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实验探究侯氏制碱法实验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250.00 KB
- 文档页数:6
侯氏制碱法侯氏制碱法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它的溶解度较小。
根据 NH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 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 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 ~283K(5 ℃~10 ℃ )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索氏制碱法原理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总反应方程式:NaCl + CO2 + H2O + NH3= NaHCO3 ↓ + NH4Cl2NaHCO3====Na2CO3+H2O+CO2↑(CO2循环使用)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1)NH3+H2O+CO2=NH4HCO3(2)NH4HCO3+NaCl=NH4Cl+NaHCO3↓(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 (溶解度一般,因为不断添加原料达到溶液饱和才沉淀)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 96 %; 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 CO 转化成 CO2 ,革除了 CaCO3 制 CO2 这一工序注:纯碱就是碳酸钠侯德榜1890年8月9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自幼半耕半读,勤奋好学,有“挂车攻读”美名。
1903—1906年得姑妈资助在福州英华书院学习。
他目睹外国工头蛮横欺凌我码头工人,耳闻美国的旧金山种族主义者大规模迫害华侨、驱逐华工等令人发指的消息,使之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
他曾积极参加反帝爱国的罢课示威1907—1910年就读于上海闽皖铁路学院。
毕业后,在英资津浦铁路当实习生。
侯氏制碱法考点笔记
1.侯氏制碱法简介
侯氏制碱法是一种传统的制碱工艺,使用天然的石灰石和食盐,通过高温反应制取氢氧化钠。
该工艺具有生产成本低、原材料易得等优点,在全球范围内一直被广泛使用。
2.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通过将石灰石(CaCO3)和食盐(NaCl)制成粉末后混合在一起,加热到高温(约800℃),使其发生
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钙(CaCl2)、气态二氧化碳(CO2)和氢
氧化钠(NaOH)。
CaCO3+2NaCl→CaCl2+Na2CO3
Na2CO3+CaCO3→2NaOH+2CO2
3.侯氏制碱法的优缺点
侯氏制碱法的主要优点包括:
(1)原料成本较低,特别是对于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比如中国;
(2)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易于掌握;
(3)生产规模可根据需求进行扩大,适合中小型企业生产。
其主要缺点包括:
(1)该工艺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生产过程中也同时产生大量氯化钙固体废弃物,需要进行处理;
(3)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较高,长期来看成本相对较高。
4.侯氏制碱法的应用
侯氏制碱法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印染、玻璃、化肥、食品加工等行业,尤其是在以工业碱为原料的化学工业中。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中药生产中的炮制过程。
聚焦突破(三) 侯氏制碱法及碳酸盐含量的测定一、侯氏制碱法1.制备原料:食盐、氨、二氧化碳2.反应原理(1)产生NaHCO 3的反应:NH 3+NaCl +CO 2+H 2O===NaHCO 3↓+NH 4Cl ;(2)产生Na 2CO 3的反应: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
3.工艺流程(1)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NH 3,再通入CO 2,这样操作可增大HCO -3 的浓度,利于析出更多的NaHCO 3。
(2)低温时NH 4Cl 的溶解度比NaCl 的小,可以在低温状态下向母液中加入NaCl 细粒,促使NH 4Cl 析出,提高了NaCl 的利用率。
(3)优点:①饱和食盐水、CO 2可循环使用,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②缩短了生产流程;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等。
1.(2022·河北正定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所示是工业制纯碱的部分物质转化示意图,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①~③涉及的操作方法中,包含过滤的是①③B .溶液B 不可循环使用C .副产物NH 4Cl 可用作肥料D .生产中应先通NH 3,再通CO 22.以下是联合制碱法的简单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 3=====△ Na 2CO 3+H 2O +CO 2↑B .操作X 为过滤,为加快过滤速率,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C .联合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相同条件下NaHCO 3 的溶解度最小D .溶液B 中加入氯化钠粉末,并通入氨,可析出副产品NH 4Cl3.(2022·广州高一月考)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对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联合制碱法的主要过程如图所示:沉淀池反应:NaCl +CO 2+NH 3+H 2O===NaHCO 3↓+NH 4Cl 。
(1)“侯氏制碱法”誉满全球,其中的“碱”为______________,俗称________,其用途为______________(写一种)。
微项目 揭秘索尔维制碱法和侯氏制碱法——化学平衡思想的创造性应用[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通过认识制碱工业中复杂的多平衡体系,学会分析溶液中的微粒和平衡,理解平衡之间的相互影响,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调控平衡移动的方法。
2.通过了解工业制碱的原理,体会化学原理的巧妙应用,了解我国科学家对制碱工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实验背景:无水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
它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还常用作硬水的软化剂,也用于制造钠的化合物。
它的工业制法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
一、实验原理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 3微小晶体再加热,制得纯碱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H 3+CO 2+H 2O===NH 4HCO 3NaCl(饱和)+NH 4HCO 3===NaHCO 3↓+NH 4Cl(2)NaCl(饱和)+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3)2NaHCO 3=====△Na 2CO 3+CO 2↑+H 2O二、氨碱法(又称索尔维制碱法)1.原料: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
2.步骤:(1)先把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生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
NH 3+CO 2+H 2O===NH 4HCO 3、NaCl(饱和)+NH 4HCO 3===NaHCO 3↓+NH 4Cl 。
(2)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 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
侯氏制碱法探究与学习教学目标:(1)理解“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2)通过实验流程的改进,体会复杂化学体系的系统分析方法。
学情分析:“侯氏制碱法”是侯德榜先生于1942年研究成功的制碱工艺,为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这其中蕴涵了自然科学的发现和研究方法,体现了化学研究的缜密之美,是人类智慧和科学精神的集中载体,对学生人文道德的提高与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节课创设以化学史为背景的教学情境,一方面让学生追踪当年科学家发现的思路,通过模拟实验的设计和流程的改进,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了解复杂化学体系的系统分析方法,给学生今后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有用的思维模型。
另一方面由于化学史以不可代替的独特方式积累人类在了解世界、创造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类精神和科学态度。
因此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让学生感悟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必定为他们树立不断实践创新的标范和动力。
教学重点、难点:(1)“侯氏制碱法”原理的理解。
(2)模拟实验的设计和流程的改进。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引言)碳酸钠用途非常广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虽然人们曾先后从盐碱地和盐湖中获得碳酸钠,但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侯氏制碱法”是侯德榜先生于1942年研究成功的制碱工艺,为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这其中蕴涵了自然科学的发现和研究方法,体现了化学研究的缜密之美,是人类智慧和科学精神的集中载体,对我们人文道德的提高与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问)如果你是制碱公司的总监,你如何设计制备纯碱呢?首先第一个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选择制碱的主要原料。
(现在请同学4人一小组进行选择和讨论)(5分钟后)请若干小组代表将讨论结果如下:第一小组:NaOH、CaCO3、HCl、第二小组:NaCl、CaCO3、HCl、第三小组:NaHCO3加热分解(问)选择原料我们首先应该从哪个方面来考虑?(生答)经济角度(师)很好,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一组同学选择了NaOH 、第二组同学选择了NaHCO3,而这两种的本身价值要比Na2CO3还高,所以选择这两种原料的话工厂可能早就被PK掉了。
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创立的。
该方法是以氯化钠、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
其化学反应原理是:NH3+H2O+CO2=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比较,其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应用同量的食盐比氨碱法生产更多的纯碱。
另外它综合利用了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生产出两种可贵的产品——纯碱和氯化铵。
将氨厂的废气二氧化碳转变为碱厂的主要原料来制取纯碱,这样就节省了碱厂里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庞大的石灰窑;将碱厂的无用的成分氯离子(Cl-)来代替价格较高的硫酸固定氨厂里的氨,制取氮肥氯化铵。
从而不再生成没有多大用处,又难于处理的氯化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充分体现了大规模联合生产的优越性。
侯氏制碱法原理总方程式一、引言侯氏制碱法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制碱方法,它是由德国化学家侯氏发明的。
侯氏制碱法是一种化学反应,它利用了氯化钠的氧化还原反应,将氯化钠溶液分解成氢氧化钠和氯气,从而获得碱液。
在这种反应中,氯化钠溶液作为氧化剂,碱液作为还原剂,它们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化学平衡体系,并且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反应方程式,即侯氏制碱法原理总方程式。
二、侯氏制碱法原理总方程式侯氏制碱法原理总方程式是:NaCl + 2H2O + 2CO2 = NaHCO3 + H2 + Cl2其中,NaCl是氯化钠,2H2O是水,2CO2是二氧化碳,NaHCO3是氢氧化钠,H2是氢气,Cl2是氯气。
三、反应原理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是:氯化钠溶液在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化钠溶液中的氯离子被水中的氧离子氧化,产生氯气,同时水中的氢离子被氯化钠溶液中的氧离子还原,产生氢氧化钠,最终形成侯氏制碱法原理总方程式。
四、反应过程侯氏制碱法的反应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氯化钠溶液中的氯离子被水中的氧离子氧化,产生氯气:Cl- + O2 → Cl2(2)水中的氢离子被氯化钠溶液中的氧离子还原,产生氢氧化钠:2H+ + 2OH- → H2O + O2(3)最终形成侯氏制碱法原理总方程式:NaCl + 2H2O + 2CO2 = NaHCO3 + H2 + Cl2五、实际应用侯氏制碱法原理总方程式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碱,它可以将氯化钠溶液分解成氢氧化钠和氯气,从而获得碱液。
此外,侯氏制碱法原理总方程式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环境保护等。
六、结论侯氏制碱法原理总方程式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制碱方法,它可以将氯化钠溶液分解成氢氧化钠和氯气,从而获得碱液。
此外,它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环境保护等。
写出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原理
侯氏制碱法是一种用于生产氢氧化钠(NaOH)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电解氯化钠(NaCl)溶液,将其中的氯离子(Cl-)在阳极上氧化生成氯气(Cl2),同时在阴极上还原水分子(H2O)生成氢气(H2)和氢氧化钠(NaOH)。
具体来说,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原理如下:
1. 电解槽,侯氏制碱法使用一种被称为"池"的电解槽,其中有两个电极,一个是阳极,一个是阴极。
电解槽中注入氯化钠溶液,通常浓度为10-15%。
2. 阳极反应,在阳极上,氯化钠溶液中的氯离子(Cl-)被氧化成氯气(Cl2)。
这是由于在电解过程中,阳极上的氯离子会失去电子,从而形成氯气。
2Cl→ Cl2 + 2e-。
3. 阴极反应,在阴极上,水分子(H2O)被还原成氢气(H2)和氢氧化钠(NaOH)。
这是因为阴极上的水分子接受了来自电子的
电荷,发生了还原反应。
2H2O + 2e→ H2 + 2OH-。
4. 氯气收集和处理,生成的氯气会被收集起来,并经过进一步的处理和利用。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氯化物、消毒剂等。
5. 氢氧化钠产物,在电解槽中,生成的氢氧化钠(NaOH)会溶解在电解槽中的水中,形成氢氧化钠溶液。
这个溶液可以通过蒸发和结晶等方法进行纯化和浓缩,最终得到固体氢氧化钠。
总结起来,侯氏制碱法利用电解氯化钠溶液,通过阳极上的氧化反应产生氯气,同时在阴极上的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氢氧化钠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侯氏制碱法盐析侯氏制碱法盐析是世界上最早的方法,其原理是:Na2CO3=Na++2CO2(2Na2O+H2O+H2O)Na++2CO2-=H2O+Na2O3+2H2O 盐析就是把食盐和芒硝按一定的比例加入水中熬煮成浓盐水(食盐在60度以下、芒硝在40度以下)。
这种反应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温氯化钠分解放热反应;第二阶段是低温中和反应,因为Na2CO3在水中很稳定,不容易溶解在水中,只有当水温升高到65-70 ℃时, Na2CO3才能分解产生CO2,形成H2O,溶解在水中,并随温度升高,酸性逐渐增强,此时,过量的H2O与Na2CO3反应,产生NaOH沉淀,使溶液呈酸性,这样反复进行,直到溶液中盐类全部结晶析出。
经过几次结晶后,溶液里就只含有Na2O3。
如果结晶未析出,那么盐中的Na+、 Cl-、 Cl2都保留在溶液中,形成混合物。
由于是第一次结晶,因此很纯净。
用它来吸收二氧化碳效果特别好。
Na2CO3= Na++2CO2(2Na2O+H2O+H2O)Na++2CO2-=H2O+Na2O3+2H2O 根据这个方程式可以看出,整个方程式有两部分组成,盐的结晶步骤是第一部分。
而结晶的方程式是第二部分,由于在这个方程式里,盐的结晶步骤已经发生,所以,只要知道盐的结晶步骤就可以知道盐的结晶方程式。
盐析时,两者的作用完全相同,一起煮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减少劳动力,又提高了生产率。
侯氏制碱法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必须找到合适的氯化钠,二是必须采取措施控制氯化钠水解,三是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食盐在高温下分解。
侯氏制碱法的改进即是将浓盐酸改成食盐。
不管是什么盐都是氯化钠,这一点对制碱成功非常重要。
但是氯化钠水解,不仅会影响到食盐的质量,也影响到制碱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对水解工序的条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在实验研究中,发现人们通过掌握食盐水解的规律,并通过实验室试验对比,在制备NaHCO3时,采取了分次加盐和边加边搅拌的措施,可以显著地提高盐的利用率,从而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侯氏制碱法盐析
碱政治的发展离不开盐析法,侯氏制碱法盐析,就是一种最重要的盐析工艺方式。
《侯氏制碱法盐析》是一项重要的现代化技术,它有助于提高碱政治的效率、提升碱政治的品质,是改善政策和向公众提供更好服务的重要手段。
首先,侯氏制碱法盐析的原理是用定量的热量,将被盐析的物质中的物质分离分离,从而获得不同的碱类产品。
由于物质的交联网络支撑的特点,在侯氏制碱法盐析过程中,物质中各种盐类溶解度不同,当热量加热时,即可让物质内各种盐类因为溶解度不同而得到不同的沉淀,以不同方式分离出来,从而获得最终的溶液。
其次,侯氏制碱法盐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折叠沉淀法,另一种是以水洗的方式来盐析。
折叠沉淀法是利用折叠的技术,将垃圾物质中的不同类型的盐类溶解度不同的物质折叠沉淀,从而分离出各种不同的碱类结果;而以水洗的方式来盐析,是把物质中的不同类型的盐类,加入足够的水量,形成一个浓缩溶液,把物质中各种盐类溶解度不同的物质用水溶液把它们进行分离,分离出最终的碱类产品。
此外,侯氏制碱法盐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降低碱政治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善碱政治的品质。
由于侯氏制碱法盐析可以改善碱政治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含量,提高碱政治的品质,同时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政策服务,因此,侯氏制碱法盐析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
综上所述,侯氏制碱法盐析是一种重要的现代化技术,具有提高
碱政治的效率、提升碱政治的品质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降低碱政治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善碱政治的品质,并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政策服务。
因此,侯氏制碱法盐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对于社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必须得到积极的推广和发展。
知识拓展专题 侯德榜制碱法1.制备原料食盐、氨气、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其反应为C +H 2O(g)=====高温CO +H 2,CO +H 2O(g)=====高温CO 2+H 2。
2.工艺流程3.反应原理(1)产生NaHCO 3的反应:NH 3+NaCl +CO 2+H 2O===NaHCO 3↓+NH 4Cl 。
(2)产生Na 2CO 3的反应: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4.绿色思想:循环使用的物质为CO 2、饱和食盐水。
1.以下是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 气体A 的饱和溶液―――→Ⅰ加入食盐A 与食盐的饱和溶液――――――→Ⅱ通入足量气体B 悬浊液――→Ⅲ过滤晶体――→Ⅳ纯碱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气体是NH 3,B 气体是CO 2B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C .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D .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答案 D解析 A 项,利用NH 3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可以提高CO 2的吸收,因此先通NH 3后通CO 2,正确;B 项,NaHCO 3的溶解度小于Na 2CO 3,利用了溶解度的差异,正确;C 项,操作Ⅲ是过滤,因此用到玻璃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正确;D 项,晶体是NaHCO 3,利用NaHCO 3的不稳定性,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错误。
2.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和氯化铵溶液,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A.图1为制取氨气将其溶于饱和食盐水B.图2为过滤获得碳酸钠晶体C.图3为灼烧碳酸氢钠制取碳酸钠D.图4为蒸发浓缩氯化铵溶液答案B解析A项,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共热制备氨气,正确;B项,侯氏制碱法中溶液析出的晶体为碳酸氢钠,故应过滤获得碳酸氢钠,错误;C项,在坩埚中灼烧碳酸氢钠分解制备碳酸钠,正确;D项,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氯化铵溶液,并不断搅拌,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