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专项复习:数与代数(5)-比和比例
- 格式:doc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小升初数学常考十大内容比和比例202X年小升初数学常考十大内容比和比例:一、比的含义与性质比的含义:比较两个数(多个数)的大小关系。
比的性质:等比例关系、比例的乘方性质、比例的倒数性质等。
二、比的运算与化简比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比的化简:将比化为最简比及最简形式。
三、比例的表示与运算比例的表示:用冒号(:)、分数、百分数等形式表示比例关系。
比例的运算:分项、交叉、调整等运算。
四、比例问题解决比例问题的解决:根据已知条件设置等比关系,利用比例的性质解决问题。
五、整数的倍数与约数整数的倍数:一个整数能被另一个整数整除,则这个整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整数的约数:能整除该整数的正整数。
六、公约数与公倍数公约数:两个或多个整数的约数中,除了1以外还有其他公因数。
公倍数:两个或多个整数的倍数中,除了0以外还有其他公倍数。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七、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两个或多个数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
最小公倍数:两个或多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八、比例与图形比例与图形的关系:包括长度比、面积比、容积比等比例的关系。
九、加减换位运算法加减换位运算法:在求解带有等比关系的计算过程中的一种方法。
十、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202X年小升初数学常考的十大内容比和比例。
掌握好这些内容,对于小升初数学考试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希望你能够认真学习和复习这些知识,取得好成绩!。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专题汇编精讲精练专题13 比和比例(一)1、比的意义和性质⑴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⑵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⑶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⑷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⑸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⑴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⑵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⑶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⑴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⑵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小升初专题:比与比例对于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同学们来说,“比与比例”是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不仅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也为今后初中数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比与比例的奥秘。
首先,我们来聊聊“比”。
什么是比呢?简单来说,两个数相除就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比如说,6÷3 可以写成 6:3 的形式,“:”就是比号。
在比中,有前项和后项之分,6 是前项,3 是后项。
比是反映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比有一些重要的性质。
比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这就好比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几份,不管是分成 2 份还是 4 份,每一份所占的比例是不变的。
再来说说比例。
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例如,2:3 = 4:6,这就是一个比例。
在比例中,有内项和外项。
在 2:3 = 4:6 中,2 和 6是外项,3 和 4 是内项。
而且,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这是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重要依据。
比和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的应用。
比如说,我们在调配饮料时,如果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混合不同的成分,就需要用到比例的知识。
再比如,在地图上,会标明比例尺,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知道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关系,从而计算出实际的距离。
在做比与比例相关的题目时,有一些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方法。
一种常见的题型是化简比。
化简比就是把一个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比如 12:18,我们可以找出 12 和 18 的最大公因数 6,然后同时除以 6,得到 2:3,这就是最简整数比。
另一种题型是解比例。
比如,已知 3:5 = x:15,我们可以根据比例的性质,得到 5x = 3×15,然后解方程求出 x 的值。
还有一种题型是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比或者比例。
比如,小明有 10个苹果,小红有 15 个苹果,那么小明和小红拥有苹果数的比就是10:15,化简后为 2:3。
为了更好地掌握比与比例,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做练习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精选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比和比例小升初数学考试复习知识点众多,下面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分享的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比和比例,供大家参考!1.比的意义和性质(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专项训练5比和比例一、比的基本概念:比是数学中常用的比较大小的一种方式。
比是由两个数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的。
在比中,一个被比较的数或量称为被比数或者前项,另一个数或量称为比数或后项。
比数不能为零。
二、比的表示方法:1.用冒号:表示,如a:b,读作“a比b”。
2.用分数表示,如a/b,读作“a除以b”。
三、比的性质:1.同一比的前、后项成比例。
即若a:b=c:d,那么a/b=c/d。
2.等比关系具有传递性。
即若a:b=b:c,那么a:c。
3.比例中的比是相等的。
四、比的化简:化简比的过程就是寻找可以整除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并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这个公因数。
五、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比相等的关系。
四个数的比例可以表示为a:b=c:d,读作“a与b成比例,c与d成比例”。
六、比例的性质:1.若a:b=c:d,那么a:b=d:c。
2.若a:b=c:d,且b≠0,那么a/c=b/d。
3.若a:b=c:d,那么(a+c):b=(c+d):d4.若a:b=c:d,且c≠0,那么a/b=(a+c)/(b+d)。
七、比例的化简:化简比例的过程与化简比的过程类似,即寻找可以整除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并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这个公因数。
八、比例的应用:1.比例可以用来求未知量。
若已知a:b=c:d,且已知其中三个数,可以通过求解等式得到未知数。
2.比例可以用来做比较问题。
通过比的大小可以判断两种情况的大小关系。
3.比例可以用来做倍数问题。
如果两个数与一个数成比例,那么它们与这个数的倍数仍然成比例。
九、相似图形与比例:相似图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若图形ABC和XYZ相似,那么AB/XY=AC/XZ=BC/YZ。
十、总结:小升初数学中的比和比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后续学习中的基础。
比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比的化简方法都是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在应用方面,比和比例可以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包括未知量的求解、比较问题以及倍数问题。
小升初数学3.5比和比例五比和比例1.比的意义和性质(1)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 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 正比例和反比例(1) 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小升初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
以下是小升初数学中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点:
1. 比的概念:比是两个数或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表示,用冒号(:)或分数形式表示,比的两个数或物体叫做比的两个项。
2. 比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幂运算都可以用在比的运算中,比的运算必
须保持两个项之间的比值不变。
3. 比的性质:如果两个比相等,那么它们的对应项相等;如果两个比的两个项都乘以
同一个非零数,那么它们的比值不变。
4. 比例的概念:若两个比相等,就叫做比例。
比例通常用等号(=)表示。
5. 比例的性质:如果一个比例中的三个比中有一个是未知数,我们可以通过已知项求
出未知项。
6. 等比例的概念:如果两个比中的两个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叫做等比例。
7. 等比例的性质:如果一个比例中的两个比都是未知数,并且这两个比相等,那么这
个比例是等比例。
8. 比例的运算:比例的运算与比的运算相似,同样需要保持比例中各个项的比值不变。
以上是小升初数学中关于比和比例的主要知识点,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解决
与比和比例相关的问题。
2019年小升初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比和比例1.比的意义和性质(1)比的意义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小升初备考:数学比和比例知识点1.比的意义和性质〔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