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福利”:新加坡和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2
新加坡与智利养老保险制度比较近年来,新加坡和智利养老保险制度带动养老和经济双重发展的巨大成功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不少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效仿,掀起一股养老保险模式探索的热潮。
我国的养老保险改革正处在十字路口,同样也需要借鉴其成功经验,因而本文拟将这两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作一番比较,希望能由此得到一些启示。
一、新加坡的养老保险制度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支柱是中央公积金制度(简称CPF),它利用一种独具特色的“储蓄基金制”即准保险方式构成新加坡的养老保险模式。
1.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
这一制度最初只是一个强制性的长期储蓄养老计划,它不包括临时工及独立劳动者,其目的是保障公积金会员退休或因伤残丧失工作能力后的基本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纯粹的帐户积累方式覆盖面窄、保障程度低的弊端日益显露,新加坡又在原有储蓄帐户制的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的公积金计划,增加了基金的投资机会,使其发展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养老保障体系。
2. 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包括养老保障计划、医疗保健计划、购房产业计划和投资教育计划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养老保障计划则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 它由一系列围绕保障会员及家属生活这一中心的若干子计划组成,其中:(1)最低存款计划是一种基本保障,它作为公积金制度初期建立的储蓄计划的补充,旨在加强保障会员的养老金存款,以应付退休后的持久生活。
(2)公积金补充计划。
它限于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其目的是协助养老金不足的会员填补退休帐户上的存款。
(3)家庭保障计划是为会员及其家属在会员终生残废或死亡时能继续保有住屋或提供赔偿而设立的一项养老保障措施。
购房产业计划也含有养老保障的成份,它包括公共住屋计划和住宅产业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使公积金会员能用公积金存款购买建屋发展局的房屋或私人产业作为住宅,保障会员“老有所居”和以不动产抵押贷款及出售产业补充养老金。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进行着一个公共辅助养老金计划,其对象是贫困的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金数额很小,约为社会平均收入的12%。
智利和新加坡养老个人账户的比较分析□ 陈正光1,胡永国2(1.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2.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100872)摘要:智利和新加坡建立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个人账户制度。
在缴费方面,新加坡由职工和雇主共同负担,而智利则完全由职工个人负担。
在发放方面,智利个人账户的养老金领取形式更为多样化。
管理方面,智利由国家监管,私营投资管理,而新加坡则由政府管理,政府经营,但个人有一定的投资选择权,两国政府都有最低回报率和最低的养老津贴的担保。
在运行效果上,智利的私营养老个人账户要优于新加坡的个人账户制度。
关键词:个人账户;养老金;智利;新加坡中图分类号:D632.1,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023(2003)06-0026-05作者简介:陈正光(1977—),男,湖北天门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老年保障;胡永国(1977—),男,湖北天门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收稿日期:2003-07-07 从资金入账的管理方式上看,养老保险分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模式。
个人账户是一种强制性的个人储蓄方式,缴费者在年轻时将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存入到个人账户,退休后,根据精算平衡从个人账户按月支取年金。
在建立个人账户的国家中,智利成功地从原有的现收现付转向个人账户制,而新加坡则一开始就实行国家管理的个人账户制,也称为中央公积金(central provident fund,简称CPF)¹,比较两国的养老个人账户对我国个人账户制的完善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智利和新加坡个人账户基本情况比较1、缴费方式比较1981年智利彻底改革原有的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起强制性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制度。
智利政府要求凡是1981年5月以后参加工作的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职工都必须加入个人账户。
1981年5月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可以在5年内决定自己是继续留在原有的公共养老金计划内,还是参加新的私营养老保险计划。
新加坡养老制度
新加坡的养老制度以混合体系为主,包括公共养老金计划、个人养老金计划以及私人养老财富。
首先,新加坡的公共养老金计划是中央提供的强制性计划,被称为中央公积金(CPF)。
每位就业人士和雇主都需要缴纳一
定比例的工资到CPF账户中,以便于退休时使用。
这些资金
将用于医疗保健、住房和养老金支付。
CPF账户中的资金不允许取出,直到正式退休。
根据年龄和工资水平的不同,CPF的缴纳比例也有所不同。
这个计划确保了老年人在退休时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
其次,个人养老金计划也被鼓励。
新加坡政府为个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养老金计划和保险产品,以帮助他们在退休时获得额外的收入。
个人可以自愿地缴纳一定金额到特定的养老金计划中,这些资金将用于投资和积累。
此外,个人也可以选择购买私人养老保险,以便在退休时获得额外的支持。
最后,新加坡的养老制度还包括鼓励个人自主养老财富的积累。
政府提供了各种投资和储蓄工具,以帮助个人在退休时积累一定量的财富。
个人可以选择投资于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以增加他们的财务收入。
此外,政府还鼓励个人在年轻时购买住房,以便在退休时拥有一个稳定的住房资产。
总的来说,新加坡的养老制度基于公共养老金计划、个人养老金计划以及私人养老财富的混合体系,旨在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保障。
这个制度通过强制性计划、个人自愿缴纳的计划和
个人自主积累的财富,确保了老年人在退休时能够获得一定的收入和福利。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长寿的增加,新加坡的养老制度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应对养老金支付和服务的持续增长的挑战。
“社会福利改革”:讨论新加坡和智利的养老保险改革对于老年人生活的影响社会福利改革的重要性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愈加凸显。
保障老年人的合理生活和权益,是社会福利改革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围绕新加坡和智利两国的养老保险改革,探讨其对于老年人生活的影响。
新加坡的养老保险改革新加坡的养老保险改革始于1984年,并于1992年正式实施。
这一改革的核心是将社会保障体系由“养老金+医疗保险”转变为“个人账户+医疗保险”,即建立了“中央储蓄计划”(CPF)。
中央储蓄计划的运作机制为,每个成年人均需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个人储蓄,个人储蓄在中央储蓄计划中进行统一管理和投资。
同时,政府也会在账户中投入一定金额作为补助。
在退休时,个人可通过中央储蓄计划获得一笔退休金,并用于维持生活。
另外,中央储蓄计划也可用于住房贷款、教育费用等。
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央储蓄计划的管理和投资也呈现出了显著的优秀表现,为老年人提供了足够的退休金和其他生活保障。
同时,新加坡政府将补助金针对低收入老年人进行了加强,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智利的养老保险改革智利的养老保险改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实施,是基于个人账户的私营养老保险制度。
智利的养老保险改革主要采用了国务院下发了养老保险转移制度的政策,将原来的社会养老保险由公共部门承担,转变为个人账户下的私人承担。
智利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明确规定,个人可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储蓄,政府不会参与账户的管理和投资。
在退休时,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账户获得颇有竞争力的退休金,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在实际运行中,智利的私营养老保险制度表现出了良好的运营成果。
政府调整了税收等政策,支持基层老年人建立个人账户,并增加了担保基金和一些保险部门,确保老年人的退休保障需求得到满足。
新加坡和智利养老保险改革的影响新加坡和智利的养老保险改革,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让老年人在生活中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关注,并且在普及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第1篇一、引言新加坡是一个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国家,其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新加坡养老保险的法律规定、制度设计、缴费方式、待遇领取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新加坡养老保险法律规定概述新加坡的养老保险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央公积金法》(Central Provident Fund Act,简称CPF Act)中。
该法律规定了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基本框架、缴费比例、待遇领取等内容。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新加坡养老保险法律规定。
三、制度设计1. 中央公积金制度新加坡的养老保险制度以中央公积金制度为核心,该制度成立于1955年,旨在为新加坡居民提供退休、住房、医疗等保障。
2. 三个账户中央公积金账户分为三个部分:普通账户(Ordinary Account,简称OA)、特别账户(Special Account,简称SA)和保健储蓄账户(Medisave Account,简称MA)。
其中,OA主要用于退休后的养老金领取;SA主要用于住房储蓄;MA主要用于医疗费用。
3. 缴费比例雇主和雇员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中央公积金。
雇主和雇员的缴费比例如下:(1)OA:雇主和雇员各缴纳工资的16%;(2)SA:雇主和雇员各缴纳工资的20%;(3)MA:雇主和雇员各缴纳工资的3%。
四、缴费方式1. 自动扣缴雇主和雇员每月的工资收入中,会自动扣除相应的中央公积金金额。
雇主需在每月的15日前将扣缴的中央公积金金额汇入中央公积金局。
2. 自愿缴费除了自动扣缴外,居民还可以自愿缴费,提高自己的中央公积金账户余额。
五、待遇领取1. 退休金退休金是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核心内容,居民在年满55岁时可以开始领取退休金。
退休金的领取方式有以下几种:(1)定期领取:每月固定领取一定数额的退休金;(2)一次性领取:一次性领取全部或部分中央公积金账户余额;(3)定期和一次性结合领取:既定期领取一定数额的退休金,又一次性领取部分中央公积金账户余额。
新加坡的养老金制度如何保障老人的社会福利,一直是各国关心的问题。
各国老人的养老金制度,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差异,有的可以提前领取,有的则只能推迟领取。
与大部分国家的养老金制度不同,新加坡养老金制度不是年轻人养老人,而是“自己养自己”。
如同银行里的存款账户在新加坡,政府设定了一种强制的“中央公积金”,强制要求雇主和雇员每个月在公积金账户存钱,现行的公积金缴费率为工资的35%,雇员分担20%,雇主分担15%。
“中央公积金”带有强制储蓄的特性,为员工提供包括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综合性的保障服务,一般分为3个账户。
一是普通账户,存款可用来购房、购买保险,也可用于投资和子女教育; 二是特别账户,用于购买相关金融产品;三是保健账户,用于支付医疗费用。
而当雇员一旦达到退休年龄55岁,政府则会为其设立一个新的退休金账户,符合要求的在65岁后可以按月领取退休金。
每个新加坡居民的养老金是独立的,就好像银行里的一个存款账户一样,可以看到里面有多少钱。
而且国家也会像银行一样,为每个人缴交的养老金提供利息。
新加坡是个低利率国家,存款利息低,房贷利息也低。
一般来说存款的年利率不到1%,房贷的年利率不超过2.6%,而养老金的年利率却有大约4%。
对于那些养老金账户余额不足的穷人,政府会给予最高达6%的年利,甚至适当充入一定数量的养老金,以缓和贫富差距引发的矛盾。
新加坡养老金制度相对灵活,它并非100%强制。
如果因失业或其他原因停止工作几年,就不必缴纳养老金。
但是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养老金不够,或者觉得养老金给的4%的利息足够高,也可以选择多交养老金,多交的钱也将存入个人的养老金账户。
还有,如果去世前,养老金没能用完,可以由后代继承,而且没有遗产税。
需达到最低存款额灵活之外,新加坡的养老体系规定还相当严苛,就像是严父管教乱花钱的小孩一样。
这是因为,政府发现,一些人由于不善理财,或者沉迷赌博等,不到几年就把辛苦存的养老钱花得一干二净,最后不得不向政府求救。
新加坡与智利养老模式的比较新加坡实行的是中央公积金制度,成立了中央公积金局,负责整个公积金的管理运行。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有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月应付的利息,一并计入每个公积金会员的账户,专户储存;会员享受的待遇,只在其账户存续期间累积的公积金额度内支付。
新加坡的公积金最初只是一种简单的强制养老储蓄制度,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成为包括养老住房医疗在内的一项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
会员除在达到退休年龄时领取养老金外,退休前还可在特准范围内用于购买住房和支付医疗教育费用等。
因此,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公积金制度为主体的,公积金制度之外虽然还有部分救助和福利事业,但在保障国民生活方面的作用弱于公基金制度。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强调劳动者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自我保障,采取的是统一的个人储蓄而不是分散的个人储蓄,资金来源于职工工资收入的一部分,并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征收后记入个人账户。
在资金筹集方面,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分担,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工资收入及公积金储蓄比例作相应调整。
公积金局每月收缴公积金经过计算记入每个会员的个人账户中。
公积金主要投资于政府债券。
新加坡的公积金利率一直高于通货膨胀率,从而保证公积金不贬值,并略有增加。
新加坡的公积金养老储蓄计划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最低存款计划。
它是一种基本保障,旨在加强保障会员的养老金存款,以应付退休后的持久生活。
二是公积金补充计划。
它限于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其目的是协助养老金不足的会员填补退休账户上的存款。
三是家庭保障计划。
它是为会员及家属在会员终生残疾或死亡时能继续保有住屋或提供赔偿而设立的一项养老保障措施。
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建立在劳资分责的基础之上,但强调个人自我负责精神。
二是实行高度集中管理,由中央公积金局负责统一管理。
三是兼顾到国民的其他保障性需求,成为一项以养老保障为核心的综合保障制度。
“长者福利”:新加坡和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2023年,全球老龄化加剧,对长者福利的需求日益增加。
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
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家,但其养老保险制度却备受瞩目。
该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名为“中央公积金”,通常被称为CPF。
在新加坡,每位年满18岁的公民和永久居民都必须缴纳CPF,这是一种强制性储蓄计划。
CPF旨在为长者提供充足的养老金。
CPF的缴纳规则如下:雇主和员工每月各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其余资金由政府出资。
CPF缴纳比例根据年龄和工资水平不同而有所不同。
CPF的钱可以用于购买公寓、支付医疗费用和为长者提供养老金。
新加坡政府还为长者提供了一系列的福利。
举例来说,长者可以享受公共交通折扣,每个月可以免费享用一定数量的电力和燃气。
智利养老保险制度
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同于新加坡的CPF,它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制度。
它的核心是个人账户,每位工作者必须在开始工作时为其开设个人账户。
账户中的资金由员工本人和他们的雇主共同缴纳。
在智利,工作者的养老保险费用由工资的10%到15%之间。
政府为那些收入特别低的人提供额外补贴。
智利养老保险制度的另一个特点是,工作者可以选择他们的个人账户如何受到投资。
这意味着工作者可以利用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资产来获取更高的收益,但同时也意味着雇员面临更大的风险。
智利政府出台了类似新加坡的福利政策,如国家医疗保险和公共交通折扣等。
然而,这些政策与新加坡的政策相比还是比较有限。
两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
新加坡和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各自的特点,但都存在一些缺陷。
比如,新加坡的CPF制度并不能满足所有长者的需求,有些人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援。
智利的市场机制制度能够为工作者提供更高的收益,但同时也存在更大的风险。
两国的福利政策也存在一些限制。
虽然新加坡政府为长者提供了很多福利,但这些福利政策在某些方面仍然不够完善。
智利的福利政策则相对较少,对长者的支援也较为有限。
综上所述,新加坡和智利的养老保险制度和福利政策都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之处。
但尽管如此,这两个国家的政府正在不断努力改进其养老保险制度和福利政策,以满足长者日益增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