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钢架温控菇房周年栽培茶树菇
- 格式:pdf
- 大小:494.21 KB
- 文档页数:3
漳州地区秀珍菇周年栽培技术秀珍菇(学名:Pleurotus eryngii),又称杏鲍菇或鸡脆褶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菇类。
其肉质鲜美、口感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漳州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于秀珍菇的生长,目前在该地区种植秀珍菇已有较高的种植水平和经验,下面将介绍漳州地区秀珍菇的周年栽培技术。
首先是温度控制。
秀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最适温度为20℃左右。
在春季和秋季种植时,气温较为适宜,可以直接在室内或阳台种植。
而夏季和冬季温度波动较大,需要通过调节室内温度来控制菇菌的生长。
可以利用降温设备或加热设备来调整室内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其次是菇种的选择。
漳州地区可以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秀珍菇优良栽培品种进行种植。
良种的选择可以保证产量和品质的稳定,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选用菇种时,要选择外形完整、菌盖开散、果体较大的菇种进行培育。
然后是床基料的配比。
秀珍菇的栽培以木屑床为主,可选择竹屑、玉米芯、稻壳等原料进行混合,按比例配制床基料。
漳州地区气候湿润,床基料需要注意水分的控制,保持床基料的湿度在60-70%左右。
在菌种培养前,要进行床基料的消毒处理,可以用大火煮沸杀菌,也可以用蒸汽灭菌。
接下来是菌种培养和接种。
菌种的培养需要选择新鲜、无病害的菌株,培养基可以选择巧克力培养基、淀粉培养基等。
将培养好的菌种用玻璃棒划分成大小一致的若干块,然后均匀撒在已经消毒好的床基料上,用床基料覆盖,厚度为2-3厘米。
接种后将菇房进行密封,保持室内湿度和温度,待菇菌生长出菇盖时即可打开菇房。
最后是管理保护。
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和温度的适宜,及时通风,防止床基料过湿或过干。
同时要定期进行喷雾,保持菇房内湿润。
还要注意对菇房进行消毒,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采摘成熟的菇盖,避免菇菌继续生长而失去食用价值。
漳州地区种植秀珍菇的周年栽培技术包括温度控制、菇种选择、床基料的配比、菌种培养和接种以及管理保护。
茶薪菇长袋堆垛式栽培技术茶薪菇又称茶树菇、油茶菇、杨树菇和柳松菇等,学名柱状田头菇,盖厚柄脆,味纯鲜香,营养丰富。
中医认为其性平、甘温、益气开胃,具有祛湿、利尿、健脾胃、平肝清热、抗衰老、降胆固醇、防癌、抗癌等功效,因此倍受消费者青睐,并成为国际菇类交易市场十大畅销菌品之一。
文章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栽培场所与季节选择、栽培种制备、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和采收等环节总结长袋堆垛式高产高效栽培茶薪菇的技术要点。
1栽培场所选择将闲置的蔬菜大棚(105mx8m)简单改造为菇棚。
在原有大棚塑料薄膜、草帘遮阴的基础上,加盖1层黑色塑料薄膜和1层棉帘,增加保温、保湿及避光效果。
在大棚宽向侧面单门基础上,另一侧也设置个单门,形成对流门,并增加若干个对流通风窗,门窗均需安装纱窗。
棚内地面整平,入口处悬挂灭蚊灯,纵向相隔约20m安装1套用油桶改制成的加温暖炉及其排气管道。
2栽培管理技术2.1栽培季节:茶薪菇是一种中温恒温结实型菌类,自然条件下可选在春季和秋季栽培。
西北地区宜采用秋季栽培,一般安排在8月中旬~10月底陆续分批生产菌袋,接种后培养菌丝约2个月,10月底~12月分批开袋出菇。
只要棚内控温不低于15℃,冬季照常长菇,春节前后即可陆续采收和上市销售。
2.2栽培种制备:栽培种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85%、玉米粉5%、麸皮7%、石灰3%,料水比为1:1.3,含水量60%~62%。
按配方称料,将料拌匀后发酵1周,再装入15cmx33cmx0.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中,常压灭菌。
待培养料冷却到28℃以下,在袋两头上接入茶薪菇试管种。
接种后置于25~27℃菇棚中,一般培养25~30d左右满袋,备用。
2.3培养料配制2.4装袋灭菌:选用规格为17cmx55cmx0.05cm的聚乙烯塑料茶薪菇生产专用菌袋,每袋装料约2.8kg(干料约1.3kg),高度为40cm左右,用专用套环两头封口,并及时移入灭菌锅,于100~105℃保持23~25h,达到彻底灭菌。
高山香菇周年化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高山香菇是一种营养丰富、香味浓郁的食用菇类,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经济价值。
然而,传统的香菇栽培方式存在着生产成本高、产量低、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其规模化生产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推广高山香菇周年化栽培技术是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目标,提升高山香菇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
本项目旨在通过示范推广高山香菇周年化栽培技术,提高高山香菇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高山香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实施方案1. 选址和建设:项目需选取适宜的高山地区,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包括厂房、仓储设施、供水、通风、温度控制等设备。
2. 培训和技术支持:通过邀请专家教授高山香菇周年化栽培技术知识,为项目参与者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
培训内容包括原料选用、基质配比、菌种培养、育菇技术、病虫害防治等。
3. 基质准备:根据高山香菇栽培的特点,选用适宜的基质材料,如木屑、秸秆等,并按照一定的配比和工艺进行堆肥、消毒处理。
4. 菌种培养:根据高山香菇品种和栽培需求,选用优良的母菌培养种垫,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进行菌种扩繁。
5. 菌棒制备: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到合适的菌棒材料上,并进行包装、灭菌、贮存等处理,以保证菌棒的质量和旺盛的菌丝生长。
6. 菌棒投放和育菇:将培植好的菌棒投放到适宜的栽培环境中,控制温湿度等因素,进行菌丝生长和菌棒的长势调节,促进高山香菇的茁壮生长。
7. 病虫害防治:通过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高山香菇生产中的病害虫害,保证菇体的质量和产量。
8. 采摘和包装:根据高山香菇的生长周期和成熟度,定期进行采摘,采用适宜的包装方式保持菇体的新鲜度和商品感。
9. 营销和推广:建立健全的产销对接机制,积极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推动高山香菇产业的发展。
三、项目效益评估通过实施高山香菇周年化栽培技术示范项目,预期将达到以下效益:1. 增加高山香菇产量:通过科学管理和优质技术措施,实现高产栽培,提高单位面积的采收量。
食用菌的主要栽培模式与栽培技术一、食用菌的主要栽培模式1、菌菜一体化双面棚栽培模式菌菜一体化双面棚(图1),也叫双屋面日光温室、阴阳棚等,其南北面棚共用1个墙体,即中隔墙(在距棚地面高2米处,每隔5米开一个30厘米×30厘米的通风口),实现菌菜气体、热量、湿度的内外循环互补,提升菌棚冬季保温和夏季降温的性能,促进菌渣资源化利用,达到“节地、节能”及多品种食用菌周年高效生产的目的。
图1菌菜一体化双面棚2、多功能控温拱棚周年化出菇模式多功能控温拱棚集成了高效节能出菇棚控温、通风、喷水及隧道二次发酵供料等自动化管控技术(图2),实现了草腐菌周年化低成本节能生产,达到一年4个生产周期,实现了空间利用率、生产效率和单产的大幅提高。
图2多功能控温拱棚3、简易大棚层架立体种植模式利用简易大棚,采取垂直吊袋方式进行木耳出耳管理(图3),提高空间利用率,通风好,光线足,易喷灌,出耳时间提早或延迟;利用安装湿帘、风机的温室大棚,设置层架和配套微喷管道系统,立体栽培香菇(图4),品质好,产量高,也利于出菇管理。
图3简易大棚中木耳垂直吊袋栽培图4温室大棚中香菇层架栽培4、新型专用控温菇房反季节栽培模式该菇房通过保温材料与钢架结构的牢固结合,形成内外保温层,做到了建筑节能一体化(图5),反季节栽培香菇、双孢菇等食用菌的效果显著。
利用该模式可适度发展大宗优质品种如纯白平菇、姬菇、秀珍菇、黄金针菇、草菇、毛木耳、滑子蘑、白灵菇、猴头菇、鲍鱼菇、榆黄菇、花香菇、灰树花、褐色蘑菇和姬松茸等,逐步形成立体种植和四季高效栽培出菇模式。
图5新型专用控温菇房5、光伏食用菌高效设施栽培模式光伏发电和日光温室结合具备许多优势。
一是光伏发电,不占用地面,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能够节约土地资源。
二是在大棚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与需要遮光种植的食用菌,实现了彼此的光能需求互补(图6)。
三是棚内可实现反季节或周年栽培食用菌,效益可观。
图6光伏大棚(光伏日光温室)6、黑木耳春秋两季高效栽培在低温季节大规模集中接种培养黑木耳菌袋(图7),污染率低,菌丝生长健壮,生活力强,也可利用冷藏库分批保藏发满菌的菌袋。
茶树菇栽培技术在家中快速培育高产茶树菇的秘诀茶树菇(学名:Lentinula edodes)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它的栽培技术在家中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培育高产茶树菇的秘诀和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材和培养基准备茶树菇的培育过程首先需要准备好培养基和菌种。
培养基可以选择木质纤维素材料,比如锯末、麦秸等,也可以加入玉米粉、蔗渣等富含碳氮元素的物质。
菌种可以选择市场上购买的茶树菇菌种,确保其品质良好。
二、菌种繁殖和接种将菌种移植到培养基上进行接种前,需要进行培养基的消毒处理。
消毒处理可以通过高温蒸汽熏蒸或者化学药剂进行,确保培养基无微生物污染。
然后将菌种均匀撒在培养基表面,覆盖一层透明的保鲜膜,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进行培养。
通常情况下,培养箱内的温度控制在25-28摄氏度,湿度保持在80-90%左右。
三、温湿度控制培育茶树菇的关键点之一是温度和湿度控制。
茶树菇对温度和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25摄氏度,菌丝蔓延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25摄氏度。
湿度控制在80-90%左右,保持适度的湿润可以促进菌丝生长。
四、通风和光照茶树菇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因此适当的通风非常重要。
通风可以通过在培育箱上开孔或者加装通风设备来实现。
此外,茶树菇对光照也有一定的要求,但过强的光照会抑制菌丝生长,因此可以选择适度的光照条件,如间接光照或者低强度光照。
五、灌水和保湿茶树菇的培育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湿度。
在培养基表面干燥前要经常进行喷水或其他灌水的操作,保持菌床湿润。
使用温水进行灌水,避免水温过低或过高对菌丝的伤害。
保持菌床湿润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发育,促进菌柄和子实体的形成。
六、疾病和虫害防治茶树菇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疾病和虫害的侵袭。
为了防止疾病和虫害的发生,可以对培养基进行消毒处理,注意菌床的清洁卫生。
一旦发现有病虫害的迹象,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合适的农药或者生物制剂进行喷洒。
雷山蘑菇种植大棚雷山蘑菇种植大棚是一种创新的农业种植方式,可以在不受季节限制的情况下,全年都能生产高质量的蘑菇。
下面是关于雷山蘑菇种植大棚的详细介绍:1. 大棚结构雷山蘑菇种植大棚通常采用钢架结构,覆盖透明的耐候塑料薄膜。
大棚的建筑形式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结构,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和种植规模的不同进行选择。
大棚内部可以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包括蘑菇种植区、设备间、储藏室等。
2. 温度控制蘑菇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5摄氏度。
为了维持合适的温度,大棚内常常配备有加热和通风设备。
在冬季,可以使用加热系统提供热源,并且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温度。
夏季时,通过通风设备调节室内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3. 光照控制蘑菇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照,但不需要强光。
透明耐候塑料薄膜覆盖的大棚可以提供足够的光照,并且可以通过调节薄膜的透光率来控制光照强度。
此外,也可以在大棚内设置适当的照明设备,以提供额外的光照。
4. 气候控制大棚内的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对蘑菇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大棚内设置湿度和二氧化碳控制系统,可以监测和调节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以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5. 土壤处理蘑菇通常在有机质丰富、通气性好的土壤中生长。
在大棚内可以使用专门的蘑菇种植床或培养介质,如蘑菇菌丝基质、麦麸等。
这些培养介质在生物降解过程中能够供给蘑菇的营养需求。
6. 病虫害控制蘑菇种植大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界的病虫害侵扰,但仍然需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可以利用大棚内的温湿度控制系统,防止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定期检查和除去受感染的或有害生物的蘑菇,确保蘑菇的健康生长。
7. 精细管理雷山蘑菇种植大棚的种植过程需要精细管理。
包括控制大棚内环境参数的监测和调节、蘑菇的灌溉、施肥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清理和消毒工作,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雷山蘑菇种植大棚的建立,为当地的农民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来源。
茶树菇周年生长栽培技术茶树菇是被誉为“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福建省古田县继银耳之后又一个食用菌栽培主导菌类。
茶树菇在古田县的栽培量相当大,形成了众多的茶树菇种植专业村,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连成片的茶树菇菇棚,颇为壮观。
地处海拔300米左右和古田县翠平湖这个“大空调”的气候调节作用,加上采用田间泡沫荫棚,创造了茶树菇周年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使茶树菇在夏季和冬季均能正常出菇,解决茶树菇生产的季节性问题,实现了茶树菇的周年生长出菇,为茶树菇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目前,古田县已形成了一套管理和技术较为成熟的茶树菇栽培的“古田模式”。
现根据调研的相关资料和我们的经验将古田茶树菇周年出菇的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田间泡沫荫棚的建造田间泡膜荫棚搭建成本低,搭盖速度快,满足了茶树菇生产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而且有效解决了菇农生产场地问题,为茶树菇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较高、通风良好、近水源的田地做菇棚场地。
以东西向搭建,用竹、木搭作立式棚架,棚顶和四周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和厚塑料薄膜保温隔热,并在棚顶遮蔽覆盖芒萁或五节芒,菇棚南北向安装80~100cm宽的门。
菇棚内,采取多层架集约化摆袋长菇,床架宽1.2~1.4m,两边不设通道的床架宽不超过70cm,以伸直手能操作为宜,层架间距离50~60cm,设5层,床架间留70cm的通道。
菇棚四周的挡风墙可遮荫,可以促使菇柄正常伸长,避免弯曲,提高菇品商品价值。
田间泡膜荫棚条件下温度较为恒定,湿度条件较好,突破了传统栽培模式和季节限制,使茶树菇在夏季和冬季均能正常出菇,实现了周年生长出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益。
2.栽培季节选择茶树菇出菇温度相对较广,抗高温,也能耐低温。
由于古田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和栽培模式,茶树菇的生产基本上不受季节限制,全年不中断生产,不中断出菇。
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栽培适期,生产上一般安排春季温度达到20℃,秋季温度降至25℃出菇为宜。
2012.03集成模式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方式一年只生产一茬或一个品种,不仅设施利用率低,而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在同一传统栽培设施内,将不同温型珍稀食用菌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并采用高效配方、强化管理等配套措施,可以达到一年栽培2~3茬或栽培2~3个品种,周年化栽培食用菌的目的。
该技术已连续两年被列入山东省主推农业技术之一,成为山东省财政支持的重点食用菌栽培技术。
近两年,该技术在山东20余个县(市、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1设施选择设施宜选择坚固、耐用的简易冬暖式大棚、半地下冬暖式塑料大棚、无控温设备砖混式结构菇房、土坯结构菇房等常规食用菌栽培设施。
栽培设施应在地势平坦、通风、靠近水源、排水良好并利于控制病虫害的地方,菇棚周围300m 范围内无污水、污物、废菌料堆、畜禽养殖场、医院、废品垃圾粪便场等,并远离公共场所、生活区、厕所、原料饲料粮食仓库;栽培场所还应远离工矿业的“三废”及微生物、粉尘等污染源,距离一般在2km 以上;要求水源清洁,生产用水水质应符合卫生饮用水的要求。
2品种搭配选择适宜品种,进行周年合理搭配,是该项技术的关键。
在选择品种时,要把握好几个原则:①选择的品种非常适合在当地种植,且在当地有一定种植规模和技术基础;②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不同温型品种搭配时,在种植时间上能很好地衔接,一般高温型搭配中温型(低温型)品种,如高温平菇搭配中低温型杏鲍菇,高温平菇搭配低温型白灵菇等;③选择的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适销对路、价值较高的特点。
3季节安排根据所选择的周年栽培模式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栽培时间。
杏鲍菇搭配高温平菇时,在山东,一般8月份先进行杏鲍菇备料,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制作菌棒,10月底催蕾出菇,来年4月份出菇结束,清料晒棚消毒后,5月份开始种植高温平菇。
平菇一般为5月份备料、制袋,6~7月份栽培出菇,8月份清料晒棚,棚体消毒后再种植杏鲍菇。
茶树菇栽培技术控制光照和气候的重要步骤茶树菇(scientific name: Agrocybe aegerita),也被称为香菇、绿菇、秀珍菇等,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的珍稀食用菌。
茶树菇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且具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糖,具有调节脂质、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效。
为了能够获得高产量和优质的茶树菇,合理控制光照和气候成为了栽培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
一、光照控制茶树菇是一种光菌性菌种,对光照的需求较高。
适宜的光照条件有助于茶树菇的生长和发育,而过强或过弱的光照则可能对茶树菇产量和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1. 光照强度调控:一般而言,茶树菇的适宜光照强度为3000-6000勒克斯(lux),光照强度过低会导致茶树菇生长缓慢,菌盖难以展开;而光照强度过高则会引发菌盖开裂、菌柄变长、菇肉变薄等问题。
因此,在栽培茶树菇时,应选择适宜的光照强度并妥善调节。
2. 光照时间控制:茶树菇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菌子发育早期,因此在培养箱内的光照时间应以4-6小时为宜,其中应包括1-2小时的直射光照和2-4小时的散射光照,以模拟天然光照条件。
二、气候控制茶树菇栽培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对茶树菇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季节和地区,其气候条件有所不同,因此在栽培茶树菇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气候调控。
1. 温度控制:茶树菇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其中,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24摄氏度,菌实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摄氏度。
在不同生长阶段,茶树菇对温度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菌丝生长期和菌实产生期多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而菌实发育和成熟期则相对喜欢温度较低的环境。
因此,在不同生长阶段要控制好相应的温度条件。
2. 湿度控制:茶树菇在生长阶段对湿度的要求较高。
一般而言,菌子发育期和产菇期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可保持在相对湿度80%-95%之间;而菌实发育期和成熟期对湿度的要求较低,可保持在相对湿度75%-85%之间。
专利名称:用于茶树菇的室内雾化刺激出菇栽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刘朋虎,翁伯琦,王义祥,雷锦桂,张闽春,肖淑霞,黄敏敏,颜振兰,黄晓丽,徐锦斌,叶智学,陈爱华,卢翠香,潘
少霖,吴泽英,吴少风,江枝和
申请号:CN201710366475.6
申请日:20141031
公开号:CN107006267A
公开日:
2017080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用于茶树菇的室内雾化刺激出菇栽培法,其方法步骤包括:备料、选择场地建造钢架菇棚、菌丝培养并做好出菇管理工作等,其特征是:所述的建造钢架菇棚步骤是指建造一种适用于茶树菇的专用双层控温隔热钢架菇棚,该钢架菇棚具有外支架棚和内层架棚,并具有降温保湿装置,降温保湿装置是由外喷淋系统和内喷淋系统组成,在春秋季节进行日常出菇管理工作时,还包括在室内进行雾化刺激出菇的操作管理步骤,即在菌丝培养满袋后开始利用作为内喷淋系统的雾化状喷淋头喷出能够调控冷热温度并起加湿器作用的水蒸气状气雾,湿度达到88‑96%,出菇温度达到22‑30℃。
本发明能实现整体小气候环境的方便调控,能大幅度提高产量及品质,出菇整齐,产量比常规管理提高41‑48%,菇农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申请人:福建农林大学
地址:350007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金山学区
国籍:CN
代理机构: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刘毅峰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茶树菇周年栽培技术
周修赵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茶树菇又名茶薪菇,菇体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矿物元素,其味道鲜美,脆嫩可口,是目前宴席和酒家备受青睐的菌类菜肴。
中医学认为茶树菇性平、甘温、益气开胃,有祛湿、利尿、健脾胃等功效,是美味珍稀的食药兼用菌之一,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茶树菇在闽东地区发展很快,一般都是春种,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周修赵
【作者单位】福建省屏南县食用菌办公室,35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山东地区茶树菇设施化周年栽培技术 [J], 张书良;王萍;刘彩云;金维曙;
2.广西北部湾地区豇豆—辣椒—南瓜周年栽培技术 [J], 张朝明;赵坤;唐胜;陈梅;周作高;周生茂
3.北方温室大棚大球盖菇与瓜菜周年栽培技术 [J], 谷维;张俐俐;张荣芳;张浩;刘江;苏雅迪;王丙锋;郑铁军;赵敏杰;王朝文
4.沂水优良地方品种鸡冠薹菜及其周年栽培技术 [J], 王发胜
5.设施条件下浙江地区菜用枸杞周年栽培技术要点 [J], 曾洪学;屈兴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废弃砖瓦窑洞反季节栽培茶树菇新技术
王德明
【期刊名称】《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材料需求量日益增加,粘土砖瓦窑
厂取土制砖,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而且严重毁坏耕地,破坏生态环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以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为目的,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关闭与整顿相结合”的原则,对实心粘土砖瓦窑厂进行治理整顿,禁止占用耕地生产实心砖。
为认真做好粘土砖瓦窑厂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山东省夏津县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集中整顿工作,首先下大气力关闭了城区的8处粘土砖瓦窑厂。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王德明
【作者单位】山东省夏津县蔬菜局,253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利用废弃砖瓦窑厂反季节栽培茶树菇 [J], 王德明
2.利用苹果贮藏窑洞反季节栽培白灵菇 [J], 吴放;宋爱青;张晓州;刘学朝
3.利用闲置地瓜窖反季节栽培鸡腿菇新技术 [J], 王德明
4.利用闲置地瓜窖反季节栽培鸡腿菇新技术 [J], 王德明
5.利用闲置地瓜窖反季节栽培鸡腿菇新技术 [J], 李春华;张广田;王德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