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经济学原理苏素5生产与成本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21
1章答案简答题1简述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并举例说明。
答: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度划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1)⽣产什么,⽣产多少在“⽣产什么,⽣产多少”的决策中,资源和技术是基本的制约条件。
⽣个国家、地区拥有的⽣然条件、⽣⽣资本等资源以及技术⽣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可能性,即在正常利⽣资源前提下可以达到的产品和劳务⽣平。
(2)如何⽣产如何⽣产是指社会⽣产如何组织,社会产品最终选择由谁提供,采⽣何种技术,使⽣哪些资源等,研究的是多种⽣产⽣式存在的前提下,如何选择其中最优的⽣产⽣式。
(3)为谁⽣产狭义上讲,社会产品“为谁⽣产”是指⽣产产品的⽣标市场对象;⽣义上讲,社会产品“为谁⽣产”是指社会⽣产成果最终由谁获得、由谁享受,是社会产品和财富的分配问题。
不同的⽣在社会中获取了不同的回报,形成了不同的收⽣阶层,“为谁⽣产”就是研究社会财富的分配⽣式。
2简述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
答:(1)实证经济学描述经济中的事实、状况和关系,研究“是什么”,是从经济现象中归纳出经济主体的⽣为规律,并进⽣步解释、预测经济⽣为的经济理论,因此⽣称为“描述经济学”或“唯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种重要运⽣⽣式。
实证经济学提供⽣种⽣般化的理论体系,⽣以对不同外部条件对经济活动体系所产⽣的影响作出预测,但不涉及伦理观念和价值判断。
⽣如,“汽油涨价对汽⽣的需求将会减少”“最低⽣资上升将可能使失业问题加剧”,就是实证描述⽣式,只是说明⽣定条件下的经济活动结果,并不涉及“汽油涨价”“最低⽣资上升”的社会价值标准判断。
(2)规范经济学⽣先依据伦理信条和价值判断,提出进⽣经济选择的标准和规范,并以此作为经济理论前提和经济政策依据。
规范经济学的“规范化”,就是要促使经济选择符合社会伦理信条和道德标准,因⽣规范经济学⽣被称为“唯善经济学”,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的问题。
第1章概论1.1复习笔记⼀、经济与经济学1稀缺性与经济学经济问题产⼀的根源,在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和⼀的欲望⼀限性之间的冲突。
相对于⼀类⼀穷的欲望,⼀于满⼀⼀类欲望的产品和⼀产产品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
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最⼀化地满⼀⼀们多元化需求的学科。
经济学的核⼀任务就是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2经济学的基本要素(1)⼀的需要⼀的需要产⼀于欲望。
欲望是指具有缺乏的感觉和想要满⼀的要求。
⼀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不同的⼀具有不同的偏好,⼀般可以通过各种产品和服务来满⼀⼀的需要。
(2)资源资源是指可⼀于⼀产满⼀⼀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元素,可以是物质资源或⼀物质资源。
按照资源的稀缺性划分,可分为三类:① ⼀由品(free goods),指不具有稀缺性、取之不尽⼀之不竭、可以⼀由使⼀⼀不需要付出代价的资源;② 经济品(economic goods),指具有稀缺性、需要付出代价才能取得和使⼀的资源,在商品社会中反映为正的价格;③ 废弃品(waste goods),指需要付出代价才能去除的资源,表现为负的价格。
资源的性质可能会转换。
经济学所关注的重点是经济性的稀缺资源。
(3)资源的替代性⼀途与机会成本经济资源⼀般具有多种可替代⼀途。
替代性⼀途的存在,使我们进⼀⼀种显性选择时,同时也作出了若⼀隐形选择。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资源⼀于某⼀途时放弃的其他可能潜在⼀途的最⼀收益,⼀以判断资源的使⼀是否优化。
(4)技术技术(technology)是经济选择的基本条件。
技术决定社会⼀产函数,即资源使⼀数量和使⼀组合能够⼀产出何种以及多少产品和服务。
技术不仅包括⼀产技术,也包括组织管理技术。
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度划分,经济学问题包括:① ⼀产什么,⼀产多少。
资源具有可替代⼀途,⼀们可以利⼀资源⼀产出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2009~2010学年第1 学期班级学号姓名考试科目微观经济学A卷闭卷共7 页····································密························封························线································学生答题不得超过此线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总分人分数(注:请将各题答案写在试卷后面必交的答题卷上,试卷可以不交。
)一、选择题 (每题1分,共20分。
第4章生产理论一、名词解释1.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答: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原则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即产量一定时成本最小,或成本一定时产量最大。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要素的价格之比。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但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在产量给定的前提下,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但并不完全相同。
前者涉及当增加一种投入数量时,令其他投入量不变,边际产品会怎样变化;后者涉及当增加一种投入数量并相应减少另一种投入数量以使产出量保持不变时,边际产品的比率或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会怎样变化。
3.扩展线答: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
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
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如图4-1所示,曲线ON是一条扩展线。
图4-1 扩展线扩展线表示:在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生产的成本或产量发生变化时,厂商必然会沿着扩展线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重庆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参考书目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政治经济学》曾国平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邓小平理论》贺荣伟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242 俄语(二外)《大学俄语简明教程》(第二外语用)张宝钤 钱晓慧 高教出版社243 日语(二外)《标准日本语》(新版)初级1、2册,中级第1册(前15课)人民教育出版社244 德语(二外)《德语》(上下)吴永岸华宗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45 法语(二外)《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孙辉331 社会工作原理1、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关信平主编,《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赵泽洪:《现代社会学》第2版重庆大学出版社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陈力丹、王辰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新闻学导论》李良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338生物化学此科目为全国统考科目,建议参考王镜岩主编《生物化学》(第3版)等进行复习346 体育综合《学校体育学》李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运动训练学》田麦久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年《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院校通用教材)2002年9月354 汉语基础《现代汉语》(增订本)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57 英语翻译基础《实用翻译教程》(第3版)冯庆华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年2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3册)张培基译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廖七一等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西方翻译理论精选》申雨平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4月;《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年6月。
专业解读重庆大学经济学考研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重庆大学在西南区还算不错的学校,在西南区就业也不错,想去重庆或成都发展的学生可以选择报考。
重庆大学经济学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为“804微观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
不同于同处于西南的四川大学和西南财大,作为985高校,重庆大学经济学考题相对简单且容易得高分。
1.专业课参考教材根据重庆大学“804微观经济学”指定参考教材为:苏素《微观经济学》,科学出版社黎诣远《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关于参考用书,说明几点:重庆大学“804微观经济学”指定教材是苏素《微观经济学》和黎诣远《宏观经济学》,两本教材和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很类似,所以在前期复习时可以参照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进行复习。
后期,做一下苏素《微观经济学》和黎诣远《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都是非常简单的。
2.专业课考试题型重庆大学“804微观经济学”考试题型相对稳定,主要题型为: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简单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关于专业课考试题型,说明几点:第一,关于选择题,804微观经济学的选择是比较基础的,可以通过做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习题册的选择题多加练习,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第二,计算、简单和论述题也不难,建议能通过画图解释的,尽量结合图形进行解释;计算题注意答题步骤的完整性;论述题强调答案的全面性,这都要求具有一定的答题技巧。
3.考试难度重庆大学“804微观经济学”近三年招生录取情况: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重庆大学近几年复试线不算高,但是从历年复试情况看,高分考生特别多,很多专业都存在400+的考生,其主要原因西南地区211学校较少,报考考生很多,再者重庆大学804微观经济学专业课比较简单,进入复试的考生专业课都能在120以上,所以两个原因导致重庆大学的复试线很低,但是录取线还是比较高的。
重庆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重要概念解析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犹如一座庞大的建筑,包含了众多的重要概念。
在准备重庆市考研经济学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概念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一些重庆市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中的重要概念进行解析,帮助考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供给与需求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供给指的是市场上所有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总量,而需求是指市场上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总量。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市场价格和商品数量。
在供给方面,考生需要了解供给曲线和供给弹性的概念。
供给曲线表示了商品的供给数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给弹性描述了供给数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部分弹性。
在需求方面,考生需要了解需求曲线和需求弹性的概念。
需求曲线表示了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弹性描述了需求数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部分弹性。
二、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
边际指的是一项决策增加或减少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效益。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生产或消费所需的额外成本,而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生产或消费所带来的额外利益。
在经济学中,考生需要运用边际分析来进行决策。
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效益时,应减少生产或消费;当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效益时,应增加生产或消费。
边际分析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三、成本与效益成本与效益是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
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机会成本指的是由于选择某项活动而放弃的最好的替代活动的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因生产量的变化而变动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是指与生产量的变化成正比的成本。
效益则是指从生产或消费中所获得的利益。
经济学强调,理性的决策应该基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即通过比较成本与效益,选择使效益最大化的方案。
四、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以及市场竞争的程度。
重庆市考研经济学科复习经济学原理重点概念解析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学的基础,是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的关键要素。
对于重庆市考研的经济学科复习而言,掌握经济学原理的重点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经济学原理中的几个重点概念进行解析,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这些概念。
一、供给与需求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原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市场上所有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总量。
需求则是指市场上所有买方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总量。
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决定了价格和数量的均衡状态。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
二、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或额外成本。
边际效益不仅适用于个人决策,也适用于企业和政府的决策。
在个人决策中,边际效益可以帮助人们权衡利弊,做出最优选择。
在企业决策中,边际效益可以帮助企业确定生产规模和定价策略。
在政府决策中,边际效益可以指导政府进行资源配置和公共政策制定。
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某种产品或服务而放弃的其他可行选择所付出的成本。
由于资源有限,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必然会面临机会成本的考量。
以个人决策为例,当一个人选择花费时间和金钱去观看电影时,他同时放弃了使用同样的时间和金钱去做其他事情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帮助我们在做决策时考虑到所有相关的选择,并做出最优的决策。
四、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额外成本。
与边际效益相对应,边际成本是制约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个人决策中,边际成本可以帮助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在企业决策中,边际成本可以帮助企业确定生产规模和成本控制策略。
五、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未能有效配置资源及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现象。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是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等。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旁观者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