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期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4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遗传和变异1.遗传的概念: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的概念: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二、生物的性状1.概念: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等。
2.相对性状概念: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例如:人的A、B、O血型生理特征,各种先天性行为,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的黑色或白色等形态结构特征。
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个生物的细胞核中,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生物,叫做转基因生物。
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告诉我们: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亲代遗传给后代的不是性状,而是基因,子代因为得到亲代的基因(遗传信息)才表现出亲代的性状。
四、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1.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染色体是细胞内的一些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它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生物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且同种生物细胞的形态和数目恒定。
DNA是遗传物质,它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长链,在这条链上,又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它控制着生物一个具体性状。
因为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所以,DNA也是成对存在的,存在于DNA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图解如下:基因 DNA 构成位于染色体细胞核蛋白质2.生物体中的染色体数目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这两条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在生七、生物的变异1.变异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它是指亲代与子代间、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
在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差异,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如:不同品种的菊花,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头部等。
2.变异的分类不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影响到遗传物质,叫不遗传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的。
八下生物知识点人教版详解一、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遗传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特征的现象,叫做生物的遗传。
例如,父母的双眼皮基因可能会遗传给子女,使子女也拥有双眼皮。
生物的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都称为性状。
如人的身高、肤色、血型等都是性状。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就是一对相对性状。
基因与遗传物质控制生物性状的因子,称为基因。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基因的遗传规律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例如,控制人类双眼皮和单眼皮的基因就是一对等位基因。
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殖方式生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有性生殖是生物体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后代的方式,如人类和动物的繁殖。
无性生殖则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植物的分株繁殖和细菌的分裂繁殖。
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有性生殖主要包括开花、传粉、受精和果实、种子的形成等过程。
其中,传粉是雄蕊的花药中的花粉粒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受精则是花粉粒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动物的发育动物的发育过程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
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如蝴蝶,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如蝗虫,其发育过程则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三、微生物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形态多样,有的呈球形,有的呈杆形,还有的呈螺旋形;真菌包括霉菌、酵母菌等,是多细胞生物;病毒则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生存。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知识点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遗传是指,变异是指。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而实现的。
2.性状就是生物体、和等特征的统称。
遗传学家把生物、性状的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3. 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它是由和构成的,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
是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是长长的结构。
DNA 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这些片段就是基因。
基因是有。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4.每条染色体由DNA分子构成,每个DNA分子上有基因。
5.基因控制(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应用了技术)。
6.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
7.生物性状的表现是由控制的,还受到的影响,性状的表现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8.每一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都是恒定的,不同种类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9.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和组成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DNA储存有遗传信息;基因是;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基因控制。
10.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存在的,基因也是存在的,分别位于的染色体的上。
人的体细胞中有对染色体,包含个DNA分子,含有基因,决定着人体的性状。
11.在分裂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都要减少,而且不是任意的减少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是存在的,基因也是存在的。
12.基因通过在亲子代间传递,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13.子代体细胞中的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一条来自,因此,子代具有的遗传基因。
14.相对性状有性状和性状之分。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基因。
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或两种。
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遗传下去。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第1课生物的遗传现象1、遗传: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
2、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最基本的两种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3、动物有遗传现象,植物也有遗传现象,所以说生物都有遗传现象。
4、动物亲代的相似点包括外形、毛色、花纹、神态及食物、生活习性等。
5、有关遗传现象的谚语和俗语有:(1)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2)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3)物生自类本种。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第2课生物的变异现象1、变异: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不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变异。
2、同变异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也是普遍存在的。
3、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三叶草长出四片叶子都是变异现象。
4、变异现象的两种形式: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如:高茎碗豆和矮茎碗豆。
5、不可遗传的变异: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车祸导致的残疾。
6、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如: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黄鼠狼生鼠辈,一代不如一代;龙生九子,个个不同;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7、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第3课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1、孟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2、孟德尔发现豌豆有着不同的形态特征,他还发现这些豌豆的后代形态特征大都和它们的上代相似。
3、孟德尔的研究结论不能圆满的解释诸如有些动物其父母的皮毛都是褐色的,但它们的孩子却是白色皮毛这样的现象。
4、生物除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变异外,生物自身也会产生变异,有的变异对生物有害,有的变异对生物有益,有的变异对生物即无害也无益。
5、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经过多年选育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2001年2月,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提纲: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而实现的。
2、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和统称为性状。
3、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
4、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亲代把传给了子代。
.5、转基因鼠的实验: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控制这个形状的基因是。
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的关系是:,在此实验中,用到的一种技术叫,就是把某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
6、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和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7、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每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染色体由蛋白质和组成,一条染色体包含个DNA分子,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有46条DNA分子,基因是DNA上决定生物的基本单位。
8、在体细胞和受精卵中,染色体和基因都是存在的,成对的基因位于的染色体上。
9、科学家通过对多种生物的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而且不是,是每对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
10、狗的体细胞内有78条(39对)染色体,生殖细胞内有,猪的体细胞内有38条(19对)生殖细胞内有,豌豆体细胞内有14条(7对)生殖细胞内有11、无性生殖由母体直接产生后代,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新个体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个体十分相像,这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12、孟德尔的实验结论:(1、相对性状有性状和性状之分.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显性状,矮是隐性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不表现矮. 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织只有(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两种。
3、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 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3.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4.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6. 转基因生物------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7. 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8.如图是“显微注射获得转基因超级鼠”示意图,分析图片后回答下列各问.①请把上述图片的序号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A→D→B→C②在上图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③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④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小鼠变成了大鼠,这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⑤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考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分析:此题通过转基因超级鼠的出生,证明了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结合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过程及其图示进行分析解答.故答案为:①A→D→B→C②鼠的个体大小③大鼠生长激素基因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⑤控制性状的基因点评: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2.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遗传是指性状或特征在后代中传递的过程,而变异则是指个体间或种群中出现新的性状或特征的过程。
本文将从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变异的类型以及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遗传的基本原理1.核酸是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核酸物质。
2.基因是遗传单位: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段特定序列,携带着确定个体性状的信息。
3.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离:DNA通过复制过程产生新的DNA分子,并通过细胞分裂过程传递给下一代。
4.遗传物质的表达:遗传物质中的信息通过基因表达得以转化成蛋白质,进而影响个体性状。
二、遗传变异的类型2.核型变异:核型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如染色体片段重排、缺失或增加、多倍体等。
3.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繁殖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的发生,使得组合不同的基因片段产生新的组合,从而形成多样化的后代。
4.随机分配:随机分配是指每个个体在有性繁殖过程中所传递的基因组的组合是随机的,进一步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三、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1.稳定性保障:遗传和变异使得物种能够在环境变化中保持稳定。
个体间的遗传差异使得对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从而确保了种群的存活和繁衍。
2.适应性进化:遗传和变异为物种的适应性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适应性进化是指在环境选择压力下,物种逐渐适应环境的过程。
通过基因的变异和选择,物种能够逐渐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特征和新优势。
3.物种形成:遗传和变异是个体间遗传差异产生的基础,当遗传差异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个体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生殖隔离,进而形成了新的物种。
综上所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们为个体和种群的存在和进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探究生物多样性、适应性进化以及物种形成等方面,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形状。
2.相对性状:遗传学把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两同一不同)。
二.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1.染色体:细胞核内存在的一些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数量: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内的少一半
遗传物质:DNA、RNA
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基因经精子或者卵细胞的传递
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半(22条+x或者y),形成受精卵以后恢复。
三.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1.基因是成对的,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2.当成对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性基因的性状表现出来。
3.禁止近亲结婚原因:产生的后代增加患遗传病的机会。
四.人的性别遗传
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男性为22+xy;女性为:22+xx
2.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均为50%。
五.生物的变异
1.变异的定义: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根据遗传性分:
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
2.根据对生物个体的意义分:
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3.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培育生物新品种
例如:高产奶牛、高产抗倒伏的水稻、太空椒。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知识讲解一、知识结构导图二、知识点巩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A★)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亲子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2、亲代基因通过精子、卵细胞遗传给子代,并控制子代的性状。
3.遗传学中把生物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行为统称为性状。
4: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如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毛的黑色或白色、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等。
5、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不表现矮。
(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用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DD和Dd两种。
(3)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DNA2、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1)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23对减半成23条)(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活动传给子代的。
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原因:家族中有某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后代携带的可能性很大,患病机会大大增加。
四、人的性别遗传(A)1.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
男:22对+XY女:22对+XX(1)人类的性别,一般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XX:女性; XY:男性。
(2)女性排出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精子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目标:知识: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通过观察分析图片、文字等资料,进一步培养分析资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形成对科学史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分析: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通过教师细致的问题设置及学生的分组讨论,再加上一个动手小实验,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有层次的梳理,在梳理的同时,染色体、DNA和基因这三者的关系,就明白的呈现在眼前了。
解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通过问题情景的设置,与学生一起去探讨,最终通过科学史的介绍来验证。
通过填图练习进行巩固。
教学难点分析: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教学策略:本课为1课时。
本课在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之后,进一步讲述子代的性状是如何从亲代遗传的,基因是如何传递的,并为下一节课中解释子代与亲代的性状为什么会有相同有不同,打下基础。
本课主要通过不同问题的设置,引领学生去整理知识,发现问题,推测结果,寻找真相。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理清思路,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掌控课堂。
本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应注意及时的启发与鼓励。
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可以把本节课的问题印制成问题清单,有利于学生的分组讨论;还应准备用不同颜色处理过的长绳或线若干,每组一条。
教学过程: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一、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二、基因和染色体1.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DNA 染色体2.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
每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三、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课后反思:教师如果能营造一种研究、讨论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觉这节课的知识仿佛都是自己研究出来的,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掌握和今后的教学,都将是十分有利的。
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1.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3.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4.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5 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6.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
5.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课本P3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2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结果杂交后的种子发育的植株都是高杆的。
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为3:1。
3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2.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整理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整理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如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3、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特征的统称。
4、肉眼不能观察到生物生理特征方面的性状。
如血型。
5、遗传学家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6、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7、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1、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3、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5、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
6、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
7、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8、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23对(成对存在),DNA分子是46个(成对存在),基因有无数对(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23条(成单存在),DNA分子是23个(成单存在),基因有无数个(成单存在)。
9、一种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这对基因位于成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10、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11、知识点整理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图: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孟德尔被称为遗传学之父。
2、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材料:具有明显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
3、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结论(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遗传与变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 遗传的分子基础- 变异与遗传的关系- 基因的突变与人类常见疾病第二单元:进化论- 进化论的基本概念- 动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演化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第三单元:生殖与发育- 生殖的基本概念- 人类的生殖器官与生殖方式- 人类的生殖调控与计划生育- 胚胎的发育过程与胚胎调控第四单元:基因技术与人类健康- 基因的工程技术与应用- 基因工程的概念与方法- 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学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挑战第五单元: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第六单元:细胞的多样性与分化- 细胞的多样性与结构特点- 细胞的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细胞分化的基本过程与调控- 细胞分化在生物体发育中的作用第七单元:人体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 免疫机制与免疫功能- 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与特异性免疫- 免疫系统的相关疾病与预防第八单元:人体的调节与控制- 神经调节与内分泌调节的基本概念-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与作用- 受损调节系统的相关疾病与预防第九单元:生物技术的应用与伦理- 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生物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生物技术应用中的伦理与安全问题第十单元:个体与群体的生存- 个体生存与群体生存的基本概念- 个体生命活动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个体与群体的生存对策与行为。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3.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4.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6. 转基因生物------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7. 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8.如图是“显微注射获得转基因超级鼠”示意图,分析图片后回答下列各
问.
①请把上述图片的序号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
A→D→B→C
②在上图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③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④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小鼠变成了大鼠,这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⑤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考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分析:此题通过转基因超级鼠的出生,证明了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结合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过程及其图示进行分析解答.
故答案为:①A→D→B→C
②鼠的个体大小
③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⑤控制性状的基因
点评: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2.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
4.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5.性状的遗传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给子代。
有性生殖中,_______________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6.人体的:染色体为_____对。
常染色体有______对,性染色体有____对。
男性为_____,女性为______,精子的染色体是_____或____,卵细胞的染色体是______。
红细胞的染色体是_____,白细胞是_______.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人,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2)实验材料:选择的是具有明显相对性状且闭花受粉的豌豆。
(豌豆的相对性状:植株的高和矮,种子的黄和绿,种皮的光滑和皱缩。
)(3)实验方法:人工控制的传粉杂交。
(4)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结果杂交后的种子都是高杆的。
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不过矮的要少得多(高矮之比为3﹕1;基因型比例为1:2:1)。
用图表示如下:P:亲本,F1:子一代, F2:子二代,♀:母本,♂:父本, ×:杂交,
(5)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为:
a.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例如,豌豆的高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不表现矮。
b. 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c. 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形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2.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3. 近亲结婚的危害: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4.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见的遗传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图。
请分析回答:(1)图示细胞只有一个时产生的配子有_____种,
比例为_________。
(2)该生物测交,其中与该生物不同的类型
有_____种。
(3)该生物自交,_____种表现型。
表现型比为___________。
后代中能稳定遗传
的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
其中不同于双亲的类型
中,杂合体占新类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
(4)该生物与aaBB个体相交,后代表现型有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
后代中与亲本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占__________。
(5)已知①上双链DNA分子中,其4种碱基数的百分比是: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4%,其中一条称为a链的碱基中,22%是A,28%是C,那么与a 链对应的b链中,A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及C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7.下图为与遗传病有关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据图
分析回答问题:
(1)该遗传病是受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图中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Ⅱ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_。
(3)图中Ⅱ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Ⅱ4为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_
___。
答案:(1)常隐
2. Aa aa
3. Aa 或aa 1/3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1. 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朗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的形态与别的染色体不一样,他把这种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后来,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进一步把男性体细胞中那一对与众不同的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女性体细胞中的同一对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
2. 性染色体是指在体细胞中能决定性别性别的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2条。
3.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条+XY 女:44条+XX)。
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4.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精子(22条+Y或22条+X),卵细胞(22条+X)。
5.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比例为1︰1,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50%.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因此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3.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基因重组)、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4. 生物变异的意义: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培育动、植物的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