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设计与实施——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一课的观察研究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342.71 KB
- 文档页数:5
教学设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教材分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物质运输的途径》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生物教材(上册)第四章内容。
对于这节课的具体内容,新课程标准中,并没有提出,但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本章节形成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和废物等重要概念,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学生很好的掌握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才能为之后学习“血液循环物质运输”奠定了基础,本章节出现的名词特别的多,学习起来有难度,因此,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作为本节课的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智力等方面来说,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尚处于一种懵懂阶段。
因此学生对于心脏有着初步的了解,例如心脏大概位置,再比如心脏能输送血液等,但是对心脏内部的具体结构,与其相连的血管以及血液在心脏内的局部流动是不清楚的。
所以确定了以下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血液在心脏内部的流动方向。
【教学重点】能够说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心脏瓣膜的开闭与血流方向的关系。
【教学过程】124小组合作:根据心脏结构和相连血 管推测血液在心脏内部的局部流动?1. 推测血液的流动方向是什么?2. 血液能不能倒流?是谁的作用?拓展延伸:如果分别往主动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肺静脉里灌水猜猜会有什么现象?试分析水流经心脏结构的途径,解释原因。
(先将各部分名称标注出来,用红色笔标注箭头表示水流方向)那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从主动灌水还是从主动脉流出吗?5,6。
导入新课推进新课1、心脏的位置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的结构情境引入:我们知道水在水管中能自由流动,是因为有水泵在提供动力,就像汽车的行驶有发动机牵引一样,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身体内的血液也在一个封闭式的管道---血管里流动,那你们知道是什么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呢?学生已提前预习:指导学生将手放在自己胸部中间略偏左侧,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并尝试说明心脏的位置。
指导学生观察心脏模型和课本心脏解剖图,并阅读课本P60-61观察与思考认识心脏结构,尝试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及教材中的讨论题。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小组分配内容,每小组解决一个小知识点。
2、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准备的拓展反思。
血液能够由心脏流到全身各处,全身各处的血液也能流到心脏,那么,与心脏相连接的血管有哪些呢?指导观察“心脏解剖图”引导:与心房和心室相连接对血管具有怎样对特点?心脏之间的特殊结构:瓣膜,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静脉瓣。
强调:心脏由四个腔组成,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与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
那么,血液流动对动力来自哪里呢?我们将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猜测:心脏体会心脏的跳动,感受心脏的位置。
观察图示,分组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观察后回答分析后回答思考房静室动防止血液倒流心脏的功能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指导学生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心脏的功能。
心脏像泵一样,能够将血液泵至全身,是因为心脏的肌肉发达,收缩时为血液的流动提供动力。
通过本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畅优新课堂P27-28页学生根据自学可自主推测出动力功能每小组讨论发言,再综合。
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心脏结构与功能一、教学目标:1. 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脏的组成部分、血液流动的路径、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过程等。
2. 熟悉心脏的解剖结构,包括心脏的外部特征、内部结构和心脏壁层。
3. 掌握心脏的功能,包括心脏的泵血功能和传导系统功能。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模型展示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 心脏的结构a. 心脏的外部特征: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等。
b. 心脏的内部结构:心房、心室、心瓣、心脏的血液流动路径等。
c. 心脏壁层:心外膜、心肌层、内膜等。
2. 心脏的功能a.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过程,心房和心室的收缩顺序,心瓣的开闭等。
b. 心脏的传导系统功能:心脏的起搏点、传导系统的传导路径等。
三、教学方法与步骤:1. 概念解释法:a. 讲解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定义和意义。
b. 通过多媒体展示心脏的解剖结构和血液流动路径,加强学生对心脏的整体认知。
2. 示范法:a. 使用心脏模型,展示心脏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心脏的构造。
b. 使用演示实验,展示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过程,以及心瓣的开闭情况,加深学生对心脏的功能理解。
3. 探究法:a.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心脏的收缩过程和心瓣的开闭情况。
b. 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通过讨论和总结,归纳出心脏的收缩过程和心瓣的开闭规律。
4. 讨论与展示法:a. 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讨论,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b. 学生通过展示实验结果、模型等,将自己的发现和学习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实验报告评价:评估学生对心脏结构与功能的理解程度,包括实验规划、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
2. 学生展示评价:评估学生对心脏结构与功能的表达能力和学习成果展示能力。
3. 学生讨论评价:参与讨论的程度和质量,包括观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等。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心脏的结构与功能”一节位于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第二册,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一节课完成。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应该知道心脏的基本结构,心脏的各个心腔和心脏壁之间的关系,交流得出心脏的功能;通过识图观察心脏的正面观与背面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问题的回答,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本节知识性较强,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心脏的结构,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科学地学习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心脏的结构,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2.难点: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教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师为学生设置情境,展示图片等教具,建立讨论气氛,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学、分析思考等活动,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并达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
2.学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出心脏的正面观与被面观,通过自学、讨论,知道心脏结构的特点,最后能总结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五、设计思路从复习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入手,导出本课的学习主题“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展示图片后,让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知道心脏的正面观与背面观;接着学生观察心脏的解剖图,讨论四个腔的差异,进而明白心脏的功能;然后,提出疑问“心脏中的血液为什么不倒流?”学生根据前面的知识得出新知识,再通过看动画知道心脏为什么能不停地搏动;最后,总结出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六、课前准备1.教师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
并利用录屏软件录制微课。
2.教师、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情景引入:【老师】点明主题,心脏的结构有四个腔八条血管两种瓣膜【活动】结合课本内容总结一下循环系统的组成【学生】循环系统由血管、血液、心脏三部分组成【学生活动】向学生展示心脏图片【板书】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心脏的外形、在人体的位置、结构、功能【师】根据心脏的结构,总结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课稿重庆市道角中学杨善容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实验教学设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指导”、“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板书”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课血液和血管内容的深入,更是学习下一节血液循环的基础,在本章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知识较抽象,难点较多,是本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2.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学习不能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通过对心脏的实验探究,发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进一步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明确加强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通过观察心脏的结构,推测各自的功能,更好的理解心脏作为“泵”的作用。
4.课时安排及教具运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新鲜的猪心,人的心脏模型,探究实验用具如镊子、大头针等。
二、下面我来说说教法教法:自学导思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教学法设置依据: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观察新鲜的猪心,媒体动画演示,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逐步将学生从感性认识引导到理性认识。
三、说说学法学法:阅读与观察、合作探究、分析讨论设置依据:新课程理念指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学生通过对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讨论探究、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着“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育思想,我通过以下环节来完成本节课教学)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约2分钟)为了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设计:情景一:谜语增兴趣以谜题的形式引出人体的重要器官——心脏。
七年级生物下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1、七年级生物下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设计:1、假设情境,导入新课——心脏2、发放心脏模型,学生分小组根据P68模式图及模型,针对讨论题1—4展开讨论,对心脏的位置、形状、四个腔的联系,心壁的厚薄有个初步的认识,推断心脏的功能?3、通过学生展示讨论题的答案,老师补充的方式将整个知识系统化,并板书于黑板。
4、在心脏结构四个腔模式图这里,画好图在黑板上,请学生上来填补,房室各连通什么血管也由学生来黑板上填补,以这样的方式来加深学对心脏结构的'认识和记忆。
5、学生脱离课本,对同步P53自主探究独立完成(尽可能)。
6、小组合作交流——“心壁厚薄的意义”,引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课后反思:1、模型的发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可以从中找出四个腔的关系及心壁的厚薄关系,但不能从中找出与四个腔相连的血管,这样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对于这样可以用模式图即可。
2、板书过程中的心脏结构图最好用心形,而别用方形,这样学生更易理解,也更容易填补板书过程中的空。
在这个地方我采用的是方形结构图,学生可以准确填出四个腔,但基本都不能理解并准确填补各个血管的名称!在这个环节上,浪费时间比较大。
3、对于与四个腔相连的血管可以采取个个击破的方式,学生也更易理解。
不至于让学生出现茫然的现象。
以这样的方式还可以将心壁的厚薄意义引出。
4、这节课虽然得到不少认可,但暴露的问题也很多,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课堂驾驭能力、教学方法(板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教学模式等等。
5、口诀:上为房,下为室;房连静,室连动;体相同,肺相反;左为静,右为动。
6、上课没有固定的模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相信学习使人进步!2、七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优秀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如果只是按照课本来讲述,对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在历史中也学过一些相关内容。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实验教案教学目标:以猪的心脏为例了解人的心脏的结构。
理解心脏内血液的流动方向与结构的关系。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新鲜猪的心脏教学步骤设计:一、视频导入播放旅客途中心脏病突发视频.通过这段视频,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心脏对我们来讲,是一个至关严重的器官,如果心脏出现了病变就会危及生命。
为什么心脏会这么严重,它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呵护我们的心脏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人类的心脏和猪的心脏在结构和功能上基本相似,今天我们就以猪的心脏为例来了解我们的心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这是一节探究实验课,请同学们检查实验材料用具:新鲜的猪的心脏一个,解剖盘和解剖器各一套。
下面我们先来观察心脏的外形。
有四个问题需要大家在观察的过程中解决。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
提问一名学生说出心脏的背腹面和左右面,说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的位置,并在讲台演示。
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心尖的位置、室间沟、左心室壁厚)提问一名学生指出与心脏相连的各室相连的血管的名称。
小综合练习:课件出示心脏模式图,指名学生填写心脏的各部分名称。
趣味小问题:课件出示趣味小问题:心脏上面共有几个与大血管相连的孔?指名学生说出心脏的七个与血管相连的孔。
二、心脏注水试验(过渡)课件出示问题:1、心脏上有八个孔,这些开口之间是直接相互连通的么?2、哪些是连通的?双向还是单向?学生回答。
同学们都做了自己的假设。
有现成的心脏,我们怎么证明自己的假设呢?对,我们可以做心脏注水试验。
出示课件:注水试验要求。
组织学生做实验,填写表格。
注水位置流出位置上下腔静脉肺静脉肺动脉主动脉主动脉主动脉肺动脉肺动脉推测血流上下腔静脉肺静脉-左心动脉瓣和房动脉瓣和房路线或者-右心房-右房-左心室-室瓣防止血室瓣防止血原因心室-肺动主动脉脉三、解剖观察。
《心脏的结构及功能》微课教学设计
规律:与心房相连的是静脉;与心室相连的是动脉(简记为:上房下室、房静室动)
【心脏各腔的壁厚薄是否相同?】
心脏壁主要构成组织?—肌肉组织
【从心脏的薄厚来看,心房与心室区别?】—心室壁比心房壁厚
左心室与右心室区别?—左心室比右心室壁厚(拓展:原因?左心室壁厚:将血液泵至(全身);右心室只需将血液泵至(肺部)。
左心室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
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心脏内有哪些瓣膜?它们有什么作用?】
房室瓣:朝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作用:防止血液倒流(类比前面所学静脉瓣的功能)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应用】
扎住下腔静脉,向一个猪或羊的新鲜心脏注水,以下几种注水方法,水将从心脏的哪个部位流出?
A 向主动脉中注水
返流回来
B 向肺静脉中注水
主动脉
C 向上腔静脉注水
肺动脉
相关网络实验视频《猪心注水》播放,直观感受。
3.问题三:心脏的功能
习题用于知识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