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首发】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周练(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4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周练试题(2)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
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
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
“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
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
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
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
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
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
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
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追求的乐趣。
“厚德载物”思想能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人欲、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万物。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对面的碗王若冰坐在餐桌前,面前又是已经盛满米饭的碗。
碗面上是一只腾飞的金凤凰,碗的边缘是一圈金色,与凤凰交相辉映。
骨瓷,薄,剔透,泛着凝白的光芒。
小路看了好一会儿,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致的碗。
老人将一块牛肉放到小路的碗里,“你尝尝,这是我小火三个小时炖出来的。
”老人的话听起来漫不经心,似解释,又似自言自语。
小路的眼睛湿润了。
她想起已经过世的母亲。
小路与老人相识于偶然。
那天,她到这座楼里看房子,因租金太高而放弃。
高楼之外的天空,秋阳飘洒在窗外,落叶纷纷扬扬地在距离有限的楼宇间飘荡。
小路想起家与父母,想到在都市里打拼的艰辛,不由落泪。
老人就是在那个时刻出现的。
她身穿圆领黑毛衣,搭一条酒红色披肩,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戴一副金丝花边眼镜,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在听到小路要租房的时候,她笑着说:“要不,你看看我那房子是否满意?”说罢,老人不等小路回答,径直走向电梯对面的门。
那扇深棕色的门一打开,房子内部就展现在小路的眼里了。
她一看,刚迈进的一条腿又缩回来,不好意思地对老人说:“阿姨,我还是不看了。
我,租不起。
”老人一把拉住她的胳膊,先进来看看吧。
房子是中式风格,含蓄婉约中透着特有的美感。
墙上挂着山水画,客厅的博古架上,摆满了精美的瓷器。
美术系毕业的她,非常喜欢这样的风格与氛围。
可是越看就越觉得是在做梦。
老人说:“两个房间,一个朝南,一个向北。
你随便选择,价格都是一个月六百元。
”小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黄金地段啊!老人笑着说:“价格便宜是因为我有要求,你每天下班回来都得帮我带一瓶牛奶。
”小路听后,感激地说了无数声“谢谢阿姨!”搬入的第二天下班,小路发现老人坐在餐桌前,对面摆放着一只盛满米饭的碗。
老人不经意地说:“我的朋友原本要过来吃饭,结果临时有事来不了。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周练试题(4)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在轰动一时的影片《盗梦空间》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梦境世界可由人随意操控。
而英国《每日邮报》发表的一篇报道指出,现实情况正逐渐向这一步迈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清醒梦”的体验,人类对梦的控制能力正在飞速增强,“清醒梦”也被称为清晰梦,即所说的“知道自己在做梦”的梦,意指人在睡眠时,大脑中掌管语言和运动的部分处于半清醒状态,甚至拥有清醒时候的思考和记忆能力。
这种意识清醒时所做的梦,并非常见的“白日梦”。
“白日梦”属于冥想或幻想,不进入睡眠状态中;但在“清醒梦”里,梦主自己能控制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者说,将表层意识中一直念念不忘的愿望在梦中实现,因此多数有过这种体验的调查对象,会因在梦中实现愿望而具有莫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一项早年间的统计显示,能多次且自然经历“清醒梦”的人少之又少,普通人须经由训练,如清醒再入睡法、周期调校技巧等,才能被引导进入“清醒梦”。
不过最近研究发现,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中做过“清醒梦”的人数增加了10%至40%。
到现在,做出一个“清醒梦”已不是什么稀罕之事,约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曾体验过它的奇妙构建了大热银幕影片《盗梦空间》的概念就是“清醒梦”。
主角在自己或他人的梦境中穿越游走,制定匪夷所思的场所,捏造梦的发展情节,甚至“一梦套一梦”以达到影响梦中人潜意识的目的。
人的梦乡中竟可有巴黎市区翻转折叠、海边高楼接踵坍塌。
据《福布斯》杂志报道,目前通过名为“大脑起搏器”的设备植入脑细胞,向大脑具体部位发送电脉冲信号,就能将非常原始的信号注入大脑,该方式中,“大脑起搏器”能以脉冲影响特定的神经元,医学上用于减轻类似帕金森氏症的症状,但至少在现阶段,靠它植入较高指令思想还纯属虚构。
人们不能轻易进入他人梦乡,但控制自身梦境的过程却与影片描述相似,可以引导梦中的行为,或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观赏梦境的幕布缓缓开启。
洛阳一高高一语文月考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与名著阅读1. 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半晌.(xiăng)天堑.(qiàn)盗跖.(zhí)埋.怨(mán)B. 羌.管(qiāng)冠.冕(guàn)蹩.进(bié)玄.虚(xuán)C. 角.色(jué)款识.(zhÌ)戕.害(qiāng)殷.红(yān)D. 揣.度(chuăi)汤镬.(huò)譬.如(pì)脑髓.(suí)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嗣位赦免楔子湛湛青天B. 罪愆慰籍惊愕并行不悖C. 天堑窟窿谄媚莫明其妙D. 禀赋暮蔼寒暄勃然大怒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在餐饮业高度同质化的今天,如果走传统餐饮业的老路,那只能是拾人牙慧....,注定没有出路。
②税务会议上有关官员称,我国开具完税证明还没有实现制度化,纳税人要开具完税证明,往往还要经过许多繁文缛节....。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教育孩子不是一味地定规矩、设规范,更不是粗暴地耳提面命....。
父母的责任应当是关爱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引导孩子。
⑤本市三大医院准备联合推出电话及网上预约挂号的消息不胫而走....,两天内向有关方面问讯的人难以数计。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 ①③⑥B. ①④⑥C. ②③⑤D. ②④⑥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 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练试题(9.27,无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创.伤(chuāng)骸.骨(hé)慰藉.(jiè)漫溯.(shuò)B.夜缒.而出(zhuì) 戮.没(lù) 遏.制(è)潜.(qián)能C.厚遗.(wèi) 淬.火(cù)翌.(yì)年目眩.(xuàn)D 巷.道(xiàng) 拜谒.(yè)偏袒.(tǎn) 菲.(fěi)薄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长篙枯槁雾霭濡溇B.苍桑笙箫干燥暇想C.榆阴泥淖斑斓炫目D.慷慨碳灰瓦菲扭怩3.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⑴、一个社会中的少数先驱往往从改造社会环境、________文化意识、提高民族素质三方面同时入手,来全面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⑵、那高高低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化成一片浓浓的乡愁,______在我的周围。
⑶、中学生吸烟既_________《中学生行为规范》,又有害于身体。
A、创新弥漫违反B、创立弥留违反C、创新弥留违犯D、创立弥漫违犯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本报派往美国采访该事件的记者共两位,到美国三小时后,一人发回来一份长篇通讯稿。
B、有关人士强调:最近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大家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C、据悉,在以后两天中,与会代表将盈利方式、信息转载规范化、运作与管理等问题展开专题研讨。
D、专家分析,目前中国大范围的气温偏低,主要是由最近一段时间阴雨天多、光照不足所引起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东汉的司马迁,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组成,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从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史事。
洛阳一高2019—2020学年上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9月28日晚考试时长: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考查(38分)(一)文言知识考查、语言运用及名句背默1.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C.失其所与,不知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3分)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犹:尚且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加倍C.愿足下更.虑之更:改变D.杀人如不能举.举:尽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群臣怪.之③此其志不在小.④越国以鄙远.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⑥素善.留侯张良⑦吾得兄.事之⑧项伯杀人,臣活.之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A.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 B.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C.①⑦⑩/②⑤/③④/⑥/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焉用亡郑以.陪邻B. 夫晋,何厌之.有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C.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且.贰于楚也D. 若舍郑而.有益于君夜缒而.出5.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是寡人之.过也行李之.往来B.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C.君为.我呼入窃为.大王不取也D.因.击沛公于座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6.下列各项中的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A.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C.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D.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那种整天埋在书堆里死读书的方法是不足为训....的,读书要勤奋,但要读“活”。
②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周练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财富和精神的几点思考张文江现在的社会财富至上,即使是青年,也有相当一部分放弃了精神追求,这样的人固然走不远。
然而,对于有精神追求的人,也必须有一个告诫:千万不要看轻财富的作用。
到底什么是财富,什么是精神,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理解透彻。
而在透彻理解两者之前,过早否定财富的作用,可能会遭到反噬:或者轻易成为牺牲品,或者成为进一步贪图财富的人。
古罗马普罗提诺(205-270),被誉为唯一可以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齐名的哲学家。
当时的达官贵人,在临死前把孩子和财产托付给他,把他看成圣洁如神的监护人。
普罗提诺常常说:“只要他们没有对哲学产生兴趣,他们的财产和收入必须安全保管。
”我们普通人不大可能达到普罗提诺的程度,所以对经济状况还是要注意的。
反过来说,真正对哲学有所心得,财富的重要性就减轻了。
第欧根尼·拉尔修记载,苏格拉底有一回走过市场,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有这么多呀!”财富有其两面性,它既可能使人获得相对的自由,也可能使人不知不觉移了性情。
如果只知道积累财富,超过一定数量之后,确实可能含有毒素。
此时不提高精神境界以化解之,财富就可能反过来危害其占有者。
财富和精神的争执,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其胜负很难说。
自以为倾向精神为主的人,很可能他还没有遇到真正的财富。
如果有够大数量的诱惑,很可能抗拒不了。
自以为倾向财富为主的人,也很可能他还没有遇到真正的精神。
总有一天,他会认识到,再多的财富也有解决不了的精神问题。
财富和精神究竟如何,要干过一仗才知道,有时候是财富胜,有时候是精神胜。
当然,我相信精神高度丰富的人,即使全世界的财富堆积在面前,他也会弃之如敝屣,丝毫不动心。
第欧根尼·拉尔修记载,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把人分为三种,一种是追求利益的人,一种是追求荣誉的人,一种是追求真理的人。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周练试题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铁路总公司开发了移动查票系统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实时查询旅客购票信息的功能,进一步完善了车票丢失和补办方法,增加了在列车上和到站检票前丢失实名制火车票的补办服务。
B.《丁酉年》邮票一套两枚。
第一张“意气风发”以一只奋起奔跑的雄鸡形象,象征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其次张“丁酉大吉”以一只母鸡呵护两只小鸡的温馨画面,表达家庭美满的愿望。
C.教化局从今年11月起正式启用了校车监控平台,全市6100多辆校车均已装上“天眼”系统,实施了校车监控全覆盖。
校车假如有超载状况,该系统就会将状况自动上报监控平台。
D.我国政府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关系到人民日常生活的产业,国家赐予多项实惠政策来扶持它们的发展。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广袤党员干部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和贫困群众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大家从骨子里挖掉了“穷根”,让井冈山领先脱贫。
B.同样是讲解并描述历经磨难而成功的学霸故事,《爱乐之城》不像《爆裂鼓手》那样,看上去温情其实惨烈,成为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C.如今,无论是元宵佳节还是情人节,当热恋男女已经娴熟驾驭了互赠鲜花与巧克力,不知还有没有人送给对方一首真挚动人的情诗。
D.教化部慎重提示广袤考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相关考试作弊行为将追究刑事责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化法》对考试作弊也作出了法律规定。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白对敬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挡的人类志向精神的张扬.B.一般人常常忽视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找寻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C.过于重视教化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说教的现象.D.指责学生首先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否则指责过头或无端发泄生气,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或偶有小错的人受到损害.4.①近些年,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全国大兴植树造林,人工造林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每年推动,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8亿多亩,人工造林速度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周练试题(6)一、现代文阅读。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砚铭考砚,是人们熟悉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
黄帝时代是我国从原始氏族阶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人们把自己心爱的墨海——大砚,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
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
古人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
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
因此,它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
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是文物评定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故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砚铭也由最初简单表示所属关系的姓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寄情、言志叙怀的文学形式。
《大戴礼记》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砚铭,是以文学形式写成的,其铭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白。
”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的砚铭,还是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
作为文学形式的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
到了宋代,人们喜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此以后,言志寄情、赋诗颂词便成了砚铭创作的主流之一,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如文天祥写的砚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
”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它兴于宋元,盛于明清。
宋末元初,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始向艺术方向发展。
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
同时砚铭亦趋于完备,年款也较之前代更为普遍,并出现了在铭后加钤[注:盖(图章)]的新内容。
从此,款记便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
明清时期,赏砚之风日盛。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周练试题(9)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礼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周练试卷
年级:高一科目:语文命题人:李振东时间:2012.3.10
一、文言文训练(30分)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shuài)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pù)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jì)牧以谗诛,邯(hán)郸(dān)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tǎng)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10分)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
(2)暴秦之欲无厌。
厌:
(3)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
(4)五国既丧。
既:
(5)始速祸焉。
速:
(6)后秦击赵者再。
再:
(7)洎牧以谗诛。
谗:
(8)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使:
(9)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理: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
2、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
(5分)
(1)赵尝五战于秦 ----------------------
(2)洎牧以谗诛 ------------------------
(3)斯用兵之效也 ----------------------
(4)苟以天下之大 ----------------------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作解释。
(5分)
(1)义不赂秦。
(2)李牧连却之。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始速祸焉。
(5)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4.请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分)
(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6分)
二、名篇默写。
(15分)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 ,非利足也,;,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故,;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6)于是废先王之道,,。
(7),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三、诗歌赏析。
(55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⑴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⑵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梦中作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雨雪曲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⑴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⑵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原:同“塬”,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