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肝硬化中医临床路径
- 格式:doc
- 大小:236.00 KB
- 文档页数:5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免疫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化学毒物或药物损伤、长期胆汁瘀积以及隐源性等引起或演变的肝硬化腹水(1-2 级)的患者。
一、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鼓胀病(TCD 编码:BNG050)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 编码: K74+R18)(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临床常见证候:气滞湿阻证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肝脾血瘀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3-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鼓胀病(肝硬化腹水)1-2 级。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鼓胀病(T C D 编码:BNG5)和肝硬化腹水(1-2(ICD-10 编码:K74+R18)的患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其它原因如肾病、内分泌病变及结核等,所引起的腹腔积液患者,不进入本路 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3)便常规+潜血 (4)凝血功能(5)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6)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 (7)血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 ) (8)血糖 (9)心电图 (10)胸部 X 线片 (11)肝胆脾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氨、HBV-DNA 或 H CV-RNA 定量、肝胆脾 C T 或 M RI 平 扫+增强等。
积聚(肝硬化)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肝硬化的代偿期患者。
一、积聚(肝硬化)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积聚(TCD 编码:BNG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硬化(ICD-10 编码:K74.6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七版(田德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2000 年)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关于肝硬化代偿期的部分进行诊断。
(2005 年)2.疾病分期(1)代偿期(2)失代偿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积聚(肝硬化)诊疗方案”。
积聚(肝硬化)代偿期临床常见证候:湿热内阻证肝脾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积聚(肝硬化代偿期)诊疗方。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ZYYXH/T88-2008)案”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积聚(肝硬化)代偿期。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积聚(TCD 编码:BNG040)和肝硬化(ICD-10 编码:K74.601)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代偿期(活动性),肝功能(ALT、AST、TB)异常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3)凝血功能(4)甲胎蛋白(5)腹部超声(6)病原学筛查(乙肝、丙肝等)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自身免疫抗体、遗传学检查、肝纤维化指标、电子胃镜、肝组织病理检查等。
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鼓胀。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实用内科学》,《2009 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2010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处理》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结合本科优势病种“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常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临床常见证候:(1)气滞湿阻证:主症: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纳呆食少,食后胀甚,得暖气、矢气稍减;舌苔薄白腻。
次症:下肢水肿;小便短少;脉弦。
(2)气虚血瘀证主症: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纳呆食少,食后胀甚,得暖气、矢气稍减;舌苔薄白腻。
次症:下肢水肿;小便短少;脉弦。
(3)湿热蕴结证主症: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
次症: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脉弦数。
(4)肝肾阴虚证主症: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舌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
次症: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脉弦细数。
(5)脾肾阳虚证主症:腹大胀满,形如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或星呈白;便溏;畏寒肢冷;舌体胖,质紫,苔淡白。
次症:脘闷纳呆;浮肿;小便不利;脉沉细无力。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鼓胀病和肝硬化腹水的患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其它原因如肾病、内分泌病变及结核等,所引起的腹腔积液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五)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肝功能、肝胆脾超声、凝血功能、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肾功能、电解质、乙肝五项、HBV-DNA定量、血液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血糖;心电图、胸部CT。
安卫字〔2011〕110号安康市卫生局转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劳淋等23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的通知各县区卫生局、医院、中医院,市直各大医院:现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劳淋等23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并按安卫字〔2011〕73号文件要求认真执行。
电子版请到安康市卫生局网站医政管理栏目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查询下载附件: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目录(共计20个科目92个病种)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目录(共计18个科目78个病种)二○一一年三月十八日主题词: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通知抄送:省中医药管理局安康市卫生局政办科2011年3月18日印发共印40份附件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病种目录(20个科目92个病种)肺病科(3个)1、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2、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3、哮病(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科(2个)1、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2、病毒性心肌炎针灸科(2个)1、面瘫(面神经炎)2、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急诊科(1个)1、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肿瘤科(1个)1、肺癌脾胃科(7个)1、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2、久痢(溃疡性结肠炎)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4、胃疡(消化性溃疡)5、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胃脘痛(慢性胃炎)7、鼓胀病(肝硬化腹水)骨伤科(9个)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2、单纯性胸腰椎骨折3、附骨疽(慢性骨髓炎)4、骨蚀(股骨头坏死)5、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6、桡骨远端骨折7、锁骨骨折8、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踇外翻肛肠科(5个)1、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2、肛裂病(肛裂)3、脱肛病(直肠脱垂)4、痔(混合痔)5、肛漏病(肛瘘)外科(6个)1、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3、蝮蛇咬伤4、臁疮(下肢溃疡)5、乳痈(急性乳腺炎)6、烧伤妇科(4个)1、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2、盆腔炎3、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4、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传染科(3个)1、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2、手足口病(普通型)3、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肝病科(4个)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慢性乙型肝炎3、积聚(肝硬化)4、急性病毒性肝炎眼科(7个)1、白涩症(干眼病)2、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3、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青盲(视神经萎缩)5、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7、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科(6个)1、大偻(强直性脊柱炎)2、骨痹(骨关节病)3、痛风4、尪王痹(类风湿关节炎)5、燥痹(干燥综合征)6、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耳鼻喉科(5个)1、暴聋(突发性聋)2、鼻鼽(变应性鼻炎)3、耳鸣4、慢喉痹(慢性咽炎)5、慢喉瘖(慢性喉炎)皮肤科(4个)1、白疕(寻常性银屑病)2、粉刺(寻常性痤疮)3、蛇串疮(带状疱疹)4、湿疮(湿疹)肾病科(4个)1、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2、肾风(IgA肾病)3、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4、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脑病科、精神科(8个)1、中风病(脑梗死)2、痴呆(血管性痴呆)3、郁病(抑郁症)4、肝豆状核变性5、头痛(偏头痛)6、假性延髓麻痹7、不寐(失眠)8、眩晕血液科(4个)1、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2、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紫癜风(过敏性紫癜)儿科(7个)1、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2、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3、肺炎喘嗽(肺炎)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6、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7、小儿肌性斜颈附件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目录(18个科目78个病种)肺病科(3个)1、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2、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3、哮病(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科(2个)1、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2、病毒性心肌炎针灸科(2个)1、面瘫(面神经炎)2、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急诊科(1个)1、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肿瘤科(1个)1、肺癌脾胃科(7个)2、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2、久痢(溃疡性结肠炎)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4、胃疡(消化性溃疡)5、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胃脘痛(慢性胃炎)7、鼓胀病(肝硬化腹水)外科(6个)1、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3、蝮蛇咬伤4、臁疮(下肢溃疡)5、乳痈(急性乳腺炎)6、烧伤妇科(4个)1、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2、盆腔炎3、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4、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传染科(3个)1、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2、手足口病(普通型)3、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肝病科(4个)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慢性乙型肝炎3、积聚(肝硬化)4、急性病毒性肝炎眼科(7个)1、白涩症(干眼病)2、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3、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青盲(视神经萎缩)5、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7、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科(6个)1、大偻(强直性脊柱炎)2、骨痹(骨关节病)3、痛风4、尪王痹(类风湿关节炎)5、燥痹(干燥综合征)6、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耳鼻喉科(5个)1、暴聋(突发性聋)2、鼻鼽(变应性鼻炎)3、耳鸣4、慢喉痹(慢性咽炎)5、慢喉瘖(慢性喉炎)皮肤科(4个)1、白疕(寻常性银屑病)2、粉刺(寻常性痤疮)3、蛇串疮(带状疱疹)4、湿疮(湿疹)肾病科(4个)1、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2、肾风(IgA肾病)3、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4、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脑病科、精神科(8个)1、中风病(脑梗死)2、痴呆(血管性痴呆)3、郁病(抑郁症)4、肝豆状核变性5、头痛(偏头痛)6、假性延髓麻痹7、不寐(失眠)8、眩晕血液科(4个)1、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2、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紫癜风(过敏性紫癜)儿科(7个)1、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2、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3、肺炎喘嗽(肺炎)4、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6、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7、小儿肌性斜颈。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积聚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
同时对2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加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且效果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积聚;肝硬化;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护理工作来说,临床路径多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制定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手术的顺序时间性临床服务计划,对于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来说,即应考虑整体观念,辨证实施理论为指导思想。
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以时间为横轴,以辨证分期为重症,通过辨证理论来进行对护理工作的提升与安排,针对患者生活来说考虑其起居,护理,用药,护理,情志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同时应加入中医特色技术的护理方式,完成健康指导,使服务对象得到良好的医疗礼物,满足最佳的服务要求。
对于肝硬化来说,其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疑难性疾病,在中医医学当中,其实认为肝硬化属于邪痛,黄疸,鸡菊和膨胀等病症范畴,其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等病症,因此针对中医护理路径来说,应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合理的研究,有效融入中医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其自身维护程度,提高护理满意指标。
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临床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6]诊断标准,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积聚(肝硬化)诊疗方案”。
积聚(肝硬化)代偿期临床常见证候:湿热内阻证、肝脾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型。
1.2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1日—12月31日入住我院感染科的积聚(肝硬化)的病例,共收集符合标准病例64例,男38例,女26例;平均住院日19.8d;平均年龄45岁。
#衷中参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临床路径应用探讨池晓玲,蒋俊民,萧焕明,谢玉宝,蔡高术,吴树铎,陈洁真(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摘 要:目的:试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临床路径的应用入手,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临床路径的实施可行性及实施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ICD 编码查阅2005年1月)2009年1月的肝硬化病例,共收集32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相关诊疗信息,对比应用临床路径(观察组)及未用临床路径(对照组)治疗患者的相关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明显减少,对肝硬化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满意度、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101)。
结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临床路径治疗肝硬化,可以有效增进对肝硬化健康知识的了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硬化;临床路径;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探讨中图分类号:R 657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0)05-0881-03App licati on Investigate of I n tgrated Treat m en t of Liver C irrhosis C li n ical P athways C H I X iao-ling ,JIAN G Jun-m in ,X IAO H uan-m ing ,X IE Yu -bao ,CA I Gao-shu,W U Shu -duo ,CHEN J ie -zhen(Guangdong Provici alH o s p ital of TCM,Guangzhou 510120,Guangdong,China)Abstrac t :O bjecti ve :T o app l y the H epatic C i rrhosis C li n i c pa t hway by conbi ned treat m ent o f traditi ona lCh i nese m ed ici ne andw estern m edic i ne ,approch the feasi b ility and eff ec t o f it .M ethods :A dopted retrospecti ve study ,read t he c irrhos i s cases fro m Janu -a ry 2005to January 2009by ICD coding .320cases o f decompensati on c irrho si s w ere co ll ec ted ,contrasted afte r treat m ent i n pa -ti ents w i th cli n i ca l e ffects ,length o f hospita l stay ,tota l hospita l costs and so on of the observer g roup(wh i ch trea ted by the H epa-t ic C irrhosis C li n i c path w ay)and the contro l g roup(wh ich did no t trea ted by t he H epati c C i rrhosis C li n ic path w ay).Results :Ob -serve r G roup i n pa tients w ith co m pli cations ,ho spita l days and the to tal cost o f ho spita liza tion w as si gn ifi cantl y reduced ,but w ith know ledge about hea lth ,sati sfaction ,cli n i ca l to tal eff ec ti ve ra te m arked l y i m proved ,Compared w ith the contro l group ,t he d iffe r -ence w as si gnificant .C oncl usion :Ch i nese andW esternM ed i c i ne i n the cli n i ca l path w ay based on the app licati on of t he treat m ent o f li ver c irrhos i s can e ffecti ve ly i m prove the hea lth kno w ledg e o f c irrhosis ,reduce the i ncidence of co m plica tions and i m prov e c li n -ical e ffi cacy ,shorten l eng th o f stay and reduce hea lth care costs and i m prove pati ent satisfaction ,can be app lied i n cli nica.lK ey word s :li ver c irrho si s ;c li nical path w ay ;traditiona l Chi nese and w este rn m edicine ;Appli cation收稿日期:2009-09-10作者简介:池晓玲(1960-),女,山西阳泉人,主任医师,学士,从事中医肝病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治疗肝病。
《中医临床诊疗方案(2011版)》1.脑病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痴呆(血管性痴呆)诊疗方案眩晕、肝豆状核变性、头痛(偏头痛)假性延髓麻痹2.急诊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3.心血管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诊疗方案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方案4.精神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不寐(失眠)诊疗方案郁病(抑郁症)诊疗方案5.肺病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诊疗方案哮病(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6.骨伤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案骨蚀(股骨头坏死)诊疗方案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锁骨骨折诊疗方案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踇外翻诊疗方案7.针灸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8.内分泌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门诊)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住院)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诊疗方案9.肾病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诊疗方案肾风(IgA 肾病)诊疗方案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方案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诊疗方案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晚期诊疗方案10.外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方案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诊疗方案脱疽(糖尿病性足病-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未溃期诊疗方案蝮蛇咬伤诊疗方案臁疮咬伤诊疗方案臁疮(下肢溃疡)诊疗方案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烧伤诊疗方案11.风湿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案骨痹(骨关节病)诊疗方案痛风诊疗方案尪痹(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燥痹(干燥综合征)诊疗方案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方案12.皮肤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湿疮(湿疹)诊疗方案13.肿瘤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肺癌诊疗方案14.血液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诊疗方案慢性髓劳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方案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方案紫癜风(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15.眼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方案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疗方案青盲(视神经萎缩)诊疗方案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方案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诊疗方案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方案16.肝病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诊疗方案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积聚(肝硬化)诊疗方案急性病毒性肝炎诊疗方案17.传染病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手足口病(普通型)诊疗方案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诊疗方案18.肛肠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脱肛病(直肠脱垂)诊疗方案痔(混合痔)诊疗方案肛漏病(肛瘘)诊疗方案19.脾胃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案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案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方案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20.儿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诊疗方案小儿肌性斜颈诊疗方案21.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耳鸣诊疗方案慢喉痹(慢性咽炎)诊疗方案慢喉瘖(慢性喉炎)诊疗方案22.妇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盆腔炎诊疗方案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中医临床路径实用指南》▲为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和临床疗效,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制和发布了首批22 个专业95 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并于2011 年2 月启动和实施试点工作。
积聚(肝硬化)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肝硬化的代偿期患者。
一、积聚(肝硬化)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积聚(TCDS码:BNGO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硬化(ICD-10编码:K74.601。
(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七版(田德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关于肝硬化代偿期的部分进行诊断(2005年)。
2.疾病分期( 1 )代偿期(2)失代偿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 重点专科协作组积聚(肝硬化)诊疗方案”。
积聚(肝硬化)代偿期临床常见证候:湿热内阻证肝脾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积聚(肝硬化代偿期)诊疗方案”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ZYYXH/T88-2008。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积聚(肝硬化)代偿期。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积聚(TCD®码:BNGO40和肝硬化(ICD-10编码:K74.601)的2•疾病分期属于代偿期(活动性),肝功能(ALT AST TB)异常者。
3.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 3)凝血功能( 4)甲胎蛋白( 5 )腹部超声( 6)病原学筛查(乙肝、丙肝等)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自身免疫抗体、遗传学检查、肝纤维化指标、电子胃镜、肝组织病理检查等。
肝积、鼓胀(肝硬化)诊疗方案【定义】肝积,是指以右胁下积块及腹胀纳差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西医学中的肝硬化代偿期属该病症范畴。
鼓胀,是指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表现为病症,西医学中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属该病症范畴。
【诊断标准】一、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一)、中医辨病依据:肝积:右胁下积块。
鼓胀: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
(二)、中医辨证依据:1、气滞湿阻证辩证依据: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纳呆食少,食后作胀,嗳气后稍减,或下肢微肿,舌苔白腻,脉弦细。
病因病机:情志刺激致肝脾受损,肝病则疏泄不通,气机阻滞,进而横逆乘脾,脾失运化,水湿内生,水停腹中发为本病。
病位:肝脾,病性属于本虚标实。
2、湿热蕴结证辩证依据:腹大坚满,脘腹绷急,外坚内胀,拒按,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或有面目肌肤发黄,舌尖边红,苔黄腻或灰黑而润,脉弦数。
病因病机:嗜酒无度,或过食肥甘厚味,酿湿生热,蕴聚中焦,清浊相混,壅阻气机,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发为本病。
病位:中焦,病性属实。
3、肝脾血瘀证症状: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青筋怒张,胁腹剌痛拒按,面色晦暗,头颈胸臂等处可见红点赤缕,唇色紫褐,大便色黑,肌肤甲错,口干饮水不欲下咽,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细涩。
病因病机:酒食不节或情志刺激,虫毒感染致肝脾受损,肝失疏泄,气机阻滞,进而横逆乘脾,脾则运化失健,水湿内生,久则气血凝滞,隧道壅塞,瘀结水留于腹中而发病。
病位:肝脾,病性属于本虚标实。
4、脾肾阳虚证辩证依据:腹大胀满,形如蛙腹,撑胀不甚,朝宽暮急,面色苍黄,胸闷纳呆,便溏,畏寒肢冷,浮肿,小便不利,舌质色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苔厚腻水滑,脉沉弱。
病因病机:酒食不节,情志刺激,虫毒感染等致肝脾先伤,肝脾久虚,病延及肾,肾火虚衰,不但无力温助脾阳,蒸化水湿,且开阖失司,气化不利,而致阳虚水盛,水停腹中而发病。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路径分析报告1.引言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其临床症状和病程较为复杂。
为了更好地理解肝硬化患者的疾病发展和临床表现,本报告将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路径进行分析。
通过对肝硬化患者的病程、症状、诊疗过程以及相关指标的监测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诊疗路径和临床管理。
2.病历信息在分析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路径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历信息。
根据所收集的数据,患者基本信息如下:- 性别:男- 年龄:58岁- 主要症状:腹水、乏力、黄疸- 既往病史:乙型肝炎、长期饮酒史3.临床表现及诊疗路径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病史,我们可以推断其患有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通常在其发展的早期并不易引起明显的症状,直到疾病进展到晚期,患者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
在本次分析中,我们主要关注患者的腹水、乏力和黄疸等症状。
3.1 腹水症状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它是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肝硬化患者腹腔中的渗出液体积增加所致。
在患者入院后,医生首先通过腹部B超等检查手段确定腹水的存在,并评估腹水的分级,以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对于轻度腹水的患者,可能只需要限制钠盐的摄入,并给予利尿剂进行排除。
对于重度腹水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腹腔穿刺引流或腹水分流术等措施。
3.2 乏力症状乏力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逐渐感到体力下降和乏力。
这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受损、代谢产物积聚和营养不良等因素所致。
对于乏力症状较重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并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治疗,如口服高营养饮食或静脉营养支持。
3.3 黄疸症状黄疸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外观表现,其发生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减退,造成胆红素代谢和排泄障碍。
对于肝硬化患者伴有明显的黄疸症状,医生通常会结合血清胆红素等相关指标的监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可能包括调整药物治疗、促进胆红素排泄的药物使用以及适当的光疗等方法。
肝硬化临床路径一、肝硬化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ICD-10: K74. 100)(二)诊断依据。
根据《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肝硬化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肝硬化的诊断需综合考虑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并发症、检验、影像学及组织学等检查。
其诊断主要依据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两大证据群,肝脏影像学提示肝硬化征象有助于诊断。
当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证据不充分、肝硬化的影像学征象不明确时,肝组织病理学见假小叶形成可明确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肝硬化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L营养支持。
2.病因治疗:如戒酒、抗病毒治疗及针对其他病因治疗。
3.抗炎抗纤维化治疗。
4.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L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肝硬化(ICD-10: K74. 100)疾病编码。
5.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临床生化检验、凝血功能、甲胎蛋白(AFP);(3)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腹部彩超、腹部MRl平扫+增强、腹部CT平扫+增强、超声造影、门静脉CTV、MRCP,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胸部CT、胃肠镜检查、心脏彩超、口引噪菁绿试验、头颅CT、头颅MRE下肢血管彩超、骨密度、肝组织活检(经皮肝穿刺活检、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门静脉测压/肝静脉压力梯度检测;(2)乙肝两对半定量、HBSAg500倍稀释、HBVDNA、乙肝病毒基因型及耐药测定、丙肝抗体、HCV RNA. HCV基因分型测定、甲肝抗体、戊肝抗体、铜蓝蛋白、24小时尿铜、血清铜、血清铁蛋白、肝病自身抗体、ANA谱、IgA. IgG. IgM. C3、C4、dsDNA、自身免疫性肝病IgG 谱、IgG4、ANCA、ACA、免疫固定电泳、甲状腺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微量血糖监测、血气分析、血乳酸、血氨、D-二聚体、血栓弹力图、蛋白C、蛋白S、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心肌酶学、肌钙蛋白I、BNP/prO-BNP,其他肿瘤标志物(如CEA. CAI99、CA125)、24小时尿钠排出量、尿钠/钾比值、尿白蛋白/尿肌酎比值、24h尿蛋白定量。
宫颈癌的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年龄区间之内,所有宫颈癌患者中有73.25%的患者在此年龄区间;就受教育程度而言,罹患宫颈癌的患者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中职)以及以下水平,所有宫颈癌患者中有41.08%的患者受教育程度在此阶段;就职业而言,罹患宫颈癌的患者主要集中在服务类群体,所有宫颈癌患者中有35.35%的患者为此类职业);就经济条件而言,罹患宫颈癌的患者主要集中在经济条件一般以及困难阶层,所有宫颈癌患者中有76.11%的患者为此经济水平之内,民族主要分为汉族和蒙古族,其中宫颈癌发病最高的为蒙古族,占据总患者数的94.58%.经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具有意义(P <0.05).并且H P V的感染几率与细胞学诊断程度呈正相关,宫颈病变程度之间也呈现正相关.此外,患者的婚姻状况㊁患病史以及吸烟㊁喝酒等生活习惯都对该病的发生具有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诱发患者罹患宫颈癌的众多因素中,危险系数较高的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低㊁H P V感染以及经济条件差,此外还包括性伴侣数量多㊁性生活不洁等.参考文献[1]张雅丽,赵敏,银亮.内蒙古蒙古族和汉族女性宫颈H P V感染情况比较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1):54G56.[2]刘惠琴,张志杰.C y c l i n D1和kGR a s在蒙古族和汉族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0):4293G4296.[3]苑丹丹,江振宇.内蒙古包头地区宫颈癌病理组织中H P V基因型别的检测[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5,9(1):17G19.[4]晁亚萍,乔世萌,娄英,等.高原牧区少数民族女性宫颈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3):4528G4531.[5]霍文艳,杨灿,等.p16I N K4a蛋白在蒙古族患者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3(2):353G355.[6]安宁,王公羽.高原地区健康体检妇女中3080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筛查结果分析[J].高原医学杂志,2016,5(1):51G53.[7]王建华,唐秋菊.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健康教育预防宫颈癌的调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5(4).458G460.短篇论著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观察∗闵卫红,董春玲(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㊀201203)㊀㊀摘㊀要:目的㊀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观察.方法㊀选取2016年1月于2017年1月该院接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㊀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㊀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有显著提升,应当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关键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㊀肝硬化护理;㊀应用㊀㊀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主张观点是疾病三分治疗,七分养护,养护即是护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及意义巨大[1G2].本院在肝硬化患者临床护理过程当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理想,现报道如下.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接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各30例.纳入标准:患者经过临床诊符合病毒性肝炎中肝硬化确诊标准㊁经过中医辨证为湿热内阻型㊁肝脾血瘀型㊁脾肾阴虚㊁脾肾阳虚型者㊁知情并同意本院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原发性肝癌㊁其他系统严重性疾病及重叠感染其他性肝炎病毒.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0.5ʃ1.5)岁,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52.5ʃ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1.2㊀方法1.2.1㊀对照组患者因此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宣教方法,内容主要包含为患者接受医院病房环境㊁入院须知㊁陪护规定㊁作息要求㊁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3G4].上述宣教工作有病房责任护士一次性宣教完毕.给予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严禁362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年第39卷ZⅠ∗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重要薄弱学科建设项目(2015Z B0306).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5].1.2.2㊀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第一,科室成立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工作小组,有科室主管医师㊁护士长及护士组成.第二,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工作小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护理工作重点进行总结后,制定出针对性强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方案,对工作组内成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其能够熟悉并了解护理工作具体流程[6].第三,患者入院之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及病情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将疾病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对其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认真解答,对于心理状况不佳的患者,要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第四,重点对患者的饮食和药物使用两方面进行中医辨证护理.第五,患者出院前夕,医护人员还要对其进行二次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要科学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7].1.3㊀观察指标㊀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使用本院自制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以满意加基本满意来计算护理满意率.治疗依从性评价使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治疗依从性调查评价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调查问卷内容为作息时间按时㊁戒烟戒酒㊁按医嘱服药㊁按医嘱饮食及主动配合检查5方面,5方面内容全部做到位完全依从,做到3方面以上为基本依从,2方面及以下为不依从.1.4㊀统计学处理㊀数据应用S P S 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χ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ʃs检验, 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2㊀结㊀㊀果㊀㊀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2.表1㊀㊀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n(%)]组别n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对照组3013(43.3)7(23.3)10(33.3)66.4(20)研究组3020(66.4)8(26.4)2(6.6)93.3(28)χ2/4.5174.2315.5184.723P/<0.05<0.05<0.05<0.05表2㊀㊀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n(%)]组别n完全依从基本从此不易从对照组3018(60.0)2(6.4)10(33.3)研究组3023(76.4)5(16.4)2(6.4)χ2/4.3554.3234.528P/<0.05<0.05<0.053㊀讨㊀㊀论㊀㊀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医院科室内一组医护人员共同协作对某一种疾病治疗㊁监测㊁康复和护理所制定具备严格操作标准㊁时间要求严格的护理服务方案,能够指导医护人员主动有预见性的开展护理服务工作,还能够使患者积极参与到疾病的临床治疗和临床护理工作当中.从患者的病情见观察㊁通过其生活起居㊁情志㊁饮食㊁用药及对症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化和系统化的护理服务[8].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中关于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的详细护理方法如下:对于湿热内阻型患者,病房应当保持干净整洁并按时进行换气通风,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其饮食,医护人员要叮嘱其以偏凉性食物为主,比如冬瓜汤㊁西瓜汁及耦汁等,中药也要凉服;肝脾淤血型患者,告知其必须先安心静养,保证心态安稳平和,根据自身病情进行适当锻炼活动,饮食则以金桔㊁柚子及萝卜等等益气活血食品为主,中药则要温服;肝郁脾虚型患者,病房同湿热内阻型患者病房要求相同,饮食则以山药㊁黑豆及扁豆等有疏肝健脾作用食物为主,中药则要温服;脾虚湿热型患者,必须保证什么充足,保证病房中温度适宜空气干净清新,并根据自身病情进进行适当体育锻炼,饮食以山药㊁红枣等健脾利湿作用食物为主,中药则要偏温服用;肝肾阴虚患者,病房要向阴且凉爽湿润,患者休息是要选取患侧卧姿体位为宜,保证睡眠时间充足,并结合自身实际病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饮食则以木耳㊁枸杞等清淡类具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食物为主,中药偏温服用;脾肾阳虚患者:病房要向阳,并定时通风换气,保证室内安静,饮食要要羊肉㊁山药等具有补脾肾类作用食物为主,中药要煎热服用.常规护理方法同中医临床护理路基来比较,前者的护理过程太过笼统全面,针对性不强,没有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只是片面的注重护理全面化,很多护理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没有考虑到位,比如给予患者饮食指导不够详细等方面就存在护理工作不彻底的问题.本院通过此次对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临床护理护理干预,就将常规护理中存在的护理不具体等缺点进一步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单纯使用常规护理有了明显的提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综上所述,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有显著提升,应当在临462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年第39卷ZⅠ床中推广及应用.参考文献[1]夏程程,付雪.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运用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12G14.[2]王秀玲.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13(2):123G124.[3]余燕.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8(1):115G116.[4]徐静,刘秀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99G100.[5]王玉枝.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133G134.[6]黄雪霞,谭柳纯,毛德文.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7,30(2):124G126.[7]赵庆桃,王婷.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6):826G828.[8]徐显芳.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172G173.短篇论著K I S SG1㊁MM PG2及MM PG9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李勇军,李㊀晓(河北省沙河市人民医院㊀054100)㊀㊀摘㊀要:目的㊀探讨K I S SG1㊁MM PG2以及MM PG9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㊀使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入的40例慢性宫颈炎症与40例宫颈癌患者组织中, K I S SG1㊁MM PG2以及MM PG9蛋白的表达意义,两组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㊀K i s sG1蛋白在宫颈炎组的阳性表达率90.0%,在宫颈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50.0%,2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 PG2蛋白在宫颈炎组阳性表达率为5.0%,MM PG2蛋白在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0.0%,2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 PG9蛋白在宫颈炎组阳性表达率为95.0%,MM PG9蛋白在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10.0%,2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㊀K I S SG1㊁MM PG2以及MM PG9蛋白在宫颈癌的阳性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其临床表现来说,对宫颈癌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有助于发现早期癌变的可能性.关键词:K I S SG1;㊀MM PG2;㊀MM PG9;㊀宫颈癌㊀㊀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50~55岁为发病年龄高峰[1].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宫颈癌的重视程度,宫颈癌的死亡率较前减少,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宫颈癌的发病年龄不断减低,因此,继续对宫颈癌进行深入研究,以减轻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治愈率. K I S SG1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转移酶抑制基因,它所表达的阳性结果在人类的胎盘㊁大脑㊁肝脏㊁心脏等多组织都可以检测到.MM PG2以及MM PG9蛋白可以通过促进肿瘤血管形成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以下是对本组研究的研究结果.1㊀一般资料1.1㊀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入的40例需进行手术治疗宫颈癌40例患者与经病理学诊断为慢性宫颈炎的患者40例,形成对照,进行系统综合性的回顾与分析.宫颈癌组平均年龄为44.3岁(25~69岁);慢性宫颈炎组平均年龄为40.9岁(24~67岁).所选病例标本均使用10%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处理.并且在此之前,所选患者均未使用化疗㊁放疗以及免疫治疗等疗法进行控制病情的情况,防止结果出现较大偏差.1.2㊀对所选标本均进行常规的石蜡切片,明确病理学诊断.1.3㊀以下试剂均购于同1家公司㊀兔抗人K I S SG1单克隆抗体㊁兔抗人MM PG2单克隆抗体㊁兔抗人MM PG9单克隆抗体㊁免疫组化S P试剂盒㊁防脱片剂A P E S㊁显色剂二胺基联苯胺(D A B).1.4㊀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 P法)检测所有标本中K I S SG1㊁MM PG2以及MM PG9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染色过程中严格按照使用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结果出现误差,影响本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该种方法具有简便㊁准确的优点.1.5㊀读取结果时,选取本院2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检验师分别对标本进行阅片.以2位检验师阅片结果一致作为其最后结果.K I S SG1㊁MM PG2以及MM PG9蛋白显色在细胞的细胞膜或者细胞质上,颜色由淡黄色至棕黄色.判定结果需要参照L e e m a n M F的方法,562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年第39卷ZⅠ∗基金项目:K i s sG1蛋白㊁MM P-9㊁C D14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研究(20181619).。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康巧摘要】目的:分析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我科2017年3月-2018年5月9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西医组予常规基础护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组予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
比较两组满意率;乙肝后肝硬化疾病知识认知、乙肝后肝硬化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存质量。
结果: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组满意率、心理状态、生存质量、乙肝后肝硬化疾病知识认知、乙肝后肝硬化治疗依从性方面相较于常规基础护理组更好,P<0.05。
结论:乙肝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效果好,可改善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应用效果乙肝是一种病毒性肝炎,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疾病的进展将诱发肝硬化,少数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可以转变为严重的疾病,如原发性肝癌。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如抑郁,焦虑,为减轻病情或减缓疾病进展,需要进行有效护理[1-2]。
本研究分析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17年3月-2018年5月9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组男、女例数31例和14例。
年龄41-70岁,平均(50.24±2.67)岁。
西医组男、女例数34例和11例。
年龄42-70岁,平均(50.89±2.21)岁。
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西医组予常规基础护理,即常规的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指导,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组予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
①情志制胜:长期担忧,紧张会形成焦虑,应用中医情志制胜的概念通过抑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抑郁,可以实现情绪舒适并帮助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保持舒适的心情。
②中医辨证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定时查房,观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病情、神志情况,根据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证型,针对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证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维持病情内整洁、卫生的环境,给予配合穴位贴敷、耳穴埋豆及中药热奄包等进行治疗,叮嘱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防寒保暖,避免感冒,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护理计划,多食用疏肝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莲子粥、薏仁粥、绿豆粥等,注意少食多餐。
精选文档
聚集(肝硬化)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合适于西医诊断为肝硬化的代偿期患者。
一、聚集(肝硬化)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合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聚集(TCD编码: BNG040)。
西医诊
断:第一诊断为肝硬化(ICD-10 编码: K74.601。
)
(二)诊断依照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七版(田德
禄主编,人民卫生第一版社, 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传得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结合
订正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结合拟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对于肝硬化代偿期的部分进行诊断
(2005年。
)
2.疾病分期
(1)代偿期
(2)失代偿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 要点专科协作组聚集(肝硬化)诊断方案”。
聚集(肝硬化)代偿期临床常有证候:
湿热内阻证
肝脾血瘀证
肝郁脾虚证
脾虚湿盛证
肝肾阴虚证
脾肾阳虚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要点专科协作组聚集(肝硬化代偿期)诊断方
案”及《中医内科常有病诊断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 ZYYXH/T8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聚集(肝硬化)代偿期。
2.患者适归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 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一定切合聚集(TCD编码:BNG040)和肝硬化(ICD-10 编码:K74.601)的患者。
2.疾病分期属于代偿期(活动性),肝功能( ALT、 AST、TB)异样者。
3.患者同时拥有其余疾病,但在住院时期不需特别办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行时,能够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察看四诊合参,采集该病种不一样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色。
注意证候的动向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惯例、尿惯例、便惯例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
(3)凝血功能
(4)甲胎蛋白
(5)腹部超声
(6)病原学筛查(乙肝、丙肝等)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依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自己免疫抗体、遗传学检查、肝纤
维化指标、电子胃镜、肝组织病理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湿热内阻证:清热利湿。
(2)肝脾血瘀证:活血软坚。
(3)肝郁脾虚证:疏肝健脾。
(4)脾虚湿盛证:健脾利湿。
(5)肝肾阴虚证:滋润肝肾。
(6)脾肾阳虚证:温补脾肾。
2.辨证选择中成药。
3.其余疗法。
4.护理:辨证施护,饮食指导。
(九)出院标准
1.病情好转,疲备、纳差、肝区不适、黄疸等主要症状、体征显然改良。
2.肝功能好转。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由剖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伸住院时间,增添住院花费。
2.归并居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己免疫性疾病等其余系统疾病者,需要特殊办理,致使住院时间延伸、花费增添。
3.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眷意向而影响本路径的履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聚集(肝硬化)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合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聚集
(肝硬化)( TCD编码: BNG04、 ICD-10 编码: K74.601 )疾病分期为代偿期
患者姓名:性别:年纪:门诊号:住院号: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28 天实质住院日:天
时间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第 1天)(第 2~ 7天)(第 8~ 14 天)□咨询病史与体格检查□上司医师查房,明确诊断,□上司医师查房,依据病情调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依据病情调整顿疗方案整顿疗方案主□进行中医证候判断□达成上司医师查房记录□达成上司医师查房记录
要□达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防治归并症□防治归并症录□完美住院检查
诊
□初步制定诊断方案
疗□完美辅助检查
工□防治并发症
□与患者或家眷交流,交
作
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长久医嘱长久医嘱长久医嘱
□分级护理□分级护理□分级护理
□普食□普食□普食
□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口服中成药□口服中成药
□其余疗法□其余疗法□其余疗法重暂时医嘱暂时医嘱暂时医嘱
点□血惯例、尿惯例、便常□完美住院检查□复查必需检查项目规□对症办理□对症办理医
□肝功能、肾功能、血糖、
嘱血脂、电解质
□凝血功能
□甲胎蛋白
□腹部超声
□病原学筛查(乙肝、丙
肝等)
□其余检查
主□护理惯例□病情监测□病情监测
要□达成护理记录□平时生活和心理护理□平时生活和心理护理护□病情监测□进行药物宣教□进行疾病宣教
理□履行有关医嘱□履行有关医嘱□履行有关医嘱
工□静脉抽血
作
病情□无□有,原由:□无□有,原由:□无□有,原由:
变异1.1.1.
记录2.2.2.
责任
护士
署名
医师
署名
时间
主要诊疗工作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第 15~ 21天)(第 22~ 28天)(出院日)
□上司医师查房,依据病情□上司医师查房,依据病情调□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调整顿疗方案整顿疗方案,确立出院时间日期
□达成上司医师查房记录□达成上司医师查房记录□开具出院诊断书
□防治归并症□防治归并症□达成出院记录
□疗效评估□疗效评估□通知出院
长久医嘱长久医嘱出院医嘱
□分级护理□分级护理□出院带药
□普食□普食□门诊随诊
□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口服中成药
重□其余疗法□其余疗法
点暂时医嘱暂时医嘱
医□复查必需检查项目□复查必需检查项目
嘱□对症办理□对症办理
□病情监测□病情监测□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主要□平时生活和心理护理□平时生活和心理护理□辅助办理出院手续护理□进行疾病宣教□进行出院前宣教□送病人出院。
工作
□履行有关医嘱□履行有关医嘱
□无□无□无
病情□有,原由:□有,原由:□有,原由:
变异1.1.1.
记录
2.2.2.
责任
护士
署名
医师
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