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翻译、理解性默写、简答【必修上册】
- 格式:docx
- 大小:16.37 KB
- 文档页数:3
《登高》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题型:【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登高》/杜甫【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翻译: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理解性默写:1.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
2.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
3.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写长天近水,刻画猿鸣鸟飞的凄凉之感的诗句是:,。
4.《登高》中描写仰望落叶萧索和俯视江水长流,暗含人生短暂的感慨的诗句是:,。
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6.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7.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三、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潦.倒(liáo)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洁身自好(hǎo)C.萧.条(xiāo)人才济.济(jì)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陆地)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登高》(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登高杜甫《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解】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
选自《杜诗详注》。
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回:回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⑺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其遗憾。
苦,极。
繁霜鬓:形容白发多,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犹言困顿,衰颓,失意。
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
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韵译】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整体赏析】此诗载于《杜工部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作品原文】《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白话译文】天高风急猿声凄切悲凉,清澈水中群鸥嬉戏盘旋。
无穷无尽树叶纷纷飘落,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我独自登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作品简析】《登高》(七言律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理解背诵】(1)杜甫《登高》中“”一句,从高处着笔写夔州的特定环境,“”一句,写出了飘泊无定的悲苦生涯。
(风急天高猿啸哀,万里悲秋常作客)(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杜甫《登高》中“,”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杜甫在《登高》中“,”一联,用了六个意象,写出了夔州秋天萧瑟的景色。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5)在杜甫的《登高》中,“,”两句通过环境描写,以猿与鸟的活动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无限悲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6)《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悲凉而又壮阔的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7)杜甫的《登高》中,“,”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这两方面写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声音哀怨凄惨,色彩冷艳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登高》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翻译: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翻译: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翻译: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二、理解性默写:1.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写长天近水,刻画猿鸣鸟飞的凄凉之感的诗句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登高》中描写仰望落叶萧索和俯视江水长流,暗含人生短暂的感慨的诗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7.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D )A.潦.倒(liáo)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洁身自好(hǎo)C.萧.条(xiāo)人才济.济(jì)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解析】D。
《登高》理解性默写(带答案)经典、全面、实用《登高》理解性默写1、《登高》中,杜甫写登高所见秋江之景,视线由高处转向江面洲头,用一句,描写出一幅精美的画面。
2、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两句是:,。
3、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4、《登高》中,杜甫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发出,。
的感慨,以抒写自己漂泊异乡、晚年潦倒的悲愁。
5、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6、诗中郁积诗人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7、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
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8、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9、自古逢秋悲寂寥,杜甫在《登高》中就用,。
抒发了自己异地漂泊、老病孤愁的悲情。
10、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
11.在《书名号》中,诗人表达了个人的贫困和困苦,借酒消愁,深切地表达了对民族悲剧和家庭悲哀的悲愤。
《登高》理解性默写答案1、《登高》中,杜甫写登高所见秋江之景,视线由高处转向江面洲头,用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描写出一幅精美的画面。
2、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两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登高》中,杜甫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以抒写自己漂泊异乡、晚年潦倒的悲愁。
5、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诗中郁积诗人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杜甫高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登高》/杜甫【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
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主题思想】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
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精品习题及答案】一、翻译: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翻译: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登高》理解性默写
1.杜甫一生长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
概括:“,。
”
2.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4. 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
化境”。
《登高》理解性默写
1.杜甫一生长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
概括:“,。
”
2.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4. 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
化境”。
《登高》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课内同步」高一必修登高理解性默写「课内同步」高一必修(上)《登高》理解性默写精选_杜甫_广东省_山东省#高一语文##古诗文默写#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全诗通过写登高时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1.【2022年上海高考真题】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
2.【2022年全国甲卷真题】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2021届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测试(一)】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______________”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
4.【南京市、盐城市2021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密集的意象描绘登高的见闻,为抒发深沉丰富的情感做了充分铺垫。
5.【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以叶落纷纷生发悲秋之意,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____”则由花谢之景触发伤春之情。
6.【广东省梅州市2021届高三总复习质检】《登高》一诗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了江水浩荡奔流的壮阔景象,用“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自己身患数疾,年老孤单的悲苦之情。
7.【山东省2021年高考考前押题】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都是用猿猴的悲鸣声来烘托诗人悲凉的心境。
《登高》翻译、理解性默写、简答及答案【必修上册】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精品习题及答案】
一、翻译: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翻译: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翻译: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二、理解性默写:
1.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写长天近水,刻画猿鸣鸟飞的凄凉之感的诗句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登高》中描写仰望落叶萧索和俯视江水长流,暗含人生短暂的感慨的诗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
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7.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简答:
1.这首诗首联写了哪些景物?特点如何,其作用是什么?
答:风、天、猿、渚、沙、鸟。
风急-冷天高-人渺小、孤独猿啸-哀鸟飞回-孤独。
写出了登高见闻,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所感、写内心之愁做铺垫。
2. 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
答:“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汹涌的场景,更能让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感伤。
与下联“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
3.应如何理解颔联的“木”“江”这两种景物?
答:木:由木及人、生命短暂。
江:时间无穷,更显人之渺小、生命之短。
4.颈联中“作客”怎么理解?
答:此处的“作客”是飘零、流浪在外,客居他乡的意思。
5. 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寄寓?
答:包含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
6、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笼罩全诗的是一种“悲”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
猿声哀婉,飞鸟徘徊;落叶飘零,万木萧疏;江水滚滚,韶华易逝;常年作客他乡;一生多灾多病;独自一人登高;时局艰难,两鬓如霜,因病戒酒
等,无不体现一个“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