A首饰类B.鞋袜类C.帽类D.军装类答案:D9.不属于“淮扬菜0特点的是()A重于酥烂,鲜香,原汁原汤,浓而不腻B.用料考究,注意配色,讲究造形,菜谱四季有别C.十分讲究清汤与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D.以炖、烟、烧、煨、炒著名答案C10.民居建筑能反映出婚姻家庭情况,以下不正确的是()。
A羌族民居的起居室较大是为了“跳沙朗”B.侗族木楼的外廊很宽是为了夜晚姑娘和小伙子行歌坐夜C.傣族竹楼楼梯口有间为姑娘设的纺线房,可以纺线和对歌D.海南黎族姑娘卧房的门上留有“闹门洞”答案:D11.没有体现宗教信仰对服饰的影响的是()。
A西北穆斯林戴小白帽B.伊斯兰教的妇女所戴的各色盖头,要将两颊、耳朵、脖颈都掩盖起来C.蒙古族牧民身上多带有佛像D.苗族喜好银饰答案:D12.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名的菜系是()A粤菜B.湖南菜C.淮扬菜D.川菜答案:D13.()有纯银制成的花帽,上有十八罗汉像和十八朵梅花,两鬓有银月,正中有双龙戏宝。
19秋《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4道小题, 总分值56分)1.不属于“江南三大名楼”的是()。
A. 黄鹤楼B. 蓬莱阁C. 岳阳楼D. 滕王阁答案:B q:<80><500><9261>2.记载“伯余制衣裳”、“胡曹作衣”的是()。
A. 《易•系辞》B. 《白虎通义》C. 《世本》D. 《后汉书•舆服志》答案:C3.作《酒德颂》,以饮酒为德的是()。
A. 阮籍B. 刘伶C. 陶渊明D. 李白答案:B4.不属于广东菜特点的是()。
A. 配料较多,注重装饰B. 讲究鲜、嫩、爽、滑C. 擅长小炒,善于掌握火候,油温恰到好处D. 重于酥烂,鲜香,原汁原汤,浓而不腻答案:D5.民居建筑能反映出婚姻家庭情况,以下不正确的是()。
A. 羌族民居的起居室较大是为了“跳沙朗”B. 侗族木楼的外廊很宽是为了夜晚姑娘和小伙子行歌坐夜C. 傣族竹楼楼梯口有间为姑娘设的纺线房,可以纺线和对歌D. 海南黎族姑娘卧房的门上留有“闹门洞”答案:D6.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地处浙江省嘉兴市的名楼是()。
A. 八咏楼B. 烟雨楼C. 甲秀楼D. 大观楼答案:B7.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名的菜系是()A. 湖南菜B. 淮扬菜C. 粤菜D. 川菜答案:D8.由服饰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湘西苗族与()服饰有相似处。
A. 保安族B. 侗族C. 四川阿坝羌族D. 土家族答案:D9.对建筑发展阶段的理解有误的是()。
A. 人类营建巢穴风篱式挡风棚,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B. 帐篷有坡面顶的,也有“人”字形的C. 第三阶段是土石砖木结构的房屋D. 固定于某地的永久性建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答案:A10.()记载湖南茶陵县以茶作地名。
A. 《左传》B. 《史记》C. 《汉书》D. 《后汉书》答案:C11.从历史资料看,中原地区多()。
A. 披发B. 编发C. 束发髻D. 披发或束发髻12.菜肴中常以红糟来调味的菜系是()。
19秋《古代汉语(二)》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0道小题, 总分值40分)1.“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一联中出句拗和对句救的字分别是()。
A. 兹斑B. 手马C. 自斑D. 自马答案:C q:80、500、92612.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是()。
A. 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B. 宋代朱熹的《楚辞集注》C. 清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答案:A3.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B.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D.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答案:D4.“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句中的“豫州”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 借代B. 代称C. 隐喻D. 引经答案:B5.“予悲恸不欲活,立重赏收赎。
”中“恸”的意思是()。
A. 痛苦B. 悲伤C. 悲哀过度D. 悲痛答案:C6.下列句子中的介词“以”,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籍的是()。
A.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B. 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C. 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D.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答案:A7.“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 稽古B. 代称C. 引经D. 隐喻答案:A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选自()。
A. 《春望》B. 《天末怀李白》C. 《望岳》D. 《梦李白》答案:A9.“温泉水滑洗凝脂”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A. 借代B. 代称C. 隐喻D. 引经答案:A10.“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一语出自()。
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孟子答案:B二、多选题( 每题4分, 共5道小题, 总分值20分)1.以下作品,属于汉魏六朝诗的是()。
A. 《行行重行行》B. 《庭中有奇树》C. 《迢迢牵牛星》D. 《上山采蘼芜》答案:ABC2.通行的《诗经》注本有()。
A. 《毛诗正义》B. 《诗集传》C. 《诗毛氏传疏》D. 《毛诗传笺通释》答案:ABCD3.“然”的意思有()。
19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作业1"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是哪位作家的诗?A.A张协B.B陆机C.C潘岳D.D左思正确答案:D国学大师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这句话充分概括了学术界对历朝各代文学代表样式的普遍认同,那么,王国维认为汉代的代表文学样式是:____。
A.散文B.史书C.乐府D.赋正确答案:D“三吏”、“三别”是下列哪位诗人的代表作____。
A.杜甫B.柳宗元C.白居易D.韩愈正确答案:A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古代神话?A.A女娲补天B.B黃帝擒蚩尤C.C武帝封禅D.D大禹治水正确答案:C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总集《玉台新咏》的作者是____。
A.萧统B.徐陵C.钟嵘正确答案:B下列《诗经》的篇目反映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的是____。
A.《东山》B.《七月》C.《静女》D.《采薇》正确答案:C提倡朴直刚健的诗风,其作品标志着初唐诗歌的结束,盛唐诗歌的到来,是初唐向盛唐过渡的纽带的诗人是____。
A.初唐四杰B.陈子昂C.沈、宋D.张九龄正确答案:B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是____。
A.《文赋》B.《文心雕龙》C.《典论》D.《诗品》正确答案:B《尚书》的篇名含义是______。
A.上古之书B.史官之书C.风尚之书D.崇尚之书正确答案:A“子建”是下列哪位诗人的字____。
A.刘桢C.曹植D.陆机正确答案:C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
A.孔丘B.李耳C.庄周D.孟轲正确答案:B下列不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是____。
A.《西北有高楼》B.《明月何皎皎》C.《夜中不能寐》D.《行行重行行》正确答案:C骆宾王在他的哪一首诗的序里写了"情沿物应,哀弱羽之漂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以表达他的悲愤沉痛?A.A《边城落日》B.B《至分水戍》C.C《边夜有怀》D.D《在狱咏蝉》正确答案:D"何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是哪位作家的诗?A.A张载B.B张协C.C刘琨D.D郭璞正确答案:C正也,指正声,王宫里的音乐指的是《诗经》中的。
北语秋《古代物质文化》作业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1. 没有体现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的是()。
A. 从服饰中能看出节庆、婚姻、丧葬、崇尚、信仰、礼仪等习俗B. 注重服装的装饰、首饰及佩饰,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C. 西北回族妇女的盖头,依年龄的不同而分绿、粉、黑、白等颜色D. 从服饰可看出年龄、性别、职业、贫富等差别满分:4 分2. 以下不属于装饰的是()。
A. 簪子B. 发式C. 束腰D. 筒裙满分:4 分3.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最终导致亡国的是()。
A. 夏桀B. 周厉王C. 汉哀帝D. 殷纣王满分:4 分4. 对装饰品的历史认识有误的是()。
A. 山顶洞人除以石珠、海蚶壳为装饰品外,也以兽牙、鱼骨和骨管装饰自己B. 商代的遗址中出土的装饰的东西更多,而且能看出明显的等级区分C. 大汶口遗址中出土有许多骨制装饰品,而且有梳理头发的镂空漩纹梳D. 在殷代,玉饰和象牙笄、骨笄,其雕琢与造型等工艺已相当精美满分:4 分5. 对平假名、片假名理解错误的是()A. 日语假名发明后,日本文字的书写体系就不用汉字了B. 片假名只是取用了汉字的一部分C. 平的意思是平常、不严格,一般柔和婀娜,棱角较少D. 手写草了,就是平假名满分:4 分6. 对服饰文化理解有误的是()。
A. 在我国传说时代,就已创造了衣服B. 先有衣服,后有装饰用的饰物C. 衣裳形制既备,帽子、发饰和鞋便相继产生D. 发型式样很多,大致的演变过程应是先有结发而后出现披发满分:4 分7. 以下不属于"装饰"的是()。
A. 衣服B. 首饰C. 毁饰D. 化妆型图案或发式发型满分:4 分8. 以下不是按身体不同部位的穿着来划分的是()。
A. 帽类B. 首饰类C. 军装类D. 鞋袜类满分:4 分9. 不属于茶文化五境之美的是()A. 茶水B. 茶具C. 心境D. 环境满分:4 分10. "于则作扉履。
19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北杂剧曲谱,也是明初记录杂剧资料最为详备的一部著作是____。
A.《闲情偶寄》
B.《曲律》
C.《太和正音谱》
D.《中原音韵》
答案:C
2.“玉茗堂派”指的是下列哪一个流派____。
A.苏州派
B.昆山派
C.吴江派
D.临川派
答案:D
3.清代诗人中善于摹唐,七言歌行最为著名,将李商隐笔法与元白叙事特点结合的是____。
A.钱谦益
B.施闰章
C.宋琬
D.吴梅村
答案:D
4.关于柳永词创作的说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____。
A.叶梦得评介他“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B.他的词作注重雕琢,少用口语。
C.他大量创作慢词
D.他为人狂放,自称是“奉旨填词柳三变”
答案:B
5.“吴江派”的领袖是____。
A.陈与郊
B.沈璟
C.汤显祖
D.李开先
答案:B
6.有明代诸葛亮之称,是朱元璋开国的重要助手,著有《郁离子》的是____。
A.高启
B.李东阳
C.宋濂
D.刘基
答案:D。
[北京语言大学]-【奥鹏】-北语19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关于《古诗十九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哪一项?
A.D是文人五言诗的最高代表
B.C有对人生易逝,节序如流的感慨
C.B他们是一个作者所作,但尚不能考定
D.A受到《诗经》和《楚辞》的影响
标准参考满分解析
答案:C
2.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____。
A.班固《咏史》
B.张衡《同声歌》
C.辛延年的《羽林郎》
D.宋子侯的《董娇娆》
标准参考满分解析
答案:A
3.国学大师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这句话充分概括了学术界对历朝各代文学代表样式的普遍认同,那么,王国维认为汉代的代表文学样式是:____。
A.散文
B.史书
C.乐府
D.赋
标准参考满分解析
答案:D
4.以下不属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是____。
A.《神异经》
B.《搜神记》
C.《幽明录》
D.《世说新语》
标准参考满分解析
答案:D
5.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为中国古代诗歌增添了新的题材,。
19秋《唐宋古文研究》作业_1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3道小题, 总分值52分)1.关于欧阳修的生平思想,认识有误的是()。
A.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B. 一生好奖掖士人,曾巩、苏轼是他的学生C. 提携了王安石、苏洵,对王安石评价尤高D. 全力支持王安石改革答:D 131’9666’29062.()批评苏轼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所以发之于文者皆道也。
A. 柳开B. 朱熹C. 欧阳修D. 苏洵答:B3.把曲折深奥的道理和复杂微妙的情意表达清楚,意无不达,情无不尽,欧文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A. 借助声律与辞藻来渲染B. 用散行的、朴素的语言说理,从容不迫,一句句一层层讲清楚,委曲晓畅,平易近人C. 采用多层复句使句意严密,用跳宕的结构使文气奇突D. 议论方面,用排奡的句子,喷吐而出,以气服人答:B4.欧阳修状水声用“水声潺潺”,不同于韩愈“水虢虢循除鸣”,这体现了欧阳修文风哪一特点()。
A. 文句长B. 用奇重字C. 文风奇崛D. 用平常轻虚字答:D5.不是欧阳修散文风格特点的是()。
A. 平易流畅,意能曲达B. 纡徐柔婉,吞吐抑扬C. 散文诗化,风味曲包D. 文势挺拔雄健答:D6.南宋吕祖谦所选《古文关键》所选“八大家”不包括()A. 韩愈B. 欧阳修C. 苏洵D. 王安石答:D7.乌台诗案中,()中两句牢骚:"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导致苏轼被朝廷派人逮捕。
A. 《湖州谢上表》B. 《刑赏忠厚之至论》C.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D. 《超然台记》答:A8.骈文未起之前就有了丽词,从下列哪个方面不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A. 对于技巧的追求B. 联想C. 事证D. 音韵变化答:A9.骈文正式成体是在()A. 西晋B. 东汉C. 西汉D. 魏答:A10.李商隐对骈文的影响不包括()A. 他的骈文大多为律化的骈文,自名为四六B. 使骈文体制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具有明显的文体意味C. 句式有固定的字数,韵律有平仄的相间,使骈文严整之中又有柔和的美感D. 骈文创作风格特征不因其内容不同而不同。
19春《古代汉语》(专)作业1下列句子中的“走”,当“逃跑”讲的是()。
A.双兔傍地走B.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C.扁鹊望桓侯而还走D.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正确答案:B“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句中“二毛”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稽古B.代称C.引经D.隐喻正确答案:B“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
”句中“朝”的用法是()。
A.动词使动用法B.名词使动用法C.名词意动用法D.名词用如动词正确答案:A“齐晋鞍之战”中战争的双方是()。
A.齐国和赵国B.齐国和秦国C.齐国和晋国D.晋国和赵国正确答案: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的“见”可以解释为()。
A.看见B.见解C.见识D.出现正确答案:A“乃遣兵数百于冬界要之。
”句中的“要”意为()。
A.腰身B.中间C.中途拦截D.要挟正确答案:C“以亏人自利也”中“以”的意思是()。
A.所以B.和谐C.因为D.以为正确答案:C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正确答案:C“你须身姓刘,你妻须姓吕。
把你两家根脚从头数。
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
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
曾在俺东庄住。
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关于所引一段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A.“须姓吕”是本姓吕的意思B.“根脚”意指出身C.“耽”意为沉溺,爱好D.“拽坝扶锄”指田里的农活正确答案:ABCD下列解释属于“好”的意项的是。
A.貌美B.美好C.良好。
下载前先核对是否是你需要的一套题目,如不是,可能随机出题,下载然后复制
题目在该题库里面查找辅导答案。
19秋《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业3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
1. 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认识有误的是()。
A. 力求原原本本再现自然
B. 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融合
C. 注重体现人的意趣和精神追求
D. 造园手法上含蓄、曲折、变化,反对僵直、单调、一览无余
答案:A
2. 不属于“江南三大名楼”的是()。
A. 黄鹤楼
B. 蓬莱阁
C. 岳阳楼
D. 滕王阁
答案:B
3. 民族建筑是研究宗教文化的宝贵资料,著名的塔有宁夏银川的()。
A. 崇圣寺三塔
B. 海宝塔
C. 万部华严经塔
D. 曼飞龙塔
答案:B
4. 由服饰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湘西苗族与()服饰有相似处。
A. 保安族
B. 侗族
C. 四川阿坝羌族
D. 土家族
答案:D
5. 对巢穴风篱式阶段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是一种极为原始简陋的住所
B. 在地面上有风篱挡风
C. 在地面有地穴,在树上有巢居的树屋
D. 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答案:D
6. 中东南地区民居中,住“麻栏”式建筑的是()。
A. 壮族。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和日常生活习俗中,“吃喝”一词被广泛应用。
()A.错误B.正确2.对巢穴风篱式阶段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极为原始简陋的住所B.在地面上有风篱挡风C.在地面有地穴,在树上有巢居的树屋D.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3.基诺族崇拜日、月,男女上装的背后多分别绣以日月图案。
()A.错误B.正确4.苗族的刺绣有10多种。
()A.错误B.正确5.“吃官司”这个词语的运用可以看出在中国人的思维和日常生活习俗中,饮食文化的影响很大。
()A.错误B.正确6.以下不属于汉族民居的是()。
A.黄土高原窑洞房B.北方四合院民居C.圆形土楼D.石碉房和碉楼7.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有黄帝的元妃螺祖西陵氏教民养蚕的说法。
《禹贡》中也有贡丝的记载。
() A.错误B.正确8.中日史学界把这种超越正常历史发展模式的文明现象称为“渡来文明”。
()A.错误B.正确9.《茶经》对茶文化的改进不包括()。
A.减少添加物B.讲求饮茶器具C.讲究水质D.讲究煮水的技巧10.在古代,议婚行聘和举行婚礼时都有受茶之礼。
()A.错误B.正确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D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