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劳技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八年级劳技教学计划(合集六篇)【篇一】八年级劳技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概述: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的劳动课。
班里学习气氛不太浓,班风和学风不太好。
但相比较而言,同学们对这门功课的兴趣比其他学科要浓厚一些,在劳动课上。
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编入14篇课文,以泥塑为主。
有动、植物,有水果,有日常生活用品,有战斗武器等。
四、定位与反思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程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简单地“请你像我这样做”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完全置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无法主动参与并认真思考,由此造成学生的操作动作机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无生气。
整个劳动课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结果,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课前备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本学期努力的方向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一)家政1.了解物品洗涤的基本常识,学会清洗衣物、器皿,形成良好的习惯。
八年级劳动技术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劳动技术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基本技能和知识: 1. 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理论知识。
2. 学习并运用各种劳动技术工具和设备。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劳动技术基本理论知识。
2.木工技术。
3.电子技术。
4.食品加工技术。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
2.示范讲解。
3.学生实践操作。
4.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劳动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2周)1.学生自主学习相关教材,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教师辅导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3.学生进行课堂测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第二步:木工技术的学习和实践(4周)1.介绍木工技术的基本工具和设备。
2.示范讲解使用木工工具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学生进行木工实操,制作简单的木制品。
4.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木工作品。
第三步:电子技术的学习和实践(4周)1.介绍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电子元件。
2.示范讲解焊接电子元件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学生进行电子实操,完成简单的电子组装。
4.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
第四步:食品加工技术的学习和实践(4周)1.介绍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示范讲解常见的食品加工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3.学生进行食品加工实操,制作简单的食品。
4.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美味的健康食品。
五、教学评价和考核1.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学生实践操作和作品评价。
2.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劳动技术基础教程》。
2.工具和设备:木工工具、电子元件、食品加工工具等。
3.实验室和工作室的基础设施和材料。
七、教学安排每周安排一次劳动技术课程,每节课1小时。
八、教学效果反馈和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操作效果,定期进行教学效果反馈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八年级劳技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设计和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会使用基本的手工工具和机床进行制作与加工。
3. 提高自身的设计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设计与制作(1)基本设计理念的培养。
(2)简单的电子元器件掌握与基本电路的制作。
(3)基本的计算与测量。
2. 手工技能训练(1)手工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学习。
(2)木材的加工与基本的木工制品的制作。
3.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1)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的学习。
(2)机床的基本原理与机械制造的基本流程。
(3)加工工艺和涂装工艺的基本知识。
(4)机械制造实例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1. 学生中心的教学法。
2. 达成任务教学法。
4. 探究性学习法。
四、考核与评价1. 日常成绩占70%。
3. 班级时间占10%。
五、教学时间安排1. 本学期共22周,每周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
2. 第一周:讲授基本的设计理念和手工技能方法,涂装工艺学习。
3. 第二周至第八周:设计与制作的实践训练,掌握基本的电子元器件知识和电路制作方法。
4.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手工技能训练,掌握基本的木工、金属、塑料等化工制品加工方法。
5. 第十三周至第二十周: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工工艺和涂装工艺的学习,机械制造实例的学习。
6. 第二十一周至第二十二周:复习和总结。
对学生的综合成绩进行评价。
六、教学设施1. 木工、金属、塑料等化工制品加工工具、设备和耗材。
2. 普通电路实验仪器、电学元器件、电脑及相关软件。
3. 机械加工设备和涂装设备。
4. 任教教师准备的讲义和实验指导书。
七、教学建议1. 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采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手工技能训练时,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提高学生合作的意识。
3. 机械制造实例的学习,要让学生珍惜机会,努力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4.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和重点帮助,提高其学习能力和成绩。
八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计划八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计划(精选8篇)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教学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计划篇1一、情况分析本学期初二年级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内容为:1、家用器具(国家课程)2、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本学期教学中存在的困难有:《家用器具》课本的内容来自生活,并且教学内容中渗透了综合实践活动,应该说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完全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但是学生对此教材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学生的心愿是劳技课能多动手。
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9月1日至11月18日(11课时)学习家用器具一、二两章;10月1日至10月7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7课时)11月19日至12月30日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5课时)(根据各班学生的需要开发)1月3日至1月19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3课时)二、本学期教学指导思想新课程要求教师在中学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我们在本学期的劳技教学活动中,以研究性学习、作品创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心理鼓动为手段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本册《家用器具》教材共分四章,第一章手厨房的革命、第二章家园的清洁第三章视听新潮流、第四章数码新世界,本学期学习一、二两章。
校本课程依据各班学生的需要进行开发,学习内容在十月底前确定。
创新教育以“我理想中的……”主题班会为载体,交流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感到不如意的地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用假设法提出改进的建议,从而放飞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
以学生科技制作活动为主线,开展小发明制作,促进每个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要求本学期的教学目标:通过第一章厨房的革命的学习,在学生原有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厨房器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第二章家园的清洁的学习,学会吸尘器、热水器、洗衣机、空调的使用方法,学会判断简单的故障和处理方法,强化学生安全使用电器的意识。
初二上学期劳动与技术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对劳动与技术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但在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同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较为明显,需要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领域的劳动与技术知识和技能。
包括传统手工艺制作、电子技术初步、简单机械的使用等。
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具体的项目和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实用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编织、木工等。
(2)初步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连接和调试。
(3)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机械工具,如钳子、螺丝刀、扳手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2)激发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四、教学措施1. 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3.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5. 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1 课程介绍及安全知识教育讲授、演示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和要求,掌握安全知识。
2-3 剪纸艺术示范、实践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
4-5 编织工艺讲解、实践学会编织的基本方法,制作小饰品。
6-7 电子技术初步实验、探究了解电子元件和电路的基本知识,进行简单电路连接。
八年级上册劳技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学习劳动的基本概念,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分析劳动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2. 第二章:劳动安全常识学习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培养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3. 第三章:劳动工具的使用与维护学习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了解劳动工具的维护保养知识。
4. 第四章:家务劳动学习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5. 第五章:农田劳动学习农田劳动的基本知识,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
培养学生热爱农村、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劳动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动技能。
4.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地操作,评价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技能掌握程度。
4. 学生综合素质:观察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安全意识等综合素质。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3课时4. 第四章:3课时5. 第五章:3课时六、第六章:手工制作学习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折、粘等。
通过制作手工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七、第七章:职业技能启蒙介绍简单的职业技能,如厨艺、缝纫、木工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要求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
八、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了解劳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在劳动过程中保护环境的能力。
八年级上册劳技课教案【篇一:八年级上劳技教案】八年级劳技课教案〔上册〕杨永永第一课:锁的安装教学目标1.学会锁的安装技术。
2.初步掌握锁的安装技能。
3.培养学生认真的劳动态度,增强质量意识。
4.陶冶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安装锁的操作要领。
教学难点:锁的安装的操作技能。
给抽屉或柜门装一副锁牌,给教室的门安装一个拉手和门锁。
通过动手法,还能够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工具与材料锁牌,抽屉{,螺丝刀,木螺钉,手钻,铅笔,凿产,锤子,挂锁。
制作过程:一、观察思考观察抽屉或柜门的挂锁锁牌,可以发现:挂锁的锁牌分为牌环和牌搭两部分,将锁牌放在柜门安装处,用铅笔分别画出牌环.牌搭和螺钉的安装置。
二、实践探索〔1〕安装牌环。
在牌环螺钉的安装位置上,用锤子和铁钉冲浅孔,然后用螺丝刀逐个拧紧螺钉,固定牌环。
〔2〕安装牌搭。
将牌搭合在牌环上,再一次给牌搭定位并用锤子和铁钉冲浅孔,然后用螺丝刀逐个拧紧螺钉;固定牌搭。
〔3〕安装挂锁。
2.装抽屉锁;抽屉锁分为锁体与锁扣槽两部分。
首先阅读锁具安装图样,确定每个部件的安装特点和尺寸。
〔1〕用笔和直尺在对应的位置上画出锁孔,然后用手钻开凿锁孔。
〔2〕用凿子沿图中画线的外沿将体安装处多余的部分去掉。
〔3〕将锁体放入安装处,用螺丝刀拧紧木螺钉,在锁孔外盖上遮盖圆环用笔和直尺在锁体对应的抽屉框上画出锁扣槽的位置,然后用凿子沿图中画线开凿锁扣槽。
三、思考与实践〔1〕在安装挂锁锁牌时,为什么要在拧螺钉的地方先冲一个浅孔?请把自己通过手实践后得出的经验和想法告诉大家。
〔2〕挂锁的锁牌能否按右图那样安装?为什么?〔3〕用手钻开凿锁孔是抽屉锁安装的重要工作,你有什么方法保证锁孔的位置正确和开凿的孔径的大小准确?〔4〕在劳动制作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缺少工具或工具不合适等情况。
如抽屉锁的安装过程中,我们只有锤子.“一”字形螺丝刀.锉刀,你能较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吗?第二课:相框教学目标1.学会相框的制作方法。
八年级上册劳技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3)培养学生合作劳动的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2)采用小组合作、分工明确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合作劳动的乐趣;(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劳动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感恩他人的美德;(3)培养学生自觉劳动、自主管理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庭劳动篇第1课:扫地与拖地1. 学习扫地、拖地的正确方法;2. 掌握扫地、拖地的注意事项;3. 养成扫地、拖地的良好习惯。
第2课:擦窗户1. 学习擦窗户的正确方法;2. 掌握擦窗户的注意事项;3. 养成擦窗户的良好习惯。
第二单元:学校劳动篇第3课:教室卫生1. 学习教室卫生的清洁方法;2. 掌握教室卫生的注意事项;3. 养成保持教室卫生的良好习惯。
第4课:操场卫生1. 学习操场卫生的清洁方法;2. 掌握操场卫生的注意事项;3. 养成保持操场卫生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劳动技能的正确方法和要求;2. 示范法:教师示范劳动技能,学生跟随模仿;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劳动任务;5. 讨论法:学生相互交流劳动心得,分享劳动经验。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情况;3. 学生在合作劳动中的表现;4. 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教学时间本单元共计4课时,每课时40分钟。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上册劳技教材;2. 教具:扫把、拖把、窗户清洁工具、教室卫生工具等;3. 课件:相关劳动技能的图片、视频等;4. 参考资料:关于劳动教育的文章、故事等。
七、教学步骤第1课时:家庭劳动篇扫地与拖地1. 导入新课,讲解扫地与拖地的重要性;2. 演示扫地与拖地的正确方法,让学生跟随模仿;3.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第2课时:家庭劳动篇擦窗户1. 导入新课,讲解擦窗户的重要性;2. 演示擦窗户的正确方法,让学生跟随模仿;3.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第3课时:学校劳动篇教室卫生1. 导入新课,讲解教室卫生的重要性;2. 演示教室卫生的清洁方法,让学生跟随模仿;3.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第4课时:学校劳动篇操场卫生1. 导入新课,讲解操场卫生的重要性;2. 演示操场卫生的清洁方法,让学生跟随模仿;3.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劳动技能,帮助家长完成家庭劳动;3. 学生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劳动教育的监督。
八年级劳技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提高学生的劳技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劳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木工技能:学习如何使用木工工具,制作盒子、椅子等简单的木制品。
2. 机械加工:学习如何使用机械设备,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3. 电子技术:学习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制作电子产品。
4. 纺织技术:学习基本的纺织工艺和操作技巧,制作纺织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先给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学习。
2. 分组合作:每个教学组里面按照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进行分组,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 提供资源和指导: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5.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劳技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木工技能1-讲解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木制品。
第三课时:木工技能2-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制作一个木制品,并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
第四课时:机械加工1-介绍机械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第五课时:机械加工2-学生进行机械加工操作,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产品。
第八课时:纺织技术1-介绍纺织工艺和操作技巧。
第十课时:总结课-回顾学习内容,分析学习成果和问题,并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
2. 作品评价:对学生制作的产品进行评价,评估学生的制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八年级上册劳技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技知识和技能,如手工制作、简单的机械操作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劳技概述介绍劳技的定义、作用和意义分析劳技与生活、学习的关系2. 第二课时:手工制作技巧学习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折、粘、串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3. 第三课时:简单的机械操作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机械,如锤子、螺丝刀、锯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4. 第四课时:劳动安全常识学习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如遵守劳动纪律、正确使用工具等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5. 第五课时:劳动与创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运用劳技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采用演示法,展示手工制作和机械操作的技巧。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 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4. 学生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上册劳技》。
2. 教具:手工制作材料、工具、机械设备等。
3. 课件:劳技知识讲解、实例展示等。
4. 视频:手工制作和机械操作的演示视频。
六、第六课时:生活中的劳技应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劳技的应用,如家居维修、环保制作等。
培养学生将劳技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劳技应用实例。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活中劳技应用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将劳技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七、第七课时:传统手工艺与文化介绍传统手工艺的意义和价值,如剪纸、陶艺、织布等。
八年级劳技教学工作方案新学期开场了,为更快适应新教材、掌握新教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特制定劳技教学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新课程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老师更多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机,老师点拨、指导为导线,以问题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形成多向思维,使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的得到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
二、学生根本情况分析本学期初二共2个教学班,68人。
针对这种情况,我力争做学生的朋友,理解其素质程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才能。
进一步开展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关心进步慢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进步动手才能及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八年级劳技课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本课程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开展精神,以学生为主体,联络生活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步学生的素质程度为准。
本册教材包括五个单元:〔一〕农作物种植和管理〔二〕家用电器使用〔三〕禽畜饲养〔四〕服装裁剪与加工;〔五〕金属材料与加工;四、教学目的与重、难点1、通过本学期的教学理论,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几种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和田间管理方法,理解家禽家畜的饲养技能及金属材料的加工技术,并理解服装裁剪与加工等技术。
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才能,为开展职业教育打下良好的根底。
2、本学期教学重点是几种主要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主要家畜家禽的饲养管理方法及金属材料加工技术的操作。
难点是掌握服装裁剪与加工及金属材料的加工。
五、教学措施1、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新课改精神指导教学,运用新的教法、学法,把时间放给学生活动,发挥主体地位,树立学生的信心。
2、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把握内容标准,理清知识点,实行集体备课。
3、注重理论,联络消费生活实际,并进展思想情感教育和才能培养。
4、运用灵敏多样的教学方式,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理论。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兴趣性。
八年级劳技教学计划第一学期第一周:认识劳技课程学习目标:了解劳技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
教学内容:劳技课程的定义、意义和目的;基本的安全常识。
教学活动:通过讲解、讨论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劳技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第二周:木工基础知识学习目标:掌握木工基础工具和用具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木工基础工具和用具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教学活动:课堂讲解和实地演示,让学生掌握木工基础工具和用具的使用方法。
第四周:五金基础知识学习目标:了解五金材料的种类及用途。
教学内容:五金材料的种类及用途。
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讲解和课堂互动,让学生了解五金材料的种类及用途。
第五周:五金基础操作学习目标:掌握五金基础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内容:铆接、拆装和焊接的基本操作技巧和方法。
教学活动:学生自行操作五金基础工具,加强实践操作,掌握五金基础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第六周:手工艺基础知识学习目标:了解手工艺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内容:手工艺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活动:通过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了解手工艺的分类及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八周:综合实践学习目标:综合运用木工、五金和手工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综合实践。
教学内容:综合实践项目设计和执行。
教学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并完成一个小型手工艺品的制作。
第十周:期末考试学习目标:检验学生对木工、五金和手工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教学内容:期末考试内容。
教学活动:进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三周: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学习目标: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教学内容: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讲解和课堂互动,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第六周:复习和总结学习目标:复习所学的金属加工和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进行总结。
教学内容:金属加工和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复习和总结。
八年级劳技教学计划5篇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
下面是关于八年级劳技教学计划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劳技教学计划(一)一、教学内容:①种植几种观赏植物;种植油菜花②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③生活小常识,劳技课教学计划。
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二、本学期劳技课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种植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生活,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三、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和种植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和种植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3、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兴趣。
4、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技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八年级劳技教学计划(二)一、指导思想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八年级劳技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劳技课程的概念、特点和意义;2)掌握常见的手工制作方法和技巧;3)了解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4)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2. 过程和方法目标:1)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和拓展式学习;2)以实践为主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和思维激荡。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自我修养和职业素质;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劳技课程概述1)劳技课程的定义、特点和意义;2)劳技与社会的关系;3)劳技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2. 常见的手工制作方法和技巧1)纸折、剪纸、竹编等手工制作方法;2)画画、编织等手工制作技巧。
3.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1)常见的手工材料的分类和特点;2)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4. 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和创意发散;3)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和动手操作。
三、教学重点1. 劳技课程的概念、特点和意义;2. 常见的手工制作方法和技巧。
1. 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1. 前导性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劳技课程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 实践操作法:通过手工制作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合作学习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和拓展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七、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教师每节课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教学亮点和不足之处,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2. 学生评价:学生通过问卷或讨论的形式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反映学习情况和对教学的认可。
3. 教研评价:教师与同事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资源1. 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等。
2. 实验室:提供实践和动手操作的场所和材料。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劳技教学工作将以《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标准》为指导,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了解劳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创新目标: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将所学技能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基本劳动技能:包括手工制作、简单的木工操作、缝纫等。
2. 日常生活技能:如烹饪、清洁、衣物整理等。
3. 环保与节能:教授学生环保知识,培养节能意识,提高环保技能。
4. 团队合作:通过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措施1. 课堂教学:采用讲解示范、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如校园美化、社区服务、手工艺制作等。
3. 课外辅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劳动技能。
4.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月:基本劳动技能训练,包括手工制作和简单的木工操作。
2. 第二月:日常生活技能学习,如烹饪和清洁。
3. 第三月:环保与节能知识教育,组织环保实践活动。
4. 第四月:团队合作训练,开展团队项目。
5. 第五月:综合评价与总结,准备期末展示。
六、预期成果通过本学期的劳技教学,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有更深刻的理解,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
3.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升。
八年级劳技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2. 培养学生课堂合作和团队合作精神;3. 增强学生维修和保养常见物品的能力;4.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 初识劳技:介绍劳技的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劳技的兴趣和认识;2. 机械基础:介绍机械的分类和原理,学习常见机械工具的使用方法;3. 电子技术:介绍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学习简单的电路连接和元器件的使用方法;4. 实用电器:学习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和常见故障排除;5. 动力机械:介绍常见的动力机械,学习小型动力机械的使用和维修方法;6. 木工制作:学习木工基础知识和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制作简单的木工作品;7. 金属工艺:介绍金属工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金属工艺制作方法;8. 家庭维修:学习常见的家庭维修技巧,如水电维修、家具维修等;9. 制作实用小工具:学习制作一些实用小工具,如钥匙链、文具盒等。
三、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2. 实验实践: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4. 问答互动: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5. 研究项目:鼓励学生进行研究项目,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估:1. 日常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积极性来评估;2.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后要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3. 作品评选:学生制作的作品进行评选,评估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4. 考试测试:定期进行考试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工具,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元器件、机械工具等;2. 教材资料: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如《劳技基础与实践》等;3. 互联网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视频,丰富教学内容。
八年级第一学期劳技教学计划
田家寨九年制学校杨永飞
新学期开始了,为更快适应新教材、掌握新教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特制定劳技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更多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教师点拨、指导为导线,以问题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形成多向思维,使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报标得到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八年级共一个教学班,2人,班少、人少。
针对这种情况,了解学生比较容易。
但是上课气氛沉闷,所以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应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关心进步慢的学生,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及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劳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本课程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发展精神,以学生为主体,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为准。
四、教学目的与重、难点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实践,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几种主要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发展职业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新课改精神指导教学,运用新的教法、学法,把时间放给学生活动,发挥主体地位,树立学生的信心。
2.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把握内容标准,理清知识点,实行集体备课。
3.注重实践,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并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和能力培养。
4.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实践。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把课堂教学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培养能力。
六、开展好活动课
按时开展好活动课,明确活动的目的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七、教育理论学习和教研活动
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大力进行教研教改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2013年0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