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投资收益和风险
- 格式:pptx
- 大小:157.53 KB
- 文档页数:5
思维拓展第4讲《盈亏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盈亏问题的概念,掌握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盈亏问题的概念。
2. 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
3. 盈亏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盈亏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例引入盈亏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例:小明去商店买苹果,每斤苹果3元,他买了5斤,共支付15元。
请问小明买苹果的过程中,商店是盈利还是亏损?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理解盈亏问题的概念。
盈亏问题是指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价格、数量等因素的变化,导致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额问题。
(2)引导学生掌握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
解题方法: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是通过计算收入和支出的差额,来判断是盈利还是亏损。
如果收入大于支出,则为盈利;如果收入小于支出,则为亏损。
(3)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
例题1:小明去商店买苹果,每斤苹果3元,他买了5斤,共支付15元。
请问小明买苹果的过程中,商店是盈利还是亏损?解答:商店的收入为15元,支出为5斤苹果的成本,即5斤 3元/斤 = 15元。
收入等于支出,所以商店既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
例题2:小明去商店买苹果,每斤苹果3元,他买了5斤,共支付16元。
请问小明买苹果的过程中,商店是盈利还是亏损?解答:商店的收入为16元,支出为5斤苹果的成本,即5斤 3元/斤 = 15元。
收入大于支出,所以商店盈利1元。
3.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盈亏问题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盈亏问题的概念和解题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一些盈亏问题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盈亏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证券投资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证券投资学》(二)开设部门:金融学院(三)教学目的和要求:《证券投资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证券市场运行机制和投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和对外开放的逐渐扩大,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也日渐提高,《证券投资学》已成为很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有一些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也会选修投资类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证券市场的架构、交易工具、运作机制和运行规律,掌握证券投资的收益、风险之间的关系和有价证券的定价原理,熟悉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方法,为未来从事经济工作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希望教师在全面阐述西方成熟证券市场运作机制和运行规律的同时注意结合中国证券市场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关注中国的金融改革,同时要注重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课时数及分配表:(五)考核:1、考核形式:以闭卷考核为主,教师可安排平时考查。
2、试卷结构:可安排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概念题、计算题、简答题等。
(六)所用教材:《证券投资学》(第二版)霍文文编著高等教育2004年7月(七)参考书目:《投资学》(美)滋维·博迪等著机械工业2000年5月(八)讲授提纲:本提纲按照各章中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将对各个知识点的学习分为四个层次,学习要求依次为了解、熟悉、掌握以及重点掌握。
导论掌握投资的概念;熟悉证券投资与实物投资的概念和关系;熟悉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概念和关系。
第一章证券投资要素了解投资主体的含义;熟悉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目的和资金来源;了解机构投资者含义和特征;熟悉政府及政府机构、企业法人、金融机构的投资目的和X围;熟悉证券投资者与证券投机者的定义、区别;了解证券投机的作用。
熟悉有价证券、股票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股票的特征;了解普通股票、优先股、后配股、混合股的含义;掌握普通股股东的权利;熟悉股息的种类;了解优先股票的特征、作用、种类;了解股票按票面额形态分类、按投资主体分类、按上市地和投资者不同分类;掌握债券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债券按发行主体分类;熟悉债券按计息方式、按募集方式、偿还期、发行期、记名与否分类;掌握债券按市场所在地、按债券形式分类;熟悉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性质;了解证券投资基金的特征、与股票债券的区别;掌握证券投资基金按组织形式分类;掌握证券投资基金按基金可否赎回分类;熟悉证券投资基金按投资收益风险目标分类、按资金来源分类;熟悉证券投资基金按投资对象分类;了解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机构。
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投资学课程名称: 050131总学时: 54学时学分: 3学分一、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供投资学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理解: 投资的机会是什么, 如何确定投资的最佳组合, 以及在投资出现问题时怎样来处理。
该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投资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认识投资过程、投资环境、掌握有效市场、资本资产定价等理论以及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 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二、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 理解各种理论的基本假设、优缺点和相互关系。
2. 熟练掌握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
3. 熟练掌握投资组合收益与风险的衡量、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有效集、最优投资组合、分离定理、市场组合、资本市场线、证券市场线、无套利定价原理。
4. 了解主要的随机过程模型。
5.掌握投资的一般原理, 效用函数、确定性等价, 效用函数与均值-方差准则, 线性定价, 对数最优定价, 状态价格, 风险中性定价, Var。
6. 掌握投资业绩评价方法。
三、前修课程、后续课程前修课程: 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后续课程: 期货理论与实务、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四、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 以讲授为主、同时结合上机实验。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证券投资概述第一节投资的概念第二节证券投资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股份公司与股票第一节股份公司第二节股票概述第三节普通股股票与优先股股票第三章债券第一节政府债券第二节金融债券第三节公司债券第四章投资基金第一节投资基金概述第二节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第五章证券市场概述第一节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证券市场的作用第三节证券市场的构成第六章证券发行市场第一节证券发行市场概述第二节股票的发行与承销第三节债券的发行与承销第四节基金的发行第七章证券交易市场第一节证券交易市场的功能第二节证券上市第三节债券交易第八章证券价格的确定和投资收益第一节证券的价值第二节股票价格的确定第三节债券价格的确定第四节投资基金价格的确定第五节证券投资收益及收益率的计算第六节股票价格指数第九章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第一节证券投资宏观经济分析第二节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三节区域分析第四节行业分析第五节公司分析第十章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第一节技术分析概述第二节技术分析理论第三节技术指标分析第十一章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第一节风险与风险分类第二节风险的测量第三节投资组合效果第四节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第十二章证券市场的管理第一节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第二节证券市场法规体系第十三章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第一节投资组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马柯威茨模型的均值方差模型第三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十四章金融衍生证券第一节金融衍生证券概述第二节金融衍生证券的主要品种第三节金融衍生证券的交易与运作第四节金融衍生证券在我国的运用章次章节名称总计课时辅导练习课时1证券投资概述3 02股份公司与股票6 03债券3 04投资基金6 05证券市场概述3 06证券发行市场3 07证券交易市场3 08证券价格的确定与投资收益6 09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3010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6011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收益3012证券市场管理30说明: 本课程为学期课, 按每学期18教学周、 3 课时/周计算, 共 54课时。
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投资学课程名称:050131总学时:54学时学分:3学分一、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供投资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理解:投资的机会是什么,如何确定投资的最佳组合,以及在投资出现问题时怎样来处理。
该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投资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认识投资过程、投资环境、掌握有效市场、资本资产定价等理论以及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二、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理解各种理论的基本假设、优缺点和相互关系。
2.熟练掌握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
3.熟练掌握投资组合收益与风险的衡量、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有效集、最优投资组合、分离定理、市场组合、资本市场线、证券市场线、无套利定价原理。
4.了解主要的随机过程模型。
5.掌握投资的一般原理,效用函数、确定性等价,效用函数与均值-方差准则,线性定价,对数最优定价,状态价格,风险中性定价,Var。
6.掌握投资业绩评价方法。
三、前修课程、后续课程前修课程: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后续课程:期货理论与实务、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四、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以讲授为主、同时结合上机实验。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证券投资概述第一节投资的概念第二节证券投资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股份公司与股票第一节股份公司第二节股票概述第三节普通股股票与优先股股票第三章债券第一节政府债券第二节金融债券第三节公司债券第四章投资基金第一节投资基金概述第二节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第五章证券市场概述第一节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证券市场的作用第三节证券市场的构成第六章证券发行市场第一节证券发行市场概述第二节股票的发行与承销第三节债券的发行与承销第四节基金的发行第七章证券交易市场第一节证券交易市场的功能第二节证券上市第三节债券交易第八章证券价格的确定和投资收益第一节证券的价值第二节股票价格的确定第三节债券价格的确定第四节投资基金价格的确定第五节证券投资收益及收益率的计算第六节股票价格指数第九章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第一节证券投资宏观经济分析第二节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三节区域分析第四节行业分析第五节公司分析第十章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第一节技术分析概述第二节技术分析理论第三节技术指标分析第十一章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第一节风险与风险分类第二节风险的测量第三节投资组合效果第四节风险与收益的关系第十二章证券市场的管理第一节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第二节证券市场法规体系第十三章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第一节投资组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马柯威茨模型的均值方差模型第三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十四章金融衍生证券第一节金融衍生证券概述第二节金融衍生证券的主要品种第三节金融衍生证券的交易与运作第四节金融衍生证券在我国的运用章次章节名称总计课时辅导练习课时1证券投资概述3 02股份公司与股票6 03债券3 04投资基金6 05证券市场概述3 06证券发行市场3 07证券交易市场3 08证券价格的确定与投资收益6 09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3010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6011证券投资的风险与收益3012证券市场管理30说明:本课程为学期课,按每学期18教学周、 3 课时/周计算,共 54课时。
《证券投资学》教学大纲《证券投资学》课程内容简介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九章。
第一章证券投资对象;第二章证券投资场所;第三章证券价格与指数;第四章证券投资术语;第五章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第六章证券投资方式与流程;第七章证券投资基本分析;第八章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第九章证券投资策略与技术。
本课程主要研究股票、债券和基金的投资。
《证券投资学》课程使用教材本课程目前选用的教材是李国义、庞海峰编著的《现代证券投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年3 月出版。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学科与管理学科本科生教育用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研究生阅读资料和证券理论研究者的研究资料。
广大证券投资者也可以将此书作为参考资料。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特色1、主线突出,全课程以证券投资为主线。
2、集现代证券投资理论之大成,其中也包含了教师的研究成果。
3 、将境外证券市场的有关内容和与WTO 有关的内容适当地融入有关内容中。
4、实用性强,紧密靠近我国的证券市场。
5、有大量的计算内容《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地位《证券投资学》课程是金融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投资学专业、保险学专业、信用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的选修课程。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股票投资、基金投资和债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懂得证券投资的专业术语和基本规则;掌握证券投资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方法;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专业基础,也为学生进入证券市场进行投资实践提供入门向导。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前期课程本课程一般在第五学期开设。
其前期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和财政学《证券投资学》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一、《证券投资学》课程的重点证券价格与指数、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策略与技术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的难点证券价格指数和证券组合投资原理是本课程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