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强的电力支撑
- 格式:pdf
- 大小:336.18 KB
- 文档页数:3
加快电网建设、打造坚强电网摘要: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现代文明都离不开电力的发展。
加强电网建设,保证人民生活用电和重点地区、重点单位用电,为广大用电户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电力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当前,供电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我们要把每建设一个电源电网项目都作为加快企业自身发展的难得机遇,逐步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现代化电网,为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把电力部门建设成为“经营型、服务型、市场化、现代化”的企业。
关键词: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电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和支持。
各有关部门必须加强领导,科学规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加快电力电网建设步伐,不断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1要高度重视电力事业的发展建设,充分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先行作用电力是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无论何时,一个国家、一个地方都要高度重视电力事业的发展。
要加快发展、实现奋力追赶的目标,离不开坚强有力的电力支撑。
电力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履行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职责,及时提出促进电力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推进我市电力事业发展。
2加快电网建设,打造坚强电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将电网建设工程纳入重点工程建设计划,合理规划电网;以加强前期工作和民事协调工作为重点,努力营造和谐的电网建设环境;积极推动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以强化过程控制为抓手,合理应用电网建设新成果,实施标准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流县域电网,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电网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2.2工作原则2.2.1坚持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原则全面优化提升电网发展规划,以规划指导计划,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
优化发展输电网,优化电网结构。
1、国家电网公司基本价值理念是公司企业文化的灵魂,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2、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愿景是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
3、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使命是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
4、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宗旨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6、国家电网公司坚持服务至上,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深化优质服务,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7、国家电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诚信、责任、创新、奉献。
9、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精神是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11、国家电网公司战略目标是把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成为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简称“一强三优”).18、国家电网公司三个“十条"指的是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三公”调度“十项措施”、员工服务“十个不准”.15、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重点是坚持“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电网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战略、人才强企战略、科技发展战略、信息化战略、金融支撑战略、产业支撑战略、国际化战略、企业文化战略、品牌发展战略等,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8、“诚信"是企业立业、员工立身的道德基石;“责任”是勇挑重担、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创新"是企业发展、事业进步的根本动力;“奉献”是爱国爱企、爱岗敬业的自觉行动。
17、《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守则》是公司全体员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5、“四个服务”的企业宗旨体现了国家电网公司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是公司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0、以“三个建设”为保证,全面推进“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是公司科学发展的总战略.12、按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简称“四化”)要求,实施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生产、大营销(简称“三集五大”)体系,实现公司发展方式转变。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摘要: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村供电管理和服务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电气化建设突出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tm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大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加快户户通电工程建设,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为新形势下农村电气化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国家电网公司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出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加快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村供电管理和服务水平,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年来,在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宜阳全体电力职工的积极努力,我县农村电气化事业取得了突出成效。
作为继农网改造后的又一项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有效地提升乡(镇)、村级电网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供电“卡脖子”问题可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这些改变,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一一体现。
在依山傍水的锦屏镇,村道旁两排现代化的路灯、村民家一只只规范整齐的电表箱、田间一台台崭新的变压器……处处都透露着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后的新面貌。
在莲庄乡莲庄村,年过六旬的张大爷望着屋檐下新换的电线套管,对着电力工人竖起了大拇指:“安全又好看,睡觉也踏实了。
”张大爷说,自己住的老房子建造年代久远,以前一根根电线裸露在外,经常被老鼠咬断,即使重新连接好,一到下雨天也总担惊受怕。
现在用套管将电线套好,不仅看上去整齐了许多,用电也更安全了。
在白杨镇西马村,不少村民站在村头的宣传栏前,仔细地看着新换的用电注意事项。
2023年国家电网招聘之公共与行业知识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60题)1、在特高压电网建设初期,高抗补偿度控制在(),在电网较强的地区或是较短的特高压输电线路,补偿度可以适当降低。
A.80%~90%B.60%~70%C.40%~50%D.20%~30%【答案】 A2、()就是把各种业务和各种网络综合起来,“三网融合”就是重要的发展趋势,未来物联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将实现更多综合业务发展。
A.智能化B.个人化C.综合化D.宽带化【答案】 C3、当前,解决中国能源问题,实施()战略是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A.“双特一路”B.“双输一带”C.“一特四大”D.“一带一路”4、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和()。
A.情感认同;行为习惯B.情感共鸣;行为习惯C.情感认同;行为规范D.情感共鸣;行为规范【答案】 A5、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同时也存在开发强度高、硬质铺装多等问题,改变了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
70%以上的降雨形成径流,城市“大雨必涝、雨后即旱”,引发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和城市有序运行。
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但其通过及时调整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实施低影响开发模式、可持续排水管理、水敏感城市设计等,合理控制雨水径流,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海绵城市,就是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充分发挥自然下垫面和生态本底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与此同时,正式确定了推进“时间表”,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加强电力供应保障: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保障电力的正常供应电力供应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保障电力的正常供应和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是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供应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加强电力供应保障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从提高电力生产能力、加强电网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和推动节能减排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电力供应保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电力生产能力提高电力生产能力是保障正常供应的基础。
首先,要加大对传统发电方式如火电、水电等的投资和建设,以满足基本用电需求。
其次,要积极推动新型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完善相关技术和设备。
此外,还要鼓励民间投资者参与到发展新型清洁能源领域,并给予相应支持。
二、加强电网建设稳定可靠的电网是电力供应保障的重要保障。
要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电网的覆盖范围和供电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电网设备和技术的研发和更新,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还应加强对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能源供需关系。
三、优化能源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
要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煤炭等高污染、高排放燃料,在发展中国家推广使用清洁煤技术,在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地热等。
此外,还要加强对节能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四、推动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现代社会发展必须面临并解决的重大问题。
要加强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理念和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在各个领域推广节约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同时,要加强对能源消费的监管和管理,加大对能源浪费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还要加强对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加强电力供应保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2018.06近年来,南方电网努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和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全力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积极服务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推动电网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电网优质服务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电力通信网作为支撑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保证了各类电力业务的安全性、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
经过多年建设,35kV 以上的骨干通信网已具备完善的全光骨干网络和可靠高效数据网络,光纤资源已实现35kV 及以上厂站、自有物业办公场所/营业所全覆盖。
在配电通信网侧,由于点多面广,海量设备需实时监测或控制,信息双向交互频繁,且现有光纤覆盖建设成本高、运维难度大,公网承载能力有限,难以有效支撑配电网各类终端可观可测可控。
随着大规模配电网自动化、低压集抄、分布式能源接入、用户双向互动等业务快速发展,各类电网设备、电力终端、用电客户的通信需求爆发式增长,迫切需要构建安全可信、接入灵活、双向实时互动的“泛在化、全覆盖”配电通信接入网,并采用先进、可靠、稳定、高效的新兴通信技术予以支撑,实现智能电网业务接入、承载、安全及端到端的自主管控。
“4G 改变生活,5G 改变社会”。
作为新一轮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方向,5G 把人与人的连接拓展到万物互联,为智能电网发展提供了一种更优的无线解决方案。
5G 时代不仅能给我们带来超高带宽、超低时延以及超大规模连接的用户体验,其丰富的垂直行业应用将为移动网络带来更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尤其是网络切片、能力开放两大创新功能的应用,将改变传统业务运营方式和作业模式,为电力行业用户打造定制化的“行业专网”服务,可更好地满足电网业务差异化需求,进一步提升了电网企业对自身业务的自主可控能力和运营效率。
经过南方电网、中国移动和华为前期的技术探讨,本白皮书基于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给出了5G 网络在智能电网的方案建议,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电力行业,使5G 能更好地在泛在接入、安全可靠、可管可控等方面助力智能电网典型业务应用,推动能源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转变,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和电能替代的核心战略落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1.智能电网将使人们的生活〔 A 〕。
A.更便捷、更低碳、更经济 B. 更便捷、更舒适、更经济C.更舒适、更低碳、更经济 D. 更便捷、更舒适、更低碳2.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框架可以简要概括为〔A 〕。
A.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内涵和六个环节B.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环节和六个内涵C.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环节和六个内涵D.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个阶段、四个体系、五个内涵和六个环节3.电能质量检测和治理装置是〔 B 〕技术领域关键设备研制内容。
A.发电B. 配电C. 用电D. 调度4.智能发电主要涉及〔 C 〕等技术领域。
A.可再生能源,能源,大容量储能应用B.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C.常规能源,清洁能源,大容量储能应用D.能源,清洁能源,大容量储能应用5.上风向风机的特点是〔 B 〕。
A.风电机组的转速随着风速的变化而变化B.必需安装调向装置来保持风机始终对准风向C.风速变化时,风电机组的转速几乎保持恒定D.风电机组无需调向装置,能够自动对准风向6.电化学储能分类中的液流电池的特点是〔 B 〕。
A.技术成熟,本钱低;寿命短,存在环保问题B.寿命长,可深度放电,便于组合,环保性能好;储能密度稍低C.比能量与比功率高;高温条件、运行安全问题有待改进D.比能量高,循环特性好;成组寿命有待提高,安全问题有待改进7.柔性沟通输电技术是在传统沟通输电的根底上,将〔 A 〕与〔〕相结合。
A.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掌握技术B.输电技术,现代掌握技术C.电力电子技术,输电技术D.输电技术,掌握潮流8.柔性沟通输电装置种类较多,承受不同的电力电子器件,以不同的方式与电网连接,掌握方式不同,功能也各具特点。
其中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掌握方式为〔A 〕。
A.触发相位掌握B. 脉冲宽度调制C. 快速投切D. 慢速投切9.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中,〔C〕的各类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装置负责采集状态监测数据,上传至省网侧状态监测数据库,供PMS 高级应用模块及其他应用系统使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8.20•【文号】发改能源[2015]1899号•【施行日期】2015.08.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5]189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为落实中央稳增长政策,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围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立足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以满足用电需求、提高供电质量、促进智能互联为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着力解决配电网薄弱问题,提高新能源接纳能力,推动装备提升与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现代配电网络设施与服务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规划引领,有序推进。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切实加强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科学制定远景配电网目标,远近结合、分步实施。
城乡统筹,保障供应。
统一城乡配电网建设,实现一体化发展。
坚持建设与改造并举,提升供电保障能力与电力普遍服务水平。
统一标准,安全经济。
统一技术标准,贯彻供电可靠性和资产全寿命周期理念,因地制宜推行模块化设计与标准化建设。
构建强简有序、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配电网络。
智能环保,升级创新。
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装备水平,推进智能化升级,适应能源结构调整需要。
探索智能化配电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努力创建新型能源生产、配送与消费体系。
政策配套,协调发展。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出台金融、财税、价格等系列配套措施;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建立市场化建设与运营协调机制,多方参与,拓展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渠道。
题目坚强智能电网研究报告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班级 07 电单指导教师起止日期 2010.11.30 -2010.12.52010年12月5日摘要电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高效优质清洁的电力供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为实现未来能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企业、研究和咨询机构积极开展“智能电网”研究与实践工作。
国家电网内部人士提出,国家电网提出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为原则,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国家电网。
关键词:坚强、自愈、兼容、经济、集成、优化等。
AbstractPower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energy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you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ergy industry chain is a national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To achiev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grid, providing efficient and high quality power supply is clean off society and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protectio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future energy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many government departments, enterprises, research and consulting firm active in "smart grid" study and practical work.National Grid insiders suggested that a strong unified national grid smart grid proposed, based on unified planning, unified standards and principles of construction to special high voltage power grid as the backbon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wer at all levels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tomation, intera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grid.Key words: Strong, self-healing, tolerance,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据了解,在今年5月份国家电网公布智能电网初步建设规划后,有不少设备商对智能电网的概念理解并不清晰,不少公司在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智能电网研发的筹备工作,国家电网也并没有统一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