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脱氢酶教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6
三级文件标准操作程序第2页共3页生效日期:目的:建立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乳酸脱氢酶(LDH)测定的标准操作。
职责:生化部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规程:1 测定方法:乳酸脱氢酶在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的同时将NAD+还原成NADH。
通过测定NADH在340nm处吸光度增加的速度可求得乳酸脱氢酶的活力。
LDHL-乳酸+ NAD+─────→丙酮酸+ NADH + H+2 仪器设备GS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3 试剂3.1 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包括试剂1(R-1)、试剂2(R-2)。
试剂成份含量R-1 L-乳酸锂≥76mmol/LR-2 NAD+≥31mmol/l3.2 分析用人基质质控血清(RANDOX)、血清3.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在2-8℃避光保存可稳定一年;试剂R-1、R-2开启后在2-8℃避光保存可稳定一个月。
3.4 样本稳定性与贮存3.4.1 分析用人基质质控血清:该血清自生产之日起,在2-8℃下保持可稳定4年;该血清一旦复融,在25℃下可稳定24小时,在2-8℃下可稳定7天,在-20℃可稳定1个月。
3.4.2 待测血清:2-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3个月。
样本不可反复冻融。
不可使用已被污染的样本。
4 操作步骤4.1 打开全自动生化仪,按照GS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维护保养程序,完成普三级文件准操作程序第3页共3页生效日期:通测试流程。
4.2 检验方法分析方法:速率A;主波长:340nm;副波长:405nm;样品量:8.0ul;R-1:320ul,R-2:80ul;校准方式:K因子;反应方向:上升;测定温度:37℃。
样本与R-1混匀后反应5分钟,加入R-2混合后延迟53秒,测定104秒。
样本8.0ul 主波长340nmR-1 320ul R-2 80ul 副波长405nm测光测光K=81990 5 6 8 min4.3 计算△A/min×Vt×1000ALT(U/L)= ─────────────6.22×Vs×d△A/min = 每分钟吸光度变化率Vt = 反应液总体积(ml)1000 =U/ml到U/L的转换系数 6.22 = NADH的毫摩尔吸光系数Vs = 样本体积(ml) d = 比色杯光径(cm)5 检验结果的解释抗坏血酸≤50mg/dl、游离胆红素≤684umol/L(40mg/dl),结合胆红素≤855umol/L (50mg/dl)、乳糜微粒≤2500浊度单位对测定无影响。
乳酸脱氢酶乳酸底物法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乳酸脱氢酶乳酸底物法是一种常用的生化实验方法,通过利用乳酸脱氢酶催化反应,将乳酸转化为丙酮酸,并同时生成NADH。
该实验方法可以用来测定样品中乳酸的含量,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介绍。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对乳酸脱氢酶乳酸底物法进行概述。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乳酸脱氢酶的基本原理以及乳酸底物法的工作原理。
第三部分将介绍该实验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执行要点。
在第四部分,我们将展示和解读实验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讨论。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给出本次实验的主要结论,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提供关于乳酸脱氢酶乳酸底物法的全面了解。
通过介绍该实验方法的原理、步骤和结果分析,读者将能够掌握该方法的基本操作技巧,并了解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场景和价值。
对于有意开展相关研究或者需要使用该方法的科研人员和实验室来说,本文将提供一份有用的参考资料。
2. 乳酸脱氢酶乳酸底物法概述:2.1 乳酸脱氢酶简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简称LDH)是一种重要的代谢酶,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
它主要参与细胞内的糖酵解过程,在无氧条件下将产生的乳酸转化为丙酮酸,从而供能给细胞。
LDH在各种组织中广泛分布,包括肝脏、肌肉、心脏等,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2 乳酸底物法原理:乳酸底物法利用了LDH对乳酸的催化作用。
该方法通过将待测样品中的乳酸与辅助底物(如双硫苏糖)反应,同时加入LDH作为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观察和测定产生的反应物(如NADH)含量变化。
由于LDH能够特异性地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的反应,所以可以通过测量NADH生成速率来间接确定待测样品中乳酸浓度的高低。
2.3 应用场景和价值:乳酸脱氢酶乳酸底物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首先,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步骤,适用于实验室中对乳酸浓度进行初步检测与筛选。
实验三十一亲和层析纯化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机体代谢中一个很重要的酶,它催化下述反应:LDH丙酮酸+NADH+H+=乳酸+NAD+现已明了,大多数动物体内的LDH含有5种同工酶。
它们是由两种亚基(H亚基与M 亚基)按不同组合形成的四聚体,其中LDH–1和LDH-5分别为四个H亚基和四个M亚基组成的纯合体。
后来在很多动物睾丸和精子中,又发现了另一种LDH同工酶命名为LDH-X,由四个x亚基组成。
已经证明,形成不同LDH同工酶的上述三种亚基是由三个不同的基因所编码。
LDH的各种同工酶的蛋白质组成与结构,生物体内的组织分布、酶学性质与生理功能均各有差异。
因此,纯化LDH的各同工酶并对其进行比较酶学的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机体内代谢的调控以及基因的进化等均有重要意义。
在这方面,国外学者已做了很多工作,已取得不少有意义的结果。
早期的LDH纯化比较繁琐,周期长,收率低。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有Axen等人的开创性工作,亲和层析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其专一性强,操作简捷,回收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强有力的手段。
由于使用了能与酶专一结合的配基,尽管各种同工酶在电荷效应或肘,上存有差异,均能得到较高的回收率。
这对于LDH同工酶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尤其对纯化体内含量甚微的某些LDH同工酶如LDH-X,亲和层析更是最为理想的手段。
实验原理亲和层析(affinity chromatography)是在一种对目的分子具有专一吸附能力的吸附剂上进行的层析。
这种专一吸附能力是由于共价偶联在惰性载体上的物质[通常称为配基(1igand)]与需要纯化的物质之间存在一种专一的可逆的亲和力。
相互具有这种亲和力的生物分子有:抗体与抗原,酶与其底物或抑制剂,激素与其受体等。
将具有这种亲和关系的两种分子(A、B)中的一种(比方A)以共价偶联到载体上,则可成为纯化另一种分子B的亲和吸附剂。
乳酸脱氢酶990 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一种重要的酶类蛋白质,在人体和其他生物体内广泛存在。
该酶参与了细胞内的糖代谢过程,在乳酸产生和清除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乳酸代谢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乳酸脱氢酶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和探索。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乳酸脱氢酶展开全面而深入的讨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乳酸脱氢酶的概述,包括其定义、功能以及分类和分布等方面内容。
然后,我们将详细阐述乳酸脱氢酶在人体生理作用中的角色,并分析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异常表达与调控相关性。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乳酸脱氢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与意义,包括其作为诊断疾病标志物以及肿瘤治疗和运动生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等方面。
最后,我们将对乳酸脱氢酶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等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全面概述乳酸脱氢酶的相关知识,深入解释其功能、生理作用以及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与意义。
通过系统地整合已有研究成果,并提供对未来乳酸脱氢酶相关研究发展趋势的展望,旨在加深人们对乳酸脱氢酶这一重要生物分子的认识并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2. 乳酸脱氢酶概述:2.1 定义和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酶类,它在许多生物体中都起着重要的功能。
乳酸脱氢酶能够催化乳酸与双瓣糖转换为丙酮酸和NADH,同时在反向反应中也起到同样作用。
这种双向催化反应使得乳酸脱氢酶在能量代谢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角色。
2.2 类型和分布:乳酸脱氢酶可以根据其组成亚基的类型进行分类,常见的有两种主要类型:LDH-1和LDH-5。
LDH-1由四个M亚基组成,主要分布在心肌和红血球等组织中;而LDH-5则由四个H亚基组成,主要存在于肝脏、肾脏和肌肉等组织中。
此外,在不同动物物种和人类身体各部位也会有不同类型的乳酸脱氢酶的存在。
乳酸脱氢酶的作用实验报告乳酸脱氢酶的作用实验报告引言: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简称LDH)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细胞中。
它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关键的代谢功能,参与乳酸的产生和消耗过程。
本实验旨在探究乳酸脱氢酶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细胞代谢中的重要性。
材料与方法:1.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培养皿、试管等。
2. 实验试剂:乳酸、NADH、乳酸脱氢酶提取液等。
3. 实验样本:从新鲜牛血中提取的乳酸脱氢酶。
实验步骤:1. 提取乳酸脱氢酶:将新鲜牛血置于离心管中,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
2. 酶活测定:取一定量乳酸脱氢酶提取液,加入适量的乳酸和NADH,混合均匀。
3. 光密度测定:将混合液转移到分光光度计比色皿中,设置波长为340nm,记录初始吸光度。
4. 反应开始:向比色皿中加入适量的乳酸,立即开始计时。
5. 吸光度测定:每隔30秒记录一次吸光度值,连续记录5分钟。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乳酸脱氢酶在催化反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初始吸光度值为A1,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吸光度值逐渐增加,最终稳定在A2。
通过计算吸光度的变化量(ΔA=A2-A1),可以得到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乳酸脱氢酶的作用机制是将乳酸氧化为丙酮酸,同时还还原了辅酶NAD+为NADH。
这个过程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乳酸被氧化,NAD+被还原。
乳酸脱氢酶作为催化剂,加速了这个反应的进行。
乳酸脱氢酶在细胞内广泛存在,并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如乳酸的产生和消耗、细胞呼吸等。
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金属离子等。
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适宜的温度和pH值,以保证乳酸脱氢酶的最佳催化活性。
此外,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还受到底物浓度的影响,底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乳酸脱氢酶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一个指标,用于检测乳酸水平的异常情况。
例如,在乳酸酸中毒的病例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会显著增加。
乳酸脱氢酶LDH乳酸法作业指导书
1、前言
试验名称:乳酸脱氢酶测定,英文名称:LDH,
本文件适用于安阳鼎城糖尿病医院检验科生化实验室,目的是指导工作人员正确的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血浆样本中的乳酸脱氢酶活力,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
本试验用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样本中乳酸脱氢酶的活力。
LDH广泛存在于人各组织,以肝、心肌、肾、骨骼肌、胰腺和肺最多,组织中酶活力约比血清中高1000倍,所以少量组织损伤即可引起血清LDH升高。
但其特异差,在心肌梗塞的诊断中LDH出现较CK晚,阳性率也较低,但维持时间长。
因此仍将此酶与CK、CK-MB、AST、α-HBDH同时测定做为心肌梗塞的诊断和监控的指标。
2、测定原理
本试验测定原理以IFCC推荐的方法为基础,实验分两步进行测定原理如下:
L-乳酸+ NAD+LDH丙酮酸+ NADH
在上述反应中NADH生成的速率与LDH的活性相关,监测340nm波长处吸光度的变化,即可计算出样本中LDH的活性。
实验八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一、实验目的了解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和原理,学会分离LDH同工酶的方法。
二、原理同工酶是指能够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分子的结构理化特性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同工酶这种差异是由于酶蛋白的编码基因不同或基因相同但转录、翻译或后加工有别所造成的。
同工酶存在于生物的同一种属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甚至同一组织或细胞的不同亚细胞结构中。
人们已发现几百种同工酶。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是人们认识的第一个同工酶。
LDH是糖酉孝解中的一个酶,它催化的反应如下。
COOH COOHHO—C—H+NAD+C=O+NADH+H+CH3 CH3LDH有五种同工酶,分子量在13万~15万之间,由四个亚基组成。
LDH的亚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心肌型亚基(H型)(B基因),另一种是骨骼肌型亚基(M型)(A基因)。
两类亚基以不同比例可组成五种四聚体。
即LDH1(H4)、LDH2(H3M1)、LDH3(H2M2)、LDH4(H1M3)、LDH5(M4)。
H型亚基与M型亚基的氨基酸组成有差异,前者含酸性氨基酸残基多,故LDH可用电泳的方法进行分离。
本实验用pH8.6的缓冲液,在此条件下电泳,LDH的五种同工酶均净带负电荷,向正极泳动,但LDH1最快,依次减慢,LDH5最慢。
在哺乳动物体内,一般厌氧性组织中,如骨骼肌、肝脏中,LDH5含量高;在非厌氧性组织中,如心、脑中,LDH1含量高。
本实验用琼脂糖凝胶,LDH的五种同工酶在琼脂糖凝胶板上分离后,进行酶促反应,使乳酸脱氢生成NADH,NADH将人工递氢体PMS还原,还原型PMS 最终将NBT还原。
NADH++H++PMS=====NAD++PMSH2PMSH2+NBT======PMS+NBTH2NBTH2为蓝色化合物。
三、实验器材(一)、仪器1、电泳仪1、水平电泳槽2、离心机3、玻璃匀浆器5、恒温箱6、微量移液器7、吸量管四、材料与试剂1、小白鼠(成年)2、白瓷盘3、剪子4、镊子5、载玻片6、滤纸7、生理盐水8、0.01mol/l pH7.4磷酸钠缓冲液:取0.01mol/L NaH2PO419ml和0.01mol/L Na2HPO481ml混合即可。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2、掌握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3、学会使用相关实验技术和仪器进行分离操作。
4、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分离的原理。
(2)常用的分离方法及其操作要点。
2、难点(1)电泳技术在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分离中的应用。
(2)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判断。
三、知识准备1、什么是同工酶?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2、乳酸脱氢酶(LDH)的作用乳酸脱氢酶是一种参与糖酵解和糖异生过程的酶,它能催化乳酸和丙酮酸之间的相互转化。
3、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种类人体内存在五种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分别是LDH1、LDH2、LDH3、LDH4 和 LDH5。
四、实验原理1、电泳原理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不同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由于分子结构和所带电荷的差异,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2、凝胶介质的选择常用的凝胶介质有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凝胶。
聚丙烯酰胺凝胶分辨率高,适用于精细分离;琼脂糖凝胶操作简便,适用于较大分子的分离。
3、显色原理分离后的同工酶通过特定的显色剂进行显色,从而观察到不同的同工酶条带。
五、实验材料和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组织(如心肌、肝脏、骨骼肌等)、提取缓冲液、电泳缓冲液、显色剂等。
2、实验仪器电泳仪、电泳槽、离心机、移液器、恒温水浴锅等。
六、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1)称取适量的新鲜组织,加入提取缓冲液,在冰浴中匀浆。
(2)将匀浆液离心,取上清液作为样品。
2、凝胶制备(1)根据实验要求,配制合适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或琼脂糖凝胶。
(2)将凝胶倒入电泳槽中,待凝胶凝固。
3、加样(1)用移液器将样品小心地加到凝胶的加样孔中。
(2)同时加入标准品作为对照。
4、电泳(1)连接电泳仪,设置合适的电压和电泳时间。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2、掌握常见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分离方法。
3、学会分析实验结果,理解不同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二、知识回顾1、酶的基本概念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 RNA。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特异性和可调节性。
2、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分子大小、电荷、溶解度等性质在分离纯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电泳的基本原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会向与其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不同粒子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其电荷量、分子大小和形状等因素。
三、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概述1、定义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isoenzymes,LDH)是指具有相同催化作用,但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2、存在形式在人体组织中,LDH 以多种同工酶的形式存在,主要有 LDH1、LDH2、LDH3、LDH4 和 LDH5 五种。
3、生物学意义不同组织中 LDH 同工酶的分布和含量不同,反映了组织的代谢特点和功能状态。
例如,心肌中以 LDH1 含量较高,而骨骼肌中则以 LDH5 为主。
四、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离方法1、电泳法原理:利用不同 LDH 同工酶所带电荷的差异,在电场作用下使其分离。
操作步骤:制备凝胶:通常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或琼脂糖凝胶。
上样:将含有 LDH 同工酶的样品加到凝胶的加样孔中。
电泳:接通电源,使样品在电场中迁移。
染色:电泳结束后,用特异性的染色剂对 LDH 同工酶进行染色,使其显色。
优点:分离效果好,分辨率高。
缺点: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
2、层析法原理:基于不同 LDH 同工酶与层析介质之间的亲和力差异进行分离。
常见的层析方法:离子交换层析:利用同工酶所带电荷的不同与离子交换剂结合的强弱不同而分离。
亲和层析:利用特异性的配体与LDH 同工酶的结合作用进行分离。
优点:操作相对简单,可大规模分离。
实验12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离【学习目标】1.了解同工酶的概念,进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离。
2.认识电泳法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原理,尝试蛋白质的电泳分离。
【教学重点】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分离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样品的预处理,电泳凝胶板的制备和实验分离过程。
【教学方法】运用“指导——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是:以实验活动为基础,以改进、完善、设计实验为切入点,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特征和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细胞内含量最高的有机化合物。
对蛋白质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生命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所以需要从细胞中提取蛋白质进行研究。
怎样提取蛋白质呢?(二)进行新课1.基础知识蛋白质的物化理性质:形状、大小、电荷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亲和力等千差万别,由此提取和分离各种蛋白质。
1.1缓冲溶液(1)原理: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弱酸盐组成调节酸和盐的用量,可配制不同pH的缓冲液。
(2)缓冲液作用:抵制外界酸、碱对溶液pH的干扰而保持pH稳定。
1.2凝胶电泳法:(1)原理: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电量、形状和大小不同,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
[思考]填写下表:(2)分离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经胶电泳等。
2.实验步骤:2.1制备电泳凝胶板。
依照课本P64图16组装电泳槽后,制备5ml分离胶倒入槽中。
在胶的上端轻轻加入少量水,以防止生成胶的弯月面。
待胶凝固后,小心倒出蒸馏水,再用滤纸吸净残留的水。
将2ml浓缩胶倒入,插入数字,再加入少量水,待胶凝固后,小心倒出蒸馏水,再用滤纸吸净残留的水,拔出梳子。
凝胶一定要在倒入前配制,由于电泳槽的大小不同,制作和倒入凝胶的量由教师告知。
2.2加样。
取10μl血清,加入等体积40%蔗糖溶液,在离心管中混匀后,用移液器吸取15μl样品,小心加入到凹槽中,每组一槽,组间进行比较。
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是一种糖酵解酶。
乳酸脱氢酶存在于机体所有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其中以肾脏含量较高。
乳酸脱氢酶是能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的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
同工酶有六种种形式,即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LDH-5(M4)及LDH-C4,可用电泳方法将其分离。
LDH同功酶的分布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所以可以根据其组织特异性来协用诊断疾病。
正常人血清中LDH2,〉LDH1。
如有心肌酶释放入血则LDH1〉LDH2,利用此指标可以观察诊断心肌疾病。
基本信息英文名称: LDH(lactate dehydrogenase)序列信息:1 gsgcnldsar frylmg长度:16 aa{物种来源:Homo sapiens (human)}正常范围:血清135.0~215.0U/L;脑脊液含量为血清的1/10。
乳酸脱氢酶A简介乳酸脱氢酶(LDH)分子量为130~140KDa,由两种亚单位组成:H(表示heart)和M(表示muscle)。
它们按不同的形式排列组合形成含4个亚基的5种同工酶,即:LDH1(H4)、LDH2(H3M1)、LDH3(H2M2)、LDH4(HM3)、LDH5(M4)。
LDH催化丙酮酸与乳酸之间还原与氧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促进lactic acid向pyruvic acid方向的反应,而在中性条件下促进pyruvic acid向lactic acid的转化(为逆反应)。
LDH 是参与糖无氧酵解和糖异生的重要酶。
由于LDH几乎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而且在人体组织中的活性普遍很高,所以血清中LDH的增高对任何单一组织或器官都是非特异的。
在AMI时升高迟、达峰晚,故对早期诊断价值不大。
由于半寿期长(10~163小时),多用于回顾性诊断,如对入院较晚的AMI病人、亚急性MI的诊断和病情监测。
LDH在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是心、肾以LDH1为主,LDH2次之;肺以LDH3.LDH4为主;骨骼肌以LDH5为主;肝以LDH5为主,LDH4次之。
血清中LDH含量的顺序是LDH2>LDH1>LDH3>LDH4>LDH5.正常参考值人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用电泳法可以分离出5种同工酶区带,根据其电泳迁移率的快慢,依次命名为LDH1,LDH2,LDH3,LDH4,LDH5。
不同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分布不同,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人心肌、肾和红细胞中以LDH1和LDH2最多,骨骼肌和肝中以LDH4和LDH5最多,而肺、脾、胰、甲状腺、肾上腺和淋巴结等组织中以LDH3最多。
后来从睾丸和精子中发现了LDHx,其电泳迁移率介于LDH4和LDH5之间。
LDH是由H(心肌型)和M(骨骼肌型)两类亚基组成,分别形成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LDH5(M4)。
正常参考值(1)琼脂糖电泳法:LDH1(28.4±5.3)%;LDH2(41.0±5.0)%;LDH3(19.0±4.0)%;LDH4(6.6±3.5)%;LDH5(4.6±3.0)%。
(2)醋酸纤维素薄膜法:LDH1(25.32±2.62)%LDH2(34.36±1.57)%LDH3(21.86±1.38)%LDH4(11.3±1.84)%LDH5(7.97±1.59)%(3)聚丙烯酰胺法:LDH1(26.9±0.4)%LDH2(36.0±0.5)%LDH3(21.9±0.4)%LDH4(11.1±0.4)%LDH5(4.1±0.3)%总之,健康成人血清LDH同工酶有如下的规律:LDH2>LDH1>LDH3>LDH4>LDH5。
临床意义(1)心肌细胞LDH活性远高于血清数百倍,尤以LDH1和LDH2含量最高,LDH2占主导地位。
急性心肌梗塞时,血清LDH1和LDH2显著升高,约95%的病例的血清LDH1和LDH2比值大于1,且LDH1升高早于LDH总活性升高。
LDH在心肌梗死后上升速度比肌酸激酶慢很多,所以LDH上升在血液中存在时间较长,使得LDH成为诊断心肌梗死发生一周以上的有效工具。
病毒性和风湿性心肌炎及克山病,出现心肌损害时,病人的血清LDH同工酶的改变与心肌梗塞相似。
LDH1/LDH2比值>1还见于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恶性贫血、镰形细胞性贫血、肾脏损伤、肾皮质梗塞、心肌损伤性疾病、瓣膜病等。
(2)脑干含LDH1较高。
颇脑损伤仅累及大脑半球时,只有血清同工酶谱的绝对值增高,而不影响同工酶的相互比值,如果累及脑干时,病人血清LDH1的含量也增高。
(3)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12~24小时,血清LDH1也已升高。
若同时测定LDH总活性,可发现LDH1/总LDH的比值升高。
早期血清中LDH1和LDH2活性均升高,但LDH1增高更早,更明显,导致LDH1/LDH2的比值升高。
对急性心肌梗塞诊断的阳性率和可靠性优于单纯测定LDH1或CK-MB。
(4)胚胎细胞瘤病人的血清LDH1活性升高。
(5)急性肝炎,肝细胞损伤或坏死后,向血流释入大量的LDH4和LDH5,致使血中LDH5/LDH4比值升高,故LDH5/LDH4>1可做为肝细胞损伤的指标。
急性肝炎以LDH5明显升高,LDH4不增,LDH5/LDH4>1为特征;若血清LDH5持续升高或下降后再度升高,则可认为是慢性肝炎;肝昏迷病人的血清LDH5.LDH4活性极高时,常示预后不良;原发性肝癌以血清LDH4>LDH5较为常见。
(6)肾皮质以LDH1和LDH2含量较高,肾髓质以LDH4和LDH5活性较强。
患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肾移植排异时,血清LDH5均可增高。
(7)肺含LDH3较多,肺部疾患时血清LDH3常可升高。
肺梗塞时LDH3和LDH4相等,LDH1明显下降;肺脓肿病人的血清LDH3.LDH4常与LDH5同时升高。
煤矿、钨矿矽肺病人的血清LDH1.LDH2下降,LDH4.LDH5升高。
(8)血清LDH总活性升高而同工酶谱正常(LDH1/LDH2<1)的病例,临床出现率依次为;心肺疾病、恶性肿瘤、骨折、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炎症、肝硬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尿毒症、组织坏死、病毒血症、肠梗阻等。
(9)肌营养不良病人肌肉中LDH1.LDH2明显增高,LDH5显著下降;而血清则相反,LDH1.LDH2明显减少,LDH4.LDH5显著,表明血清LDH同工酶主要来自肌肉组织。
(10)恶性病变时LDH3常增高。
升高的原因乳酸脱氢酶偏高的原因至于乳酸脱氢酶高的原因,有以下方面:1.当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情恶化成乙肝患者时,部分肝细胞受损,血清中LDH4和LDH5含量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2.乙肝治疗方法特别是是用药不当,长期服用同一种药物时造成肾毒现象的产生。
当肾毒现象出现时,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含量会迅速升高。
3.乙肝不进行合适积极的治疗,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肝脏代谢严重异常,导致肾脏功能衰竭,从而也会引起乳酸脱氢酶含量升高。
4.肺梗塞、恶性贫血、休克及肿瘤转移所致的胸腹水时,会引起乳酸脱氢酶的偏高。
偏低的原因乳酸脱氢酶存在于机体所有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其中以肾脏含量较高。
血清乳酸脱氢酶正常范围是100~300U/L,当出现乳酸脱氢酶偏低时,常见原因如下。
乳酸脱氢酶偏低的原因1:检查过程中出现误差;乳酸脱氢酶偏低的原因2:内分泌失调;乳酸脱氢酶偏低的原因3:过于劳累、睡眠不好、心情不好等。
总之,乳酸脱氢酶偏低一般不是很严重,经过调理即可恢复。
但如果出现乳酸脱氢酶偏高就要引起重视了。
因为肺梗塞、恶性贫血、休克及肿瘤转移所致的胸腹水时,会引起乳酸脱氢酶的偏高。
LDH实验折叠概述乳酸脱氢酶(LDH)是催化乳酸和丙酮相互转化的同工酶,属于氢转移酶。
该酶存在于所有动物的组织中,在肝脏中活性最高,其次为心脏、骨骼肌、肾脏,在肿瘤组织及白血病细胞中也能检测到。
在大多数动物组织中,它是由两种肽链按一定比例组成的5种四聚体。
它的每条肽链各由一个基因编码,经转录、翻译、修饰加工等过程,最后成为有生物学活性的物质。
不同的动物,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或不同的生活周期均有其特异性的同工酶酶谱。
自然界中存在L和D两种乳酸脱氢酶。
折叠实验原理用纯化的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载体,往包被抗D-LDH抗体的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或标准品、生物素化的抗D-LDH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经过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
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D-LDH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计算样品浓度。
折叠试剂盒组成及试剂配制1. 酶联板(Assay plate ):一块(96孔)。
2. 标准品(Standard):2瓶(冻干品)。
3. 样品稀释液(Sample Diluent):1×20ml/瓶。
4. 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Biotin-antibody Diluent):1×10ml/瓶。
5.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 (HRP-avidin Diluent):1×10ml/瓶。
6. 生物素标记抗体(Biotin-antibody):1×120μl/瓶(1:100)7.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HRP-avidin):1×120μl/瓶(1:100)8. 底物溶液(TMB Substrate):1×10ml/瓶。
9. 浓洗涤液(Wash Buffer):1×20ml/瓶,使用时每瓶用蒸馏水稀释25倍。
10. 终止液(Stop Solution):1×10ml/瓶(2N H2SO4)。
折叠需要而未提供的试剂和器材1. 标准规格酶标仪2. 高速离心机3. 电热恒温培养箱4. 干净的试管和Eppendof管5. 系列可调节移液器及吸头,一次检测样品较多时,最好用多通道移液器6. 蒸馏水,容量瓶等折叠操作步骤实验开始前,请提前配置好所有试剂,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
每次检测都应该做标准曲线。
如样品浓度过高时,用样品稀释液进行稀释,以使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
1. 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
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μl,余孔分别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100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1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