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邶风国风诗经参考译文
- 格式:ppt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6
邶风凯风的全文注音及解释邶风凯风的全文注音如下:《gufng·bifng·kifng》zhudi:ymng《国风·邶风·凯风》周代:佚名kifngznn,chubjxn. jxnyoyo,mshqlo.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kifngznn,chubjxn. mshshngshn,wwlngrn.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yunyuhnqunzixnzhxi. yuzqrn,mshlok.爰有寒痊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xinhunhungnio,zihoqyn. yuzqrn,mwimxn.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解释: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酸枣小树苗。
树苗长得茁又壮,母亲养子多辛劳。
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枣树长成柴。
母亲贤惠又慈祥,我辈有愧不成材。
泉水寒冷透骨凉,就在浚城墙外边。
养育儿女七个人,母亲养育多辛劳。
美丽可爱的黄鸟叫,清脆婉转似歌唱。
养育儿女七个人,无谁能安母亲心。
关于《邶风·凯风》的背景,说法不一。
《毛诗序》认为是赞美孝子的诗。
还有人说这是悼念亡母的诗。
现代诗人闻一多认为这是一首名为慰母,实为谏父”的诗 (《诗经通义》)。
诗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比喻母养七子。
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
棘心,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赤,喻儿子初生。
棘薪,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成长。
诗中各章前二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色图。
后二句反覆叠唱的无不是孝子对母亲的深情。
设喻贴切,用字工稳。
《诗经·邶风·凯风》原文及赏析《凯风》,《诗经·邶风》的一篇。
先秦时代邶地汉族民歌。
全诗四章,每章四句。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诗经·邶风·凯风》原文及赏析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邶风·凯风》原文及赏析【原文】凯风自南①,吹彼棘心②。
棘心夭夭③,母氏劬劳④。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⑤。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③。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晛睆黄鸟⑦,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释】①凯风;催生万物的南风。
②棘:酸枣树。
③夭夭:茁壮茂盛样子.④劬(qu):辛苦、劬劳。
⑤令;善,美好。
⑥浚:卫国的地名。
⑦晛睆(xuanhuan):鸟儿婉转鸣叫的声音。
【赏析】关于《凯风》的主题,说法不一。
《毛诗序》说:“《凯风》,美孝子也。
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
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母心,而成其志尔。
”认为是赞美孝子的诗。
朱熹《诗集传》承其意,进一步说:“母以淫风流行,不能自守,而诸子自责,但以不能事母,使母劳苦为词。
婉词几谏,不显其亲之恶,可谓孝矣。
”这种说法在我们看来显然有些牵强。
而魏源、皮锡瑞、王先谦总结今文三家遗说,认为是七子孝事其继母的诗,则比较通达。
现代闻一多认为这是一首“名为慰母,实为谏父”的诗(《诗经通义》)。
笔者认为这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作自责的诗,这样比较宽泛的理解,似乎更稳妥一些。
诗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比喻母养七子。
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
棘心,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赤,喻儿子初生。
棘薪,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成长。
后两句一方面极言母亲抚养儿子的辛劳,另一方面极言兄弟不成材,反躬以自责。
诗以平直的语言传达出孝子婉曲的心意。
诗的后二章寒泉、黄鸟作比兴,“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浚,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其自责也深矣”(朱熹《诗集传》)。
《凯风》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凯风》原文翻译及赏析《凯风》原文翻译及赏析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诗经.国风.邶风.凯风》齐恒公小白临死前,所作的最愚蠢的事,铸成了当时春秋时期家喻户晓的七孝子故事!此文由海外国学大师解读,实为国内国学大师汗颜啊。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释:1.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凯风,南风。
夏季一般是吹南风或东南风。
古人认为南风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毛传》:“南风谓之凯风。
乐夏之长养(植物以能得到整个夏天南风的滋养而快乐),棘,难长养者。
”棘,音集;丛生的酸枣树,这种小树很难长大,夏天因为有南风,所以是它的生长期。
《说文》:“棘,小枣丛生者。
”棘心,棘木之心。
朱熹《诗经集传》:“棘,小木,丛生,多刺难长,而心又其稚弱……以凯风比母,棘心比子之幼时。
”这两句的大意:(夏天)凯风从南边吹来,它吹在棘木上并滋养著小树心。
言外之意,用凯风比喻母亲,用棘心比喻孩子,母亲生养孩子多不容易啊!2.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夭夭,形容树木枝叶茂盛,枝干壮实。
与《诗经.桃夭》:“桃之夭夭”意思相同。
棘心夭夭,是说棘木长大了。
母氏,先秦时期官宦之家孩子对亲生母亲的称呼。
劬,音渠;劳累。
《说文》:“劬,劳也。
”劬劳,辛苦劳累。
这两句的大意是:我们就如棘木之心那样渐渐长大了,可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母亲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辛苦劳累。
3.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薪,音新;柴草。
古代烧火做饭用的干柴及干草称为“薪”。
棘薪,棘木的薪柴,因棘木是小树木,所以它成材后也只能做烧火做饭的木柴。
因此“棘薪”比喻母亲把我们这几个儿子养育长大后,儿子没有成为栋梁之材,反而成了庶人。
因为先秦时期只有庶人才负薪[1],官宦之家所用的柴草则是向庶人购买或以物易物。
圣,睿,《尚书.洪范》:“睿作圣(思虑通达就能圣明)”圣善,贤惠善良。
令,《说文》:“令,发号也。
”在古人的观念中,只有大德之士才能当大官,才能发出号令。
诗经全文及译文(国风3)《诗经》全文 (带注释和译文)春秋·孔丘《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子加以了整理。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
《诗经》现存诗歌 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章。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大部分为东周时期的作品,小部分作于西周后期,以民歌为主。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
鄘:后来并入卫国,故城在今河南省汲县东北。
卫: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一带。
王:周平王东迁后的国都地区,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郑: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
齐:今山东省大部分地区。
魏:古魏国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
唐:晋的前身,在今山西省。
秦:在今陕西省境内。
陈:在今河南省淮阳、柘城以及安徽省毫县一带。
桧:桧国后为郑国所灭,二国领土相当于今河南省郑州、新镇、荥阳、密县一带。
曹:在今山东省曹县、荷泽、定陶一带。
豳:也作邠,在今陕西郴县、旬邑县一带。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共 105 篇,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王畿地区的作品,均为周代朝廷乐歌,多歌颂朝廷官吏。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 40 篇。
其中周颂为西周王朝前期的作品,均为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的乐歌,内容多歌颂周代贵族统治者及先公先王,共 31 篇;鲁颂为公元前 7 世纪鲁国的作品,歌颂鲁国国君鲁僖公,共 4 篇;商颂是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7 世纪宋国的作品,共 5 篇。
《诗经》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由于《诗经》的年代离我们太过久远了,很多当时的用字措词,我们今天未必能准确理解。
因此所有诗歌均有详细注解(个别还配有译文),这些注解除了参照一些比较流行的版本以外,也加入了一些个人观点,希望对各位阅读带来一些帮助。
诗经凯风原文以及译文导读: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痊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释 1.凯风:和风。
一说南风,夏天的风。
马瑞辰《毛传笺通释》"凯之义本为大,故《广雅》云:‘凯,大也.’秋为敛而主愁,夏为大而主乐,大与乐义正相因."2.棘:落叶灌木,即酸枣。
枝上多刺,开黄绿色小花,实小,味酸。
心:指纤小尖刺。
3.夭夭:树木嫩壮貌。
4.劬(qú渠):辛苦。
劬劳:操劳。
5.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
6.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7.令:善。
8.爰(yuán元):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
9.浚:卫国地名。
10.睍睆(xiàn huǎn现缓):犹"间关",清和宛转的鸟鸣声。
一说美丽,好看。
黄鸟:黄雀。
11.载:传载,载送。
译文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酸枣小树苗。
树苗长得茁又壮,母亲养子多辛劳。
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枣树长成柴。
母亲贤惠又慈祥,我辈有愧不成材。
泉水寒冷透骨凉,就在浚城墙外边。
养育儿女七个人,母亲养育多辛劳。
美丽可爱的黄鸟叫,清脆婉转似歌唱。
养育儿女七个人,无谁能安母亲心。
赏析关于《凯风》的主题,说法不一。
《毛诗序》说:“《凯风》,美孝子也。
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
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母心,而成其志尔。
”认为是赞美孝子的诗。
朱熹《诗集传》承其意,进一步说:“母以淫风流行,不能自守,而诸子自责,但以不能事母,使母劳苦为词。
婉词几谏,不显其亲之恶,可谓孝矣。
”这种说法在我们看来显然有些牵强。
而魏源、皮锡瑞、王先谦总结今文三家遗说,认为是七子孝事其继母的诗,则比较通达。
现代诗人闻一多认为这是一首“名为慰母,实为谏父”的诗(《诗经通义》)。
笔者认为这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作自责的诗,这样比较宽泛的理解,似乎更稳妥一些。
凯风·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作品介绍】《凯风》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说法不一。
《毛诗序》说:“《凯风》,美孝子也。
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
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母心,而成其志尔。
”认为是赞美孝子的诗。
朱熹《诗集传》承其意,进一步说:“母以淫风流行,不能自守,而诸子自责,但以不能事母,使母劳苦为词。
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诗经赏析栏目。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诗经;邶风;凯风》译注题解:七子感念母亲,自责不能安慰母心。
原文译文注释凯风自南1,吹彼棘心2。
棘心夭夭3,母氏劬劳4。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5。
母氏圣善6,我无令人7。
爰有寒泉8?在浚之下9。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10,载好其音11。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
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
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
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
儿子纵然有七个,母亲仍是很劳苦。
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
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
1.凯风:和风。
一说南风,夏天的风。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凯之义本为大,故《广雅》云:‘凯,大也.’秋为敛而主愁,夏为大而主乐,大与乐义正相因."2.棘:落叶灌木,即酸枣。
枝上多刺,开黄绿色小花,实小,味酸。
心:指纤小尖刺。
3.夭夭:树木嫩壮貌。
4.劬(qú渠):辛苦。
劬劳:操劳。
5.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
6.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7.令:善。
8.爰(yuán元):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
9.浚:卫国地名。
10.睍睆(xiàn huǎn现缓):犹"间关",清和宛转的鸟鸣声。
诗经《凯风》原文、翻译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凯风》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语】:凯风自南,①和风吹来自南方,吹彼棘心。
古诗凯风翻译赏析《凯风》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全文如下: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痊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前言】《凯风》出自《诗经·邶风·凯风》,先秦时代邶地华夏族民歌。
全诗四章,每章四句。
关于《凯风》的主题,说法不一,一说赞美孝子,二说七子孝事其继母,现代闻一多认为这是一首“名为慰母,实为谏父”的诗。
【注释】⒈凯风:和风。
一说南风,夏天的风。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凯之义本为大,故《广雅》云:‘凯,大也’秋为敛而主愁,夏为大而主乐,大与乐义正相因"⒉棘:落叶灌木,即酸枣。
枝上多刺,开黄绿色小花,实小,味酸。
心:指纤小尖刺。
⒊夭夭:树木嫩壮貌。
⒋劬:辛苦。
劬劳:操劳。
⒌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
⒍圣善:明理而有美德。
⒎令:善。
⒏爰:何处;一说发语词,无义。
⒐浚:卫国地名。
⒑睍睆:犹"间关",清和宛转的鸟鸣声。
一说美丽,好看。
黄鸟:黄雀。
⒒载:传载,载送。
【翻译】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酸枣小树苗。
树苗长得茁又壮,母亲养子多辛劳。
和风吹自南方来,吹拂枣树长成柴。
母亲贤惠又慈祥,我辈有愧不成材。
泉水寒冷透骨凉,就在浚城墙外边。
养育儿女七个人,母亲养育多辛劳。
清脆婉转黄鸟叫,清脆婉转似歌唱。
养育儿女七个人,无谁能安母亲心。
【赏析】邶国原本是商纣王之子武庚的封国,后来并入卫国。
邶国在朝歌地区,今河南淇县一带。
朝歌原为殷商的首都,叫做“牧野”或“沬(妹)邦”。
武王灭殷、占领朝歌后三分其地。
朝歌北部是邶、东部是鄘、南部是卫。
邶风是邶国的风土之音,也就是汉族民间歌谣。
“风”用曲折、机巧的方法来进行劝谏,能起讽刺和教化作用。
诗歌的作者是一般老百姓,因年代久远和几经多人口头传诵,已难以考证。
母爱是人的天性,母爱是无法磨灭和改变的亲情。
歌颂、赞美母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凯风【原文】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注释】(1) 凯风:和风。
一说南风,夏天的风。
(2)棘心:棘木之心,一说棘木的纤小尖刺。
棘,即酸枣,落叶灌木,枝上多刺,果实小而味酸。
(3)夭夭:树木柔嫩貌。
(4)母氏:母亲。
(5)劬〔qú〕劳:操劳,劳苦。
(6)棘薪:可以当做柴火的棘木。
(7)圣善:明理贤善。
(8)令人:品德美好的人。
(9)爰〔yuán〕:句首发语词,无实义,一说何处。
(10)浚〔jùn〕:春秋时卫国邑名,在今河南省。
(10)睍睆〔xiàn huǎn〕:形容鸟声清和圆转,一说形容鸟色美好。
(11)载〔zài〕:传载,载送。
【译文】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
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
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长。
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
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
黄雀婉转在鸣唱,悦耳动听真嘹亮。
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亲不应当。
【解读】此诗以凯风吹彼棘心开篇,把母亲的抚育比作温暖的南风,把自己弟兄们小时候比作酸枣树的嫩芽,“丛生的”小嫩芽之所以能够健康成长,全是母亲大人辛勤哺育的功劳。
七个儿子一个一个长大成人(材)了,母亲的大恩大德,堪称圣善,儿子却是不孝儿,这就是自责自称,总嫌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与母亲的养育之恩相比,还差得很远很远,无以为报。
从第三章开始,作者又以寒泉比母,以黄鸟比子,作进一步的自我批评。
寒泉也成为母爱的代称。
寒泉在地下流淌,滋养浚人。
母亲生养弟兄七人,至今还如此劳苦,让作儿子的如何心安?黄鸟鸣叫得清丽婉转,尚且如此悦耳动听,为什么七个儿子却不能抚慰母亲那颗饱受孤苦的心呢?诗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比喻母养七子。
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