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还求实长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3
1. 已知K点在直线AB上,求出K点的侧面投影。
解答:分析:错解原因是对“直线上点分线段的长度比与对应的投影的长度比相等”这一概念不清楚。
错解中直接在侧面投影上作a"k"=a'k',其结果a'k'/k'b'≠a"k"/k"b"。
因此,K点并不是线段AB上的点。
正确的作图步骤应是:(1)由a"任作一直线;(2)在该直线上截取a"Ⅰ=a'k'、ⅠⅡ=k'b';(3)连接Ⅱb";(4)过Ⅰ作直线平行于Ⅱb"交a"b"于点k",则点k"即为所求。
2. 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AB与H面的倾角α及与V面的倾角β。
解答:分析:错解原因是对所求的直角三角形实形的构成要素模糊不清,对直角三角形方法的作图要领理解不透。
直角三角形的作图要领归纳如下:1. 以线段投影的长度为以一直角边;2. 以线段的两端点相对于该投影面的距离差为另一直角边,该距离差可从线段的另一投影图上量得;3. 所作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即为线段的实长;4. 斜边与该投影的夹角为线段与该投影面的倾角。
所以,在求角α时,必须用线段水平投影长度与该线段两端点的高度坐标差作直角三角形;在求角β时,必须用线段正面投影长度与该线段两端点的前后坐标差作直角三角形。
作图步骤:求α角。
(1)以线段AB的水平投影ab为一条直角边,由端点b作直线垂直于ab;(2)在正面投影上求出直线AB的高度坐标差△Z AB;(3)在与ab垂直的直线上截取线段bB0=△Z AB;(4)连接aB0,则ab与aB0所夹的角度即为直线AB对H面的倾角α。
求β角的作图过程类似。
3. 已知直线AB对H面的倾角为30°,补全AB的水平投影。
解答:分析:错解误把直线AB对V面的倾角当作对H面的倾角了。
在管道安装工程中,经常遇到转弯、分支和变径所需的管配件,这些管配件中的相当一部分要在安装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现场制作,而制作这类管件必须先进行展开放样,因此,展开放样是管道工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一、弯头的放样弯头又称马蹄弯,根据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直角马蹄弯和任意角度马蹄弯两类,它们均可以采用投影法进行展开放样。
图3-1直角马蹄弯图3-2 任意角度马蹄弯1.任意角度马蹄弯的展开方法与步骤(己知尺寸a、b、D和角度)。
(1)按已知尺寸画出立面图,如图3-3所示。
(2)以D/2为半径画圆,然后将断面图中的半圆6等分,等分点的顺序设为1、2、3、4、5、6、7。
(3)由各等分点作侧管中心线的平行线,与投影接合线相交,得交点为1'、2'、3'、4'、5'、6'、7'。
(4)作一水平线段,长为πD,并将其12等分,得各等分点1、2、3、4、5、6、7、6、5、4、3、2、1。
(5)过各等分点,作水平线段的垂直引上线,使其与投影接合线上的各点1'、2'、3'、4'、5'、6'、7'引来的水平线相交。
(6)用圆滑的曲线将相交所得点连结起来,即得任意角度马蹄弯展开图。
图3-3 任意角度马蹄弯的展开放样图2、直角马蹄弯的展开放样(己知直径D)由于直角马蹄弯的侧管与立管垂直,因此,可以不画立面图和断面图,以D/2为半径画圆,然后将半圆6等分,其余与任意角度马蹄弯的展开放样方法相似。
图3-4 直角弯展开图二、虾壳弯的展开放样虾壳弯由若干个带斜截面的直管段组成,有两个端节及若干个中节组成,端节为中节的一半,根据中节数的多少,虾壳弯分为单节、两节、三节等;节数越多,弯头的外观越圆滑,对介质的阻力越小,但制作越困难。
1、90°单节虾壳弯展开方法、步骤:(1)作∠AOB=90°,以O为圆心,以半径R为弯曲半径,画出虾壳弯的中心线。
(2)将∠AOB平分成两个45°,即图中∠AOC、∠COB,再将∠AOC、∠COB各平分成两个22.5°的角,即∠AOK、∠KOC、∠COD与∠DOE。
绪论单元测试1.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有哪些?A:掌握思路和方法,勤动手、多练习。
B:从空间到平面,从平面到空间反复思考,以提高空间想象力。
C:画图时,必须养成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学习作风。
D:学习好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方法、熟练基本技能。
答案:ABCD第一章测试1.下列直线相对位置为相交的是()A:B:C:D:答案:B2.直线的H面投影反映实长,该直线为( )A:正平线B:侧平线C:水平线D:铅垂线答案:C3.下图立体中平面A为何种位置平面?A:正垂面B:水平面C:侧垂面D:一般位置平面答案:A4.三角形平面的三个投影均为缩小的类似形,该平面为( )A:正平面B:一般位置平面C:侧平面D:水平面答案:B5.下图中,点K在直线AB上。
这个说法是否正确?A:错B:对答案:A6.下图中,最前点和最高点分别是()A:C点和B点B:A点和B点C:A点和C点D:B点和A点答案:C7.只凭一个投影不能唯一确定的表达物体的形状。
这个说法是否正确?A:对B:错答案:A8.立体的三视图需要满足以下的投影关系:俯、左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主、俯视图宽相等。
这个说法是否正确?A:对B:错答案:B9.下图中A、B两点的相对位置为()A:B点在A点的左方、后方和下方B:B点在A点的右方、后方和下方C:B点在A点的左方、前方和下方D:B点在A点的右方、后方和上方答案:C10.直角三角形法求实长时,直角三角形的四要素为实长、坐标差、投影长和倾角,只要已知其中两个要素就可以求得另外两个要素。
这个说法是否正确?A:对B:错答案:A11.下图中已知平面ABC以及平面外的直线MN和FG的两面投影,且f’g’//c’e’,fg//ce,m’n’//b’d’,则平面ABC是否与直线MN和直线FG分别平行?()A:平面ABC与直线MN和直线FG都不平行B:平面ABC与直线MN和直线FG都平行C:平面ABC与直线MN不平行,与直线FG平行D:平面ABC与直线MN平行,与直线FG不平行答案:C12.试判定A、B两点是否在下列平面内。
直角三角形法求实长的应用摘要】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有一般位置和特殊位置。
处于特殊位置的直线称为特殊位置直线,特殊位置直线有两种,即投影面的垂直线和投影面的平行线。
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称为一般位置直线,其三面投影的投影特点为:直线的三面投影相对于各投影轴而言均为斜线,直线的投影长度均小于实长且没有积聚性,直线的投影不反映直线对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特殊位置直线如投影面的垂直线和投影面的平行线可由投影图直接定出直线段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
对一般位置直线来说,其实长和倾角不能直接在投影图中定出,可根据投影用作图的方法来求得,这种方法是直角三角形法。
【关键词】直线位置;投影;实长一、直角三角形法的作图要领用线段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长作为一条直角边,再以线段的两端点相对于该投影面的坐标差作为另一条直角边,所作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即为线段的实长,斜边与投影长间的夹角即为线段与该投影面的夹角。
二、直角三角形法的四个要素即:实长、投影长、坐标差及直线对投影面的倾角。
已知四要素中的任意两个,便可确定另外两个。
解题时,直角三角形画在任何位置,都不影响解题结果。
但用哪个长度来作直角边不能搞错。
三、直角三角形法的作图原理1.求直线的实长及对水平投影面的夹角α角2.求直线的实长及对正面投影面的夹角β角3.求直线的实长及对侧面投影面的夹角γ角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哪个投影面上作直角三角形,其斜边是实长,一个直角边是该投影面所没有的坐标的坐标差,另一个直角边等于直线的水平投影长。
四、应用1.已知AB线段的正面投影和对V面的倾角β=30°,补全其水平投影。
(用直角三形法作图求解)分析:用直角三角形法在V面找到AB的Y坐标差,从而找到点B在H面的位置。
答案:2.求点A到直线CD的垂直距离。
(提示:CD直线是水平线,水平投影为CD直线实长)分析:相互垂直的两直线的投影特性,两直线同时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直角(直角定理);两直线中有一条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直角;两直线均为一般位置直线时,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都不反映直角。
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的实长和倾角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的实长和倾角1. 引言在几何学中,直角三角形是最基本的三角形之一,它的特点是其中一个角度为90度。
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应用广泛,包括测量建筑物高度、计算斜坡的倾斜度以及设计工程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直角三角形法来求解直线的实长和倾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原理。
2. 什么是直角三角形法直角三角形法是一种基于直角三角形特性的求解方法,用于计算实线长和倾角。
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三个基本要素:直角边(垂直于直角的边)、斜边(与直角不相邻的边)和另一个边。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要素来求解我们关心的问题。
3. 如何使用直角三角形法求解直线的实长我们需要确认我们具有足够的已知信息以便应用直角三角形法来求解实线长。
至少需要已知两个要素,其中一个必须是直角边或斜边。
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求解未知要素。
为了更好地展示直角三角形法的应用,我们假设我们要求解一个直线的实长,并已知该直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度,距离地面50米。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为一个直角三角形问题。
我们可以将直角边定义为地面,斜边定义为直线,另一个边定义为垂直于地面的高度。
利用勾股定理,在已知直角边距离地面的长度为50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计算出斜边的长度为70.71米(根号下(50^2+50^2)=70.71)。
根据直角三角形法,该直线的实长为70.71米。
4. 如何使用直角三角形法求解直线的倾角除了求解实线长外,直角三角形法还可以用于计算直线的倾角。
倾角是指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对于确定了实线长和直角边的情况,我们可以使用反正切函数来计算倾角。
假设我们要求解一个实线长为70.71米的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度。
我们可以将直线定义为斜边,直角边定义为水平线。
通过应用反正切函数,我们可以计算出该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倾角为45度(tan^-1(1)=45度)。
直角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求解直线的实长和线面夹角。
在本文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个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实长及线面夹角。
1.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直角三角形是指其中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
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关系为a²+b²=c²,其中c为斜边的长度,a和b分别为两条直角边的长度。
这个定理为我们求解直线实长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工具。
2. 直线实长的求解在地理测量、建筑设计等领域,我们经常需要求解直线的实际长度。
通过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计算直线的实长。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利用正弦、余弦、正切函数来求解直线的实际长度,其中前两个函数分别适用于已知角度和斜边长度、已知一条直角边和斜边长度的情况,而正切函数适用于已知两条直角边长度的情况。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直线的实际长度。
3. 线面夹角的求解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求解线面夹角,即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之间的夹角。
同样地,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计算线面夹角。
根据不同情况,我们可以利用正弦、余弦、正切函数来求解线面夹角,以及利用反三角函数来求解。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线面夹角,为工程设计和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供重要的数学支持。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来说,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实长及线面夹角是一项非常实用且重要的数学工具。
通过深入理解三角函数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各种领域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帮助。
在我看来,掌握这些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通过对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实长及线面夹角的深度和广度评估,希望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重要的数学工具。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计算直线的实际长度和线面夹角,为工程设计和测量提供重要的支持。
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实长及线面夹角直线实长和线面夹角是在几何学中常见的概念,而直角三角形法则是一种用于求解这些问题的便捷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特性来确定直线的实际长度,以及线面夹角的大小。
在几何学中,直线实长指的是线段的真实长度,而线面夹角则是两条线之间的夹角。
这些概念常常在工程、建筑和地理测量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了解如何利用直角三角形法则来求解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直角三角形法则的基本原理。
直角三角形指的是具有一个90度角的三角形。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性,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求解各种问题。
其中,最常用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余弦和正切。
假设我们需要求解一条直线的实际长度,我们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法则中的正切函数来实现。
我们需要测量线段的水平距离和竖直高度,然后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实际长度。
假设直线的水平距离为a,竖直高度为b,则直线的实际长度L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L = b / tan(θ)其中,θ为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轻松求解直线的实际长度,而不需要直接测量整条直线。
除了求解直线实长,直角三角形法则还可以帮助我们求解线面夹角的大小。
假设我们需要求解两条线之间的夹角,我们同样可以利用正切函数来实现。
假设两条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为c,竖直高度为d,则线面夹角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θ = arctan(d / c)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轻松求解线面夹角的大小,而不需要直接测量夹角。
直角三角形法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求解直线的实际长度和线面夹角的大小。
通过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函数,我们可以轻松地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各种几何学问题。
在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中,直角三角形法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快捷、准确地求解各种几何学问题。
无论是在工程测量、建筑设计还是地理勘测中,直角三角形法则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组织教学按时带领学生进入教室,检查学生的考勤情况、学生佩戴标志牌情况,衣着安全情况二、课题引入:由上图可见,一般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都不反映实长,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运用投影的改造的方法,来求出一般位置直线段的实长,才可以进一步对构件的展开。
三、授课内容课题八;展开放样(一) §2线段实长求线段实长作展开图该图有(8)个顶点:分别为1;2;3;4;5;6;7;8;有(16)条线:分别为1-2;1-4;1-5;1-8;2-3;2-5;2-6;3-4; 3-6;3-7;4-7;4-8;5-6;5-8;6-7;7-8垂直线有:1-2;1-4;2-3;3-4;5-8;6-7平行线 :没有一般位置直线有:1-5和4-8相等;2-6和3-7相等; 5-6和7-8相等;1-8;2-5;3-6;4-7(需求实长)1 2 3 4 5 6 7 8 1(4) 2(3) 5(8) 6(7) 1(2) 4(3) 5 6 7 8§2-2求线段实长(直角三角形)在构件的展开图上,所有图线(如轮廓线、棱线、辅助线等)都是构件表面上对应线段的实长线。
然而,并非构件所有线段在图样中都反映实长,因此,必须能够正确判断线段的投影是否为实长,并掌握求线段实长的一些方法。
求线段实长的方法:1、直角三角形法2、旋转法3、换面法一、直角三角形法下图所示为一般位置直线段AB 的直观图。
现在分析线段和它的投影之间的关系,以寻找求线段实长的图解方法。
过点A 作A C ∥ab ,构成直角三角形ABC ,其斜边AB 是空间线段的实长。
两直角边的长度可在投影图上量得:一直角边A C 的长度等于线段的水平投影 ab ;另一直角边B C 是线段两端点A 、B 距水平投影面的距离之差,其长度等于正面投影b ′c ′。
注意:根据实际需要,此法也可以在投影图外作图。
一、组织教学
按时带领学生进入教室,检查学生的考勤情况、学生佩戴标志牌情况,衣着安全情况
二、课题引入:
由上图可见,一般位置直线的三面投影都不反映实长,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运用投影的改造的方法,来求出一般位置直线段的实长,才可以进一步对构件的展开。
三、授课内容
课题八;展开放样(一) §2线段实长
求线段实长作展开图
该图有(8)个顶点:分别为1;2;3;4;5;6;7;8;
有(16)条线:分别为1-2;1-4;1-5;1-8;2-3;2-5;2-6;3-4; 3-6;3-7;4-7;4-8;5-6;5-8;6-7;7-8垂直线有:1-2;1-4;2-3;3-4;5-8;6-7平行线 :没有一般位置直线有:1-5和4-8相等;2-6和3-7相等; 5-6和7-8相等;1-8;2-5;3-6;4-7(需求实长)1 2 3 4 5 6 7 8 1(4) 2(3) 5(8) 6(7) 1(2) 4(3) 5 6 7 8
§2-2求线段实长
(直角三角形)
在构件的展开图上,所有图线(如轮廓线、棱线、辅助线等)都是构件表面上对应线段的实长线。
然而,并非构件所有线段在图样中都反映实长,因此,必须能够正确判断线段的投影是否为实长,并掌握求线段实长的一些方法。
求线段实长的方法:1、直角三角形法2、旋转法3、换面法
一、直角三角形法
下图所示为一般位置直线段AB 的直观图。
现在分析线段和它的投影之间的关系,以寻找求线段实长的图解方法。
过点A 作AC ∥ab ,构成直角三角形ABC ,其斜边AB 是空间线段的实长。
两直角边的长度可在投影图上量得:一直角边AC 的长度等于线段的水平投影 ab ;另一直角边BC 是线段两端点A 、B 距水平投影面的距离之差,其长度等于正面投影b ′c ′。
注意:根据实际需要,此法也可以在投影图外作图。
V H X O B A a’ b ’ a b X O a b a ’ b ’ 实长 a ’ X O b ’ a b 实长 X O a ’ b ’ a b 实长
直角三角形的作图要领:
1、作一直角:
2、令直角的一边等于线段的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长,直角的另一边等于线段两端点相对于该投影面的距离差。
(此距离差可由线段的另一面投影图上量取);
3、连接直角的两边端点成一直角三角形,则其斜边即为线段的实长。
二、习题讲解
1、直角三角形法求实长举例(圆方过渡)
三、作业
冷作工工艺学;52页;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