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学0031各种综合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25 MB
- 文档页数:54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华生C.詹姆士D.冯特2.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心理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是()A.人本主义心理学B.精神分析心理学C.构造主义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3.躯体运动区位于大脑皮层()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4.下列关于脑的两个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A.结构不同,功能有差异B.结构相同,功能有差异C.结构不同,功能无差异D.结构相同,功能无差异5.影响随意注意的因素不包括()A.活动的目的与任务B.活动的组织C.个体的意志品质D.个体的观察能力6.上课时张阳正在想入非非,听到老师叫自己的名字一激灵马上站了起来,但对老师所讲内容全然不知。
他刚才的意识状态是()A.可挖意识状态B.自动化意识状态C.白日梦状态D.睡眠状态7,有人因为每天的睡眠时间少于常人便自认为“失眠”,但其精神状态良好,并无失眠症状。
这种失眠是()A.情境性失眠B.节律性失眠C.假性失眠D.功能性失眠8.甲和乙视力正常但甲比乙的视力好。
这说明甲的视觉()A.阈限低B.编码好C.感受野大D.感受性低9.由动机冲突、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预感、焦虑等导致的压力属于()A.文化性压力B.躯体性压力C.社会性压力D.心理性压力10.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是()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程序记忆D.形象记忆11.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A.知觉B.表象C.思维D.想象12.教学中让学生“一题多解”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C.发散思维D.动作思维13.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成分不包括()A.语言智能B.音乐智能C.人际智能D.情绪智能14.动机的产生取决于两种因素,即诱因和()A.需要B.兴趣C.信念D.态度15.发现问题时的惊奇感、分析问题过程中的怀疑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感等都属于()A.道德感B.理智感C.成就感D.效能感16.“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全国2011年0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称为( A )9-221A.信息源B.反馈者C.信息D.通道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的关系是( D )3-45A.韦伯比率B.平行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3.在平常测验中,选择题考察的是( D )4-81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4.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B )5-107A.分类和比较B.分析和综合C.抽象和概括D.具体化和系统化5.一个实际年龄为4岁,心理年龄为5岁的儿童,其比率智商是( D )6-132A.0.8B.1.25C.80D.1256.“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说明了情绪与情感具有( D )7-183A.动力功能B.健康功能C.调控功能D.信号功能7.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的人格测验是( A )8-207A.罗夏克墨渍测验B.明尼苏达人格测验C.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测验D.青年性格问卷测验8.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 A )9-211A.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B.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C.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调控的需要D.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保护的需要9.下列属于逃避性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C )10-268A.转移B.升华C.压抑D.补偿10.“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培养成任何一类的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
持此言论的心理学家是( C )1-8A.皮亚杰B.劳伦兹C.华生D.弗洛伊德11.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分别是自变量、因变量和( B )A.反应变量B.控制变量C.环境变量D.不可控制变量12.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 A )3-55A.20~20000赫兹B.30~25000赫兹C.40~20000赫兹D.50~25000赫兹13.信息由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必要条件是( B )4-83A.编码B.注意C.储存D.复述14.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增加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以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B )5-116A.启发式B.手段——目的分析法C.爬山法D.算法式15.表示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的指标是( A )6-149A.再测信度B.内容效度C.内部一致性信度D.构想效度16.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是( C )7-164A.需要B.动机C.诱因D.兴趣17.安静沉稳、寡言少语、情绪不易外露、自制力强,这类人的气质属于( C )8-192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8.有的人在群情激愤的群体中极易丧失理智,作出与其身份和个性极不相符、与平时判若两人的举动来,这种现象属于( D )9-239A.社会干扰B.社会助长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19.“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在心理防御机制中属于( B )10-268A.否认B.文饰C.投射D.反向20.4岁左右儿童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已经达到顶峰,与成人相比约为( A )11-290A.150%B.120%C.80%D.60%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概念5-109答: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心理学(课程代码0003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利用心理学知识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景,引发他人和自己的积极行为。
这体现了学习心理学的哪种意义和作用?A.解释和预测行为B.认识客观世界C.应用于实际工作D.调整和控制行为[解析]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
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
故选D.2.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组织B.神经细胞C.神经末梢D.神经纤维[解析]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为了表示神经细胞的独特性,一般称神经细胞为神经元。
3.下列关于大脑左右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A.结构和功能都不同B.结构相同但功能不同C.结构不同但功能相同D.结构和功能都相同[解析]大脑的两半球非常相似,但实际上,两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从结构上说,人的大脑的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左右半球的颞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各种神经递质的分布,两半球也是不平衡的。
从功能上说,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是协同活动的。
4.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不随意后注意5.人们往往根据对不同性别、职业、民族等群体较为固定的看法来判断和推测某人的特点。
这种社会知觉效应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刻板印象D.晕轮效应[解析]人们往往将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当人们用如此方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印象。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这是()A.知觉理解性 B.知觉整体性C.知觉选择性D.知觉恒常性2.在心理学中,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A.随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不随意注意D.集中注意3.“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其含义是()A.行为B.精神C.整体D.人本主义4.有一种记忆系统的特点是:保持时间为几十至几百毫秒,存储形式为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如果不被注意或编码,就会自动消退。
此种记忆系统是()A.瞬时记忆B.工作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5.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此种学习称为()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6.在认知心理学中,表征是指()A.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B.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C.形象代码D.语义代码7.心理学家常用“人工概念”的方法研究概念的形成。
首创这一方法的心理学家是()A.赫尔 B.詹姆士C.梅耶D.吉尔福特8.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称为()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倒摄干扰D.前摄干扰9.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且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的能力是()A.流体能力 B.晶体能力C.模仿能力D.创造能力10.一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足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A.80B.100C.120D.12511.当活动难度较大时,有利于提高活动效率的动机强度为()A.低B.中等偏低C.中等偏高D.高12.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由低到高排列的第四层次为()A.归属与爱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13.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全国自考心理学试卷+答案心理学试题(00031)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科学D.人文科学2.海洛因属于下列哪种心理促动药物,( )A.镇静剂B.兴奋剂C.迷幻剂D.止痛剂3.感受性的大小与感觉阈限之间是( )A.正比例关系B.反比例关系C.函数关系D.非确定性关系 4.人们常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 ) A.地点法 B.韵律法C.记笔法D.特征法5.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思维过程是( )A.分析B.比较C.抽象D.概括6.第一个用科学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人是( )A.推孟B.威克斯勒C.比内D.吉尔福特7.母性动机是一种( )A.社会性动机B.生理性动机C.物质性动机D.交往动机8.以下不属于心理特征系统的是( ) (((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9.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沙赫特B.库利C.舒茨D.霍曼斯 10.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 )A.否认B.压抑C.转移D.退行 11.以下表述,哪个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的含义,( ) (((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C.不可逆转的时期D.0~3岁的时期12.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 A.高智力必有高创造力 B.高创造力必有高智力 C.创造力与智力无关 D.低智力也能产生高创造力 13.以概念、原理等各种概括化知识为内容的记忆称为( ) A.程序性记忆 B.情景记忆C.技能记忆D.语义记忆14.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保守,法国人爱好艺术、浪漫等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 15.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产生各种相应的行为,这就是动机的( )A.指向功能B.激活功能C.调节功能D.维持功能1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具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C.统合性D.复杂性17.“男孩象男孩,女孩象女孩”。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操纵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称为(A)1-42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2.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的流派是(B)1-35A.精神分析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D.格式塔心理学3.神经元的两个最主要特性是(C)2-49A.兴奋性与抑制性B.弥漫性与抑制性C.兴奋性与传导性D.弥漫性与传导性4.视觉区位于大脑皮层的(A)2-52A.枕叶B.颞叶C.顶叶D.额叶5.注意的两个特点是(A)3-62A.指向性和集中性B.选择性和概括性C.指向性和持久性D.选择性和持久性6.工厂里三班倒的工人由于经常改变自己的日常活动习惯而出现的暂时性睡眠困难,属于(C)3-68A.情境性失眠B.假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7.人们通常觉得英国人有绅士风度、因循守旧,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日本人进取、尚武、有野心。
这种现象属于(D)4-95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8.小王经常想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火炬的精彩一幕。
这种记忆是(D)5-99A.情绪记忆B.动作记忆C.语义记忆D.情景记忆9.老师在讲解课文时,把各个段落联系起来总结出该文的中心思想。
这种思维过程属于(B)6-116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10.听故事时,头脑里会出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这种心理活动是(D)6-126A.知觉B.记忆C.思维D.想象11.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中,某人的原始分数为100,其年龄组平均分为90,标准差为15,此人的离差智商为(C)7-134A.100 B.105C.110 D.11512.下列不属于动机功能的是(C)8-154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概括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13.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为(D)8-163A.意志B.人格C.气质D.情绪14.有的人情绪发生快但难以持久,为人直率,做事果断但常欠思量。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出生时就有【】A.情绪B.情感C.成就感D.美感2.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发现,最难辨认的表情是【】A.怀疑B.悲哀C.惊讶D.恐惧3.“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了人格的【】A.独特性B.稳定性C.综合性D.复杂性4.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A.反应快,精确性强B.反应慢,精确性强C.反应慢,精确性差D.反应快,精确性差5.心理学家把类似燕青的气质,如聪明过人、灵活善变,情绪丰富且外露叫做【】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6.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为【】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去个体化D.群体极化7.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B.弗洛伊德C.舒茨D.奥尔波特8.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的痛苦,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A.转移B.升华C.文饰D.补偿9.儿童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年龄是【】A.1—2岁B.2—3岁C.3—4岁D.4—5岁10.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年人行动刻板性开始明显增强的年龄是【】1A.60岁B.65岁C.70岁D.75岁11.认知心理学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获取了很大成功,所采取的方法是【】A.反省法B.口语报告法C.调查法D.测验法12.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主要取决于【】A.性别B.年龄C.受暗示性D.智力13.四色说的四种原色是指【】A.红、黄、蓝、绿B.红、蓝、绿、紫C.黄、蓝、黑、白D.黄、绿、蓝、紫14.记忆有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编码、保持和【】A.遗忘B.注意C.提取D.联想15.关于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等的记忆是【】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内隐记忆16.心理学家常用的研究概念形成的方法是【】A.抽象概念B.具体概念C.人工概念D.科学概念17.想象处理的主要信息是【】A.表象B.符号C.语词D.语义18.提出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g因素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B.瑟斯通C.斯皮尔曼D.吉尔福特19.反映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的是【】A.信度B.效度C.常模D.难度20.成人与儿童对一幅图画的知觉有很大的差别,年龄较小的儿童只能说出图画中主要的部分,而成人能把握整个图画的意义,这说明了【】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恒常性D.知觉的整体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意识222.适应23.创造性思维24.挫折25.气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科学D.人文科学2.海洛因属于下列哪种心理促动药物?()A.镇静剂B.兴奋剂C.迷幻剂D.止痛剂3.感受性的大小与感觉阈限之间是()A.正比例关系B.反比例关系C.函数关系D.非确定性关系4.人们常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A.地点法B.韵律法C.记笔法D.特征法5.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思维过程是()A.分析B.比较C.抽象D.概括6.第一个用科学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人是()A.推孟B.威克斯勒C.比内D.吉尔福特7.母性动机是一种()A.社会性动机B.生理性动机C.物质性动机D.交往动机8.以下不属于...心理特征系统的是()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9.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沙赫特B.库利C.舒茨D.霍曼斯10.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A.否认B.压抑C.转移D.退行11.以下表述,哪个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的含义?()1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C.不可逆转的时期D.0~3岁的时期12.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A.高智力必有高创造力B.高创造力必有高智力C.创造力与智力无关D.低智力也能产生高创造力13.以概念、原理等各种概括化知识为内容的记忆称为()A.程序性记忆B.情景记忆C.技能记忆D.语义记忆14.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保守,法国人爱好艺术、浪漫等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15.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产生各种相应的行为,这就是动机的()A.指向功能B.激活功能C.调节功能D.维持功能1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具有()A.独特性B.稳定性C.统合性D.复杂性17.“男孩象男孩,女孩象女孩”。
2013年7月自考《心理学》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03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题)1、下列哪位学者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物之一()。
A.罗杰斯B.华生C.考夫卡D.弗洛依德正确答案:C2、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此种意识状态称为()。
A.白日梦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C.可控制的意识状态D.睡眠状态正确答案:B3、三原色理论所说的三种原色是()。
A.红、绿、黄B.黄、蓝、绿C.红、绿、蓝D.红、黄、蓝正确答案:C4、“一好百好”、“一坏百坏”,反映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近因效应B.社会刻板效应C.首因效应D.晕轮效应正确答案:D5、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称为()。
A.感觉阈限B.差别感觉阈限C.感受性D.绝对感觉阈限正确答案:D6、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
A.编码、保持和回忆B.输入、编码和提取C.输入、编码和保持D.编码、保持和提取正确答案:D7、一题多解、一文多写主要是哪种思维的表现?()。
A.发散思维B.常规思维C.聚合思维D.直觉思维正确答案:A8、在下列哪种智力测验中,智商的计算方法为离差智商?()A.斯坦福——比内测验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C.比内——西蒙量表D.性向测验正确答案:B9、一般说来,智力的发展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增长阶段,第三阶段是衰退阶段,第二阶段是()。
A.保持阶段B.成熟阶段C.维持阶段D.稳定阶段正确答案:D10、下列哪一种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特点?()A.心境B.表情C.应激D.激情正确答案:A11、在什么性质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A.中等难度的活动B.难度较大的活动C.简单容易的活动D.复杂程度高的活动正确答案:C12、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
A.表面特质B.根源特质C.中心特质D.共同特质正确答案:B13、哪种类型的人对社会科学知识更感兴趣?()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正确答案:D14、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称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题2分, 共4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有研究显示, 一种人旳成功, 20%归属于智商, 80%归属于情商。
情商应归属于心理健康原则中旳哪个方面?( C )A. 悦纳自己B. 人际关系友好C. 善于调整与控制情绪D. 适应环境好2. 人旳睡眠是一种( D )A. 可控制旳意识状态B. 自动化意识状态C. 白日梦状态D. 意识并未完全停止旳状态3.人们能辨别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演奏旳《梁祝》, 重要根据声音旳哪个感觉特性?( C )A. 音强B. 音高C. 音色D. 分贝4.当久未谋面旳朋友出目前人群中时, 你能一眼把他认出来。
这种现象属于记忆过程中旳( A )A. 再认B. 编码C. 识记D. 回忆5. 科学概念又称之为( C )A. 平常概念B. 模糊概念C. 明确概念D. 生活概念6.小王擅长逻辑推理, 但缺乏音乐才能;小李擅长写作, 但在数学计算方面体现很差。
这反应出不一样个体智力哪方面旳差异?( A )A. 智力构造旳差异B. 发展过程旳差异C. 发展水平旳差异D. 发展速度旳差异7. 公安机关有时会使用测谎仪协助鉴别犯罪嫌疑人, 其使用原理重要是( B )A. 情绪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B. 人在情绪反应时, 常常伴随一定旳生理唤醒C.情绪产生时, 伴随外部体现 D.情绪情感是一种自我察觉8.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 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其中个人特质包括( B )A. 中心特质、首要特质、重要特质B. 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C. 中心特质、重要特质、本源特质D. 本源特质、首要特质、次要特质9.社会心理学家舒茨认为, 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流、从属于某个群体, 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旳互相关系旳需要, 叫做( C )A. 支配需要B. 情感需要C. 包容需要D. 沟通需要10.一位来自偏僻地区旳学生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后, 感到自己只会做题、考试, 不会娱乐, 不会交往, 十分自卑。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这是()A.知觉理解性 B.知觉整体性C.知觉选择性D.知觉恒常性2.在心理学中,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A.随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不随意注意D.集中注意3.“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其含义是()A.行为B.精神C.整体D.人本主义4.有一种记忆系统的特点是:保持时间为几十至几百毫秒,存储形式为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如果不被注意或编码,就会自动消退。
此种记忆系统是()A.瞬时记忆B.工作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5.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此种学习称为()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6.在认知心理学中,表征是指()A.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B.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C.形象代码D.语义代码7.心理学家常用“人工概念”的方法研究概念的形成。
首创这一方法的心理学家是()A.赫尔 B.詹姆士C.梅耶D.吉尔福特8.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称为()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倒摄干扰D.前摄干扰9.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且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的能力是()A.流体能力 B.晶体能力C.模仿能力D.创造能力10.一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足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A.80B.100C.120D.12511.当活动难度较大时,有利于提高活动效率的动机强度为()A.低B.中等偏低C.中等偏高D.高12.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由低到高排列的第四层次为()A.归属与爱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13.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这表明人格具有()A.独特性B.复杂性C.稳定性D.综合性14.反应慢、但精确性高的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B.沉思型C.系列型D.同时型15.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特质,属于()A.共性特质B.首要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16.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A.反向B.投射C.转移D.退行17.导致去个体化的主要原因是()A.群体极化B.社会惰化C.从众性D.匿名性18.在全新的生活环境中,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会使人产生心理压力。
这种压力源属于()A.躯体性压力源B.心理性压力源C.社会性压力源D.文化性压力源19.儿童知觉开始形成并有所发展是在()A.儿童前期B.婴幼儿期C.儿童后期D.青少年早期20.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有时他人在场不但不能促进个体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这种现象称为()A.从众B.群体思维C.去个体化D.社会干扰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道德感22.实验法23.聚合思维24.关键期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5.简述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26.简述社会认知的过程。
27.简述美国心理学家梅耶提出的学习过程模式。
28.简述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29.简述动机的功能。
30.简述人际交往的三种基本需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任选1题,2题均答者,以前1小题计分,8分。
第33小题必答,10分。
共18分)31.试述问题解决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8分)32.试述培养青少年良好性格的意义,并对如何培养提出建议。
(8分)33.试述心理挫折的应对策略。
(10分)心理学自考试题答案2007年4月2008年10月全国自考心理学历年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注重人的独特性,认为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潜能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认知心理学答案:C2.学生们正在教室上课,突然一只小鸟从窗口飞过,大家不约而同转过头去看,这种现象叫做()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不随意后注意答案:B3.人类可见光波的波长范围是()A.100~400毫微米B.400~750毫微米C.750~1000毫微米D.1000~2000毫微米答案:B4.有些学生在平常学习的教室里考试,往往能考出好成绩;在其他教室考试效果却不好。
这是一种()A.情境依存性效应B.状态依存性效应C.刻板效应D.首因效应答案:A5.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一个问题可分为①初始状态;②目标状态;③认知操作。
这三个部分共同界定的是()A.问题空间B.抽象空间C.知觉空间D.具体空间答案:A6.主要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测验,被称之为()A.智力测验B.性向测验C.成就测验D.人格测验答案:C解析:(P155)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作者情绪状态的写照,这种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答案:A8.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书《内经》按阴阳强弱,把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五种类型,称之为阴阳五行说。
它与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的人格类型三模式中的哪种模式相一致()A.单一型模式B.对立型模式C.多元型模式D.综合型模式答案:C9.研究婴儿期母婴依恋的特点和规律,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是()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答案:B10.根据三原色说,人视网膜上具有三种不同状态的锥体细胞,它们对三种颜色最为敏感,因而称这三种颜色为“三原色”。
“三原色”是()A.红、黄、蓝B.红、黄、绿C.红、绿、蓝D.黄、绿、蓝答案:C11.复习是一种重复学习,但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
一般提倡哪种程度的过度学习()A.30%B.40%C.50%D.60%答案:C12.脊椎动物的范围包括鸡、鸭、猪、狗、虎、豹、鱼等,这些是脊椎动物这个概念的哪个方面()A.内涵B.外延C.定义D.属性答案:B解析:(P109)13.提出智力由“字词流畅性、语词理解、空间能力、知觉速度、计数能力、归纳能力和记忆能力”7种基本心理能力构成的心理学家是()A.瑟斯顿B.加德纳C.卡特尔D.斯皮尔曼答案:A14.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就会呈现出健康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使人发生心理冲突,产生各种生活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
这体现了人格特性的哪方面()A.独特性B.稳定性C.统合性D.复杂性答案:C解析:(P186)15.当群体在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群体成员每人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称为()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答案:B16.相似性是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在相似性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A.教育水平B.职业C.社会背景D.态度答案:D17.受不合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称为()A.压力B.挫折C.焦虑障碍D.应激答案:C18.关于“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稳定性B.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C.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D.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年龄为划分依据答案:D19.四岁的丽丽知道明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却不知道自己是明明的妹妹。
这种现象体现了儿童思维具有下列哪种特点()A.可逆性B.不守恒性C.自我中心性D.守恒性答案:B20.当我们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来看同一个物品时,它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会发生改变,但我们对它的认识却往往不变。
这种现象称为()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答案:D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社会性发展答案:社会性发展主要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1分)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1分)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1分)2.晕轮效应答案: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1分)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2分)3.短时记忆答案: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1分)感觉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
(1分)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时间短、容量有限。
(1分)4.推理答案:推理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性规律,(1分)或从一般原理推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1分)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1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需要考虑哪些变量?答案:(1)自变量,(1分)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1分)(2)因变量,(1分)即实验者所需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1分)(3)控制变量,是实验者设法控制的自变量以外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1分)2.简述注意的功能。
答案:(1)选择功能,(1分)注意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能够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
(1分)(2)维持功能,(1分)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能够在一般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
(1分)(3)调节功能,注意帮助人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
(1分)3.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答案:(1)感觉通道的性质;(2分)(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2分)(3)个体的兴趣和情绪。
(1分)4.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答案:(1)发展的水平差异;(2分)(2)发展的智力结构差异;(2分)(3)发展过程的不同形态。
(1分)5.简要分析人格结构中的自我调控系统。
答案: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1分)包括自我认识、(1分)自我体验、(1分)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1分)主要作用:对人格各成分进行调控,使之完整统一和谐。
(1分)6.简述中年危机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答案:(P312)(1)中年危机由来自于自身生理变化方面,家庭生活变化方面和事业变化方面的压力构成。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全部WORD文档(2)具体表现:①人到中年无奈容颜衰老,功能衰退;②孩子长大成人,离开家庭,“空巢”父母感到孤独、失落;③事业的巅峰期后,对未来没有期待。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2小题任选1题,2题均答者,以前1小题计分,8分。
第3小题必答,10分。
共18分)1.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答案:(1)影响因素:①智力因素;②人格因素;③环境因素;④动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