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课外文言文专题 新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13
2019年上海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分类汇编崇明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XXX弃酒XXX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
XXX后至,XXX举觞以饮之,XXX半弃酒。
XXX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理可乎?”XXX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
”XXX笑曰:“仲父起。
.就坐。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臣计弃身不如弃酒()(2)就坐()..12.“XXX半弃酒”是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4)13.对结尾句中“笑”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对XXX言语的认同。
B.对XXX做法的理解。
C.对XXX用意的赞许。
D.对XXX胆小的嘲笑。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2(12分)11.(4分)⑴盘算⑵座,座位12.(4分)制止酒后(喝多了酒)失言而招致杀身之祸。
13.(4分)D黄浦(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XXX说日XXX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XXX问XXX 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③④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XXX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嫡。
.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XXX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节选自《世说新语》)【说明】①XXX:XXX长子XXX,长大继位后为明帝。
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地点地,此时的洛阳被匈奴占据。
③东渡意:即晋王朝东迁的原委。
据记录,匈奴攻占洛阳后,又攻占长安并灭掉西晋。
XXX不得不在建康(今南京)重修晋朝,史称东晋。
因此不论是洛阳照旧长安,关于XXX而言都是快乐难返之地。
④居然:此处说明为认识打听分明,显然。
11.说明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具以东渡意告之()(2)元帝异之()..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你觉得长安假如和太阳比一样远吗?B.你认为长安与太阳比,哪一个更远?C.你感觉长安怎么会像太阳那样远呢?D.你认为从长安远看太阳,像什么呢?13.XXX虽只“数岁”却分歧凡响。
课外文言文专题宝山嘉定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12分)子奇治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
既而悔之,遣使追。
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齐君使.治阿()(2)遣使.追()(3)乃起兵.击之()(4)以私兵.战()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思。
(2分)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阿县大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14.根据选段内容,推测与“遂败魏师”原因无关的一项是()(2分)A.子奇善于听从长者的建议。
B.子奇拥有料事如神的本领。
C.子奇得到民众的拥戴。
D.子奇得到齐君的信任。
答案:11.(1)派遣(2)使者(3)军队(4)兵器(4分,每空1分)12.凭借老者的智慧,由年轻的人决断政事,一定能管理好阿县(2分)13.发展农业救济穷人(4分)14.B(2分)崇明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冯异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
有人上章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
”光武帝以章示异。
异上书谢,诏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诮大司马以下,称异功若丘山,今人咸知异之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困谗口矣。
【注释】①冯异:人名,汉代名将。
文言文阅读及参考译文【西城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世主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
昔楚庄王即位,乃.退僻邪而进.忠正,能者任事。
当是时也,宋郑无道,庄王围宋伐郑,诸侯说服。
庄王归,过申侯之邑。
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曰:“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臣敢请罪。
”庄王喟然叹曰:“非子之罪也。
吾闻之曰,其君贤君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师者,伯;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
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①,不谷恐亡无日也。
吾闻之,世不绝贤。
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
若吾生者,何以食为.?”故庄王思得贤佐,日中忘饭,谓先寤.所以存亡,此先醒也。
昔宋昭公出亡,至于境,喟然叹曰:“呜呼!吾知所以亡矣。
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
吾发政举事,朝臣千人,无不曰吾君圣者。
吾外内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
吾困宜矣。
”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昼学道而夕讲之。
二年美闻于宋,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
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此后醒者也。
昔者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谏臣诘.逐,晋师伐之。
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
”御者乃进清酒。
曰:“吾饥而欲食。
”御进腶脯粱糗。
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
”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
”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
”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臣愿谏,恐先虢亡。
”虢君作色而怒,御谢.曰:“臣之言过也。
”为闲,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
”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乃.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
”虢君喜,据轼而笑曰:“嗟!贤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自易,逃行而去,君遂饿死,为.禽兽食。
此已亡矣,犹不寤所以亡,此不醒者也。
(取材于汉·贾谊《新书·先醒》)【注】①不谷:诸侯自称的谦辞。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历下区二模(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共8分)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①闻其名,将推毂②之,召诣行台③白④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⑤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
湜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选自《宋史·侯蒙传》)【注释】①黄湜(shí):人名。
②推毂(gǔ):荐举。
③行台: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所。
④白:禀告。
⑤行:巡视。
9.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2分)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
11.侯蒙年少时“急义好施”,是(1)之人。
为官后,转运使黄湜“欲翻致其罪”,却发现“无一疵可指”,通过(2)(写作手法)表现了侯蒙(3)的特点。
(3分)9.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评分意见】本题2分。
只画1处,画错或者多画均不得分。
10.之后发现没有一点瑕疵可指摘,这才以宾客之礼接见他。
【评分意见】本题3分。
两个分句翻译正确各得1分,语言通顺1分。
“既而”译为“不久(后)”、“随后”、“之后”“后来”皆可。
“始”译为“才”,若译为“开始”不得分。
11.(1)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乐于助人等)(2)侧面描写(3)秉公执法(公正无私,办事能力强等)【评分意见】本题3分,每空1分。
第一空和第三空意思对即可【评分细则】(1)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乐于助人、大方、仗义等也可,只答善良\等不得分)(2)侧面描写(衬托也可,只答对比、反衬不得分)“衬托“等关键性词语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3)秉公执法(公正无私,办事能力强,做事严谨等也可,只答清廉、关心百姓等不得分)【参考译文】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
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之事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
文言文【西城二模】(三)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16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乙】董宣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1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②。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
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公主即还宫诉帝○3,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4持之,使宣叩头谢主。
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⑤出。
”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五》)【注】○1[苍头]奴仆。
○2[骖乘]古代乘车时居右边陪乘的人,其任务在于随侍尊者。
③[帝]指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
湖阳公主是他的姐姐。
○4[小黄门]泛指宦官。
○5[强项令]硬脖子县令。
强,硬。
项,脖子。
14.下面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A.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B.使宣叩头谢.主长跪而谢.之C.公将鼓之.欲棰杀之.D.何.以战欲何.言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2019年初三二模专题:课内文言文宝山区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将尉:押送戍卒的军官B.都尉:次于将军的军官C.守丞:保卫都城的军官D.三老:掌管教化的乡官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3分)广故数言欲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0.陈涉一番话想达到的最终目的是()。
(3分)A.提醒大家下雨天会导致误期。
B.鼓动大家争当开国英雄。
C.告诫大家守城会是死路一条。
D.激励大家起义反抗暴政。
8.(3分)C9.(3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10.(3分)D青浦区出师表(节选)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019年上海市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课外文言文1、奉贤区: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①尝在秦王②幕府。
上怜之,欲听还旧任。
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③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
”上欣然纳之。
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④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注释】①陈:陈述。
②秦王:唐太宗李世民。
他在称帝前被封为秦王。
③中外:宫内、宫外的故人。
④四海:整个国家。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2)足使为善者惧()11.下列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大臣坚持像这样秉公执法,我怎么敢违背他呢?B.大臣都坚持这个观点,我怎么敢违反原则呢?C.大臣坚持像这样秉公执法,我怎么敢违反原则呢?D.大臣都坚持这个观点,我怎么敢违背他呢?12.从文中看,唐太宗“怜之”的原因是“”,“纳之”的表现是。
(3分)13.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口口口口口口口口(8个字以内)(2分)参考:1.犯……罪让2. C3.尝在秦王幕府,告诉虎相寿不能徇私的原因并打发他离开4.如:治国不私故人,唐太宗不得私,唐太宗不私故人2、静安区李泰伯改字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既成,以示李泰伯。
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
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
”公瞿然,握手扣之。
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颔首,殆欲下拜。
【注释】①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
②瞿然:惊讶的样子。
③握手,拱手。
扣:询问。
④溥大。
⑤凝:注意力集中。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必将名世()(2)某妄意易一字()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李泰伯把记和赞词读了三遍,不停地感叹其韵味。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精选汇编虹口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柏乡知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①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柏乡,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②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注释】:①推毂(gǔ):举荐。
②疵:缺点或过失。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⑴进士及.第()⑵召诣.行台白事()12.下列对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通过翻阅文书寻找侯蒙获罪。
B.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翻开文书案卷导致侯蒙获罪。
C.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侯蒙获罪。
D.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到达侯蒙获罪。
13.侯蒙及第后的故事表现出他是个、的人。
(4分)11⑴及,达到。
⑵诣,到12C13公正严明正直无私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郑人爱鱼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
鱼新脱网罟①之苦,惫甚,浮白而喁②。
逾旦,鳍尾始摇。
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麦而食③,复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
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
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
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注释】①罟(gǔ):捕鱼的网。
②喁(yó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
③糁(sǎn)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得鱼即生.之(2)郑人掬而观.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该听取有些人的话B.郑人才开始后悔没有听取那个劝告人的话C.郑人开始后悔不用或不听别人的话D.郑人才悔恨听有些人的话是错误的13.郑人哪些行为直接导致了“鱼皆磷败以死”的结局?作者借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是什么?(4分)11.(1)养活(2)仔细看12.B13.用水盆养鱼,鱼生存空间小,又每天玩弄鱼统治者不能口称爱民,实际将民众当成自己的玩物,随意摧残。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精选汇编虹口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柏乡知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①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柏乡,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②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注释】:①推毂(gǔ):举荐。
②疵:缺点或过失。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⑴进士及.第()⑵召诣.行台白事()12.下列对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通过翻阅文书寻找侯蒙获罪。
B.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翻开文书案卷导致侯蒙获罪。
C.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侯蒙获罪。
D.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到达侯蒙获罪。
11⑴及,达到。
⑵诣,到12 C13 公正严明正直无私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郑人爱鱼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
鱼新脱网罟①之苦,惫甚,浮白而喁②。
逾旦,鳍尾始摇。
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麦而食③,复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
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
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
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注释】①罟(gǔ):捕鱼的网。
②喁(yó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
③糁(sǎn)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得鱼即生.之(2)郑人掬而观.之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该听取有些人的话B.郑人才开始后悔没有听取那个劝告人的话C.郑人开始后悔不用或不听别人的话D.郑人才悔恨听有些人的话是错误的13.郑人哪些行为直接导致了“鱼皆磷败以死”的结局?作者借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是什么?(4分)11.(1)养活(2)仔细看12.B13.用水盆养鱼,鱼生存空间小,又每天玩弄鱼统治者不能口称爱民,实际将民众当成自己的玩物,随意摧残。
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满分120】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在方格内。
(2分)新西兰麦肯齐盆地的特卡波镇,以拥有全球最干净、最壮观的星空闻名遐迩。
那里没有光彩夺目的霓虹灯,更不燃放绮(▲)丽xuàn(▲)烂的焰火。
晴夜,满天繁星静谧(▲)而璀càn(▲),到过那里的访客,仰望星空,无不对宇宙的伟大肃mù(▲)心存敬畏。
(潘益大《为孩子找回失去的星空》)2.选出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
(3分)【▲】【▲】A.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
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B.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
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D.宋江和林冲率梁山众英雄在忠义堂排定座次,“智多星”吴用、“神行太保”花荣、“立地太岁”阮小二、“小李广”戴宗等一百零八条好汉,依据所长,各就其位。
E.梁山泊好汉连战连捷,被活捉的高俅答应请朝廷前来招安。
宿太尉奏明情况,皇帝大怒,将几个奸臣痛骂一顿。
经过一番周折,宋江率军迎战辽军,走上了为朝廷出力的道路。
3、任选一幅哲理漫画为其配上蕴含生活道理的文字。
(2分)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3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5、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快递包装问题的解决需要消费者、电商商家、包装企业等全产业链上各主体共同努力。
学习资料专题课外文言文专题宝山嘉定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12分)子奇治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
既而悔之,遣使追。
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齐君使.治阿()(2)遣使.追()(3)乃起兵.击之()(4)以私兵.战()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思。
(2分)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阿县大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14.根据选段内容,推测与“遂败魏师”原因无关的一项是()(2分)A.子奇善于听从长者的建议。
B.子奇拥有料事如神的本领。
C.子奇得到民众的拥戴。
D.子奇得到齐君的信任。
答案:11.(1)派遣(2)使者(3)军队(4)兵器(4分,每空1分)12.凭借老者的智慧,由年轻的人决断政事,一定能管理好阿县(2分)13.发展农业救济穷人(4分)14.B(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冯异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
有人上章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
”光武帝以章示异。
异上书谢,诏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诮大司马以下,称异功若丘山,今人咸知异之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困谗口矣。
【注释】①冯异:人名,汉代名将。
②玺书: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③诮:责备。
④大司马:官名1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1)冯异定关中定(2)号为“咸阳王”12.对画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冯异上奏章谢罪B.冯异上奏章感谢C.冯异写私信谢罪D.冯异写私信感谢13.“必困谗口矣”中的“谗”指的是和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4.下列作为本文标题,最恰当一项是 (2分)A.光武帝知人善用B.光武帝不听谗言C.光武帝任人唯亲D.光武帝唯才是用答案:11. (1)平定(2)定国号或取名号(每格2分,共4分)12. A(3分)13. 说冯异有谋反之心(1分)想要分掉冯异的战功(1分)14. B(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①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
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②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
守之。
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
若遇盗,当来告令。
”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③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如言果得。
〖注释〗庵:,小草屋。
1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4分)(2)尝道.逢老母种葱者()(2)居.一宿而葱大失( )12.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张允济)担任武阳县令时,致力用德行训育百姓,百姓很怀念他。
B.(张允济)在武阳发布命令,必须用德行训诫下属,百姓很怀念他。
C.(张允济)担任武阳县令时,努力用德行训育百姓,百姓很接受他。
D.(张允济)在武阳发布命令,务必用德行叫诫下属,百姓很接受他。
13.第③段中最能概括本段内容的句子是(2分)14.“远近称之,政绩尤异”是从原文中抽出的句子,你认为它最恰当的位置是( )(3分)A.第①段后B.第②段第③段之间C.第③段后D.单独成第④段答案:11.(1)路,途(在路上)(2分)(2)停留(2分)12. A (3分)13. 武阳境内,路不拾遗(2分)14. D(3分) A(1分)金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王沂公①善为文辞,咸平②年间,状元及第,还青州故郡。
府帅闻其归.,乃命父老迎于郊。
公乃易.服,乘小驴,由他门入,谒太守。
守惊曰:“闻君来,已遣人奉迎,门司③未报,君何也为抵此?”王曰:“不才幸忝科第,岂敢烦郡守父老致迎,是重其过也。
故变姓名,诳迎者与门司而上谒。
”守叹曰:“君乃真状元矣!”(选自《能改斋漫录》,有删改)【注释】①王沂公:即宋朝的王曾,被封为沂国公。
②咸平:宋真宗的年号。
③门司:官府的门卫负责人。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府帅闻其归.()(2)公乃易.服()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怎么敢厌烦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加重我的过错的。
B. 怎么敢厌烦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重蹈我的过错的。
C. 怎么敢烦劳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加重我的过错的。
D. 怎么敢烦劳郡守父老相迎,这样会重蹈我的过错的。
13.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则小故事的主要内容。
(10字以内)(2分)14. 王沂公被称为“真状元”,不仅因为他“”,更在于他具有的品质。
(3分)答案11.(1)归来、回来、返回(2分)(2)更换、换(2分) 12.C (3分)13.王沂公低调避奉迎。
(或:王沂公回乡避奉迎。
王沂公低调回乡。
)(2分,写“王沂公回乡”得1分。
)14.善为文辞(1分)谦虚(或:谦逊、低调、不张扬)(2分)浦东新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
陆机赴假还洛,辎重甚盛。
渊使少年掠劫。
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
渊既神姿峰颖,虽处鄙.事,神气犹异。
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
过江,仕至征西将军。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虽处鄙.事 (2)作.笔荐焉12.从文中可知陆机是一个、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
(4分)13.不能成为戴渊从“不治行检”到到后来“仕至征西将军”的原因的一项是()(4分)A.有侠义之气B.有知遇之人C.有改过之心D.有神异之姿答案11.(1)鄙陋、无知(2分)(2)写、写作(2分)12. 爱惜人才、善于教育(每格2分,共4分)13.D(4分)奉贤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童寄者,郴州荛牧儿①也。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②,布囊其口。
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贼易之,对饮酒,醉。
一人去为市③,一人卧,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节选自柳宗元《童区寄传》)【注释】①荛牧儿:打柴放牧的孩子。
②反接:反背着手捆起来。
③为市:去做人口买卖,这里指寻找买主。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之虚所卖之()(2)得绝()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两个强盗互相交换了位置,面对面(一起)喝酒,醉了。
B.两个强盗轻视他,对付着喝酒,醉了。
C.两个强盗轻视他,面对面(一起)喝酒,醉了。
D.两个强盗互相交换了位置,对付着喝酒,醉了。
13.(1)童区寄逃脱的方法是:“”“”(2分)(2)下列对这个故事的启示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遇到危险要冷静。
B.遇到危险要假装弱小。
C.遇到危险要善于动脑。
D.遇到危险要勇敢面对。
答案11.(1)到,到……去(2分)(2)断(2分)12. C(3分)13.(1)“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1分)、“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1分)(多写或漏写都不得分)(2)B(3分)徐汇区(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3题(12分)艾子讲道于嬴博之间,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
一日讲文王羑里之囚,偶赴宣王召,不及竟其说。
一士怏怏返舍,其妻问之曰:“子日闻夫子之教,于归.必欣然,今何不乐之甚?”士曰:“朝来闻夫子说周文王,圣人也,今被其主殷纣囚于羑里,吾怜其无辜,是以深生愁恼。
”妻欲宽其忧,姑慰之曰:“今虽见囚,久当放赦,岂必禁锢终身?”士叹息曰:“不愁不放,只愁今夜在牢内难过活耳。
”(陆灼《艾子后语》)[注释]①赢博:指“赢”与“博”,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个城邑。
②羑里:古地名,又称羑都,为商纣囚禁周文王的地方。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齐鲁之士从.之者数十百人()(2)于归.必欣然()12.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今天为什么不高兴?B.今天为什么不高兴到哪里?C.今天哪里会不高兴呢?D.今天为什么那么不高兴?13.以下选项中对文中“士”的评价合理的两项是()()(4分)A.谦虚谨慎B.富有同情心C.迂腐僵化D.能言善辩答案11.(4分)(1)跟随,跟从(2)返回,归来12.(4分)D 13.(4分)BC黄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昔者纣为象著而箕子①怖,以为象著必不加于土硎②,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不羹菽藿③,则必旌④、象、豹胎;旌、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茨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
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居五年,纣为肉圃⑤,设炮烙⑥,登糟邱⑦,临酒池,纣遂以亡,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故曰:“见小曰明。
”【注释】①纣:殷纣王,箕子:纣的叔父。
②硎(xíng):盛菜羹的器具。
③菽藿:指一般的蔬菜。
④旌:牦牛③肉圃:肉像园子里的蔬菜一样多,故称储存肉的地方为圃。
⑥炮烙:烤肉的铜格,也是一种刑具。
⑦糟邱:酒糟堆成的山丘。
11.为文中加点的词,选择一项正确的解释。
(4分)(1)食.于茅茨之下A.饭B.粮食C.吃D.喂养(2)吾畏其卒A.士兵B.结局C.终止D.死亡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13.(1)最能概括本文内容的一项是(2分)A.象箸之忧B.箕子之言C.纣王之奢D.天下之祸(2)最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是(2分)A.俭以养德B.祸不单行C.变本加厉D.见微知著答案11.(4分)(1)C(2分)(2)B(2分)12.(4分)当年(从前)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箕子(见了)感得害怕。
(得分点:昔者、为、而、怖)13.(4分)(1)A(2分)(2)D(2分)静安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3分)①孙少述与王荆公①交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子今此去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②?”②及荆公当国,少述不以为意,数年不复相闻。
及荆公罢相,过.高沙,少述适在焉。
荆公过访,少述出见,执手相问劳苦,不虑.穷达,遂留荆公置酒作食,畅辨经学,抵暮乃散、荆公曰:“退即解舟③,无由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