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word】江西省新余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生物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8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第Ⅰ卷 (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生物细胞一定含有核糖体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形成的突起释放神经递质C.效应T细胞与癌变细胞密切接触可导致癌变细胞坏死并裂解D.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时可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2.AUG、GUG是起始密码子,在mRNA翻译成肽链时分别编码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但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既不是甲硫氨酸,也不是缬氨酸,这是因为A.组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单体中没有甲硫氨酸和缬氨酸B.mRNA与核糖体结合前去除了最前端的部分碱基序列C.mRNA起始密码所在位置的碱基在翻译前发生了替换D.肽链形成后的加工过程中去除了最前端的部分氨基酸3. 研究者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两种不同浓度CO2对某种蓝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和“▲"分别表示高浓度和低浓度CO2下的测量结果B.若相同条件下测量O2的释放量,可得到相似的实验结果C 高浓度CO2时,不同的光强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D. 低光强时,不同的CO2浓度对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4.科学家们在研究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时提出这样的假说: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的合成链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开始分化并最终衰老死亡(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A.成体干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B.从图中看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染色体随机分配C.通过该方式可以减少成体干细胞积累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碱基突变D.根据该假说可以推测生物体内的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5.女性孕期血糖偏高是一种常见现象。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①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②科学上常用台盼蓝染色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这种“染色排除法”利用的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③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有些疾病是由于溶酶体内缺乏某种酶产生的④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⑤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胰腺分泌⑥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A。
①②⑤B。
②⑤⑥ C.③④⑥D。
②③④2。
下列是生物学中一系列有关“一定”的说法,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人体细胞内C0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②种群的基因库一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直至消失③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④在真核细胞增殖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DNA含量变化和细胞质的分裂⑤类比推理法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假说-演绎法得出的结论一般是正确⑥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此生物一定只含一对等位基因⑦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l,则此生物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A.①②③⑤⑥ B。
④⑤⑥⑦ C。
①④⑤⑦ D.①⑤⑥3。
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由于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图甲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排列成单层B。
若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都不会受到影响C。
若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当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D.图丁中①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②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4。
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
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选材相同2.在细胞中,下列哪个生化反应过程需要消耗ATP23化合物的还原++浓度++浓度4.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的矮生突变体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由图可看出,赤霉素能促迸正常植株茎的伸长,生长素对正常植株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由图可以判断,该矮生南瓜突变体是生长素和赤霉素不敏感型突变体C.若两种南瓜内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含量都很接近,则可以判断该矮生南瓜突变体是激素合成缺陷型5.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子和狼在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代表狼,乙代表兔子D.第2年,狼的数量因为缺乏食物而下降6.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Ⅲ-4号个体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病为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B.Ⅲ-2的致病基因只来源于Ⅰ-1个体C.Ⅳ-4同时携带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为0D.Ⅲ -3和Ⅲ-4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事实及其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都正确的是事实化学方程式选项A 家庭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混合使HClO+H++Cl-=Cl2↑+H2O用B 可用生石灰做工业废气脱硫剂2CaO+2SO2+O2=2CaSO4H++ NH3=NH4+C 可用蘸硫酸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D 侯德榜用饱和食盐水、氨气、CO2 制备纯碱2NaCl + 2NH3+ CO2 + H2O=2NH4Cl + Na2CO3A.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新制的氢氧化铜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乙醇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1mol 氯气分别与铁和铝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數均为3 N A,A 时,D.1mol CH3COONa 和少量CH3COOH 溶于水所得中性溶液中,CH3COO-的数目为N A,对应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 向碳酸钠溶液中先滴入酚酞,再滴加稀盐酸溶液先变红,后溶液红色变浅直至消失非金属性:Cl>CB 将氯化铝溶液蒸干析出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是氯化铝C 取少量某无色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苯,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原无色溶液中一定有I-D 将铜片放入浓碗酸中,加热产生大景气体,溶液变为蓝色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2- 和Y+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Z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W 原子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半径最小的。
江西省新余市2018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生物答案1-5 BCAAA 6-10ADBCA 11-15DCBDD 16-20DCCCC 21-25CCCDD26.(共10分。
除标注以外,每空1分)(1)CO2首先被固定为C4 干旱(或沙漠)地区(2)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NADPH(或[H])有氧呼吸(呼吸作用) 线粒体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3)样本量太少(2分)缺乏空白对照(2分)27 (共10分。
除标注以外,每空1分) (1). c Ⅱ、Ⅲ (2). Ⅰ、Ⅱ、Ⅲ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3). 4 (4) ①Ⅴ②. AB或Ab (2分)③(2分)或另一种情况,即基因和染色体都上下对调。
28答案:(12分)(每空1分,特殊标注2分)(1)8 2(2)X R X r和X R X r Y(3)3:1 1/18(4)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I子代出现红眼(雌)果蝇(2分)II子代表现型全部为白眼(2分)III无子代产生(2分)29(8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①直接;生殖隔离;②捕食和竞争;次生;③(含碳)有机物; 8.1×105;④如图30.答案:(共10分。
除标注以外,每空1分)(1)苯酚(1分) A 平板菌落计数(活菌计数或菌落计数)(2) ④的培养基没有加入苯酚作为碳源,⑤的培养基加入苯酚作为碳源平板分离(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分离) 避免培养过程产生的水分影响微生物的生长(3)用同样苯酚浓度的培养液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苯酚含量(2分)(4)培养基灭菌,接种环境灭菌,接种过程无菌操作等(2分)31(1)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序列已知(2)重组质粒超数排卵显微注射早期囊胚(2分)含血清白蛋白基因的雌性(2分)(3)1/4(2分)。
江西省新余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利用叶绿体的蓝藻素和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B.甲状腺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C.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D.分解尿素的细菌分泌脲酶过程与该菌的核糖体、内质网、髙尔基体、线粒体有关2.图中a、b、c表示生物学有关内容,其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A.若该图表示真核生物有氧呼吸场所,则a为细胞质基质,b、c为线粒体的基质和内膜B.若该图表示兴奋在突触的传递,则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间隙,c为突触后膜C.若该图表示捕食食物链,则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D.若该图表示基因表达过程,则a为DNA,b为mRNA,c为蛋白质3.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取一张新鲜菠菜叶在髙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叶绿体中的囊状结构和细胞质的流动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C.调査酵母种群数量变化时,取样时热从静置培养液的中部取,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批罗红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B.单倍体育种常月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索处理单倍体的种子C.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焙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D.三倍体西瓜不结籽的性状可以遗传,它不是一个新物种,但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5.在人类遗传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6个患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并绘制了相应的系谱图(见下图)。
6个家庭中的患者不一定患同一种遗传病,在不考虑突变和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家系Ⅰ、Ⅲ、Ⅳ、Ⅵ符合红绿色盲的遗传B.若图中患者患同一种遗传病,则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C.家系Ⅱ中的父母均携带了女儿的致病基因,可能是软骨发育不全D.若①携带致病基因,则他们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1/86.科学家用枪乌贼的神经纤维进行实验(如图甲,电流左进右出为+),记录在钠离子溶液中神经纤维产生兴奋的膜电位(如图乙),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
生物参考答案选择题:1-6 C C D A C B2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CaCO3光合色素溶解在乙醇中(2)提供CO2增大后稳定(3). 叶绿体基质①③②③(4)实验思路:用含好氧细菌的清水和水绵制作临时装片,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临时装片,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
(2分)预期结果:若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则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分)30.(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 相反正电位变为负电位(2). 神经和体液3(3). 垂体增多减少(4).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心率加快,加速血流,肾血管舒张,通透性增大,都有利于尿液的形成(2分)3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1)线性(1分)(2)不遵循(1分) 雌性个体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部分初级卵母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了基因重组(2分)(3)X 翻翅雄性个体和星状眼雄性个体不能存活(2分) X Ab X aB和X ab Y(2分) 3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1)太阳鱼和鲈鱼双翅目幼虫和太阳鱼(2)18.52%(2分)(3)未被利用,呼吸作用散失,传递给下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2分)(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5)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37.(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种群(1分)(2) 细胞的组成元素都是从环境的营养物质中摄取的 pH 、氧气(顺序可颠倒)(3) 选择培养基稀释涂布平板法 (4)含链霉素前3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茎尖或根尖脱分化、再分化根尖或茎尖细胞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2)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启动子(1分) RNA聚合酶(3)将培育的转基因植株用草莓轻型黄边病毒感染,并与未进行转基因的植株进行对比(合理即可)(4)协调与平衡。
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叙述,正确的是A. 细菌拟核DNA能复制并指导蛋白质合成B. 动物细胞的膜蛋白都能够协助跨膜运输C. 人体细胞核内的大分子物质均能通过核孔D. 植物细胞中的多糖均是在叶绿体内合成【答案】A【解析】细菌拟核DNA贮存有遗传信息,能复制并指导蛋白质合成,A正确;动物细胞的膜蛋白,具有运输载体作用的膜蛋白能够协助跨膜运输,B错误;人体细胞核内的大分子物质不一定都能通过核孔,例如核DNA不能通过核孔,C错误;植物细胞中的多糖包括淀粉和纤维素,纤维素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淀粉的合成与叶绿体有关,D错误。
2. 洋葱的管状叶呈绿色,鱗片叶的外表皮呈紫色、内表皮几乎无色。
下列以洋葱为材料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管状叶作材料提取并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B. 用鳞片叶的外表皮作材料观察细胞的吸水与失水C. 用鳞片叶的内表皮作材料观察DNA在细胞中分布D. 用根作材料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答案】D【解析】管状叶呈绿色,说明含有叶绿体,因此可以用管状叶作材料提取并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A 正确;鱗片叶的外表皮呈紫色,是因为其中央液泡中的细胞液呈现紫色,用鳞片叶的外表皮作材料观察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实验现象明显,B正确;鳞片叶的内表皮,其细胞液无色,有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可以用作观察D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C正确;用根作材料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解离环节,导致细胞死亡,失去生命活动,因此不能观察到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D错误。
3. 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促进细胞凋亡的一种关键蛋白质,正常细胞的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将这种蛋白质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Smac与IAPs反应加强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减弱B. Smac基因与IAPs基因的表达过程均在线粒体中进行C. 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线粒体Smac释放速度有关D. Smac释放到线粒体外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答案】C【解析】Smac与IAPs反应加强促进细胞凋亡,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增强,A错误;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有的是细胞核基因表达的产物,有的是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依题意信息无法确定Smac基因与IAPs基因是属于细胞核基因,还是属于线粒体基因,因此不能得出“Smac基因与IAPs基因的表达过程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结论,B错误;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属于细胞凋亡,而Smac与IAPs反应可促进细胞凋亡,所以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线粒体Smac释放速度有关,C正确;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大分子物质,是以胞吐的方式从线粒体释放到线粒体外,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D错误。
江西省新余市2019高三毕业年级二模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概念关系图。
符合这种概念关系的是A.Ⅰ递质、Ⅱ载体、Ⅲ信号分子B.Ⅰ抗体、Ⅱ受体、Ⅲ蛋白质C.Ⅰ排尿反射、Ⅱ体温调节、Ⅲ负反馈调节D.Ⅰ生殖隔离、Ⅱ地理隔离、Ⅲ物种形成2.无论动物、植物细胞或细菌,细胞内、外都存在离子浓度差,如红细胞内K+的含量比Na+高20倍左右,轮藻细胞中的K+含量比其生存的水环境中高63倍左右,而叉轴藻细胞中甚至高出1000倍以上。
已知钠钾泵工作时,每水解1个ATP分子向细胞膜外泵出3个Na+,同时向膜内泵入2个K+。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钠离子和钾离子通过钠钾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轮藻细胞和叉轴藻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明显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钠离子通过钠钾泵内流,形成动作电位D.钠钾泵的工作结果使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3.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A.若切断甲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乙图中该遗传病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D.丁图中若B曲线表示5片新鲜土豆片放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气体变化,则A表示8片新鲜土豆片放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气体变化4.下列有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食物链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C.分解者可以通过分解消费者的粪便,从而获得该消费者所摄入的能量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能量的输入,但无须输入物质,因为物质是可循环的5.基因上胞嘧啶的甲基化能阻止基因的表达。
关于某人B淋巴细胞和胰岛B细胞内基因、酶以及ATP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激素、淋巴因子等物质的影响B.两种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mRNA不同C.酶和ATP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D.B淋巴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可能被甲基化6.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B.35S标记甲硫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游离的核糖体都可能出现放射性C.给水稻提供14CO2,体内可以存在14C的转移途径14CO2→14C3→(14CH2O)D.将某精原细胞上的某条染色体上的DNA的一条链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50%第Ⅱ卷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新余市2018年高三“二模”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16 Al:27 Cl:35.5 Cu 64 Se:79Ag 108 Au 19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DNA的生物一定含RNA B.含RNA的细胞器一定含DNAC.含DNA的细胞一定含RNA D.含RNA的生物一定含DNA2、实验与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重要考查的内容。
下列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导致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B.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C.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都用到50%酒精冲洗D.用32P、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细菌,可证明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3、下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B.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C.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D.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状态4、下列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的是() A.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B.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C.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D.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植物细胞,不论是否发育成了完整个体,该细胞都有全能性B.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不论是否引起了免疫反应,该物质都是抗原C.一定自然区域,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个体,不论是否进行了交配,它们都是同一个物种D.某种群足够大,不论自交繁殖多少代,如果基因频率都不发生改变,则基因型频率也不会改变6、下图表示“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
江西省新余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蓝藻细胞利用叶绿体的蓝藻素和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B. 甲状腺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C. 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D. 分解尿素的细菌分泌脲酶过程与该菌的核糖体、内质网、髙尔基体、线粒体有关【答案】C【解析】A.蓝藻细胞利用细胞中的藻蓝素和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但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A错误;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垂体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B错误;C.细胞核内的基因转录成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翻译成蛋白质,控制细胞器上的物质代谢,C正确;D.分解尿素的细菌中能合成脲酶,但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内质网、髙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细胞膜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等知识点,解题中的知识易错点有:1.蓝藻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2.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的原因是只有靶细胞膜上才有特异性识别相应激素的受体;3.核孔是实现核质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m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2.图中a、b、c表示生物学有关内容,其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A. 若该图表示真核生物有氧呼吸场所,则a为细胞质基质,b、c为线粒体的基质和内膜B. 若该图表示兴奋在突触的传递,则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间隙,c为突触后膜C. 若该图表示捕食食物链,则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D. 若该图表示基因表达过程,则a为DNA,b为mRNA,c为蛋白质【答案】C【解析】A.真核生物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A正确;B.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正确;C.捕食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含分解者,C错误;D.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即DNA转录成mRNA,在核糖体上翻译成蛋白质,D正确;答案选C。
江西省新余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利用叶绿体的蓝藻素和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B.甲状腺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C.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D.分解尿素的细菌分泌脲酶过程与该菌的核糖体、内质网、髙尔基体、线粒体有关2.图中a、b、c表示生物学有关内容,其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A.若该图表示真核生物有氧呼吸场所,则a为细胞质基质,b、c为线粒体的基质和内膜B.若该图表示兴奋在突触的传递,则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间隙,c为突触后膜C.若该图表示捕食食物链,则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D.若该图表示基因表达过程,则a为DNA,b为mRNA,c为蛋白质3.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取一张新鲜菠菜叶在髙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叶绿体中的囊状结构和细胞质的流动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C.调査酵母种群数量变化时,取样时热从静置培养液的中部取,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批罗红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B.单倍体育种常月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索处理单倍体的种子C.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焙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D.三倍体西瓜不结籽的性状可以遗传,它不是一个新物种,但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5.在人类遗传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6个患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并绘制了相应的系谱图(见下图)。
6个家庭中的患者不一定患同一种遗传病,在不考虑突变和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家系Ⅰ、Ⅲ、Ⅳ、Ⅵ符合红绿色盲的遗传B.若图中患者患同一种遗传病,则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C.家系Ⅱ中的父母均携带了女儿的致病基因,可能是软骨发育不全D.若①携带致病基因,则他们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1/86.科学家用枪乌贼的神经纤维进行实验(如图甲,电流左进右出为+),记录在钠离子溶液中神经纤维产生兴奋的膜电位(如图乙),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
若将记录仪的微电极均罝于膜外,其他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二、非选择题:29.(11分)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
下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表示在光照下猕猴桃叶肉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反应。
I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以防止叶绿素降解。
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
(2)图1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
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填“增大”、“减小”、“增大后稳定”或“稳定后减小”)。
(3)图2中进行②过程的场所为,产生[H]的过程有(填数字),消耗[H]的过程有(填数字)。
(4)光合色素常见于植物叶绿体中。
科学家们认为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为验证这一结论,请用以下实验材料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分析:实验材料:水绵、清水(含好氧细菌)、显微镜、载玻片和盖玻片、三棱镜。
实验思路:。
预期结果分析:。
30 .(10分)血容量的稳定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肺感受器反射是调节血容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图是通过心肺感受器反射调节血容量的相关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在心交感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心交感神经末梢与心肌细胞的神经一肌肉接头类似于突触,此处的兴奋传递导致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2)图示血容抵的调节方式是调节,其中含有条反射弧。
(3)某人因外伤除了会大量失血,由(填结构名称)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升高,重吸收增大,尿量,进而调节血容量的相对稳定。
(4)人受外伤除了会大量失血外,病菌还会穿透皮肤到达体内组织,此时(填“非特异性”、“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会起作用,不久自愈。
图中心率加快、肾血管舒张也能増加排尿量,试进行解释: 。
31.(9分)如图为某果蝇体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用“l”表示部分基因的相对位罝。
已知翻翅基因(A)为纯合致死基因,星状眼基因(B)也是纯合致死基因(AA、BB、X A X A、X B X B、X A Y、X B Y认为是纯合)。
现用翻翅星状眼雌果蝇与正常翅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翻翅正常眼96只、正常翅星状眼98只、翻翅星状眼3只、正常翅正常眼3只。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排列。
(2)A、a和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后代出现少量翻翅星状眼和正常翅正常眼个体的原因最可能是。
(3)若杂交后代中翻翅正常眼、正常翅星状眼的个体都是雌性个体,则可判断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
亲代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32.(9分)下列表格内数值表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一年内主要营养级的能量,下图方框内表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其中ai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总能量,bi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i表示生物类群,分析回答:生物ai bi浮游植物(a1,b1)9000 8100浮游动物(a3,b3)700 600双翅目幼虫(a3,b3)150 120摇蚊(a4,b4)1000 900太阳鱼(a5,b5)300 210鲈鱼(a6,b6)45 30(1)该生态系统内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
(2)如果能传递效率=(第n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第n-1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则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3)—年内,“b1”的利用途径有:。
(4)池塘里鲈鱼和太阳鱼的行为活动信息可被对方感知,这有利于捕食和反捕食,体现出信息传递具有的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目前合理密养、立体养殖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下面是筛选抗链霉素大肠杆菌的实验步骤及相关图解。
实验步骤:①把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接种在不含链祗素的培养基1的表面,进行培养。
②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二上,随即在影印到含链霉素的培养基3上,进行培养。
③在培养基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将其挑选出,以此类推,如下图:请分析回答:(1)菌落是指,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菌落实质上属于。
(2)配制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无机盐和氮源等四类营养物质。
试从细胞的元素组成分析,其原因是。
配制培养基时除了满足基本的营养条件外,还需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3)从功能上看,含有链霉素的培养基3、7、11属于。
由上图可知,原始菌种接种到培养基1、5、9的方法是。
(4)对2和3进行比较,在2上找到与3上相应的菌落,挑取其中一个菌落接种到(含链霉素/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上,如果有较多的菌落出现,则说明该抗性基因突变发生在该菌接触链霉素之(前/后)。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草莓是我国的优质水果,营养价倍很高,被誉为“水果皇后”,但确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
科学家常采用两种方法培育新品种:其一,培育无病毒组培苗;其二,将草莓轻型黄边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SMYELV-CP)导入草莓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抗病毒草莓。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培育无病毒组培苗,通常采用植株进行组织培养,转化后的草莓外植体需经过过程才能长成完整植株。
从遗传学角度看,它能形成完整草莓植株的根本原因是。
(2)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SMYELV-CP,其前提是,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为保证目的基因的表达,重组载体上应含有特定的(复制原点、启动子、标记基因),它能被受体细胞的所识别,以便于催化转录过程。
(3)获得转基因草莓后,通过分子检测,此后还需要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SMYELV—CP是否发挥作用,方法是。
(4)我国西北一些地区曾大量种植草莓,后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但由于降雨量少,致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状,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原理。
生物参考答案1—6CCDAC B2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1)CaCO3光合色素溶解在乙醇中(2)提供CO2增大后稳定(3)叶绿体基质①③②③(4)实验思路:用含好氧细菌的清水和水绵制作临时装片,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临时装片,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
(2分)预期结果:若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则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分)30.(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相反正电位变为负电位(2)神经和体液 3(3)垂体增多减少(4)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心率加快,加速血流,肾血管舒张,通透性增大,都有利于尿液的形成(2分)3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1)线性(1分)(2)不遵循(1分) 雌性个体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部分初级卵母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了基因重组(2分)(3)X 翻翅雄性个体和星状眼雄性个体不能存活(2分) X Ab X aB和X ab Y(2分)3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1)太阳鱼和鲈鱼双翅目幼虫和太阳鱼(2)18.52%(2分)(3)未被利用,呼吸作用散失,传递给下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2分)(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5)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37.(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种群(1分)(2)细胞的组成元素都是从环境的营养物质中摄取的 pH、氧气(顺序可颠倒)(3)选择培养基稀释涂布平板法(4)含链霉素前3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茎尖或根尖脱分化、再分化根尖或茎尖细胞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2)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启动子(1分) RNA聚合酶(3)将培育的转基因植株用草莓轻型黄边病毒感染,并与未进行转基因的植株进行对比(合理即可)(4)协调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