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病梅馆记》知识点梳理
- 格式:docx
- 大小:39.07 KB
- 文档页数:3
《病梅馆记》(复习)赏析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又名巩祚,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是晚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帝王一姓相传,万古不变的旧观念,抨击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和腐败政治,力主改革。
他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对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运动,产生过重要影响。
全文一共三段。
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
文章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皤,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然后笔锋一转,引出一段有些人评价梅的美丑,用“固也”一语轻轻收住。
接着,作者开始详细分析病梅产生的缘由。
原来,在“文人画士”的心目中,梅虽然“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
但一“未可明诏大号”;二不能让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三,从客观上说又不能“以其智力为也”。
所以,他们只好通过第四个途径了。
于是,他们暗通关节,让第三者来转告“鬻梅者”,斫正,删密,锄直,以投“文人画士孤癖之隐”。
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
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
“予购三百盆”而“誓疗之”,可见其行动的果断;“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可见其成功的誓言;“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可见其坚持到底的决心。
疗梅的举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制人才、束缚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渴望。
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
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
事实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过小京官,而且受到权贵的歧视和排挤,自己的才能都无法施展,更不要说解除全国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
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
但是,虽为感叹,他渴望“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充分表现了他坚持到底的意志。
上海高中语文《病梅馆记》知识整理【文言现象】一、词类活用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曲、直、欹、疏:形容词作名词,曲折、笔直、倾斜、稀疏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直、密、正:形容词作名词,直枝、密植、端正的枝;锄:名次作动词,去除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号、绳:名次作动词,疾呼、约束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誓:为动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形容词作动词,穷尽;疗:为动,为…治疗以夭梅病梅为业夭、病:使动,使…弯曲、使…病态纵之顺之顺:使动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复、全:使动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心:名次作状语,在心里二、重要实词或曰或:有的人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明:公开;以:来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蠢蠢:忙忙碌碌的;以:凭借;智力:智慧力量;为:做得到的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以:把;孤:古怪的;癖:嗜好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之:的;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固也固:本来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以:按;斫:砍削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既:已经;乃:于是悉埋于地悉:都甘受诟厉诟厉:辱骂辟病梅之馆以贮之辟:开设安得使予多暇日安:怎么;得:能够三、特殊句式判断句:予购三百盆,皆病者而浙江之梅皆病余本非文人画士被动句:余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倒装句:毁其盆,悉埋于地省略句: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文学常识】选自《龚自珍全集》龚自珍,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
近代杰出思想家,文学家【主旨及写作特色】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的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压制摧残人才,束缚人民思想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与龚自珍的《乙亥杂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病梅馆记知识点病梅馆记是清代文学家纪晓岚所写的一部文言小说。
这部小说以病床上的主人公梅馆为中心,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以下将介绍一些病梅馆记的重要知识点。
首先,病梅馆记以对古代伦理道德观念的反思为题材。
小说中的梅馆颠覆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定位。
她是一个聪明、自信、有独立思想的女性角色,不被传统的繁琐礼法束缚,追求自由和真爱。
通过梅馆的形象,作者试图探讨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自由意志的追求。
其次,病梅馆记揭示了封建社会人伦关系的复杂性。
在小说中,梅馆与她的丈夫、情人、朋友、家族成员之间产生了复杂的情感纠葛。
她与丈夫秋容的关系充满了痛苦和矛盾,二人对婚姻的看法截然不同。
与情人雷雨的关系则是一段纯粹的爱情,他们相互扶持,互相信任。
通过这些角色之间的互动,病梅馆记塑造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人物关系网。
第三,病梅馆记对于爱情与理想的追求展示了作者对人性的理解。
在小说中,梅馆与雷雨之间的爱情是战胜传统束缚的象征,他们渴望自由、追求真爱,不顾一切地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
小说也通过其他角色,如秋容、他人等人物,突出了传统道德的丧失和对于道德准则的反思。
第四,病梅馆记中的疾病元素是小说的一个重要意象。
梅馆身患重病,面临死亡的威胁。
她的病状体现了她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同时也是对她于封建礼教束缚之下的一种反抗。
小说通过描写病状的细腻和真实,传达了病人内心的情感和经历。
总之,病梅馆记是一部以反思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为主题的小说,通过对女性地位、人伦关系、爱情与理想以及疾病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古代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批判。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对现代读者了解和思考古代文化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病梅馆记》知识点整理《病梅馆记》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无)二、一词多义1.病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显出病态)②而江浙之梅皆病.(显出病态)③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残的,病态的)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病态的)⑤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疲劳)⑥君之病.在肌肤(疾病)2.为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②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3.业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基业)②武陵人以捕鱼为业.(职业,职守)③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学业)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已经)⑤吾业.是有年矣(从事……职业)4.穷①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竭尽,用尽,形作动)②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尽)③复前行,欲穷.其林(走完,走尽,形作动)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窘困,不通达)5.以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以.求重价/辟病梅之馆以.贮之/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连词,表目的,相当于“而”,来)②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第一个“以”,介词,把;第二个“以”,连词,相当于“而”,来)③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介词,凭、凭借)④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以.五年为期(介词,把)三、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本义为绳索,此为“约束”)2.动词用作名词①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隐,本义为隐藏,此为“隐情”、“隐衷”)3.形容词用作动词①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用尽,穷尽)4.形容词用作名词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直,笔直的枝条;密,繁密的枝条;正,端正的枝条)5.使动用法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摧折;病,使……显出病态)②删其密,夭.其稚枝(夭,使……弯曲)③纵之顺.之(顺,使……顺应天性)④必复.之全.之(复,使……恢复本性;全,使……保全健康形态)6.为动用法①既泣.之三日(泣,为……泣)四、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病梅馆记》文言知识梳理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告诉,上告)2、明: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公开)3、欹:以欹(qí)为美(倾斜)二、一词多义1、使: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动词,让)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动词,派)③人皆得以隶使之(动词,驱使)④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派遣)2、病: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②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生病的)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为病态的)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⑤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对……感到困苦)3、解:①悉埋于地,解其综缚(解开)②后虽经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解释)③有不解处(理解)④太后之*少解(放松,缓和)4、本:①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②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树梢,引申为次要的)③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探究根源)5、穷:①穷予生之光*以疗梅也哉(用尽)②四时之景不同,其乐亦无穷也(穷尽)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完)④穷且亦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困)三、词类活用1、绳: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名作动,约束)2、隐: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动作名,隐情)3、直、密、正: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形作名,挺直的枝干,茂密的枝干,端正的枝干)4、夭、病: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用法,使……奇形怪状,使……成为病态)5、病: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名作动,生病)四、难句翻译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译:有人说:"梅以(枝干)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美态。
"固然如此。
2、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病梅馆记
使……保全责骂设立贮存
使动判断句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
有很多空暇闲置广泛地贮存
形作动
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用尽
形作动
文学常识:
选自《龚自珍全集》
龚自珍,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
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著有《吟朦山房诗》。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本文是一篇政治讽刺小品文
文章内容:
第一段:剖析产生病梅的根源
第二段: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三段: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
本文是托“梅”来讽喻时政的,“梅”在文中是隐喻“人才”,那么
1.文中的病梅便是隐喻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2.文人画士便是隐喻封建统治者
3.品梅标准:曲、欹、疏,便是隐喻选拔人才的标准:奴才、庸才、歪才
4.摧残梅的手段:斫、删、夭、锄、遏,便是隐喻迫害人才的手段:压抑、排斥、
打击、残害、屠杀
5.疗梅措施:纵、顺、毁、埋、解……便是隐喻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解
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局面
本文主旨
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王朝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思想的强烈愿望。
本文的主要写法是:托物言志、以梅喻人。
炼字:
斫:对正直人才的粗暴崔粲
养:封建统治者豢养奸佞小人
删:大批人才遭到压抑迫害
夭:新生力量被扼杀
锄:大量正直忠贞之士遭清洗
遏:不让人才发扬蓬勃的朝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十六、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一、文学常识1、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他在我国文学史上与韩愈齐名,是古文运动的积极支持者、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
2、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古代中国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
二、词句整理(一)、通假:1、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而,通“尔”,你们)(二)、古今异义词:1、故乡人号之“驼”(故,所以;乡,乡里)2、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它们;实,结果实(名作动))3、其实害之(其,那;实,实际上)4、得养人术(养,治理;人,百姓)(三)、词类活用:1、名作动:①不知始何名(叫)②病瘘,隆然伏行(患病)③名我固当(称呼)④早实以蕃(结果实)⑤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活得长久)⑥其莳也若子(抚育子女,对待子女)⑦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用爪抓,掐)⑧传其事以为官戒(作传)⑨而卒以祸(祸,受到祸害)⑩移之官理可乎(做官)2、动作名:或移徙(移栽的树)3、名作状:①旦视而暮抚(旦,在早上;暮,在晚上)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4、形容词用作动词①见长人者好烦其令(使……繁多,不断地发布)②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保全)③遂而鸡豚(遂,成,喂大)5、使动用法:①以致其性焉尔(使……达到)②非有能硕茂之也(使……硕大茂盛)③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使……(结果实)早;使……(结果实)多)④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响声,敲响;聚,使……聚集)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繁荣,子孙兴旺;安,使……安乐)5、意动用法:驼业种树(以……为职业)(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理,非吾业也。
(以“……也”式表示判断)2、宾语前置:①不知始何名。
十七、《病梅馆记》复习题
1.圈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并说明用法及意义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
锄正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遏其生气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必复之全之
纵之顺之夭其稚枝
既泣之三日:
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①、明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
②、病
病梅馆记以夭梅病梅为业而江浙之梅皆病
③、以
梅以曲为美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以求重价
④、之
江宁之龙蟠既泣之三日
⑤、其
心知其意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⑥、为
以欹为美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以五年为期
3.标明下列文言特殊句式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
高一语文病梅馆记引言《病梅馆记》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一篇散文,描述了袁枚因病隐居山间,欣赏梅花的心情和思考。
本文通过对《病梅馆记》的解读和分析,旨在帮助高一语文学生更深入理解袁枚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手法。
内容摘要袁枚的《病梅馆记》是一篇以描写梅花为主线的散文。
文章以袁枚自述自己患病的经过为开端,接着描写了自己隐居山间的生活和欣赏梅花的情景。
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袁枚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详细解读1. 描绘袁枚患病的情景文章开头,袁枚自述了自己患病的经过。
他描述了自己身体的不适和医生的诊断,以及自己接受治疗的过程。
袁枚借此描写表达了自己身体状况不佳、患病的痛苦和疲惫,为后文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做了铺垫。
2. 描写隐居山间的生活袁枚在患病后选择隐居山间,与外界隔绝,过起了清贫而宁静的生活。
他描述了自己身边的环境,如山间的松柏,溪水的潺潺流淌,以及自己利用文娱作为消遣的情况。
这一部分的描写展现了袁枚在病榻上克服困境,寻求心灵安慰和思考人生的决心。
3. 欣赏梅花的情景描写袁枚在散文中详细描写了自己欣赏梅花的情景。
他以梅花为中心,描述了梅花的开放、芬芳和坚韧,以及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和花蕾的绽放过程。
通过梅花的描写,袁枚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4. 文章的主题思想通过对上述描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病梅馆记》的主题思想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袁枚通过自述患病和隐居山间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通过描绘梅花的坚韧和芬芳,寄托了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另一方面,袁枚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令人心伤的事物的思考。
结束语《病梅馆记》是袁枚的一篇散文名篇,通过描绘梅花和自述患病背景,展示了袁枚对生命短暂和人生的思考。
相信通过对本文的解读和分析,读者们对袁枚的《病梅馆记》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自己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有所启发。
《病梅馆记》文言知识整理一、 词法1、 古今异义① 遏其生气。
【生气,古:生长之势;今:不开心 】②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智力,古:智慧,力量;今:智慧】2、 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②而江浙之梅皆病【病,变成病态】(2) 形容词作动词①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用尽】(3)形容词作名词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直,挺直的枝干; 密,密集的枝干;正,正直的枝条】②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4) 使动用法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早死;病,使……呈病态】② 必复之全之【复,使……恢复;全,使……健全】*(5) 为动用法①既泣之三日【泣,为……哭泣】3、 一词多义明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公开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明白地)病病梅馆记(病态的)以夭梅病梅为业(使……呈病态)而江浙之梅皆病(变成病态)之江宁之龙蟠(助,的)梅之欹之疏之曲(助,的,一说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既泣之三日(代词,代梅)以梅以曲为美(介,把……当作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介,把……)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连,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介,凭借)以求重价(连,来 )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办到)二、句法1、 省略句①(予)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2、 固定句式① 以……为翻成“把……当作”例: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3被动句甘受诟厉三、文言难句翻译1、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译: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
病梅馆记|病梅馆记文言文知识整理病梅馆记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托物言志、以梅议政的新颖立意和深邃思想 2、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以”字的用法二、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作者通过写“病梅”、“疗梅”所表现的反对当时统治者对人才束缚、压制的斗争精神难点:①理解文中某些词句是如何曲折致意的②分清艺术美和文中所指病态美两者间深层含义的区别三、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1、对照注释通读课文 2、查找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龚自珍的有关情况(二)课堂教学 1、时代背景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书生,一天他正在读书,突然一阵清风袭来,书生来了雅兴,随口吟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件事传到朝廷,结果书生被砍了头。
罪名是攻击朝廷统治者不懂文化(同学们很快就会反应到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
“清风”中的“清”与清朝中“清”是一个字)仅仅这样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残酷境地。
鸦片战争前将近半个世纪中,清朝的统治已腐败不堪,整个社会呈现出一副生产停滞、经济衰败、政治昏暗的万象萧败的景象。
这种政治腐败和经济衰落的现实,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一种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的局面。
龚自珍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
作者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
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
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
然而,这些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群,并不能预见到中国的明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条件和他们本身的阶级地位,限制了其思想和眼界。
但是,他们的言论和行动,毕竟为这个了无生气的社会带来了一股清风,也对后世探求真理的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
《病梅馆记》【目的要求】1.掌握,积累“病”、“业”等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以”、“之”等文言虚词。
2.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3.学习借梅议政这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文言基础知识】1.字词解析①注意释义以欹为美(欹,音qī,倾斜)明诏大号(诏,音zhào,告诉,一般指上告下)斫直(斫,音zhuó,用刀斧砍)孤癖之隐(癖,音pǐ,偏嗜)鬻梅者(鬻,音yù,卖)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贮,音zhù,储藏)②词性活用A使动用法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屈。
病,使……成病态,弄成病态)夭其稚枝(夭,使……弯曲)纵之顺之(复,使……顺天性)必复之全之(顺,使……恢复。
全,使……保全)B意动用法既泣之三日(泣,为……泣)C形容词用作名词以欹为美(欹,(枝干的)倾斜)③一词多义[病]A名词君之病在肠胃(重病《扁鹊见蔡桓公》)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弊病,缺点,《训俭示康》)B动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而江浙之梅皆病(有病态,本课)C形容词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捕蛇者说》)[业]A名词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事业,功业《隆中记》)武陵人以捕鱼为业(职业,职守《桃花源记》)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学业《乐羊子妻》)B副词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已经《黄生借书说》)④2句式解析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判断句)固定结构讲解“以……为……”在这一结构中,“以”相当于“拿”,“用”,可分为两类①“以……为……”中“为”当“作为”讲,“为”后是名词,可译为“拿(用)……作为……”如:以夭梅病梅为业;以五年为期②“以……为……”中“为”当“是”讲,“为”后是形容词,表示比较起来怎么样。
现代汉语仍沿用这种文言句式,如“以大局为重,”因此“以……为……”不需对译。
如: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3.难句解析①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2015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病梅馆记1、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2、明: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3、欹:以欹为美1、使: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③人皆得以隶使之④秦王使使者告赵王2、病: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②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⑤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3、解:①悉埋于地,解其综缚②后虽经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③有不解处④太后之色少解4、本:①予本非文人画士②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③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5、穷:①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②四时之景不同,其乐亦无穷也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④穷且亦坚,不坠青云之志1、绳: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2、隐: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3、直、密、正: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4、夭、病: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5、病:予购三百盆,皆病者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译:有人说:”梅以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横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美态。
”固然如此。
2、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译: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即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来约束天下的梅。
3、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译: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挺直的,删掉稠密的,除掉端正的,来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病梅馆记》的整理
龚自珍
1.名词作动词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号,号召
绳,约束
②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祸,造成罪过
2.形容词作动词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明,公开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用尽
3.形容词作名词
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直,挺直的枝干
②删密:密,密集的地方
③锄正:正,正直的地方
④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隐,隐衷
鬻,卖
4.古今异义
①遏其生气:
古:生长之势;
今:不开心
5.使动用法
①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使……弯曲
病,使……呈现病态
②必复之全之:复,使……康复
③纵之顺之:顺,使……顺从
④夭其稚枝:夭,使……弯曲
6.为动用法
①既泣之三日:泣,为……哭泣
7.一词多义
①、明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公开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明白地
②、病
病梅馆记:病态的
以夭梅病梅为业:使……呈现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变成病态
③、以
梅以曲为美:把……当作
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把……,表对象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用
以求重价:来,用来
④、之
江宁之龙蟠:的
既泣之三日:代词,代梅花
⑤、其
心知其意:代词,代上文句子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代词,代求钱之民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代词,代梅花
⑥、为
以欹为美:把……当作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办到
以五年为期:定为
8.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
(1)(予)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2)(予)纵之顺之,(予)毁其盆,(予)悉埋(之)于地
②、判断句:
表否定的判断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予本非文人画士
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花。
有人说:"梅把枝干弯曲作为美丽的景色,笔直了就没有风姿;把枝干倾斜作为美丽的景色,端正了就没有景致;把枝干疏朗作为美丽的景色,稠密了就没有姿态。
"本来如此。
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布,大声号召用这个标准来规范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除去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摧残梅、阻碍它的生机,把它弄成病态来作为赚钱的方法。
梅的枝干的倾斜、疏朗、弯曲,又不是忙碌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够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
有的人把文人墨客这隐藏在心中特别的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伤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
文人画士造成的祸害竟严重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
哭了三天之后,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
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
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受到辱骂,开设病梅馆来贮藏病梅。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闲暇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