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血76例患者临床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四逆四物汤对阴阳两虚型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作者:曹金竹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6年第01期【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分析四逆四物汤对阴阳两虚型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方法:对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所收治的90例患有阴阳两虚型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的患者编号,统计学随机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各45例。
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口服四逆四物汤治疗,对照组口服妇复春胶囊治疗。
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三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13例,有效27例,无效5例,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88.8%;对照组患者治愈7例,有效21例,无效17例,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62.2%。
两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四逆四物汤口服治疗对缓解阴阳两虚型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围绝经期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四逆四物汤;围绝经期;阴阳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
多发生于45~55岁,大多数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1]。
人工绝经者往往在手术后2周即可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术后2个月达高峰,可持续2年之久。
多数妇女出现的临床症状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行纠正性调控,个别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明显,需要适当应用药物进行治疗,西医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激素代替疗法,一般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激素的长期使用会较明显的加重肝脏负担,使患者罹患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可能大大增加[2]。
中国医学认为本病(更年期综合征)是由肾气渐衰,冲任亏虚,天癸将竭,精血不足,阴阳平衡失调,脏腑气血不相协调所致。
强调调养以固肾为主,兼以疏肝腱脾。
传统中药四逆四物汤在治疗阴阳两虚型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分析重要四逆四物汤对阴阳两虚型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研究进展【摘要】目的:通过四物汤对50例月经不调患者的的治疗,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将者50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分组治疗,a组25例进行西药治疗,b组25例进行四物汤治疗,将a、b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a组患者,服药后症状缓解,月经周期1个月以上者4例;服药后症状缓解,月经周期1个月以下8例;服药后症状无明显变化者13例。
b组患者,服药后症状缓解,月经周期在3个月以上者为治愈,21例;服药后症状好缓解,月经周期在3个月以下者为好转,3例;服药后症状无明显变化者为无效,1例。
结论:月经不调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月经不调有着独特的优势,作为补血调经第一方的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月经不调;四物汤;活血化淤月经不调是指妇女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质等的改变。
临床上常见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多或少,即月经不调的现象。
月经不调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月经周期异常,以月经后期多于月经先期,青春期、绝经期发病率高于生育期。
而四物汤从宋代起就广泛应用于妇产科临床,经过元代、明代的医家进行进一步的引申发展,至今更加广泛运用于临床,甚至被称为妇科之圣方,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基础方,基本所有的月经不调都可以通过四物汤来实现治疗目的。
本文就通过对50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对比治疗,进行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的分析,将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进行了分类和归纳,回顾了四物汤的源流和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是我院门诊病例,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其中a组25例接受西药治疗,b组25例接受四物汤治疗。
1.2典型病例李某,女,26岁,2011年8月就诊,自诉月经错后7~30天,症状持续半年之久,且伴有腹胀腹痛,血色暗有块,舌暗有瘀点、瘀斑、脉涩。
方用: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2g,当归10g,川芎6g,三棱3g,莪术3g,川牛膝15g,益母草30g。
围绝经期子宫出血85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自2009年5月份至2012年3月份收治的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85例。
结果 85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9-56岁,平均年龄为476岁,其中功能性子宫出血49例(576%),妇科疾病16例(188%),血液系统疾病11(129%),其他9例(106%),有10例在接受超生检查时发现异常,后又接受宫腔镜检查,发现无1例有器质性病变。
结论绝经期子宫出血的病因以功血为多,但是需要仔细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同时子宫内膜增生也是引起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在该病的临床诊断中,主要以诊刮结合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为主。
近年来,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关键词】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原因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8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65-01围绝经期又称绝经过渡期,俗称更年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一般是从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的时期,也有历时长达10年以上的。
这个时期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一般无排卵,此其雌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大,所以此期常见子宫出血,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甚至癌变。
[1]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以及出血方式超出了正常范围的都属于子宫异常出血。
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发生在为绝经期的子宫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最为常见。
[2]对我院妇产科自2009年5月份至2012年3月份收治的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8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今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自2009年5月份至2012年3月份收治的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的85例患者,所有85例均已婚,年龄39-56岁,平均年龄为476,患病时间最短19天、最长5年,初潮13-19岁,平均161岁,行经28-37年。
围绝经期功血治疗临床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血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2006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180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诊刮组、安宫黄体酮组、妈富隆组),观察和随访三组患者,三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三种方法对围绝期功血患者均有效,但妈福隆组疗效优于前两组且药物副反应小。
结论:诊刮术后联合妈福隆规律用药,能相互取长补短治疗围绝经期功血。
【关键词】围绝经期;功血;治疗方法;妈富隆;安宫黄体酮【中图分类号】r7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529-0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病率约为妇科门诊患者的10%[1],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妇女是功血的多发人群,笔者将三种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作出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180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平均年龄46.5岁,表现为无排卵性功血,主诉均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经过全血细胞分析、肝肾功、b 超及其他常规检查,排除妇科器质性病变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疾病,所选患者要求一般情况好,血压均在正常范围(120/80mmhg),血红蛋白≥80g/l,肝功能正常,无其他合并症,阴道出血时间10d~2个月不等,b超检查子宫内膜,(6~2.2)mm。
随机分为三组(单纯诊刮组、安宫黄体酮组、妈富隆组),观察和随访三组患者,三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将180例无排卵性功血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60例,全部患者实施诊断性刮宫术,术后内膜常规送病检,7d后出示病理诊断结果。
1.2 方法三组患者经诊断性刮宫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3d,多数患者出血停止,部分仍有少量出血者加服安络血5mg,3次/d至出血停止。
安宫黄体酮组刮宫后第15 天开始口服安宫黄体酮片8mg/d,连服10 天后停药,让子宫撤退性出血;出现撤退性出血第15 天开始重复用药。
四物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血76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四物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47例。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1例, 患者均给予给予支持和抗贫血治疗,此外治疗组采用四物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并观察疗效和止血时间。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止血时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四物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应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较理想的方案。
【关键词】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四物汤;疗效功能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 uterine bleeding,DUB)简称功血,是指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失常而非生殖器官本身的器质性病灶或全身疾病所引起的不正常子宫出血。
多发生于44~55岁的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功血多系无排卵性功血,主要表现为无规律性子宫出血,常导致不同程度贫血、继发感染,精神负担过重,甚至切除子宫,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1、2]。
临床实践证实,中医中药治疗该病有明显优势。
四物汤是临床常用的经典补血名方,我科采用四物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确诊的147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年龄40~52岁,平均45.2±12.3岁;出血天数14~42天,平均31天;初次就诊例数21例;伴贫血患者14例。
对照组71例,年龄41~509岁,平均46.4±10.6岁;出血天数16~41天,平均34天;初诊例数83例;伴贫血者62例。
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四物汤调节月经周期治疗虛性闭经60例分析四物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当归、熟地黄、白芍和川芎四味药物组成。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四物汤可以调节月经周期、治疗虚性闭经等妇科疾病。
本文将对使用四物汤治疗虚性闭经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
一、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了60例患有虚性闭经的女性患者,年龄在18岁到40岁之间,均为初诊患者,排除了严重心脏、肝肾功能不全、精神性疾病等疾病的患者。
1.2 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接受四物汤治疗,方剂组成为当归12克、熟地黄12克、白芍12克、川芎8克。
每日水煎服,连续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采用中医临床症状和月经周期的改善情况作为疗效评定标准。
具体标准为:显效,治疗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闭经症状明显缓解;有效,治疗后月经周期有所改善,闭经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后无明显改善。
1.4 数据统计对疗效显著的患者进行了随访调查,统计了治疗后的月经周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二、研究结果在60例患者中,显效4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达到100%。
其中治疗3个月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的患者占85%,闭经症状减轻的患者占15%。
2.2 随访调查结果在随访调查中,发现疗效显著的患者在停药后仍然保持了正常的月经周期,闭经症状未出现复发。
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
2.3 分析讨论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注意的是,虚性闭经患者的病因复杂,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状况、生活作息习惯等因素,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选择合适的中药治疗方案。
患者在接受中药治疗时,应遵医嘱,定期复诊,不自行增减药物使用剂量。
四、结论四物汤调节月经周期、治疗虚性闭经方面的疗效值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通过本次研究的分析,希望能为四物汤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也希望能够促进中医药在妇科疾病治疗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四物汤调节月经周期治疗虛性闭经60例分析四物汤是中医治疗虚性闭经的经典方剂之一,据说可以调节月经周期,治疗虚性闭经。
本文通过对60例患者的四物汤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四物汤在治疗虚性闭经中的临床疗效。
一、患者基本情况本次研究选取了60例患有虚性闭经的女性患者,年龄在18-35岁之间。
患者在入组前都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B超检查和血常规检查,确诊为虚性闭经后纳入研究。
二、四物汤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四物汤治疗。
四物汤的处方为:当归15克、熟地15克、川芎12克、白芍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治疗周期为3个月,每月1剂,连续治疗3个月。
三、治疗效果评估在治疗期间,我们每月对患者的月经周期进行了跟踪观察,并记录了患者的月经来潮情况、经量和经期痛经情况等。
我们也观察了患者的身体状况、情绪变化和生活习惯。
四、结果分析经过3个月的治疗,60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的月经周期得到了明显的调节,月经来潮正常,经量适中,经期痛经症状减轻或消失。
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还有10例患者的月经来潮虽然没有完全规律,但比治疗前有所好转。
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8.3%。
五、讨论四物汤在治疗虚性闭经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四物汤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月经周期,改善虚弱体质,增强体内气血循环,促进子宫内膜的再生,从而治疗了虚性闭经的根本原因。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四物汤在治疗虚性闭经时有一定的优势,即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且患者易于接受。
六、结论通过对60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四物汤可以有效治疗虚性闭经。
我们也要认识到,本次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研究样本相对较少,且未进行对照组的比较研究。
我们仍需进一步加大研究样本量,开展更多临床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四物汤在治疗虚性闭经方面的疗效。
四物汤作为中医治疗虚性闭经的经典方剂,在临床实践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为四物汤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四物汤调节月经周期治疗虛性闭经60例分析【摘要】这篇文章通过对四物汤调节月经周期治疗虛性闭经60例的分析,探讨了其临床效果及机制。
在正文部分中分析了四物汤的药物组成及作用机制,以及其在调节月经周期及治疗虚性闭经中的应用情况和注意事项。
结果显示,四物汤在60例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对于虚性闭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结论部分总结了四物汤调节月经周期治疗虛性闭经的临床疗效,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虚性闭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为四物汤的应用提供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四物汤、月经周期、虚性闭经、治疗机制、临床效果、患者、注意事项、疗效、进一步研究。
1. 引言1.1 四物汤调节月经周期治疗虛性闭经60例分析的背景四物汤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药方剂,由熟地黄、川芎、白芍和当归组成。
传统认为,四物汤可以调节月经周期,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痛经,并在一定程度上治疗虚性闭经。
虚性闭经是指由于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的月经不调或闭经。
近年来,四物汤在治疗虚性闭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受到了广泛关注。
针对四物汤调节月经周期治疗虚性闭经的临床效果,我们对60例患者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四物汤的药物组成及作用机制、调节月经周期的治疗机制进行研究,我们希望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总结出治疗虚性闭经的注意事项,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四物汤调节月经周期治疗虚性闭经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通过本次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四物汤在治疗虚性闭经方面的潜力,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促进患者的康复与健康。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收集和分析60例患有虚性闭经的女性患者的临床数据,探讨四物汤调节月经周期治疗虚性闭经的效果及机制。
具体目的包括验证四物汤在改善患者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稀少或闭经等症状方面的疗效,总结四物汤在治疗虚性闭经中的应用情况,评估四物汤治疗虚性闭经的临床效果,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6例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围绝经期功血)的预后效果,为围绝经期功血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6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地屈孕酮片治疗的对照组以及加用固冲汤治疗的观察组,各38例。
对比2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激素水平、月经指标。
结果:观察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激素水平以及月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组间不良反应对比,P>0.05。
结论:围绝经期功血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明显提高治疗预后效果,具有联合应用价值。
【关键词】围绝经期功血地屈孕酮片固冲汤不良反应激素水平围绝经期功血是多种因素导致的女性疾病,患者有月经量增多、时间延长等表现,病情进展中会诱发贫血问题,直接影响日常生活以及工作[1]。
针对围绝经期功血一般采取地屈孕酮片达到改善患者子宫内膜持续性增生、调节月经周期的效果,但是治疗效果有限。
近年来,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开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且安全性、有效性显著。
基于此,本文就我院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为例,总结中西医联合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对象选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总计76例。
纳入标准:(1)围绝经期功血患者;(2)近期无相关治疗史;(3)患者知情参与。
排除标准:(1)心血管重大疾病患者;(2)肝肾功能器官疾病患者;(3)中途退出实验患者。
进行随机分组,各38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区间40-55岁,均值(43.05±2.05)岁;病程区间6-15个月,均值(8.50±2.50)个月;出血时间区间10-40d,均值(25.50±2.50)d。
观察组:患者年龄区间42-53岁,均值(44.20±1.80)岁;病程区间5-13个月,均值(8.20±2.20)个月;出血时间区间12-40d,均值(25.30±2.20)d。
四物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血76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四物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应用及疗效。
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47例。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
例和对照组71例, 患者均给予给予支持和抗贫血治疗,此外治疗组采用四物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并观察疗效和止血时间。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止血时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四物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应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较理想的方案。
【关键词】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四物汤;疗效
功能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 uterine bleeding,dub)简称功血,是指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功能失常而非生殖器官本身的器质性病灶或全身疾病所引起的不正常子宫出血。
多发生于44~55岁的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功血多系无排卵性功血,主要表现为无规律性子宫出血,常导致不同程度贫血、继发感染,精神负担过重,甚至切除子宫,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1、2]。
临床实践证实,中医中药治疗该病有明显优势。
四物汤是临床常用的经典补血名方,我科采用四物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确诊的147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年龄40~52岁,平均45.2±12.3岁;出血天数14~42天,平均31天;初次就诊例数21例;伴贫血患者14例。
对照组71例,年龄41~509岁,平均46.4±10.6岁;出血天数16~41天,平均34天;初诊例数83例;伴贫血者62例。
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进行诊断性刮宫,内膜病理检查均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器质性疾病;所有患者无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
1.2诊断标准
患者围绝经期功血中医诊断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妇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时间长短不定,有持续数日以至数十日不等,血量时多时少,出血常发生在短期停经之后,或伴白带增多、不孕等症状。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妇科疾病诊断标准》拟定。
患者排除标准: 经体格检查、妇科检查、b超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排除由妊娠、肿瘤、炎症、带环及全身出血性疾病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1.3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具体病情均给予支持和抗贫血治疗,若血红蛋白<60g·l-1者则给予输血治疗。
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四物汤加减,基本方:熟地黄1g,当归10 g,白芍10 g,川
芎6 g,每天1剂。
若阳虚为主加二仙丹温肾阳,阴虚为主加山萸肉、川断、菟丝子滋肾阴。
自出血第1天开始连服1个月, 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
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先以雌激素止血,血止后再根据周期给予妊马雌酮1.25mg·d-1,从月经第5天起连服20d;从第10天开始服安宫黄体酮8mg·d-1。
两药同时服完,共连服3个月经周期。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有关规定。
治愈:出血停止,或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伴随症状改善,3个月经周期内无复发;显效:出血停止或明显减少,伴随症状有明显好转,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有效:出血量减少,伴随症状有好转;无效:出血量及月经紊乱无改善,伴随症状无好转[3]。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在spss17.0统计软件包中处理。
两样本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的比较:
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76例,治愈46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71例,治愈28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16例。
治疗组1年后复发率为14.7%,而对照组1年后复发率为42.8%,见表1。
2.2两组痊愈和有效病例中的止血时间比较,两组比较无统计学
意义,见表2 。
3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异常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出现紊乱,经诊查后未发现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系统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月经不正常。
任何内外因素干扰了性腺轴的正常调节,均可导致功血[4]。
女子月经病之病机总以气血失调为本,或气滞或气虚,或血热或血瘀或血虚等,均与四物汤调理气血理论十
分吻合。
“四物汤为妇人之要药,而调经者,必以之为主”。
特别是在女性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卵巢内无卵泡成熟及排卵,并且对fsh、lh敏感性下降,体内虽有少量雌激素分泌但无黄体形成,无孕激素作用。
子宫内膜长期在雌
激素作用下发生增生期改变,使正常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间平衡关系失调[5]。
体内由于雌激素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下丘脑垂体功能亢进,使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卵泡刺激素a和黄体生成素分泌增多,受这种内分泌改变的影响,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本组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止血时间无明显差异。
四物汤具有补血养血的功能。
能够调整机体整体机能,缓解围绝经期症状。
改善激素平衡。
达到固崩止血,调理月经之目的。
中药比西药副作用小,其着眼于“证”,从调整全身脏腑的阴阳平衡着手,可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停药后复发率低。
四物汤经临床应用,
临床疗效确切,应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较理想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刘冬娥.女性围绝经期的生殖和病理变化[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8):473-474.
[2] 邓高王,王慧颖.中医学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认识和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9):663.
[3] 段凌云.妈富隆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0例[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23):3 148.
[4] 杨明会,窦永起,呼健,等.四物汤的临证用药配伍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 22(4): 286.
[5]林晓冰. 2种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比较[j]. 中国药房,2008,19(17):1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