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种代码表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林地图斑(小班)属性数据结构表编号字段名中文名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1 SHENG 省(区、市)字符串 22 XIAN 县(市、旗)字符串 63 XIANG 乡字符串 34 CUN 村字符串 35 LIN_YE_JU 林业局(场)字符串 66 LIN_CHANG 林场(分场)字符串 37 LIN_BAN 林班字符串 48 XIAO_BAN 图斑(小班)字符串 49 DI_MAO 地貌字符串 110 PO_XIANG 坡向字符串 111 PO_WEI 坡位字符串 112 PO_DU 坡度整型 213 KE_JI_DU 交通区位字符串 114 TU_RANG_LX 土壤类型(名称)字符串2015 TU_CENG_HD 土层厚度双精度 316 MIAN_JI 面积双精度19 217 LD_QS 土地权属字符串 218 DI_LEI 地类字符串 419 LIN_ZHONG 林种字符串 320 QI_YUAN 起源字符串 221 SEN_LIN_LB 森林类别字符串 322 SHI_QUAN_DJ 事权等级字符串 223 GJGYL_BHDJ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字符串 124 G_CHENG_LB 工程类别字符串 225 LING_ZU 龄组字符串 126 YU_BI_DU 郁闭度 / 覆盖度双精度 3 127 YOU_SHI_SZ 优势树种字符串 628 PING_JUN_XJ 平均胸径双精度 6 129 HUO_LMGQXJ 公顷蓄积 (活立木 ) 双精度12 230 MEI_GQ_ZS 幼树每公顷株数整型 431 TD_TH_LX 土地退化类型字符串 132 DISPE 灾害类型字符串 233 DISASTER_CLASS 灾害等级字符串 134 ZL_DJ 林地质量等级字符串 135 LD_KD 林带宽度双精度 2 136 LD_CD 林带长度双精度 6 139 BCLD 是否为补充林地字符串 137 BH_DJ 林地保护等级字符串 138 LYFQ 林地功能分区字符串 1编号字段名中文名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40 QYKZ 主导功能区字符串 1注:是否为补充林地、林地保护等级、林地功能分区、主导功能区 4 个因子为预留的规划属性因子字段。
林地图斑(小班)属性数据结构表注:是否为补充林地、林地保护等级、林地功能分区、主导功能区4个因子为预留的规划属性因子字段。
林地图斑属性数据代码林地图斑(小班)属性数据中,省(区、市)和县(市、旗)按国家统一代码填写,乡(林场)、村(林班),以县(局、团)为单位按照有关标准由各县自行统一编码。
其他因子按代码或实测数值填写。
各因子编码见表—表。
—表地类代码表注:1.林地至少划分到二级地类;2.规划补充林地现状地类要求划分到二级地类,其他非林地由各地自行确定划分到一级地类或二级地类。
表地形因子代码表表森林(林地)类别代码表注:1.所有林地均填写森林(林地)类别。
2.重点公益林地包括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重点公益林;其他公益林地为一般公益林。
、3.重点商品林地包括国家和地方建设的重点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
表公益林事权等级代码表表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表表林地质量等级代码表'表土地权属代码表【注:按土地权属分,林地分为国有和集体。
为反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情况,将集体林地按经营权分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联户合作经营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其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是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农户为单位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地。
联户合作经营:是指落实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承包农户自愿联合经营或组成股份林场(公司)、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形式经营的集体林地。
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是指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经营管理的集体林地。
表起源代码表表林种代码表(注:对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划分林种。
表龄组代码表表工程类别代码表注:其他林业工程各县(局、团)可根据当地工程建设实际扩充编码。
表土地退化类型代码表表森林灾害类型代码表表森林灾害等级评定标准与代码表表交通区位代码表注:林地交通区位划分标准由各地自行制定。
根据与森林经营单位的距离和交通运输条件,将县域内的林地交通区位由好至差划分为1、2、3、4、5五个等级。
优势树种(组)代码优势树种(组)代码执行《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
林业调查地类代码表篇一:森林二类调查因子分类及代码一览森林二类调查因子分类及代码一览1、地类:乔木林纯林111 乔木林混交林112竹林113 人工矮化乔木林114 疏林地120国规灌木林131 其它灌木林132 未成林造林地141 苗圃地150采伐迹地161火烧迹地162宜林荒山荒地171宜林沙荒地172 其它宜林地173 旱地211 水田212水域230 未利用地240工矿建设用地251居民建设用地252 交通建设用地253 其它用地2542、权属:国有1 集体2 个人3 其它43、地貌:中山1 低山2 丘陵3 岗地4 平原54、坡位:脊部1 上部2 中部3 下部4 谷地5 平地6全坡75、坡向:北1 东北2 东3 东南4 南5 西南6 西7西北8 无96、母质名称:花岗岩、片麻岩类17、土壤名称:黄宗壤111(山地黄宗壤22黄褐土23黄宗壤性土24)18、土壤/腐殖层/枯枝落叶层厚度:厚1 中2 薄39、立地类型:阴坡中厚层土类型2915阴坡薄层土类型2916阳坡中厚层土类型2917 阳坡薄层土类型291810、森林(林地)类别:生态公益林1 商品林211、起源:天然1 人工212、林种:水源涵养林111 护岸林115护路林116速生丰产用材林132 一般用材林133 薪炭林141果树林151 药用林154 其它经济林15513、平均年龄:记录树木实际生长年龄14、龄组:幼龄林1 中龄林2 近熟林3 成熟林4 过熟林515、产期:产前期1 初产期2 盛产期3 衰退期416、竹林龄组:幼龄竹1 壮龄竹2 老龄竹318、公益林事权:国家级1 省级2 市级3 县级419、公益林保护等级:特殊1 重点2 一般320、生态区域:湿地(水库)14 未纳入国家范围内的水库21、生态功能等级:好1 中2 差322、群落结构:完整结构1 较完整结构2 简单结构323、自然度:? 1 ? 2 ? 3 ? 4? 524 健康状况:健康1 亚健康2 中健康3 不健康425、商品林经营等级:好1 中2 差3226、生长类型:?类林1 ?类林2 ?类林32(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林业调查地类代码表)7、可及度:即可及1 将可及2 不可及328、经营类型:人工松类用材林2 人工杉类用材林4 落叶松马尾松短轮伐期用材林11火炬松湿地松短轮伐期用材林12 意杨短轮伐期用材林13水源涵养林14 农田防护林17 护岸林18 护路林19薪炭林27 油料林28 特种经济林29 果树林30其它经济林31 毛竹林32 杂竹林3329、造林类型:填写适合的树种及其代码30、经营措施类型:抚育间伐型1 改造型2 幼林抚育型3 封育型4 管护型531、天然更新等级:良好1 中等2 不良332、工程类别:平原绿化123 退耕还林坡地造林131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132 其它工程29033、土壤水蚀等级:轻度1 中度2强度3 极强度4 强烈534、农地造林的在小班卡片补充说明:是农地造林但是第一栏地类要填写相对应的名称和代码35、立木类型:林木1 散生木2 四旁树336、湿地类型:水库、拦河坝、蓄水区113农用池塘、小型水池14 灌溉用沟、渠15 稻田、水田16 永久性河流21 篇二:二调地类代码表表A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A2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篇三:林业信息综合核查表(最新版)1.1 林业综合核查1.1.1 重复上报、虚报登记表核查人员: 核查时间: 年月日1.1.2 人工造林(更新)实绩、退耕还林保存状况小班调查表省: 县: 乡: 上报年度:地区类别: 单位:亩,%调查员: 调查时间: 年月日1.1.3 年度人工造林(更新)保存状况小班调查表省: 县: 乡:上报年度: 地区类别:单位:亩,%,cm调查员:调查时间: 年月日1.1.4 封山(沙)育林实绩核查小班调查表调查员:调查时间: 年月日1.1.5 封山(沙)育林成效核查小班调查表调查员:调查时间: 年月日1.1.6 封山育林实绩核查样圆记录表4省:县:乡:村或封育区: 上报年度: 样圆面积:10 m21.1.7 封山育林成效调查样圆记录表省: 县:乡: 村或封育区:上报年度:样圆面积:10 m21.1.8 飞播造林成苗调查播区因子记载表单位:亩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区) 调查年度上报年度计划年度飞播年度播区名称播区图幅号是否重播作业方式作业设计单位资质县确认播区面积: 核实播区面积:播区上报宜播面积A:按分县统计上报面积平差后的宜播面积B:播区核实宜播面积核实宜播面积平均每亩有效苗株数:有苗频度:点播、植苗成活率%: 效果评定: 核实宜播面积前地类:疏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它宜林地其它无立木林地林地权属林木权属飞播类型上报工程类别核实工程类别林种目的树(草)种组成损失面积其中:1.自然灾害 2.建设征用占用 3.开垦种地5不合格原因:1.植被处理2.种子质量 3.播期选择4.风蚀沙埋5.病虫鼠害6.立地条件7.干旱8.播区管护宜播面积不核实原因:1.虚报2.重复上报 3.无作业设计4.面积测量不准宜播面积规划林地情况:调查者: 年月日6。
林地图斑(小班)属性数据结构表注:是否为补充林地、林地保护等级、林地功能分区、主导功能区4个因子为预留的规划属性因子字段。
林地图斑属性数据代码林地图斑(小班)属性数据中,省(区、市)和县(市、旗)按国家统一代码填写,乡(林场)、村(林班),以县(局、团)为单位按照有关标准由各县自行统一编码。
其他因子按代码或实测数值填写。
各因子编码见表—表。
表地类代码表注:1.林地至少划分到二级地类;2.规划补充林地现状地类要求划分到二级地类,其他非林地由各地自行确定划分到一级地类或二级地类。
表地形因子代码表表森林(林地)类别代码表注:1.所有林地均填写森林(林地)类别。
2.重点公益林地包括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重点公益林;其他公益林地为一般公益林。
3.重点商品林地包括国家和地方建设的重点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
表公益林事权等级代码表表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表表林地质量等级代码表表土地权属代码表注:按土地权属分,林地分为国有和集体。
为反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情况,将集体林地按经营权分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联户合作经营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其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是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农户为单位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地。
联户合作经营:是指落实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承包农户自愿联合经营或组成股份林场(公司)、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形式经营的集体林地。
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是指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经营管理的集体林地。
表起源代码表表林种代码表注:对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划分林种。
表龄组代码表表工程类别代码表注:其他林业工程各县(局、团)可根据当地工程建设实际扩充编码。
表土地退化类型代码表表森林灾害类型代码表表森林灾害等级评定标准与代码表表交通区位代码表注:林地交通区位划分标准由各地自行制定。
根据与森林经营单位的距离和交通运输条件,将县域内的林地交通区位由好至差划分为1、2、3、4、5五个等级。
优势树种(组)代码优势树种(组)代码执行《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
附4:树种代码表树种代码树种代码树种代码树种代码红松10桤木315芒果513蚕桑801冷杉20槭树316荔枝514蚕柞802云杉30楝树317海棠515榛子803紫杉40榆树318青梅516木豆804铁杉50朴树319杨梅517茉莉花805柏木60合欢320无花果518其他经济树种810落叶松70相思321石榴519樟子松80檀树322枇杷520沙柳901赤松90楸树323仁用杏521毛条902黑松100杨树324杏树522柠条903油松110柳树325其他果树523柽柳904华山松120拟赤扬326油茶551花棒905油杉130珙桐327油橄榄552踏朗906马尾松140梧桐328文冠树553沙拐枣907国外松141刺桐329油棕554梭梭908黄山松142杜英330其他食用油料树种559沙棘909云南松150喜树331茶601紫穗槐910思茅松160女贞332咖啡602车桑子911高山松170枫香333可可603栀子912其他松171连香树334其他饮料树种609山桃913杉木180泡桐335花椒651沙枣914柳杉190枫杨336八角652其他灌木树种920水杉200香果树337肉桂653其他杉201椿树338胡椒654金银花940水曲柳210榕树339桂花655猕猴桃941胡桃秋211任豆340其他调香料树种659葡萄942黄菠萝212刺楸341杜仲701五味子943樟树220山桂花342厚朴702其他藤本950楠木230椰子343枸杞703栎类240槟榔344银杏704桦木250其他软阔类350山杏705重阳木251杂木360山楂706皂荚252矮林370黄皮707木荷253黄柏708其他硬阔类260毛竹401木瓜709槐类300杂竹402青刺尖710椴树类301其他竹403山茱萸711檫木302吴茱萸712香榧303柑桔类501其他药材树种720桉树304苹果502漆树751南酸枣305梨桃类503紫胶寄主树752蓝果树306枣504油桐753木连307柿505乌桕754红豆树308板栗506棕榈755领春木309核桃507橡胶756银鹊树310李子508腊树757火炬树311樱桃509栓皮栎758栾树312篮莓510膏桐(麻风树)759蓝花楹313树莓511其他工业原料树种770木麻黄314龙眼512。
林地图斑(小班)属性数据结构表注:是否为补充林地、林地保护等级、林地功能分区、主导功能区4个因子为预留的规划属性因子字段。
林地图斑属性数据代码林地图斑(小班)属性数据中,省(区、市)和县(市、旗)按国家统一代码填写,乡(林场)、村(林班),以县(局、团)为单位按照有关标准由各县自行统一编码。
其他因子按代码或实测数值填写。
各因子编码见表—表。
表地类代码表注:1.林地至少划分到二级地类;2.规划补充林地现状地类要求划分到二级地类,其他非林地由各地自行确定划分到一级地类或二级地类。
表地形因子代码表表森林(林地)类别代码表注:1.所有林地均填写森林(林地)类别。
2.重点公益林地包括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重点公益林;其他公益林地为一般公益林。
3.重点商品林地包括国家和地方建设的重点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
表公益林事权等级代码表表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表表林地质量等级代码表表土地权属代码表注:按土地权属分,林地分为国有和集体。
为反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情况,将集体林地按经营权分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联户合作经营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其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是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农户为单位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地。
联户合作经营:是指落实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承包农户自愿联合经营或组成股份林场(公司)、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形式经营的集体林地。
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是指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经营管理的集体林地。
表起源代码表表林种代码表注:对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划分林种。
表龄组代码表表工程类别代码表注:其他林业工程各县(局、团)可根据当地工程建设实际扩充编码。
表土地退化类型代码表表森林灾害类型代码表表森林灾害等级评定标准与代码表表交通区位代码表注:林地交通区位划分标准由各地自行制定。
根据与森林经营单位的距离和交通运输条件,将县域内的林地交通区位由好至差划分为1、2、3、4、5五个等级。
优势树种(组)代码优势树种(组)代码执行《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
林权代码表
锦州山水测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表1 地类代码表
注:1. 非林地地类不清楚可填写0200。
2. 非林地小班号统一填写99999。
表2 地形因子代码表
表3 森林(林地)类别代码表
注:1. 所有林地均填写森林(林地)类别。
2. 重点公益林地包括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重点公益林;其他公益林地为一般公益林。
3. 重点商品林地包括国家和地方建设的重点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
表4 公益林事权等级代码表
表5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表
表6 林地质量等级代码表
表7 林地权属代码表
注:按林地权属分,林地分为国有和集体。
为反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情况,将集体林地按经营权分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联户合作经营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其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是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农户为单位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地。
联户合作经营:是指落实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承包农户自愿联合经营或组成股份林场(公司)、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形式经营的集体林地。
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是指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经营管理的集体林地。
表8 起源代码表
表9 林种代码表
注:对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划分林种。
表10 龄组代码表
表11 工程类别代码表
表12 土地退化类型代码表
表13 森林灾害类型代码表
表14 森林灾害等级评定标准与代码表
表15 交通区位代码表
表16 林地保护代码表
表17 主体功能区代码表
表18 是否为补充林地代码表
表19 遥感判读类型代码表。
林地图斑(小班)属性数据结构表注:就是否为补充林地、林地保护等级、林地功能分区、主导功能区4个因子为预留得规划属性因子字段。
A、2 林地图斑属性数据代码林地图斑(小班)属性数据中,省(区、市)与县(市、旗)按国家统一代码填写,乡(林场)、村(林班),以县(局、团)为单位按照有关标准由各县自行统一编码。
其她因子按代码或实测数值填写.各因子编码见表A、2—表A、18。
表A、2地类代码表注:1、林地至少划分到二级地类;2、规划补充林地现状地类要求划分到二级地类,其她非林地由各地自行确定划分到一级地类或二级地类。
表A、3地形因子代码表表A、4森林(林地)类别代码表注:1、所有林地均填写森林(林地)类别。
2、重点公益林地包括国家级公益林与地方重点公益林;其她公益林地为一般公益林。
3、重点商品林地包括国家与地方建设得重点用材林与经济林基地.表A、5 公益林事权等级代码表表A、6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表表A、7林地质量等级代码表表A、8土地权属代码表注:按土地权属分,林地分为国有与集体.为反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得情况,将集体林地按经营权分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联户合作经营与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其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就是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农户为单位承包经营得集体林地。
联户合作经营:就是指落实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承包农户自愿联合经营或组成股份林场(公司)、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形式经营得集体林地。
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就是指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经营管理得集体林地.表A、9起源代码表表A、10林种代码表注:对有林地、疏林地与灌木林地划分林种。
表A、11龄组代码表表A、12 工程类别代码表注:其她林业工程各县(局、团)可根据当地工程建设实际扩充编码。
表A 、13 土地退化类型代码表表A 、14森林灾害类型代码表表A 、15 森林灾害等级评定标准与代码表表A、16交通区位代码表注:林地交通区位划分标准由各地自行制定。
根据与森林经营单位得距离与交通运输条件,将县域内得林地交通区位由好至差划分为1、2、3、4、5五个等级。
林地图斑(小班)属性数据结构表注:是否为补充林地、林地保护等级、林地功能分区、主导功能区4个因子为预留的规划属性因子字段。
A.2 林地图斑属性数据代码林地图斑(小班)属性数据中,省(区、市)和县(市、旗)按国家统一代码填写,乡(林场)、村(林班),以县(局、团)为单位按照有关标准由各县自行统一编码。
其他因子按代码或实测数值填写。
各因子编码见表A.2—表A.18。
表A.2 地类代码表注:1.林地至少划分到二级地类;2.规划补充林地现状地类要求划分到二级地类,其他非林地由各地自行确定划分到一级地类或二级地类。
表A.3 地形因子代码表表A.4 森林(林地)类别代码表注:1.所有林地均填写森林(林地)类别。
2.重点公益林地包括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重点公益林;其他公益林地为一般公益林。
3.重点商品林地包括国家和地方建设的重点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
表A.5 公益林事权等级代码表表A.6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表表A.7 林地质量等级代码表表A.8 土地权属代码表注:按土地权属分,林地分为国有和集体。
为反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情况,将集体林地按经营权分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联户合作经营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其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是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农户为单位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地。
联户合作经营:是指落实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承包农户自愿联合经营或组成股份林场(公司)、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形式经营的集体林地。
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是指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经营管理的集体林地。
表A.9 起源代码表表A.10 林种代码表注:对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划分林种。
表A.11 龄组代码表表A.12 工程类别代码表注:其他林业工程各县(局、团)可根据当地工程建设实际扩充编码。
表A.13 土地退化类型代码表表A.14 森林灾害类型代码表表A.15 森林灾害等级评定标准与代码表表A.16 交通区位代码表注:林地交通区位划分标准由各地自行制定。
林地图斑(小班)属性数据结构表注:是否为补充林地、林地保护等级、林地功能分区、主导功能区4个因子为预留的规划属性因子字段。
A.2 林地图斑属性数据代码林地图斑(小班)属性数据中,省(区、市)和县(市、旗)按国家统一代码填写,乡(林场)、村(林班),以县(局、团)为单位按照有关标准由各县自行统一编码。
其他因子按代码或实测数值填写。
各因子编码见表A.2—表A.18。
表A.2地类代码表注:1.林地至少划分到二级地类;2.规划补充林地现状地类要求划分到二级地类,其他非林地由各地自行确定划分到一级地类或二级地类。
表A.3地形因子代码表表A.4森林(林地)类别代码表注:1.所有林地均填写森林(林地)类别。
2.重点公益林地包括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重点公益林;其他公益林地为一般公益林。
3.重点商品林地包括国家和地方建设的重点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
表A.5公益林事权等级代码表表A.6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表表A.7林地质量等级代码表表A.8土地权属代码表注:按土地权属分,林地分为国有和集体。
为反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情况,将集体林地按经营权分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联户合作经营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其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是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农户为单位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地。
联户合作经营:是指落实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承包农户自愿联合经营或组成股份林场(公司)、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形式经营的集体林地。
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是指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经营管理的集体林地。
表A.9起源代码表表A.10林种代码表注:对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划分林种。
表A.11龄组代码表表A.12工程类别代码表注:其他林业工程各县(局、团)可根据当地工程建设实际扩充编码。
表A.13土地退化类型代码表表A.14森林灾害类型代码表表A.15森林灾害等级评定标准与代码表表A.16交通区位代码表注:林地交通区位划分标准由各地自行制定。
根据与森林经营单位的距离和交通运输条件,将县域内的林地交通区位由好至差划分为1、2、3、4、5五个等级。
全国林业管理区划代码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为了适应林业行业的管理和科学数据共享等需求,本标准规定了全国“县级”以上(含“县级”)林业管理区划单元的编码。
这里需要特别明确“县级”和“县级”以上的含义,它主要是从林业数据管理这个角度来考虑的,是对拥有林业数据管理权限的级别划分,包括等同于国家颁布的省、市(地)、县级三级行政区划单元。
本标准适用于林业科学数据共享工作中数据的整合、信息处理和交换。
2参考依据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颁发的“最新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截止2005年12月31日)”3术语和定义行政区划 regionalism指国家对地方行政区域、行政建制的划分与设置,如省、市、县、乡等。
行政区域的划分是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政治、经济、社会等客观条件为根本依据,遵循有利于国家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建设、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等基本原则。
4编制原则1.代码具有唯一性、适用性和可扩展性。
2.参照国家行政区划代码编制的原则进行编码,采用6位字符、按层次表示省、市(地)、县级的林业管理单元代码。
代码左起第1、2位表示省级管理单元,第3、4位表示市(地)级管理单元,第5、6位表示县级管理单元。
5代码结构5.1 遵循国家行政区划单位管理的机构按国家行政区划单位管理的林业单元,则采用对应的国标代码或在其基础上进行扩充。
A.林业管理单元为省林业厅(局)、市(地)林业局、县林业局,其代码采用对应的国标代码,国标代码执行国家统计局颁发的“最新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截止2005年12月31日)”。
B.林业管理单元隶属国家行政区划单元的下级单位,即与市(地)级或县级平级且不为上述A 所列范围,其代码在所属的国家行政区划单元代码的相应位置填写数字90(极个别填写数字80)。
5.2 国家林业局直属机构国家林业局直属机构省级管理单元有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大兴安岭森林工业总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它们对应的管理单元代码分别为910000、930000和950000。
林地一张图地类代码表A.2 林地图斑属性数据代码林地图斑(小班)属性数据中,省(区、市)和县(市、旗)按国家统一代码填写,乡(林场)、村(林班),以县(局、团)为单位按照有关标准由各县自行统一编码。
其他因子按代码或实测数值填写。
各因子编码见表A.2—表A.18。
表A.2地类代码表注:1.林地至少划分到二级地类;2.规划补充林地现状地类要求划分到二级地类,其他非林地由各地自行确定划分到一级地类或二级地类。
表A.3地形因子代码表表A.4森林(林地)类别代码表注:1.所有林地均填写森林(林地)类别。
2.重点公益林地包括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重点公益林;其他公益林地为一般公益林。
3.重点商品林地包括国家和地方建设的重点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
表A.5公益林事权等级代码表表A.6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表表A.7林地质量等级代码表表A.8土地权属代码表注:按土地权属分,林地分为国有和集体。
为反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情况,将集体林地按经营权分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联户合作经营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其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是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农户为单位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地。
联户合作经营:是指落实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承包农户自愿联合经营或组成股份林场(公司)、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形式经营的集体林地。
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是指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经营管理的集体林地。
表A.9起源代码表表A.10林种代码表注:对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划分林种。
表A.11龄组代码表表A.12工程类别代码表注:其他林业工程各县(局、团)可根据当地工程建设实际扩充编码。
表A.13土地退化类型代码表表A.14森林灾害类型代码表表A.15森林灾害等级评定标准与代码表表A.16交通区位代码表注:林地交通区位划分标准由各地自行制定。
根据与森林经营单位的距离和交通运输条件,将县域内的林地交通区位由好至差划分为1、2、3、4、5五个等级。
A.3 优势树种(组)代码优势树种(组)代码执行《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
林地地类代码表林地地类代码表是一个详细的分类系统,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林地。
一级地类包括林地和非林地两类,二级地类在林地中进一步分为有林地、疏林地等类别,而三级地类则是在有林地、疏林地等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乔木林、灌木林地等。
通过这个分类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林地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林地地类代码表中,四级地类是对三级地类的进一步细化,例如,乔木林地可以细分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等。
这样的分类系统有助于我们更加精确地了解各种林地的特点和属性,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与此同时,林地地类代码表还涵盖了与林地相关的其他类型,如湿地、草地等。
这些地类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进一步优化生态资源的配置。
此外, code表还考虑了林地的社会和经济属性,如旅游用地、采伐用地等,以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林地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林地地类代码表的实施有助于实现以下目标:1.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林地,我们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实施生态保护措施,维护生物多样性。
2.指导森林经营管理:林地地类代码表为森林经营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森林质量和生产力。
3.促进林业产业发展:通过分析林地地类分布,可以有针对性地规划林业产业布局,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4.加强林地资源监测:林地地类代码表为林地资源的动态监测提供了分类标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林地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5.优化生态补偿政策:根据林地地类代码表,可以合理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促进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
6.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林地地类代码表有助于分析林地火灾风险,制定相应的火灾防控策略。
总之,林地地类代码表在生态保护、森林经营、产业发展、资源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林地地类代码表将不断优化和完善,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今后的林业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运用林地地类代码表,加强林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为建设美丽绿色家园作出贡献。
林地编码表
林地编码表是一种用于标识和分类不同类型林地的编码系统。
这种编码系统通常由政府或相关机构制定,以确保对林地的统一管理和保护。
林地编码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林地类型:如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特用林等。
2. 林地等级:如一级、二级、三级等,表示林地的质量、成熟度或生产力。
3. 地理位置:如行政区划、经纬度等,用于确定林地的具体位置。
4. 面积:表示林地的大小,通常以公顷或亩为单位。
5. 权属:如国有、集体、个人等,表示林地的所有权归属。
6. 管理单位:如林业局、林场等,表示负责管理该林地的单位。
7. 其他信息:如林地的生态功能、保护等级等。
通过使用林地编码表,可以方便地对林地进行分类、统计和管理,为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同时,林地编码表也有助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1。
林权代码表
锦州山水测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表1 地类代码表
2. 非林地小班号统一填写99999。
表 2 地形因子代码表
表 3 森林(林地)类别代码表
注:所有林地均填写森林(林地)类别。
2. 重点公益林地包括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重点公益林;其他公益林地为一般公益林。
3. 重点商品林地包括国家和地方建设的重点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
表 4 公益林事权等级代码表
表 5 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表
表 6 林地质量等级代码表
表7 林地权属代码表
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联户合作经营和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其中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是指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农户为单位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地。
联户合作经营:是指落实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承包农户自愿联合经营或组成股份林场(公司)、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形式经营的集体林地。
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是指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经营管理的集体林地。
表8 起源代码表
表9 林种代码表
表10 龄组代码表
表11 工程类别代码表
表12 土地退化类型代码表
表13 森林灾害类型代码表
表14 森林灾害等级评定标准与代码表
表15 交通区位代码表
表16 林地保护代码表
表17 主体功能区代码表
表18 是否为补充林地代码表
表19 遥感判读类型代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