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校本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校本作业(六)年级(语文)(总分120分)第一部分阅读乐园(56分)(一)课内阅读A篇(21分)草原(节选)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
1.上面的文字节选自的《》,作者是第一位获得“”称号的作家,我还知道他写的《》、《》。
(5分)2.把短文补充完整。
(3分)3.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
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
(4分)3.“绿毯”指的是,“白色的大花”指的是。
如此美景会让我想起诗句“,,。
”(5分)4.这种境界是指。
(2分)5.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仿写一个排比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B篇(12分)狼牙山五壮士(节选)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选文记叙了的情景。
(2分)2.“这声音”指的是什么?从“这声音”里面你能够感受到五壮士的怎样的情怀? (3分)3.选文描写五壮士的表现时,用上了点面结合的写法。
1 山中访友第一课时一、字词大冲关。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唱和 (hè hé) 树冠 (ɡuān ɡuàn) 旋转 (zhuàn zhuǎn)蕴含 (yùn wēn) 湛蓝〔zhàn shèn〕栀子〔zhī zī〕2、依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隐蔽、偏僻的小路 ( ) 〔2〕道德高,名望重。
〔〕〔3〕很感兴趣地谈论。
〔〕〔4〕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3、以下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几位老人面对新建的街心花园津津乐道。
B.张老师从教三十多年,德高望重。
C.七十岁的爷爷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红润脸颜,真好似返老还童。
D.夜晚,站在楼顶远眺眼前的红旗大街,路灯点点,波光明灭。
二、阅读我能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概。
你好,〔〕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好像刻满了智慧。
你好,〔〕的白云!你雪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2〕选文采纳---、---- 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3〕文段第一句是-----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
〔4〕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1 山中访友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
1.推断下面两个句子所用修辞手法。
〔1〕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2〕突然下起雷阵雨,就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
语文校本六年级上册2 丁香结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爸爸的shūàn()上摆着一个插满丁香花的小瓶子,星星般的小花zhuìmǎn( )枝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dān bó(),散发着yōu yǎ( )的甜香,令人huǎng()若在梦里。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A.参.差(cēn)人参.(shēn)参.加(cān)B.负担.(dān)担.子(dàn)担.任(dān)C.刻薄.(bó)薄.弱(báo)薄.荷(bò)D.差.强人意(chā)差.不多(chà)参差.(cī)3.选词填空。
优雅幽雅(1)武夷山内环境(),山清水秀,云雾缭绕,让游客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2)天鹅像一个()的舞者,伴着清风在湖面上翩翩起舞。
4.“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中,“窥”和“探”字写出了丁香花怎样的情态?( )A.探头探脑B.妖娆多姿C.花开满枝头D.绽放得可爱5.下列对“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雨中的丁香格外妩媚,形态模糊。
B.雨中丁香如同写实派的画,线条柔美,非常细腻。
C.雨中丁香朦胧绰约,线条模糊,颜色交融柔和,优美如画。
D.着了水滴的丁香花,色彩仿佛会流动,有种朦胧、梦幻之美。
刺梅文轩窗台上那盆刺梅今年疯了,从元旦一直开到现在,这茬花瓣落了,那茬花骨朵儿又开了。
刺梅是一位退休回家的老师傅临走时送给我的,送我时花茎仅像一个“光杆儿司令”笔直地伫立在花盆里,看上去单调也可怜。
三年下来,刺梅倒是长得喜人了,最初的“光杆儿司令”已变成形影不离的一体“三姐妹”,枝叶虽不繁茂,但穿梭生长,起伏盘桓,点缀着结实的枝干,薄薄的宽宽的叶片显得肥实鲜嫩,衬着几朵玲珑的嫣红的灯笼坠,美极了。
枝干上丛生着约一寸长的刺棘,不能碰触,尖利无比,似是刺梅在有意保护自己。
语文校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1.根据下面描述的意境,写出合适的诗句。
(1)在风和日图的春天,我来到调水之流:看到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不禁吟通起朱熹《春日》里“,”的诗句。
春风徐徐,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处都是春天的景象。
此时此,我仿佛听到诗人在深情地吟通:“,。
”(2)我还知道其他描写春景的诗句:,。
2.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1)下列目的中,适合用浏览的阅读方法来实现的一项是()A.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B.对有启发的地方作批注C.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概要D.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2)妈妈新买了一台全智能洗衣机,还带有烘干功能,可是妈妈不太会用,她拿着洗衣机的用户手册,应该仔细阅读哪个部分?A.洗衣机安全注意事项及警告B.洗衣机使用说明C.洗衣机清洁和维护D.洗衣机保修政策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1)我能从“攒着”“”“”等词语感受到“我们”玩竹节人时的入迷。
(2)补充句子,体现小朋友观看时的入迷。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吸引了许多小朋友,他们围在熊猫馆的栏杆前观看。
你看,一个小朋友瞪大双眼,;另一个小朋友,还有一个小朋友。
4.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一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潭。
(1)语段中用加点部分分要点说明理由,好处是(2)模仿上面语段的写法,以“竞选班级劳动委员”或“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为话题写一段话。
教师评价:_________。
语文校本六年级上册28 有的人基础平台1.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摔垮(kuǎkuà) 尸首(sīshī) 下场(cháng chǎng) 不朽(xiǔqiǎo)2.下面句子中的引号的作用是什么?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表示引用。
B.表示强调。
C.表示否定、讽刺。
(1)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 )(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3)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B.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C.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D.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4.下面这副悼念鲁迅的挽联联,横线上应该填入的词语是()上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A.祝福B.野草C.呐喊D.故乡能力舞台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①这句话里两个“有的人”分别指和。
第一个“活”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第二个“活”充满了肯定和。
②这句话运用了的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2)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读了诗句,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名句,俯首甘为孺子牛。
拓展擂台6.课外阅读鲁迅先生记萧红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
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就问过:“这叫什么名字?屋中不生火炉,也冻不死?”第一次走进鲁迅先生的家里,是快接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房间稍微有一点暗。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鲁迅先生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发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
泰兴市新街小学六年级校本作业 (第13周)班级姓名一、古诗名句填空。
1、《浪淘沙》中,描写黄河的雄伟气势的诗句是, 。
2、《书湖阴先生壁》中,引用典故抒写诗人对山水的深情的诗句是, 。
3、《江南春》中写到了“莺啼”,你读过的古诗中也写到“莺啼”的诗句是, 。
二、中国文化常识填空。
《少年闰土》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句中的“五行”指的是、、、、。
你或你同学的名字里带有字,跟有关,由此推测有可能你或他的五行缺。
三、阅读感悟。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举例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哪些威胁?4、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心里话?写下来。
答案(第13周)一、 1、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二、金木水火土示例:鑫金金三、1、石油、煤炭、金属矿藏等资源不可再生,所以是有限的。
2、废水、废气、废物的随意排放,果皮纸屑的随意丢弃等。
3、比如得癌症的病人增多、土地沙漠化、地球变暖等。
4、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语文校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1.根据图片,写出相应的古诗。
【】代,。
,。
2.体会《穷人》塑造人物时的写作手法。
阅读《穷人》,抓住“桑娜将两个孤儿抱回家抚养”这个过程,体会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的善良。
这种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是()A.运用对比手法,理解人物形象。
B.关注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C.关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D.留意其他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曹)操教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
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3.阅读《三国演义》中"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片段,在正确说法后面画“√"。
(1)朗读这个片段,要注意读出关公豪气冲天的英雄气概。
( )(2)读关公“酒且斟下,某去便来”的话,语气要干脆响亮。
( )(3)读关公“出”“提”飞”上”“掷”等动作的词语,语音要重。
( )4.文中不正面描写关公与华雄打斗的场面,而写“其酒尚温”,这样的情节设置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好处?5.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突出了人物怎样的特点?读一读,选一选。
诸葛亮“空城计”: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A.重情重义B.沉着冷静,胆识过人C.昏庸无能6.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
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
我不敢朝这个年轻的战士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
但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
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1)“我”的矛盾心理包括( )①担心②痛苦③期盼④紧张A.①②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2)这个语段中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是( )A.做铺垫B.侧面烘托C. 首尾呼应D.正面描写7.小练笔。
语文校本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基础平台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郭.(guō) 花木成畦.(wā)B.排闼.(dà) 茅檐.(yán)C.莺啼.(tí) 九曲.(qū)D.八十寺.(sì) 颠簸.(pǒ)2.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括号里。
〔涯崖〕学海无()天()海角悬()峭壁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浪淘风簸.自天涯(簸:颠簸。
)B.水村山郭..酒旗风(山郭:山城,山村。
)C.南朝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D.书.湖阴先生壁(书:书信。
)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这两句诗既写了湖阴先生家的环境清静幽雅,又暗示了( )A.主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B. 主人高雅的生活情趣C.诗人孤独、寂寞的内心D. 诗人无所事事的生活5.下列关于《浪淘沙》(其一)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黄河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汹涌气势。
B.“如今直上银河去”说明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了传说中的银河。
C.“同到牵牛织女家”表达了诗人要和家人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的意愿。
D.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展开了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能力舞台6.课内阅读阅读杜牧的《江南春》,回答下列问题。
(1)全诗围绕“春”具体写了等景物来衬托美丽的春景。
(2)“千里”是采用(虚写实写)的方法,诗中的“”也是这样的用法,体现出。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江南特有的景物,使人印象深刻,留下美感。
B.本诗后两句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特别引人遐想。
C.本诗寥寥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拓展擂台7.课外阅读。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三单元校本作业(一)班级:____姓名:____等级:____一、积累小能手(根据语境写词语)。
小时候,我们总是用 bīng gùn ( )儿或 xiàng pí ( )来跟会做竹节人的人交换竹节人。
我最喜欢一个威风 lǐn lǐn ()、浑身gē da ( )肉的“壮汉竹节人了。
有了它,有时我会玩得忘了写作业,妈妈气得直 duò jiǎo ( )。
每当这时,我只好 jǔ sàng ( )地把它放在 chōu ti ( )里,继续写作业。
二、运用小标兵(单项选择题)。
1.下列横线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裂缝( fèng ) 鏖战犹酣(lù)B .豁开( huò) 赫赫伟绩( hè )C 咚锵( jiāng ) 虎视眈眈( dān )D .俨然( yǎn ) 一哄而散( hòng )2.“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对画横线的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术技能B .做事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C 本领,造诣D .素养3.下列句子中的画横线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这衣服上的纽扣设计真是别出心裁。
B .他就是当年那位叱咤风云的将军。
C .这本书写得津津有味,同学们都抢着看。
D .如果再不努力,你就会前功尽弃! ③竹节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B .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C .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D .我也凑过去,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5.下面对课文人物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课文中的老师是一个贪玩的老师,不让“我”玩,自己倒玩得开心。
B .课文中的老师是一个既有责任心又富有童趣的老师,他没收“我”的玩具,并不是反对“我”玩游戏,而是怕影响学习,才没收玩具的。
泰兴市新街小学六年级校本作业 (第14周)班级姓名文言文阅读:许仲平义不苟取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①人也。
尝暑中②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③啖④之,衡独危坐⑤树下自若⑥。
或⑦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⑧。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字词翻译】①怀之河内:怀州的河内。
②中:路过。
③争取:争相摘取。
④危坐:正襟而坐危:正。
⑤自若:安然如常、毫不动心。
⑥或:有人。
⑦非其有取之不可也:不是我拥有的东西去拿来是不可以的。
其:代词,自己。
⑧吾心独无主乎:我的心难道没有主人吗?独,难道,反问语气词。
【习题】一、实词解释:1、渴甚.,道有梨2、尝.暑中过河阳3、或问之.4、众争取啖.之二、句子翻译: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三、短文体现了许衡什么品质?对你有启示?四、给下面的句子标出正确的朗读停顿。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答案(第14周)【习题】一、实词解释:1、渴甚,道有梨甚:很、非常2、尝暑中过河阳尝:曾经3、或问之之:代词,指许衡。
4、众争取啖之啖:吃二、句子翻译: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只有许衡一个人端正地坐在树下,神情平静。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他说:“梨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三、短文体现了许衡什么品质?对你有启示?体现了许衡自律克己的良好品德。
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四、给下面的句子标出正确的朗读停顿。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语文校本六年级上册21 三黑和土地基础平台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土疙.瘩(gē) 耙.地(bā)B.闺.女(guī) 荞.麦(qiáo)C.逮.蝈蝈(dài) 打场.(cháng)D.蹚.水(tāng) 白霎.霎(shā)2.“耙得又平又顺溜”这个语句中“顺溜”的意思是什么?( )A.顺着溜走。
B.顺从听话。
C.通畅顺当,没有阻拦。
D.方向一致,有次序。
3.下列关于诗歌及作者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黑和土地》全诗透露出三黑的无奈与现实的悲凉B.《三黑和土地》用词雅致而富有文采,具有黄土地一样坦荡的气质C.《三黑和土地》的写作背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土地改革运动D.作者苏金伞的诗多从大众的生活和语言中取材,其最大的特点是华丽和深刻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1)运用“一…就…”这组关联词语让我们感受到农民拥有土地之后的。
用这组关联词语造句:(2)“活像旱天的鹅”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
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能力舞台5.课内阅读。
三黑和土地(节选)再买头小毛驴,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打完场赶着送公粮;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驮着老伴儿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看闺女,上东庄。
地里的蝈烟儿也叫得更欢。
(1)这首诗歌表达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多选)A.对丰收的渴盼之情。
B.热爱土地的思想感情。
C.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
D.对英雄的赞美之情。
(2)诗人以“三黑和土地”为题目,“三黑”是,“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
(3)三黑想到买头小毛驴首先要干什么事?为什么把这件事放在第一位?拓展擂台5.课外阅读。
土地的颜色(节选)①土地是神奇多彩的,她是所有陆地生命的家园。
在喜马拉雅山上,土地是( )的,呈现白皑皑的景观;在西部广阔的沙漠里,土地是( )的,留下无穷的关于生命的思索;在东北广袤的原野中,土地是( )的,把丰收和喜悦送给人间;在南方的丛山丘陵中,土地是( )的,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在坦荡无垠的平原里,土地是( )的,现代神话正在天天演绎;在革命老区,土地是( )的,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六年级语文第九周校本作业一、修改病句。
1、气象台发布了台风即将在我省沿海登录。
2、保持南极的生态环境人们已成为自觉行动。
二、按要求写句子。
1、飞机飞翔。
(扩句)2、周总理摆了摆手说:“今天不吃了,等大家的日子过得红火了,我们再来这儿做客;(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3、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缩句)4、这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缩句)5.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
(改为反问句)6、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7、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改成转述句)8、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改为“把”字句)9、他对我说:“老师叫你去;'(改为转述句)10、琥珀是一个包着两只苍蝇和蜘蛛的松脂球/修改病句)第十周校本作业三.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凡卡回到爷爷身边受苦。
凡卡不愿在鞋店里再受折磨。
2、凡卡在城里受罪。
凡卡要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四.联系课文把词语补充完整。
无()无()()()而逃无()五()虚()一场()贯而入惊弓之()()无其事()无人烟东()西()五选字填空。
暮墓慕募幕1、夜()降临,小镇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2、王校长在运动会上致开()词。
3、我真羡()他们那样无忧无虑。
4、他们约定半夜到()地去试试胆量。
5、我们应为希望工程()捐。
6、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病句。
6)一阵勇猛的炮火,把敌人坚硬的工事全部摧毁To(2)张燕和李纹约定一起在自己家里温习功课。
语文校本六年级上册12 故宫博物院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太和殿俗称金銮(luán lán)殿,矗(zhù chù)立在白石台基上,金黄色的琉(liú ni ú)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fānɡ fánɡ)、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色彩鲜明又雄伟壮丽。
而御花园则与其迥(tǒnɡ jiǒnɡ)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xiè shè),将其衬托得古朴优美。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面见到的迥然不同....。
B.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井然有序....地步人会场。
C.这幅画把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D.我们正在反思足球比赛失利的原因,气氛庄严肃穆....。
3.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宫的建筑雄伟威严,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B.梁九在重建太和殿期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C.故宫只是清代的皇宫,有近六百年的历史。
D.北京故宫的旧称是“紫禁城”。
4.这篇课文给我们提供了四则材料。
材料一按照顺序向我们介绍了 ,在介绍三大殿时,详写了 ,略写了和;材料二介绍了;材料三重点说明了;材料四是一张,让我们对故宫博物院的结构有了一个直观、全面的认识。
5.阅读任务: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材料一】十七孔桥是颐和园的著名景点之一。
它东接东堤,西连南湖岛,长10米堪称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
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
桥面下宽14,6米,桥面上宽6米,高7米。
这座桥共有17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
在这17个桥孔中,第9孔最大,由中向两端逐渐小下来,对称排列。
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只。
【材料二】颐和园开放时间:旺季(4月1日-10月31日) 6:00开园,19:00停止入园,20:00闭园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6:30开园,18:00停止入园,19:00闭园颐和园门票价格:旺季30元/张淡季20元/张6.李楠一家人假期去北京旅游,想去游览颐和园,需要重点阅读。
语文校本六年级上册4 花之歌基础平台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苍穹.(qióng)冠冕.(mǎn)B.琼.浆(qióng)婆娑.(suō)C.摇曳.(yè)旖旎.(yī)D.馥.郁(fù)凝.视(yí)2.下列词语中的“顾”字与“顾影自怜”中的“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环顾四周B.三顾茅庐C.顾全大局D.奋不顾身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明喜欢孤芳自赏....,没有人喜欢他。
B. 九寨沟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C.爸爸永远是一副顾影自怜....的模样,干什么事情都充满了信心。
D.我亲自去观看了海洋馆的那只海龟,果然硕大无朋....,据说足足有五百斤!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笔轻柔、凝练、隽秀、清新。
在作者的笔下,“花”是大自然的话语,是,是,是亲友之间交往的,是婚礼的,还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能力舞台5.课内阅读。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1)选文中,作者连续用了大量结构整齐的句式,这样写的好处是:。
(2)阅读时,可以大胆想开去。
如读到“”时,我想到了。
(3)“我”还可能做什么?请仿照画“﹏”的句子,写一写。
拓展擂台6. 课外阅读。
雨之歌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统开了笑脸。
泰兴市新街小学六年级校本作业(第9周)
班级姓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
小妹妹把衣服弄破了,不敢向奶奶说明qínɡ kuànɡ( )。
她把右臂shōu suō( )着藏在背后,奶奶拉她过来,用针线在衣服的xiù tǒnɡ( )上绣了一朵含苞欲放的huā lěi( ),美丽极了!
二、下面是小明围绕《都是淘气惹的祸》为题所选择的材料,能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有( )。
(多选)
A.在教室里踢足球,把窗户玻璃打碎了
B.给金鱼喂太多的饲料,把它给胀死了
C.看见张奶奶过马路,主动把她扶过去
D.好奇把收音机零件拆开,却不能还原
三、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 )
2、课文《盼》是铁凝写的。
( )
3、“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这句话表现了“我”盼望下雨的急切心情。
( )
4、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使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 )
5、课文《小站》末尾一句“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歌颂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 )
答案
(第9周)
一、情况收缩袖筒花蕾
二、ABD
三、1.√ 2.√ 3.√ 4.√ 5.√。
语文校本六年级上册22 文言文二则基础基础平台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少.(shǎo shào)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shāng tāng)汤乎若流水。
”(2)以为.(wéi wèi)世无足复为.(wéi wèi)鼓琴者。
(3)杜处.士(chǔ chù)曝.书画(pù bào) 拊掌(fù fǔ)2.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A.记B.心志,情志C.志气,意志D.志向,志愿(2)今乃掉.尾而斗。
( )A.落B.减少,降低C.摆动,摇D.掉下(3)伯牙破琴绝.弦。
()A.断B.尽,穷尽C.极,极端的D.独一无二的,无人能及的(4)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A.未选中B.少选一些内容C.选择的内容少D.一会儿,不久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C.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D.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两则文言文都和艺术有关。
《伯牙鼓琴》关于;《书戴嵩画牛》关于。
(2)艺术中有“情”:伯牙破琴绝弦,只因(填原文)。
伯牙、锺子期的故事流传千古,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古人也有很多诗句歌颂伯牙、子期之间的知音之交,如:锺期久已没,。
(3)艺术中含“理”:《书戴嵩画牛》中,小小牧童竟能指出大画家的错误,这是因为。
(填原文)能力舞台5.课内阅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桥六年级上册语文校本作业在六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桥”这个主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我们精心设计了这份校本作业。
一、基础知识巩固1、字词积累请认真书写“桥”“梁”“墩”“塌”“肆”“揪”“吼”“膛”等生字,每个字写 5 遍,并组两个词。
理解并解释“咆哮”“狞笑”“放肆”“呻吟”“跌跌撞撞”等词语的意思。
2、句子练习仿照“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个描写暴风雨的句子。
把“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3、课文背诵背诵《桥》这篇课文中描写洪水凶猛的段落。
二、阅读理解阅读《桥》这篇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多次描写了洪水的凶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课文结尾为什么说“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三、写作训练1、假如你是文中的一位村民,在经历了这场灾难后,你想对老汉说些什么?请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
2、以“桥”为主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作文,可以写现实生活中的桥,也可以写心中的“桥”。
四、拓展延伸1、收集有关桥的诗句、俗语或故事,至少三个,并与同学们分享。
2、观察你身边的桥,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下来,并简单介绍这座桥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完成以上校本作业,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桥”这一主题所蕴含的深意,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字词积累部分,认真书写生字可以帮助同学们巩固字形,加深记忆,而组词则能够拓展词汇量,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生字。
对于词语意思的理解,需要同学们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词语的含义。
句子练习不仅能够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同学们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比喻句可以让描写更加具体可感,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则有助于理解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
六年级语文第一周校本作业
1、形近字组词。
弈()俱()援()盂()奕()惧()缓()孟()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3、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照样子写句子。
(1)例: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有________ 的时候;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的时候。
7、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从这个句子,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时间比作_____ ______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词填空。
(5分)
严厉严格发挥发展仔细详细平静安静必须必需
(1)、小明是个好孩子,对自己要求很( )。
(2)、联欢会虽然结束了,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
()。
(3)、我们一定要()阅读文章,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4)、请同学们带好生活()品,明天我们去春游。
(5)、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了自己的水平,夺得了许多金牌。
9、用符号修改病句。
(8分)
(1)、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陆续来到操场上。
(2)、清晨,人们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和阳光。
(3)、决赛中,六(1)班和六(2)班相遇了。
啊!终于赢了!(4)、队会上,同学们互相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