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的工作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1.18 KB
- 文档页数:1
院前急救的工作特点
院前急救的任务决定了其不完全等同于医院急诊科的急救。
其特点是:紧急、环境条件差、病种多样、体力强度大、对症治疗为主。
1.随机性强
病人随时呼救,疾病种类多样化。
重大事故或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
2.紧急
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动,一到现场立即抢救,抢救后根据病情立即运送或就地监护治疗。
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性。
3.流动性大
院前急救系统平时在急救医疗服务区域内活动,求救地点可以散在于所管辖的任何街道、工厂、学校及居民点。
当遇有重大突发性灾害事故时,还可能需要跨区去增援。
4.急救环境条件差
现场急救的环境大多较差,有时在马路街头,考试大网站人群拥挤、声音嘈杂、光线暗淡;有时甚至险情未除可能会造成人员再伤亡。
运送途中,
车辆颠簸、震动和噪音可能给一些必要的医疗护理操作如听诊、测量血压、吸痰、注射等带来困难。
5.病种多样且病情复杂
呼救的病人疾病种类涉及临床各科,在短时间内可能需要进行初步诊断、分诊和紧急处理。
6.对症治疗为主
院前急救因无充足时间和良好的条件作鉴别诊断,要做出明确的医疗诊断非常困难,只能对症治疗为主。
7.体力劳动强度大
随车救护人员到现场前要经过车上颠簸。
若急救车无法开进现场就得弃车步行,有时可能需要爬楼梯。
到现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箱。
到现场后必须立即抢救病人。
抢救后又要帮助搬运伤病员。
运送途中还要密切观察病情。
因此,付出的体力劳动强度很大。
急救护理学
一、导课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2、emergency medicine service system
二、国内外急救护理的发展史
《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何时由国家出台3、1980.10
三、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是指3、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四、院内急诊科的救治
下列哪一项不属急诊科的设置2、急诊休息室
总结习题
急诊分级标准中,黄色病人等待时间不应超过4、60分
院前急救主要任务2、灾害遇难者急救
城区的急救半径为多少2、≤5km
院前急救的紧急救护要点包括1、舒适符合病情的体位, 2、迅速有效建立静脉通道3、正确松解病人衣服4、初步急救
院前急救的特点1、社会性、随机性强, 2、时间紧急, 3、流动性大, 4、工作环境条件差, 5、病种多样复杂
急诊工作内涵包括1、强化急诊临床思维, 2、科学地进行病情的评估,
3、迅速诊断和鉴别诊断,
4、规范的早期目标化诊治,
5、合理的分流
患者
第二章灾难应对与护理。
院前急救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1、院前急救原则先救命再治伤(治病),先重后轻,先排险后施救,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以抢救为主,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
2、转送原则,在伤病情允许前提下,必须在医护监护下迅速送到医院救治,途中密切观察伤病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及转送记录,并妥善保管。
3、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特点:(1)社会性、随机性(2)时间紧急(3)流动性大(4)医疗急救环境差(5)病种复杂(6)以对症治疗为主(7)体力强度大4、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素质:(1)思想心理素质(2)专业技术素质(3)护理职业素质(4)护士身体素质。
5、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要求(1)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应用剂量和观察要点(3)掌握院前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能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现场救治工作。
(4)掌握救护车内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如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等。
(5)在执行抢救任务中必须服从统一命令,不得擅离岗位,随时解决病人问题。
6、护理体检包括望、触、叩、听等基本物理检查,尤其侧重于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及发现可用护理方式解决的问题。
7、护理体检应注意那三清听清病人或旁人的主诉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看清与主诉相付合的症状体征及局部表现8、急救护理程序主要包括护理体检实施急救护理措施转送及进行途中监护9、急性心肌梗死时缓解疼痛宜用吗啡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进行抢救,第一步应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11、血压突然升高,剧烈头痛,抽搐,昏迷的患者,诊断属:高血压脑病12、休克的基本原因是DIC13、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14、尿毒症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功能不全15、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是:呼吸深大,呼气有烂苹果味16、在我国糖尿病的死亡主要原因是脑血管意外,冠心病17、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18、脑出血病人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常见于:颍叶沟回疝19、脑疝形成时,不可以腰椎穿刺20、脑出血的急性期治疗为:降血压,甘露醇降颅内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抗生素预防感染21、脑血栓形成最常见原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22、在急性脑血管病中,起病最多的是:腔栓塞23、口服所致急性中毒时,下列那种情况不宜洗胃误服腐蚀性毒物(强酸、强碱)24、食入性急性中毒用洗胃管洗胃消除胃内毒物时,那种病人不能用此法洗胃昏迷病人禁止25、抢救有机磷农药洗胃中毒时,阿托品用量根据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程度和治疗反应而定:26、治疗敌敌畏急性中毒的胆碱脂酶复能剂是双复磷27、解磷定和氯磷定对有机磷农药中毒那种疗效最好:对硫磷(1650)中毒28、急性一氧化碳毒时,重要的治疗法是氧气疗法29、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处理首先是:脱离接触,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30、上肢出血应用止血带止血时,止血带应扎在:上臂中1/331、下肢远端严重活动性出血时,止血带应扎在大腿中下1/332、四肢开放性损伤合并大血管损伤,使用止血带时,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33、什么止血方法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止血带法34、在创伤止血时,常用止血方法为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35、一般在服毒后几小时内洗胃最有效4 —6小时内36、抢救巴比妥类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辅助呼吸。
院前急救工作心得体会导语:院前急救,最主要的特点是“急”和“救”。
“急”就是紧急、快速,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和运输来实现;“救”则是要通过先进的医疗救护技术来实现。
因此通讯、运输、和急救技术被认为是院前急救三大要案,当病人突发急症或遭到意外伤害时,这些设备技术将发挥及时有效的急救作用。
院前急救工作心得体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要求我们护理工作更要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
院前急救是急诊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首要环节。
急救护理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到急救工作的质量,也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才能真正降低急诊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也为患者到医院的后期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做好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如何发挥院前急救中的“急”、“稳”、“准”? 作为基层医院,现将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概况我院地处珠江三角洲,辖区内总人口近30万人,承担对全镇及周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重大伤亡事件、实施紧急救援及支援,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途中监护,以及组织开展全镇厂企、学校急救业务培训等工作。
我科共有医护人员37人、司机4人、担架员2人,急救车3辆,每台救护车上均安装有GPS卫星定位车载台。
每年我科接市120指挥调度中心出车近3800车次。
出车最快,最慢3min,10~15min到达15公里内的现场,抢救成功率达%。
2 对科里护理人员的要求科内护士均在临床工作一年以上,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抢救技能,掌握各项急救技能和抢救仪器的使用,能迅速有效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有良好的医德医风,高尚的责任心;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接到“120”求救电话时,快速反应,用最简短的语言问清患者的详细地址、病人数量、基本病情及联系方式等,迅速出车。
急症护士在院前急救中的工作特点及作用探讨目的:对急症护士在院前急救中的工作特点及作用进行分析。
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对以往急症护士进行院前急救的病例和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在急症护士的工作过程中,其工作特点与相关作用。
结果:经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后,将急症护士的工作特点分为四类,主要包括时间连续性、主动独立性、技术性、协调性。
其在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急诊护士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对相关生理指标进行记录和分析,协调院前急救和入院急救的相关事宜,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
结论:急诊护士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应该明确急诊护士的工作特点,提升其个人素质和主动性,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
标签:急诊护士;院前急诊;特点;作用院前急救主要是针对于出现重大交通事故、建筑事故或患者突发性疾病等情况下才进行的现场急救方式,其主要是由一名医生与多名护士配合进行的。
这项工作是保证患者生命,保证入院急救的重要衔接过程,其在开展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具有极为复杂的特定[1]。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分析的对象是从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进行院前急诊的病例中随机选出的,并且结合相关急诊护士院前急救工作标准等文献进行分析。
本次分析的病例共510例,其中出现交通事故的患者共167例、出现建筑事故的患者共148例、出现病症紧急发作的患者有173例、其它病例22例。
其中有31例患者在急救现场即宣告死亡,26例患者在转入院内进行急诊过程中出现死亡,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包括器官功能衰竭、失血性休克等。
1.2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的是回顾式分析方法和文献分析法,对既往的院前急救患者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急诊护士的院前急救特点和作用进行探讨。
同时还要对病例中负责院前急救的护理人员进行随访和调查,了解其工作性质,并在护理人员同意下进行提问,所提问题主要包括其在院前急救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工作,在急救工作中对自己的定位,在进行院前急救工作时所面对的困难等。
院前急救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摘要】目的讨论院前急救的隐患及防范措施。
方法对我院2004至2010年院前急救6368人次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论针对我院7年来院前急救护理隐患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院前急救的医疗和护理质量,减少院前医疗及护理纠纷。
【关键词】院前急救隐患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61-02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负责暂时的、应急性的急救。
其工作特点是:急救环境差,时间急迫,变化急骤,随机性大,疾病谱广,救治难度高。
而人民的法律和维权意识增强。
医护人员稍有不慎极易导致医疗纠纷和事故。
因此,要求急诊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有过硬的急救技能和经验,有耐心,有责任心,有较高的沟通技巧。
减少和杜绝可能导致纠纷隐患。
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出诊6368例次。
医护人员不畏艰辛,出诊火灾,冰灾,车祸及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急危重患者。
成功安全的运回患者5786例次。
现将我院院前急救最容易出现的医疗及护理隐患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1 院前急救最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与调度人员,救护司机,救护人员密切相关。
1.1 调度人员一定要24小时在岗,随时接听急救电话及120指挥中心发来的传真,立即通知救护司机及医护人员迅速到达救护现场。
要求调度人员对每一趟出诊的呼救者的名字、地址、人数、伤情、联系方式准确无误的交给司机,以免延误抢救的黄金时间。
1.2 救护司机一定要熟悉全市的交通路线,选最近的路以最快的速度安全的带领救护人员赶到现场,以免交通路线不熟悉延误抢救的黄金时间。
1.3医护人员对急救工作认识不够,急救意识不强,出诊速度慢,未在规定时间内到达。
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冷淡、责任心不强,影响院前急救及护理质量。
1.3.1 医护人员没有根据人数,伤情带齐急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而导致抢救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院前急救的任务决定了其不完全等同于医院急诊科的急救。
其特点是:紧急、环境条件差、病种多样、体力强度大、对症治疗为主。
1.随机性强病人随时呼救,疾病种类多样化。
重大事故或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
2.紧急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动,一到现场立即抢救,抢救后根据病情立即运送或就地监护治疗。
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性。
3.流动性大院前急救系统平时在急救医疗服务区域内活动,求救地点可以散在于所管辖的任何街道、工厂、学校及居民点。
当遇有重大突发性灾害事故时,还可能需要跨区去增援。
4.急救环境条件差现场急救的环境大多较差,有时在马路街头,人群拥挤、声音嘈杂、光线暗淡;有时甚至险情未除可能会造成人员再伤亡。
运送途中,车辆颠簸、震动和噪音可能给一些必要的医疗护理操作如听诊、测量血压、吸痰、注射等带来困难。
5.病种多样且病情复杂呼救的病人疾病种类涉及临床各科,在短时间内可能需要进行初步诊断、分诊和紧急处理。
6.对症治疗为主院前急救因无充足时间和良好的条件作鉴别诊断,要做出明确的医疗诊断非常困难,只能对症治疗为主。
7.体力劳动强度大随车救护人员到现场前要经过车上颠簸。
若急救车无法开进现场就得弃车步行,有时可能需要爬楼梯。
到现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箱。
到现场后必须立即抢救病人。
抢救后又要帮助搬运伤病员。
运送途中还要密切观察病情。
因此,付出的体力劳动强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