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地理常用地图
- 格式:doc
- 大小:7.71 MB
- 文档页数:35
《图例》一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地图》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附录二,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大小、表面情况,知道了地球仪的主要标志和功用后,进一步引导他们了解地图的主要标志和功用,借助绘制地图,经历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由对地图要素的模糊认识转化为理解地图的三要素,从而对地球以及如何在图上表现地球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要想在一节课时间内引发他们的兴趣,完成对地图的认识,教师必须设计能吸引学生、操作性强的探究过程。
因此,本节课可以采用观察法、归纳总结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亲历地图的绘制过程,对地图的要素进行分析研讨,使他们学会读懂地图并绘制简单的地图。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起到引导者、推动者、促进者的作用,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的。
教学目标1.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简单的地图,能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
2.在亲历地图的绘制过程中,体会地图的作用,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逐步理解比例尺、图例、方向等要素,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愿意合作与交流,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教学准备A4纸30张、课件、6对磁石、30cm的尺子、橡皮、粗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出探究主题学生阅读课本附录2的图例,加深对图例的理解认识通过对图例知识的回顾,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用画图的方法进行介绍既简单明了,又直观。
如果要画地图,需要画哪些重要标志、重要地方、重要建筑才能反映学校的情况呢?学生总结出画学校地图时需要画出的重要标志。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一是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三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地图的功用。
二、亲身实践,动手绘制地图1.想给别人介绍清楚,每位同学都来画一张,好不好?可以画刚才说的这些,也可以画其他的,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画得又快又好。
④③ ①FE ②GD B A丁 丙乙 甲A B CD E F ⑥⑤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地理上册重要地图 (1) 姓名一. .写出下列图片代表的少数民族和民俗文名称:二.读右图——中国在世界位置图:1.国家:A B C D E ; 地区:F G ;大洲:① ② ③ ④ C ; 大洋:甲 乙 丙 丁 。
2.从三个方面说明中国的地理位置:三.识别省区轮廓图,在右表填写省区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参考答案:一、A 藏族——集体舞, B 蒙古族——摔跤 C 傣族——泼水节 D 傣族——竹楼 E 傣族——孔雀舞 F 朝鲜族——手鼓舞。
二 1.国家:A 中国 B 印度 C 澳大利亚 D 俄罗斯 E 日本 ;地区:F 中东 G 东南亚;大洲:①北美洲 ②南美洲 ③非洲 ④欧洲 C 大洋洲 ; 大洋:甲 太平洋 乙 印度洋 丙 大西洋 丁北冰洋。
2. 半球位置: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1.主要邻国:①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内陆国:② ③ ④世界第二人口是 大国, 隔海相望、经济发达国家⑤是2.我国临海:A B ⑦ ⑧ 连接⑦⑧的海峡是 ;大洋⑨3.我国不濒临的大洋⑩4.我国邻近的地区C A CB⑤五.读中国政区图:B⑾ N ⑿H F D M GE CA⑨ ⑧⑥⑤ ⑩⑦ ④③ ② ①⒅⒃⒂ ⒁⒀ ⒆ ⒄⒇甲乙丙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中国南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带,中纬度地区,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 寒 带。
三、① 云南省—云或滇—昆明 ② 广东省—粤—广州 ③ 湖北省—鄂—武汉 ④黑龙江—黑—哈尔滨 ⑤ 山东省—鲁--济南 ⑥ 甘肃省—甘或陇—兰州 ⑦ 陕西省—陕或秦—西安 ⑧ 台湾省—台—台北 ⑨ 海南省—琼—海口 ⑩ 四川省—川或蜀 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
四.读中国邻国图:1.主要省级单位名称和简称:⑴.五个自治区:A B C D E ⑵直辖市:F G H ⑶特别行政区:M N ⑷重要省: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⑿ ⒀ ⒁⒂ ⒃ ⒄ ⒅ ⒆ ⒇ 2.将河湖的代号填入图中适当位置:Ⅰ.长江Ⅱ.黄河 Ⅲ.珠江 Ⅳ.黑龙江 Ⅴ塔里木河 Ⅵ雅鲁藏布江 Ⅶ青海湖 Ⅷ洞庭湖 Ⅸ鄱阳湖 Ⅹ淮河东北黑吉辽,大家要记牢(3个);京津冀晋内,华北要记对(5个);陕甘宁青新,西北要记清(5个); 云贵川渝藏,西南记心上(5个);中南豫鄂湘,粤桂琼港澳(8个);鲁皖赣浙苏,闽台沪在华东(8个); 省区三十四,首都是北京(1个)。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黄河的治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记住黄河的自然地理概况:发源地、注入的海、形状、流经的省区和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2、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做出的贡献。
(二)能力目标:
1、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
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和合作探究能力,学会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之情,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
1.记住黄河的地理概况。
2.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
三、教学难点: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本书常用地图图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书常用的地图图例。
(2)学会阅读不同地图的图例,理解图例与地理事物的关系。
(3)运用地图,找出客观的地理事物,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的技能。
(2)通过对资料进行探索、对比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根据所学知识在地图中找到地理事物,并学会区分和综合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探索精神,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书常用的地图图例教学难点图例与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红山动物园导游图图板、定位钉、社区平面图底图四、教学过程导入:师: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而图例又是帮助我们打开于都地图之门的钥匙,这节课,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本书常用的地图图例。
首先,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第一幅世界地图是如何绘制的。
生:观看视频。
探究活动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图例1.师引导: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A.比例尺、方向、颜色B.大小、方向、图例C.比例尺、方向、图例D.大小、图例、颜色生:用智写笔做出选择。
2.师:引导学生阅读大家比较熟悉的红山动物园导游图,分组完成任务一。
生:每组选出两名代表,选择一个动物园场馆或其他公共场所,并用定位钉定位自己选择的目的地。
师:引导学生回答,是根据什么找到大熊猫馆的?课件显示: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及其文字说明。
师:在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中,图例往往一目了然,如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常见的图例。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例,并请学生尝试说出图例代表的地理事物。
)生:用智写笔完成选择题,学生代表完成触摸屏的连线题。
探究活动二认识本书常用地图图例1.找一找出行路线师:在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图例显得比较抽象,遇到这样的地图时,你能识别这样的图例吗?(引导学生分组在交通线路图上,找出从学校出发,去栖霞山风景区的线路,并用红笔将路线描画出来。
八年级上册地理必考知识点图地理是一门课程,它涵盖了地球上的地理现象,如地形、气候、气象和人类活动。
在八年级上册地理中,有几个重要的必考知识点需要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记忆这些知识点,下面将提供一些图表和解释。
世界地图首先,学生应该掌握世界地图的基本知识。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世界地图,其中标出了几个主要的国家和洲:[图片]这张地图标出了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国家和大洲,如非洲、亚洲和欧洲等。
学生应该熟悉这些国家和大洲的位置,并能够在考试中准确地标出它们。
地球的结构其次,学生应该了解地球的结构。
以下是一个地球模型,它展示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图片]在这个模型中,学生可以看到地球的三个主要结构:地核、外核和地壳。
学生应该理解这些结构,并且能够在考试中回答有关地球的结构问题。
气候和气象学生还应该了解气候和气象的基本知识。
以下是一个气象图表,它显示了不同季节和地区的气象情况:[图片]在这个图表中,学生可以看到不同季节和地区的气象情况,如温度、降雨量和湿度。
学生应该了解气象图表中的不同符号和代表意义,并且能够在考试中回答有关气象的问题。
地球上的人类活动最后,学生应该了解地球上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下是一个地球影响图表,它显示了不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图片]在这张影响图表中,学生可以看到不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工业、农业和城市化。
学生应该了解这些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且能够在考试中回答有关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问题。
总之,在八年级上册地理中,这些必考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们应该通过学习和记忆这些知识点,来为他们的考试做好准备,并且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图表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居民的学科,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地球的重要自然科学,也是人类发展的基础科学。
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八年级上册涉及了多个重要的地理知识点,下面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构成和结构地球的外层包括了岩石、土壤、水和空气等,构成了地壳、大气、水圈,地球还有磁场、地震、火山等活动,表明了地球的内部结构是很复杂的。
2. 地理区位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要描述地理位置就需要使用经纬度。
经度指地球表面某点与本初子午线的夹角,纬度指地球表面某点与赤道面的夹角。
3.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生存、发展所必要的自然物质和能源,比如森林、矿产、水资源、草原等。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但同时也存在着过度开发、滥伐滥采等问题。
4. 区域分区为了便于研究,人们通常按照地理条件和人文特征,将世界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比如亚洲、欧洲、非洲等;而国内则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区域。
5. 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地球上有众多不同的自然环境,环境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础。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总体,是一个具有生命特征的有机整体,是维持生命的基础。
6. 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是指为旅行者提供游览、娱乐和度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传承和保护。
二、图表展示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可以通过图表来进行辅助,下面是本篇文章为大家准备的几个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1. 中国地理区位图2. 自然资源分布图3. 生态环境指数分布图通过以上三幅图表的展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地理位置的明确,众多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生态环境的指数分布状况。
这一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具备对于地球的基本认知,更好地尊重和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能力目标(1)培养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方法1.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3.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三、教学流程教学一、祖国神圣的领土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和图6.22,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教师介绍台湾省面积组成等概况。
2.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在纬度位置时,注意哪条重要纬线经过台湾岛,穿过哪个部位。
)过渡:台湾省到底是不是中国的领土呢?阅读课本第34页活动2的材料,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的?教师归纳:台湾省是祖国的神圣领土。
过渡:台湾省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回归?教师介绍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及其战略意义。
(见备课资料)虽然台湾省由岛屿组成,但它的经济却很发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
为什么台湾省经济如此发达呢?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台湾的经济。
二、出口导向型经济请大家读图6.27,分析回答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台湾省出口贸易的结构比重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出口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教师追问)在台湾省有哪些农产品呢?读图分析“图6.24 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和“图6.25台湾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第六章中国在世界中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2.了解中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3.树立做负责任的大国的思想。
教学重点:中国的基本国情。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要在世界中做负责任的大国。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学生活动材料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出示世界地图),谁能指出中国的位置?生:指图说出。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
学习新课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读教材P98—104及图,思考下列问题:1.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
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成为世界经济体。
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我国人口、、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协调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的道路,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正确选择。
4.我国由于地理位置、、等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5.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我国政府一贯主张应当遵循和其他国际法,公平合理解决这些争议。
6.我国坚定、发展、、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小组讨论后,展示答案:1.发展中国家日本第二大2.20013.资源人地可持续发展4.自然环境经济基础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6.和平合作合作探究:1.我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更大的舞台。
)2.当前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面临诸多挑战。
1.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2.区域发展不平衡。
3.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课堂小结: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和平、发展、合作”是今日世界之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中国在世界中应当承担的责任,我们要在世界中做负责任的大国。
课堂练习:1.1978年,我国首批设立的经济特区中,位于广东省的有( )①厦门②深圳③珠海④汕头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 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位次是 ( )A. 第一位B. 第二位C. 第三位D. 第四位3.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 ( )①人地关系不够和谐②区域发展不平衡③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4.要想做到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正确的做法是 ( )A. 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B. 先发展,后治理C. 顺应自然,靠天吃饭D. 按人的主观意识办事展示答案:1B. 2B. 3A.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