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知识问答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5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在性别方面是否有差异?( ) (A)无差异;(B)有差异,各年龄段男性均高于女性;(C)有差异,各年龄段女性均高于男性;(D)有差异,60岁以前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60岁以上人群男女患病率基本相同;(E)有差异,妇女绝经期后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此后各年龄段一直如此。
2、迷走神经纤维在心脏主要的分布?( )(A)心脏无迷走神经纤维分布;(B)迷走神经主要分布在窦房结,其次为房室结,心室分布最少;(C)迷走神经主要分布在窦房结,其次为房室结,心室无分布;(D)迷走神经主要分布在窦房结,心脏其他部位均无迷走神经分布;(E)迷走神经在心脏的各个部位均有几乎等量的分布。
3、何为心室肌的前负荷和后负荷?( )(A)左心室射血时和右心室射血时各自所遇到的阻力;(B)右心室射血时和左心室射血时各自所遇到的阻力;(C)左心室射血时遇到的阻力和左心室舒张充盈末期的压力;(D)右心室射血时遇到的阻力和右心室舒张充盈末期的压力;(E)心室舒张充盈末期的压力和心室射血时所遇到的阻力。
4、风湿病中最具诊断意义的病变?( )(A)心肌局灶性变形、坏死;(B)心内膜纤维组织增生:(C)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变形;(D)Aschoff小体形成;(E)心外膜纤维素渗出。
5、粥样斑块内通常不具有的成份是什么? ( )(A)苏丹III染色阳性物质;(B)中性粒细胞;(C)纤维组织增生伴透明变性;(D)泡沫细胞;(E)无变性坏死组织。
6、左心室衰竭首先引起的病变是什么?( )(A)槟榔肝;(B)腹壁静脉曲张;(C)脾淤血,肿大;(D)脑淤血,水肿;(E)肺淤血,水肿。
7、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脂类是哪一种?( ) (A)甘油三脂;(B)胆固醇;(C)HDL-C;(D)LDL-C;(E)VLDL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 )(A)左前降支;(B)左旋支;(C)右冠状动脉;(D)左冠脉主干;(E)对角支。
心脑血管疾病健康教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从1998年起,卫生部确定的“全国高血压日”是()A、10月1日B、11月11日C、10月8日D、12月8日E、12月12日2、我国的高血压在地区分布上呈现()A、北低南高B、北高南低C、南北发病率一致D、东部高西部低E、东部地西部高3、近年来,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大约有()A、500 万B、300 万C、200 万D、100 万E、50 万4、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A、血压〉140\90mmHgB、血压》140\90mmHgC、血压》150\100mmHg D、血压》160\120mmHg E、血压》130\80mmHg5、体重指数(BMI )正常值是()A、18.5—23.9B、19—20C、21 —23D、24.5—27E、25—286、健康成年人钠的生理需要量每天是()A、3g\dB、4g\dC、5g\d、D、6g\dE、7g\d7、高血压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下列哪种人易患高血压?()A、肥胖者、精神长期紧张的人B、吸烟者、经常饮食过咸的人C 、饮酒过多的人 D 、不喜欢运动的人E、以上说法都正确&吸烟者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几倍?()A 1 倍B 、2.2 倍C 、3 倍D 、4 倍E、没有区别9、咼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脑卒中B、头疼C、肺炎D、冠心病E、心肌梗赛10、成年人超过标准体重多少属于肥胖?()A 10%B 、20%C 、30%D 、40% E、50%11、应该用什么方式保持健康体重、防止肥胖?(D)A、少吃肉 B 、吃减肥药 C 、少吃饭,多吃菜D保持进食量和运动的平衡 E 、加强运动二、多项选择题I、香烟的主要有害成份有哪些?(A、B、C、D)A、尼古丁B、煤焦油C、一氧化碳D苯丙芘 E 、二氧化碳9、长期吸烟能引起下列哪些疾病?(ABCD)A、高血压 B 、支气管炎 C 、心脏病 D 、恶性肿瘤E 、糖尿病10、吸烟与被动吸烟带来的危害有:(A、B C、D)A、可导致多种癌症 B 、会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C、可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D、可损害体内几乎所有器官E、会引起神经系统疾病II、经常过量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会造成下列哪些危害?(A B、C、D E)A、多种营养素缺乏 B 、急慢性酒精中毒 C 、酒精性脂肪肝D、癌症E 、高血压12、关于体重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A、B C)2 2A、成人的健康体重是指体质指数(BMI)在18.5 kg/m〜23.9 kg/mB、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
有问必答——心血管疾病20问1、心血管疾病包括哪些?答: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
2、心血管疾病是不是只有老年人得?答:不是,随着生活水平得提高,有越发年轻化得趋势,还有部分先天性疾病。
3、心血管疾病常年高居发病死亡率首位是真的吗?答:是真的,2017年我国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死亡人数高达 438 万,占总死亡的42%。
4、老年人是高风险发病人群,该怎样预防心血管疾病?答: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过度激动、劳累;避免剧烈运动;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
5、红酒是不是能够软化血管?答:红酒中含有白藜芦醇能软化血管,但前提是摄入一定的量。
目前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很多权威机构均明确反对靠酒精来保护心血管。
6、秋冬季是不是更容易得心血管疾病?答:秋冬季温差较大,冷空气刺激,体力活动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多,血压波动大,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7、高血压永远治不好吗?答:只能控制,不能治愈。
8、血脂正常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服药?答:因为停药后血脂会重新升高。
9、胆固醇不高为何医生让我吃他汀?答:因为你发生冠心病和脑梗的风险比别人高,把胆固醇降得更低一些就不容易形成动脉斑块,于是降低发生心梗、脑梗的风险。
10、据说一些保健品能降压降脂?答:不靠谱,绝对不靠谱。
合理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不喝大酒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有效措施。
这些措施不能起到满意效果时,就要果断地吃药。
不要指望通过保健品治病,目前还没有任何保健品具有可靠的降压、降脂、降糖作用,别被忽悠啦!11、虽然我血压高,但没有症状,所以不治疗,行吗?答:无论有无症状,只要血压升高就有害,都需要治疗。
12、邻居老王说某某降压药很好,我也买来吃,可以吗?答:每人情况不一样,药物选择也会不同。
别听老王的,听医生的。
13、怎么判断高血压?答:根据《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14、怎么判断高血脂?答: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5、怎么判断高血糖?答: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6、吃了降压药会不会依赖了,我不吃降压药行不行?答:降压药非药物依赖类药物,不会产生药物依赖的问题。
一、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脑部血管系统的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
这些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是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
二、为何企业员工需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1. 提高员工健康意识: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病,早期很难察觉,员工需要对自身健康有充分的认识,及时防范。
2. 减少疾病造成的员工健康问题: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发作,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生活,甚至导致失能。
3.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健康的身体是工作的基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三、企业员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1.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坚持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 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低脂低糖食物。
3.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 摆脱烟酒:吸烟和酗酒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需要坚决摆脱。
5.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定期监测这些数据,及时发现并控制异常。
6. 减压、舒缓情绪:长期紧张焦虑情绪难以舒缓,会对心脑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学会减压。
四、企业应该如何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教育?1. 发放宣传资料:企业可以组织制作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宣传资料,发放给员工,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
2. 举办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医生来公司进行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知识讲座,让员工全面了解预防措施。
3. 开展健康体检: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隐患。
4. 设立健康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加员工积极性。
五、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教育的挑战和解决方法1. 挑战:员工行为改变难度大,很难形成长期的预防习惯。
解决方法:企业可以通过长期持续的宣传教育,帮助员工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进而改变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
2. 挑战:疾病预防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
解决方法:企业可以引入健康管理机构,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提高员工的预防意识。
心脑血管疾病培训试题1、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 [单选题] *A. 胸痛(正确答案)B. 头痛C. 肚痛D. 背痛2、血压测量中,收缩压指的是? [单选题] *A. 血管舒张时的压力B. 血管收缩时的压力C. 心脏舒张时的压力D. 心脏收缩时的压力(正确答案)3、高血压患者应该多注意控制哪种饮食? [单选题] *A. 高盐饮食(正确答案)B. 低脂饮食C. 高糖饮食D. 高蛋白饮食4、心脏起搏器是用来治疗哪种心律失常的? [单选题] *A. 心房颤动B. 心动过速C. 心动过缓(正确答案)D. 心律不齐5、下列哪种药物常用于降低血脂? [单选题] *A. 阿司匹林B. 利伐沙班C. 西妥昔单抗D. 他汀类药物(正确答案)6、心绞痛的发作通常在什么情况下加重? [单选题] *A. 运动后(正确答案)B. 休息时C. 吃饭后D. 情绪激动7、下列哪种检查方法可以评估心脏的负荷能力? [单选题] *A. 心电图B. 超声心动图(正确答案)C. 心肌标记物D. 心功能检查8、心力衰竭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以下哪项? [单选题] *A. 咳嗽(正确答案)B. 腹泻C. 头痛D. 失眠9、血栓栓塞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下列哪种药物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单选题] *A. 抗生素B. 抗凝药物(正确答案)C. 抗病毒药物D. 抗真菌药物10、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单选题] *A. 室性心动过速B. 房性心动过速C. 室性早搏(正确答案)D. 房性早搏11、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下列哪种食物应该少吃? [单选题] *A. 鱼类B. 蔬菜C. 油炸食品(正确答案)D. 水果12、心肌梗死的紧急救治措施包括以下哪项? [单选题] *A. 心肌再灌注治疗(正确答案)B. 抗生素治疗C. 高血压药物治疗D. 抗抑郁药物治疗13、下列哪种因素不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 [单选题] *A. 饮食因素B. 遗传因素C. 情绪因素D. 运动因素(正确答案)14、心脏瓣膜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单选题] *A. 胸痛B. 呼吸困难(正确答案)C. 头晕D. 肢体麻木15、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高血压? *A. 高盐饮食(正确答案)B. 高糖饮食C. 高脂饮食(正确答案)D. 高胆固醇饮食(正确答案)16、以下哪些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心绞痛? *A. 阿司匹林(正确答案)B. 乙酰半胱氨酸C. 依那普利(正确答案)D. 硝酸甘油(正确答案)17、下列哪些症状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现? *A. 咳嗽(正确答案)B. 水肿(正确答案)C. 胸痛D. 乏力(正确答案)18、以下哪些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血脂症? *A. 他汀类药物(正确答案)B. 阿司匹林C. 利伐沙班(正确答案)D. 西妥昔单抗(正确答案)19、下列哪些检查方法可用于诊断心脏瓣膜病? *A. 超声心动图(正确答案)B. 心电图C. CT检查D. 核磁共振(正确答案)20、能够减轻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可以使用的药物是()[单选题] *A. β受体阻滞剂(正确答案)B. 硝酸甘油C. 地高辛D. 去甲肾上腺素。
第一章(心脑血管疾病知识问答)1,什么是血栓?血栓,即血液在血管内发生凝固。
血栓往往由不容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血胞和陷入的红血胞组成。
形成血栓的基本因素是:血液的粘度增高、高凝状态和血管壁的损伤。
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腔狭窄时,血液流速减慢,极易导致血栓形成。
2,血栓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为“血栓形成前期”主要表现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前,先在动脉血管管壁上开始有脂质斑块沉积或发生变性硬化,上述动脉血管病变属于或因高血脂胆固醇沉积,或因高血压所造成的动脉血管损伤所致。
第二阶段为“血栓形成初期”主要表现为大量被激活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在已损伤的动脉血管管壁之上,且不断增加聚集数量,形成血小板聚集体,称之为血小板血栓。
由于血小板血栓颜色呈白色,也称为“白血栓”。
第三阶段为“血栓形成期”主要表现为纤维蛋白通过血小板不断聚集释放而大量凝聚起来,形成“纤维蛋白血栓”、因为其中掺入大量红、白细胞,故其颜色呈灰色,而称之为“灰血栓”。
第四阶段为“血栓形成后期”主要表现因血液受阻,血液流动缓慢,或因血液产生涡流,可导致红细胞大量聚集到纤维蛋白血栓之上。
因红细胞颜色呈红色,由大量红细胞聚集而成的血块,则被称之为“红血栓”。
血栓形成的后期,会随时引发脑梗塞(中风)或心肌梗塞的发生。
3,形成血栓因素是什么?一是血栓因子存在的多少,也就是血小板、红白细胞、纤维蛋白在血液中的含量,含量越高,血液也就越粘稠,血液的浓度越高,血栓因子容易聚集,产生血栓。
二是血流的快与慢,血流慢容易形成血栓。
老年人运动量少,心脏供血机能减弱,血管变窄,所以血流会较年轻人慢很多。
三是血管管壁的粗糙,四高会让血管管壁变得粗糙,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我们前面讲的四高不是心梗、脑梗发生的原因就在这里,它只是血栓形成的诱因,不是根本原因。
4,血栓可以引起哪些症状?初期症状:头痛、头晕、胸闷、心区疼痛、心悸、心慌、心率不齐、耳鸣、视力模糊、手脚麻木等。
心脑血管专业知识考试试题门店:姓名:时间:分数:一、填空题1、心脑血管疾病分为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
2、冠心病分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硬化;其中,心肌梗死可导致心衰。
3、血压是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强。
通常所说的血压,指的是动脉血管内的血压。
4、收缩压是指动脉扩张,动脉血压急剧上升达到最大的压强,收缩压的缩写是SBP ,舒张压是指动脉回缩,达到最低的压强,舒张压的缩写是DBP。
5、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6、高血压的定义7、高血压的分级8、血压控制目标值:一般高血压人群:血压:<140/90mmHg;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150/90 mmHg;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者:血压:<130/80 mmHg。
9、影响血压的因素有:血容量、心肌收缩力、心率、血管阻力、血液粘稠度。
10、血容量越多,血压越高;血容量越少,血压越低。
如:大量失血、失水、可以引起血压降低。
用利尿剂,都有哪些药:吲达帕胺、氢氯噻嗪片、速尿(呋塞米)、螺内酯(安体舒通)。
11、心率越快,血压越高;心率越慢,血压越低;减慢心率,可以降血压,用β受体阻滞剂,都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等洛尔类药品。
12、血管阻力越小,血压越稳定;血管阻力越大,血压越高。
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可以引起血管收缩。
钙离子拮抗剂(CCB),降低血管的收缩,可以降血压。
钙离子拮抗剂的药:硝苯地平等地平类药品。
13、高血糖、高血脂,引起血液粘稠度高,可以引起血压升高;控制高血脂、高血糖,有助于降血压。
1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依那普利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替米沙坦类。
15、利尿剂大剂量长时间服用容易引起低钾血症,糖尿病、痛风者禁用。
16、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心绞痛、心率快;心动过缓、哮喘禁用。
17、钙离子拮抗剂适用于高血压伴稳定型心绞痛;偏头痛禁用。
1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适用于心衰、心梗、糖尿病;老慢气、干咳患者,肾动脉狭窄者禁用。
第一章(心脑血管疾病知识问答)1,什么是血栓?血栓,即血液在血管内发生凝固。
血栓往往由不容性纤维蛋白、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血胞和陷入的红血胞组成。
形成血栓的基本因素是:血液的粘度增高、高凝状态和血管壁的损伤。
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腔狭窄时,血液流速减慢,极易导致血栓形成。
2,血栓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为“血栓形成前期”主要表现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前,先在动脉血管管壁上开始有脂质斑块沉积或发生变性硬化,上述动脉血管病变属于或因高血脂胆固醇沉积,或因高血压所造成的动脉血管损伤所致。
第二阶段为“血栓形成初期”主要表现为大量被激活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在已损伤的动脉血管管壁之上,且不断增加聚集数量,形成血小板聚集体,称之为血小板血栓。
由于血小板血栓颜色呈白色,也称为“白血栓”。
第三阶段为“血栓形成期”主要表现为纤维蛋白通过血小板不断聚集释放而大量凝聚起来,形成“纤维蛋白血栓”、因为其中掺入大量红、白细胞,故其颜色呈灰色,而称之为“灰血栓”。
第四阶段为“血栓形成后期”主要表现因血液受阻,血液流动缓慢,或因血液产生涡流,可导致红细胞大量聚集到纤维蛋白血栓之上。
因红细胞颜色呈红色,由大量红细胞聚集而成的血块,则被称之为“红血栓”。
血栓形成的后期,会随时引发脑梗塞(中风)或心肌梗塞的发生。
3,形成血栓因素是什么?一是血栓因子存在的多少,也就是血小板、红白细胞、纤维蛋白在血液中的含量,含量越高,血液也就越粘稠,血液的浓度越高,血栓因子容易聚集,产生血栓。
二是血流的快与慢,血流慢容易形成血栓。
老年人运动量少,心脏供血机能减弱,血管变窄,所以血流会较年轻人慢很多。
三是血管管壁的粗糙,四高会让血管管壁变得粗糙,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我们前面讲的四高不是心梗、脑梗发生的原因就在这里,它只是血栓形成的诱因,不是根本原因。
4,血栓可以引起哪些症状?初期症状:头痛、头晕、胸闷、心区疼痛、心悸、心慌、心率不齐、耳鸣、视力模糊、手脚麻木等。
5,什么是血栓性疾病?血管内形成血栓所导致的疾病统称为血栓症,它阻碍正常血液的流动,诱发各种疾病,如心肌梗塞,心绞痛等心脏缺血性疾病和脑梗塞、脑出血等脑卒中及老年性痴呆,微循环阻塞引起供血区功能障碍的疾病。
另外眼底出血引起的视网膜静脉闭塞症等,统称为血栓性疾病。
6,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形成的?每个人刚出生时,血管壁都是光滑而畅通的。
但从童年的时候开始,血脂就会在动脉管壁沉积形成脂质条纹。
在正常情况下,这个过程可以逆转,脂质条纹可以消失。
但是,由于高血压、应激或吸烟等因素的刺激,血管内膜下的脂质条纹会逐渐恶化。
为了修复这些损伤,动脉再生出新的组织,从而形成小的隆起和瘢痕,胆固醇、白细胞及其他物质积聚在隆起处,形成斑块阻碍血管。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器官或者组织缺血的表现,如稳定性心绞痛、下肢间歇性跛行和慢性脑缺血等。
如果斑块不稳定和发生破裂,就可以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导致血管事件。
这些事件在心脏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在大脑表现为短暂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中风,在下肢则表现为急性缺血甚至坏死等。
7,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哪些?首先,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时吸入的一氧化碳、应激等均可损伤血管壁,为血栓形成“创造条件”。
其次,年龄(35岁以上的人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别(绝经期前后的女性与同龄的男性相比,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低,但是绝经期后,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遗传(有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的人,其发病的危险性增高)、肥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有关。
8,血栓与心血管病的关系?血栓原本经常在身体中形成与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长期生活压力和精神紧张的影响下,血栓的形成则逐步加快,分解相对变缓。
血栓经累积后即转化为一种不溶性蛋白质的蛋白纤维而引起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心肌梗塞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血栓造成的,由于血管管腔堵塞,血液供给会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当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造成心肌梗塞。
心梗是致命性急症,发作后数小时即可导致死亡。
9,血栓与脑血管病的关系?脑卒中也叫中风是最常见的血栓性疾病,它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和脑栓塞三种。
脑血栓、脑栓塞又被合起来叫脑梗塞。
脑血栓是在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堵住了脑血管,造成由它供血的脑细胞血缺氧死亡。
由于动脉硬化可使血管壁凹凸不平不光滑,血液成分容易沉积下来,形成血栓;血液粘稠度高的人,血流速度慢,血里面的东西也容易沉积下来,形成血栓。
所以,动脉硬化血液粘稠度高,都是脑血栓的高危因素。
脑栓塞虽然也是脑血管被栓子堵住了,但栓子是从别的地方来的。
比如病人心脏内常有血栓,血栓脱落,就有可能顺着血流流到脑子里,堵住脑血管。
可见,脑血栓是“本地货”,脑栓塞是“舶来品”。
它们的后果是一样的,就是不能再给脑细胞正常供血,大脑因为长时间的缺血而死亡。
10,血栓与高血脂的关系?血栓中的绝大部分成分就是血脂类物质。
血脂异常者需要高度重视血栓的形成。
当然血栓是固态,血脂是液态的,并不能说高脂血症一定形成血栓,但为血栓形成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
11血栓与高血压的关系?高血压极易引起血管壁损伤,促进血栓形成;而血栓形成又会进一步改变血液流变,使高血压加重或更难以控制,二者之间互为因果,最终可能产生心肌梗塞、脑卒中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12,血栓与糖尿病的关系?糖尿病是脂糖代谢紊乱性疾病,代谢的中间产物争夺改变血液流变,加重动脉硬化或形成血栓,血栓状况的加重不免将使功胰腺能进一步受损,使糖尿病病情加重。
13,血栓与骨关节疾病的关系?血栓使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骨关节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如胶原蛋白,粘多糖,透明质酸等难以到达关节软骨,滑液,关节腔等指定部位,合成后成沉积在关节处,同时钙需要参与血栓分解,极易代谢出体外等,使人体骨质疏松。
14,血栓与尿频尿急的关系?尿频的原因较多,最常见的是前列腺,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血栓形成,血液循环不畅会使泌尿系统疾病久治不愈。
特别指出的是男性而言,海绵体动脉血管由于常年血液垃圾的沉积,药物毒素的淤积,形成血斑,血栓直接导致海绵体动脉血管血流不畅,海绵体充血不够充分,造成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问题,另一方面海绵体动脉血管的淤毒又进一步侵害前列腺体,造成尿频,尿急,尿刺痛等前列腺问题;而同时受到侵害的还有中枢神经,这一系列病变最终让男性性功能衰竭。
15,血栓与痛风的关系?人体每天进食的蛋白质类物质,经体内代谢后会产生一定量的含硫氨基酸、含磷氨基酸、尿酸等等。
若这些物质不及时分解排出体外,长时间累积会沉淀在关节及血液中,形成结石或血栓混合物,当然体内形成血栓,影响血液循环会加重代谢中间产物的难以排出。
16,血栓与便秘的关系?便秘者宿便堆积在肠道里,不断产生各种毒气、毒素多达22种造成肠内环境恶化,同时被肠道反复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可导致血栓形成、高血压、心脏病、半身不遂、老年痴呆等,加重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17,血栓与脂肪肝的关系?人体每天进食的脂类物质,经体内代谢后会产生β-羟丁酸、乙酰乙蒜对肝脏的功能造成伤害。
肝脏有分解、代谢、解毒的功能、若大量脂类物质堆积在体内,就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引起脂肪肝。
肝胆代谢功能下降,血栓分解能力必定受到影响。
18,为什么说人与动脉同寿?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医学家卡萨尼斯有一句名言:‘人与动脉同寿’。
意思是说,人的动脉在不断硬化阻塞,最后当重要脏器(心、脑)梗塞坏死之日,也就到了人的寿终正寝之时。
固有人形象的把血管比作‘生命之烛’。
因此服用纳豆胶囊,保护好血管,让血管柔韧有弹性,保持年轻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9.必须久坐或长时间旅行,怎样预防血栓形成?长期操作电脑者和预期要长时间坐飞机、汽车、火车、轮船者(时间超过6个小时),一定要高度警惕静脉血栓的发生。
要注意如下三;点:(1)穿宽松的衣服和鞋袜,尤其是下肢或腰部衣服不要太紧。
(2)隔一段时间起来走走,经常做全身尤其是腿部活动,如活动足踝。
(3)多饮水,不吸烟,避免酒精性或咖啡因饮料。
20.防治心脑血管的传统药物疗法有哪些局限性?防治心脑血管病,传统药物疗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类是单纯对因治疗,仅能针对心脑血管病的一个或几个危险因素进行治疗,难免顾此失彼,如单纯降血脂等,因不能软化血管、恢复血管弹性,无法全面解决根本问题;另一类是盲目扩张血管,仅能治标,使血管壁失去弹性、变脆,加大了危险性。
而手术治疗则存在着费用高、风险高、危险大的缺陷。
此外,传统药物疗法还具有极大的毒副作用。
21,单纯扩张血管或单纯降脂的药物对人体有害吗?单纯扩张血管的药物,长期服用会使血管进一步变硬、变脆,增加心脑血管发生事故的危险性。
单纯降脂的药物,对人体的肝肾等器官自然有害,但暂且不表,其虽缓解疾病的加重,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只对水加以净化而忽视清除附着再水管壁的污垢和锈,水管中能流出干净卫生的水吗?人的血管和血液也是一样的情形。
22.经常输液能预防脑血栓吗?现在,定期给脑血管病患者输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已经成为许多医院的惯例和一些患者心目中的‘救命稻草’,认为输了液就能防止脑血栓,即便是血栓已经形成了,也能使其化解。
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
事实上,输进的药液随着身体的新陈代谢,药物的作用会很快消失,并不可能长期有效。
另一方面,输液并非百益无害。
实际上,由于点滴时直接将药物注入血管内,因此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性,如输液反应、静脉炎;输液过快导致心力衰竭;如果多个活血药物同时应用或病人血管壁存在薄弱环节,还可诱发出血。
因此,只有在病情紧急,需要尽快将药物送入体内,或病人昏迷及其他情况导致不能口服药物时才有必要进行静脉点滴。
还有,预防性输液一般选用中成药,有个别中药制剂提纯不足,输液过程中,进入血管内的杂物可引起血液感染,造成血管内壁损伤,损伤之处可导致脂肪沉积,是动脉粥样硬化,久而久之形成新的梗塞。
23.什么是‘体外清除血垃圾’,其目的是什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欧洲诞生的‘体外清除血垃圾疗法’,其主要治疗对象定位血粘度高、血脂高,尤其是家庭遗传性高血脂患者以及脑梗塞在48小时以内的患者。
另外,‘体外清除血垃圾’对肾移植排异性能反应及一些免疫性疾病及肝功能衰竭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体外清除血垃圾’疗法是‘生物平衡血液稀释中西结合疗法’的俗称。
它是将人的血液以每秒1毫升左右的速度,抽进一种称为‘血脂分离系统’的仪器里,血液被分成血细胞和血浆,接着血细胞又被输会体内,血浆被送入过滤器。
通过过滤,血浆中的低密度值蛋白等有害物质就被滤出体外,已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
24.“体外消除血垃圾”有哪些缺陷?体外清除血垃圾是通过‘血脂分离系统’对血液中大分子物质进行过滤,在清除“血液垃圾”的同时,也将人体必需的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锌、硒等物质一并清除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