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实验:实时时钟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7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嵌入式系统项目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任务书(理工科类)Ⅰ、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LCD的电子时钟实验Ⅱ、课程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学习LCD与ARM的LCD的控制器的接口原理,掌握内置LCD控制器驱动编写方法和RTC控制方法,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以下功能:1、编写程序实现电子时钟功能,通过实验系统的LCD将时间显示出来;2、仿照给定图形在LCD上显示类似的时钟界面;3、动态显示当前的时间,包括:年、月、日、时、分、秒,时针,分针、秒针必须为动态实时指示当前的时间。
一、课程设计目标1、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独立开展实践创新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方法及手段应用1、将任务分成若干模块,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分模块调试和完成任务;2、实验设备有L-ARM-830教学实验箱,PentiumII以上的PC机,仿真器电缆;3、PC操作系统WIN98或WIN2000或WINXP,ARM SDT2.5或ADS1.2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驱动程序;4、本实验使用实验教学系统的CPU板,在进行本实验时,LCD电源开关、音频的左右声道开关、AD通道选择开关、触摸屏中断选择开关等均应处在关闭状态。
三、课程设计预期效果1、完成实验环境搭建;2、分模块调试和编译;3、组合并完善程序;4、联合仿真软件运行程序;5、液晶显示器显示时钟图样,时,分,秒能指向正确的时间。
学生姓名:严维锋专业年级:自动化2008级目录前言 (3)第一章系统设计 (4)第一节课题目标及总体方案 (4)第二节原理框图 (5)第三节程序和芯片的初始化 (5)第四节构建功能模块 (7)第五节 MAIN函数的局部原理分析 (8)第二章实验(测试)结果及讨论 (13)第一节 ADS1.2软件的编译,连接和运行 (13)第二节程序调试 (14)第三章结论 (14)心得体会 (15)参考文献 (16)附录 (17)源程序 (17)前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及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技术日渐普及,其强大的控制能力和专业性在通讯、网络、工控、电子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实时时钟实验总结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实时时钟的原理及其应用,掌握实时时钟的使用方法,以及通过实验学习如何编写驱动程序。
二、实验原理1. 实时时钟是一种能够提供时间和日期信息的芯片,它通常由一个晶体振荡器和一组计数器组成。
2. 实时时钟可以通过I2C总线与处理器进行通信,读取或设置时间和日期信息。
3. 实现实时时钟需要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并将其与操作系统进行集成。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板:STM32F407ZET6开发板;2. 模块:DS1307实时时钟模块;3. 软件:Keil uVision5开发环境。
四、实验内容1. 硬件连接:将DS1307模块与STM32F407ZET6开发板连接,包括SDA、SCL、VCC和GND等引脚。
2. 编写驱动程序:根据DS1307模块手册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并将其集成到操作系统中。
3. 测试程序:编写测试程序,通过读取DS1307模块返回的时间和日期信息来验证驱动程序是否正常工作。
五、实验步骤1. 连接硬件:将DS1307模块与STM32F407ZET6开发板连接。
2. 编写驱动程序:根据DS1307模块手册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并将其集成到操作系统中。
3. 编写测试程序:编写测试程序,通过读取DS1307模块返回的时间和日期信息来验证驱动程序是否正常工作。
4. 下载程序:使用Keil uVision5开发环境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STM32F407ZET6开发板上。
5. 运行测试:启动STM32F407ZET6开发板,通过串口助手等工具查看DS1307模块返回的时间和日期信息,验证驱动程序是否正常工作。
六、实验结果经过测试,实时时钟模块能够正确返回当前时间和日期信息,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实时时钟原理的学习以及编写驱动程序和测试程序的练习,加深了对嵌入式系统中硬件与软件协同工作的理解。
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技能,如硬件连接、驱动编写、调试等。
嵌⼊式实验报告_电⼦钟实验报告电⼦钟实验报告班级电⼦班学号******* 姓名**实验名称电⼦钟⼀、设计⽬标和要求:1、理解rtc模块的结构,并掌握rtc的配置和读写操作。
2、学习使⽤UC GUI。
3、对⽆操作系统的应⽤,设计任务的切换和协调运⾏。
4、完成考核要求:①驱动RTC模块,设置和读取RTC时间(在液晶上⽤⽂字显⽰当前时间,年⽉⽇、星期⼏、时分秒)。
②添加液晶绘图函数,在液晶上绘制电⼦表表盘。
③设计任务,添加ucos2操作系统。
添加任务1(时间设置、报警闹钟设置和绘图参数)和任务2(绘制表盘),并协调2个任务。
④通过UC GUI丰富图形界⾯(添加GUI任务,添加对应任务的图像窗⼝)。
⼆、实验环境:硬件:嵌⼊式开发平台、JTAG仿真器、PC机、嵌⼊式系统实验箱,串⼝线。
软件: WinXP、RVDS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驱动程序、超级终端通讯程序。
三、设计思路和实现步骤、内容:1、设计思路:(1)⽤函数画出⼀个时钟表盘,写出实时的时间。
⾸先,定义边⾓点坐标,确定屏幕范围;接着,⽤清屏函数清屏;然后,⽤ILI93××程序画图,定义⼀点作为中⼼坐标,画⼀个确定半径的为R的圆;最后画三条直线,分别为秒针、分针、时针(都是使⽤坐标来确定的)。
(2)实现对时间的更改功能,并可以将更改过的时间赋值给现实的时间。
STM32中RTC模块计数器,秒针每次+1,每次+1后,秒针指向下⼀个刻度的时候,上⼀个刻度的位置⽤清屏函数清掉,然后重新画好指针;(3)⽤时钟来控制⼀个闹钟时间,中断后让液晶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源程序中加⼊UCOS2操作系统,在系统中进⾏时间设置,报警和闹钟等等功能。
2、程序流程图:3、具体实现程序:1、主程序int main(void){KEY_Init();Stm32_Clock_Init(9);//系统时钟设置delay_init(72); //延时初始化uart_init(72,9600); //串⼝1初始化LED_Init();LCD_Init();RTC_Init();EXTIX_Init();DrawClock();while(1){if(alarmflag==1)//闹钟标志Alarm(); //闹钟显⽰elseTimeshow(); //时间显⽰if(set==1) //设置时间标志{LCD_Clear(WHITE);Set_timeshow(); //设置时间}}}时钟、led、lcd、rtc初始化后,进⼊⼀个死循环,如果没有进⼊闹钟中断,就开始时钟显⽰,按下第⼀个使能按键后,进⼊第⼆个界⾯,开始时间更改,然后再返回更改值。
实时时钟一、实验目的1.掌握RTC (Real Time Clock) 工作原理。
2.学习掌握其编程实验方法及应用。
二、实验内容阅读芯片手册,掌握RTC工作原理、编程方法及应用。
三、预备知识1.用ARM ADS1.2集成开发环境,编写和调试程序的基本过程。
2.ARM应用程序的框架结构。
3.RTC工作原理四、实验设备及工具硬件:ARM嵌入式开发板、用于ARM7TDMI的JTAG仿真器、PC机Pentumn100以上、串口线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98、Win2000或WinXP、ARM ADS1.2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驱动程序、RTC实验原理及说明五、实验原理1.RTC原理实时时钟(RTC---- Real Time Clock)的基本功能是保持跟踪时间和日期等信息,但许多RTC还提供有多种附加功能,如:看门狗定时器、系统复位、非易失存储器(NV RAM)、序列号、方波输出、涓流充电等。
接口方式RTC芯片提供有多种接口方式,其中并行接口可实现存储器的快速访问或有较大的存储容量,适合于那些对价格、尺寸要求不是很荷刻的系统,许多采用并行接口的实时时钟芯片还与晶振和电池封装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时钟模块,从而简化了硬件设计。
并行接口包括复用总线(数据与地址总线复用)和独立的地址、数据总线。
一般用于时间保持的NV RAM都采用与SRAM相同的控制信号,并可以方便地与常用的微处理器容量。
另外,有些Phantom实时时钟还将时钟数据隐含在备用电池支持的RAM内,以便利用64位软件协议来访问时钟数据。
一般情况下,串行接口时钟芯片都具有外形尺寸较小、成本低廉等优势,但这类芯片的通信速率一般较低,因而比较适合便携式产品。
这类芯片通常包括1-Wire 接口、2线、3线、4线或SPI接口,而许多处理器也包括2线或SPI接口,当然,也有些处理器(如8051及其派生产品)则支持复用的地址和数据总线。
备用电池在有些应用中(如VCR),时钟和日期信息在系统掉电时将会丢失,而在大多数应用中要求系统主电池断电时仍保持时钟和日期有效。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多任务的创建及运行系别计算机与电子系专业班级电子0901班学生姓名高傲指导教师黄向宇提交日期 2012 年 4 月 1 日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基于uC/OS-II的开发工具、工程管理工具2.了解uC/OS-II的文件结构、文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3.掌握创建多任务的方法及对任务进行相关操作的技巧。
二、实验内容1.建立并熟悉Borland C 编译及调试环境2.使用课本配套光盘中的例程运行并修改,观察多任务的运行状态,尝试对其中的任务进行挂起并恢复、删除及查询等操作,观察运行结果.3.完成课后练习题,P92页13-17题,至少完成其中任意两题。
三、实验原理1.编译环境Turbo C是Borland公司开发的DOS下16位C语言集成开发工具。
有2.0和3.0版本,2.0只支持C语言编译不支持鼠标操作,而3.0版本可以支持C/C++两种语言编译,而且还支持鼠标和//注释方式;TC2.0是80年代开发的,使用了很多年一直到现在WINDOWS系统才逐渐退出舞台。
Turbo C2.0不仅是一个快捷、高效的编译程序,同时还有一个易学、易用的集成开发环境。
使用Turbo C2.0无需独立地编辑、编译和连接程序,就能建立并运行C语言程序。
因为这些功能都组合在Turbo 2.0的集成开发环境内,并且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主屏幕使用这些功能。
一个工程中的源文件不计其数,其按类型、功能、模块分别放在若干个目录中,makefile定义了一系列的规则来指定,哪些文件需要先编译,哪些文件需要后编译,哪些文件需要重新编译,甚至于进行更复杂的功能操作,因为 makefile 就像一个Shell脚本一样,其中也可以执行操作系统的命令。
makefile带来的好处就是——“自动化编译”,一旦写好,只需要一个make 命令,整个工程完全自动编译,极大的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
make是一个命令工具,是一个解释makefile中指令的命令工具,一般来说,大多数的IDE都有这个命令,比如:Delphi的make,Visual C++的nmake,Linux 下GNU的make。
实时时钟设计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设计一个实时时钟系统,具有实时显示时间、日期和闹钟功能。
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实时时钟的设计原理、硬件电路连接及软件程序编写方法。
二、实验原理实时时钟系统由时钟芯片、显示模块、按键模块和控制模块组成。
时钟芯片负责计时和日期的记录,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时间和日期,按键模块用于设置时间和日期,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模块之间的协作。
三、实验器材1.STM32开发板2.DS3231时钟模块3.数码管显示模块4.按键模块5.连接线四、实验步骤1.连接硬件电路。
将STM32开发板与DS3231时钟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进行连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2.编写程序。
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通过读取DS3231时钟模块的寄存器获取时间和日期数据,并将其显示在数码管模块上。
同时,设置按键模块的功能,使其可以进行时间和日期的设置。
3.烧录程序。
使用烧录器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STM32开发板上,并进行调试。
4.运行实验。
接通电源,启动实时时钟系统,观察数码管是否正确显示时间和日期,按下按键模块进行时间和日期的设置,并观察设置是否生效。
五、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出了一个实时时钟系统。
系统能够实时地显示当前的时间和日期,并且可以通过按键进行时间和日期的设置。
在设置新的时间和日期后,系统能够正确地更新并显示。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地了解了实时时钟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我们熟悉了DS3231时钟模块的使用方法,并学会了通过C语言编写程序来实现实时时钟系统的功能。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实时时钟系统的一些问题,并加以解决。
我们对实时时钟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进行了测试,发现系统的计时精度较高,能够达到亚秒级的准确度。
然而,在用户进行时间和日期的设置时,可能由于误操作导致时间和日期出错。
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进一步优化系统的操作界面,提高用户设置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总而言之,实时时钟系统是一种非常有实用价值的设计,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计时需求的场合,如办公室、实验室、车载设备等。
学号:08083572班级:信科08-3 姓名:刘俊迪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五:uC/OS-II内核移植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uC/OS-II内核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掌握将uC/OS-II内核移植到ARM处理器上的基本方法⏹掌握uC/OS-II下基本多任务应用程序的编写2.实验内容:学习uC/OS-II再ARM处理器上的移植过程编写简单的多任务应用程序,同时实现跑马灯和数码管显示的功能3.实验原理:(1)uC/OS-II的移植1、汇编语言、C语言代码需要移植2、移植工作集中在多任务切换的实现上3、在ARM处理器上的移植,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修改三个和体系结构相关的文件,代码量大约是500行。
这三个文件是OS_CPU_C.c、OS_CPU_C.H以及OS_CPU_A.S(2)OS_CPU.H的移植1、数据类型定义INT8U -> unsigned charINT8S -> signed charINT16U -> unsigned shortINT16S -> signed shortINT32U -> unsigned intINT32S -> signed int2、ARM处理器相关宏定义退出临界区#define OS_ENTER_CRITICAL() ARMDisableInt()进入临界区#define OS_EXIT_CRITICAL() ARMEnableInt()3、堆栈增长方向堆栈由高地址向低地址增长,这个也是和编译器有关的,当进行函数调用时,入口参数和返回地址一般都会保存在当前任务的堆栈中,编译器的编译选项和由此生成的堆栈指令就会决定堆栈的增长方向。
#define OS_STK_GROWTH 1(3)OS_CPU.c的移植1、任务堆栈初始化1、由OSTaskCreate或OSTaskCreateExt调用2、用来初始化任务的堆栈并返回新的堆栈指针stk。
实验二实时时钟实验1实验目的(1) 了解实时时钟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2) 掌握实时时钟的使用。
2 实验设备(1) S3C2410嵌入式开发板,JTAG仿真器。
(2) 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98、Win2000或Windows XP,ADS1.2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驱动程序,超级终端通讯程序。
3 实验内容(1) 编程实现实时时钟功能,每秒显示实时时钟;(2) 编程实现实时时钟告警功能。
4 实验步骤(1) 参照模板工程,新建一个工程RTC,添加相应的文件,并修改RTC的工程设置;(2) 创建Main.c并加入到工程RTC中;(3) 编写程序每秒钟读取时钟滴答;关键代码如下:old_index=led_index;Uart_Printf(“\r\n”);While(1){/*每隔1秒更新一次数据*/if(old_index!=led_index){rtc_get_data(&m_data);old_index=led_index;/*实时时钟数据为BCD码格式,以16进制显示*/Uart_Printf(“\r%02x:%02x:%02x”,m_date.hour,m_date.min,m_date.sec);}};(4) 编写程序实现时间告警功能;关键代码如下;a.首先设置告警时间,如下例程设置每分钟的第5秒告警m_date.sec=0x05;rtc_alalm_set(&m_date.0x41);模式0x41表示使能RTC告警,以及使能秒时钟告警b.注册中断例程,打开中断install_isr_handler(HandleRTC,(void *)rtc_int_isr);rINTMSK=(rINTMSK&˜(BIT_GLOBAL|BIT_RTC);c.中断服务例程中清除中断事件rI_ISPC=BIT_RTC;if(alarm_count&1)*(unsigned char*)0x20000000=0x0f;else*(unsigned char*)0x20000000=0xff;alarm_count++;(5) 编译RTC;(6) 运行超级终端,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并将串口设置位:波特率(115200)、奇偶校验(None)、数据位数(8)和停止位数(1),无流控,打开串口;(7) 装载程序并运行,如果运行正确,在超级终端中将会显示如图2.1所示内容。
嵌入式实时系统原理及应用开发实验报告7MS320VC5416 TLC320AD50C图1.1语音录放原理图语音录放实验程序流程图如下:旳盼化【用pS|F初*Er化?KnlJ AD5Ui!th' -Millai:(AIK' l)ACIT 开 * ISM L BSP申斷伫I图1.2语音录放程序流程图2.设计性实验原理编写卷积算法程序,用汇编或C语言实现均可。
在CCS下编译、调试并观n察运算结果。
卷积公式y[j] h[k]x[j k],其中k 0h[n] 3 (n) 4 (n 1) 5 (n 2) 6 (n 3),x[n] 2 (n) 3 (n 1) 4 (n 2) 流程图如图1.3所示。
图1.3卷积计算流程图三、使用仪器、材料PC机,SZDSPF型开发实验平台,DSP仿真器,耳机麦克风四、实验步骤1、验证性实验(1)硬件连接:a接通实验所需的硬件电路,将实验箱上的电源模块开关“ MS2”“ MS3、“ MS4、“ MS5按下,打开机箱电源(在机箱右侧船型开关)。
b、SZ-5416D 主控模块上的J2、J4、J7、J9、J16 短接。
c、设置模块” SW中“ A和“C”设置为“1。
d、将麦克风(红色端)插入语音输入插座(In put —M1),将耳机(黑色端) 插入语音输出插座(Output—M2)。
e图像、语音处理模块上J3跳到“ S、。
(2)启动CCS,参考附1.1 “CCS的使用参考步骤”建立工程、编译、下载目标文件并运行。
(3)View/Graph/Time/Frequency打开图形窗口,在地址栏输入0x1000,长度为2000,数值类型为16位有符号位,其它设置不变。
2、设计性实验参考附件1,在CCS下建立一工程文件调试自己编写的算法程序并运行,观察运行结果。
# !■五b j 庁El f »Ui -_j Frflj-ivij-卫 mui. SJ ^_j T.^/Hroi c<jifx( fc fsriflii ate d F II ISF "| IsKludfe • _J l&tEKLtl H _j Swm M] i it_rtu sKe j i- CH.d岸 i K1 nd 睜 € 9td g > h >■ ■. .-r. -r ^ 3 u : f \ 】sit ・ g) k u 口i@t k * Oi Int j-Of mt P *U »・Q; "JlJta 的45建,晨空作为 inl ^■np -Q ;F T」兀:」*4丨 { t urmif>»j-k :if (teap< 0) itQEftp ・ J ; } 5^4-< f [IfPSP^Pl )1 } printf ( <:* r “M ]: sunL-Oj*Lfit PP3 1 L (、kLELt f [ 6 ) ■ {3,4 . S .int g[b]・{2.3.< ■ ■ -■ '»( f r g ) i [0;□ D ■ ■ 匕17』电43 3E 农图1.4语音信号波形图二、设计性实验f[6]=[3,4,5,6]和g[6]=[2,3,4]的卷积结果为:6 17 34 43 38 24。
毕业论文——基于ARM920T的嵌入式实时时钟设计
摘要: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实时时钟在各种领域中越来越重要。
本文基于ARM920T处理器,设计了一种嵌入式实时时钟系统,实现了准确的时间记录和报警功能。
通过使用ARM920T的低功耗特性和高性能,该系统具有较低的功耗和高精度的时间记录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该嵌入式实时时钟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实时时钟、ARM920T、功耗、精度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嵌入式系统在各种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实时时钟作为嵌入式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记录和追踪时间,对于各种应用来说都非常重要。
因此,设计一种基于ARM920T的嵌入式实时时钟系统,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基于ARM920T的嵌入式实时时钟系统,通过使用ARM920T处理器的低功耗特性和高性能,实现较低的功耗和高精度的时间记录。
该系统不仅可以在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广泛应用,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相关技术综述
2.1嵌入式系统
2.2实时时钟
2.3ARM920T处理器
3.1系统架构设计
3.2硬件设计
3.3软件设计
第四章实验与结果分析
4.1实验环境
4.2实验方法
4.3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结论
本文基于ARM920T处理器设计了一种嵌入式实时时钟系统,通过使用ARM920T的低功耗特性和高性能,实现了低功耗和高精度的时间记录。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的实时时钟应用。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安卓闹钟的实现学院电信专业电科学生姓名实验台号指导教师提交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综合前面几次实验以及自主学习的知识,做一个小应用,体验安卓应用的开发过程二、实验内容实现一个简单的闹钟程序所具备功能有:显示系统当前时间,添加或者删除闹钟,能够设置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重复响起的闹钟。
三、实验原理AlarmManagerAlarmManager是安卓中常用的一种系统级别的提示服务,在特定的时刻为我们广播一个指定的Intent。
简单的说就是我们设定一个时间,然后在该时间到来时,AlarmManager 为我们广播一个我们设定的Intent,通常我们使用PendingIntent。
设置闹钟设置一次性的闹钟(闹钟不会重复响起)public void set(int type, long triggerAtTime, PendingIntent operation)type:表示要设置的alarm类型。
triggerAtTime:表示alarm“理应激发”的时间。
operation:指明了alarm闹铃激发时需要执行的动作,比如执行某种广播通告。
设置重复响起的闹钟public void setRepeating(int type, long triggerAtTime, long interval,PendingIntent operation) 其参数基本上和set()函数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时间间隔”参数。
事实上,在AlarmManager Service一侧,set()函数内部也是在调用setRepeating()的,只不过会把interval 设成了0。
闹钟的类型AlarmManager. ELAPSED_REALTIME:表示闹钟在手机睡眠状态下不可用,该状态下使用相对时间(相对于系统启动开始),状态值为3;AlarmManager. ELAPSED_REALTIME_WAKEUP:表示闹钟在睡眠状态下会唤醒系统并执行提示功能,该状态下也使用相对时间,状态值为2;AlarmManager. RTC:表示闹钟在睡眠状态下不可用,该状态下闹钟使用绝对时间内,即当前系统时间,状态值为1;AlarmManager. RTC_W AKEUP:表示闹钟在睡眠状态下会唤醒系统并执行提示功能,该状态下闹钟使用绝对时间,状态值为0;AlarmManager.POWER_OFF_WAKEUP:表示闹钟在手机关机状态下也能正常进行提示功能,所以是5个状态中用的最多的状态之一,该状态下闹钟也是用绝对时间,状态值为4;不过受SDK版本的影响,某些版本不支持。
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系别:班级:学号:姓名:2013.12实验一嵌入式开发环境的建立一、实验目的通过此实验系统,读者可以了解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 的内核机制和运行原理。
本实验系统展示了uC/OS-II 各方面的管理功能,包括信号量、队列、内存、时钟等。
在各个实验中具体介绍了uC/OS-II 的相关函数。
读者在做实验的同时能够结合理论知识加以分析,了解各个函数的作用和嵌入式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最终对整个uC/OS-II 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二、实验步骤1. 安装集成开发环境LambdaEDU集成开发环境LambdaEDU 的安装文件夹为 LambdaEDU ,其中有一个名为“Setup.exe”的文件,直接双击该文件便可启动安装过程。
具体的安装指导请看“LambdaEDU 安装手册.doc”文件。
当 LambdaEDU 安装完毕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空的界面,现在就开始一步一步地将我们的实验项目建立并运行起来。
2. 建立项目为了我们的实验运行起来,需要建立1 个项目基于x86 虚拟机的标准应用项目。
通过点击“文件”、“新建”、“项目”开始根据向导创建一个项目。
可执行的应用程序项目。
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项目名称“ucos_x86_demo”。
点击“下一步”。
选择“pc386 uC/OS-II 应用(x86)”作为该项目的应用框架。
点击“下一步”选择“pc386_elf_tra_debug”作为该项目的基本配置。
点击“完成”。
新创建的项目“ucos_x86_demo”将会被添加到项目列表。
src 文件夹下保存了该项目中包含的源文件。
ucos2 文件夹中包含了移植到x86 虚拟机的全部代码。
init.c 文件是基于ucos2和本虚拟机的一个应用程序。
在进行ucos2 内核实验中,只需要替换init.c 文件,即可。
文件名不限,但是文件名中最好不要使用英文符号和数字以外的其他字符,3. 构建项目到这里,项目配置全部完成。
一、引言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实时时钟(Real-Time Clock,RTC)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模块,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用于实现时间的记录、显示和控制等功能。
本实训报告以单片机为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实时时钟系统,旨在巩固和深化单片机相关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理解实时时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概念;2. 掌握单片机与实时时钟芯片的接口连接方法;3. 学会使用实时时钟芯片实现时间记录、显示和控制功能;4. 提高单片机编程能力和嵌入式系统设计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实时时钟芯片介绍本实训采用DS1302实时时钟芯片,该芯片具有以下特点:(1)低功耗设计,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应用场景;(2)支持闰年、星期和夏令时等功能;(3)具有32.768kHz晶振振荡器,提供精确的时间基准;(4)具有64字节RAM,可用于存储数据。
2. 单片机与DS1302的接口连接本实训选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与DS1302的接口连接如下:(1)VCC:连接单片机的5V电源;(2)GND:连接单片机的地;(3)RST:DS1302复位引脚,连接单片机的P1.0引脚;(4)CE:DS1302片选引脚,连接单片机的P1.1引脚;(5)IO:DS1302数据引脚,连接单片机的P1.2引脚;(6)SQW/OUT:DS1302闹钟输出引脚,连接单片机的P1.3引脚。
3. 实时时钟系统设计(1)时间记录通过DS1302芯片的RAM存储功能,实现时间的记录。
具体操作如下:① 初始化DS1302芯片,设置时间基准;② 设置闰年、星期和夏令时等信息;③ 读取当前时间,并存入单片机的内部RAM。
(2)时间显示使用单片机的并行I/O口,将时间数据输出到LED数码管或LCD液晶显示屏,实现时间显示。
具体操作如下:① 设计显示模块的硬件电路;② 编写显示模块的驱动程序,实现时间数据的读取和显示;③ 通过按键操作,实现时间的切换和调整。
基于C8051F410的嵌入式应用的智能型实时时钟功能许多电子系统都会提供实时时钟给不同功能使用,例如系统的日历时间功能、时间戳记和定时工作的启动,像是定期唤醒系统执行测量作业。
实时时钟已出现多年,但它们从未针对嵌入式应用进行优化。
市面上许多解决方案已将实时时钟和完整的“独立”功能整合至微控制器,它们将微控制器整合的许多好处付诸实现。
本文将讨论传统实时时钟与微控制器的结合如何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日期时间功能图1是SmaRTClock模块的功能方块图。
此电路可以执行实时时钟的所有传统功能 (日历时间、闹铃和主系统关机时的其它作业) 以及某些“故障安全”(failsafe) 功能,例如电源故障和时钟源故障的复原。
图1:SmaRTClock模块SmaRTClock的基本时钟单元是一个47位的自由定时器 (free-running counter),它能使用32.768kHz的石英晶体或是在20kHz或40kHz速率下操作的内部自激振荡器模式 (自激振荡器较省电,但精确度较差)。
如果使用外接石英晶体,自由定时器第二个字节的最低有效位每秒就能准确计时。
日历时间是由软件根据自由定时器来决定,因此不需要另一组寄存器以传统格式记录日期时间。
采用软件的好处之一是使用者更有能力控制系统操作,因为他们可以根据系统需求使用复杂或简单的算法,例如利用芯片内置的温度传感器把通常相当复杂的温度补偿功能加入算法中。
除此之外,若系统不必经常唤醒 (例如游泳池的马达每天就只需唤醒一次),那么操作这项控制功能所造成的额外负担就显得微不足道。
SmaRTClock模块中有三个接口寄存器可用来控制内部寄存器,这将系统所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减至最少,同时提供一个抽象层以避免定时器内容被误改。
使用者还可以设定闹铃寄存器 (alarm register),以便在47位自由定时器等于某个默认值时启动硬件中断来执行特定工作。
这类功能通常又称为“输出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