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的利用【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18
教学设计----内能的利用(复习课)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理解热值的概念,会用Q=mq 或Q=vq 计算燃料放出的热量 2、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 3、会计算热机的效率 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二)自主复习,展示自我要求:认真复习课本,梳理本章知识,然后回答下列问题(5分钟)考点聚焦:1、热机(1)利用 的机械叫做热机. (2)燃料直接在发动机 内燃烧产生 的热机叫 。
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
内燃机工作过程(1)每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 冲程、 冲程、 冲程 、 冲程。
曲轴转动 周,对外做功 次。
(2) 冲程内燃机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依靠飞轮 来完成(3)压缩冲程 能转化为 能做功冲程 能转化为 能2、热值(1)定义: 叫燃料的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Kg 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
(2)热量计算公式 或 。
教师点拨:热值反映的是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均无关。
3、热机的效率公式:总有Q W =η教师点拨:因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一部分被废气带走,由于摩擦也会损失一部分,还有散热损失,做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一部分,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00%4、能量守恒定律教师点拨: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例如,燃炉烧水向外散失的能量不会自动再汇集起来。
(学生自主复习5分钟,再提问展示,大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但个别学生仍不熟练,需要多加练习)(三)典型例题讲解例1、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 )A B C D学生认真读题,回答问题。
学生1:选D,因为压缩冲程的特点是: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教师提问:A 、B 、C 是什么冲程?学生2:A 是做功冲程,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复习✧复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能正确判断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2.能够正确区分汽油机与柴油机的主要异同点。
3.理解热值的含义,会利用公式Q=mq及变形公式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
4.能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会利用公式计算火炉和热机的效率。
5.从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1.具备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相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学生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复习重点1.从实验中分析能量的转化和联系实际的应用.2.各类热水器等烧水效率的相关计算。
3.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复习难点与飞轮转数相关的综合计算。
✧课前准备精心准备本章的思维导图。
✧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从提出问题入手,分析了利用内能的发展过程,并联系环境保护等分析了这个发展过程.教材直接用实验证明了内能能够做功,并分析了这个实验,能表现出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利用这个实验的原理可以制造出热机,并说明了热机的发明及其改进对现代工业的影响.✧复习方法本节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科技资料,让学生从提供的资料中分析,学习生产生活中有益的利用内能的方法,对于不合理的利用要能提出建议.并从材料中体验到科技的发展.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二、专题复习热机知识点聚焦1.将利用燃料的能通过燃烧转化为能,又通过做功,把能转变为能的机器叫热机;内燃机在内燃烧汽油或柴油,分别叫、。
2.内燃机工作过程:活塞在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压缩冲程_____能转化为____能;做功冲程___能转化为__ _能;曲轴或飞轮转周,对外做功次。
3.各冲程工作特点:4.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例:如图是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四组关于这种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丁、甲、丙、乙B.乙、丁、甲、丙C.乙、甲、丁、丙D.甲、乙、丙、丁学以致用1.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冲程,其他三个冲程都是靠飞轮的______来完成的。
四《内能的利用》复习课复习目标:1、讨论交流形成本单元知识框架;2、看书复习讨论基本的概念以及与热机的效率相关的计算;3、会利用本单元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P17---P29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㈠、热机1、定义:把转化为的机器。
要点提示:热机的基本原理是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机的种类很多,这些热机在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还发挥着巨大作用。
2、种类:热机常见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3、内燃机(1)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2)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排气冲程。
其中,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次,飞轮转动周,只有冲程实现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即燃气对外做功次。
要点提示:在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压缩冲程中活塞运动的机械能转化为汽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
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然后通过做功把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㈡、燃料的热值1、定义:1千克的某种燃料而放出的热量。
公式或2、物理意义:表示燃料燃烧时放热本领的物理量,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不同的燃料在燃烧时放热的本领不同,物理学中用热值来表示燃料的这种特性。
3、单位:,符号表示。
如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表示1 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是3.0×107J。
4、实质:燃料燃烧过程中,燃料储藏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要点提示: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转化为能的本领大小不同,这就是燃料的一种性质,用燃料的来表示。
同种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形状及放出热量的大小都无关,只与燃料的有关。
㈢、热机的效率1、定义:热机工作时,用来做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的能量之比。
2、公式:3、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加大受热面;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保持良好的润滑,尽量减小摩擦;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等等。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4.4内能的利用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4章第4节内能的利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内能的概念、内能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内能与机械能、电能等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内能的转化:内能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机械能、电能等。
3. 内能的利用:通过热机、空调等设备将内能转化为有用功。
4. 内能与机械能、电能等的转化:内能可以与机械能、电能等进行相互转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的转化和利用。
2. 能够分析实际情境中的内能转化和利用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微观解释,内能与机械能、电能等的转化。
2.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的转化和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冬天烤火取暖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内能的利用。
2. 概念讲解:讲解内能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内能的微观解释。
3. 内能的转化:讲解内能与机械能、电能等的转化原理,举例说明。
4. 内能的利用:讲解热机、空调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内能的利用。
5.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情境中的内能转化和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内能的概念2. 内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等3. 内能的利用:热机、空调等4. 内能与机械能、电能等的转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内能的概念,给出一个实例说明。
(2)列举两种内能的转化方式,并解释其原理。
(3)分析一个实际情境中的内能利用问题,如空调工作原理。
2. 答案:(1)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