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电气系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335.00 KB
- 文档页数:17
《电工基础》课程复习与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电路基础课程是东南大学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的一门主干课(学位课),对高等学校本学科的本科毕业生,该课程必须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才能获得学士学位。
该课程列为报考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考专业课,以满分150分计入考研总分。
保证被录取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电工基础的考试范围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常用的电路定理,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电路的暂态分析,相量的概念,正弦电流电路(包括含互感及三相电路)的分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等。
考试要点见本大纲第二部分。
三、评价目标主要考查考生对电工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各种方法分析电路的能力。
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1、明确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电路中的两类约束关系。
2、熟悉电路的常用定理,并能灵活应用。
3、掌握分析电路的主要方法:等效变换法,节点法,网孔法,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拉式变换法等。
4、正确使用电工仪表和具备相关的电工测量知识。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题型:填空题和计算题。
五、主要参考书目1、邱关源主编. 电路(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黄学良主编. 电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基本概念、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常用的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运算放大器等)、基尔霍夫定律二、直流电路:电阻串联、并联、星形和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求解等效电阻的方法;用支路电流法、节点(结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列写方程,求解电路;灵活应用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诺顿)定理、互易定理、特勒根定理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954《电路(电气工程)》~2016年启用时间:2016-06-17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入学954《电路(电气工程)》课程复习与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1.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电路(电气工程)是电气工程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报考本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考专业课,以满分150分计入入学初试总分。
通过该课程的考试以保证被录取者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电路(电气工程)》考试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电路基础(占120分);第二部分为电力系统、电机或电力电子三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占30分),考试时,考生在电力系统、电机或电力电子三门课程中仅限于选一门进行答题,多选无效。
考试要点见本大纲第二部分。
三、评价目标主要考查考生对电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各种方法分析电路的能力。
要求考生应掌握以下有关知识:1、明确电路的基本概念,理解电路中的两类约束关系。
2、熟悉电路的常用定理,并能灵活应用。
3、掌握分析电路的主要方法。
4、正确使用电工仪表和具备相关的电工测量知识。
5、掌握电力系统、电机或电力电子的基本理论,熟练使用电路相关分析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题型: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电路基础考试内容范围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基本概念、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常用的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运算放大器等)、基尔霍夫定律2、直流电路:电阻串联、并联、星形和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求解等效电阻的方法;用支路电流法、节点(结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列写方程,求解电路;灵活应用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诺顿)定理、互易定理、特勒根定理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修科目一、电气工程基础1. 电路分析电路分析是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电路理论、戴维南定理、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交流电路等。
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电路分析方法和技术。
2. 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气工程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静电场、静磁场、电磁感应、电磁波等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相关数学方法和物理实验技术。
3. 电工材料与元器件电工材料与元器件是电气工程的基础知识之一,主要包括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电容器、电感器、电阻器等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电工材料与元器件的特性和应用,掌握其选型和设计方法。
二、电机与传动1. 电机原理电机原理是电气工程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控制技术和应用领域。
2. 电机设计与制造电机设计与制造是电气工程的核心知识之一,主要包括电机设计基础、磁场计算、结构设计、绕组设计、工艺技术、制造工艺等内容。
学生需要通过相关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电机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和方法。
3.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电气工程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动传动、电液传动、电气传动等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控制技术和应用领域。
三、电气与控制1. 控制理论控制理论是电气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控制系统基础、信号与系统、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性能指标、校正技术等知识。
学生需要通过相关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是电气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电气设备、控制设备、配电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等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控制技术和应用领域。
3. 工业控制技术工业控制技术是电气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控制、自适应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等知识。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专业介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是国内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的主要学科点。
1986年被授予博士点,1994年被江苏省评为省重点学科。
本学科的建设始终跟踪学科的前沿,紧密结合电力系统的生产实际,学科研究方向既注重超前研究,又能围绕电力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难题。
众多科学研究成果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给电力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多年的学科建设,本学科点形成了以下优势:1.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四个方向1)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2)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3)电力市场理论与实践4)数字技术在保护、控制与管理中的应用以上研究方向都是根据电力系统生产实际的需要而确定,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其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些年来,本学科坚持基础研究与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两手抓的方针。
主持和承担了国家"攀登B"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重点项目,还承担了电厂、变电站仿真系统、微机继电保护装置、配电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谐波治理等数十项横向科研项目。
在计算机数字保护、灵活交流输电技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GPS系统、负荷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已处于前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
先后获得过各种科技成果奖十余次。
从1986年开始从事大型发电机-变压器微机保护装置方面的研究工作,于90年代在国内第一个研制成功了该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了集成电路型保护装置,大大提高了机组的保护水平。
该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和二等奖;所从事的电能质量补偿器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已完成样机试制,将投入现场运行。
2. 把握方向,开展超前研究,力争领先地位在变电站无人值守、配电系统自动化、电能质量控制器(用户电力技术)、灵活交流输电(FACT)技术、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先进装置研究,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基础。
东南大学电机与电器2010年招生目录专业代码:080801研究方向01 微特电机及测控系统02 电机驱动与伺服控制03 电机电器物理场分析04 磁浮技术及应用05 清洁能源车辆驱动与控制06 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07 电力系统数字保护与控制08 电力系统经济理论与应用09 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10 智能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11 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系统12 电气测试、控制与自动化系统13 电气信息技术与安全技术14 大型机组安全运行理论及应用15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16 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17 节能与电能质量控制初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4 电工基础复试科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参考书目①初试参考书目:954 电工基础《电路基础》黄学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电力系统基础》(第1版)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电机学》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电机学习题解析》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电子电路基础》刘京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黄正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2005年东南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10年招生目录专业代码:080802研究方向01 微特电机及测控系统02 电机驱动与伺服控制03 电机电器物理场分析04 磁浮技术及应用05 清洁能源车辆驱动与控制06 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07 电力系统数字保护与控制08 电力系统经济理论与应用09 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10 智能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11 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系统12 电气测试、控制与自动化系统13 电气信息技术与安全技术14 大型机组安全运行理论及应用15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16 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17 节能与电能质量控制初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4 电工基础复试科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参考书目①初试参考书目:954 电工基础《电路基础》黄学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电力系统基础》(第1版)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电机学》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电机学习题解析》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电子电路基础》刘京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黄正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2005年东南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2010年招生目录专业代码:080803研究方向01 微特电机及测控系统02 电机驱动与伺服控制03 电机电器物理场分析04 磁浮技术及应用05 清洁能源车辆驱动与控制06 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07 电力系统数字保护与控制08 电力系统经济理论与应用09 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10 智能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11 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系统12 电气测试、控制与自动化系统13 电气信息技术与安全技术14 大型机组安全运行理论及应用15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16 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17 节能与电能质量控制初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4 电工基础复试科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参考书目①初试参考书目:954 电工基础《电路基础》黄学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电力系统基础》(第1版)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电机学》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电机学习题解析》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电子电路基础》刘京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黄正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2005年东南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2010年招生目录专业代码:080804研究方向01 微特电机及测控系统02 电机驱动与伺服控制03 电机电器物理场分析04 磁浮技术及应用05 清洁能源车辆驱动与控制06 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07 电力系统数字保护与控制08 电力系统经济理论与应用09 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10 智能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11 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系统12 电气测试、控制与自动化系统13 电气信息技术与安全技术14 大型机组安全运行理论及应用15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16 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17 节能与电能质量控制初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4 电工基础复试科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参考书目①初试参考书目:954 电工基础《电路基础》黄学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电力系统基础》(第1版)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电机学》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电机学习题解析》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电子电路基础》刘京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黄正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2005年东南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10年招生目录专业代码:080805研究方向01 微特电机及测控系统02 电机驱动与伺服控制03 电机电器物理场分析04 磁浮技术及应用05 清洁能源车辆驱动与控制06 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与控制07 电力系统数字保护与控制08 电力系统经济理论与应用09 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10 智能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11 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系统12 电气测试、控制与自动化系统13 电气信息技术与安全技术14 大型机组安全运行理论及应用15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16 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17 节能与电能质量控制初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954 电工基础复试科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参考书目①初试参考书目:954 电工基础《电路基础》黄学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复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554 专业综合(电力系统基础、电子技术(数电、模电)、电机学三选二)《电力系统基础》(第1版)单渊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电机学》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电机学习题解析》胡虔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电子电路基础》刘京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黄正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2005年。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逻辑设计实践第三次实验实验名称:MSI设计逻辑电路院(系):电气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姓名:黄博然学号:16012616实验室: 104 实验时间:13年11月21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常用中规模组合逻辑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2. 掌握逻辑函数工程设计方法;3. 掌握存储器实现复杂逻辑函数的原理和存储器的使用过程。
二、实验原理全减器:全减器是两个二进制的数进行减法运算时使用的一种运算单元。
最简单的全减器是采用本位结果和借位来显示,二进制中是借一当二,所以可以使用两个输出变量的高低电平变化来实现减法运算。
i-1)+B i D i-1三、实验内容A)3.3节实验:用MSI进行组合逻辑函数电路设计内容1.用多种方法设计全减器电路图如下:方案二:用译码器实现电路图如下:方案四:用全加器和门电路实现实验所得真值表与理论一致2.用一个4选1数据选择器实现如下逻辑函数:Y(DCBA)=Σm(0,1,2,5,8,10,12,13)。
Y=D’C’B’A’+D’C’B’A+D’C’BA’+D’CB’A+DC’B’A’+DC’BA’+DCB’A’+DCB’A=(DC’)’+(D’C)’+C’3.人类有4 种血型:A、B、AB 和O 型。
输血时,输血者与受血者必须符合图3.3.1 的规定,否则有生命危险,利用一个4 选1 数据选择器和最少数量的与非门,完成血型配对任务。
答:设计思路:真值表:化简可得:Y=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 =A'B'+A'D+B'C+CD使用四选一数据选择器74153和两个与非门74LS00实现功能设计电路如下:经验证,该电路可实现上述功能。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研究生阶段(工程硕士)一、培养目标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严格的工程技术训练,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综合素质;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能胜任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程管理、装备研制等工作,具有将电气工程领域最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创造潜能,具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管理与协调大型工程的领导潜质的复合型精英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标准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2.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3.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
三、培养体系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卓越工程师采用(3+1)+(1+1)+(1+2)模式,贯通培养方案,分本科、全日制工程硕士、全日制工程博士三个阶段进行。
其中“3+1”为本科(工学学士)培养阶段,学制4年。
前3年为理论课程学习阶段,第4学年1年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工程训练和毕业设计。
经过考核合格后,进入全日制工程硕士阶段学习。
“1+1”对应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阶段,学制2年。
第1年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第2年进入企业从事产品设计、研发等工作(﹥0.5年)。
经过单位和学院考评合格后,在企业或学校准备毕业答辩或提交相关成果(﹤0.5年),最终取得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
“1+1”对应全日制工程博士培养阶段,学制3年。
第1年在校完成博士课程学习,并通过与企业紧密沟通确定研究方向并开题。
第2、3年进入企业做研究,提出研究内容及思路、技术路线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经过单位和学院考评合格后,完成博士论文。
《电路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601101 学分-学时4-64)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在物理“电学”的基础上,较深入研究电路基本理论的课程,着重集中参数、线性、非时变电路。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并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必要的电路理论基础。
同时本课程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压、电流约束关系:理解电路模型、电流、电压及参考方向,功率、能量。
掌握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及受控源以及常用多端元件的概念和伏安特性、功率计算,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正确列写方程。
(2)直流电路的分析:掌握电路的等效变换的基本思想,掌握电阻的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及用等效变换方法分析电路。
了解支路法、回路法,掌握网孔(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方法,学会利用电路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掌握戴维宁定理、叠加定理、替代定理及其应用,了解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和对偶原理。
掌握理想运放电路的分析方法。
(3)正弦电流电路: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相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和R、L、C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理解导纳与阻抗概念,掌握利用相量图分析电路的方法。
理解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视在功率、复功率的意义,掌握正弦稳态电路各种功率的计算方法及提高功率因数办法。
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计算方法及最大平均功率传输的处理方法。
掌握互感的概念和具有互感电路的计算,掌握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及电路分析。
掌握三相电路的概念和对称、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
(4)电路的频率特性:掌握电路谐振的特点和频率响应。
了解通频带和选频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