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快速凝固理论及材料制备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19.96 KB
- 文档页数:2
材料快速凝固技术材料快速凝固技术是一种在材料制备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液态材料迅速凝固成固态材料,广泛应用于金属、陶瓷、塑料等材料的生产中。
本文将着重介绍材料快速凝固技术的原理、分类、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原理材料快速凝固技术的原理基本上是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使得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凝固,从而形成固态材料。
在材料制备中,通过急冷或者急速加热的方法,可以使得原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固化的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固化成形。
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分类根据快速凝固材料的不同性质和应用,快速凝固技术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类型。
其中包括:凝固剂辅助技术、电磁场快速凝固技术、激光快速凝固技术、等离子体喷涂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凝固剂辅助技术通过添加特定的凝固剂来加速材料的固化过程,而电磁场快速凝固技术则是利用电磁场对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从而使其迅速凝固。
三、应用材料快速凝固技术在金属、陶瓷、塑料等材料的制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金属领域,通过快速凝固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非晶态合金,提高了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同时降低了材料的成本。
在陶瓷领域,快速凝固技术可以制备出致密的陶瓷材料,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在塑料领域,通过快速凝固技术可以制备出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材料,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和耐热性能。
四、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材料快速凝固技术也将不断得到完善和拓展。
未来,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材料快速凝固技术将在材料制备和加工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材料快速凝固技术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预计其在未来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材料快速凝固技术作为一种在材料制备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其快速凝固的原理和多样化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材料制备的效率和质量,还为材料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快速凝固技术国内外发展及其应用1.快速凝固技术国内外发展随着对金属凝固技术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形成了许多种控制凝固组织的方法,其中快速凝固已成为一种具有挖掘金属材料潜在性能与发展前景的开发新材料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成了凝固过程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
快速凝固的概念和技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Duwez等人的研究,他们发现某些共晶合金在平衡条件下本应生成双相混合物,但当液态合金以足够快的冷却速度凝固合金液滴被气体喷向冷却板时,则可能生成过饱和固溶体、非平衡晶体,更进一步生成非晶体。
上述结果稍后被许多研究结果所证实,而且由此发现一些材料具有超常的性能,如电磁、电热、强度和塑性等方面的性能,出现了用于电工、电子等方面的非晶材料。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用快速凝固技术处理的晶态材料,80年代人们逐渐把注意力转向各种常规金属材料的快速凝固制备上,90年代大块非晶合金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快速凝固技术是目前冶金工艺和金属材料专业的重要领域,也是研究开发新材料手段。
快速凝固一般指以大于105〜106K/S的冷却速率进行液相凝固成固相,是一种非平衡的凝固过程,通常生成亚稳相(非晶、准晶、微晶和纳米晶),使粉末和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和用途。
由于凝固过程的快冷、起始形核过冷度大生长速率高,使固液界面偏离平衡,因而呈现出一系列与常规合金不同的组织和结构特征。
加快冷却速度和凝固速率所起的组织及结构特征可以近似地用图1来表示。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快,材料的组织及结构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可以肯定地说,它也将带来性能上的显著变租1]。
快速凝固技术得到的合金具有超细的晶粒度,无偏析或少偏析的微晶组织,形成新的亚稳相和高的点缺陷密度等与常规合金不同的组织和结构特征。
实现快速凝固的三种途径包括:动力学急冷法;热力学深过冷法;快速定向凝固法。
由于凝固过程的快冷,起始形核过冷度大,生长速率高,使固液界面偏离平衡,因而呈现出一系列与常规合金不同的组织和结构特征。
金属材料制备工艺一、引言金属材料是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材料之一,其制备工艺对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金属材料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及常见的制备方法。
二、金属材料制备工艺流程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一般包括原料准备、熔炼、铸造、加热处理和成形等环节。
1. 原料准备金属材料的原料通常是金属矿石或金属化合物。
在原料准备环节,需要对原料进行选矿、破碎、粉碎等处理,以获得具备一定纯度和颗粒度的原料。
2. 熔炼熔炼是将金属原料加热至熔点并使其熔化的过程。
常用的熔炼方法包括电弧炉熔炼、电感炉熔炼、氩弧熔炼等。
通过熔炼,可以得到液态金属。
3. 铸造铸造是将熔融金属倒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并使其冷却凝固,获得所需形状的金属制品。
铸造方法主要包括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铸等。
铸造工艺的选择与所需制品的形状、尺寸和性能要求密切相关。
4. 加热处理加热处理是指对铸件或其他金属制品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常用的加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淬火、正火等。
加热处理可以提高金属制品的硬度、强度、耐磨性等性能。
5. 成形成形是通过机械加工或其他方法将金属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艺。
常见的成形方法有锻造、轧制、拉伸、冲压等。
成形工艺可以进一步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并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三、常见的金属材料制备方法除了一般的工艺流程外,金属材料的制备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术。
1. 粉末冶金粉末冶金是指利用金属粉末作为原料,通过混合、压制和烧结等工艺制备金属制品的方法。
粉末冶金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形状和复杂结构的金属制品,并具有较高的密度和机械性能。
2. 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是利用电解池中的电流和电解质溶液对金属进行电解、沉积或溶解的方法。
通过电化学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高纯度、均匀性好的金属材料。
3. 薄膜制备薄膜制备是一种制备薄膜材料的方法,常用于制备金属薄膜、合金薄膜等。
常见的薄膜制备方法有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溅射沉积等。
非晶态合金的一种制备方法非晶态合金是指具有非晶态结构的金属合金。
与晶体结构的金属合金相比,非晶态合金具有具有更高的硬度、强度和韧性,以及优异的阻尼特性和导电性。
非晶态合金制备方法主要有快速凝固法、化学合成法、机械合金化法以及溶液淬火法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制备方法。
1. 快速凝固法:快速凝固法是制备非晶态合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在金属熔体状态下,通过快速冷却将熔体迅速凝固成非晶态结构的固体。
常用的快速凝固方法包括水淬法、微滴法以及薄带法等。
其中,水淬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将熔融金属注入到冷却剂中,迅速冷却凝固成非晶态合金。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度非晶态结构的合金,但是需要对冷却速度进行精确控制。
2.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备非晶态合金。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金属有机前体与其他化合物反应生成非晶态合金。
例如,通过气相沉积法,可以将金属有机前体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成金属原子,然后与其他气体反应生成非晶态合金。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合金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可以制备出多种不同的非晶态合金。
3. 机械合金化法:机械合金化法是通过机械力的作用来制备非晶态合金。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高能球磨、挤压、冲击等机械力对金属粉末进行处理。
机械合金化的原理是通过机械力使金属粉末发生变形、断裂和重新结合,形成非晶态和纳米晶态结构的合金。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非晶态合金具有简单、可扩展性好的特点。
4. 溶液淬火法:溶液淬火法是将金属合金在高温状态下快速冷却至低温,制备非晶态合金。
在溶液淬火法中,液体金属合金先加热至高温状态,然后迅速浸入低温淬冷液体中,使其迅速冷却凝固为非晶态合金。
该方法需要对淬冷温度和淬冷液体进行精确控制,可以制备出高度非晶态结构的合金。
总的来说,制备非晶态合金的方法有快速凝固法、化学合成法、机械合金化法以及溶液淬火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非晶态合金的制备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将为制备高性能材料和开发新颖器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非晶态金属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材料科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其中,非晶态金属材料备受关注。
非晶态金属材料是指在快速冷却过程中,金属原子没有充分结晶,而是形成了无序、非晶态的固体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航空航天等领域。
一、非晶态金属材料制备方法1. 快速凝固方法:将高温熔体在高速冷却下凝固成为非晶态金属材料。
其中,熔滴喷射法、液滴冷却法、铸锭淬火法等是常见的快速凝固方法。
2. 离子束淀积法:将阳极金属放置在真空中,通过高能度的离子束轰击阳极金属表面,使金属原子在表面上沉积成一层薄膜。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精细的非晶态材料薄膜。
3. 分子束外延法:将单质金属放在真空中,用分子束加热金属,使其在晶体衬底上沉积成非晶态金属薄膜,具有高结晶度和晶格匹配度。
二、非晶态金属材料的特点和性能1. 特点:非晶态金属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高耐腐蚀性、高磁导率、高电导率等特点。
2. 应用:非晶态金属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
其中,最具有应用价值的是高强度、高韧性的非晶态金属合金。
(1) 电子领域:非晶态金属材料可以制备出高效、高速的微电子器件,应用于电容、电感、电阻等器件,并可制备出高性能的磁存储器件。
(2) 光电领域:非晶态金属材料可以制备出高效、高速的光电器件,应用于半导体太阳能电池、LED光源、光波导等领域。
(3) 航空航天领域:非晶态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腐蚀性等特点,可以制备出高性能的航空航天用材料,如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航天器超高温材料等。
(4) 生物医药领域:非晶态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可以应用于制备医用合金、植入物等。
三、非晶态金属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1. 优化制备技术,提高制备效率和品质:尽管现在已经可以用多种方法制备非晶态金属材料,但是制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备效率低、制备出的样品杂质多等问题。
快速凝固技术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快速凝固的发展及现象分析了快速凝固的一些基本原理,阐述了快速凝固的实现途径及快速凝固的一些方法,然后从快速凝固的原理出分,简单介绍了凝固技术在非晶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字:快速凝固非晶合金凝固原理1.引言在金属凝固过程中,凝固系统的传热强度及凝固速率对凝固过程及合金组织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快速凝固指的是在比常规工艺过程中快得多的冷却速度下,金属或合金以极快的速度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快速凝固是通过合金熔体的快速冷却(≥104~106KS-)或非均匀形核被遏制,是合金在大的过冷度下发生高生长速率的凝固。
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快速凝固微晶,准晶,非晶等非平衡亚稳新型结构及功能材料,是提高传统金属材料性能,挖掘现存材料性能潜力和研究开发高性能新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
利用快速冷却的技术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合金的微观组织,提高其性能,而且可以言之在常规铸造条件下无法获得的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合金。
2.快速凝固简述快速冷却技术起源于1960年Duwez教授采用独特的急冷急速使金属凝固速度道道106K/s 而制备出的Au75Si25非晶合金薄带。
他们的发现,在世界的物理冶金和材料学工作者面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研究领域。
在快速凝固条件下,凝固过程的一些传输现象可能被抑制,凝固偏离平衡。
经典凝固理论中的许多平衡条件的假设不再适应,成为凝固过程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
进入70年代,非晶态材料领域的研究更为活跃,可制备出连续的等截面长薄带技术得到了发展,金属玻璃(Metagla)非同寻常的软磁性(高饱和磁化强度、非常低的矫顽磁性、零磁颈缩和高电阻率),促进了该领域的研究,同时也推动了这些新型磁性材料(尤其是变压器磁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80年代,可制备Φ300、Φ200管;90年代,可制备Φ600,长1M的管、坯。
在凝固过程中获得足够高的冷却速度需满足两个重要条件,首先,在理想冷却过程中,凝固冷速T与截面厚度Z(mm)有以下关系:T=104Z-2表明凝固冷速与截面Z的二次方成反比。
非晶态金属的制备和应用金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在工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金属通常是以晶体的形式出现,然而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非晶态金属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本文将详细介绍非晶态金属的制备和应用。
一、非晶态金属的制备非晶态金属是指金属经过快速冷却(约1百万℃/s)而形成的非晶体。
常见的非晶态金属有Fe-Cr-Mo-C-B系、Ni-Nb-Zr系、Zr-Al-Ni-Cu系等。
这些金属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制备非晶态金属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方法:1. 快速凝固法快速凝固法是制备非晶态金属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使金属在短时间内迅速冷却,使其在短时间内达到非晶态的状态。
常用的快速凝固方法有单滚轮快速凝固、双滚轮快速凝固、水淬等。
2. 溅射法溅射法是一种利用离子轰击固体材料表面,使其表面材料离开并附着在其他物质表面的方法,其中就包括了非晶态金属。
溅射法制备非晶态金属需要在高真空环境下进行,并在物质表面施加高强度电场或磁场,当材料表面原子被轰击后,由于其较小的表面流动能,往往会形成非晶态结构。
3. 湿化学合成法湿化学合成法是利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有机分子的模板作用下通过还原和自组装形成非晶态金属。
该方法具有简便、费用低、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二、非晶态金属的应用非晶态金属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只列举几个应用领域。
1. 功能材料非晶态金属的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等性质,使其成为优秀的功能材料。
其应用领域包括磁性材料、电化学电池、导体、热障涂层等等。
2. 生物医学领域非晶态金属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广泛。
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好、耐腐蚀性强等优点,在人工骨、人工关节、牙科材料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另外非晶态金属还可以用于生物传感材料。
3. 新能源领域非晶态金属还可以在新能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在太阳能电池中作为加工材料,使其具有更高的光转换效率。
此外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中,非晶态金属也有所应用。
快速凝固技术工艺方法快速凝固技术工艺方法是一种通过控制物质的凝固速度来改变物质的微观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快速凝固技术工艺方法。
首先是激光熔凝法。
该方法利用高功率激光束将物质加热至高温,然后迅速冷却,使物质迅速凝固。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细小晶粒和均匀相分布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其次是快速凝固法。
该方法利用高速冷却技术,使物质从液态迅速转变为固态。
常用的快速凝固方法包括溅射法、电顶尖消失法和单一晶体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均匀化学成分和非晶或纳米晶结构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磁性和耐腐蚀性。
另外还有凝胶燃烧法。
该方法利用溶胶-凝胶反应,在胶体溶液中混合可燃物质和氧化剂,然后通过点火使反应迅速进行,并产生凝胶燃烧,最终形成固态制品。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
最后是高速压凝法。
该方法利用高速冲击或高压力加载材料,使其迅速凝固。
高速压凝法可以制备出具有均匀结构和高致密度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快速凝固技术工艺方法,它们在材料制备和性能改善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快速凝固技术工艺方法将会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继续上文,我们将介绍更多相关的内容,详述快速凝固技术工艺方法的应用和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快速凝固技术工艺方法在材料制备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快速凝固法广泛应用于制备非晶合金和纳米晶材料。
非晶合金是由于凝固速度非常快而导致材料形成非晶状态,具有高硬度、高弹性模量和良好的韧性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高强度结构材料和催化剂等领域。
纳米晶材料通过快速凝固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纳米尺寸晶粒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塑性等特性,适用于高性能电子器件和高精度机械元件。
另外,快速凝固技术工艺方法在材料改性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快速凝固技术可以通过调控凝固速度和固液界面特性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和相分布等,从而改善材料的性能。
第二章快速凝固技术2.1快速凝固技术概论快速凝固指的是在比常规工艺过程中快得多的冷却速度下,金属或合金以极快的速度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由于由液相到固相的相变过程进行的非常快,快速凝固材料可以获得普通铸件和铸锭无法获得的成分、相结构和显微结构。
目前,快速凝固技术是冶金领域和金属材料专业研究的重要领域。
在金属凝固过程中,凝固系统的传热强度及凝固速率对凝固过程及合金组织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常规工艺下金属凝固的冷却速度一般不会超过102 K/s,通常大型砂型铸件及铸锭凝固时的冷却速度约为:10-6-10-3 K/s,中等铸件及铸锭约为10-3-100 K/s;薄壁铸件、压铸件、普通雾化约为100-102 K/s。
快速凝固的金属冷却速度一般要达到106-109 K/s。
经过快速凝固的合金,会出现一系列独特的结构与组织现象。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理工学院Duwez等人采用一种特殊的熔体急冷技术,首次使液态合金在大于107 K/s的冷却速度下凝固。
他们发现,在这样快的冷却速度下,本来是属于共晶系的Cu-Ag合金中,出现了无限固溶的连续固溶体;在Ag-Ge 合金系中,出现了新的亚稳相;而共晶成分Au-Si (XSi=25%)合金竟然凝固为非晶态的结构,获得了金属玻璃。
这些发现,在世界物理冶金和材料科学工作者面前展现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研究领域。
70年代出现了利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的晶态材料,80年代人们逐渐把注意力转向各种常规金属材料的快速凝固制备上,90年代大块非晶合金材料的开发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
目前,快速凝固技术已成为冶金工艺学和金属材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快速凝固技术既是研究开发新材料的手段,也是新材料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
2.2 快速凝固的组织特征合金的组织结构与合金的凝固模式密切相关。
在过冷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合金的组织及结构将发生变化,图2-1 示出了冷却速度加快引起的凝固组织的变化框图。
一种新的快速凝固技术及其应用
快速凝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制备技术,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液态材料迅速凝固成固态材料。
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制备各种材料,如金属、陶瓷、聚合物等。
本文将介绍快速凝固技术的原理、优点以及应用。
快速凝固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高速冷却的方法将液态材料迅速凝固成固态材料。
这种方法可以使材料的晶粒尺寸变小,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同时,快速凝固技术还可以避免材料中的缺陷和气孔的形成,从而提高材料的质量。
快速凝固技术的优点是制备速度快、成本低、材料质量高。
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快速凝固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制备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由于快速凝固技术可以避免材料中的缺陷和气孔的形成,所以制备出的材料质量更加稳定和可靠。
快速凝固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金属材料方面,快速凝固技术可以用于制备高强度、高硬度的合金材料,如钢、铝合金等。
在陶瓷材料方面,快速凝固技术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陶瓷材料,如氧化铝、氮化硅等。
在聚合物材料方面,快速凝固技术可以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如聚酰亚胺、聚酰胺等。
快速凝固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材料制备技术,它可以大大提高
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同时也可以缩短制备时间和降低成本。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快速凝固技术将会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