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5.5.1)--草食关系
- 格式:pdf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11
微生物生态学一.生态学概念(ecology):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生物环境(biotic environment)包括微生物、动物和植物;非生物环境(abiotic environment)包括非生命物质,如土壤、岩石、水、空气、温度、光和PH等。
生态学又称环境生物学environment biology。
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 ecology):研究微生物有机体(细菌、真菌、病毒、放线菌、单细胞藻类及原生动物)与其周围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又称环境微生物学。
二.土著微生物(Autochthonous microorganism):指在一个给定的生境中那些能生存、生长和进行活跃代谢的微生物,并且这些微生物能与来自其他群落的微生物进行有效的竞争。
土著微生物一般包括:G+球菌类、色杆菌、芽孢杆菌、节杆菌、分支杆菌、放线菌、青霉、曲霉等。
外来微生物(Allochthonous microorganism):指来自于其他生态系统的微生物,所以这些微生物不能在这一生境中长期生活下去。
群落(Community):指一定区域里,各种群体(Population)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结构单位。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构成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复合体。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无机环境。
影响土壤中微生物分布的因素●土壤颗粒性质腐殖质》砂土●土壤水分游动微生物●氧气上层好氧微生物多(穴居动物活动可以给微生物好氧生长提供条件)●pH pH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微生物吸附,胞外酶的产生和分泌产生影响●温度蓝细菌能抗变化范围很大的温度;耐寒的藻类(雪藻)●营养状况有机物对自养细菌有抑制作用(刍溪藻喜欢在营养丰富的鸟粪中)(土壤颗粒中细菌的不均匀分布)●人类生产活动三.淡水微生物的共同特征:1 能在低营养物浓度下生长2 微生物是可以游动的3 表面积和体积比大(柄细菌),有效吸收营养。
一、概念与术语1. 河流连续体 RCC:预测随河流的理化性质和河边环境改变,生物群落改变的模型在河流的纵轴方向上,随着饵料基础的改变,河流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中的优势种类发生依次递变化的现象。
2. 洪水(河流)脉动概念 FPC:是一个强调洪水在低地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的模型。
与河流连续体强调纵向作用不同的是,FPC强调河流和河漫滩之间侧向传输的作用。
3. r-K连续谱 r-K continuum:r选择和k选择是进化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K选择者的种群密度比较稳定,经常处于K值周围(环境容纳量),其特点是出生力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孙死亡率低,一般具有较弱的扩散能力,它们适应稳定的栖息生境。
r选择者的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达到K值,大部分时间维护在S型曲线的上升段。
其特点是出生力高、寿命短、个体小、常常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子孙死亡率高,一般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它们适应多变的栖息生境。
从极端的r选择到极端的K 选择之间有一个连续的谱系,称为r-K连续谱 r-K continuum。
4.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指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体及其与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包括所有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地球上或某一地域内所有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的表现。
)5. 群落演替 community succession:生物群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不断由新的物种组合取代旧的组合,群落类型不断更新,可分为三个阶段:先锋阶段,系列阶段,顶极。
6. 功能摄食类群 Functional feeding groups:根据摄食对象和方法的差异对水生动物进行的一项生态分类,它包括撕食者、收集者、刮食者、捕食者、过滤收集者和直接收集者。
这个概念是由Cummins(1973,1974)在研究水生昆虫时首先提出的。
7. 周丛生物 periphyton:生长在长期浸没于水中的各种基质表面的有机体群落,因沉积物的影响而有一层粘滑的膜。
生态学真题答案2013年1、简述植物的生长型结构(Raunkiaer分类系统)及其每个生活型的特点。
见课本78页2、简述生物种间关系中消费性物理掠夺。
答:生物种间关系中消费性物理掠夺包括:捕食、寄生、草食。
(1)捕食:广义上指所有高一营养级的生物取食和伤害低一营养级生物的种间关系,广义的捕食包括传统捕食、草食、拟寄生、同种相残和放牧。
(2)寄生:一个物种从另一个物种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获取营养并对宿主造成危害的现象。
(3)草食:指动物取食绿色植物营养体、种子和果实。
3、简述生物光周期现象及其光周期类型(举例说明)。
{2013、2012} 见课本85页4、简述植物对水分不足的适应方式。
植物对水分不足的适应方式主要体现在陆生植物上,陆生植物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他们对水分不足的环境产生了不同的适应方式。
(1)湿生植物:根据其适应环境的特点可以分为阳性湿生和阴性湿生。
①阳性湿生:有较发达的输导组织,叶片有角质层,喜生长于浸水或潮湿土壤。
②阴性湿生:叶薄、气根吸收空气水分,蒸腾小,喜生长于森林下部弱光、高湿环境(2)中生植物:根茎叶结构、抗旱能力介于湿生和旱生植物之间,有一套完整的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其根系和输导组织均比湿生植物发达。
(3)旱生植物:根据旱生植物的形态、生理特征和抗旱方式分为少浆液植物和多浆液植物。
①少浆液植物:尽量缩小叶片面积,有各种减少蒸腾的特化结构;根系发达;细胞内原生质渗透压高,抗旱能力强。
②多浆液植物:有由根茎叶特化形成的贮水组织;表面积对体积比例小;叶片小或退化,角质层厚,气孔少并下陷;有特殊的水分与光合代谢途径。
5、简述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规律(2013、2012)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规律主要包括最小因子定律和综合作用定律。
1、最小因子定律: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求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称为最小量定律。
农业生态学第一章绪论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等。
1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2、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的原理和技术途径。
3、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理论实用性、学科交叉性、研究统一性、宏观层次性4农业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①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②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③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④农业生态系统的人工调控和优化⑤建设生态农业⑥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第二章系统重点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生物构成、环境条件、结构组成与功能、稳定机制、开放程度、生产力、能流特征、养分循环特点及系统服从规律、运行目标等方面的主要区别。
(一)系统1、系统:有互相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
2、一个系统的组成,必须满足3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第二,各要素之间必须具有某种联系;第三,各要素必须以整体的形式完成特定的功能。
3、系统的特征: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层次、系统的整体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4、系统的结构(1)系统的边界:它是区分系统内外的标志。
(2)系统的层次:系统不但由多个组分构成,而且常常由不同的层次构成。
(3)系统组分的量比关系:构成系统的多个组分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4)系统组分的空间关系:构成系统的多个组分在空间上有一定的位置排列关系。
5、系统有哪些功能特点?答:系统能产生其组分或子系统所没有的功能,这种特性,通常称作系统的整合特性。
系统的高可靠性质是低可靠原件所没有的。
系统的整体功能是一种整体效应,不但反映各组分的独立功能,而且反映出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效应。
这种新效应可能加强各组分原有的独立功能,如:狼群捕猎的例子。
系统的新效应也可能减弱各组分原有的独立功能,如:蜂窝中只能有一个蜂王的例子。
生态学背诵笔记总结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下面是生态学的背诵笔记总结:
1. 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体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
它包括生物群体、生物种群、生物个体、生物化学循环和能量流动。
2. 环境因素
- 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有物种的竞争、合作和捕食关系。
非生物因素有气候、土壤、水分和光照等。
3. 生态位
-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其所处环境中的特定位置和角色。
它
包括物种的生活方式、生境利用和资源利用等。
4. 群落生态学
- 群落生态学研究不同物种在同一地点共同生活的群落,并研
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
5. 能量流动
- 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它起源
于太阳能的输入,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在生物之间流动。
6. 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在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
的多样性。
它对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7. 生态承载力
- 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生态系统能够容纳和支持的生物种群数
量和物种多样性的最大值。
它受到环境因素和生物种群交互作用的限制。
8. 生态危机
- 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进而影响物种的存活和生活质量。
解决生态危机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以上是生态学的背诵笔记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生态学基本原理第一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一、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1866年提出的,他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生态学的发展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程。
第一代是个体生态学,研究的是个体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第二代是群体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第三代就是生态系统生态学,它认为应当把生物和环境,把有生命的生物群体和无生命的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
是什么把生物和环境联成一个整体呢?就是物质和能量。
(二)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体与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或者说,是生命系统与无机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按类型则可分为水域的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的沙漠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按由来又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如极地、原始森林)、半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薪炭林、养殖湖)、人工生态系统(城市、工厂、矿区)等。
2.生态系统的组成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永不停息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组成的营养级转化,从无机物有机物无机物,最后归还给环境。
无机环境:包括日光、大气(O2、CO2等)、水、土壤及营养物质,是生物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生产者:亦称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特殊功能,能从环境中吸收CO2、水分和营养物质,在日光作用下合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潜能,贮存在有机体内,供给自身生长、发育需要,也供给其他生物和人类食用或提供能源,亦称初级生产者。
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取食植物或其他动物,是异养生物,对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起着重要作用,也称次级生产者。
分解者:又称还原者,主要是微生物,能分解动植物残体、死体和排泄物,为生产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源,在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中起重要作用。
植物生态学中的生态位和种间关系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在植物生态学中,生态位和种间关系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从生态位和种间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它们在植物生态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特定环境中所占据的一组资源利用方式和生存条件。
每个物种都有其特殊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生存条件,这决定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所具有的角色和功能。
生态位包括生境位和功能位两个方面。
生境位指的是一个物种所占据的生境类型和区域。
例如,一些植物适应沙漠环境,而另一些植物则生长在湿地。
它们针对不同的生境类型,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
功能位是指一个物种在资源利用和生态功能方面的特点。
植物的功能位可以通过其生长特点和生理适应性来描述。
例如,一些植物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深入地下的根系,它们能够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资源。
而另一些植物则具有较短的生命周期和浅根系,它们更适应于资源丰富的环境。
生态位的研究对于理解物种在植物群落中的相互关系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物种通过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的竞争,并形成相对稳定的物种组合。
二、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植物生态学中,种间关系主要包括共生、竞争、捕食和共存等几种类型。
1. 共生:共生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共生可以分为互利共生和寄生。
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之间相互获益的关系,例如昆虫授粉植物和鸟类帮助传播种子的植物。
而寄生是指一种物种从另一种物种中获取营养或其他资源的关系。
2. 竞争:竞争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为了获取有限资源而展开的争夺。
植物之间常常进行光线、水分、养分等资源的竞争。
竞争是物种多样性维持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植物群落结构和演替过程的关键因素。
3. 捕食:捕食是指一个物种以另一个物种为食的关系。
植物在食物链中通常处于较低的层级,被其他生物作为食物。
生态学中的食物链原理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描述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揭示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平衡。
在生态学中,食物链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概念,而且它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一、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描述了生物之间在食物上的依存关系。
在食物链中,生物按照它们的食性分类,并且按照它们在食物网络中的位置排列。
食物链通常用箭头表示,箭头方向指向被吃的生物。
例如:草被草食动物吃掉,草食动物又被肉食动物吃掉,这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草-草食动物-肉食动物食物链。
二、食物链的种类食物链可以有很多的种类。
有些食物链比较简单,只包含几个生物,而有些食物链则非常复杂,包含几百种生物。
根据生物的分类,在食物链中可以分为植物性食物链和动物性食物链。
植物性食物链开始于植物被食用,而动物性食物链始于动物被食用。
食物链还可以分为主链和支链。
主链包含了食物网络中最重要的生物,而支链则包括次要的食物关系。
在食物网络中,主链比支链更加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三、食物链的作用食物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概念。
它所揭示的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是生态系统维持其生态平衡的基础。
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食物来源。
如果其中某些物种数量减少,那么食物链的平衡就会被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威胁。
食物链对于我们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也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理解食物链的结构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够预测和控制环境中的变化。
此外,食物链还具有教育和传播环保知识的作用。
可以通过食物链向公众介绍不同的生物,让人们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四、食物链的应用食物链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环境分析中,通过了解食物链的结构,可以分析环境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了解不同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可以制定不同动物之间的饲养计划,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食物资源。
食物链名词解释农业生态学1.引言1.1 概述食物链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不同物种之间通过食物的关系相互连接起来的现象。
在自然界中,各个生物体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网络。
有机体之间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能够将能量和物质进行传递和转化,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食物链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埃尔顿在20世纪初提出。
它以食物链的形式展示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一个个的环节形成了一个层层相连的网络。
食物链的基本结构包括食物链的起点,也就是光合作用生产者,以及沿着食物链逐层上升的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消费者。
食物链的末端是被称为腐食者或分解者的生物,它们负责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使得物质能够被循环再利用。
食物链在农业生态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通过农田耕作、农药使用等方式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农作物的生长受到限制。
因此,在现代农业中,倡导生态友好型农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通过恢复和保护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和质量,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食物链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记录了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传递和转化形成的网络。
在农业生态学中,恢复和保护良好的食物链结构对于提高农作物生产力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农业生态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含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逻辑的介绍。
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组成部分和思路。
在本文中,文章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介绍:1. 引言:对食物链和农业生态学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并阐述它们的重要性和意义。
2. 食物链的定义和意义:首先解释食物链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然后探讨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如能量转移、物种相互依赖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生态学(5.5.1)--草食关系普通生态学营养级联?营养级联(Trophic cascade):食物网内的捕食者通过降低猎物数量及(或)改变猎物性状,通过在营养级中自上而下传递对初级生产力产生影响。
下行控制(Top-down control):食物网内的上级捕食者对下一营养级生物的调控。
上行控制(Bottom-up control):食物网内初级生产者及养分对上一营养级生物的调控。
捕食者-猎物、草食者-植物及寄生物-寄主的关系均是消费者-资源交互作用的典型例子,构成了食物能源流通的食物链关系。
上行-下行作用模型还预测在食物网顶端下行作用强, 向下逐渐减弱;在食物网底部上行作用强, 向上逐渐减弱。
捕食者-猎物、草食者-植物及寄生物-寄主的关系均是消费者-资源交互作用的典型例子,构成了食物能源流通的食物链关系。
上行-下行作用模型还预测在食物网顶端下行作用强, 向下逐渐减弱;在食物网底部上行作用强, 向上逐渐减弱。
普通生态学 4.4 草食作用(Herbivory)普通生态学草食作用特点被食者只有部分机体受损害,剩余部分能再生;植物本身没有逃脱食草动物的能力;植物受食草动物的危害程度随损害的部位、植物发育的阶段而异。
为什么绿色植物没有被草食动物吃光?普通生态学植物的机械防御反应普通生态学报春花表面的腺毛能够阻止螨虫的活动普通生态学植物的化学防御反应定量防御:通过改变化合物的数量和分布降低适口性,如增加纤维素、木质素、特别是丹宁和脂类物质的含量,而降低氮素等易利用物质的含量;定性防御:植物发展了专门对付食草动物的特殊次生化学物质,如氰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芥子甙、尼古丁等生物碱,在较低浓度和较短时间情形下起到高效防御作用。
普通生态学植物的化学防御反应?植物在受到草食破坏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挥发性化合物诱导相邻植物产生抗性,即化学通讯!有趣的是,草食者可以刺激植物产生挥发性化合物(如萜类),作为SOS 信号吸引草食者的天敌;有关次生化学物质在植物与食草动物相互关系中的功能是当代化学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生态学生态学的渊源“生态学”(Oikologie)一词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并两个希腊字logs(研究)和oikos(房屋、住所)构成,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初次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
从此,揭开了生态学发展的序幕。
在1935年英国的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美国的年轻学者Lindeman在对Mondota湖生态系统详细考察之后提出了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
由此,生态学成为一门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
近年来,生态学已经创立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即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影响的小环境到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
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
如今,由于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密相关而产生了多个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其后,有些博物学家认为生态学与普通博物学不同,具有定量的和动态的特点,他们把生态学视为博物学的理论科学;持生理学观点的生态学家认为生态学是普通生理学的分支,它与一般器官系统生理学不同,侧重在整体水平上探讨生命过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从事植物群落和动物行为工作的学者分别把生态学理解为生物群落的科学和环境条件影响下的动物行为科学;侧重进化观点的学者则把生态学解释为研究环境与生物进化关系的科学。
后来,在生态学定义中又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观点,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及能量交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则进一步概括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
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
萌芽期古人在长期的农牧渔猎生产中积累了朴素的生态学知识,诸如作物生长与季节气候及土壤水分的关系、常见动物的物候习性等。
普通生态学营养级联⏹营养级联 (Trophic cascade):食物网内的捕食者通过降低猎物数量及(或)改变猎物性状,通过在营
养级中自上而下传递对初级生产力产生影响。
下行控制 (Top-down control):食物网内的上级捕食者对下一营养级生物的调控。
上行控制 (Bottom-up control):食物网内初级生产者及养分对上一营养级生物的调控。
捕食者-猎物、草食者-植物及寄生物-寄主的关系均是消费者-资源交互作用的典型例子,构成了食物能源流通的食物链关系。
上行-下行作用模型还预测在食物网顶端下行作用强
, 向下逐渐减弱;在食物网底部上行作用强, 向上逐渐减弱。
捕食者-猎物、草食者-植物及寄生物-寄主的关系均是消费者-资源交互作用的典型例子,构成了食物能源流通的食物链关系。
上行-下行作用模型还预测在食物网顶端下行作用强, 向下逐渐减弱;在食物网底部上行作用强, 向上逐渐减弱。
普通生态
学 4.4 草食作用
(Herbivory)
普通生态学草食作用特点
被食者只有部分机体受损害,剩余部分能再生;
植物本身没有逃脱食草动物的能力;
植物受食草动物的危害程度随损害的部位、植物发育的阶段而异。
✓ 为什么绿色植物没有被草食动物吃
光?
普通生态学
植物的机械防御反应
普通生态学
报春花表面的腺毛能够阻止螨虫的活动
普通生态
学
植物的化学防御反应 定量防御:通过改变化合物的数量和分布降低适口性,如增加纤维素、木质素、特
别是丹宁和脂类物质的含量,而降低氮素
等易利用物质的含量;
定性防御:植物发展了专门对付食草动物的特殊次生化学物质,如氰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芥子甙、尼古丁等生物碱,在较低浓度和较短时间情形下起到高效防御
作用。
普通生态学植物的化学防御反应⏹植物在受到草食破坏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挥发性化合物诱导相邻植物产生抗性,即化学通讯!
⏹有趣的是,草食者可以刺激植物产生挥发性化合物(如萜类) ,作为SOS 信号吸引草食者的天敌;
⏹有关次生化学物质在植物与食草动物相互关系中的功能是当代化学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De Moraes, C.M., et al . 1998. Herbivore-infested plants selectively at
tract parasitoids. Nature 393:570.
Rob W.H.M. van Tol, et al . 2001. Plants protect their roots by alerting
the enemies of grubs. Ecology Letters 4: 292.
普通生态学为什么绿色植物没有被动物吃光? 植物的补偿作用 植物因食草动物取食而受损害,但植物不是
完全被动的,植物有各种补偿机制。
植物的防卫反应 食草动物的还能引起植物的防卫反应,如产生更多的剌(机械防御)或化学物质(化学防御)。
草食动物的天敌 捕食者对草食动物数量的限制也通过级联效应缓解了植物的被取食压力。
普通生态学植物和食草动物的协同进化 一方面,在进化过程中,植物发展了防御机制(如有毒的
次生物质),以对付食草动物的进攻;另一方面,食草动物亦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性,如形成解毒酶等,或调整食草时间而避开有毒化学物。
协同进化指在进化过程中,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个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
普通生态学最佳觅食理论⏹动物通过摄取食物而获得能量,而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动物
搜寻、处理和消费食物均需消耗能量。
⏹最佳觅食理论指出,动物将选择对自身生理系统最有效并具有最大适合度的捕食对策,即尽可能在单位捕食时间或单位捕食努力下获得的能量最大,将取决于捕食效率和食物质量。
最佳觅食理论试图预测决定动物觅食收益和支出的关键因素:什么食物?多少食物?何时何地觅食?
普通生态
学思考:为什么土壤是棕色的?
Allison S. D. 2006.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